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曹操(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①曹操(第7课时)
东临②碣石③,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⑥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⑦,歌以咏志。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摘要》,诗歌《嵩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②﹝临﹞到达,登上。
③﹝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过这里。
④﹝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竦峙(sǒngzhì)﹞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⑥﹝星汉﹞银河。
⑦﹝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
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一、整体把握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除了这两句之外,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接下来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1)“若”好像的意思,借助奇特想象和高度夸张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创造一种开阔的意境。
(2)以沧海自喻,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虚写、想象、夸张,诗人运用奇特想象,展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诗
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基础训练与理解
1、曹操是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篇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后四句写。
3、《观沧海》一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等内容,对全篇起到了统领作用。
4、《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景象的诗句中,写动景的诗句是;,。写静景的诗句是;,。
5、《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四、提升训练:
1、反复诵读本诗,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课后习题)
答: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景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广阔。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2、本诗是如何以“观”字统领全篇的?
3、用自己的话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展示的画面。
4、自选角度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