白马篇诗词赏析
高中语文《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高中语文《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白马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篇诗歌,是由贾宝玉所作。
这篇诗歌表达了他对白马的赞美和对纯洁的心灵追求的渴望。
下面是《白马篇》的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白马篇》原文翻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赏析:
《白马篇》是一首五绝诗,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进取精神的追求。
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白日依山尽”,表达了太阳随着山的尽头而西沉,形容了美丽的夕阳景色。
这句话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突显了大自然的豪迈和雄浑。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其奔流入海的场景象征着壮观和庄严。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表达了作者渴望通过观察远方的美景来满足内心的追求。
这句话也揭示了作者对世界无限广阔的向往。
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是整首诗歌的精髓所在。
这句话通过比喻楼层的升高来表示追求进取的精神。
作者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越过眼前的山岭,进一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色为媒介,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来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同时,《白马篇》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结:
《白马篇》是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五绝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追求美和追求卓越的心灵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追逐。
这首诗也是贾宝玉一生追求理想和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曹植白马篇(原文、注释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原文、注释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曹植白马篇(原文、注释及赏析)白马篇魏·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其中《白马篇》被誉为曹植的代表作之一,笔者将为您翻译及赏析该篇诗歌。
《白马篇》全文如下:白马王迴首,东西空山尽。
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
皆谓对归宿,于中殊未沉。
赏析: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归宿的追寻。
首先,诗的开篇即以“白马王迴首”来描绘白马回首的情景,透露着一种回忆过去的心境。
白马象征纯洁和高贵,其回首则寓意着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东西空山尽”,以此表达了东西两方向的山林无尽头,意味着空旷无界的世界。
这种广阔的空间给人一种心灵迷茫与迷失的感觉。
然后,诗中谈到“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这里的“黄交”指的是一种黄色的石头,传说中有开创世界的功效;而“利劒”则象征着力量和权势。
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美与人世间的力量相结合,传递出对于权力和力量的矛盾思考。
随后,诗中出现了“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的景象。
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西方的太阳落下,象征着黄昏和暮年;而南方的黑云则暗示着风暴和困难。
这些景象的变幻,让读者感受到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挫折和纷扰。
最后,诗歌以“于中殊未沉”的一句,表达了对于人生归宿的愿望。
这句话暗示着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作者仍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品质。
同时,也传递出对于寻找真正的归属和解脱的渴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展现了对于命运和人生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歌给予读者思考和启示,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归宿。
注:文章以散文的形式进行了对《白马篇》的翻译及赏析,将作者的意境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同时,采用了段落分明、信息清晰的书写方式,使得整体排版整洁美观,文笔流畅,更具可读性。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魏文帝”曹丕的次子,其文风优美、不拘一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白马篇》对于其地位极高,也是最著名的一篇。
本文将对《白马篇》的全诗进行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是一篇抒情作品,其中自然景色描写自然而然,人物形象亦是如此,更有深刻的意蕴。
以下是该诗的全文翻译: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
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美人如此多,会笑君少壮。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文中首先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
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引人想象马儿肆意奔驰,嘶鸣连连,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舒适。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桃园的不以为然。
桃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无忧无虑,平静安逸,与世隔绝的乐土。
然而,曹植在此意味着,自然风景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去寻找更加完美的桃源。
接着,作者不自觉地将目光转向人物描写,呈现出一个美人在身侧。
其实,这也是作者前文的默认和引导,在让读者欣赏大自然壮观景色之后,再去想象一个美人在身边。
此时,由花似锦裳到突然出现的美人形象,让人感到一种突然强烈的美好感。
与此同时,作者状态也不禁被她的魅力所感染,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这一埃及颂扬美人的诗句把静景和动人的美人形象相结合,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之后,作者紧接着表达了对美人众多的羡慕,会笑君少壮。
这一句话可以读出作者略带苦涩的口气,暴露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眷恋。
在最后的两句话中,作者营造出了憧憬未来的想象。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作者借用了古代骏马的典故,表示自己要追求的是更加高贵出挑的自己。
最后一句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柔和、安逸和悠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此外,文中的“曹”字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与曹家姓并无关联。
总的来说,曹植的《白马篇》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体现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诉求。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曹植的《白马篇》是《七步诗》传世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才情横溢的佳作。
这首诗以华美而流畅的辞章,深情而寓意深远的意境,展现了曹植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白马篇》进行赏析,探讨其主题、意象和艺术手法。
《白马篇》以曹植身为白马的视角,描绘了自己为白马辞行主人的情景。
诗中流露出深切的离别之情,同时融入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沉思和体悟。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自然景观描绘中国辽阔的大地,表达了诗人普遍的离愁别绪。
其后诗人叙述了自己身为白马将被送给他人的遭遇,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悲伤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体验和领悟。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玉箸连环夜,金盆缀地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人们对诗人的依恋和送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玉箸”和“金盆”象征着华贵和奢华,凸显出主人对白马的感情深浓。
“连环夜”和“缀地春”则意味着日夜长久,寓意诗人对主人的深情厚意。
这些意象的运用为整首诗添加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
除了意象之外,曹植在《白马篇》中还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提升诗歌的艺术效果。
例如,诗句中出现了反衬手法,如“青冥白日,黄流黄河”,通过将色彩、光线和自然景观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动态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此外,修辞手法中还有借代、讽刺、夸张等,使整个诗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在整体结构上,《白马篇》采用了叙事诗的形式,通过将诗人自身视角的转换,以及对自身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融合。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非常优美,使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白马篇》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情感和思绪的描绘,展示了曹植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优美的诗歌结构和韵律,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曹植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杨广《白马篇》原文白马金贝装,民不聊生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于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发推勇气,陇蜀擅威弱。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vary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无礼,卉服犯边疆。
徵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挺进随其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进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汉兵洗大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曾而令千载后。
流名扬旗常。
杨广《白马篇》翻译等待更新杨广《白马篇》赏析《白马篇》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作品,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主动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沦为后世诗人恶搞之,甚至依从之,例如《诗》:“寒鸦飞数点,流水拖贫村。
斜阳欲落下处,一盼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知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全然依从。
例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拖贫村。
”就是依从的例子。
元代知名词家马致远或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亦就是受到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将其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
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风气。
杨广诗风功不可没。
隋炀帝虽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称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确实正统的诗人。
他诗中热爱扬州风光之情,赞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隋炀帝杨广(569年-68年4月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宇文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出生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年)公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公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即位。
他即位期间修筑大运河(启用永济渠、通济渠,DORLING邗沟、江南运河),设计规划东都定都洛阳,缔造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叛高句丽,因为误用民力,导致天下大乱,轻易引致了隋朝的覆灭。
诗歌鉴赏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白马篇》是我国东晋时期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诗歌作品。
它以典型的七言古体诗形式展现了曹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以下是《白马篇》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原文赏析:举鞭欲行意忽回,苦恼年来易悟灰。
传语白马谁家子,再能载我及谁才。
二、翻译赏析:当我挥动鞭子准备启程时,思绪突然回转,我悔恨自己多年以来的迷惘。
我传达命令给小白马,问它是谁的后代,还有谁能像它一样能载着我。
三、赏析:《白马篇》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注目。
整篇诗歌只有四句,却生动地展示了曹植在人生晚期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白马篇》以作者举鞭意欲行动的场景开篇,展示了曹植此刻的情感。
但是,诗中使用了“意忽回”一词,表明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彷徨。
这种意外的转折使得整篇诗歌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多年来面对世事的困惑和迷茫,将其形容为“易悟灰”。
这句诗反映出作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对人生的领悟逐渐增加,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这种对现实的认识使得曹植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以及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找到真正的价值。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期望和愿望。
他询问小白马是谁家的后代,意味着他寻找一个真正能明白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同时,他询问谁可以像小白马一样承载他的希望和理想。
这两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承担自己意愿的人的期待和渴望。
综上所述,《白马篇》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他人的期望。
这首诗给人以启示,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
敬请鉴赏。
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
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曹植(约190年-232年),字子建,东汉末年文学家。
作为“三曹”之一,他以其才华横溢的古诗词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赏析曹植的一首代表作品——《白马篇》。
《白马篇》是曹植所作的一篇赋体古诗,描绘了一幅鲜活而动人的画面,情感丰富而意境深远。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植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情感。
诗的开头四句即为整首诗的写景部分,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白马的形象:白马飞蹄出万里,汗血旋飞凝九秋。
骏马才偏世所钦,马归何处不成羞。
这四句描绘了白马飞驰而来的场景,以及它身上的血汗凝结在秋天的寒气中。
其中“白马”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高贵和纯洁,是一种象征。
同时,这四句还隐喻着曹植自己的意志和追求,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曹植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比喻这匹白马,彰显了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接下来的八句以“马”为线索,表达了曹植对自己才华和境遇的反思:行与才高心自傲,名仕蹈舆谁敢嫌。
钟鸣鼎食之家子,粒食豪家之骨肉。
不果汤沐中山陵,晨夜引军拜冲霄。
信哉王度艺山田,名垂青史策功勋。
这部分诗意味深长,反映出曹植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自信。
他在这里提到了自己受到的赞誉,以及自己的名家背景。
然而,尽管他有这样的资本和才能,他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通过“不果汤沐中山陵,晨夜引军拜冲霄”这两句,曹植表达了他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追悔。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但依然以“信哉王度艺山田,名垂青史策功勋”作为自我安慰,表达出他对将来的期盼和对成就的渴望。
最后的两句起到了总结和承接的作用,表达了曹植的壮志和对自己才华的坚定信心:性茂兼不绝,劲秀何曾作。
这两句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曹植对自己才华的坚信,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白马篇》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植的古诗词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他以鲜明的形象、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心灵感悟,塑造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让读者沉浸其中。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白马篇三国曹植[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边境城市有很多警察,囚犯和骑手的数量也在增加。
羽锡来自北方,马丽登上了高高的堤岸。
长驱车与匈奴共舞,看着凌鲜卑。
抛弃身体的边缘,平静地生活?不管父母是谁,何燕子和他的妻子!不允许自私。
在国家灾难中死去,然后突然死去。
(第二部分展示了护林员在抵御外来侵略中的英勇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注释】装饰:装饰。
金鸡:金缰绳。
连片:又名“连片”,原意为飞鸟。
这里的意思是跑步。
借问:请问。
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走:离开。
乡镇:家乡。
提高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声誉。
垂直:即“边界”,边界。
你和这两个州与沙漠地区相连,所以据说沙漠是垂直的。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
矢:用木做的箭。
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左断:击中左边的目标。
目标:目标。
月亮枝:又名“苏枝”,目标的名字。
仰手:扬起手。
接:迎前高射。
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
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
散:射碎。
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猾和敏捷:灵巧和敏捷。
剽窃:轻巧敏捷。
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螭34733.胡鲁:一个是“鲁齐”,这是北方侵略者的古老名字。
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
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视:忽视。
返回:回家。
[感谢]《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采用叙事描写的方法,以生动活泼的语气塑造了一位技术娴熟、直率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为拯救国家灾难而垂死挣扎的英雄精神,表达了爱国之情。
全诗结构谨严。
文言文《曹植·白马篇》赏析
文言文《曹植·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朝代:魏晋作者:曹植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译文及注释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
注:“马蹄”即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1]羁:马络头。
[2]连翩:飞跑不停的样子。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
垂:边疆。
"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
秉:持。
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何:多么。
"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毁坏。
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
曹植白马篇原文解析
曹植白马篇原文解析《白马篇》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解析:1.开头两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1.意象分析:诗人以白马开篇,白色的战马佩戴着金色的马笼头,给人一种高贵、英勇的感觉。
“连翩” 形容马奔跑的姿态轻快、迅速,向西北方向疾驰,既点明了马的去向,也暗示了军情的紧急。
西北在古代常常是边疆战乱之地,白马向西北驰去,为全诗营造出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2.写作手法:此句以马代人,通过对白马的描写来烘托出骑手的英武不凡。
这种借代和烘托的手法,让读者在还未见到骑手时,就能感受到其豪迈的气概和奔赴战场的决心。
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1.人物引出:这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了诗歌的主人公——一位来自幽并地区的游侠儿。
“借问” 一词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让大家想要了解这位英勇的骑手究竟是谁,为后文对游侠儿的详细描述做了铺垫。
2.地域背景:幽并地区在古代是北方的边境地带,这里的人性格豪爽、勇敢,多出侠义之士。
强调游侠儿来自幽并,既说明了他的出身地,也暗示了他所具有的勇敢、坚毅的性格特点。
3.“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1.经历叙述:这两句简要叙述了游侠儿的经历,他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在沙漠边疆地区扬名立万。
“少小” 突出了他的年轻,“扬声” 则表现出他的英勇和出色,在边疆地区已经有了很高的声誉。
2.精神体现:体现了游侠儿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惜离开家乡,投身到边疆的战斗中,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无畏精神。
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1.日常习惯:“宿昔” 表示早晚、长期,说明游侠儿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练习射箭。
《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品简介《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作品原文白马篇[1]白马饰金羁[2],连翩西北驰[3]。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4]。
少小去乡邑[5],扬声沙漠垂[6]。
宿昔秉良弓[7],楛矢何参差[8]!控弦破左的[9],右发摧月支[10]。
仰手接飞猱[11],俯身散马蹄[12]。
狡捷过猴猿[13],勇剽若豹螭[14]。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5]。
羽檄从北来[16],厉马登高堤[17]。
长驱蹈匈奴[18],左顾凌鲜卑[19]。
弃身锋刃端[20],性命安可怀[21]?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22],不得中顾私[23]。
捐躯赴国难[24],视死忽如归。
作品注释[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曹植《白马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曹植《白马篇》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其中《白马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白马篇》进行译文注释,并对该篇作品中的考点进行分析。
1. 译文注释以下是《白马篇》的译文注释:白马-篇(白马篇:曹植的《白马篇》写了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
这匹马机灵聪明,在山坡上奔腾跳跃,并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这首诗也表达了曹植对高尚品质的讴歌。
)渌水-泠泠(渌水:指浅水,浑浊的水。
泠泠:形容水的流动声。
这里用浅水流动声形容白马奔腾的声音,给人一种流畅感。
)白马-轻肥(轻肥:形容白马身体健美而富有力量。
)卧-扬青埃(卧:指白马悠闲地躺在地上。
扬青埃:指白马跑动时扬起的尘土。
)纷-华堂春(纷:形容众多。
华堂春:白马奔腾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对白马引人注目的景象的描绘。
)扬马轶众领水主群(扬马:指白马奔腾。
轶众:引起众人的注意。
领:指牵引。
水主群:指指引水主的人。
这里描写了白马奔腾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白马具有一种领导的能力。
)芬芳-岂必藜杖傀形劳(芬芳:指白马芬芳的气息。
藜杖傀形劳:指人为了添麻烦而用杖敲打白马,白马因此感到困扰和不安。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白马高贵品质的讽喻。
)此夜降霜-大小成形骸(此夜降霜:形容天气寒冷。
大小:形容奔腾的马的声音。
成形骸:指马的骨骸。
这里描绘了白马奔腾的夜晚,同时也暗示了白马坚韧不拔的品格。
)译文注释通过对《白马篇》中一些关键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考点分析以下是《白马篇》中的一些考点分析:a. 诗歌表达技巧:曹植在《白马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如形容词、拟人、比喻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b. 艺术特点:《白马篇》以描绘一匹白马奔腾的场景为主题,通过以马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自由奔放精神的向往。
同时,通过对马的形象的描写,间接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人性的强大。
c. 音韵格律:《白马篇》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每韵两句,形成了独特的音韵节奏,使整篇诗歌具有饱满的音韵美。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2篇《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1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
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注释[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
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
垂:边疆。
"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
秉:持。
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何:多么。
"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毁坏。
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
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
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
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
顾:念。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白马篇》古诗鉴赏
《白马篇》古诗鉴赏白马篇是一首古诗,作者不详,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意境而广为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白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腾的场景,通过细腻的写景和深入的描摹,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马之间的情感共鸣。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首古诗进行鉴赏。
白马篇银鬃白马踏青风,空阔草原骏马骄。
游丝飞舞婆娑乐,远山如黛如烟绕。
汉武亲征胡汉边,白马横行翩翩天。
马儿快步踏草原,匈奴血马何威勐。
首先,诗的开端“银鬃白马踏青风”,展示了一匹银鬃白马在风中奔驰的情景,给人以澎湃而崇高的感觉。
这里,作者运用了形容词“银鬃”和动词“踏”来描绘白马的外貌和动作,形象生动。
接着,诗中的“空阔草原骏马骄”一句,进一步展示了白马奔腾的场景和自由的氛围。
草原的辽阔与马的骄傲相互映衬,表达出大自然的辽阔壮美与马匹的自由奔放之情。
诗的后两句“游丝飞舞婆娑乐,远山如黛如烟绕”则通过细腻的画面描写,展示了飞舞的游丝、遥远山峦的景色。
这里的“游丝飞舞”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草动的美景,而“远山如黛如烟绕”则将山峰与烟雾相融合,给人以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汉武亲征胡汉边,白马横行翩翩天”,将古人的历史事件与白马相结合,形成对历史的回忆和赞美。
这里的“汉武亲征胡汉边”描绘了古代帝王的英勇形象,而“白马横行翩翩天”则通过形容词“横行翩翩”生动地描绘了白马奔腾的姿态。
最后两句“马儿快步踏草原,匈奴血马何威勐”,则通过对匈奴血马的提及,再次点明了白马的威武和骁勇。
这里的“马儿快步踏草原”形象地描绘了马匹的迅猛与自由,而“匈奴血马何威勐”则暗示了白马的威风与力量。
通过对《白马篇》的鉴赏,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诗的艺术之美,也能领略到作者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把白马形象化地描绘出来,并巧妙地将马匹与自然景色、历史事件相融合,使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中所传达的对马匹的敬仰和崇拜之情,也使人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白马篇》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古诗,通过对白马奔腾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提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李白诗词《白马篇》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在这⾸诗⾥,诗⼈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刻划了⼀个武艺⾼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
下⾯是分享的李⽩诗词《⽩马篇》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马篇》 唐代:李⽩ 龙马花雪⽑,⾦鞍五陵豪。
秋霜切⽟剑,落⽇明珠袍。
⽃鸡事万乘,轩盖⼀何⾼。
⼸摧南⼭虎,⼿接太⾏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
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未肯拜萧曹。
羞⼊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 你骑着⽩雪花⽑的龙马,⾦鞍闪耀,好⼀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如秋霜,切⽟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
你张⼸可摧南⼭虎,伸臂⼿接太⾏飞猱。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
你杀⼈如剪草,与剧孟⼀同四海遨游。
你终于想起改变⾃⼰的游荡⽣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关,跟随⼤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尽奔逃。
你归来豪⽓不改,终⽇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
【注释】 ⽩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龙马,《周礼·夏官·廋⼈》:“马⼋尺以上为龙。
” 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
”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
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以置县⾢,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千⽯。
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
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剑,落⽇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如秋霜,切⽟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
秋霜:形容剑的颜⾊。
切⽟:形容剑的锋利。
明珠袍:镶珠的⾐袍。
⽃鸡,⽞宗好⽃鸡,善⽃鸡者每召⼊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所乘。
万乘,指天⼦。
古制,天⼦有兵车万乘。
轩盖,车盖。
⼸摧南⼭虎,⽤晋周处事。
《晋书·周处传》载:南⼭⽩额猛虎为患,周处⼊⼭射杀之。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一诗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
“白马”“金羁”,色彩鲜明。
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
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
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
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
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
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
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
”(《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
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
“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这是补叙的继续。
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
“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
“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
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
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是杜甫的一首名篇,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和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旨在揭示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我们来分析《白马篇》的主题。
这首诗以杜甫见到一匹白马为触发,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马儿的威猛和高贵,暗示了他对于权势和荣耀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他又通过描写马儿被卖掉和被赐予暴徒骑乘的悲惨遭遇,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和失望。
可以说,《白马篇》的主题既包含了对权势和荣耀的向往,又包含了对社会的谴责和反思。
其次,我们来分析《白马篇》的艺术手法。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比如,他使用了“白马”作为意象,以雄壮威猛的马匹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并在描写中反衬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此外,他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马儿从高贵到落魄的命运变迁,展示了社会的悲喜交加和真实残酷的一面。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最后,我们来谈谈《白马篇》所呈现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马儿的描写,唤起了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诗中,杜甫以悲壮的笔触表现了马儿的高贵与威猛,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他又以凄凉的情感描绘了马儿被贱人驰骋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的悲切之感。
通过这种交替的意境转换,杜甫让诗歌既有了雄壮与激昂,又有了悲壮与悲凉,使整首诗富有层次与厚重感。
综上所述,杜甫的《白马篇》通过对马儿的描写和人生命运的比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谴责和反思,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堪称一首优秀的诗篇。
诗中的主题深刻而丰富,艺术手法精湛而生动,意境独特而感人,引起了广泛的赞美和思考。
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白马篇》成为了杜甫不朽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李白阅读答案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李白阅读答案白马篇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将白马作为主题,表现出了诗人对白马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赏析《白马篇》这首诗,并解读其中的含义。
诗歌赏析上片白马四蹄跨天地,红为衣裳白为骨;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注释:四蹄跨天地:形容白马的威武之态。
衣裳骨:指白马的皮毛看似薄如纸,实际坚韧有力。
戍鼓:守边军队警戒声。
边秋:指戍边军队浴血奋战的场景。
下片霜重鞍,月明枪,关山度若飞。
客累千山远,往事犹未归。
注释:霜重鞍,月明枪:形容诗人奔波于戍边的生活不易。
关山度若飞:形容诗人在崇山峻岭间的刀光剑影的生活场景。
客累千山远:诗人的远行使得旧事已难从记忆中挖掘。
完整诗歌白马四蹄跨天地,红为衣裳白为骨;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霜重鞍,月明枪,关山度若飞。
客累千山远,往事犹未归。
诗歌分析白马整首诗歌以白马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白马的赞美之情。
白马四蹄跨天地,红为衣裳白为骨,马儿身姿矫健,而一举一动之间洋溢着不可忽视的雄壮气息。
白马,除了代表着绝佳的马匹,更代表着尚武之风,是李白心中对边疆民族的高超武艺和孤胆英勇的传奇故事的赞美。
戍边环境整首诗歌的叙事情景是在戍边环境中展开的。
通过鲜明有力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边塞艰苦生活的深感同情。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霜重鞍,月明枪,关山度若飞,客累千山远,往事犹未归,这些短短几句中,可见诗人对长期生活在边疆、奋斗于山沟峡谷中的士兵的同情和敬意。
民族英雄李白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对边疆战士的赞美之情,但是通过对白马的描述,用白马来代表边疆的民族英雄,呼吁每一个人对于边疆卫士们的敬重和爱护,比喻着边疆民族英雄的极致完美,揭示了诗人在全国治安稳定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他对“接贤养士”的政治主张。
李白生平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号“青莲居士”。
在唐朝盛世时期,他和杜甫一起被誉为“大李杜”。
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当时就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
《白马篇》曹植魏晋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1)本篇属《杂歌曲·齐瑟行》,又名《游侠篇》。
(2)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丕同母弟。
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
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受曹操宠爱,尝随征伐,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报负;后期备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
(3)羁:马络头。
(4)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
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5)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6)扬:传扬。
垂:边疆。
“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7)宿昔:昔时,往日。
秉: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何:多么。
“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8)控:引,拉开。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毁坏。
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
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9)剽:行动轻捷。
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10)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数:屡次。
(11)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
厉马:奋马,策马。
(12)蹈:奔赴。
(13)陵:陵蹈,以武临之。
(14)怀:顾惜。
(15)中:心中。
顾: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
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
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秋霜:形容剑的颜色。
切玉:形容剑的锋利。
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
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
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
《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剧孟:汉时大侠。
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
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
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
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叱咤:怒斥声。
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
此代指时相。
使酒气:因酒使气。
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
拜,全诗校:“一作下。
”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hāo)。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
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
见《韩诗外传》。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
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
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
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
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
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
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