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大题

合集下载

动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动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动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公式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m答案:A3.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C. 只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能的正确表达式?A. E_k = 1/2 mv^2B. E_k = 1/2 mvC. E_k = mv^2D. E_k = m^2v答案:A5. 角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C. 只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没有外力矩作用的系统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答案:相等,相反2. 根据动能定理,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________。

答案:变化量3.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__。

答案:相同4. 角速度是描述物体绕轴旋转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弧度每秒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________。

答案:保持不变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

求汽车的动能。

答案:E_k = 1/2 * 1000kg * (20m/s)^2 = 2 * 10^5 J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10N作用,经过2秒后的速度是多少?答案:a = F/m = 10N / 2kg = 5m/s^2v = a * t = 5m/s^2 * 2s = 10m/s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

(整理)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整理)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第十一章动力学练习题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 )5、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6、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是dTkd RT Ea ln 2=。

( ) 7、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8、若反应A →Y ,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 )9、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 11、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有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 )14、复杂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子数是基元反应的分子数之和.。

( )15、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υA =κA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化为假二级反应。

( )17、若反应+Z 的速率方程为 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是双分子反应。

(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 )19、 知道了反应物和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完整版)高考物理动力学经典试题

(完整版)高考物理动力学经典试题

1.汽车前方120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2.如图2-1-2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1-2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3.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2-1-3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图2-1-34.如图2-1-7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仇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下列关于斜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图2-1-7A.小车静止时,F=mg sin仇方向沿杆向上8.小车静止时,F=mg cos仇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一定沿杆向上5.图2-1-9的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图2-1-9A.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B.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C.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D.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6.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

如图1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7.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搁一根筷子,如图2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图2A.均竖直向上8.均指向球心OC 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8.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力学1A一、选择题1. 连串反应A k1B k2 C 其中k1= 0.1 min-1,k2= 0.2 min-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A,且浓度为1 mol·dm-3,则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2. 平行反应A k1 B (1);A k2 D (2),其反应(1)和(2)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120 kJ·mol-1,E2为80 kJ·mol-1,则当在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A) k1/k2= 8.138×10-3(B) k1/k2= 1.228×102(C) k1/k2= 1.55×10-5(D) k1/k2= 6.47×1043. 如果臭氧(O3) 分解反应2O3→3O2的反应机理是:O3→O + O2(1)O + O3→2O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而言可能是:( )(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2A + 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6.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 )(A) kp H 23 p N 2(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7.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 8.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dm-30.05 mol·dm-336对于反应X + 2Y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A) 对X 和Y 均为一级(B) 对X 一级,对Y 零级(C) 对X 二级,对Y 为一级(D) 对X 四级,对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 )(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______________ mg。

动力学练习题word版

动力学练习题word版

动⼒学练习题word版第⼗⼀章动⼒学练习题⼀、是⾮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3、⼀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反应。

()4、对⼆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5、对同⼀反应,活化能⼀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6、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是dTkd RT Ea ln 2=。

() 7、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部随温度的升⾼⽽增⼤。

() 8、若反应A →Y ,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9、设对⾏反应正⽅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温度更利于增⼤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11、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点,但它不是势能⾯上的最⾼点,也不是势能⾯上的最低点。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有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4、复杂反应是由若⼲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数是基元反应的分⼦数之和.。

()15、质量作⽤定律只适⽤于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程式为A=Ac A 2c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程可约化为假⼆级反应。

()17、若反应 A+B ?→?Y +Z 的速率⽅程为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是⼆级反应,且肯定是双分⼦反应。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19、知道了反应物和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和反应分⼦数。

天津高考物理动力学大题经典例题

天津高考物理动力学大题经典例题

天津高考物理动力学大题经典例题
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滑动。

当它滑行了一段距离后,突然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 F,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也是恒定的。

求小球从开始滑行到停下所需的时间、停下时的速度和小球所滑行的距离。

2. 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从山顶 O 沿着抛物线轨迹下滑,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为 v0。

已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山顶 O 到地面距离为 h。

求小球从山顶 O 滑落到地面的时间、速度大小和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

3. 一个质量为 m1 的物体悬挂在另一个质量为 m2 的物体上方,两者之间系有一根轻绳。

当下挂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时,上挂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为多少?两个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4. 在一平直水平路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水平运动。

小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求小球在不断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恒力 F 的情况下,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停止时小球的位置以及小球所走过的距离。

- 1 -。

动力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动力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动力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力学是研究什么?a.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b.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c.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d. 物体的温度和压强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什么?a. 力和能量之间的关系b. 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c. 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d. 重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3.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a. 任何物体都受到外力的作用b. 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c.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 对每个行动都有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存在4. 动力学中,力的单位是:a. 牛顿(N)b. 瓦特(W)c. 玻尔(B)d. 伏特(V)5.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a. a = v/tb. a = F/mc. a = s/td. a = WF二、填空题1. 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的____和____之间的关系。

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成正比。

3.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定律。

4. 力的单位是____。

5.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个行动都存在相等且____的反作用力。

三、简答题1. 解释动力学的基本法则是什么?动力学的基本法则是牛顿三定律,也称为牛顿力学。

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原理和力的作用效果。

2. 请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换句话说,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的作用。

3. 什么是冲量?冲量是代表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的物理量。

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计算公式是冲量(I)等于力(F)乘以作用时间(Δt),即I =F * Δt。

冲量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

4. 动力学中,什么是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是动能(E)等于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再除以2,即E = 0.5 * m * v^2。

(完整版)化学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1.对元反应A+2B→C,若将其反应速率方程写为下列形式, 则k A 、k B 、k C 间的关系应为:( )A k A = kB = kC B k A =2 k B = k C C k A =1/2 k B = k C [解]C ,反应速率之比r A :r B :r C =1:2:1,k A :k B :k C=1:2:12.某反应,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 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时, 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定值,此反应是A 负级数反应B 一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二级反应 [解]C ,一级反应积分速率方程C A ,0-C A =kt ,反应物浓度的消耗C A ,0-C A 就是与k 和t 有关,k 和温度有关,当温度和时间相同时,反应物浓度的消耗是定值。

3.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D 反应级数都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解]D ,4.某反应,A→Y,其速率系数k A =6.93min -1,则该反应物A 的浓度从1.0mol ×dm -3变到0.5 mol ×dm -3所需时间是( )A 0.2minB 0.1minC 1min[解]B ,从速率系数的单位判断是一级反应,代入积分速率方程,0lnA AC kt C =,1ln6.930.5t =,t=0.1min 。

5.某反应,A→Y,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解]A ,半衰期与浓度成正比,所以是零级反应。

6.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0mol ·l -1·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A.1 B.2 C.0 D.-1 [解]C ,从速率常数的单位判断是零级反应。

7.放射性Pb 201的半衰期为8小时,1克放射性Pb 201经24小时衰变后还剩 A.1/3g B.1/4g C.1/8g D.0gBA B B d d c c k t c =-B A C C d d c c k t c =B A A A d d c c k t c =-[解]C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一级反应,通过半衰期公式12ln 2t k =,ln 28k =,再代入一级反应积分速率方程,,0lnA AC ktC =,起始浓度为1g ,1ln 2n*248A C =,18A C g =。

7 练习题动力学

7 练习题动力学


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17. 某一个 1-1 级对峙反应,其正向反应速率常数为 k+,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为 k-,则该反
应的平衡常数 K 与正向反应速率常数 k+和逆向反应速率常数 k-的关系是:

18. 动力学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量纲是:

19. 一个反应由多个基元步骤组成的反应是
反应。
20. 相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Ea 越高的反应反应速率越 ______ _______。
5、平行反应的速控步骤是快步骤;连串反应的速控步骤是慢步骤。对吗?答:对。 6、阀能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阿累尼乌斯经验活化能在数值上的关系如何?答:阀能 Ec 是两个相对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必须超过的临界值,此时的碰撞才是有效碰 撞。Ea=Ec+1/2RT 7、为什么在简单碰撞理论中,要引入概率因子 P?答:为了校正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
一、填空题
1. 基元反应中各反应物分子个数之和称为__
______。
2. 活化能 Ea 较__ ___的反应对温度更敏感一些,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其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
3.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于__
__ __反应。
4. 写出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阿伦尼乌斯公式表达式
(b) 只能是 1、2、3 这三个正整数
(c) 也可是小于 1 的数值
(d) 可正,可负,可为零
14. 反应1与反应2的指前因子相同,活化能不同,E2> E1,若温度都由T1变化到T2,则反
应1与反应2哪个反应速率变化大?
(
)
(a) 反应2
(b) 反应1
(c) 一样大

动力学例题(供参考)

动力学例题(供参考)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解:(1)小车水平加速 y
运动时,摆锤的受力如图。 在如图坐标系中有
T1 m m
a1
x方向: T1 sin ma1 O
x
mg
y方向: T1 cos mg 0
T1 m g 2 a12
解得
tan a1
g
arctan
a1 g
当a1 0时, 0;当a1较大时,较大。
于平衡,其平衡方程的法向分
量式为
T+dT
(T dT )sin d T sin d N 0(1)
2
2
切向分量式为
N f
d
T
(T dT) cos d T cos d f 0(2)
2
2
由于dθ很小,可取sin(dθ/2)=dθ/2,cos(dθ/2)=1, 再略去高价无穷小量,上述两式变为
N Td (3)
F0 mg
2L
2g
(2n / 60)2 L
2g
4 2 400 2 5.97
2 9.8 60 2
534
g cos
g cos
若α=0,a2=a1,即为情况(1)T2 T1, 。
若a2= -gsinα,即为小车沿斜面自由下滑的情况,
此时 T2 mg cos mg, ,
可见此时悬线方向与斜面垂直。
利用一个系统中的单摆悬线的取向,可测定这个系 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例题2.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为M=2kg 的小物块A,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0.2,一条 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A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 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为m=0.8kg的物块B。转台 以ω=4πrad/s的角速度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 上面的物块A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 大值和最小值。

动力学自测题

动力学自测题

动力学练习题一、就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一级反应肯定就是单分子反应。

( )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 )5、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6、阿仑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就是dTkd RT Ea ln 2=。

( ) 7、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8、若反应A →Y,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 )9、设对行反应正方向就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就是基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11、鞍点就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就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就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 )14、复杂反应就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子数就是基元反应的分子数之与、。

( )15、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υA =κA c c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化为假二级反应。

( ) 17、若反应 A+BY +Z 的速率方程为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就是二级反应,且肯定就是双分子反应。

(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基元反应。

其她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就是基元反应。

( )19、 知道了反应物与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动力学测试题

动力学测试题

动力学测试题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及其诱发原因的一门科学。

在物理学中,动力学主要涉及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学、作用力等相关概念和定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动力学测试题来检验你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

题目1: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将会保持静止,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表述?a)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作用力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会一直保持不变,无论有无外力作用。

c) 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除非有不平衡力作用。

题目2:2. 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扭力,它将会出现哪种运动状态?a) 等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圆周运动题目3:3. 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物理量,它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描述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系统内物体的动量总和随时间保持不变。

b) 静止物体的动量为零。

c) 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题目4:4.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力学量单位?a) 牛顿 (N)b) 米/秒 (m/s)c) 瓦特 (W)题目5:5.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以下哪个情况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具体例子?a) 一个人用力推墙壁,墙壁发生形变。

b) 一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c) 一个物体自由落体。

题目6:6. 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它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斜面上的哪个力对物体进行加速度运动?a) 重力b) 焦耳热c) 摩擦力题目7:7. 简单机械是一些基本的物理学装置,用于完成各种力的转换和增大的任务。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简单机械?a) 杠杆b) 螺纹c) 齿轮题目8:8. 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时能够完全弹开并不会发生能量损失的碰撞。

以下哪个选项是弹性碰撞的正确例子?a) 一个足球被踢出去后继续滚动。

结构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结构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结构动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结构动力学中,动力响应分析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振频率分析B. 模态分析C. 静力分析D. 动力放大系数分析答案:C2. 在结构动力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A. 质量B. 刚度C. 阻尼D. 材料强度答案:D3.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m\(\ddot{x}\) + c\(\dot{x}\) + kx = F(t)B. m\(\ddot{x}\) + c\(\dot{x}\) + kx = 0C. m\(\ddot{x}\) + c\(\dot{x}\) + kx = FD. m\(\ddot{x}\) + c\(\dot{x}\) + kx = F(t) - F答案:A4. 对于多自由度振动系统,下列哪一项不是求解动力响应的方法?A. 模态叠加法B. 直接积分法C. 能量守恒法D. 振型分解法答案:C5. 在结构动力学中,阻尼比通常用来描述阻尼的相对大小,其定义为:A. 临界阻尼比B. 阻尼比C. 阻尼比的倒数D. 阻尼比的平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结构动力学中,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结构的_________相等时,结构会发生共振。

答案:自振频率2.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振型是指系统在自由振动时的_________。

答案:位移分布模式3. 动力响应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结构的响应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答案:动力响应4. 在结构动力学中,_________是指结构在动力作用下,其响应与外力作用的关系。

答案:动力特性5. 阻尼比越大,结构的_________越小,振动衰减越快。

答案:振幅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结构动力学中模态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模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意义在于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以及评估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理论力学动力学测试

理论力学动力学测试

第三篇动力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铅直面内得一块圆板上刻有三道直槽AO,BO,CO,三个质量相等得小球M1,M2,M3在重力作用下自静止开始同时从A,B,C三点分别沿各槽运动,不计摩擦,则________到达O 点、(A)M1小球先; (B)M2小球先; (C)M3小球先; (D)三球同时。

题1 题2 题32、质量分别为m1=m,m2=2m得两个小球M1,M2用长为L而重量不计得刚杆相连。

现将M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1M2与水平面成角。

则当无初速释放,M2球落地时,M1球移动得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

(A);ﻩﻩ(B);ﻩﻩ(C);ﻩﻩ(D)0。

3、质量为m,长为b得匀质杆OA,以匀角速度ω绕O轴转动。

图示位置时,杆得动量及对O 轴得动量矩得大小为________。

(A),; (B),;(C),;ﻩ(D),。

4.在_____情况下,跨过滑轮得绳子两边张力相等,即F1=F2(不计轴承处摩擦)。

(A)滑轮保持静止或以匀速转动或滑轮质量不计;(B)滑轮保持静止或滑轮质量沿轮缘均匀分布;(C)滑轮保持静止或滑轮质量均匀分布;(D)滑轮质量均匀分布。

题4 题55.均质杆长L,重P,均质圆盘直径D=L,亦重P,均放置在铅垂平面内,并可绕O轴转动。

初始时杆轴线与圆盘直径均处于水平位置,而后无初速释放,则在达到图示位置瞬时,杆得角速度ω1________圆盘得角速度ω2。

(A)大于;ﻩ(B)小于; (C)等于;ﻩ(D)小于或等于。

6.均质杆AB,长L,质量m,沿墙面下滑,已知A端速度,B端高度h,AB对过杆端A,质心C,瞬心I得水平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J C,J I,则图示瞬时杆得动能为__________、(A); (B); (C);(D)题6题7 题87.已知均质杆长L,质量为m,端点B得速度为,则AB杆得动能为___________。

(A);ﻩﻩ(B);ﻩ(C); (D)8、质量为m1得均质杆OA,一端铰接在质量为m2得均质圆盘中心,另一端放在水平面上,圆盘在地面上作纯滚动。

08动力学1

08动力学1

动力学一、选择题1. (5301) 某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 5 d ,则经 15 d 后,所剩的同位素的量是原来的:(A) 1/3 (B) 1/4 (C) 1/8 (D) 1/16 2. (5707)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3. (5308) 2M → P 为二级反应,若 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 ·dm -3,反应1 h 后 ,M 的浓度减少 1/2,则反应 2 h 后 ,M 的浓度是:(A) 1/4 mol ·dm -3 (B) 1/3 mol ·dm -3 (C) 1/6 mol ·dm -3 (D) 缺少k 值无法求4. (5291)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平方成反比 (D) 无关5. (5276) 水溶液反应 Hg 22+ + Tl 3+ ─→ 2Hg 2+ + Tl + 的速率方程为r = k [Hg 22+][Tl 3+]/ [Hg 2+]。

以下关于反应总级数 n 的意见哪个对? (A) n = 1 (B) n = 2 (C) n = 3 (D) 无 n 可言6. (5278)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7.7×10-4 s -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 ·dm -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A) 86 580 s (B) 900 s (C) 1 800 s (D) 13 000 s7. (5263)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 1/2 为 1/(k 2c 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 1/4 应为:(A) 2/(k 2c 0) (B) 1/(3k 2c 0) (C) 3/(k 2c 0) (D) 4/(k 2c 0)8. (5223) 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如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 k C 应为:(A) 3.326 (mol ·dm -3)-1·s -1 (B) 3.0×10-4 (mol ·dm -3)-1·s -1(C) 3326 (mol ·dm -3)-1·s -1 (D) 3.0×10-7 (mol ·dm -3)-1·s -19. (5426)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A) 0.3×10-6 s (B) 2.5 min (C) 5580 a (D) 4.5×109 a10. (5264) 放射性Pb 201 的半衰期为 8 h ,1 g 放射性Pb 201 在 24 h 后还剩下:(A) 1/8 g (B) 1/4 g (C) 1/3 g (D) 1/2 g 11/1. (5561) 平行反应 A k 1 B (1); A k 2 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 1为 120 kJ ·mol -1,E 2为 80 kJ ·mol -1,则当在 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A) k 1/k 2= 8.138×10-3 (B) k 1/k 2= 1.228×102(C) k 1/k 2= 1.55×10-5 (D) k 1/k 2= 6.47×10412. (5704) 基元反应 A + B - C → A - B + C 的摩尔反应焓 ∆r H m < 0, B - C 键的键能为 ε BC ,A 为自由基,则反应活化能等于:(A) 0.30 ε BC (B) 0.05 ε BC (C) 0.05 ε BC + ∆H m (D) 0.05 ε BC - ∆H m13. (5281)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 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 ·h -1)1 13.3 0.133 1.332 26.6 0.133 5.323 53.2 0.0665 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 )(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14. (5273) 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正好是反应物消耗 1/4 的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A) 0.5 级反应 (B) 0 级反应 (C) 1 级反应 (D) 2 级反应15. (5258)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 16. (5562) 反应 A k 1 B (I);A k 2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 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17. (5297) 反应 A ─→ 2B 在温度 T 时的速率方程为 d[B]/d t =k B [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A) ln 2/k B (B) 2ln 2/k B (C) k B ln2 (D) 2k B ln218. (5204) 对于反应 2NO 2= 2NO + 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A) -2d[NO 2]/d t = 2d[NO]/d t = d[O 2]/d t (B)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d ξ /d t(C) - d[NO 2]/d t = d[NO]/d t = d[O 2]/d t (D)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1/V d ξ /d t19. (5302) 在温度 T 时,实验测得某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的数据如下:初浓度 c 0/mol ·dm -3 0.50 1.10 2.48半衰期 t 1/2/ s -1 4280 885 174则该化合物分解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20. (5651) 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 E 2> E 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则:(A)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B)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C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D) 21d d d d k k T T> 二、填空题1. (5673) N 2O 5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在288 K 时,为9.67×10-6 s -1, E a =100.7 kJ ·mol -1, 338 K 时,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费下载】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免费下载】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20. 在 300 K 时, 鲜牛奶 5 h 后即变酸, 但在 275 K 的冰箱里,可保存 50 h,
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采用 32P 标记的五氯化磷 t1/2 为 14.3 d, 经___________d 后, 放射性衰 变到起始值的 1/1000。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 为 120 kJ·mol-1,E2 为 80 kJ·mol-1,则
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A) k1/k2= 8.138×10-3
(C) k1/k2= 1.55×10-5
3. 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 的反应机理是:
36
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
(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
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 所需要的时间是: (
)
(A) -0.6932/k
(B) (2.303/k) lg[n/(n-1)]
O3→ O + O2
O + O3→ 2O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 而言可
(1)
(2)
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动力学 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 k1 B k2 C 其中 k1= 0.1 min-1, k2= 0.2 min-1,假

动力学题库及解

动力学题库及解

《动力学部分》题库及题解一、填空题:1.何为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反应速率只与浓度有关,且组分级数和反应总级数为零或正整数,某反应A+B=P为基元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二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k[A][B] ,得此关系的理由是基元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该反应的分子数为:二,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B,其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r正=k1[A] ;逆2.对峙反应 A反应的速率为:r逆=k-1[B] ,该对峙反应的净速率可表示为:r= r正-r逆=k1[A]-k-1[B]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k1[A]-k-1[B] 或k1/ k-1 = [B]/ [A] =K 。

3.阿累尼乌斯经验式为:k = Aexp(-E a/RT)或lnk= -E a/RT+lnA ;从式中可以得出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阿累尼乌斯的活化能意义是对基元反应有明确的意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平均能量之差,此意义适用于基元反应(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都适用?)。

实验测定活化能的方法是:测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作lnk~1/T 关系图,通过斜率求得活化能。

4.某气体反应A+B—→3C的速率方程为r ==kCαA CβB,为确定α、β值在常温=102Pa,P B,0=105Pa时,作反应的lnP A~t(时间)下进行实验,当初始压力为P A,0= P B,0=5×102Pa时,仍作反应的lnP A~t图仍为一图为一直线,当初始压力为P A,0直线,则α= 1 ,β= 0 。

(lnc~t成直线关系的是一级反应)5.何为基元反应由反应物直接变为产物的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定律。

如果反应2A+B=P为基元反应,则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k[A]2[B]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三级,反应的分子数为:三分子反应。

高中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动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定力F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物体的质量增加到2m,而力F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 a/2B. 2aC. 2a/3D. 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若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则合力F的大小为:A. F = maB. F = m/aC. F = a/mD. F = a^2/m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 后,其速度v和位移s的关系为:A. v = atB. s = 1/2at^2C. v = 2s/tD. s = vt - 1/2at^2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果一个物体对地面施加了100N的力,地面对这个物体的反作用力大小为:A. 100NB. 50NC. 200ND. 0N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为f,若物体速度增加,则摩擦力: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6. 根据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做的功。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从E1增加到E2,则合外力做的功W为:A. W = E1 - E2B. W = E2 - E1C. W = (E1 + E2)/2D. W = E1 * E27. 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与物体的质量m和高度h的关系为:A. W = mgB. W = mghC. W = h/mD. W = g/mh8.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的重力为G,摩擦力为f,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 G*sinθ - fB. G*cosθ - fC. G*sinθ + fD. G*cosθ + f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若物体的质量为m,作用力为F,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 F - maB. F + maC. maD. F10.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体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A. s = 1/2gt^2B. s = gt^2C. s = 2gtD. s = gt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练3 动力学方法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如图1所示,半径分别为2R和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甲圆形轨道左侧有一个与轨道CD完全一样的水平轨道OC.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的速度从O点出发,先滑上甲轨道,通过动摩擦因数为μ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若滑块在两圆轨道的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都恰好为零,试求:(重力加速度为g)图1(1)CD段的长度;(2)滑块在O点的速度大小.2.如图2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细管弯成半径为R=0.4 m的半圆形轨道CD,竖直放置,其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水平轨道与竖直半圆形轨道在C点连接完好.置于水平轨道上的弹簧左端与竖直墙壁相连,B处为弹簧的自然状态.将一个质量为m=0.8 kg的小球放在弹簧的右侧后,用力向左侧推小球而压缩弹簧至A处,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C处后对轨道的压力为F1=58 N.水平轨道以B处为界,左侧AB段长为x=0.3 m,与小球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右侧BC段光滑.g=10 m/s2,求:图2(1)弹簧在压缩状态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处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2018·西湖高级中学月考)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3所示的模型:倾角为θ=37°的倾斜滑道AB和水平滑道BC平滑连接,起点A距水面的高度H=7.0 m,BC的长度d=2.0 m,端点C距水面的高度h=1.0 m.一质量m=50 kg的运动员从滑道起点A无初速度地自由滑下,运动员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cos 37°=0.8,sin 37°=0.6,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图3(1)求运动员沿AB下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a;(2)求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和到达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v C;(3)保持水平滑道左端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调节水平滑道高度h和长度d到图中B′C′位置时,运动员从滑梯平抛到水面的水平位移最大,求此时滑道B′C′距水面的高度h′.4.(2018·诸暨市牌头中学期中)雪橇运动在北方很受人们欢迎,其简化模型如图4所示.倾角θ=37°的直线雪道AB与曲线雪道BCDE在B点平滑连接,其中A、E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雪道最高点C所对应的圆弧半径R=10 m,B、C两点距离水平面AE的高度分别为h1=18 m、h2=18.1 m,雪橇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游客可坐在电动雪橇上由A点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电动雪橇以恒定功率P=1.03 kW工作t=10 s时间后自动关闭,则雪橇和游客(总质量M=50 kg)到达C点时的速度v C=1 m/s,到达E点时的速度v E=9 m/s.已知雪橇运动过程中不脱离雪道,sin 37°=0.6,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图4(1)求雪橇在C点时对雪道的压力大小;(2)求雪橇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求雪橇从C点运动到E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4)若仅将DE段改成与曲线雪道CD段平滑连接的倾斜直线轨道(如图中虚线所示),则雪橇从C点运动到E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请简要说明理由.5.(2018·台州市外国语学校期末)如图5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轨道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 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 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点的正上方E点处自由下落,D、E两点间的距离h=1.6 m,物体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sin 37°=0.6,cos 37°=0.8,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图5(1)物体第一次通过C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 N的大小;(2)要使物体不从斜面顶端飞出,斜面的长度L AB至少要多长;(3)若斜面已经满足(2)要求,物体从E点开始下落,直至最后在光滑圆弧轨道做周期性运动,求在此过程中系统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的大小.6.(2017·嘉兴市一中期末)如图6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弧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图6(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 C的大小;(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7.如图7所示为某种弹射小球的游戏装置,水平面上固定一轻质弹簧及长度可调节的竖直细管AB.细管下端接有一小段长度不计的圆滑弯管,上端B与四分之一圆弧弯管BC相接,每次弹射前,推动小球将弹簧压缩到同一位置后锁定.解除锁定,小球即被弹簧弹出,水平射进细管A端,再沿管ABC从C端水平射出.已知弯管BC的半径R=0.30 m,小球的质量为m=50 g,当调节竖直细管AB的长度L至L0=0.90 m时,发现小球恰好能过管口C端.不计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图7(1)求每次弹射时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W.(2)当L取多大时,小球落至水平面的位置离细直管AB最远?(3)调节L时,小球到达管口C时管壁对球的作用力F N也相应变化,考虑到游戏装置的实际情况,L不能小于0.15 m,请在图8坐标纸上作出F N随长度L变化的关系图线.(取管壁对球的作用力F N方向向上为正,并要求在纵轴上标上必要的刻度值)图8答案精析1.(1)5R2μ(2)15gR解析 (1)在甲轨道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m v 1 22R在乙轨道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m v 22R从甲轨道的最高点到乙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 (4R -2R )-μmgl =12mv 2 2-12mv 1 2联立解得:l =5R2μ(2)从O 点到甲圆的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 (4R )-μmgl =12mv 1 2-12mv 0 2解得:v 0=15gR . 2.(1)11.2 J (2)10 N 解析 (1)小球运动到C 处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得:F 1′-mg =m v 12R代入数据解得v 1=5 m/s由A →C ,根据动能定理有E p -μmgx =12mv 1 2解得E p =11.2 J(2)小球从C 到D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 1 2=2mgR +12mv 2 2 代入数据解得v 2=3 m/s 由于v 2>gR =2 m/s所以小球在D 处对轨道外壁有压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mg =m v 22R,代入数据解得F 2=1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 N.3.(1)5.2 m/s 2(2)500 J 10 m/s (3)3 m 解析 (1)运动员沿AB 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F f =μF N =μmg cos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得运动员沿AB 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g sin θ-μg cos θ=5.2 m/s 2(2)运动员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μmg cos θ(H -hsin θ)+μmgd =μmg (d +H -htan θ)=500 J 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W =12mv C 2得运动员滑到C 点时速度的大小v C =10 m/s(3)在从C ′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运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h ′=12gt 2,t =2h ′g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仍为W =500 J 根据动能定理得:mg (H -h ′)-W =12mv 2,v =2g (H -h ′)-2Wm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 =vt =2g (H -h ′)-2Wm·2h ′g=2-h ′2+6h ′=2-(h ′-3)2+9 当h ′=3 m 时,水平位移最大.4.(1)495 N (2)25 J (3)7 050 J (4)见解析解析 (1)在C 点时,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N C =M v C2R,解得:F N C =49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雪橇在C 点时对雪道的压力:F N C ′=F N C =495 N(2)设雪橇在BC 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BC ,从A 到C 对雪橇和游客的整体运用动能定理可得:Pt -Mgh 2-μMg cos θ·h 1sin θ-W BC =12Mv C 2,解得:W BC =25 J (3)对雪橇和游客的整体从C 到E 运用动能定理可得:Mgh 2-W CE =12Mv E 2-12Mv C 2解得从C 到E 克服摩擦力做功:W CE =7 050 J所以雪橇和游客的整体从C 点运动到E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损=W CE =7 050 J (4)设D 到E 的水平距离为L ,平滑连接的倾斜直线轨道倾角为α,摩擦力做功:W fl =-μmg cos θ ·Lcos θ=-μmgL曲线轨道上任选极短一段如图所示,将这一小段近似看成倾角为γ的倾斜直线轨道,该段轨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为Δx ,则摩擦力在该段轨道上做功:W f =-μmg cos γ·Δxcos γ=-μmg Δx ,所以整个曲线轨道摩擦力做功等于每一小段摩擦力做功的累加,即:W f2=-μmg ΣΔx =-μmgL故两轨道的摩擦力做功相同:W fl =W f2=ΔE 损所以雪橇和游客的整体从C 点运动到E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5.(1)12.4 N (2)2.4 m (3)4.8 J解析 (1)物体从E 到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h +R )=12mv C 2①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C2R②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F N =12.4 N (2)从E →D →C →B →A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 G +W f =0③W G =mg [(h +R cos 37°)-L AB sin 37°]④ W f =-μmg cos 37°L AB ⑤联立③④⑤解得斜面长度至少为:L AB =2.4 m.(3)因为mg sin 37°>μmg cos 37°(或μ<tan 37°),所以物体不会停在斜面上,物体最后以C 为中心,B 为一侧最高点沿圆弧轨道做周期性运动.从E 点开始直至稳定,系统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 =ΔE p ⑥ ΔE p =mg (h +R cos 37°)⑦ 联立⑥⑦解得Q =4.8 J.6.(1)5 m/s (2)0.45 m 1.2 m (3)0.4 s解析 (1)滑块运动到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得F N -mg =m v D2R滑块由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cos α)+12mv C 2=12mv D 2 联立解得v C =5 m/s(2)滑块在C 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 y =v C sin α=3 m/sB 、C 两点的高度差为h =v y 22g=0.45 m 滑块由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为t y =v y g=0.3 s滑块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v B =v C cos α=4 m/s B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x =v B t y =1.2 m(3)滑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Pt -μmgL =12mv B 2,解得t =0.4 s 7.(1)0.60 J (2)0.30 m (3)见解析图解析 (1)小球恰好过C 点,其速度v C =0①根据功能关系,每次弹射时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为:W =mg (L 0+R )=0.60 J②(2)设小球被弹出时的初速度为v 0,到达C 时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mv 0 2-0③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0 2=mg (L +R )+12mv 2④ 联立②③④得v =2g (L 0-L )⑤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小球落至水平面时的位置离细直管AB 的距离为x =vt +R ⑥ 其中t = 2(L +R )g⑦ 联立⑤⑥⑦得x =2(L 0-L )(L +R )+R 根据数学知识可判知,当L =L 0-R2=0.30 m 时,x 最大.即当L 取0.30 m 时,小球落至水平面的位置离细直管AB 最远.(3)设小球经过C 端时所受管壁作用力方向向上,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mg -F N =m v 2R 又v =2g (L 0-L )则有F N =2mg R L +mg (1-2L 0R)代入数据得F N =103L -2.5 (N)(0.15 m≤L ≤0.90 m)据此作出所求图线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