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人际交往的4个距离)

合集下载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社会心理学把“心理距离”分为四等:1、公众距离,3米以上,见于演讲和外交判断;2、社交距离,1至3米,见于彼此认识的人和一般的社交活动;3、个人距离,伸手够得着,见于朋友之间;4、亲密距离,1尺以内,见于亲人、夫妻之间。

其实,心理距离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关系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

另外,性别、年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性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女性心理距离近,男性心理距离远;儿童和老人心理距离近,青壮年心理距离远;家里女人多的心理距离近,家里女人少的心理距离远;东方人心理距离近,西方人心理距离远;外向的人心理距离近,内向的人心理距离远。

由此可见,每个人“偏爱”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只能跟别人保持“公众距离”,走得太近了就没那么有趣了,许多“公众人物”都是这样。

远距离看,有光环效应,走近了看,没有内涵。

这种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轻易让别人靠得太近。

有的人最适应社交距离,到处有朋友,什么事都能办,但都是泛泛之交。

他无法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关系太近了,他会不舒服。

也许,关系太近了,他的毛病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保持距离。

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必须经常光顾社交场合。

另外,他也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可以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有的人最适应个人距离,朋友不多,但关系很铁,情同手足。

这种人不喜欢泛泛之交,认为那种关系是虚伪的,是互相利用。

他不喜欢“酒肉朋友”。

和好朋友在一起,他的人际界线往往是不那么清晰的。

他和朋友“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但是,人际界线并没有完全打破,因为他们毕竟只是朋友。

朋友要互相尊重,如果对方干涉过多,他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有的人最喜欢亲密距离,一旦走近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冲破界线,侵入别人的个人空间。

他会迷失自我,完全以对方为中心,关心对方,照顾对方,干涉对方。

他同样也会要求对方这样对待自己。

如果对方做到了,两个人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了。

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纠结。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

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

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

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

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班级:建筑学08 姓名:吴帅学号:214080227摘要:环境心理学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关键词:感觉知觉环境认知环境行为关系理论噪音拥挤个人空间私密性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感觉、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认知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食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例如,信息超载容易让人产生冷漠感,而信息不足会让人产生焦虑,象感觉剥夺实验,感觉还是其他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失误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活动,姿势,心跳。

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他复杂的认知过程。

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失误的属性和自身状态。

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1.1 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收到外部世界的刺激。

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内部感觉接触机体内部的刺激,例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1.2 刺激的分类感觉是由内外部刺激影响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成远刺激和近刺激,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零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 (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

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

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 (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 (1.2米~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 (3.7米~7.6米)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

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

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

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

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

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种体现。

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赏识与理解、尊重。

人际交往和谐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人际交往和谐的3个因素。

1、正确认识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

但当局者迷。

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

要努力让自己树立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2、主动与人交往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是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

所以,要鼓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

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良知益友,无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裨益的。

3、理性控制情绪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

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这时,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 或某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交际距离——精选推荐

交际距离——精选推荐

交际距离交际中空间距离可以分以下四种:1.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0.5米以内,多用于情侣或夫妻间,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间一般不采用此距离。

又叫私人距离。

2.社交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0.5米到1.5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

绝对不要把对方逼到墙边,否则他会觉得你把他囚禁起来,因而觉得有压迫感。

记得给别人留点转身的空间,这意味着他能自由转身走开。

3.礼仪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5米到3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正式的交往关系。

该距离主要适用于向交往对象表示特有的敬重,或用于举行会议、仪式等。

4.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

又称大众距离或者“有距离的距离“。

主要适用于与自己不相识的人共处。

眼神透漏心底秘密一直盯着对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隐情;在言谈中,注视对方,表示让对方对自己所谈内容的注意;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表示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者;被对方注视时,便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看异性一眼后,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表示有着强烈的兴趣;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俯视对方者,想显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视线不集中在对方,很快移开视线者,大都为性格内向……另外,眼睛的清浊如何,也折射出人的心理活动特征。

经常表现为睡眼惺忪的人,看起来就是一副傻相;而表现为眼睛雪亮,目光炯炯的人,自然显得聪明伶俐。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内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会表露于视线上。

因此,如何透过视线的活动了解他人的心态,对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的心理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眼睛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姐妹三怪人,外人只要一接触其中一位名叫梅德莎的眼光,便立刻化为石头。

这个神话故事充分说明了眼神的威力。

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

定义
2、公众距离─远离型(7.5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交际双方的相似性、人格互补性、外貌和人格特质的吸引力、双方的交往频率、双方的性别差异、 交往环境、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因素等。 一般来说,夫妇、恋人处于亲密,朋友间交往属于个人区、熟人交往在社会区,一般的公开交往 在公众区。女性的交往距离小于男性。高阶层的人相互交往距离大于社会地位低的人。不同国度、 种族,人际距离不同。资料表明,白种美国人、英国人和瑞典人人际距离最远,意大利人、希腊 人人际距离比较近,南美洲人、巴基斯坦人、阿拉伯人人际距离
01 定义
目录
02 影响因素
定义
定义
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 距离的影响。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 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 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 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人际距离在认知他 人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成为一种判断的依据。 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 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 维持相当的距离。
感谢观看
定义
二、个人距离(1.5~4英尺,相当于0.45~1.2米),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 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三、社会距离(4-12英尺,相当于1.2~3.5米),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 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四、公众距离(12-25英尺,相当于3.5~7.5米),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 这些都有社会的标准或习俗。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1、公众距离─接近型(3.6~7.5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篇二: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

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人际距离分类

人际距离分类

人际距离分类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沟通、相处和交往中所保持的一种心理和物理上的距离。

根据距离的远近,人际关系可被大致分为四类:公共领域、个人区域、友好区和亲密区。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人际距离分类。

公共领域是人际关系距离最远的一种。

在公共领域中,人们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交流方式更为正式和公开。

这个距离的设立有助于保持自己的私密性和避免与陌生人产生冲突。

在公共领域中,人们往往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比如微笑、眼神交流等。

这种距离通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如公园、车站、商场等。

在这种情境中,人们通常保持着被动的沟通方式,避免过分涉足他人的私人空间。

接下来是个人区域,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区域是人们在个人活动范围内设立的一种保护边界,对于陌生人来说需要经过特殊许可才能进入。

个人区域的距离一般约为 1.2-4米,根据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文化差异会稍有不同。

在个人区域中,人们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可能会涉及一些个人信息和话题。

这种距离通常在和熟人、同事、邻居等进行交往时出现,常见的情境包括办公室、学校等。

友好区是距离更近的一种人际关系。

在友好区中,人们之间的距离通常为0.6-1.2米。

这种距离的设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更高程度的亲密感和信任。

在友好区中,人们可以更自由地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距离通常出现在朋友、亲戚等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在家庭聚会、聚餐、聚会等场合十分常见。

最后是亲密区,这是人际关系中最为亲近的一种距离。

在亲密区中,人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通常小于0.6米。

这种距离的设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最高程度的亲密感和信任。

在亲密区中,人们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和私密的交流,可能会涉及到更敏感和私人的话题和信息。

这种距离通常出现在爱人、家人等最亲密的关系中,比如搂抱、亲吻等身体接触。

虽然这四种人际距离分类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和交往方式,但实际情况中人际关系的距离往往是多样化的,随着情境和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

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考题〕:〔一〕公众距离:3、6m以上,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二〕社交距离:1、2m~3、6m商业交往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特点是开放性、公众性、语言性、正式性。

〔三〕个人距离:0、5m~1、2m 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

其特点是半封闭性、私人性、语言性、非正式性〔四〕亲密距离:0~0、5m这是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

其特点是:封闭性、私人性、非语言性、非正式性、传递情感信息。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自尊和受尊重,产生信心〕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要求〕平安需要〔免除恐惧、焦虑〕〔保险、福利〕生理需要〔最重要,只有它得到满足才谈得上其他需要〕人际交往原那么:1、诚信的原那么2、平等、尊重的原那么3、交换的原那么4、自我价值保护的原那么5、情境控制的原那么6、宽容的原那么7、适度的原那么1〕交往的范围要适度2〕交往的时间要适度3〕交往的程度要适度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且遵守共同行为标准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三要素:拥有一定标准,行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联系成整体;有共同目标或利益。

为什么参加群体:因为,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的满足:〔1〕平安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和认同需要〔如地位权力等〕〔4〕完成任务的需要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命令型、任务型〕非正式群体: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根底而构成的群体。

〔利益型、友谊型〕命令型群体与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并直接向某个上级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群体。

由组织结构确定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的人构成的群体。

通常情况下,所有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与友谊型群体:关心共同目标或特定事物的人形成的群体。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关于人际交往的距离分类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

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

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

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0米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米为社交距离。

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

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心得体会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握手礼仪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与空间距离有极大相关。

亲密程度越近,其距离越近。

亲密程度越疏远,其距离越远。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也随之逐渐降低。

人在无意中已在内心里设定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一旦不太亲密的人过于接近自己,就会下意识地采取后退等被动的防御姿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空间。

1.亲密空间这是恋人、亲人、好朋友等的空间。

其距离一般在0.5米以内,甚至零距离。

在这个距离能够感觉到对方的呼吸,很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容易肢体接触,亲近、拥抱。

2.友好空间这是同事、一般朋友、熟悉的合作伙伴等的空间,其距离一般在0.5米-1.5米。

这个距离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表情,甚至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但感觉不到对方的呼吸。

3、普通社会空间这是处理公务或普通社交时所需的空间,其距离一般为1.5米-2.0米。

在这个空间需要用较大的声音进行交谈,4、严肃社会空间距离2.0以上。

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商务谈判、执行公务、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等场合。

根据空间距离,我们就可以判断人与人之间亲密程度。

空间距离,是我们在与人沟通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

在一些特殊场合,人际距离被环境改变,这时候,我们的心态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

了,拥挤的公共汽车、地铁和电梯上,由于拥挤,人们被迫处于亲密距离。

在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注意礼仪,首先在在心理上维护自己的空间距离。

在西方,在电梯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里碰到拥挤的局面时,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不能轻易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你认识的人;大家眼神最好互相回避,避免同他人眼神的接触;面部不能有任何表情;人越拥挤,你的身体越不能随意动弹;在电梯里,应该看着头上的楼层号码等。

如果一个人缺乏通心力,或者背后有心理情结,常常在人际空间方面表现出问题,界限不清。

通心可以改变亲疏状态,缩短人际距离。

简述人类的个体空间需求四个距离

简述人类的个体空间需求四个距离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有着对个体空间的一定需求,个体空间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个体保持一定距离的需求。

这种需求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生活和心理健康。

个体空间需求一般包括身体接触距离、个人空间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四种距离。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种距离进行简述。

一、身体接触距离身体接触距离是指人们在与他人进行直接接触时的最短距离。

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情境下,人们对身体接触距离的需求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身体接触距离的需求较为弱,在交往时更倾向于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在东方文化中,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身体接触距离的需求则相对较强,更习惯于与他人保持较近的距离。

二、个人空间距离个人空间距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

这种需求与个体的性格、心理状态、社会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个人空间距离是指个体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空间距离。

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工作场所等,人们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都会有所变化。

三、社交距离社交距离是指人们在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时所需要的距离。

在不同社交情境下,人们对社交距离的需求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社交距离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够保持必要的交流、社交活动,又能够保持一定的私人空间。

四、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距离。

在不同的公共场所,人们对公共距离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拥挤的公共场所,人们对于公共距离的需求会增加,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舒适度。

综合来看,人类的个体空间需求包括身体接触距离、个人空间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四个距离。

这些需求在人们日常的社交、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对于个体空间需求保持一定的理解和尊重,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建立。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空间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摘要: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大小取决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文化背景)和所处情况的不同而相异。

熟人还是生人,不同身份的人,人际距离都不一样,赫尔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密友、普通朋友、社交、其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领域。

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映,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此外,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构成了新的环境,又将对人产生新的刺激作用。

研究人与空间之间关系,在设计中,可考虑用人工的手段来改变某些方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照度等,从而能使建筑更为有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工作、学习和休憩。

关键词:模式私密性行为领域环境当你早上起床,打开窗户看到的是一幅晴空万里、朝气蓬勃的画面,你的心情肯定是愉悦的;反之,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幅雾气重重、暗无天日的景象,我相信你当时的心情不是愉快的。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即是说你在一个拥挤的环境,一个吵闹的地方,一个脏乱的地方,你也可以觉得这一切都是非常美好的。

但是如果你当时的心情很糟、很烦的时候,即使有人给你友善的搭讪,即便是你看到的是一幅美好的画面,你也会觉得很烦躁,都赋予了一种不好的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领域。

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映,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此外,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构成了新的环境,又将对人产生新的刺激作用。

一、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即使是偶然地观察在公共场合等待的人们,你也会发现人们确实在可能占据的整个空间中均匀地散布着,他们不一定在最适合上车的或干其他事的地方等候。

斯梯里思观察了伦敦地铁各个车站候车的人以及剧场、门厅的人们,发现人们总愿意站在柱子附近并远离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

在日本,卡米诺在铁路车站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人们总是设法站在视野开阔而本身又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并且不至于受到行人的干扰。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
依据通常的情况,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

这一距离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

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象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

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

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

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

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呼或寒喧几句便又分开。

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4,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

4,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

1.5 幽闭恐惧 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座上、乘电梯、坐在 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有一种危机感。原因是这几 种空间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 1.6 恐高症
2 人的行为习性
抄近路习性 左侧通行习性 左转弯习性 归巢、从众与趋光习性 识途性 聚集效应
二、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
• 在消费着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 收入水平等,购物兴趣相同,受教育程度接近等, 这些消费特点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费者,统称为消 费群体。
私密性在住宅空间中更显得尤为突出。住宅室内设计时, 对住宅的功能有如下安排: a 家庭成员及客人公共活动空间 如客厅、餐厅等,是外向 开放空间,按私密性领域层次分,它应布置在住宅的入口 处,便于家人与外界人员的交流。 b 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 如卧室、学习工作室、厨房等,具 有较强的私密性,也是培育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是内向封 闭的空间,它应布置在住宅的进深处。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 种私密性的观点。
适当的座次安排能充分发挥交谈人员的最佳信息传播功能, 实现双方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的最佳效果。
A、社交式 只有桌的一角作为部分屏障,没有私人交往空间 的分隔感。这种距离和位置给谈话者的心理感受是和善轻 松的是一种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气氛与达成协议可能的座次 B、合作式 即双方并排而坐,这种方式使交谈者之间无任何 妨碍信息传递的间隔存在。 C、竞争式 这种位置给谈话者造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它极可 能暗示着某种对抗的情绪。这种方式会造成一种相互对抗 的谈判关系,很难达到坦诚相待、有效沟通的目的。 D、独立式 意味着双方彼此之间不想与对方打交道,它预示 着疏远或者敌意。
• 消费个体,它指的是个人所进行的相应的消费行 为。
三、购物行为目的与动机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 有目的的购物者 2. 有选择的购物者 3. 无目的的购物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之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

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

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

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

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

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

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

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

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

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

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
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

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

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

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

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却刚刚引起重视。

1979年罗顿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

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

温度也与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易于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