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功能区与两横三纵发展格局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山区面积广布,平原少,除 已利用土地外,可用于今后开发的 土地少,人均用地差异明显,这决 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 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确立的地理背景 主体功能的确立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2、海洋国情 ④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 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 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 红树林等。
风暴潮 红树林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 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 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 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 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 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 坏加剧。
新型农村心社区,集中规划建设
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 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 态空间。
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京津冀地缘相接,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 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 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里的开发指大规 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区域内城市密集,数量超 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上 海、武汉、重庆为区域内的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人口密集,科教发达,技 术与管理先进;人均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 较大,市场广阔。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

专题:“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Optimization in 15th Five-Year Plan引用格式:陈东, 刘宝印, 樊杰, 等.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620-628,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09003.Chen D, Liu B Y, Fan J, et al.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outlook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e.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4): 620-628,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09003. (in Chinese)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陈东1,3*刘宝印2樊杰1,2,3周道静2郭锐2王朝2伍健雄1,3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摘要主体功能区作为我国工业文明时期瞄准生态文明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可划分为2个阶段。

文章对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研制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大后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基础制度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梳理。

对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分类发展成效显著、主体功能区制度初步建立等成效问题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提出主体功能区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更大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主体功能区作为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自上而下实现现代空间治理的重大战略、布局方案和制度安排,应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指向,拓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安全需要的新功能,依托空间治理体系健全更为精准的功能区发展指引和配套政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避免两种倾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避免两种倾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避免两种倾向汪立峰【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41-43)【作者】汪立峰【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十分关心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使我国区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发展战略,并逐渐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大地带,东北地区、东部沿海、黄河中游等8大经济区域,以及具有不同特色的各种主体功能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实现区域间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这对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当前,我国不同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在产业布局、国土开发等方面缺少统一规划,彼此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和互动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分割现象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一定程度仍然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个别地区忽视本区域的要素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和经济结构,造成产业发展趋同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强调各区域的发展,也注重区域间的协调性。

要打破区域间的分隔和界限,从全局的高度统筹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层次,理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我国整体空间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均衡的区域经济体系。

2.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由于地理条件、要素禀赋和扶持政策的差异,我国不同的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和地方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测算,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8887元、46508元和24183元,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6.4∶47.3∶46.3、12.5∶49.4∶38.1和12.8∶49.1∶38.1,显示中西部地区仍落后于东部地区。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宋智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均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问题,这两个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完整的战略格局。

我们要全面理解党中央关于这两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准确把握两大战略各自特点和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实施两大战略的各种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历史演进建国以后,在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上,我国最初采取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国防备战的需要,又采取了“三线建设”的“三分法”格局,推动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开始转向效率目标,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随后沿海经济带由南向北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轴,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随之迅速扩大。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审时度势,在坚持贯彻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又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确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框架。

金融危机前后,国家纵横捭阖,大手笔规划了20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区,是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主体功能区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其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200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14部委组成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选取了8个省份作为试点先行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思路与建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思路与建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思路与建议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十四五”时期,须加快完善空间治理体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妥善解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在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同时,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取得的主要成效(一)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架构初步搭建。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缺位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部署,目前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初步确立,已基本形成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格局、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等三大空间战略格局,初步搭建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总体战略架构,对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目前,不同类型空间的主体功能已开始显现,对优化人口、经济和资源配置,推动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逐渐明晰。

十八大以来,随着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不断拉动,中国人口、产业向东部沿海和大城市集聚的态势不断增强。

京津、江浙沪、闽粤等主要东部沿海省区经济增长长期处于高值区域。

2018年东部地区人口、GDP分别占比全国29.59%和44.20%,而东部地区内部也分异明显,人口及主要的经济份额向东南大城市地区加速集聚。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核心引擎继续发力;与此同时,成渝、武汉、中原、长株潭、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城市群的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核心城市群为战略增长极,以“一带一路”带动下的沿海、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干线为主要开发轴带,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逐渐明晰。

(三)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农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

四大功能区

四大功能区

四大功能区四大功能区是指经济功能区、政治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

它们在不同层面上对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功能区是指以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为主导的区域。

经济功能区的设立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

例如,我国的临港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都是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设立的特定功能区。

经济功能区的设立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升级。

政治功能区是指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区域。

政治功能区的设立可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例如,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等,都是为了加强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而设立的特定功能区。

政治功能区的设立有助于实现更好的地方治理和公共服务。

文化功能区是指以文化艺术等社会文化活动为主导的区域。

文化功能区的设立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推进。

例如,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区等,都是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推动文化艺术交流而设立的特定功能区。

文化功能区的设立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生态功能区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利用为主导的区域。

生态功能区的设立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例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等,都是为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而设立的特定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的设立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四大功能区在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格局。

经济功能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支撑,政治功能区提供了行政管理的便利,文化功能区提供了文化交流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生态功能区提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四大功能区合理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国家或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四大功能区在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及功能定位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及功能定位

一、冀中南地区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河北省中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部分地区(34)。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构建以石家庄为中心,以京广沿线为主轴,以保定、邯郸等城市为重要支撑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壮大京广沿线产业带,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产业,改造提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

——提升冀中南地区整体竞争实力,强化石家庄中心城市地位,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增强保定、邯郸、邢台等城市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网络化水平。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干支渠、城市河道人工湿地建设,构建由防护林、城市绿地、区域生态水网等构成的生态格局。

二、太原城市群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山西省中部以太原为中心的部分地区(35)。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基地。

——构建以太原为中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太原的科技、教育、金融、商贸物流等功能,提升太原中心城市地位,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

——增强主要节点城市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强化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功能分工,承接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依托中心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和太原西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构建以山地、水库等为基础,以汾河水系为骨架的生态格局。

四、哈长地区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北端,包括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和牡绥(牡丹江、绥芬河)地区以及吉林省的长吉图经济区(37)。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以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以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为例

第37卷 第10期2023年10月Vol.37 No.10Oct.,2023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城市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维因素驱动下中国城市表现出区域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无序发展等问题[1-2]。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国土空间治理重大课题之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其核心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目标是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3],与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具有一致性。

因此,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构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中国城市高质量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高质量城市的多元维度测度开展了诸多探索[4-5],各类城市理念对建设高质量城市的理解都有所侧重,但又有交叉融合。

如城市生态方面由关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扩展到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6-9];居民环境质量方面由早期的人居环境建设扩展到建设环境、资源、生态、安全等内容的宜居城市[10-12];紧凑城市方面由城市高密度、复合功能到紧凑绿色并重[13-15];可持续发展方面由城市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扩展到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动态平衡[16-19]。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进行了探索[20-23],但缺少对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高质量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尤其对空间类指标重视不足,忽略了对城市空间高质量特征的揭示。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作为我国城市化地区的未来蓝图,探究其范围内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全国城市的高质量水平有重要意义。

两横三纵城市群

两横三纵城市群

“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区域经济区域规划正在遍地开花过去5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

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下称《草案》)称,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要打造“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中包括21个重大的区域规划。

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说,区域规划是有战略考虑的,即便在十二五期间也是始终围绕几条主线进行规划的。

按照发改委提供资料显示,未来中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两横三纵”的区域化战略格局。

“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在经济转型中制定的区域规划,意义非同一般。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表示,今后5年,西部地区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不过,有评论认为,在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背景下,财政资金如何支持是地方政府遇到的首要问题。

两横三纵新格局“下一步,为了缩小区域差距需要制定一些特殊的区域规划,尤其是在不发达地区的区域规划定位一定十分清晰。

”王金祥说。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首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

据《草案》的表述,在实施区域总体战略中,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地区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地区、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海、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域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此,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表示,国务院已批准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意见。

“未来的云南将形成一个…八入滇‟、…四出境‟的铁路网,同时将与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南亚国家连接起来。

”晏友琼说。

就中原经济区的豫、晋、鄂、皖、湘、赣六省来说,河南“洼地”是中部的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称,“我们承接富士康、嘉里集团等跨国企业,表明河南的实力不菲。

”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要坚持系统观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系统治理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对生态治理条块分割、九龙治水、权责不明的管理现状的突破,具体要求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念,我们推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系统治理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提升了重点生态地区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有机融合已有的国家重大生态工程,以及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体现人类生存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2016年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指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内容包括:(一)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

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突出重要生态区以及居民生活区废弃矿山治理的重点,抓紧修复交通沿线敏感矿山山体,对植被破坏严重、岩坑裸露的矿山加大复绿力度。

主体功能区域划分

主体功能区域划分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

根据功能区划分标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分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编制。

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这样划分的一个依据是什么?取决于交通,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要对国土空间进行客观分析评价。

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对全国或本地区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作为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

分析评价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即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

主要包括:水、土地等资源的丰裕程度,水和大气等的环境容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的生态敏感性,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的生态重要性,地质、地震、气候、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程度等。

二是现有开发密度。

主要指特定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开发强度等。

三是发展潜力。

即基于一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定区域的潜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科技教育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和民族等地缘因素,以及国家和和地区的战略取向等。

中央城镇化计划

中央城镇化计划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12 月 12 日至 13 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提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会议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科学设置开辟强度,尽快把每一个城市特殊是特大城市开辟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最关键:户籍制度和就业问题,城市容纳力)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殊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

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推进政策性机构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参预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国区域经济热点问题透视”结课论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内容解析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主要支撑。

一、优化开发区域即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是: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城镇布局、优化人口分布、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生态系统格局。

(一)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的基地,北方的经济中心。

辽中南地区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山东半岛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不难看出,算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区域之一,其中作为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辽宁、大连、青岛等区域无不与周边区域优势互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发展的重心也不再是单纯的追求GDP,而是走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渤海地区的居民大多生活水平较高,生活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医疗等基本保障也相对完善。

然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也并非没有劣势,京津冀等地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将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破坏之上,虽然近几年开始了治理整顿有所恢复,但沙尘暴等天气依旧频繁,北京在今年夏季遭遇了暴雨的侵袭,天津也因早期的重工业发展所以城市规划方面有些欠缺,这方面山东半岛地区具备优势,在发展的同时追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黄河三角洲更是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达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化大城市,被人们称为“魔都”已注定了上海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无论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还是服务业都媲美国际化大都市,许多外国人认识现代化的中国也是通过上海,经过2010世博会后上海在国际上的地位无疑又上升到一个层次,真正成为中国对外的名片。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预测试题1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预测试题1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A.分税制B.包干制C.分离制D.统一制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算体制。

《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

参见教材P65。

2.在我国,以一单位美元(或英镑等)折合的人民币单位表示汇率的方法叫做()。

A.间接标价法B.直接标价法C.外币标价法D.本币标价法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2022年教材P31知识点:是国际收支、贸易、资本流动及汇率。

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指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例如“一美元等于6.2元人民币)。

3.根据《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是()。

A.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B.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C.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D.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E.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正确答案:A、C、D、E本题解析:P209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B.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京津冀4.《规划》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等为重点,提出全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

A.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B.生态保护蓝线C.生态保护红线D.国家级自然保护地E.世界级自然保护地正确答案:A、C、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系统。

《规划》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意义1、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好,这里大家先看一段视频,生态文明启示录】3、它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绿色发展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单单是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必须深刻融入、贯穿到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杜绝资源浪费。

保护优先,就是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

三,自然恢复为主。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对重点生态破坏地区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草还林还水等措施,生态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工干预。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着力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带;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甘蔗和水产品产业带;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产业带。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发展布局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 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 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
“五点一线”

“五点”即:辽宁沿海岸线上的
1.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以市内四区、高新园 区、旅顺口区为中心
以普湾新区、金州新 区-保税区城区为中心
以长兴岛、瓦房店为 中心
以庄河、花园口、长 海为中心
3.“多点” 指除中心城区和普湾新区外的其他重要 城镇(街道)或产业组团,包括:双岛 湾、三涧堡、长城、营城子、大魏家、 七顶山、金石滩、大李家、登沙河、杏 树屯等。
”退二进三“:指第二产业从市区退出,发展 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重点建设地区:大连市区、普湾新区[1]、长兴 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花园口经济区。([1]普湾新 区包括:普兰店城区,金州区的石河街道、三十 里堡街道,瓦房店市的炮台镇、复州湾镇。)
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61布局两城四区规划三横三纵交通路网西北中心城发展路径71机场新区72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73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74大连空港商务区75大连体育新城76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77大连北部商业区八中山区九金州新区十大窑湾国际港务区十一西岗区长春路南及工人村将建商业商务区十二沙河口区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十三钻石海湾规划十四梭鱼湾规划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发展布局五点一线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一线即
地理位置: 1. 普湾新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0公里,距即将建设的大连新机场18公里,距大连港40公里,距大窑
湾港29公里,从沈海高速公路大连后盐到三十里堡出口只有20分钟车程。 2. 沈海高速公路(原沈大高速)在普湾新区设有三十里堡、石河、海湾北、瓦房店南共4个出入口。在建的皮炮高速(皮口-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四大功能区意义
• 有利于强化区域调控,强调区别对待、分 类指导,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只有分类指 导才能避免一刀切。 • 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解决不同地区贫 富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区域援 助提供解决方法。
二.“三纵两横”
1.提出
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称, 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要打造“两横三纵” 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中包括21个重大的 区域规划。
9.要求
• 一方面,相关的城市要加强协调,通过协 调让不同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以让所 有城市的经济都能实现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 在政策的支持下,城市发展才能更加快速 协调。
三.其他六条线
1.长江
4.划分的目的
• 从国内看,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和不协调问 题比较突出。 • 西部地区的长期落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的老化、东部部分地区的拥挤、中部 地区的经济地位下滑等区域问题并存,是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出现的全局性 问题。如果不能统筹区域发展,就难以综 合解决这些问题。
• 从国际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开放 程度会继续提高,面对的外来竞争压力和 冲击肯定会增大。 • 如果各个区域不加强协调,我国的整体竞 争力就会打折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提 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含义
“三纵两横”是指以陆桥通道、沿长江 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 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全国城市化战略格局。 其中,陆桥通道为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 山口的运输大通道,是亚欧大陆桥的组成 部分。
3.沿海
中国沿海地区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 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 海省、沿海自治区和沿海直辖市。
北京市 海南省 天津市 河北省
广西
澳门
辽宁省
沿海地区 香港 山福建省
浙江省
4.京哈铁路
京哈铁路, 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 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河北、天津、辽宁、 吉林、黑龙江等四省二市。全长1388公里。 共有车站171个。
途经省市
• 北京市、天津市 • 河北省: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岛市 •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州市、沈阳市、铁 岭市 • 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松原市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5.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大通 道,国家铁路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线 路最长,运输最为繁忙的铁路,具有极其 重要的战略地位。起自丰台站,止于广州 站。全长2270千米。
途经省市
• 北京 :北京 • 河北 :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 • 河南 :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 漯河、驻马店、信阳 • 湖北 :孝感、武汉、咸宁 • 湖南 :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 • 广东: 韶关、广州
6.包昆通道
连接包头到昆明的发展通道,并带动周 边区域发展。
4.陆桥通道
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 兰州、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长4120公 里,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是东西部联 系的最重要纽带。该通道由陇海、兰新和 北疆铁路构成。
7.沿长江通道
8.两横三纵发展格局意义
• 最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 • 建立“两横三纵”的发展格局后,伴随交 通沿线的城市圈将相应建设完善,东部地 区的传统产业可以往西部转移,在产业转 移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圈将慢慢形成,而 城市圈的发展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让 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 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 护区,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 自然遗产等。
区域经济学
内容概要
四大功能区
“三纵两横”
其他六条线
1.划分
我国960多万 平方公里 的国土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一.四大功能区
2.划分标准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 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3.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