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财政调控思想
《管子》轻理理论的财政思想
很有借茔意j。 L
关 键 词 : 重 散 ; 轻 敛 侈靡 中图 分 类 号 :0 2 2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49 (0 2 0 —0 40 1 0 .06 20 ) 1 9 4 0
《 子》 书托名 管仲 ( ~公元 前 6 5年 ) 管 一 ? 4 所 作 , 际是后 人的作 品 , 实 大约成 书 于战 国秦汉 之 间 , 一 人一 时 之 作 。《 子》 非 管 书基 本 可 分两
部分 , 部分 是属法 家思 想 的作 品 , 部 分是称 一 一
控制 市 场 流通 过 程 , 效 地 打击 大 商人 兼并 势 有 力 , 能 富 国富民 , 才 使百 姓 富足 , 国家 财政充 裕 。
《 管子》 轻重理论 的财政 思想
张 守 军
( 北 财 经 大 学 经济 系 , 宁 东 辽 大 连 16 2 ) 10 5
摘
要 :管子》 《 轻重理论要求把 国謇财政 活动 建 立在 市场 经济的基 础 上, 张 国家进入动 生财、 财、 聚 甩财 , 而减轻 农 艮负担 , 嘹岔富对 立. 从 消 打击 走商凡 的
它认 为 , 本节 用虽 然可 使 财 富增加 , 如果 强 但 不 抓流 通领域 , 不重 视流 通环节 , 么 生产 出来 那 的财 富在 流通 过 程 中就 会 丧失 , 者 是为 富 商 或
大贾 攫取 , 者是 流 向 国 外 , 不为 百 姓 所得 , 或 既 也 不为 国家所 得 , 然难免 国贫 民穷 。因此 , 仍 治 国不仅 要 强 本节 用 , 重要 的 是控 制 商 品流通 更
论《管子》的治国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论《管子》的治国思想及其现代启示1. 引言1.1 《管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学和治国思想著作《管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学和治国思想著作,它是一部综合性的军事学和政治学著作,涵盖了军事、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作者管仲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管子》中系统阐述了自己关于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的思想理念。
《管子》不仅是一部军事学著作,更是一部政治思想宝库,包含了许多关于国家统一、强盛、财富、法律、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观点和原则。
《管子》的思想理念对现代社会的治理仍具有启示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借鉴经验。
通过研读《管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军事学和治国思想,从中汲取智慧,指导当代社会的国家治理工作,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1.2 《管子》的思想理念对现代社会治理仍具有启示意义《管子》的思想理念对现代社会治理仍具有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治安不稳定等,而《管子》中所提倡的国家统一、强盛和财富的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也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意识和发展规划,以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管子》强调君臣贵贱有序、上下尊卑分明的治国原则,也提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避免产生阶级矛盾和社会动荡。
《管子》提倡法制治国,重视法治的作用和权威,这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治国思路,推动现代社会建设法治化和规范化。
要实现国家安全稳定,重视军事力量和战争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管子》主张利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至关重要。
《管子》的治国思想对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结合当代实际,借鉴《管子》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国家治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 正文2.1 《管子》的治国思想主要集中在加强国家统一、强盛和财富的观念上《管子》的治国思想主要集中在加强国家统一、强盛和财富的观念上。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02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思想
五、“轻重”思想
• 本书所论《管子》的“轻重”思想,用其 狭义而专指价格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就是 “衡”,也是后世所说的“平准”。
六、关于财政支出思想
1. 用之有止的财政思想 2. 社会保障思想 3. 官禄思想
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管仲及《管子》的财政思想 第二节 孔子的财政思想 第三节 老子与李悝的财政思想 第四节 吴起与墨子的财政思想 第五节 商鞅、孟子的财政思想 第六节 荀子、韩非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管仲及《管子》的财政思想
一、以人为本、富国裕民的思想 二、取之有度的财政思想 三、发展经济事业以增加财政收入 四、发展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外因天下思想 五、“轻重”思想 六、关于财政支出思想 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
一、以人为本、富国裕民的思想
1. 以人为本 2. 富国裕民 3. “民有经产”与“均地分力” 4. 土地与人力是财富的源泉 5. 关于“贫富有度” 6. 藏富于民的思想 7. 国家集中分配资金的原理
二、取之有度的财政思想
• 管仲主张既要富国裕民,又要保证国家财 政的需要,就是说,对百姓既要征收租税, 又要“取之有度”。这就是影响中国财政 历史两千余年的“取之有度”的财政思想。 取之有度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反对重税, 主张轻税,但不是无税。
三、发展经济事业以增加财政收入
• 实行轻税政策,财政问题如何解决?只有 发展国有经济事业以增加财政收入。
1. “官山海”思想 2. 垄断山林川泽,获取山林川泽的管理收入 3. “官天财”思想 4. 国家垄断粮食的购销思想
管子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探讨
管子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探讨管子,即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的治国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管子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只有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如文化、艺术、道德修养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经济落后,民众生活贫困,那么教育、文化、社会秩序等方面往往也会面临诸多问题。
相反,当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通常也会相应提升。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管子主张“取于民有度”,这意味着国家在向民众征税时要适度,不能过度剥削。
在当代,税收政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不加重企业和民众的负担,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过高的税收可能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影响经济的增长;而过低的税收则可能导致国家财政困难,无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我们应当借鉴管子的这一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实现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平衡。
管子还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强调了让民众富裕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这与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谋而合。
在现代社会,富民不仅仅是让人民的收入增加,还包括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富民也能够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管子重视农业生产,认为“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代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
然而,《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 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例如,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 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可能需要进行增税或减少支出等财政紧缩政策,这可能会 导致经济硬着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示与建议
《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对于现代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以下启示和建议:
最后,应当注重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管子》认为,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应当 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沟通,可以减少国际经济摩擦和金融风险,实现全球 经济稳定和发展。
参考内容
在探究中国古代国家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时,《管子轻重》诸篇宏观经济思想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篇章中详细阐述了货币与谷物、货币与商品、谷物 与商品等之间的轻重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这些关系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二、工具调控
在《管子轻重》篇中,货币调控工具的选择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 最主要的工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首先,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管子》认为,货币发行量应当根 据国家需要和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市场物价、 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此外,《管子》还强调了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 合,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三、结果与分析
1、数据预处理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和季节性因素。通过差 分和季节性差分,将非平稳和非季节性数据转换为平稳、季节性数据。
2、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采用ARIMA(2,1,0)模型进行拟合,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模型参数 估计结果如下:
常数项(Intercept): 3.1666 AR参数(AR parameters): 0.7949, 0.2049
《管子》经济学思想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奢靡 消费的需求刺激思想
奢靡 消 费 的 需 求刺 激 思想 , 是 管 子经 济 思 想 的一 个重 要 创 举 , 管子在一次与齐桓公 的对话 中提到 ,在帝尧的时候 “ 山不童而用 赡 ,泽不弊而养足,耕以自养 ,以其余应 良天子 ,故平” ,意思是 说那 时 地 广人 稀 ,耕地 也 足够 自足 自给 ,并 有余 粮 可 以上 缴 国 家 , 因 此无 需官 府 ,百 姓 也 能 安居 乐业 。 而 到 了周 朝 “ 地 重 人 载 ,毁 弊而养不足 ,事末作而民兴之” 。即:人 口增 多,土地相对稀缺而 昂贵 ,百姓生活贫 困而食养 不足 ,但若 能大力发展工商业 ,则有 利于 促 进 农 产 品 的市 场 化 ,进 而 刺 激 农产 品生 产 ,改善 百 姓 的 生 以人为本的富民强国思想 活水 平 。 这段 对 话 揭 示 了从 单 纯 强 调 扩 大 生产 转 向 生产 供 给 与市 《 管子 》 特 别强调百姓休养生息之于 富民强国的重要意义,从 场需求两者并重的现实根据 。 刺激需求是有条件的 ,他讲 “ 天子臧珠玉 ,诸侯臧金石 ,大 正反方面提出了以农 为本、开垦荒地 、爱惜民力、轻徭简赋、勤 ,不然的话 ,强者智者 占有和操纵珠玉 , 俭节约、安土重迁、藏富于民等重要 的民本思想。譬如 “ 不务天 夫畜狗马 ,百姓臧布 帛” 时 则 财 不 生 ,不 务 地 利 则 仓 廪 不 盈” 、“ 地 不辟 ,则 六 畜 不 育 ,则 使贵重的物品降价 、轻贱的物品涨价 ,很多人就会因之不得生计 , 国贫而用不足” ,处在一个农业文明社会 , 他极 为明智地提 出了提 这从奢侈品和 必需品之间的关 系说明了通 货膨胀的问题。当奢侈 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推广普及科学的农耕技术 , 注重农 田的开辟 , 品 占用 了大量 社 会 资 金 时 ,用 于 购 买 必需 品 的 货 币数 量 就 会相 应 从而扩大农业生产 的政策主张。 “ 舟车饰 ,台榭广 ,则赋敛厚矣 ; 减 少,导致粮食等必需品价格下降 ,使农 民的利益受到伤害。所 管子》的奢靡消费思想提出之初就先做 了消费阶层 的划分 , 轻 用众 、使 民 劳 ,则 民力 竭 ” 、“ 纤啬 省 用 ,以备 饥馑 ” ,提 出 要爱 以,《 惜劳动 力,并反对对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的无端 浪费。“ 民毋余积 只要求在显贵大富阶层提倡奢靡 消费,因为显贵大 富阶层多余 的 者 ,其禁不能止……则危亡随其后矣” ,以及 “ 无事则归之于 民” , 货 币本来就 不该追逐 粮食等必需品 ,而用于奢靡消费 ,可以避免 提出要让百姓有余粮 ,主张 国家无事的时候就藏富于民 ,调动农 对必需品市场的冲击。同时 ,提倡奢靡消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 , 巨棺椁 ,所 以起木工 ;多衣衾 ,所以起女工” ,实现从 富有 民的生产积极性。“ 春赋 以敛缯 帛, 夏贷以收秋实, 是故民无废事 , 比如 “ 而 国无 失 利 也 ” ,提 出要 适 时 向 农 民提供 贷款 或 必 需 之农 具 , 避 免 人家到贫困百姓的财富转移。贫困百姓拿着这笔收入 ,增加 的是 对必需品的消费 ,属于必需品市场需 求的合理增长 ,有利于刺激 “ 大 贾 蓄 家” 趁 机对 他 们 进 行 巧取 豪 夺 。 生 产 力 是一 个 国 家 持续 发展 的根 本动 力 ,从 《 管 子 》 一 系列 生产 ,且不会造成必需品价格的过分波动 。 《 管子》 的奢靡消费思想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财富的转移 的举 措 可 以看 出 , 他 在 促进 农 业 生产 力 的解 放 和发 展 上 , 采 取 了具 群众收入 不均衡 问题依然存在 , 我 有鲜明的注重巩固根本、 注重发展生产特征的供给主义主张。 在当 支付。当前 ,区域发展不均衡 , 今 的时代 , 我们繁荣和发展市场经济 , 增强经济实力,同样需要对 们 可 以 运用 财 政 的转 移 支 付 功 能 , 实现 对 各种 不 均衡 问题 的有 效 市场主体采取这样 “ 保育式”的扶持政策,比如,降低市场进入壁 调 节 。 结构治理的双 向补思想 垒 ,减少行业垄断 ,扩 大中小企业主体数量 ,树立更多的行业品 牌 ,保护知识产权 , 规范市场竞争 ,降低土地和资金成本 ,等等。 《 管子》思 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展 的辨证思维 ,比如 ,有 的政策 出台貌似是矛盾 的、 对抗性的, 有的甚至是方向相反的, 但 轻重治理的均衡思想 使冲突的两个政策, 《 管 子 》 强调 实施 国 家 宏 观调 控 、开 展 动 态 管理 的重 要 作 用 , 是他能够在结构治理过程中找到一种结合点 , 知侈俭则百用矣 ,故俭则伤事 ,侈 提 出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买卖、国家举债等方式 , 有 成 为重要的互补关系。比如 ,“ ,即:过于节俭 ,就会抑制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创造 ,反 效调剂市场余缺、平衡物价 、稳定 币值 ,畅通经济发展活力。“ 天 则伤货” 下 不 患 无 财 ,患 无 人 分 之” 、“ 时 货 不 遂 ,金 玉 虽 多 谓 之 贫 国也 ” , 之 ,过于奢侈又会危及国家经济基础 ,惟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才 这 些观点要求把各种 闲置和囤积起来 的资源充分流通起来 ,达到 能促 进 经 济 的长 远 发展 和 良性循 环 。 这其 中 的关键 就 是 结 构 治理 思 想 ,建 立结 构 框 架 ,进 而 进 行 资源优化配置 的目的。“ 黄金刀币 , 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 以御其司命 ,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 夫 民有余则轻之 ,故君子敛 结构性调整 ,这是提高政策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要法宝 。比如奢 之 以轻 民不足的则重 之,故人君散 之以重”等 ,主张要利用货 靡 消费就是有效解决消费结构问题方式之一。如果我们 的消费刺 币政 策 和 市 场 手段 ,推 动 实 现供 需平 衡 ,并 且 “ 衡 无数 也 ,横 者 激 政 策 忽 视 了消 费 结 构 ,就 会 出现 很 多偏 颇 。 试 想 ,如 果 我 们 只 使 物 一 高 一 下 ,不 得 常 固” , 阐 明 了宏 观 管理 的 时效 性 、 连 续性 , 是 强调 在 最 大 范 围刺 激 消 费 ,就 容 易 产 生 以下 问题 :全 面 扩 大 消 费 ,会不会导致 资源 的大量浪费?会不会导致物价的上涨和货币 以及 经 济 运行 的动 态平 衡 。 轻 重 管 理 的 均 衡 思 想 的一 个 典 型案 例 就 是 他 提 到 的 “ 物 贱 伤 的超 发 ? 会 不会 导 致 财 富 两极 分 化 的 问题 更加 严 重? 会 不 会 使 原 农 ,钱贱伤贾” ,管子深刻地认识到 了物价和 币值之间对应关系。 本消�
析《管子》财政思想.doc
析《管子》财政思想《管子》是我国古代财政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市场问题在古代财政思想中很少出现,但《管子》是个例外。
《管子》认为:市者,货之准也,意思是市场是决定万物贵贱的场所。
《管子》指出市场运行的理想状态是在民力不可得而尽,即充分就业前提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又说:岁适美,则粜市无予,而狗食人食;岁适凶,则市籴釜十襁,而道有饿民,然则岂壤力固不足而食固不赡也哉?,表明其已意识到在某些领域市场具有局限性,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这与现代的宏观调控的财政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管子》关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思想(一)减轻赋税与转移支付思想。
《管子》主张减免农民的田赋,在收取山林租税方面,富家大户厚葬出高价,小户薄葬出低价,富家大户修高楼大厦收重租,平民百姓建小房收轻租。
显然,这是用赋税收入政策影响需求。
《轻重甲第八十管子轻重十三》中说: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振,则天下之归我者若流水,此之谓致天下之民。
这些具有社会保障意义的政策,可以看作是原始的转移支付措施,对社会总需求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奖励技艺促进流通思想。
《管子》主张把国家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来设仪表、置高门,以表彰仁孝,礼聘乡中的孝子,使财物广泛流散。
主张奖励精通各种生产技术的人: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担,……民之通于桑蚕,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奖励技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驱屏万物,任万物自由流通吞吐,从而扩大消费,提高社会总需求。
(三)调节财富刺激消费思想。
《管子》中说:夫富能夺,贫能予,乃可以为天下,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问题。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同一单位的商品,富人的边际效用要小于穷人的边际效用。
夺富予贫的政策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总需求。
《管子》批判了让商人操纵物价的做法,提出重要商品的价格应由国家控制,认为粟重而万物轻,粟轻而万物重,两者不衡立。
管子经济篇文注释
管子经济篇文注释
《管子经济篇》是中国古代经济学著作之一,作者为管仲。
该书主要讨论了经济管理、财
政政策和国家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管子在《管子经济篇》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经济的重要观点,其中包括“治财之道”、“国家财政”、“赋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管子强调国家财政的重要性,认为财政政策应当稳健而且有序,以
保障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管子经济篇》中,管子还提出了一些关于税收和财政收入的观点,其中包括“一切以民为本”、“政府应当依靠人民创造财富”等原则。
管子认为,税收应当合理分配,以保障社会公平
和经济持续增长。
此外,《管子经济篇》还对国家的经济管理和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管子认为,国家应当善于调节经济,推动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应当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稳定。
总的来说,《管子经济篇》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思考,为
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济管理和国家发展的参考。
该书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观念,对今天的经济学
研究和国家政策制定,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内容摘要:《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一、《管子·轻重篇》的轻重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常常是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平准书》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讨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
《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意和重视。
那么《管子·轻重》诸篇阐发的轻重理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轻重”是一个矛盾的对立面,作为一种治国之术,主要用于经济方面’犹如孙子兵法中“正奇”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一样。
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措施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
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管子经济思想概述总结
管子经济思想概述总结管子经济思想是古代中国法家学派的代表性思想之一,强调以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为目标。
在管子的著作《管子》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管理和政府干预的观点,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管子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守成成大”,即通过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来巩固国家的繁荣。
管子认为,经济繁荣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基石,只有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才能够更好地兴盛。
他主张实行严格的经济管制和管理,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税收管理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管子强调以国家利益为导向,根据需求和供应来合理配置资源。
他主张国家干预市场,通过国家的统一调控和组织指令来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此外,管子提出了“百倍功”和“折亩服赋”等措施,以鼓励农民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并通过减少征收农民的赋税来激励农民。
在生产效率方面,管子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他主张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并提出了诸如改良耕种工具、普及种植技术、发展制造业等具体措施。
此外,管子还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认为劳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主张培养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者,提高工匠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税收管理方面,管子主张合理征税,防止滥税和贪污现象的发生。
他认为国家需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持经济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但同时也要保护农民和商人的权益,避免过度的税收压力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税收法规和制度,如规定纳税对象、征收标准、征收方式等,旨在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税收体系。
此外,管子经济思想还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的保障。
他主张国家应该提供基本福利,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通过发展公共设施、提供医疗保健等措施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总的来说,管子经济思想注重国家的经济管理和干预,以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为目标,同时也考虑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公益。
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和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和思想。
中国古代宏观调控思想起源探析
中 国 古 代 宏 观 调 控 思 想
起 源探析
● 王静 峰 副教授 ( 曲靖师 范 学院经济与 管理 学院 云 南曲靖
6 5 5 0 1 1 )
必有十倍 之利 , 而财之械可得而平也 ” ( 《 管 子・ 国蓄 》 ) ,意为要治理好国家 ,必须精
加国家的财 政收入 。 管仲的轻重理论 中所包含的 国家调节
与价格 的看法基 本是一 致的 ;“ 谷 重而万 物轻 ,谷 轻而万物重 ”( 《 管子 ・ 乘马数 》)
说 明了农 业社 会 中最重要的商 品粮食与其
通轻重 之术 ,懂得调剂民间的利益 ,才能 够 笼络人心 、实现国家的大治。所以善治 国者 总是在 民间物资不足 时 ,把库存的物 资供应 出去 i而在民间物资有余时 ,把市 场上过 剩的物资收购起来。民间物资有余
时价格 下降 ,君 主就 可以低价 收购 ;民间 物资不足 时价格 上升 ,君 主就 可以高价 出 售 。用低价 收购 ,用高价抛售 ,君主不但 能够从 中获得很 多盈利 ,而且 商品价格也
调控思想最初 的兴起 及发展轨迹。
食价格过低 时 , 国家就用货 币收购粮食 当
布 帛价格过低 时。 国家就 用货 币收购布 帛。
国家有了这些物资储备后就具备了调节市
场供 求的物质基 础 ,就可以根 据物价的涨 落进行相应 的调节而把物价控制在正常的 范 围内。这样做 ,既可以实现 调节物价高 低 的 目标 , 又可 以使君主从 中获得利益 , 增
也未 尝不可 。
峰 ;汉 宣帝 时期 耿 寿 昌建 立的 常 平仓 制 度在 中 国封 建社 会 延 续 了两千 多年 ,在 国 内外都 有 着 巨大 的 影 响 。 关 键 词 : 中 国 古代 宏 观 调 控 经 济
《管子》的治国思想
《管子》的治国思想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统治人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思想。
其中,《管子》从人性好利的角度出发,提出的经济、教化、法律等治民的思想值得重视。
《管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重视人性。
人性是好利的,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性,满足人性中合理的要求,同时也要合理利用人好利的本性,让利益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
其中的治国思想是以趋利避害的人性论为基础的。
君主治国,首先需要对人的本性有准确的把握。
在制定和运用统治政策时,才能顺应“人情”。
故君主只有顺应人的本性,才能实现政治稳定。
君主在制定政令时考虑到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考虑到百姓的实际,只有保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百姓能服从君主的政令,这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
君主控制百姓物质生活所需的利益,用利益来治理百姓。
在《管子》的治国思想中首先分析了其国家通过多种经济手段对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货币、盐铁等生产生活资料予以调控。
管子主张君主控制粮食、货币、盐铁等百姓生活的命脉。
通过控制货币,来平抑物价,打击高利贷商人,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发放农业贷款,提供保障粮食生产所需的基本资料,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农业生产得到保证,农民的生活才能稳定。
管子不仅重视农业的发展,还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管子主张对盐业实行国家垄断,对铁的管理实行官管民营的举措。
除了对百姓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进行调控之外,《管子》中认为君主同样好利,君主在获取民利时要做到取民有度,为了百姓利益顺利实现,还要调节百姓的贫富差距,做到贫富有度。
其次,分析了《管子》的教化思想。
历代思想家们教化观都是围绕道德展开,在中国历史上道德观的核心又是义利观念,所以教化的指导思想是义利观。
《管子》中坚持义利统一的观念,在教化时重视百姓对利益的追求,用物质利益来引导和教化百姓,同时在在追求利益中运用义的约束,发挥义等道德规范对利益追求的反向引导作用。
教化要依据人的本性,重视利益的引导,单纯说教并不能完全达到统治需要的教化效果,运用物质满足、精神奖励等手段教化百姓,这样的教化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浅谈管子的财政思想
浅谈管子的财政思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谈《管子》的理财思想《管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着名典籍,它虽托名管仲,却不是一人之笔,也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兼容了从战国至西汉的丰富思想成果的论文集。
现存的《管子》76篇中,约有三分之一涉及经济问题,这在先秦各派的着作中是极其特殊的情况。
胡寄窗先生曾作过一个推测:中国先秦的经济思想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经济理论的是管子的学说。
《管子》的学说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和军事诸多方面。
他的许多学说,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本文主要谈《管子》中的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薄税敛的财政思想以及货币政策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管子》这部融法、道等诸家思想于一体的着作,不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以人为本”的概念,而且其中所论述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时,管仲不仅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着名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理财家,在这部以记载他的思想为主的着作中所阐述的“以人为本”思想,与其他学派的着作相比,具有更强的现实性。
在管仲的财政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并从人的个性出发,制定理财的政策与措施。
有一次,桓公问政于管仲:“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仲回答说:“未可,国未安。
”桓公说:“安国若何”管子说:“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管仲已经认识到,要想国家安定,就要尊重百姓;而尊重百姓不是空洞的说教,要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环境,对贫苦的百姓给予必要的救济。
还有一次,桓公问管中:“伍鄙若何”管仲回答说:“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锦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这段话反应了管仲实施“敬百姓”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即实行土地分等征收制度,改变过去不合时宜的政策、法令、制度,山林川泽按规定的时间向百姓开放,实行平均土地制度,不在农忙季节征收徭役等。
管子中的思想
管子中的思想管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其学说在中国古代数千年间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一。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哲学家,管子的思想包含有关个人成长、政治领导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学说。
本文将论述管子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和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管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表达了政治领袖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管子主张君主应该行使仁政,缩小贫富差距,使人民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个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中仍然有着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通过实施各种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和开展公益活动等,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公正的发展机会。
2. 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管子学说的又一个核心概念。
管子认为,仁爱之心是人类共有且内在的品质,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和贡献社会的重要基础。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听从心(亦即是让人有体恤他人之心)和智慧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人们完成全面发展的有力渠道。
这个思想对于当今教育体系创新有极大的指导和指示作用。
3. 用人唯贤用人唯贤是管子对领导者在人事任用中提出的建议,他主张应秉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来选择和使用人才,关注人才的潜质和实际表现。
这个思想在现代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企业在招聘和管理员工过程中也应当以用人唯贤的原则来制订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这个管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4. 惠民政策惠民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民生福利而制定的各项政策。
管子的学说中,惠民政策是实现天下为公和仁爱之心的有力保障措施。
作为政治领袖,应通过实现惠民政策来缩小人民与富人之间的差距,推动社会和谐。
该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在了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
5. 良法治国良法治国是管子的理想国家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一个立法体系完备、法律执行人员素质高、法律法规清晰等内容。
管子主张立法应当优先考虑对人民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法律与实践相统一,为人民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析《管子》财政思想
为 蕾流 水 . 之 谓 致 天 下 之 民 ” 些 具 有 就 提 出 了 扩 大 外 需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思 日不害 锄 田” 此 外 , 了使 上 述 工 作落 到 此 这 社 会 保 障 意 义 的 政 策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想 , 非 常 值得 我 们 借 鉴 的 。 是 的 转 移 支 付 措 施 , 对社 会 总 需 求 也c、
政
l c ll 、
管子》 是我 国古 代财 政 思 想 史 上一
颗璀 璨 的 明珠 市 场 问题 在 古 代 财 政 思 想 中很 少 出 现 , 《 子 》 个例 外 。 《 但 管 是 管
子》 为 : 市 者 , 之 准 也 ” 意思 是 市场 认 “ 货 ,
要 的 调 节 作 用
实 处 , 管 子 》强 调 年终 国君 要 巡 行 邑 单 、 《
( ) 工代 赈 扩 大 总 需 求思 想。《 五 以 管 对 各 项 工 作进 行 检 查 . 旦 发现 有 ,缺 少 一 \ 便 子 》 张 国 家 应该 增 加 积 累和 储 备 , 为 生 产 资 金 , 及 时 予 以解 决 主 认 ( ) 证 农 时 思 想 。古 代 的社 会产 品 三 保
同 [之 妙 一
一
也 对 国 民财 富 与 社 会 总 需 求 的 关 系 有 了深 而合 , 是 轻 税 论 的 又 一理 论 支持
( ) 二 资助 衣 耕 思 想 《 子 》 张 储 备 管 主
、
《 子 》关 于 调 节社 会 总 需求 的 刻 的认 识 。 管
管子的财政思想
2019年9月第44卷 第5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ep.2019Vol.44 No.5历史学研究管子的财政思想马海涛,韦烨剑(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管子的财政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子相齐中兴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管子财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以管子财政思想的战略布局和基本方略为切入点,对管子“致富强、匡天下”的战略目标,“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和同听令”的战略举措,以及“来天下之财”“取于民有度”“利出于一孔”等行动纲领进行了系统且独到的论述,认为其开辟了中国古代财政理论的新境界,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最后,结合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强国目标,从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厉行法治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管子财政思想对中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管子;财政思想;国家治理;现代财政制度中图分类号:F8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9)05-0148-09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9.05.021引 言《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烕之。
”[1]《小雅·正月》,第178页公元前771年,昏乱无道的周幽王被犬戎伐杀,西周灭亡。
次年,平王东迁,历史进入“天子卑弱,诸侯力争,南夷北狄,交伐中国”[2]卷二十一《要略》,第535页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取义弃嫌,拜管子为相,尊之为仲父,开启了齐国40载变法图强之路。
管子相齐,大兴改革,厉行法治,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3]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2539页,首成春秋霸业。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4]。
在管子相齐过程中,财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管子》财政收支理论评价
《管子》财政收支理论评价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管子》是后人依据管仲的言行整理的一本书,是先秦时期一部极有价值的哲学、政治、经济鸿篇巨制,现存七十六篇,其中约有二十多篇是以研究财政经济为主的论文。
《管子》一书中所反映的财政收支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财政收入理论(一)取之有度的薄税政策。
《管子》不是无税论者,而是主张轻税,反对重税。
它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权修》),提醒不顾民力横征暴敛,便会造成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管子》认为实行重税有三大弊病:一是妨碍生产;二是影响人民的生活;三是招致人民的怼怨。
而“薄赋敛,毋苛于民,待之忠爱,而民可使亲”(《五辅》)。
可见《管子》认为统治者应采取“取于民有度”的薄税政策。
为了合理确定百姓的税收负担,《管子》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相地而衰其征”(《小匡》)。
即要视其土地的肥瘠来确定赋税的标准,实行按负担能力来征税。
不同土地课征的税率不同,不同年景按粮食收成的好坏税率也不同,同时还区分耕地与非耕地的税率。
2、减少税种。
主张以土地税为主,如“赋禄以粟,按地而税”、“相地而衰其租,则民不移”(《大匡》)。
因为土地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没有土地,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也就没有征税的来源。
而征税的项目多,会使人民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威胁君主的统治地位。
可征可不征的税收尽量不征,必须开征的税收应从轻征收。
3、单一税率。
《管子》说:“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问》篇衍文),即关税和市税只征其中一种,不可同时并征。
它还主张一物只可征一次,不可一征、二征地重复课税,因为这会阻碍商品流通,妨碍产业发展。
(二)强调经济收入的财政观点。
《管子》主张以增长的经济收入,来代替强制性的租税收入,这是它在财政思想上的杰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子》财政调控思想国家的财政实力是国家对经济、政治进行调控的基础,而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意愿则是财政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就是要调节人民的利益关系,实现国家的大治。
《管子》指出:“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
”【《管子·轻重·国蓄》第七十三】[解释]:凡将治国,不懂得调控的方法,就不能调节国民经济以凝聚人民;不能够调节百姓的利益关系,就不能讲求法制以实现国家大治。
这里所说的“轻重”就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调通民利”就是调节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不致过分悬殊。
《管子》指出:“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
万物之满虚随财,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
[解释]:国家要根据物资的余缺,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及时平抑物价,避免物价的或高或低。
通过这种调控最终要达到如下的效果:“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繈(jiǎng qiǎng)千万;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钟之藏,藏繈百万。
春以奉耕,夏以奉芸。
耒耜械器,种镶(ráng xiāng)粮食,毕取赡(shàn)于君。
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然则何? 君养其本谨也。
春赋以敛缯帛(zēng bó),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解释]:君主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调控后,不论人口少的都邑,还是人口多的都邑都储藏有与之相应的粮食和钱币,并以这些粮食和钱币贷给农民,以保证农民春耕、夏锄之用,从而既避免富商大贾对百姓的巧取豪夺,国家也不会使财利流失于私商。
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说到底是国家运用财政机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有雄厚的财政储备。
没有强大的财政储备,就无法进行调控。
所以《管子》在《国蓄》的开篇就指出:“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
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
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管子·轻重·国蓄》第七十三】。
[解释]:只有当国家有了十年的粮食储备时,才能解决人民的用粮不足问题,才能解决百官的俸禄问题;只有控制了山海等自然资源时,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才能进行宏观调控。
可见,加强国家的粮食储备、货币储备、控制山海等自然资源是何等重要。
因为“非有积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积财,无以劝下”【《管子·轻重·事语》第七十一】。
国家的调控工具是物资、货币,但最终都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都落实到具体的人。
所以,在管仲为齐国理财的四十余年中,始终突出人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
管仲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第二十三】,并从人的个性出发,制定理财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
他还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第一】。
[解释]: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管仲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总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百姓的意愿,合民心,顺民意。
无论是在财政收支方面,还是在财政管理方面,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在国家的调控方面也体现了这一原则。
《管子》指出:“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
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故民爱可洽于上也。
租籍者,所以强求也;租税者,所虑而请也。
王霸之君去其所以强求,废其所虑而请,故天下乐从也”【《管子·轻重·国蓄》第七十三】。
[解释]:一般百姓的心理都是给予则高兴,夺之则恼怒,而国家处理政事又不能不向百姓取得财政收入。
那么,如何既能取得国家所需要的这部分财政收入,又能顺应百姓的心理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给予人民利益的时候,要使人民能够察觉得到;在夺取人民利益的时候,要使人民感觉不到。
这样,人民与君主(国家)的感情就融洽了。
“租籍”是对人民强制性的征收,百姓对此十分反感,所以最好不采取这种形式取得财政收入;而“租税”这种征收方式,是经过谋划而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这种征税的方式百姓不易觉察。
因而成就王霸之业的君主,应该去掉强制性的征收方式,实行经过谋划而索取的征收方式。
这里所说的“租税”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赋税”,而是指运用轻重之策以获得各种专卖事业的收入。
《管子》认为征收赋税的负作用太大,他指出:“以室庑( yǎn)籍,谓之毁成;以六畜籍,谓之止生;以田亩籍,谓之禁耕;以正人籍,谓之离情(隐瞒实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赢利,此处指隐藏户口,不纳人头税,还能创造财富,从中获得大利)”。
[解释]:如果征收房屋税,就等于不让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如果按人丁收税,就等于让人们隐瞒家庭的实际情况;如果按户征税,就等于鼓励大户家庭(包括避籍浮浪之人)。
况且,由于“令有缓急”,又给富商大贾剥夺人民造成可乘之机。
“今人君籍求于民,令曰十日而具,则财物之贾什去一;令曰八日而具,则财物之贾什去二;令曰五日而具,则财物之贾什去半;朝令而夕具。
则财物之贾什去九”【《管子·国蓄》第七十三】。
[解释]:这对人民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而实行调控方式,可能取得比赋税征收大得多的财政收入,但对百姓的影响却不大。
这种运用调控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虽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但却符合百姓的心理,容易为百姓所接受。
因而,这也是管仲之所以津津乐道于国家调控的重要原因。
二《管子》对物价的调控,论述得颇多,也十分周密。
此处不能尽叙,只择其要者。
(一)《管子》论述了对物价进行调控的理论依据他指出:“岁有凶穰(ráng),故谷有贵贱。
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
”因为“谷有贵贱”、“物有轻重”,所以需要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加以平抑,否则就会使富商大贾乘年成不好、粮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之机,盘剥人民,以获取高额利润。
同时,还能够打击不法商贾囤积居奇。
他觉察到按人口对粮食的消费数量和每亩粮食的产量计征,百姓原本不至于遭受饥饿,然而百姓却有“饥饿不食者”;国家每年铸钱造币,原本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却“人事不及、用不足者”。
这是因为“谷有所藏”、“利有所并藏”。
就是说,这些粮食和钱币被富商大贾囤居起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
恶能以为治乎”。
作为君主,如不能将囤积的粮食分散给人民,以均有余补不足,分散兼并的财利,调节人民的费用,即使加强农业,督促生产,即使自己在那里无休止地铸造货币,也只能造成人民互相奴役而已,怎能算是国家的大治呢?换言之,就是要求君主(国家)借助财政工具,平抑物价,均平贫富。
(二)《管子》对国內不同地区粮价的高低提出了调控的办法当时,齐国西部发生了水灾,粮食价格上涨,而东部粮食丰收。
所以佣工贵而粮食价格便宜。
西部的粮价每鏂(ōu,两斗)是二十钱,东部的粮价每鏂只有二钱。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东、西部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管子出了个主意:“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谷菽粟(shū sù)决其籍。
若此,则齐西出三斗而决其籍,齐东出三釜而决其籍。
然则釜十之粟皆实于仓廪(cānglǐn)。
西之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无本者予之陈,五种者予之新。
若此,则东西之相被,远近之准平矣”【《管子·轻重丁》第八十三】。
[解释]:用征收货币税而折成粮食缴纳的办法去平衡二地的粮食价格。
当时规定每人征收现钱三十钱,但要求折成粮食缴纳。
西部粮食价格高,每鏂二十钱,一鏂二斗,则每斗十钱,这样西部三斗即可完纳税款。
而东部粮食价格便宜,每鏂二钱每斗只有一钱,要完纳税款需要三十斗粮食,即三釜粮食(十斗为一釜,三十斗即三釜)。
这样一来,一釜仅卖十钱(即每斗一钱)的齐国东部的粮食就全都进入国家粮仓了。
国家再以东部所纳之税赈济西部,这样既提高了东部地区的粮食价格、降低了佣工的价格,使之与西部地区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大体持平,又使西部百姓的困难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以征收货币税而折成粮食缴纳的手段调控国内各地粮食价格,使各地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得到均衡的政策。
这里,作者告诉我们调控物价可有多种手段,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处则根据东、西部粮食价格差距较大的情况,而采用征收货币税并折成粮食缴纳的手段,同样收到了调控的效果。
此外,《管子》还注意调控丰年与歉年的粮食价格。
粮食丰收之年,粮食价格过低,第二年人们就不种粮食了,致使粮食的产量降低,粮价便急剧上涨,民不足用。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当丰年粮价便宜,或物价下跌时,君主(国家)应该高于市价收购粮食;歉年粮价上涨,或其它物价上涨时,君主(国家)应该低于市价售出粮食。
这样君主不但有十倍的盈利,而且可以使物资、财货的价格无论是丰年,还是歉年,都能保持均衡【《管子·国蓄》第七十三】。
(三)《管子》论述了不同国家之间也要进行物价调控的问题《管子》认为,不仅国内的物价要进行调控,而且对国际间的物价也要进行调控。
《管子》这一观点在当时说来,是非常新颖、非常超前的,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之处。
《管子》认为,癸度每到二个国家,一定要从四面八方调查该国的物价情况。
“天下高,亦高”。
就是说天下各国的物价高,我国的物价也应随之而高。
如果“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
各国物价高而我国独低,我国必然被天下各国所吞掉。
作者没有阐述其中的道理,但是他接着讲述了一个故事:莱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妘姓,子爵。
春秋初,疆域西起今临朐,东至胶东半岛,北至渤海,南至今诸城、胶州。
)产紫色精美的绢,价格很便宜。
周国的人也喜欢这种精美的绢,但价格很贵,是莱国的十倍。
周国商人知道莱国这种绢的价格低廉之后,就大规模地收购莱国的这种绢。
莱国商人不知周国商人抢购这种绢对莱国的弊害,反而帮助周国的商人收集这种绢。
其结果是,周人用一些票据抵押给莱国商人,而将这种精美的绢控制在自己手中。
当莱国这种精美的绢被周国商人抢购一空之后,莱国商人握有的只是相当于货币的一堆票据,可失掉的却是这种精美的绢。
当时的社会,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只有掌握大量的实物,才称得上富裕。
而失掉这些实物,就说明这个国家财政空虚了,只掌握票据是毫无用途的。
莱国失去这些精美的绢,就等于莱国的经济操控在周人之手,也就相当于莱国被周国吞并了。
这种周人利用外贸来控制莱国经济的策略,就叫做国际间的贸易权衡战略。
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却阐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这就是:价格是国际贸易中的锐利武器,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在进行物价调控的同时,《管子》也十分注重调控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一)调控贫富差距在平抑粮价的问题中,涉及到了通过平抑粮价以均贫富的问题,此处所说的调节贫富差距,是指由于人们智力的不同而导致的贫富不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