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理解性默写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6)《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九年级下全册古文练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全册文言文共7篇)

九年级下全册古文练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全册文言文共7篇)

九年级下古文检测题【最新部编版分篇带答案】教材目录:9.鱼我所欲也/《孟子》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陈涉世家/司马迁23.出师表/诸葛亮9.《鱼我所欲也》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①【苟得】②【恶】③【患】④【辟】⑤【如使】⑥【何不用也】⑦【非独】⑧【是心】⑨【丧】⑩【呼尔而与之】尔,⑪【蹴】⑫【不屑】⑬【万钟】。

钟,⑭【辩】⑮【何加】⑯【奉】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⑱【乡为身死而不受】乡,⑲【已】⑳【本心】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重点知识积累:1、一词多义①、解释下列句中“与”的用法,并解释。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②、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解释。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③、解释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并解释。

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于.我何加焉:④、解释下列句中“得”的用法,并解释。

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解释下列句中“尔”的用法,并解释。

呼尔.而与之:与尔.同销万古愁:⑥、解释下列句中“为”的用法,并解释。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解释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并解释。

行道之.人弗受:此之.谓失其本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人皆有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⑧、解释下列句中“为”的用法,并解释。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赏析及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赏析及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赏析及练习(有答案)一、古文二则四知——《后汉书》(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州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一、生字1、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2、辟:(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3、举:推荐。

4、谒(yè):谒见。

5、当之郡,之:用做动词到,往,去。

6、怀:怀揣。

7、遗(wèi):送给。

8、故人:老朋友(杨震自称) 。

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9、知:了解。

10、何也:为什么。

11、转:调动(官职)。

12、故旧长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3、为:担任。

14、治:置办。

15、迁:搬到。

16、公廉:公正廉洁。

17、或:有的,有的人。

二、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

杨震从小好学,博通经术。

众儒生说:“真是关西的孔子杨伯起啊。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

当他赴任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金子来赠送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语文版(2018)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2018)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2018)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古文二则 同步练习1.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昌邑.(yì) 举茂.才(mào) 荆.州(jīnɡ) B .私谒.(yè) 东莱.(lái)性公廉.(jiān) C .派遣.(qiǎn) 安寝.(qǐn)奉.公(fènɡ) D .谏.止(jiàn) 蕴.藉(yùn)依违.(wé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当.之郡( )(2)举.茂才( )(3)故.所举( )(4)遗.震( )(5)或.欲令( )(6)不亦厚.乎( )(7)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8)时人方.之( )(9)吾虽.不受( )(10)而亦终不用.也( )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

(1)闻⎩⎪⎨⎪⎧闻.其贤而辟之遥闻.深巷中犬吠闻.寡人之耳者(2)故⎩⎪⎨⎪⎧故.所举荆州故.旧长者彼竭我盈,故.克之4.填空。

(1)《四知》选自于《》,作者,史学家。

(2)《私心》,选自于《》,主人公是,是复姓。

范晔,字,南朝宋时著名,主要作品《》。

《后汉书》以为体例,与《》、《》相同。

它分为,合为百篇。

5.整体感知。

(1)杨震为什么被人称为“四知”太守?(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第五伦的奉公无私?(一)阅读《四知》,回答下面问题。

6.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7.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

8.“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这句话突出了杨震的什么品质?(二)读《私心》做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亦以此见轻..见轻:(2)每三公有所选举..选举:10.“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时人”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私心?12.“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么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13.看漫画,回答问题。

第21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下)

第21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下)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同步练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基础题填空①《四知》选自于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史学家,字_______。

②《私心》,选自于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是复姓。

范晔,字_______,南朝宋时著名_______,主要作品_______。

《后汉书》以_______为体例,与_______、_______相同。

它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为百篇。

1. 解释加粗词语。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不知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少蕴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来源:](1)何谓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Com][来源:]二、整体感悟1. (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来源:学_科_网Z_X_X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3. 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古文二则》练习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古文二则》练习语文版

《古文二则》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闻其贤而辟.之( ) (2)怀金十斤以遗.震( ) (3)不受私谒.( ) (4)性质悫.,少文采( ) (5)辄叱.遣之( )(6)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2.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古义: 今义:(2)性质..悫,少文采古义: 今义:(3)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古义: 今义:(4)暮夜无知..者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闻其贤而辟之. () 当之.郡 () 君不知.故人 () 当之.郡 暮夜无知.者 ()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当之.郡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1) (2) (3)4.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5.填空。

本文选自朝宋史学家的《后汉书》,在史传文学中它和、、《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6.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A.不言而喻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不务正业C.不可思议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不务正业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附:参考答案1.(1)bì(2)wèi (3)yè(4)què(5)chì(6)biàn2.(1)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便合适;便利(2)生性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特性(3)选拔举用贤能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4)两个词,没有,知道没有知识,不懂事理3.(1)代词,代杨震动词,到(2)了解知道(3)动词,担任介词,替,给4.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5.南范晔《史记》《汉书》6.B7.B二、类文阅读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古文二则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骘.(zh ì) 邑.(y ì) 谒.(y è) 涿.(zhu ō) 辄.(zh é) 悫.(qu è) 征辟.(b ì) 便.宜(bi àn ) 2.读准多音字 (1)辟.之b ì 其他读音:p ì 组词:开辟 (2)蕴藉.ji è 其他读音:j í 组词:狼藉(3)遗.之y í 其他读音:w èi 组词:遗十金 (4)省.份sh ěng 其他读音:x ǐng 组词:反省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辟:征召。

举:推举,选拔。

茂才:即秀才,通称才能优异的人。

汉代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转:调动(官职)。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悫:恭谨,诚实。

蕴藉:宽和,宽容。

2.一词多义辨析(1)之⎩⎪⎨⎪⎧ 当之.郡(动词,到)以此遗之.(代词,代指“子孙”)辄叱遣之.(代词,代指“诸子中劝谏的人”) (2)以⎩⎪⎨⎪⎧亦以.此见轻(表原因,因为)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表目的,来) (3)而⎩⎪⎨⎪⎧ 密愧而.出(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而.亦终不用也(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不过”)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表转折关系,相当于, “但是”)(4)知⎩⎪⎨⎪⎧ 君不知.故人(了解)何谓无知.(知道) (5)遗⎩⎪⎨⎪⎧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赠送)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遗留) (6)称⎩⎪⎨⎪⎧ 称.为清白吏子孙(称作)在位以贞白称.(著称) (7)时⎩⎪⎨⎪⎧诸子或时.谏止(经常)时.人方之前朝贡禹(当时) 3.词类活用解释(1)子孙常蔬食步行 活用词语:蔬食 解释:粗粮。

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吃粗粮。

(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活用词语:故旧 解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朋友。

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古文二则

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古文二则

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古文二则
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

一、字音字形
识记生难字
涉猎(shè)卿(qīng)孰若孤(shú)祖逖(tì)
骁健(_iāo) 蹴(cù) 琨(kūn)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吴下阿蒙:吴县人吕蒙。

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3)因起舞:于是起床舞剑。

因,于是。

舞,指舞剑。

(4)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

望风,这里是听到消息的意思。

(5)起冶铸兵:起炉炼铁,铸造兵器。

2.一词多义辨析
3.词类活用解释
(1)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活用词语:骁健
解释:形容词用作名词,勇猛健壮的人。

(2)自相鱼肉。

活用词语:鱼肉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残杀,残害。

4.古今异义区分
(1)孰若孤。

古义:古时王的自称今义:孤独
(2)但当涉猎。

古义:只,仅仅今义:转折连词三、作家作品
相信大家通过给大家提供的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一定感觉自己进步了不少吧。

【语文版九年级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古文二则】。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21课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21课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古文二则》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3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邓骘.辟.之便.宜昌邑.蕴藉.悫.谒.见。

2.(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四迁.荆州刺史(2)谒.见(3)后转.涿郡太守(4)不亦厚.乎(5)性质悫.(6)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3分)解释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①当之.郡②以此遗之.③辄叱遣之.(2)为①使后民称为.清白吏子孙②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③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4.(3分)文化积累。

课文《古文二则》作者,字,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是一部体史书。

该书与《》《》《》并称“前四史”。

5.(3分)学习了《四知》《私心》后,老师在班上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请你参加。

(1)在“廉政故事我来讲”环节,组长安排你作为代表给同学们讲廉政故事,你准备讲哪一个名人的廉政故事?请简单介绍故事梗概。

(2)你对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哪些好的建议?二、课内精读6.(3分)阅读《四知》,回答问题。

(1)对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辟:征召)B.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晋升或调动官职)C.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为:担任)D.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以:因为)(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4)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

7.(3分)阅读《私心》,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②然.少蕴藉③若是.者④岂可谓.无私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或问伦曰:“公有私乎?”②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三、拓展阅读8.文言文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庄子》二则同步测试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庄子》二则同步测试语文版

《<庄子>二则》同步测试新题精练基础巩固1.请解释加点的词语(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谋:(2)反走.矣走:2.翻译句子(1)浑沌待之甚善(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3.《浑沌之死》选自。

古人把的状态也称作浑沌。

文中用“倏”“忽”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4.《呆若木鸡》选自,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5.《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阅读驿站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犹应响影:无敢应.者:几.矣:7.翻译句子:(1)方虚骄而恃气(2)异鸡无敢应者(3)犹应响影8.纪省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9.学过《呆若木鸡》后,和你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10.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美文链接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秋水时.至()(2)不辨.牛马()(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2.翻译下面句子。

(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且解释其中一个的含义。

成语:含义:4.请你谈谈读完这则寓言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新题精练1.(1)商量(2)逃跑2.(1)浑沌对待他们十分殷勤(2)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即使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文二则》同步练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文二则》同步练语文版

古文二则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

前两句写景。

沙白似雪,映白了回乐城旁边的烽火台,月色如霜,笼罩受降城。

后两句抒情。

不知何处响起芦笛声,引起征人的悲伤,整夜地盼望归家。

本诗真切地再现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二、词语识记辟:征召。

当:当……时候。

举:推举,选拔。

之:往,到。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故:从前。

遗:赠送。

或:有人。

厚:优厚。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方:比作,比拟。

虽:虽然。

用:任用。

竟:整。

选举:选贤任能。

三、预习效果反馈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的理解。

2.用现代汉语表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举茂才:②不受私谒:③吏人奏记及便宜者: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5.填空。

①《四知》选自于,作者,史学家,字。

②《私心》,选自于,主人公是,是复姓。

Ⅲ.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范晔,字,南朝宋时著名,主要作品。

2.《后汉书》以为体例,与、相同。

它分、、,合为百篇。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四知拒收下属贿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绝为子孙开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私心(二)段落层次《四知》1.开头到“密愧而出”:。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2古文二则(范晔) 精品获奖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2古文二则(范晔) 精品获奖

重点语段训练:21 古文二则(一)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面句子中括号的词。

(1)【举】茂才()(2)【道】经昌邑()(3)故人【知】君()(4)后【转】涿郡太守()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3、根据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答: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答: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答:参考答案1、(1)推举,选拔(2)取道(3)了解(4)调动2、C3、(1)杨震(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1)杨震拒金(贿)。

(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二)私心(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语文版

第26课《庄子》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倏.忽( )浑沌.( )恃.气( )纪渻.子( )七窍.( )凿.之(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2)以视、听、食、息.(3)方虚骄而恃.气(4)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谋报浑沌之德.其德.全矣B.日.凿一窍十日.而问C.鸡已.乎已.无变矣 D.尝试凿之.望之.,似木鸡矣4.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凿一窍A.未也,犹应.响影 B.汝幸而偶.我C.瓜.分之日可以死 D.是可谓善.学者矣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B.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C.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D.异鸡/无敢应者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2)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7.(1)《浑沌之死》中的“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2)“呆若木鸡”本意是什么?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是什么?(一) 读《浑沌之死》后做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南海之帝为.倏( )(2)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3)浑沌待之甚.善( )9. 翻译下列句子。

(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

(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0.故事中的“倏”与“忽”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1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读《呆若木鸡》后做题。

1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1)方.虚骄而恃气( )(2)犹.应响影( )(3)犹疾视..而盛气( )(4)鸡虽.有鸣者( )1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海之帝为.忽纪渻子为.王养斗鸡B.方虚骄而.恃气犹疾视而.盛气C.中央之.帝为浑沌望之.,似木鸡矣D.犹应.响影异鸡无敢应.者14.翻译下列句子。

(1)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1《 古文二则》练习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1《 古文二则》练习 (新版)语文版

《古文两则》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闻其贤而辟.之( ) (2)怀金十斤以遗.震( ) (3)不受私谒.( ) (4)性质悫.,少文采( ) (5)辄叱.遣之( ) (6)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2.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古义: 今义:(2)性质..悫,少文采 古义: 今义:(3)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 古义: 今义:(4)暮夜无知..者 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闻其贤而辟之.( ) 当之.郡 ( ) 君不知.故人 ( ).暮夜无知.者 ( )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 4.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大 将 军 邓 骘 闻 其 贤 而 辟 之5.填空。

本文选自 朝宋史学家 的《后汉书》,在史传文学中它和 、、《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6.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A.不言而喻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不务正业C.不可思议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不务正业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附:参考答案1.(1)bì(2)wèi (3)yè(4)què(5)chì(6)biàn2.(1)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便合适;便利(2)生性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特性(3)选拔举用贤能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4)两个词,没有,知道没有知识,不懂事理3.(1)代词,代杨震动词,到(2)了解知道(3)动词,担任介词,替,给4.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5.南范晔《史记》《汉书》6.B7.B二、类文阅读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语文版九下语文《古文二则》同步练习【推荐】

语文版九下语文《古文二则》同步练习【推荐】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60分钟85分)一、基础题(8分)1.解释加粗词语。

(8分)(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2)君不知故人(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4)然少蕴藉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1)何谓无知?(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二、整体感悟(6分)1.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分)2.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2分)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2分)三、课文阅读题(21分)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3分)(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2)然少蕴藉( )(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2.解释每组中加粗的词语。

(8分)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字。

(3分)5.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3分)四、类文阅读题(11分)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给加粗字注音。

(2分)(1)解狐可( ) (2)国无尉( )2.解释加粗的词语。

(3分)(1)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2)解狐非子之仇邪?(3)外举不避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二则》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
祖逖
即更刮目相待
2. 填空题。

司马光时期家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着《》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体通史。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4)即更刮目相待
(5)蹴琨觉
(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7)自相鱼肉
(8)人思自奋
4. 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遗民既遭残贼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二. 强化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
7.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8.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9. 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

10. 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三. 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侨居阳平。

年二十四。

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1. 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议论精辟
辟举秀才
辟邪
辟邪说
1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
赞世才具
每语世事
蹴琨觉曰
13. 据文意,解释词语。

荒鸡
恶声
14. 翻译句子。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5. 填空题。

闻鸡起未雨绸
四海沸一而就
《古文二则》
一. 知识积累
1. 1.?????? 略
2. 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编年体
3. (1)执政(2)推辞(3)广泛浏览(4)重新(5)踢(6)怨恨反叛(7)残杀、残害(8)自己奋起反抗
4. (1)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2)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
二. 强化阅读
5. (1)事务( 2)广泛阅览群书,不深入研究(3)醒(4)统率、率领
6. 不是,是吕蒙,因为主要写他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 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转变成为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
愿与之结交。

8. 大胆进言,力主北伐。

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倾家资招募兵马。

9.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10. 略
?
三. 链接课外
11. pì ,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pì,驳斥
12. 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
13. 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
14. 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

15. 舞、缪、鼎、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