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视角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合集下载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摘要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普鲁士王国的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在执政期间主张采取“铁”与“血”的政策,故被称为“铁血宰相”。

十九世纪是欧洲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俾斯麦在其中利用自己深谋远虑的眼光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

俾斯麦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即使在21世纪,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俾斯麦;外交思想;国家利益之上;王朝战争;启示一、俾斯麦外交思想的形成(一)个人背景俾斯麦出生于1815年德国的一个容克家庭,他有一位参加过战争立下战功却非常厌恶战争的渴望安安静静生活的父亲,有一位很有主见好出风头还喜欢宫廷的母亲。

他的母亲简直跟他的父亲格格不入,他的父亲只希望平静的过日子,但是他的母亲却很不安分。

俾斯麦的性格上有些矛盾,我想,这跟他的家庭不无关系。

俾斯麦的理性,他的深入而不为情所动的睿智,都是母亲遗传给他的,但是他的脾气,大概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过来的。

后来,俾斯麦深陷政坛,但是却经常写信给他的妻子,说希望和她能够过上田园的生活,一起在田野上骑马,在树林里打猎。

俾斯麦家族数位亲人都参加过战争,立下过赫赫战功,这使得俾斯麦对军事非常的了解,而他的母亲家族门肯氏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法律或历史的教授,并且他的母亲受到影响,一直希望俾斯麦往外交界或政界发展,在父母亲的双重影响下,是俾斯麦成为了一个具有军事手腕的外交家,政治家。

也正是这样强硬的方式,在欧洲局势混乱的时代,对内控制局势,强大国家,对外使用纵横捭阖的外交,带领普鲁士一步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

俾斯麦的童年时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令自己懊恨的柏林柏拉曼学校所浪费的八年时光。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他的外交政策被认为是德国崛起的关键。

他的个性外交在德国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促进了德国的崛起。

首先,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在促进德国经济和文化崛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支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德国的经济利益,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关税和建立德国的铁路和电信网络,以促进德国的经济发展。

他还推动了德国的文化崛起,通过支持音乐、文学和艺术等领域,提高德国的文化声誉。

因此,俾斯麦的个性外交为德国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德国的崛起创造了国际环境。

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积极地为德国争取利益,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妥协,维护了德国的国家利益。

他还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与俄罗斯和奥地利建立的“三国联盟”,为德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这些外交努力使得德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并促进了德国的崛起。

最后,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在德国的统一和领土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通过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成功地将分散的德意志小国统一起来,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他还通过对丹麦战争、奥地利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扩大德国的领土,并为接下来的德国殖民地扩张奠定了基础。

这些迅速的领土扩张和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对德国崛起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通过积极地维护德国的国家利益,推动了德国的经济和文化崛起,为德国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通过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领土扩张。

这些都为德国在19世纪末成为欧洲大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政策摘要:30年战争后,德国的统一已“不光是德国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国际性问题。

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以统一德国为目的的三次王朝战争中,依据形势的剧烈变化,变通现实政治的主张,改变外交策略,有效的防止了反普同盟的出现,成功地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关键词:俾斯麦;外交;现实政治俾斯麦的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

他在推行“铁血政策”,武力统一德国的同时,外交上他在对地缘政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现实政治”为原则的外交政策,精心谋划各种策略,充分考虑到各列强对德国统一运动可能采取的态度以及普鲁士的相应对策。

德国统一是通过俾斯麦领导的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及1870-1871年普法战争完成的,结束了德意志的长期分裂割据。

这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都是与俾斯麦的“现实政治”的外交策略分不开的,可谓匠心独运。

本文以三次王朝战争为线索,剖析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1.丹麦战争普鲁士统一德国的第一次王朝战争是1864年的丹麦战争。

这次战争祸起于丹麦政府违背了国际公约。

在这一争端中,俾斯麦的目标很明确:利用有利时机,吞并三公国,作为统一德国的第一步。

俾斯麦展开了纵横的外交,以争取各国的中立。

如俾斯麦认为俄国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为取得彼得堡内阁的中立,他利用1863年波兰起义同沙皇做交易。

他还利用在克里木战争后尖锐起来的俄国同克里木联盟(英法奥)之间的矛盾,强调霍亨索伦王朝同罗曼诺夫王朝间的轻骑和友谊关系。

由于俾斯麦的狡猾手腕,以及如他所预料的欧洲其它大国见勾心斗角的矛盾,原指望回得到俄英等国援助的丹麦政府,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

俾斯麦运用现实政治的外交策略,漂亮的完成了德国统一的第一步,也为迈出统一的第二步做了铺垫。

无怪乎俾斯麦在十四年后仍得意地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是我最大的外交成就。

”2.普奥战争俾斯麦极力利用列强的矛盾和弱点,以争取他们在普奥正在中再次采取中立立场。

刚柔相济的政治艺术_浅析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外交政策

刚柔相济的政治艺术_浅析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外交政策
俾斯麦外交的以上各项特点都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实他的每一次重大外交实践基本上都具有上述特点,尤其后期更是 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外交的这些特点使之取得极大的成功,但同 时也潜伏着危机与隐忧。
四、深远的影响 俾斯麦主政德国近 30 年,其内政外交无论是对德国还是欧洲乃 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这方面看,在近代史上鲜有能 出其右者。 首先,对德国来说,俾斯麦一改过去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德 国在欧洲崛起。俾斯麦统一德国并维护统一的成果,使其成为欧洲乃 至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次,对欧洲来说,德国崛起打破了旧格 局。德国统一后,欧洲强国奥地利沦为二流国家,法国在欧洲的优越 地位也划上休止符,意大利也借此实现统一而成为欧洲强国。俾斯麦 所开创的欧洲格局,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格局至今没有多大变化,由此 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再次,俾斯麦外交政策对当时的外交理念造成巨 大冲击,影响到当时欧洲乃至世界的外交思想。俾斯麦推行现实外交 导致德国统一。他所奉行的国家至上主义与黎塞留一脉相承,并使之 逐渐占据外交决策的首要地位。而在此之前,欧洲大陆流行理想主 义、正统主义外交。俾斯麦把欧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排除在德意 志之外,显然是对正统原则逆其道而行之。曾任英国首相的迪士累利 对德国统一如此评价:“此一战事乃一场德意志革命,其政治意义远大 于上一世纪之法国大革命。往昔之外交传统一一被其打破,新天下产 生于焉,均势已遭全毁。” 由于欧洲原有均势被俾斯麦打破,而此后 20 年间,俾斯麦完全凭 着自己的外交手腕和稳健自制的外交作风,通过构建新的联盟体系, 营造新的均势,维持了欧洲的和平。俾斯麦离职后,德国人或欧洲列 强都不能很好地把握欧洲局势和处理各国间的矛盾。后来的德国决 策者只记得三次王朝战争,却忘记了在战争中俾斯麦费尽心血的妥 协,以及统一后必须改持稳健温和路线。当德国无法维持均势以保护 自身安全时,便毫不迟疑地进行军备扩张,最终走上战争和失败的道 路。

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外交政策_承庆昌

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外交政策_承庆昌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 1999年1月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承庆昌提要 俾斯麦在任职宰相二十年间,依据形势的剧烈变化,变通现实政治的主张,改变外交策略,成功地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外交体系,有效地防止了反德同盟的出现。

他的外交的成功关键是他在对地缘政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自制政策。

关键词 俾斯麦 外交政策 现实政治 地缘政治 自制政策德国的统一破坏了欧洲的均势,促成了欧洲列强之间地位的急剧变化,导致欧洲的重心逐渐向柏林转移。

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变引起邻国的焦虑和恐慌。

深谙地缘政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认识到,欧洲均势的任何改变都会激起列强的联合抵制。

鉴此,俾斯麦从1871年接任帝国宰相到1890年被迫辞职的二十年间,自我节制,极力改变锋芒逼人的形象,以稳建温和的风格扮演维持现状的角色,稳定欧洲的秩序,缓和紧张局势。

本文拟就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外交政策的目标、策略的演变、作用以及弱点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军事力量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是在欧洲大陆心脏地带兴起的,因此,对欧洲的政治和外交格局的冲击格外严重。

德国统一后,国势与日俱增,边缘地区的列强所感受的压力也随着日益加重,因而列强互相接近结盟对付新生德国的可能性也日渐增大。

俾斯麦时代的德国缺乏稳定的外交基础,活动余地相当狭小。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虑的话,德国是天生被包围了的国家。

俾斯麦对德国客观环境的局限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

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

此外,根据世界历史整个发展情况,我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据德意志民族的内部联结与其他民族相比也许相当松散这一特点,我们比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危险。

”①俄国外交官彼得·舒瓦洛夫伯爵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因德国地位易受威胁而忧虑,不断受到敌对列强“结盟的恶梦”②的纠缠。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实践之一,其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在战略层面上,俾斯麦主要采取了血与铁的政策,通过战争来推动德国的统一。

而在统一完成后,俾斯麦则转变为更为灵活的外交策略,以维护德国国家利益和实现稳定的欧洲格局。

在统一前,俾斯麦通过实施战争来消除德国周围的敌对势力,从而为德国统一铺平道路。

18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他先后领导了三次战争,包括德丹战争、奥地利普鲁士战争和普法战争。

这些战争的目标是分别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从而削弱对德国统一的阻碍。

在这一过程中,俾斯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外交手段,通过结盟和割地等手段,巩固德国与其盟友的地位,确保德国的优势地位。

然而,一旦德国统一完成,俾斯麦意识到战争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为维护德国的利益和确保国家的稳定,必须采取更为灵活的外交策略。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俾斯麦致力于建立德国的国际地位和稳定的欧洲秩序。

他主张保持与欧洲大国的平衡关系,防止德国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并同时通过维护德国利益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来使德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俾斯麦的外交策略的核心是“不结盟主义”,即避免与其他强国结成军事同盟,以免牵扯进与其他国家的战争。

相反,他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俾斯麦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结束了法团争端,并成功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而在与奥地利的关系上,俾斯麦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以和平方式解决了与奥地利之间的争端,确保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除了不结盟主义外,俾斯麦还重视国家的经济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内政改革来推动经济的繁荣。

他实施了俾斯麦式保护主义政策,通过高关税和财政政策来保护国内工业,并通过建设铁路和改善农业生产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德国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经济体之一,为国家的外交事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实力。

俾斯麦的铁血外交与一战后德国的困境

俾斯麦的铁血外交与一战后德国的困境

俾斯麦的铁血外交与一战后德国的困境作者:郑凡转自:新民说(ID:xinminshuo)1919年,在美国总统威尔逊试图以“国联”理想取代均势格局重构战后国际格局之时,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撰写了《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

战后秩序亦是麦金德本书的关怀,“民主的理想”即“国际联盟的海市蜃楼,在遥远的战争沙漠上空蛊惑我们西方人民”,麦金德忧虑的则是战败的德国所具备的地理与经济能力的现实,在他看来,地理现实所提供的战略机会将是恒久的。

本文将依循麦金德的视角,从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的地理与经济现实出发,分析德国海权发展的动力与道路选择上的困境。

为了这个目的,则还需结合史实补充国际关系的现实,这是与道路选择相交织的另一层困境。

德国的统一与俾斯麦的外交俾斯麦与李鸿章俾斯麦以三场短暂战争的铁与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这场在德国民众看来轰轰烈烈的统一运动,在国内压制了1848年的民主宪政呼声,唤起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感情。

在外交方面,这场统一运动却十分微妙。

俾斯麦的政治生涯开始于梅特涅体系最蓬勃的时代。

当时欧洲的国际秩序包括三个要素:欧洲均势;德意志内部普奥相安无事;因保守理念而结合的联盟体系,即神圣同盟。

俾斯麦在均势的大原则下,巧妙地破坏了后两个因素。

从现实政治的实力衡量出发,俾斯麦决意要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之外。

奥地利与普鲁士联手就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问题与丹麦开战,反倒促使了普鲁士与奥地利摊牌。

梅特涅体系旨在孤立法国,俾斯麦利用拿破仑三世想要冲破梅特涅体系的意图,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保持中立。

战后法国才恍然大悟: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的形势将使自黎塞留以降分裂中欧的政策作古。

法国想以一战力挽这一局面,但战争的结果却把欧洲从受法国支配的阴影下解放了出来。

英国在比利时的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乐于见到这一结果。

奥地利与俄国也认为德国战胜有利于均势。

奥地利人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后,只能向巴尔干发展,因而希望德国在近东方面给予支持;俄国则盘算一个愤懑的法国将遏制德国。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浅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890年是近代德国外交史的一个分水岭。

是年3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命令俾斯麦辞去宰相职务,这宣告了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终结。

对于欧洲来说,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德国新的领导人——威廉二世为德国外交战略设计了所谓的“新路线”政策。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构建以“大陆政策”和“均势外交”为基点,明确了统一后的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

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和孤立法国,并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避免东西作战;联合奥匈帝国,阻止俄向中欧和南欧发展;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形成英、法、俄、奥、意在欧洲的相互制约。

根据这张极其错综复杂的外交网,1873年俾斯麦促成俄、奥、德缔结三皇同盟。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

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

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1888年威廉二世继承德国皇位,在俾斯麦被免职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便积极对外推行“世界政策”。

“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

他试图把德国从一个欧陆国家变为世界帝国,妄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并与世界列强争霸世界。

正如极力鼓吹对外扩张的外交大臣伯恩哈特•冯·皮洛夫在1897年12月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斯麦的确是他那个时代鲜见的具有自觉大战略意识极为高明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本文以下将通过对俾斯麦在德国统一时期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分析,来彰显俾斯麦的外交风格和战略风采。

一、统一德国:根本战略目标的确立是时,普鲁士王国的国家根本对外目标应该是什么?看起来答案可以有很多种——1. 维系现状、满足于梅特涅体系所带来的在神圣罗马帝国内与奥地利相当之特殊地位;2. 像俄国一样尽可能的开疆掠土,实行霸权政策,建立足够大的泛日耳曼人的共同帝国;3. 当然,普鲁士也可以像英国和其他殖民国家一样把目光放到海外,进行扩张,夺取发展空间;4. 依据相对谨慎温和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邦联为帝国,当然“一山不容二虎”,要完成此目标必须或者并吞奥地利或者排除其出德意志。

这几种国家根本目标在近现代的德国历史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现,每一种政策目标都貌似合理,对某些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俾斯麦会选择第四个而不是其他三个呢?很多史家认为德国的统一作为不言自明的历史义务会很自然的落到普鲁士的头上,这显然是简单化的历史决定论,普鲁士国王除非自觉、否则完全没有必要把德国统一的“义务”大包大揽下来,事实上确实有多位君主满足于其在邦联中的地位而对所谓义务不屑一顾,直至威廉一世执政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威廉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掌权后就决定以武力统一全德,但是君主的野心通常没有节制,容易滑向把第2方案作为国家的根本战略目标。

所幸,他任命谨慎自制的俾斯麦为宰相使国家的根本目标始终维系在第4方案的周围而不致相去甚远。

至于方案3,对当时的普鲁士而言,既无强大的海军作为实力支撑,又没有早期殖民活动的优势基础,更由于其处于欧陆中心的地缘位置,使其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加以实施,当然德国统一、尤其是威廉二世上台后德国能力和意愿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与彼时完全不同的国家根本目标。

如果我们用大战略的基本理论来加以审视,则可以更加清楚俾斯麦所制定之普鲁士国家根本目标的高明和适切。

简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简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简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摘要:奥托·冯·俾斯麦(1815 - 1898年),德国容克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用灵活的外交政策和“铁血”手腕,而不是只从自上而下的统一德国的分裂,同时也为德国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各种外交手段并留下了很多东西值得深思的东西。

关键词:俾斯麦;外交政策;评价中图分类号:K811Analysis on Bismark’s Foreign PolicyAbstract :Otto von Bismarck (1815 - 1898) was the most famous politician and diplomat of German Junker class, he used a flexible foreign policy and "Jagged" wrist, he not just uniformed the division of Germany from the top to down, but als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ermany. His various diplomatic means left a lot of things worth pondering.Keywords :Bismark; foreign policy;assessment简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一、前言研究俾斯麦的外交政策这一问题属于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现在研究俾斯麦本人的著作比较多,而对他的外交政策的研究重视不够。

总体来说,现在对俾斯麦外交政策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的学者比较少,而关于这一方面的论文和专著比较则更少。

现在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美国艾伦•帕麦尔的《俾斯麦传》,德国艾米尔•鲁特维克的《俾斯麦》,英国A.J.P泰勒的《俾斯麦:凡人与政治家》等。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

影响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推 动了欧洲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发展。
后果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俾斯麦的外交政策被认 为是失败的,德国失去了欧洲霸权地位。
对俾斯麦外交政策的评价与反思
评价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战略眼光,但也 有其局限性和缺陷。
反思
在当今世界,俾斯麦外交政策的理念和手段仍有其现 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
英德结盟的可能性
尽管两国存在根本性矛盾,但在某些领域如殖民地扩张方面存在共 同利益,因此英德结盟并非不可能。
英德关系的破裂
德国的扩张主义政策
随着德国实力的增长,德国开始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与英国的利 益发生冲突。
德国的海军建设
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引起英国的警惕和担忧,因为这威胁到了英 国的海上霸权。
英德关系的破裂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
• 俾斯麦的生平简介 • 俾斯麦的欧洲政策 • 俾斯麦与英国的关系 • 俾斯麦与俄国的冲突 •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评价
目录
01
俾斯麦的生平简介
俾斯麦的早期生活
俾斯麦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 幼接受严格的上等教育,培养了坚毅 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在年轻时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自学和游历欧洲各国,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02
俾斯麦的欧洲政策
德意志统一与欧洲均势
德意志统一
俾斯麦通过铁血政策,成功促成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均势原则
他努力维持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以保障德国的安全和利益。
普法战争与欧洲霸权
普法战争
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俾斯麦挑起了普 法战争,成功击败法国,使德国成为 欧洲大陆的霸主。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摘要】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是十九世纪的重要外交策略。

俾斯麦外交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强大,通过扩大德国领土和削弱邻国的实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俾斯麦外交的主要手段包括发动战争、签订条约和外交联盟等。

在策略转变方面,俾斯麦从积极扩张外交政策向维护已有领土秩序转变。

俾斯麦外交的成果包括成功实现德国统一和确立德国的大国地位。

总结来看,俾斯麦外交对欧洲外交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后续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这一时期的教训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统一时期,俾斯麦外交,战略目标,战略手段,策略转变,策略实施,成果,总结,影响,启示。

1. 引言1.1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是19世纪中期至末期欧洲外交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此时期,俾斯麦作为普鲁士宰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成功地实现了德国帝国的统一,并在此过程中展现了其卓越的外交才能。

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和手段,影响深远,被视为现代外交的典范之一。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以其明智的战略和灵活的策略著称。

俾斯麦的外交战略目标主要是确保德国的强大地位和维护与周边大国的平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俾斯麦采取了各种手段,包括联合俄国、维护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和与法国的博弈等。

俾斯麦外交的策略转变体现在他对外交形势的准确分析和灵活变通的应对策略上。

他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外交挑战,使德国在外交舞台上屹立不倒。

俾斯麦外交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德国帝国的统一和地位的确立上,为后来的德国外交奠定了基础。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展现了战略眼光和策略智慧,对当今外交领域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俾斯麦外交的影响深远,为德国和欧洲的历史进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 正文2.1 俾斯麦外交的战略目标1. 维护普鲁士的实力和地位:作为普鲁士的首相和外交官,俾斯麦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中的地位和实力。

浅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德国统一中的运用-模板

浅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德国统一中的运用-模板

浅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德国统一中的运用浅论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在德国统一中的运用郭细林内容摘要:德意志的统一,在政治经济作用的背后,普鲁士宰相俾斯麦的灵活外交策略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次王朝战争成功,从一定程度来说就是俾斯麦外交策略的成功。

关键词:德意志,俾斯麦,统一,外交●在德国的统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不说俾斯麦。

俾斯麦1862年出任普鲁士宰相,他出任再想不到十年,实现了由普鲁士完成的德意志的统一,大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法国和奥地利受到了抑制,德国成为了欧洲强国。

德意志的统一,在当时的环境下,得益于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的外交斡旋,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在德国统一中面临怎样的环境,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我们下面从这两方面来谈谈。

一、德国统一时面临国际形势九世纪后,查理曼帝国瓦解后,经过五百多年的封建割据,到十八世纪,德意志诸侯林立,每一邦国都有较大的实力,他们彼此征战,政治经济上长期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

德意志之所以长期陷入政治四分五裂的困局,统一运动之所以会屡屡失败,从很大程度上是受德意志的地缘政治所决定的。

因为德意志的战略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差,四周都是欧洲大陆传统的强国,而它本身发展又太晚,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欧洲大陆强国都必然要阻止德意志的统一。

因为对它们来说,在欧洲中部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德意志是对他们利益的严重威胁,这就是它们可能会联合阻止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利益所在。

到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和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德意志统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

而此时刚刚登上普鲁士政治舞台的俾斯麦也在此基础上理解了统一德意志的历史必然性。

为了维护容克地主阶级的利益,保存君主政体和贵族阶级的特权,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由他们自己来领导,必须由他们来迫使软弱的德意志资产阶级俯首听命。

俾斯麦同样也懂得,在以后统一的道路上两个德意志邦—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冲突不可避免。

昙花一现——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昙花一现——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昙花一现——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作者:孙琳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其在德国统一,以及统一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令后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成绩,成就了德国的强大,但是其外交思想有其自身的瑕疵,他的外交思想没有形成让后世能继承体系,致使其苦心编制的外交体系只能是19世纪后半期的昙花一现。

关键词:俾斯麦,德国,外交体系,昙花一现在德国的统一战争中,俾斯麦通过一系列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其凌厉而务实的外交手腕,将对德国威胁的萌芽化解在无形中,保证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列宁曾经评论俾斯麦:“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

”①一、俾斯麦推行其外交政策的背景德国统一后,这个年青的帝国不仅打破欧洲大陆固有的均势,而其强大让周围的邻居不寒而栗,这促使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欧洲的重心逐渐偏向柏林。

尽管如此,俾斯麦对德国当时的所处的国际环境深刻透析,才不至于冒进和鲁莽。

首先,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外交策略。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处在大国的包裹之中,所以刚刚独立的德国,要想保护自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它必须推行结盟政策,在包裹中找到一条通道。

其次,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到惨败,次年5月,双方签订了正式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对于一向以大国臣民自居的法国人来说,这无异于奇耻大辱,法德关系对法国而言,只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复仇。

在北边,英国虽然此时恪守光辉孤立政策,但它在工业、商业和海军占有绝对优势,它是均势的关键国之一,密切关注欧陆的动向,如果德国的行为超出英国容忍的限度,其必定会联合欧陆各国制衡德国。

从战略上看,德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东方,因为俄国一旦与法国结成盟友,这无疑是德国的梦魇,因此同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是俾斯麦自始至终所尽力维持的。

奥匈帝国势力较弱,保持奥匈作为缓冲国,是俾斯麦认为意义重大的一项举措。

俾斯麦外交政策之分析

俾斯麦外交政策之分析

浅谈俾斯麦外交政策陈明媚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于欧洲政坛的一名“铁血”宰相,在他的身上强烈地彰显出容克阶级地主专横、狂戾的作风。

其果敢、坚毅、自信的个性对于德国的统一以及德国的外交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他任职期间所建立的大陆联盟体系,有效地稳定了德国的局势和维稳了欧洲的均势,但是它自身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与无法克服的弊端,最终以失败落下帷幕。

关键词: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欧洲均势1862年9月,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俾斯麦讲明了自己的立场:“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①为此,他开始让他蜚声欧洲政坛乃至国际政坛的“铁血政策”。

本文拟从大陆联盟体系推行的背景,目标,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影响作一些拙略的评述。

一:大陆联盟体系推行的背景19世纪50、60年代,德意志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跃性的进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们各方面的水平得到了质的突破,国民经济的重心开始转移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领域上了,机器大工业的制度得到的普遍建立。

1850—1870年,“德国这二十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

”②但是,德意志城邦林立,封建割据状态依旧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绊脚石。

这就使得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政治局面的现状发生了重要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把国家统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城邦的割据状况,奠定了俾斯麦大陆联盟政策的基础。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于丹麦的石勒苏益格—何尔施泰因两公国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何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帮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摘要】在19世纪,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对德意志的崛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以强硬手段实现了统一德国的目标,并通过实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确立了德国在欧洲的地位。

俾斯麦的外交思想注重实力和现实的平衡,其推行的血与铁政策以及对外政策的灵活性赢得了德国在欧洲的尊重和权力。

他的外交政策既稳定了德国的国内政治局势,同时也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俾斯麦的外交遗产使得德国成为欧洲一支强大的力量,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俾斯麦个性外交为德意志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外交遗产延续至今,仍然对国际政治产生着影响。

【关键词】俾斯麦、个性外交、德意志崛起、外交思想、外交政策、欧洲局势、世界格局、重要性、外交遗产1. 引言1.1 俾斯麦个性外交简介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生于1815年,是德意志帝国第一个总理,在19世纪的欧洲外交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以其独特的外交手腕和个性特质而闻名,被称为“铁血宰相”。

俾斯麦外交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实力和权谋来维护德意志的利益,他主张“铁和血”的政策,即利用战争和外交手段实现统一和强大。

俾斯麦的外交手法充满了阴谋与权术,他擅长利用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来为德国谋取最大利益。

在德意志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俾斯麦的外交政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德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俾斯麦的外交手段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的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1.2 德意志崛起背景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政治格局。

在那个时期,德意志处于分裂的状态,由许多小国家组成,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种状况导致了德意志的实力相对较弱,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德意志地区也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控制,例如法国和奥地利。

这种被他国左右的局面限制了德意志的发展和崛起。

随着19世纪中叶普鲁士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工业化的推动,德意志逐渐走向统一和强大。

试论俾斯麦外交思想及其对德国的影响

试论俾斯麦外交思想及其对德国的影响

试论俾斯麦的政治外交思想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出身于普鲁士勃兰登堡一个中上层容克贵族家庭,近代德国政治家,德意志第二帝国首相兼外交大臣。

如果说德意志中世纪最著名的人物是腓特烈大帝,那么德意志近代最著名的则莫过于俾斯麦了。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俾斯麦出生两个月,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一世惨败于滑铁卢,其所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随之灰飞烟灭。

属于拿破仑的时代已经结束,另一位绝代英雄将接替他登上历史舞台。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出生军人世家且身材健壮、性格暴烈的俾斯麦并没有成为职业将军,像他的祖辈那样建功立业,而是成为了一名职业政治家和外交家,尽管这并非他的初衷。

从1862年6月他成为首相到1890年去职,在这28年中,俾斯麦主宰了普鲁士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内政外交,并对此后德国五十多年的国家进程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在整个十九世纪的世界历史中,几乎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取得像他那样对自己国家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所做出的成就,他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使得其他所有人都黯然失色。

俾斯麦之所以在日后成为一名政治家、外交家,毫无疑问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俾斯麦的母亲威廉明妮出身于世代精通法律、政治的门肯家族,她美丽聪明,思想开放,全心全意的教育着俾斯麦,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在日后成为一名政治家。

潜移默化之下,俾斯麦那传统容克贵族粗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精明强干的头脑。

俾斯麦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学业平平,唯独其语言天分突出,表现出了对各种外语的浓厚兴趣,学会了英、法、俄、波兰、荷兰多种语言,为他日后走上外交舞台奠定了基础。

一、俾斯麦外交思想的演变形成1847年,俾斯麦开始步入政治舞台,成为普鲁士一名议员。

此后十余年的十年里,除了短期曾经离职回家外,他在政治舞台上步步高升,先后担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会议代表,驻俄大使、驻法大使,直至1862年担任首相,俾斯麦的的政治外交思想经过演变发展,开始形成此后影响世界的铁血政策。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

论俾斯麦个性外交对德意志崛起的影响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是德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

他的个性外交政策对德意志帝国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军事统一、经济发展和外交扩张三个方面论述俾斯麦的个性外交对德国的影响。

俾斯麦通过军事统一巩固了德国的力量。

在19世纪,德国是一个分散的国家集合体,由多个小国家组成。

俾斯麦以智慧和政治手腕,成功地通过三次战争统一了德国,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他利用军事力量统一了北德意志联邦和南部的巴伐利亚王国,最终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这使得德国获得了强大的实力基础,为后来的军事征服与扩张奠定了基础。

俾斯麦的个性外交政策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

他秉持实用主义的原则,以经济利益来达成外交目标。

俾斯麦鼓励国内企业家通过贸易和投资扩大德国的经济实力。

他凭借精明的外交手段,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关税协议,使德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同时出口德国的商品。

这种积极的贸易政策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化和商品输出,使德国成为欧洲颇具竞争力的经济大国。

俾斯麦的个性外交政策实现了德国的外交扩张。

他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与协议,为德国创造了有利的外交环境。

其中最著名的是《奥斯特利德协约》,该协约将南德国与奥地利王国联合起来,有效地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俾斯麦还试图通过与俄国、英国和意大利建立友好关系来稳定欧洲的地缘政治局势。

通过这种外交扩张,俾斯麦巩固了德国的地位,并化解了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潜在冲突,为德国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俾斯麦的个性外交政策对德国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军事统一巩固了德国的力量,通过经济发展和外交扩张提升了德国的国际地位。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使德国成为一个强大和自主的国家,并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经济学视角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产生重大的影响。

他凭借着他的“铁血”政策把德意志从四分五裂的弱小国家变为统一的大帝国。

本文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俾斯麦的政策。

【关键词】:俾斯麦商人杠杆收购原理利益最大化俾斯麦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他的“铁血” 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

与之前学者从俾斯麦性格等角度分析其政策所不同,本文以经济学的理论来探讨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笔者分别运用收益成本论、利益最大化及杠杆收益原理来阐释俾斯麦坚信的政治理念及政策。

一、用收益成本论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俾斯麦坚信的政治理念:“强权胜于真理。

”1858年,他在给普鲁亲王的总结法兰克福经验的长篇备忘录中,着重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是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

①在1862年9月30日的一次讲话中,俾斯麦表明了他的铁血政治立场:“德国所属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力,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凭演说与议会的议决,要凭铁和血来解决,国家权力问题,归根到底,要用刺刀来解决。

”②他宣布议会休会,从此开始了他的无议会统治时期,并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活动等。

之后,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完成了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结果是施列斯维希划归普鲁士;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统一了北部和中部的德意志;1870-1871年,与法国作战,收回了南德四邦,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

无论是言论还是最后的政治实践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强权政治思想。

他用这种强势做法来借此改变弱势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国家,看起来是一种大义精神,为国家的利益不惜让自己以坏人的姿态,强制使用武力。

笔者看来他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商人”,所经营的买卖就是政治。

经营首先需要核算成本,俾斯麦敢于孤注一掷采用强势政策,不顾国内的反对声音,甚至让议会休会,禁止自由活动,是因为早在他心里已经核算过这样做的成本了,做生意就是要获利,而净赚一定是要考虑成本的,这对商人来说很重要,关系到这笔生意值不值得做的问题和能收回多少利益的问题。

①卡尔·艾利希·博恩等《德意志史(第3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8页。

②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3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210页。

这笔帐是这样算的:1、执行“铁血”政策的的成本俾斯麦个人:体力、脑力、时间显成本普鲁士:人力、财力成本俾斯麦个人:政治失掉个人意志,徘徊于各议会党派间隐成本普鲁士:国家继续弱、小人民继续受辱(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2、政策执行后的收益普鲁士:①国家板块变大,他国不再敢轻易藐视,会逐渐走向强大②国强民自然会变得更富有,也不再屈辱的生活俾斯麦:荣誉——国家人民给予的肯定地位——增加皇室的信赖,稳固地位权力——做一个小普鲁斯的首相,与做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大帝国的首相,那绝不可同日而语。

3、净收益=收入—成本俾斯麦个人在这笔政治交易中,收获的是更大的政治成果,而付出的只是个人不得意的政治生活和就算什么不做也会流失的生命,可以说是百分百的获利者。

而国家就算要先投入人力、财力,但综合来讲净利润也是正值,回报比投入要大。

当然,每笔生意都是会有风险的。

这是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俾斯麦这笔交易的最大风险在于战争的胜负,胜利的话,毫无疑问获益,一旦失败,就表示投资失败,不但没有收益,连成本都亏损。

俾斯麦做的是有风险的交易。

他坚持这样做是因为他清楚的分析出了最大亏损值,就是普鲁士投入的人力、财力,对于一个受屈辱的弱小国而言,失去了这些最坏结果是依然弱小。

这就是俾斯麦坚信强权政策的理由。

二、用利益最大化的理论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俾斯麦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政治的实践者,蔑视幻想,注重现实实力。

他认为“对于一个外交家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

”③这也就说明他是个绝对实际的人,就是谁对我有用,我就靠向谁。

这也是他为什么为了争取俄国的友谊,不惜坚决反对普鲁士的亲西欧方针,抵制了英国肢解俄国的计划。

结果换来了俄国之后的鼎力相助,给自己找了一个有力国际舞台支柱。

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都是仰赖俄国的撑腰,才使俾斯麦避免了遭到别国干预。

做生意的人,注重利益,很现实,谁给我带来最大好处就和谁合作。

如果你把俾斯麦想成这样的人,那他的现实主义政策就符合他的思维逻辑,在他的心里是要追逐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只要可以给俾斯麦带来最大政治利益的国家就是他示好合作的对象。

于是,俄国就自然的进入的他的视野,被他利用。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俾斯麦连已经战败的奥地利也充分利用。

1866年的普奥战争,用他的铁血手段三个星期就拿下了奥地利这块绊脚石。

普鲁士得到了迅速的、意想不到的胜利。

此时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普鲁士人都想以胜利者的姿态挺进维也纳。

唯独战争策划者不这么想,他认为:“不必要给他们留下长期的痛苦而至其切望仇恨······无论如何要把奥地利这个国家看作是欧洲棋盘上的一个子,而同它恢复良好的关系就是我们应该公开拿在手上的一着先棋。

”④“普鲁士军队胜利地进入敌国的首都,这当然会给我们的将士留下令人愉快的回忆,但从我们的政策来看这并无必要······只会给我们今后的相互关系增添困难。

”⑤在他的坚持下,普奥签约,奥地利得以保持自身的完整与独立。

为普鲁士对法国战争保留了“欧洲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这里俾斯麦充分考虑了边际效用。

经济学里解释:边际效用是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而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普遍存在。

下面用量化后体值来分析:假设边际效用下一个值为100,总效应现在为900③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3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220页。

④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35页。

⑤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30页。

在A 点俾斯麦认为不但可以从战争中获取最大利益,还可以减少奥地利人心中的仇恨,从长远考虑可能会少一个报复的敌人,从下一个目标法国考虑,奥地利会是自己的一颗有力棋子。

这不只是一次战争的最大利益,还是政治的最大利益,俾斯麦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奥地利。

三、用杠杆收购原理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俾斯麦最大的贡献就是三战全胜的记录把德意志推向了强大的道路。

第一战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第二战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第三战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成功的秘诀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他何以取胜。

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他成功运用了杠杆收购原理。

杠杆收购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自己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我国前主席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可谓是专家,军队起义口号是打到地主、土豪,分他们的田地资产。

百姓可以不相信共产党、但相信土豪地主,资本家的切实资产,毛泽东以别人的资产作抵押,成功的领导了革命的胜利,“收购”了整个中国。

而蒋介石则是个失败的例子,蒋介石以自己的政府信用作抵押,发行纸币,结果越来越贬值,使整个国民政府几近破产。

A 点:俾斯麦心中这场战斗的最大效用。

1000900①:直面强大与自己的对手就算指挥官如何有信心,士兵们心理也会衡量会胆怯,理性的从现实出发得到一个悲观的结果,最终就顺理成章的失败大于成功。

②:而这根长杆避免了面对对手的恐惧,激发了士兵的斗志,无形中像普鲁士的一只延伸在外的强大实力,帮助其成功。

如图所示,俾斯麦就是采取了第二种做法让广大普鲁士人民和士兵看到,战争胜利后可以分到的利益,国家可以走向的强大,意味着“你可以不相信我俾斯麦,但那切实大饼就在那里,打下来就可以分到。

”从而激发斗志,来淹没对手的强大实力带来的恐惧,无形中增加军队的战斗力,增加胜利的把握。

他并不是用自己的个人信用作为抵押,而用对方的切实在眼前的利益作抵押,成功“收购”了对方。

这种胜利才是完美胜利。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的巨大成功。

即使笔者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俾斯麦也是一个经营政治成功的伟大商人。

俾斯麦以他“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想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事业,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从此, 在这位现实主义政治家的引领下,德意志经济有如脱缰之马奔腾向前,任人榨取控制的德意志! 奶牛∀成了猛醒的睡狮,日益震撼着欧洲和世界。

【参考文献】:【1】卡尔·艾利希·博恩等:《德意志史(第3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版。

【2】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3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版。

【3】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版。

【4】艾伦帕麦卡《俾斯麦传》[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版。

【5】科佩尔S 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6】享利基辛格《大外交》[ 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