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工科院教字…2006‟15号签发人:王鹏飞关于构建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
根据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作风朴实和积极进取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现提出构建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
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和总体思路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建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与工程设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专业技能、素养结构要求来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工艺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和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我校各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色;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二、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依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层次划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课外实践三个方面(如图1)。其中基础技能由基础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工艺技术操作训练环节组成;专业技能由实验、工程训练创新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课外实践由第二课堂各种实践和专业技能竞赛组成。对照专业培养计划可分别由基础(公共基础课实验、工艺技术操作训练)、专业基础(学科基础课实验、技术基础课实验)、专业(专业实验)、工程训练与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工程训练)、实习、课外实践等6大模块(平台)来组织实施(如图2)。
三、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各模块的功能设置、作用要求
(一)基础模块:对照理论教学体系公共基础平台分为课内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工艺技术操作训练三个方面。重点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和外语(听、说、读、写)、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平台。
(二)专业基础模块:依照专业对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结构要求,按专业类别划分该专业基础能力的各个子模块。对不同专业的相同子模块按照该模块的专业大类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仪器等方面要求规划设置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专业基础能力平台。
(三)工程训练、创新设计:为学生构建面向专业生产和工程应用的训练平台,加强其在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测量、安装、调试、调查、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技能。
(四)专业模块:依照专业对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方向能力结构要求,建立构成该专业总体能力的各个子模块。在提出各模块所含知识、技能、掌握仪器、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规划设置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专业能力平台。
(五)实践: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实践层次构成学生对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工程技能认识的全面框架。
(六)课外实践:积极开展两课实践、外语实践、体育训练、科技实践、社会实践、音乐文艺演出、数学建模、电子竞赛、机械设计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具体要求
(一)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保持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组实验教学内容。依照学科大类专业对技能的共同要求合理调整设置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无人无设备不设置应开实验项目和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内容,增加近代、现代内容,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贴近工程性的实验。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80%以上,课内实验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30%左右。
(二)实验教学学时达24学时以上的,原则上应独立设课。对于学时少的实验课程,可将若干个有联系的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统一规划后独立设课。
(三)强化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要选取有一定工程或社会实际背景,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能系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某些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开设创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采取设计命题、研发命题、制作命题、学生自由选题等多种形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电子竞赛、计算机设计、艺术创作等。
对于创新设计内容的实验课程,在课时和学分比例上区别一般实验课对待,从政策上鼓励创新实验课的开设。
(四)以校内现有金工、电子电气等实习基地和相关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向学生开设以现代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工程训练课程。
(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习,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实习的途径,提高实习的效果。
(六)毕业设计(论文)要重视学生全面能力和“大工程”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及社会调查研究与实践,并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和选修课管理内容之中。
(八)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的分配,按教学计划编制相关要求执行。
五、工作程序
(一)各学院依照学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组织有关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调研和论证,制定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实践内容)。
(二)各学院学科组按专业组织相关任课教师,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确定各个环节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实践项目)及目的和要求,形成实验、实践教学计划。
(三)跨学院的专业或专业大类由相关学院和专家共同组织协调制定。
(四)基础模块的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计算机实习等由课程所在学院根据专业需要分别分级制订教学内容(实验、实践项目)、目的及要求。金工实习由教务处牵头,机电学院相关专家参加制定训练内容及目的要求。
(五)校教务处负责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六年四月十日抄送:档(二)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2006年4月18日印发打印:李红校对:高飞共印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