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的诗句赏析
《曹植_·白马篇》解析
• 4、汉末动乱,激起政治热情,建功立业、 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 “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王粲的 《从军诗》)
• “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陈琳)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杨炯 《从军行》),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三、内容结构分析——全诗28句,共分4层:
解题
1、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乐府诗集· 杂曲 歌辞· 齐瑟行· 白马篇》:“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 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 《乐府解题》曰:‘鲍照云:白马騂角弓。沈约 云:白马紫金鞍。皆言边塞征战之事。’”
背景 三国魏晋时期战争连年,民 不聊生。曹操《篙里行》中有对 这一时代的描写:“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然而“乱世出英 雄”,这个时期也为人才一展抱 负、建功立业打造了一个历史舞 台。
• 1-8句。从身份、声 望、妆饰、勇武动 作,概括描述驰骋 西北边陲的雄姿英 发的游侠形象。
• 9-14句。从精 湛的骑技、高 超的箭术、非 凡的身手三个 方面,具体地 描写了游侠超 凡绝俗的武艺。
• 15-20句。写游侠 在边境紧急时, 纵横驰骋,杀敌 报国的勇武。
• 21-28句。置身度外,公而忘私,奔赴国难, 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 前三层:写游侠外在形象,后一层揭示游 侠的精神境界。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 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王士祯
曹植的创作
以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作品 A 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 对前途充满信心。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 功”(《与杨德祖书》) 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 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B 反映社会动乱和表现人民疾苦。 (2)后期作品: 内部矛盾;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悲愤情绪。
《白马篇》的诗句鉴赏
《白马篇》的诗句鉴赏 【诗句】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出处】唐·李白《白马篇》。
【意思】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 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全诗】 《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赏析】 第五层,写壮士不附权贵、不甘隐没的磊落胸怀。
这一层也从两方面着笔。
“归来”两句,写其立功归来,不改往日豪侠本色,常借饮酒发泄其胸中不平之 气(“使气”),不肯向手握权势的人物低头(萧、曹指西汉名相萧何、曹参)。
不 肯恃功求爵,不愿依附权贵,独立不羁,我行我素,此为壮士胸怀之一面。
“羞 入”两句,讲的是壮士胸怀的另一面:羞于做原宪之类隐士的弟子(“原宪”, 孔子弟子·为隐士之代表; “入……室”,即以某人为师),隐居于荒径蓬蒿之 中,做那种不问世事的隐者之流。
此层四句,其实皆与前文有承接关系。
“使酒 气”,承“酒后竞风采”四句; “羞入原宪室”,与“发愤去函谷”四句一脉相 连。
合而言之,则是平时决不摧眉折腰,俯首贴耳;一旦国家有事,又能挺身而 出,奋勇当先。
诗人所赞美的,就是这样一种清高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这也正 是全诗的立意所在。
合观全诗,一二两层描绘人物的外形与勇力;四五两层刻划人物的性格与精 神;居间的第三层, 为前后转换之关键;结末第五层, 则是以上各层的汇集与升华。
结构井然有序,着墨浓淡相宜,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终于使这位壮士鲜明的精 神风貌跃然纸上。
1/52/53/54/55/5。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其中《白马篇》被誉为曹植的代表作之一,笔者将为您翻译及赏析该篇诗歌。
《白马篇》全文如下:白马王迴首,东西空山尽。
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
皆谓对归宿,于中殊未沉。
赏析: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归宿的追寻。
首先,诗的开篇即以“白马王迴首”来描绘白马回首的情景,透露着一种回忆过去的心境。
白马象征纯洁和高贵,其回首则寓意着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东西空山尽”,以此表达了东西两方向的山林无尽头,意味着空旷无界的世界。
这种广阔的空间给人一种心灵迷茫与迷失的感觉。
然后,诗中谈到“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这里的“黄交”指的是一种黄色的石头,传说中有开创世界的功效;而“利劒”则象征着力量和权势。
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美与人世间的力量相结合,传递出对于权力和力量的矛盾思考。
随后,诗中出现了“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的景象。
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西方的太阳落下,象征着黄昏和暮年;而南方的黑云则暗示着风暴和困难。
这些景象的变幻,让读者感受到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挫折和纷扰。
最后,诗歌以“于中殊未沉”的一句,表达了对于人生归宿的愿望。
这句话暗示着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作者仍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品质。
同时,也传递出对于寻找真正的归属和解脱的渴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展现了对于命运和人生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歌给予读者思考和启示,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归宿。
注:文章以散文的形式进行了对《白马篇》的翻译及赏析,将作者的意境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同时,采用了段落分明、信息清晰的书写方式,使得整体排版整洁美观,文笔流畅,更具可读性。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魏文帝”曹丕的次子,其文风优美、不拘一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白马篇》对于其地位极高,也是最著名的一篇。
本文将对《白马篇》的全诗进行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是一篇抒情作品,其中自然景色描写自然而然,人物形象亦是如此,更有深刻的意蕴。
以下是该诗的全文翻译: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
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美人如此多,会笑君少壮。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文中首先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
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引人想象马儿肆意奔驰,嘶鸣连连,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舒适。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桃园的不以为然。
桃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无忧无虑,平静安逸,与世隔绝的乐土。
然而,曹植在此意味着,自然风景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去寻找更加完美的桃源。
接着,作者不自觉地将目光转向人物描写,呈现出一个美人在身侧。
其实,这也是作者前文的默认和引导,在让读者欣赏大自然壮观景色之后,再去想象一个美人在身边。
此时,由花似锦裳到突然出现的美人形象,让人感到一种突然强烈的美好感。
与此同时,作者状态也不禁被她的魅力所感染,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这一埃及颂扬美人的诗句把静景和动人的美人形象相结合,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之后,作者紧接着表达了对美人众多的羡慕,会笑君少壮。
这一句话可以读出作者略带苦涩的口气,暴露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眷恋。
在最后的两句话中,作者营造出了憧憬未来的想象。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作者借用了古代骏马的典故,表示自己要追求的是更加高贵出挑的自己。
最后一句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柔和、安逸和悠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此外,文中的“曹”字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与曹家姓并无关联。
总的来说,曹植的《白马篇》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体现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诉求。
鉴赏《白马篇》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赏析一】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赏析二】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
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
古典诗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赏析曹植是东汉末年一位才情出众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为主题。
其中,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鲜明的形象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白马篇》的结构、意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赏析。
《白马篇》是曹植在东汉末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动荡局势创作的一首辞章。
整首诗以极简短的诗句,勾勒出了曹植眼中的世界,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篇分为四个段落,通过白马、万机、当时和归处四个主要意象,寄托了作者的家国情怀。
首先,诗中以“白马”为开篇,白马具有象征纯洁以及高尚品质的意义。
以白马为形象,曹植以己喻志,表达了自己不畏困难,甘愿捐躯以挽回国家危机的决心。
同时,白马也代表了曹植崇高的品德和奉献精神,使整首诗蕴含了一种道义力量。
接着,诗人以“万机”为中心,展现了国家动荡时的无序景象,通过反应局势的细节,描绘出混乱与矛盾。
此处,诗篇的意象变得深沉明确,表达了曹植对国家疾苦的无奈和心痛之情。
他用直言不讳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乱世的深思熟虑和愤怒。
第三段描述的是“当时”,这里诗人以一种行动者的姿态,通过对事实的呈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当时乱世的嘲讽。
同时也表达了曹植对当时那些逆贼行径的愤怒和厌恶之情。
通过对歪曲事实的揭露,诗人向读者传递出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一段,曹植以“归处”为结尾,展示了曹植对家园回归的渴望与思念。
不论是“归处”所指是国家的安定,还是自己内心的归宿,都体现了曹植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索。
通过对“归处”的畅想,诗人给予了读者一种寄托,也暗示了国家应走向安定与和平。
在意象表达上,《白马篇》运用到马、机、当时和归处等多个意象。
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刻画了一个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
这些意象在诗篇中相互交融,展示了曹植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以简短而凝练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困境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励志诗句】就义赴国难,视逝世忽如归! 全诗赏析
【励志诗句】就义赴国难,视逝世忽如归!全诗赏析出自三国诗人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矢何错落。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徙。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生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就义赴国难,视逝世忽如归!赏析的这首乐府可分四节来懂得其内容。
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俊秀豪放的气势;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跟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好汉业绩;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停止,写游侠儿弃身报国、杀身成仁的高尚思维境界。
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斥爱国感情的游侠形象。
作品应用了铺陈的笔法。
这恰是乐府诗凸起的艺术特色。
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左的”、“月支”、“马蹄”,都是训练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示了他高强的射箭本事。
再如写他的军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羽檄”就是命令,他雷厉风行,即时投入浴血的战役当中。
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保险。
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辞意互应,渲染了氛围,给读者留下赫然深入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
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抵雷同的四句话,重复咏叹,赞赏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贵思惟品格,可见其敬佩之深。
实在,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情,借写游侠儿,来表白本人为国建功破业的豪迈情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曹植的《白马篇》是《七步诗》传世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才情横溢的佳作。
这首诗以华美而流畅的辞章,深情而寓意深远的意境,展现了曹植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白马篇》进行赏析,探讨其主题、意象和艺术手法。
《白马篇》以曹植身为白马的视角,描绘了自己为白马辞行主人的情景。
诗中流露出深切的离别之情,同时融入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沉思和体悟。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自然景观描绘中国辽阔的大地,表达了诗人普遍的离愁别绪。
其后诗人叙述了自己身为白马将被送给他人的遭遇,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悲伤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体验和领悟。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玉箸连环夜,金盆缀地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人们对诗人的依恋和送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玉箸”和“金盆”象征着华贵和奢华,凸显出主人对白马的感情深浓。
“连环夜”和“缀地春”则意味着日夜长久,寓意诗人对主人的深情厚意。
这些意象的运用为整首诗添加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
除了意象之外,曹植在《白马篇》中还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提升诗歌的艺术效果。
例如,诗句中出现了反衬手法,如“青冥白日,黄流黄河”,通过将色彩、光线和自然景观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动态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此外,修辞手法中还有借代、讽刺、夸张等,使整个诗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在整体结构上,《白马篇》采用了叙事诗的形式,通过将诗人自身视角的转换,以及对自身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融合。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非常优美,使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白马篇》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情感和思绪的描绘,展示了曹植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优美的诗歌结构和韵律,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曹植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广《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杨广《白马篇》原文白马金贝装,民不聊生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于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发推勇气,陇蜀擅威弱。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vary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无礼,卉服犯边疆。
徵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挺进随其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进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汉兵洗大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曾而令千载后。
流名扬旗常。
杨广《白马篇》翻译等待更新杨广《白马篇》赏析《白马篇》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作品,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主动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沦为后世诗人恶搞之,甚至依从之,例如《诗》:“寒鸦飞数点,流水拖贫村。
斜阳欲落下处,一盼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知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全然依从。
例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拖贫村。
”就是依从的例子。
元代知名词家马致远或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亦就是受到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将其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
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风气。
杨广诗风功不可没。
隋炀帝虽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称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确实正统的诗人。
他诗中热爱扬州风光之情,赞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隋炀帝杨广(569年-68年4月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宇文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出生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年)公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公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即位。
他即位期间修筑大运河(启用永济渠、通济渠,DORLING邗沟、江南运河),设计规划东都定都洛阳,缔造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叛高句丽,因为误用民力,导致天下大乱,轻易引致了隋朝的覆灭。
诗歌鉴赏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白马篇》是我国东晋时期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诗歌作品。
它以典型的七言古体诗形式展现了曹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以下是《白马篇》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原文赏析:举鞭欲行意忽回,苦恼年来易悟灰。
传语白马谁家子,再能载我及谁才。
二、翻译赏析:当我挥动鞭子准备启程时,思绪突然回转,我悔恨自己多年以来的迷惘。
我传达命令给小白马,问它是谁的后代,还有谁能像它一样能载着我。
三、赏析:《白马篇》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注目。
整篇诗歌只有四句,却生动地展示了曹植在人生晚期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白马篇》以作者举鞭意欲行动的场景开篇,展示了曹植此刻的情感。
但是,诗中使用了“意忽回”一词,表明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彷徨。
这种意外的转折使得整篇诗歌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多年来面对世事的困惑和迷茫,将其形容为“易悟灰”。
这句诗反映出作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对人生的领悟逐渐增加,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这种对现实的认识使得曹植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以及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找到真正的价值。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期望和愿望。
他询问小白马是谁家的后代,意味着他寻找一个真正能明白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同时,他询问谁可以像小白马一样承载他的希望和理想。
这两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承担自己意愿的人的期待和渴望。
综上所述,《白马篇》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他人的期望。
这首诗给人以启示,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
敬请鉴赏。
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
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曹植古诗词赏析——白马篇曹植(约190年-232年),字子建,东汉末年文学家。
作为“三曹”之一,他以其才华横溢的古诗词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赏析曹植的一首代表作品——《白马篇》。
《白马篇》是曹植所作的一篇赋体古诗,描绘了一幅鲜活而动人的画面,情感丰富而意境深远。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植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情感。
诗的开头四句即为整首诗的写景部分,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白马的形象:白马飞蹄出万里,汗血旋飞凝九秋。
骏马才偏世所钦,马归何处不成羞。
这四句描绘了白马飞驰而来的场景,以及它身上的血汗凝结在秋天的寒气中。
其中“白马”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高贵和纯洁,是一种象征。
同时,这四句还隐喻着曹植自己的意志和追求,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曹植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比喻这匹白马,彰显了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接下来的八句以“马”为线索,表达了曹植对自己才华和境遇的反思:行与才高心自傲,名仕蹈舆谁敢嫌。
钟鸣鼎食之家子,粒食豪家之骨肉。
不果汤沐中山陵,晨夜引军拜冲霄。
信哉王度艺山田,名垂青史策功勋。
这部分诗意味深长,反映出曹植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自信。
他在这里提到了自己受到的赞誉,以及自己的名家背景。
然而,尽管他有这样的资本和才能,他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通过“不果汤沐中山陵,晨夜引军拜冲霄”这两句,曹植表达了他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追悔。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但依然以“信哉王度艺山田,名垂青史策功勋”作为自我安慰,表达出他对将来的期盼和对成就的渴望。
最后的两句起到了总结和承接的作用,表达了曹植的壮志和对自己才华的坚定信心:性茂兼不绝,劲秀何曾作。
这两句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曹植对自己才华的坚信,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白马篇》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植的古诗词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他以鲜明的形象、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心灵感悟,塑造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让读者沉浸其中。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
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白马篇两汉: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一作:名在)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曹植白马篇解析
一向,平时 拉弓 射箭的靶子 策马 顾及,顾惜 轻忽,不在意
思——议
1.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游侠儿”形象?(1、2、3组阅读“白马饰金 羁”到“勇剽若豹螭”)(4、5、6组“边城多 警急”到结尾部分) 2.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7、8、9组) 3.作者塑造“游侠儿”形象有何寓意?(10、 11组)
解题
1、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乐府诗集·杂曲 歌辞·齐瑟行·白马篇》:“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 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 《乐府解题》曰:‘鲍照云:白马騂角弓。沈约 云:白马紫金鞍。皆言边塞征战之事。’”
背景 三国魏晋时期战争连年,民
不聊生。曹操《篙里行》中有对 这一时代的描写:“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然而“乱世出英 雄”,这个时期也为人才一展抱 负、建功立业打造了一个历史舞 台。
铺陈笔法的运用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 的”、“月支”、“马蹄”。“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 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展——评
3.作者塑造“游侠儿”形象有何寓意?(10、 11组)
这首诗属于曹植的前期诗歌,当时他才华 横溢,胸怀大志。
“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诗 人在“游侠儿”的身上倾注了自己无限爱戴 赞美的情感,寄托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理 想抱负,故才感情炽烈,豪气四溢。当然, 少年英雄决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写照,而是融 注了诗人许多诗人愿望和理想的典型形象。
小结
这首诗塑造出了一个武艺精熟、 豪侠英武、忠勇爱国的少年形象。 通过对少年英雄的赞美,表现了诗 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
全诗语言华茂劲健,韵律铿锵急 促,感情一气贯注,从而形成一种刚 健明快、豪壮昂扬的格调,一种气冲 牛斗、排山倒海的气势,充分体现出 建安风骨的特色,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精神振奋。
曹植白马篇原文解析
曹植白马篇原文解析《白马篇》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解析:1.开头两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1.意象分析:诗人以白马开篇,白色的战马佩戴着金色的马笼头,给人一种高贵、英勇的感觉。
“连翩” 形容马奔跑的姿态轻快、迅速,向西北方向疾驰,既点明了马的去向,也暗示了军情的紧急。
西北在古代常常是边疆战乱之地,白马向西北驰去,为全诗营造出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2.写作手法:此句以马代人,通过对白马的描写来烘托出骑手的英武不凡。
这种借代和烘托的手法,让读者在还未见到骑手时,就能感受到其豪迈的气概和奔赴战场的决心。
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1.人物引出:这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了诗歌的主人公——一位来自幽并地区的游侠儿。
“借问” 一词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让大家想要了解这位英勇的骑手究竟是谁,为后文对游侠儿的详细描述做了铺垫。
2.地域背景:幽并地区在古代是北方的边境地带,这里的人性格豪爽、勇敢,多出侠义之士。
强调游侠儿来自幽并,既说明了他的出身地,也暗示了他所具有的勇敢、坚毅的性格特点。
3.“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1.经历叙述:这两句简要叙述了游侠儿的经历,他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在沙漠边疆地区扬名立万。
“少小” 突出了他的年轻,“扬声” 则表现出他的英勇和出色,在边疆地区已经有了很高的声誉。
2.精神体现:体现了游侠儿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惜离开家乡,投身到边疆的战斗中,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无畏精神。
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1.日常习惯:“宿昔” 表示早晚、长期,说明游侠儿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练习射箭。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1白马篇唐代:李白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文及注释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
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
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秋霜:形容剑的颜色。
切玉:形容剑的锋利。
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
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
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
《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剧孟:汉时大侠。
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
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
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
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白马篇》古诗鉴赏
《白马篇》古诗鉴赏白马篇是一首古诗,作者不详,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意境而广为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白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腾的场景,通过细腻的写景和深入的描摹,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马之间的情感共鸣。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首古诗进行鉴赏。
白马篇银鬃白马踏青风,空阔草原骏马骄。
游丝飞舞婆娑乐,远山如黛如烟绕。
汉武亲征胡汉边,白马横行翩翩天。
马儿快步踏草原,匈奴血马何威勐。
首先,诗的开端“银鬃白马踏青风”,展示了一匹银鬃白马在风中奔驰的情景,给人以澎湃而崇高的感觉。
这里,作者运用了形容词“银鬃”和动词“踏”来描绘白马的外貌和动作,形象生动。
接着,诗中的“空阔草原骏马骄”一句,进一步展示了白马奔腾的场景和自由的氛围。
草原的辽阔与马的骄傲相互映衬,表达出大自然的辽阔壮美与马匹的自由奔放之情。
诗的后两句“游丝飞舞婆娑乐,远山如黛如烟绕”则通过细腻的画面描写,展示了飞舞的游丝、遥远山峦的景色。
这里的“游丝飞舞”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草动的美景,而“远山如黛如烟绕”则将山峰与烟雾相融合,给人以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汉武亲征胡汉边,白马横行翩翩天”,将古人的历史事件与白马相结合,形成对历史的回忆和赞美。
这里的“汉武亲征胡汉边”描绘了古代帝王的英勇形象,而“白马横行翩翩天”则通过形容词“横行翩翩”生动地描绘了白马奔腾的姿态。
最后两句“马儿快步踏草原,匈奴血马何威勐”,则通过对匈奴血马的提及,再次点明了白马的威武和骁勇。
这里的“马儿快步踏草原”形象地描绘了马匹的迅猛与自由,而“匈奴血马何威勐”则暗示了白马的威风与力量。
通过对《白马篇》的鉴赏,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诗的艺术之美,也能领略到作者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把白马形象化地描绘出来,并巧妙地将马匹与自然景色、历史事件相融合,使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中所传达的对马匹的敬仰和崇拜之情,也使人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白马篇》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古诗,通过对白马奔腾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提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是杜甫的一首名篇,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和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旨在揭示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我们来分析《白马篇》的主题。
这首诗以杜甫见到一匹白马为触发,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马儿的威猛和高贵,暗示了他对于权势和荣耀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他又通过描写马儿被卖掉和被赐予暴徒骑乘的悲惨遭遇,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和失望。
可以说,《白马篇》的主题既包含了对权势和荣耀的向往,又包含了对社会的谴责和反思。
其次,我们来分析《白马篇》的艺术手法。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比如,他使用了“白马”作为意象,以雄壮威猛的马匹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并在描写中反衬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此外,他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马儿从高贵到落魄的命运变迁,展示了社会的悲喜交加和真实残酷的一面。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最后,我们来谈谈《白马篇》所呈现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马儿的描写,唤起了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诗中,杜甫以悲壮的笔触表现了马儿的高贵与威猛,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他又以凄凉的情感描绘了马儿被贱人驰骋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的悲切之感。
通过这种交替的意境转换,杜甫让诗歌既有了雄壮与激昂,又有了悲壮与悲凉,使整首诗富有层次与厚重感。
综上所述,杜甫的《白马篇》通过对马儿的描写和人生命运的比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谴责和反思,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堪称一首优秀的诗篇。
诗中的主题深刻而丰富,艺术手法精湛而生动,意境独特而感人,引起了广泛的赞美和思考。
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白马篇》成为了杜甫不朽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白马篇赏析《白马篇》是古代文学作品《楚辞》中的一篇,作者是屈原。
作品以楚国国君钜之的视角,描绘了楚国的兴衰和君王的才华与志向。
本文将从文学形式、意象运用和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对《白马篇》进行赏析。
首先从文学形式上来看,《白马篇》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写成,一共有11首诗。
每首诗均由5个七言句组成,整篇篇章共55个句子。
这种形式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增加了整篇篇章的美感。
诗句结构完整,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给人以音韵和节奏上的愉悦感受。
例如开篇即写道:“驾我绿马,驰我诗辞”,既展现了诗人自我的豪情壮志,又透露出文人的无奈与苦闷。
这种韵律感与对仕途的追求的矛盾心理相映成趣,使整篇作品更加生动。
其次,作者在《白马篇》中广泛运用了寓意丰富的意象,通过马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思考和批评。
马在古代文学中一直被视为高贵、忠诚和勇敢的象征,它的形象往往被用来赞美忠诚和英雄气概。
例如,在《白马篇》中,屈原写道:“千岁之蹄,云从响喑。
天马从云,至于飞腾”。
这里马被描述为一匹能够飞天遁地的神驹,象征着作者自己的才华和志向。
通过将自己比作白马,屈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和对理想国家的追求。
同时,马的形象还暗示了作者对于统治者的期望,他希望君主能像马一样高贵、勇敢和忠诚,带领国家走向繁荣与昌盛。
最后,从思想内涵上来看,《白马篇》是屈原通过马的形象,探讨了君主与文人之间的纠葛与矛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白马篇》中,作者抱怨了自己的辛苦和不被赏识的遭遇,同时也对统治者的才华和勇气表示了赞美。
例如,“德施于时,功洁其身。
四海之内,皆帅无敌”。
这里,作者赞美统治者具备才华和统御之能,并将其比作白马,以此表达对统治者的崇敬之情。
但同时,作者也抨击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现象,将这些统治者比作“白马之尸”,以此暗示他们的身败名裂。
通过对统治者的赞美与批评的并行,屈原体现了他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总的来说,《白马篇》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寓意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屈原对仕途与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感慨。
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白马篇》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前期诗歌代表作。
这首诗以边疆地区的一位武艺高超、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诗歌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
接下来,诗人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
然后,通过“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驰赴西北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最后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这首诗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情调兼胜。
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此外,《白马篇》的艺术表现也十分出色。
全诗内容充实丰富,采用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笔法,工于起调,对仗工整,音韵流畅。
诗中多慷慨悲愤之气,体现了曹植诗歌辞藻华茂的艺术风格。
同时,这首诗也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
总体来说,《白马篇》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和英雄精神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展现了曹植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原文:白马篇①■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给白马戴上金属的马络头,结伴一起向西北方向飞驰。
请问这是哪户人家的少年,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在年少的时候便远离家乡,希望扬名立万于沙漠边陲。
一直以来时刻准备好弓箭,用楛木做杆的箭屡屡出手。
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则再次穿破箭靶。
扬手便能射中飞驰的猴子,俯身就能射碎远方的箭靶。
动作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
西北的边防战线屡屡告急,外族部落曾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檄文迅速从北方传到,年青人策马登上防御工事;带兵长驱直入能击败匈奴,向东进攻则能够击溃鲜卑。
既然已经投身流血的事业,又怎能去看重生命的安危?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又怎么能提及妻子和儿女?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名册中,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怨小事!血洒疆场,为国英勇献身,我们视死如归!永不退缩。
②【前言】: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正好这年曹操击败黄巾,收编为青州兵。
所以,曹植年轻时所经历的已是汉末大乱的后期。
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也有过一些军旅生活。
曹植八、九岁以后,曹操降吕布,战官渡,败袁绍,征乌桓,下荆州,破汉中等等,虽一直征战不息,但无论是当时中原的时代空气,还是曹植的家庭生活,都在逐步走向统一的胜利旗帜下,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充满着信心和慷慨激昂的气息。
可以说,从汉末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
《白马篇》就是这样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摘要】:《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它以抒述功名信念和报国壮志为主,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篇的诗句赏析 【诗句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出处】唐·李白 《白马篇》。
【意思】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全诗】 《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赏析】 《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对《白马篇》的题意有一种解释,说它“言人当 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还有人说它“皆言边塞征战之事”。
李白于 此袭用旧题而又自出新意,除前人所言“立功立事”、 “边塞征战”而外,他 着力表现的乃是人物复杂独特的内心世界,是他本人思想性格的艺术投影。
全诗共二十句,每四句表达一层意思。
第一层,描绘勇士健武的形象。
先推出一匹花毛全白身躯高大的“龙马” (八尺以上的骏马),再移向雄踞金鞍之上的一位勇士(“五陵”是长安附近汉代 五座皇陵区,多住着富豪人家的子弟)描绘他的色如秋霜、刃可切玉的宝剑和缀 满明珠的战袍。
尽管诗中没有对容貌、表情等作细部描写,但由于有了骏马、金 鞍、宝剑、战袍的组合,人物英姿勃勃的健武形象,也就活脱脱地浮现在读者的 面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