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案例报告(银广夏-)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最新整理)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过程---------弥天大谎——中国安然事件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一)疑点(1)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
(2)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
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 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 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
(3)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
(4)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
(6)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元,2000年仅70万元。
(7)1998年及之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财务舞弊银广夏案例
财务舞弊案例——银广夏事件公司概况公司名称: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日期:1993年12月21日上市日期:1994年06月15日经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1993年11月,陈川在宁夏合资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后银广夏投资牙膏、水泥、白酒、牛黄、活性炭、葡萄酒、房地产,但收效并不显著。
世纪绩优的发迹历程1996年公司开始治沙种草,创建闻名于世的银广夏麻黄草种植基地,银广夏由此踏上发迹的征程。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
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天津广夏“独撑大局”。
1999年,银广夏利润的75%来自于天津广夏;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更大。
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控股子公司——天津宝洁制品有限公司,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
由上可见,天津广夏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最大的全资子公司。
从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广夏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惊异。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
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银广夏2001年的市值高居深沪两市第三名,银广夏创造了股市神话。
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世纪骗局的揭露2001年03月31日蒲少平提出的9个疑问2001年08月01日《银广夏陷阱》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第一,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数量;即使只按照银广夏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额,1.1亿马克所包括的产品至少应有卵磷脂100吨、姜精油等160吨。
银广夏舞弊案例
银广厦舞弊案真相再清楚不过了: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
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银广夏陷阱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迹”并未到此为止。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
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在更早些时候,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张吉生预测,未来三年内每年业绩连续翻番“不成问题”。
这是个灿烂的未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之目眩。
证券行业内部,相信银广夏神话的人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
--一位基金经理说:“(银广夏的业绩)好虽好,但不符合常识。
”--一位著名证券公司农业领域的研究员很久以来都不把银广夏列入观察范围,问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吗?”各个证券网站上进行着观点泾渭分明的超级大讨论。
著名的证券专业聊天室“和讯大家谈”里,关于银广夏的帖子数以千计,质疑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在那里可以找到各种传言。
但仅凭“感觉”、传言、争论、甚至“常识”,还是缺乏依据。
记者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跟踪采访,渐渐逼近真相,银广夏的"神话"被逐步还原了本色。
2012124_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
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银广夏投资者的巨额损失,又引发了股民要求建立证券市场民事诉讼和赔偿机制的呼声,银广夏案也被称为“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
2006年12月21日,公司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利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解决中小股民诉讼问题的议案》,决定向特定股东转增15435023股,特定股东按照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代公司向中小股民诉讼原告支付赔偿股份,而这批股份按照公司2007年5月27日公告所称已经于5月25日完成过户。
这也表明,银广夏事件从东窗事发到完成民事赔偿经过了漫漫征途即将收尾。
银广夏事件是上市公司中财务造假的一个典型案例。
银广夏事件始末:1999年底至2000年初,为了夸大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达到增资配股的目的,时任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董博,在原银广夏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指令和原银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的同意下,在采取虚构进货单位、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伪造销售发票、进出口报关单、银行进账单等手段的同时,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夏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纪录,阎便让天津广职工刘文军、李东、郑娟等人伪造萃取产品原料入库单、产品出库单等,由董博编入天津广夏公司1999年度财务报表中。
其中,制作虚假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9亿元,后该虚假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人银广夏年报,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1.28亿元。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时任天津广夏董事长的董博在丁功民的授意、李有强的认可下,伪造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22笔,共计2.45亿元,以及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等5笔,共计4.76亿元,并继续采取1999年度造假手法,虚做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亿元,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8亿元。
2001年5月,李有强承诺2001年中期利润分红资金由天津广夏承担。
虚增利润案例
我们知道,推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完整,保证单位会计信真实、完整,保证单位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归根结底,是要促使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为单位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制度保障。
姓名:张千慧........................................................................................................................... 1
班级:会计1+3(a)............................................................................................................. 1
我们需要市场监督,但这样的监督状况令人忧虑,尤其是当有关市场主体与单位有某种利益纠缠的时候。
让我们欣慰的是社会舆论监督,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及时揭露,银广夏神话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然事件的揭露首先归功于利益相关市场主体的质疑,而不是其他。
安然的财务资料,有众多市场主体在研究、分析,包括投资机构的买方分析师、卖方分析师、对冲基金分析师、资信评级机构的专业人士、债权人派出的代表、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等等。
比如,黎明股份、银广夏虚构销售对象、伪造销售合同、出口报关单等一系列假凭证虚增利润的事件,普通投资者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而对此毫不知情,可以理解,但有关方面居然也一点都不知道,令人费解。
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公司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案例一: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蓝田股份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在资本市场上也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丑闻逐渐浮出水面。
蓝田股份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严重违反了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质量特征。
在可靠性方面,蓝田股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伪造了虚假的财务报表。
其财务数据严重脱离实际,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
蓝田股份在报表中夸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在相关性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严重脱节,投资者无法依据这些虚假信息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难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利益受损。
在可比性方面,蓝田股份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使得历史数据无法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众多投资者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对其失去了信心,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另银行等债权人也因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而收紧信贷,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蓝田股份的造假行为也对整个农业行业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为了防止类似的会计造假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
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违规成本,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银广夏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银广夏集团作为中国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财务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银广夏集团近几年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引言银广夏集团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商贸物流、能源环保等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集团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遍布全国。
近年来,银广夏集团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银广夏集团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状况根据银广夏集团近几年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其资产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底,集团总资产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说明集团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 负债状况银广夏集团的负债状况相对稳定,负债总额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资产增速。
截至2020年底,集团负债总额达到XXX亿元,资产负债率为XX%,说明集团负债水平适中,财务风险可控。
3. 盈利能力银广夏集团的盈利能力较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底,集团营业收入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净利润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说明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经营成果分析1. 主营业务分析银广夏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商贸物流、能源环保等。
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是集团的核心业务,收入占比最高。
近年来,集团加大了在金融投资、商贸物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多元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成本费用分析银广夏集团的成本费用控制较好,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
截至2020年底,集团毛利率达到XX%,净利率达到XX%。
这说明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四、现金流量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银广夏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说明集团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2. 2000年的造假过程 2000年没有在虚构原材料供货方。据董博称,依旧是
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构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 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以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 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一直以来,有关银广夏公司的正面报道颇多,公司在有关 萃取产品销售、发张和进一步投资的公告方面,给人民的 印象是信息披露及时、全面。这些给社会各界留下了良好 的印象,严重误导了公众包括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情况下, 很少有人对银广夏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怀疑,注册会计师 无疑也是收到同样的心理影响,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公司的 财务报告给予了肯定。”
2001年8月7日,《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以 下简称《陷阱》)一文披露,银广夏利润赖以实现,以及其神 话得以延续的秘密武器在于萃取技术和利用该技术进行的生产 销售活动,而所谓的萃取技术和萃取产品是“不可能的产量、 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陷阱》发表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2001年8月8日,三 大证券报同时刊登《证监会正式立案稽查银广夏公司事件》。 文中称:“就银广夏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件,中国证监会已于8 月3日针对此事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 川。”据调查,发现以下事实:
银广夏公司1998—2001年间共计虚增利润77 156万元, 其中,1999年虚增17 781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万元,从 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 包括销售合同、发票、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 件等。
具体的造假过程包括: 1. 1999年的造假过程 天津广夏的董事长董博承认,1999年11月,他接到广夏财务 总监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利润做到0.8元。董博便进 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 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销售量 以及购入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经典审计案例之一:“银广夏”上市公司造假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是199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采用社会筹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是宁夏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股(股票代码:0005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6年内公司的资产总额从1.79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具备了成为中国未来大蓝筹股的潜力。
这是自治区确定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建设先进企业经营;高科技中药制药生产、销售;动植物养殖、销售;食品、日用化工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餐饮业、酒店业;葡萄酒的生产、销售(建成3.24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在沙漠治理及生态农业方面的卓越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获得多项荣誉。
江泽民主席称赞银广夏不但治了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开创了我国企业治沙的先河,在西部大开发中打响了头一炮。
胡锦涛副主席赞扬说:你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这只股票是1999年12月30日股价开始启动,至2000年4月19日已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复权后股价更是高达340元。
2001年8月,媒体对银广夏会计报表造假进行了全面报道,据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的调查表明,银广夏从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至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2001年上半年虚增利润894万元。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
银广夏案例分析与启示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
1987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
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
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
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
财务会计案例报告(银广夏 )
《财务会计》案例题目:银广夏陷阱第6组提交日期:2011年12月11日2011级4班小组成员:学号姓名备注17920111150621 陈德渊17920111150627 陈海良17920111150699 郝捷17920111150731 黄倩莹17920111150809 刘春海17920111150819 刘坚17920111151017 占剑(贡献不分大小,名单按学号排序)2011级4班一、案例回顾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 银广夏(000557)。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银广夏神话”就此破灭。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夏大事记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启动,一路狂奔,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
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银广夏从2001年8月9日起停牌30天。
2011级4班200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川。
2001年9月5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四人以及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六人分别以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和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事拘留。
优选财务报表分析银广夏案例(共15张PPT)
(4)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人员 普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5)对于不符合国家税法规定的异常增值税及所得税 披202露1/12/情4 况,审计人员没有予以应有关注。
第7页,共15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企业内部会计舞弊
(1)天津广夏董事长董博受银广夏财务总监丁功民指使虚增利润。
通过以上各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显示公司财务业绩“优良”。
(4)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人员普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股市行情一路飙升,股价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
(2)注册会计师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
后又为完善造假程序,通过虚报销售收入从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 份,指使职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90 份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
75.98元,涨幅高达440%,成为名副其实的“跨世纪大牛股”。
第1页,共15页。
银广夏事件概述
2001 年8 月,《财经》杂志发 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 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在 市场掀
起了轩然大波。银广夏方面实行紧 急停牌,复牌后连续出现15 个跌停 板,价位跌落到每股6.35 元,流通 市值减少到17.8 亿元,将近68 亿元 的流通市值消失。6 万股民深陷水 深火热之中。许多金融机构被拖累:
社会监督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1)银广夏编制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 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巨额 资产和利润。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或报告有关重大虚假问 题。
(2)注册会计师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在对天 津广夏的审计过程中,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而并 未要求公司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注册会计师处。
银广夏案例分析报告
银⼴夏案例分析报告银⼴夏案例分析摘要银⼴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为⼈知的造假事件。
本案例⾸先对银⼴夏财务造假事件及过程进⾏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使⽤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之后⼜分析了造假的原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对主要⼈物的处罚规定,进⽽暴漏出中国财务舞弊监管⼒量的薄弱。
并针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现状提出了⼀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银⼴夏;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甚⾄可以⽤“造假成风”形容。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必须对舞弊展开⾏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直不断,⾃上世纪90年代到⽬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此起彼浮,“诚信危机”⾯临着严峻的考验。
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只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
舞弊事件的发⽣对各⽅⾯产⽣了巨⼤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关重要。
银⼴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为⼈知的造假事件。
1994年,银⼴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
2001年8⽉,《财经》杂志发表“银⼴夏陷阱”⼀⽂,银⼴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量进⾏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夏()实业股份⾃1998年⾄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
专家意见认为,⼴夏出⼝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负责银⼴夏审计业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夏出具严重失实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银⼴夏公司的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夏()实业股份(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回族⾃治区市,公司前⾝为1992年成⽴的⼴夏()磁技术,1993年5⽉开始进⾏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股,于1993年12⽉21⽇⾄12⽉26⽇发⾏职⼯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价3.98元。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经典审计案例之一:“银广夏”上市公司造假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是199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采用社会筹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是宁夏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股(股票代码:0005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6年内公司的资产总额从1.79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具备了成为中国未来大蓝筹股的潜力。
这是自治区确定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建设先进企业经营;高科技中药制药生产、销售;动植物养殖、销售;食品、日用化工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餐饮业、酒店业;葡萄酒的生产、销售(建成3.24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在沙漠治理及生态农业方面的卓越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获得多项荣誉。
江泽民主席称赞银广夏不但治了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开创了我国企业治沙的先河,在西部大开发中打响了头一炮。
胡锦涛副主席赞扬说:你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这只股票是1999年12月30日股价开始启动,至2000年4月19日已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复权后股价更是高达340元。
2001年8月,媒体对银广夏会计报表造假进行了全面报道,据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的调查表明,银广夏从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至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2001年上半年虚增利润894万元。
银广夏的财务分析案例word资料5页
银广夏的财务分析案例案例目标:本案例以银广夏为例,通过两种财务分析体系的比较,说明运用现金流量指标体系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旨在为采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一、背景资料银广夏公司自2019年以来一直闻名遐迩,银广夏2019年的市值高居深沪两市第三名。
银广夏创造了股市神话。
但是2019年8月《财经》刊发的《银广夏陷阱》撩开了银广夏神秘的面纱。
银广夏公司神话离不开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推波助澜。
这里的传统财务指标包括中国证监委要求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以杜邦分析体系为参照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以及现阶段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常用指标。
这些体系以“会计利润”为核心指标。
依据这些评价体系,许多精英荟萃的机构投资者看好银广夏,将其列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之一。
银广夏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信心。
人们有理由怀疑:在利润操纵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否有能力揭示出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对公司价值做出恰当评价。
造成银广夏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这里拟将银广夏公司作为案例,分别运用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现金流量指标两种财务分析体系进行分析。
通过将分析结果与事实进行对比,形象地说明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和现金流量分析的独特作用、进而提出改进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想。
二、运用传统财务价标体系分析的结果(一)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指标2019年度银广夏净利润总额1.27亿元,每股盈利0.51元,并实行公司历史上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
2019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的年度报告,净利润达到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56%,在总股本扩张1倍的基础上,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二)净资产收益率2019年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5.35%,2019年为13.56%,2000年则达到34.56%。
关于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
首先,会计人员没有坚守客观公 正的原则。在银广夏事件中,公 司管理层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和 利润,采取了虚构资产和利润的 手段。而会计人员没有对这些行 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反而 参与其中,助长了造假阴谋的实 施。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会计行 业的公信力,也给投资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 责的 司通 银行 这些 需要 养和 于会 义务 期存 关者
2001年,银广夏与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签订了一份总价值约为50亿元人民币 货合同。为了实施这个合同,银广夏声称已向德国诚信贸易公司预付了巨 为借口在财务报告中虚增了大量资产和利润。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预 支付给德国诚信贸易公司,而是被用来虚增公司的资产和利润。通过这种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
这个财务造假 阴谋持续了数 年,直到2003 年底才被揭露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分析
最后,会计人员缺乏必要 的职业操守
他们参与了造假阴谋的实 施或者故意隐瞒了真实情 况,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
12
+
34
在银广夏事件中,一 人员为了迎合公司管 需求或者为了个人私
弃了职业操守和道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 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
结论与启
结论与启示
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案例,它不仅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
例如,银广夏 通过伪造购销 合同、出口发
此外,公司还 通过虚报员工
会计人员违反 道德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分析
在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中,会计 人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 们是公司财务报告的主要编制者 和审核者,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银广夏 事件中,会计人员严重违反了职 业道德,成为了整个造假阴谋的 一部分
银广夏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5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 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和 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 度,防止他们进行财务 造假和其他违法违规行 为。同时,应加强对会 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的监督,确保财务报表 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结论与展望
总之,银广夏的案例是一个严重的违反会计职 业道德的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
治理,以维护市场的公正与公平
-
1 2 3
4
PART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1
银广夏是中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业务涉及能源、交通、物流等领 域
近年来,银广夏因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而引发了广泛关注
2
3
这起事件始于2019年,当时银广夏公布了一份财务报告,显示公司 利润大幅增长,但随后被曝出该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
经调查,发现银广夏的会计人员为了迎合公司管理层的需求,故意 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严重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
案例分析
影响分析
银广夏的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 降低,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此外,公司还遭受了监管机构的罚款和处罚 银广夏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行为对整个行业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该事件引起了 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质疑,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银广夏的财务造假事件对会计行业的形象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公众对会计行业的信任 度降低,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质疑。这一事件促使监管机构加强对会计行业 的监管和审查,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公正、透 明的市场环境
-
THANK YOU
ENGLISH
可爱/简约/卡通
结论与展望
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确保董事会能够有 效地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制衡。同时,应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董事会的 独立性和公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案例题目:银广夏陷阱第6组提交日期:2011年12月11日2011级4班小组成员:学号姓名备注17920111150621 陈德渊17920111150627 陈海良17920111150699 郝捷17920111150731 黄倩莹17920111150809 刘春海17920111150819 刘坚17920111151017 占剑(贡献不分大小,名单按学号排序)2011级4班一、案例回顾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 银广夏(000557)。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银广夏神话”就此破灭。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夏大事记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启动,一路狂奔,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
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银广夏从2001年8月9日起停牌30天。
2011级4班200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川。
2001年9月5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四人以及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六人分别以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和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事拘留。
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财政部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10月13日,已被刑事拘留的六人被正式逮捕。
2001年10月,天津市计委副主任陈宗胜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银广夏总部要求天津广夏使用两套报表,给天津市政府报的是一套报表,给银广夏总部上报的是另一套报表。
自2001年9月10日复牌后至2002年1月22日,银广夏股价走势从30.79元最低跌至2.12元。
2002年5月,银广夏公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2001年度净利润为巨亏3亿多元,净资产为负8亿多元。
从5月8日起,其原A股证券简称“银广夏A”更改为“ST银广夏”。
2002年5月29日起,银广夏股票暂停上市。
2011级4班2002年12月7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获准于2002年12月16日起恢复上市,并实施特别处理。
二、背景分析银广夏事件外部环境可以采用PEST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政治方面:随着90年代中国对资本和证劵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的扶植和政策鼓励下,纷纷融资上市。
2、经济方面:90年代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内需不足,增速放缓,对企业发展和盈利都带来很大压力。
3、社会方面:股票已经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普通大众主要的理财方式之一。
但由于在证券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的运作不成熟,使得市场的普遍存在虚假信息,会导致相关的市场信号紊乱,加上所谓的庄家暗箱炒作,给投资者错误导向,导致资源并非流向运行规范,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
4、技术方面:市场的督导体系不充分,监管不利,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虚假程度十分严重,对审计行业的监控的不到位。
中、小投资者对于代表大股东利益的管理层,是一个弱势群体,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判断。
但是目前的国家实行的会计准则没有办法真实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
同时,,我国《证劵法》于1998年出台,但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和解释。
2011级4班相关的一些行政法规,严重滞后。
在执行的效果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缺陷。
很多时候是在出现问题后被动的去解决,缺乏远瞻性和预见性。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1、优势:银广夏是一个高科技概念企业,高科技的高增长预期赢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2、劣势: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组织分工不明确,内控管理不规范;企业监事会等监督机构流于形式,起不到企业监管应有的作用。
三、财务造假目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收入确认的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而收入的确认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每一项与收入有关的交易、事项发生,就要识别收入与之相对应的项目是否应在会计上正式记录,应在何时予以记录并计入报表,记录或计入报表的项目是否符合四项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应考虑: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是否相互配比,效益是否大于成本,所应记录和计入报表的收入项目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等。
因为利润=收入-费用,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费用维持固定水平时,2011级4班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往往通过操控收入、费用来提升利润,提升每股收益率,从而使得拥有大量原始股的股东资产瞬间大增,为这些人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
四、上市公司收入成本造假手段(一)、上市公司收入造假手段1、虚构收入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还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2、提前确认收入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
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
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
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
3、推迟确认收入2011级4班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
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
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多计收入所谓多计收入就是把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一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供货方或关联方。
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公司的产品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完全是创造收入,提高利润的载体,来买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人其实也是同一个利益集团的一部分,这种交易其实就是自买自卖。
5、人为创造收入所谓人为创造收入就是公司贷款给客户购买公司的产品等。
6、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在一些上市公司,他们并非销售单一商品,而是销售整个系统,需要实施、安装和服务,销售时间持续较长,因而收入并非一次实现。
特别对跨年度实现的销售,需要在年度间分配利润。
一般企业根据销售的不同阶段划分收入实现比率,而该比率的变化,无疑影响到当期收益。
如果当年接收的订单较多,而公司提高开始阶段的收入实现比率,则当期利润增加。
2011级4班7、对有附加条件的发运产品全额确认销售收入通常,产品发运是确认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的最直观的标志之一,但产品发出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够确认。
例如购货方在采购商品的时候有销售退货权,此时,尽管商品已经发出,但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未必能全部流入公司,只能将估计不能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为收入,但公司为了增加业绩却全额确认收入。
8、在资产控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确认收入一般而言,公司只有让渡资产的所有权,才有取得索取该项资产价款的可能,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将资产转移给购货方,却仍然保留与该资产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则不能确认该项收入。
例如公司出售房屋、土地使用权、股权等交易中,如果相关资产未办理交接过户手续,则相关收入不能确认,但许多公司在相关资产控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确认了收入。
(二)、上市公司费用造假手段1、转移费用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
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账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
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2011级4班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账户中,以调节利润。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2、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而递延费用则非常之多,如广告费、职工卖断身份款费等。
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
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现行会计政策,在完工投入使用前的新建工厂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贷款利息均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非当期损益。
通过此方法可调增利润。
还有如费用不及时报账列支而虚挂往来,按正常程序,发生的加工费、差旅费等费用应由职工先借出,在支付并取得发票后再报账冲往来计费用。
在年末若职工借款较大应关注是否存在该等情况。
3、推后计算成本,非法少算或不算成本推后计算成本就是把本该计算在当期的成本尽量后推,在当期值计算一部分的成本。
非法少算或不算成本就是把本该算入的成本给偷工减料掉了,即采用费用分摊法。
4、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要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
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内涵复杂性,决定了同样一项资产有不确定性的价值,因为资产减值实际上是掺杂企业管理当局主观估计的一种市场模拟价格,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此次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与旧四项准备相比,资产减值计量难度更大,甚至大大超过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及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除非寻求专业的不动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师帮助外,否则根本无法得出恰当的资产减值标准,从而影响减值准备计提的正确性。
这就更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
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让我一次亏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