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热网规范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51074-2015)【可编辑】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热负荷 (4)4.1 城市热负荷分类 (4)4.2 城市热负荷预测 (4)4.3 规划热指标 (5)5 供热方式 (7)5.1 供热方式分类 (7)5.2 供热方式选择 (7)5.3 供热分区划分 (8)6 供热热源 (9)6.1 一般规定 (9)6.2 热电厂 (9)6.3 集中锅炉房 (10)6.4 其他热源 (11)7热网及其附属设施 (12)7.1 热网介质和参数选取 (12)7.2 热网布置 (12)7.3 热网计算 (13)7.4 中继泵站及热力站 (13)附录 A 供热规划的编制内容 (14)本规范用词说明 (15)《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Urban Heating Load (4)4.1 Classification of Heating Load (4)4.2 Heating Load Forecasting (4)4.3 Heating Load Index (5)5 Heating Mode (7)5.1 Classification of Heating Mode (7)5.2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Heating Mode (7)5.3 Heating Supply Partition (8)6 Heating Source (9)6.1 General Requirements (9)6.2 Power Plant (9)6.3 Centralized Boiler House (10)6.4 Other Heating Source (11)7 Heating Network and Accessory Facilities (12)7.1 Heating Medium and Parameter Selection (12)7.2 Heating Network Layout (12)7.3 Hydraulic Analysis (13)7.4 Booster Pump Stationand Heating Substation (13)Appendix Contents of Urban Heating Planning (1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5)《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能源、环境保护、土地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城市供热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制定本规范。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版)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99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版)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热企业(单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经营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与锅炉房、热力站、室外供热管线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为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11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CJJ/T88城镇供热系统安全技术规程JB/T10354工业锅炉运行规程DB11/097低硫散煤及制品DB11/139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8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11/T466供热采暖系统维修管理规范3管理工作总体目标3.1供热企业(单位)应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同时,规范对采暖用户的服务。
3.2供热企业(单位)应采用节能技术措施,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保障各项环保指标达标。
3.3.供热企业(单位)应确保整个供热系统的设备完好,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3.4供热企业(单位)应供热系统在采暖季节内的能耗进行计量和统计,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供热设计规范
供热设计规范供热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中实施供热工程时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关于供热设计规范的简要介绍,包括从供热方式选择、管道设计、热网循环和热网控制等方面的要点。
一、供热方式选择供热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热需求、供热设备的条件、能源资源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供热方式包括集中式供热系统和分户式供热系统。
集中式供热系统适用于多栋建筑物集中供热,热源可以是锅炉、热泵等;分户式供热系统适用于多层住宅供热,每户单独安装热交换器。
二、管道设计管道设计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管道材料、管径、施工工艺和敷设布局等方面的问题。
在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钢管、塑料管等,以及合适的管径,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稳定和热量传递效率。
此外,还应注意管道的敷设布局,使得热量分布均匀且方便维修。
三、热网循环热网循环是指供热系统中热介质的流动方式。
常见的热网循环方式有串联循环、并联循环和混合循环。
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热需求和供热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循环方式。
并联循环适用于多个建筑物的集中供热,混合循环适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热。
在循环中还应注意管道的坡度和流速,以避免过于陡峭和过于缓慢的流动。
四、热网控制热网控制是保证供热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供热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调节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控制装置,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此外,还应设置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保护装置,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供热设计规范是建筑物供热工程实施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其中包括供热方式选择、管道设计、热网循环和热网控制等方面的要点。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供热,满足建筑物的用热需求。
供暖集团供暖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管理规范(
供暖集团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管理规范公司每年进入供暖运行期,频繁出现居民区的二次网异常失水现象,造成供暖管网压力不足,循环不好,对供暖运行及供暖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失水等同与失热直接增加运行成本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安全运行。
导致二次网非正常失水最主要原因:一是用户不热私自放水;二是管网老化锈蚀,年久失修及管网维修施工质量不达标。
从降低运行成本,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可以分析,管网的维修施工质量影响到管网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状态。
从供暖管网跑冒漏的区域可以发现,施工流程、焊接质量、防腐及保温标准都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造成管网腐蚀加快、承载压力强度不够、滴漏、爆管现象频繁出现。
为应对相关问题,保障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供暖质量、保证用户供暖品质。
必须严控维修及改造施工流程及质量标准,执行统一的维修施工管理规范。
一、供暖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准备工作1、管理工作各分公司根据供暖运行期经常出现的管网故障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和建立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同时作好施工人员的组织配备工作,为维修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2、技术准备(1)管网维修及改造负责人员,应熟悉管网各项基础数据,搞好日常管网及设备的保养维护。
了解相关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要求。
进一步理顺各专业的维修施工程序,有条不紊地组织维修施工。
(2)大范围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前要详细了解施工地点最近几日气象自然条件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进度布置,确保管网维修施工顺利进行。
(3)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前,各分公司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管网维修及改造管理标准要求。
保证管网施工质量,同时根据各公司维修计划和施工布署,做好详尽的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机具计划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制订好土建与安装及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组织配合施工措施。
3、物资准备(1)管网维修及改造施工前,根据材料供应计划的要求,落实好主要材料的库存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的所需,组织好材料进场及施工机具的调配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
批准:审核:编写:供热系统管理制度(一)普通要求1 .保证供热采暖系统按时供热、停热,实现采暖期内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运行,确保供热质量。
2. 贯彻有关运行管理制度,检查并考核实施情况。
3 .各类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供热采暖系统有关运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4. 各类操作人员应做好相关运行记录并及时归档。
(二)运行制度建设1. 运行管理部门逐步完善制定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运行记录制度、安全运行操作规程、水处理化验制度、设备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查制度、锅炉安全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
2. 人力、运行、客服等部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和考核办法,监督规章制度的实施。
(三)运行技术管理1. 运行准备阶段1.1 运行部门应根据供热能力定制整个采暖期的燃料及物资储备计划,并按照计划落实资金,备齐采暖期间常用的消耗物料和设备易损件。
1.2 人力部门应对供热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操作。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取得国家特种操作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操作。
1.3 供热系统运行技术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绘制供热调节曲线表、供热及供电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并编制所有的运行记录文件及报表。
1.4 客服部门应向采暖用户公示系统上水时间、报修、服务电话,做好系统的上水工作和管网的检漏、排气工作,待系统上压后及时进行冷态试运转。
1.5 正式供热7 日前,城市热网热力站、管线应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锅炉供热应按运行管理制度的要求,完成对供热采暖系统的全面检查和维修,并对锅炉本体、辅助设备、安全附件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最后的全面检查和处理,记录检查出的问题和处理结果。
1.6 在规定的采暖期开始前7 日内,进行点火、升温,并做好系统的热态试运行。
1.7 试运行期间,应加强系统调节,解决热网水力失调及局部不热的问题。
1.8 对于新接用户,应提前熟悉相关设备和档案资料,视新接用户规模,在规定的采暖期开始前不少于7 日做好1.6 和17 项工作。
供热热网规范
热网标准第一章总那么第条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开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标准。
第条本标准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标准。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X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1.6MPa, 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
第条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适用,并注意美观。
第条城市热力网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展排水和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标准?TI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标准?GBJ112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耗热量第一节热负荷第条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第条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以下方法计算:一、采暖热负荷Qn=q·A10-3 〔-1)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可按表-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表2.1..2-1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大礼堂体育馆热指标〔W/m2〕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注:热指标中包括约5%的管网损失在内。
二、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n 〔-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三、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Qsp=0.001163(mv(tr-t1))/T (-3)式中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v —用热水单位每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J15选用;tr—生活热水温度°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J15取用。
鞍山市城市供热条例
鞍山市城市供热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20•【字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鞍山市城市供热条例(2024年1月3日鞍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供热与用热第四章设施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辽宁省城市供热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用热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供热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公众利益优先、保障安全和质量、规范服务和管理、集约高效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原则。
用热应当遵循合理规范、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供热用热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供热保障体系和管理协调机制,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用热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发展改革、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供热用热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优先利用各类工业余热资源,因地制宜推行天然气、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能源供热。
鼓励和扶持供热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推动供热与用热绿色低碳转型。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六条市、县(市)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市、县(市)区供热专项规划,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管网安全措施与可靠性
01
02
03
预防管网泄漏
采用高标准的管道材料和 连接工艺,定期进行管道 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泄 漏点。
保障管网压力稳定
设置适当的调压装置,确 保管网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波动,防止压力过高或过 低引起的安全问题。
增强管网抗震性能
在地震高发区,采取有效 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 以减少地震对管网的破坏 。
核能热源
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通过热力站转换成蒸汽或热水 。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存在一定 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度。
热负荷计算与预测
热负荷分类
根据用途和时间等因素,将热负 荷分为基本热负荷、尖峰热负荷 和平均热负荷等类型。
热负荷计算
根据建筑物用途、面积、保温性 能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热量和 流量等参数。
04
管网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方法与原则
计算方法
采用节点法、管段法等计算方法,根 据管网布局和热负荷需求进行水力计 算。
原则
确保管网水力平衡,满足用户供热需 求,合理选择管径和设备规格,降低 管网阻力与能耗。
管网阻力与压力分布
阻力来源
管网阻力主要来源于管道摩擦、设备局 部阻力等,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 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热负荷预测
根据城市规划、能源政策、气候 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热负荷的 变化趋势,为热网设计提供依据 。
热力站与热网设计
热力站设计
根据供热需求和热源条件,合理选择和配置热力站的位置、规模和设备,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
热网设计
根据供热需求和地形条件等因素,设计热网的布局、管径、保温等参数,确保热网的安全、高效和经济运行。同 时需考虑管网的调度和控制方案,以便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热网运行流程,确保热网的稳定供应,保障用户的使用权益,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热网运行操作规程(下称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热网运营相关人员。
第三条热网运行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高效、可持续。
第四条热网运营责任人应对热网运行操作规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定期评估和更新。
第五条热网运行相关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按照规程执行工作。
第二章热网供应与控制第六条热网供应1.热网供应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供应稳定、安全、可靠。
2.热网供应应满足用户的需要,对供热水量、供热温度、供热质量等进行精确控制。
3.热网供应需配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热网控制1.热网供水控制应按照热网运行计划进行,确保供热稳定。
2.根据气温变化和用户需求调整供热温度和供热负荷,确保供热效果。
3.定期检查热网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热网正常运行。
第三章热网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八条热网设备维护与保养1.定期进行热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维护与保养应包括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调试等工作。
3.维护与保养应按照设备厂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
第九条热网设备安全运行1.热网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安装并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
2.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设备维修过程中应按照相应安全规范操作,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热网设备更新与升级1.根据技术发展和设备老化情况,及时更新和升级热网设备。
2.设备更新和升级应遵循合理、科学、经济的原则,确保更新和升级后的设备更加稳定和高效。
第四章热网服务与维修第十一条热网服务1.热网运营应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热水稳定供应。
2.热网服务应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尽快解决问题。
3.热网服务应有专门的热线和运营人员,用户可以随时联系并获得帮助。
第十二条热网维修1.对于热网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热力管网供热流量技术规范
热网实时监控与计量管理系统晋级改造和增配预付费管理、防盗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1、热网系统总体要求遵循国家及地方技术监视部门对热网实时监控与计量管理及贸易结算的规定和标准,配置一套完好的具有预付费计量和防盗控制功能的实时监测控制系统。
由于供热蒸汽流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运行和控制,因此有必要将热网计量监控系统采集的供热数据送至供热站集控室,建立热网计量监控局域网, 供有关管理人员信息共享。
系统由一个主站、调度端中心站和设在用户远端的热网智能终端以及一次仪表组成。
不同于一般的远程抄表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热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用户蒸汽计量数据及糸统运行参数都能进展有效的管理和实时监测,实现无人值守,出现故障时及时报警,在线远程调试,进步管网运行可靠性和平安性,降低热网运行本钱和蒸汽管损,从而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2、热网系统详细要求:2.1能进展整个热网系统的运行分析,具有强大的统计和查询功能,实时掌握管网的管损情况。
2.2实时采集各用户子站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仪表运行参数及一次表原始数据,实时监测每个计量仪表的运行情况,远程进展故障源头的初步判断。
2.3每个计量子站实现预付费管理、防盗管理和保底消费管理。
2.4可以查询每个用户任意时间段内的用汽情况及仪表参数设置情况。
2.5对子站的交流电停电、仪表数据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进展故障记录和汇总,自动发送短信给热网管理人员。
2.6长期提供及时可靠的售后效劳。
3、蒸汽预付费系统技术要求充值管理:发卡和充值功能历史充值数据查询和报表功能对充值人员的权限管理功能充值卡挂失功能保障充值卡数据平安〔请重点说明方案〕热网监控:对汽价,剩余金额,剩余流量,停汽额度,阀门状态等的监控。
具备远程阀门强迫开启和强迫关闭。
具备远程汽价调整费用相关报表现场仪表:现场仪表具备剩余流量和剩余金额与单价修正功能现场仪表具备欠费下限报警提醒选用成熟可靠的电动执行机构到达欠费下限后,自动关闭电动执行机构市电缺电后,电动执行机构可以继续翻开和关闭备用电源连续供电96小时以上4、就地计量柜技术要求投标人提供的就地计量柜应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本系统的技术要求。
2023年供热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供热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供热运行管理工作,提高供热服务质量,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等建筑物的供热运行管理。
第三条供热运行管理应以保障供热安全、提供优质供热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供热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社会监督机制。
第四条供热运行管理应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采取综合管理、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第五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供热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第二章供热设施及设备管理第六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健全供热设施及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运行,确保供热安全、经济、高效。
第七条供热设施及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采用先进、节能、环保的设备,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第八条供热设施及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周期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第九条供热设施及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修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十条供热设施及设备的报废淘汰工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设施的合理利用和资源节约。
第三章热源管理第十一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健全热源管理制度,提高热源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第十二条热源的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居民生活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布局,减少供热输配损失。
第十三条热源的运行应按照规定的热功率、燃料消耗和排放标准进行,及时核查和处理运行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热源的能耗管理应采用先进的计量计费办法,确保供热消费者公平合理的计费,鼓励居民节能减排。
第十五条热源的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环保要求,加强对排放设施的监控和管理,减少大气污染。
第四章热网管理第十六条供热企业应建立健全热网管理制度,提高热网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热损失。
第十七条热网的设计应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供热需求,减少热损失,提高供热效率。
2024年热网运行操作规程(三篇)
2024年热网运行操作规程一、热网运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各种岗位工作人员工具、用具齐备。
2、所有生产设备处于待用状态。
二、热网运行阶段(一)热网运行期间的调节1、热网调节由热网调度室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2、热网调节符合《热网调节操作规程》的要求;(二)热网运行期间对外网的巡查和维护为确保热网正常运行,维修管理站派专职人每日一遍,对所辖热网进行巡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因情况而定。
1、小故障(不停水即能处理的故障)由巡查人员立即处理(1)管道滴、漏、立即补焊或打卡子堵住漏点。
(2)阀门、伸缩器法兰密封处的泄漏,一般是由于盘根不够紧或套筒与芯管偏心造成的,这时应重新均匀紧固螺栓,调整偏心,并使法兰均匀压紧盘根。
2、大故障(必须局部停水才能处理的故障),巡查人员立即最小范围局部停水,防止事态扩大,然后汇报上级领导,组织更多的运行人员进行抢修。
①、停水时要先停供水阀门,再停回水阀门。
②、管道迸裂、断裂,用机械或气焊方法割下故障管段,更新管段。
③、阀门闸板的脱落,打开阀门大盖,取出闸板,进行维修,对不能维修的,将阀门整体更换。
④、阀体、缸体以及其它设备的迸裂,能更换部件的,更换部件修理,否则将其整体更换。
⑤、阀门的堵塞,打开压盖,取出污物。
⑥、维修结束后,要先开回水阀门向管道注水,水满后观察维修部分没有异常,在缓缓开启供水阀门,使系统启运,阀门开启程度要与原来一致。
⑦、事故前后都要向有关领导及热网调度室及时汇报,使之掌握全局动态,为热网的整体调度提供依据。
(三)、热网运行期间用户系统的维护1、室内管道滴漏,立即补焊或打卡子补住漏点。
2、散热器爆裂或管道断裂①、为防止事态扩大,给用户造成更大损失,应立即最小范围给用户停水,停水时要先开供水阀门,再开回水阀门。
②、现场勘查,确定维修时间,如果时间太长,应为停水部分系统泄水,以防冻坏。
③、组织人员将破损部件拆除更换。
④、维修结束后要立即通水启运。
⑤、事故前后都要向有关领导及热网调度室及时汇报。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地方性法规: 各地方政府根 据当地实际情 况制定,具有 地域性特点, 对城市供热规 划进行规范和
约束。
政策支持:政 府出台相关政 策,鼓励和扶 持城市供热规 划的实施,提 高供热效率, 改善居民生活
质量。
政策监管:政 府加强对城市 供热规划的监 管,确保供热 规划符合法规 和政策要求, 保障居民合法
热用户分类:根据用热需求和特点,将热用户分为居民、商业、工业等类别。 热负荷预测:根据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预测未来的热负荷需求。 热网布局:根据供热需求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热网的布局和规模。 热源规划:根据供热需求和能源条件,合理规划热源的种类和规模。
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生态保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噪声控制:制定噪声控制标准,对噪声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评估环境影响:对热源选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热源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 受范围内。
确定热源位置:综合考虑用热需求、环境影响、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热源的具体位置。
热网布局优化:根据城 市规划和供热需求,合 理规划热网布局,提高 供热效率。
热源优化:根据供热需 求和能源结构,选择合 适的热源,降低能耗和 污染物排放。
热源种类:燃煤、燃气、生物质等
热源布局:根据城市规模、地形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热源选择: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热源改造:对现有热源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环保性能
热网布局:根据城市规模、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热网布局 热源选择:根据供热需求和能源结构选择合适的热源 输配系统:确定合理的输配方式和管网规模 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确保热网安全稳定运行
城市供热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供热工程设计规范篇一: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105-2005篇二:城市供热工程设计第三篇城市供热 1 工程设计1.1 供热介质《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0.2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
3.3.1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7mg/L;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四、pH(25℃)7--8.5。
3.3.2 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其水质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95℃时,可采用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L;二、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 /L;三、pH(25℃)大于7。
3.3.3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的要求。
1.2 压力工况《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6.3.1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
6.3.2 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二、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6.3.3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二、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充满水;三、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允许压力。
6.3.4开式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之和。
1.3 管网布置与敷设《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7.2.6 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
供热管道设计
三、供热管网形式及供热介质 确定
4、供热管网形式 热水——双管制、多管制 蒸汽——单管、双管、多管 热水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供热面积比较大(大于1000万㎡)的系
统,应采用多热源供 热,各热源热力干线 应联通。
四、管网水力计算
1、水力计算目的:确定管网流量、管径、 设备大小,计算管网阻力损失。
或非金属管道
管材及钢制管件的钢材编号如下:
钢号 Q235-A.F
适用范围
钢板厚度
P≤1.0MPa, t ≤150℃ ≤8mm
Q235-A
P≤1.6MPa, t ≤300℃ ≤16mm
Q235-B、20、20g、 可用于本规范适用范围的 不限
20R及低合金钢
全部参数
五、管道布置与敷设
4、管道连接
应尽量采用焊接,与阀门、设备之间需要拆卸时采用法兰 连接,对DN≤25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丝接。
工业余热供热系统、核供热堆和太阳能供热系
统。
2、根据热媒不同分为:蒸汽供热系统和
热水供热系统
3、根据供热管网的不同分为:单管制、
双管制及多管制。
(三)供热管道类别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分为长输管道(GA类)、公用管道(GB类) 及工业管道(GC类)
供热管道(热力管道 )属于GB类、GB2级公用管道。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适用范围: (1)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 (2)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6MPa, 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C。
及管道构件的承压能力(不超压)。 2、在高温水的用户内,任一点的热媒压力不应
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加50kPa(不汽化)。 3、与热网直连的用户,在停止或运行时,回水
热网管线设计标准要求有哪些
热网管线设计标准要求有哪些热网是指通过管线将热能输送到用户的供热系统,热网管线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热能的高效传输和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关于热网管线设计标准要求的一些内容,详细介绍如下:1. 管线材质:热网管线设计标准要求使用耐高温、耐压强的材质,如碳钢、不锈钢等。
管道要满足耐腐蚀、耐压力和耐热性能,确保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 管线布局:热网管线应合理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确保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节能性能。
管道的水平和垂直布置要合理,保证流体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要考虑热网管线与其他设备的连通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管道直径:热网管线设计要根据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和流量来确定管道直径。
管道直径的选择要根据流速、管道阻力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 管道绝热:热网管线设计要求对输送热能的管道进行绝热处理,以减少能量损失和热损失。
绝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热保护性能,抗压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
5. 支吊架布置:热网管线的支吊架要合理布置,支吊方式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管道的支点和吊点要稳固可靠,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不发生变形。
6. 安全阀:热网管线设计要求供热系统设置相应的安全阀,以确保系统在超压或其他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排出压力,保护系统的安全。
7. 温度控制:热网管线设计要求设置恰当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实现供热系统的温度控制和保持供热稳定性的要求。
8. 排气装置:热网管线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排气装置,以确保管道内无积气,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热网管线设计标准要求对管线材质、管道布局、管道直径、管道绝热、支吊架布置、安全阀、温度控制和排气装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设计人员在进行热网管线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三篇)
热网运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热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经过与相关单位研究商定,制定本运行操作规程。
第二章热网运行责任第二条热网的运行责任由能源公司负责,热网运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
第三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一)熟悉热网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操作规范。
(二)熟悉热网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程序。
(三)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四)具备热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五)具备热网监测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第三章热网运行工作第四条热网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巡视和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热网设备的工作状态、水质情况、温度和压力等重要参数的监测和记录。
第五条热网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设备操作,严禁进行违章操作,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设备维护或修理工作。
第六条热网设备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应及时报修,做好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不影响热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
第七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热网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做好热网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章热网运行安全第八条热网运行人员应遵守热网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规定操作,确保热网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不出现安全隐患。
第十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的防冻和防爆工作,保证热网设备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热网的安全演练和技术交流,提高运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五章热网运行管理第十二条热网运行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热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巡视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热网运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十四条热网运行人员应做好热网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和归档热网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运行操作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热网规程
600MW机组热网运行规程(初稿)批准:审核:编制: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前言本规程适用于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供热系统启动、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
本规程对供热系统、设备的运行方式,检修维护及事故处理进行了相应规范,明确了操作原则和要求,运行中如发生本规程未尽事宜,运行人员必须以实际经验正确判断,决定是否采取必要措施。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若与生产实际不符合,应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审核批准后执行;若规程与相关法定规定相冲突时应依法定规则为准。
本规程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600MW机组集控运行人员均应遵照执行。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检修副总工程师、运行副总工程师;生技部部主任、副主任、专责工程师;安监部主任、副主任、专责工程师;发电运行部主任、副主任、总值长及专业人员;有关的职能科室和设备维护部主任、副主任及专业人员;值长、机组长、值班员、巡检员、学习人员等。
本规程起草由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本规程主要审核人:本规程批准人:参考资料1、厂家技术资料《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2、热网加热站设备供货商技术资料3 、厂家技术资料《强制湍流热网加热器和波节管热网加热器说明书》4、厂家技术资料《热网循环泵和热网疏水泵使用说明书》5、东北电力设计院大连分院有关设计施工图纸6、 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1993年版)7、《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8、《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及其相关规定》(2001年版)9、(62)水电技字第31号《汽轮机运行规程》10、(82)水电技字第63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1、(83)水电技字第47号《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12、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气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3、GB 11057-1989《离心式、混流式、轴流式水泵运行标准》14、DL/T609—1996 《3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15、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编者语: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个人水平所限,难免产生错误,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找出不足,为今后及时、准确修改规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市供热力网设计规范
城市供热力网设计规范(该信息仅供参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维修技术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01年4月1日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89)建标协字第19号《关于下达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是在总结我国供热企业数十年运行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城镇供热管网的维修管理及设备完好要求作了规定。
由于热力站的形式多样,站内设备规格不一,因此站内设备的检修规定未能全部涵盖,仅作为本规程附录的内容。
附录A中归纳了热力站常用供热设备的维护检修方法;附录B归纳了常用设备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根据国家计委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批准协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维修技术规程》,编号为CECS 121︰2001,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供热工程委员会CECS/TC 34(北京朝阳区慧新南里2号院,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标准科技信息研究所,邮编:100029)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吉林市供热总公司唐山市供热总公司主要起草人:闻作祥李谋德张红斌白仁宇杨时荣马健董秋虹崔莲素李国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1年2月20日目次前言 (3)1 总则 (6)2 求语 (6)3 维护、检修人员及设备 (6)3.1 维护、检修机构设置及人员要求 (6)3.2 维护、检修用主要设备与器材 (6)3.3 备品备件 (7)4 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 (7)4.1 一般规定 (7)4.2 管道与钢支架的维护、检修 (8)4.3 阀门的维护、检修 (9)4.4 补偿器的维护、检修 (9)4.5 法兰与螺栓的维护、检修 (10)5 管道的防腐、保温,土建结构及附属物的维护、检修 (11)5.1 管道的防腐 (11)5.2 管道的保温结构 (11)5.3 土建结构(管沟、井盖、爬梯) (11)6 供热管网的运行维护 (11)6.1 一般规定 (11)6.2 维护质量要求 (12)7 供热管网检修及验收 (12)7.1 一般规定 (12)7.2 检修前后的停运和启动 (13)7.3 法兰连接式阀门的更换 (14)7.4 焊接式阀门的更换 (14)7.5 套筒补偿器盘根的增加或更换 (15)7.6 空间补偿器除锈防腐 (15)7.7 法兰垫的更换 (16)7.8 管段的更换 (16)7.9 套筒补偿器的更换 (17)7.10 波纹管补偿器的更换 (17)7.11 球型补偿器及自然补偿器的更换 (17)8 故障处理 (17)8.1 一般规定 (17)8.2 故障处理的前期准备 (18)9 检修技术资料及归档 (18)9.1 检修 (18)9.2 故障处理 (19)9.3 归档 (19)附录A热力站主要设备的维修 (20)A1 热力站主要设备附件的维护、检修 (20)A2 热力站内常用换热设备的检修 (22)A3 故障处理及检修技术资料归档 (24)附录B 一般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5)本规程用词说明 (29)1 总则1.0.1 为使城市供热管网的维护、检修工作更为规范和科学合理,确保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供热网格管理制度
供热网格管理制度1.依法管理:供热网格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进行管理运营。
2.科学规划:根据城市热负荷需求、热源资源和管网条件,科学规划供热网格的建设和发展布局。
3.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供热资源,优化供热网格的结构,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4.保障安全性:加强供热网格设施的安全监管,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供热服务流程,提高供热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
6.环保节能:推广清洁供热技术,减少供热网格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供热网格管理制度的内容1.建立健全供热网格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供热网格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供热网格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管理。
2.制定供热网格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供热网格的管理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规范供热系统的管理运作。
3.加强供热设施监管: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维护管理,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4.建立供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供热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对供热网格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
5.加强供热服务监督:建立供热服务监督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意见,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6.推广清洁供热技术:推广清洁供热技术,减少供热系统的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热系统的节能效益。
三、供热网格管理制度的实施1.加强供热网格建设管理:加大对供热网格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完善供热系统规划和布局。
2.加强供热设备运维管理:建立健全供热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加强供热用户管理:建立健全供热用户管理制度,规范用户的供热使用行为,确保供热服务质量。
4.提高供热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供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5.加强环保节能管理:加大对供热系统的环保节能投入,推广清洁供热技术,减少供热系统的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供热网格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网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规范。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1.6MPa, 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
第1.0.3条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第1.0.4条城市热力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排水和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I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耗热量第一节热负荷第2.1.1条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第2.1.2条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热负荷Qn=q·A10-3 (2.1.2-1)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可按表2.1.2-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表2.1..2-1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大礼堂体育馆热指标(W/m2)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注:热指标中包括约5%的管网损失在内。
二、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n (2.1.2-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三、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Qsp=0.001163(mv(tr-t1))/T (2.1.2-3)式中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v —用热水单位每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选用;tr—生活热水温度°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取用。
T—每日供水小时数,住宅、旅馆、医院等一般取24h。
计算居住区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时可按下式计算:Qsp·j=qsA10-3 (2.1.2-4)式中Qsp·j—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qs—居住区生活热水热指标,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1.2-2取用;A—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m2。
四、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Qsmax=k2Qsp (2.1.2-4)式中Qsmax——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Qsp——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k2——小时变化系数,根据用水单位数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规定取用。
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表2.1.2-2用水设备情况热指标(W/m2)住宅无生活设备,只对公共建筑供热水时 2.5-3全部住宅有浴盆并供给生活热水时15-20注:冷水温度较高时采用较小值,冷水温度较低时采用较大值;热指标中已包括约10%的管网热损失在内。
第2.1.3条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和凝结水回收率应采用工艺系统的设计数据。
计算热力网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时,应取用经各工业企业核实的最大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系数之值。
同时系数可取0.7-0.9。
第2.1.4条没有工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及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设计资料时,对于现有企业应采用生产建筑和生产工艺的实际耗热数据,并考虑今后可能的变化。
对于资料或实际耗热定额计算。
第2.1.5条计算热力网热负荷时,生活热水热负荷按下列规定取用:一、干线采用采暖期生活热平均热负荷;二、支线当用户全部有储水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当用户无储水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
第二节年耗热量第2.2.1条采暖平均热负荷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平均热负荷Qnp=Qn(tn-tp)/( tn-twn) (2.2.1-1)式中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Qn —采暖设计热负荷,kw;tn—室内设计温度,°C,可取18°C;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Qtkp=Qtk(tn-tp)/( tn-twtk) (2.2.1-2)式中Qtkp—采暖期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Qtk—采暖期通风或空调设计热负荷,kw;tn—通风或空调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C;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wtk—冬季通风或空调室外计算温度,°C。
第2.2.2条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spx=Qsp(tr-tlx)/( tr-tl) (2.2.2)式Qspx—非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Qtk—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tr—生活热水设计温度,°C;tlx—夏季冷水温度(非采暖期平均水温),°C;tl—冬季冷水温度(采暖期平均水温),°C。
第2.2.3条民用建筑的全年耗热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一、采暖全年耗热量Qnn=0.0864Qnpn (2.2.3-1)式中Qnn—采暖全年耗热量,GJ;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n—采暖期天数。
二、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Qntk=0.0036ZQtkpn (2.2.3-2)式中Qntk—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GJ;Qtkp—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Z—采暖期内通风、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采暖期天数。
三、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Qns=0.0864[Qsp+Qspx(350-n)] (2.2.3-3)式中Qns—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GJ;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Qspx—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n—采暖期天数。
第2.2.4条生产工艺热负荷的全年耗热量应根据运行天数,昼夜工作班数和各季节热耗不同等因素进行计算。
第2.2.5条当热力网由多种热源供热,对各热源的负荷分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应绘制延续时间图。
各个热源的年供热量由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确定。
第三章供热介质第一节供热介质选择第3.1.1条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网宜采用水作供热介质。
第3.1.2条同时对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的城市热力网供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二、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水作供热介质;三、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第二节供热介质参数第3.2.1条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管网、户内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3.2.2条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水热力网供、回水温度可以按以下的原则确定:一、以热电厂为热源时,设计供水温度可取110-150°C,回水温度约70°C。
采用一级加热供水温度取较小值;采用二级加热(包括串联尖峰锅炉)取较大值;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供热规模较小时,采用95-70°C°C的水温,供热规模较大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三、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联网运行时,应采用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力网最供、回水温度。
第3.2.3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力网,在非采暖期,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发展制冷热负荷。
此时供热介质的参数,应根据制冷机组的技术要求确定。
第三节水质标准第3.3.1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7mg-N/L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四、PH(25°C)7-8.5注:(1)闭式热水热力网允许采用锅炉排污水作为补给水,PH(25°C)值可大于8.5;(2)当供热系统中没有热水锅炉时,第二款的规定可按碳酸盐硬度执行。
第3.3.2条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其水质应条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95°C时,或采用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N/L;二、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L;三、PH(25°C)大于7。
第3.3.3条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再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
第3.3.4条城市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50ug-N/L;二、含铁量小于或等于0.5mg/L;三、含油量小于或等于10mg/L.第四节补水率及凝结水回收率第3.4.1条闭式热水热力网的补水率,不宜大于总循环水量的1%。
第3.4.2条蒸汽热力网中,采用间接加热的热负荷,其凝结水回收率不应小于80%.第四章热力网型式第4.0.1条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第4.0.2条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同时有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第4.0.3条当热水热力网满足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网:一、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补给水源;二、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
第4.0.4条开式热水热力网在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比例较大,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第4.0.5条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管制。
当符合下列情况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一、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较大,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二、当用户按规划分期建设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随热负荷的发展分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