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解释一、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1、单位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在岗职工统计中不包括下列人员:⑴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⑵从单位领取原材料,在自己家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⑶发包给其他单位半成品加工、装配、包装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发包给其他单位的拆洗缝补、房屋修缮、装卸、搬运、短途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承包本单位工程或运输业务,其劳动力不由本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的农村搬运队、建筑队的人员等。

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有计划从农村就近招用,参加铁路、公路、输油输气管线、水利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工作,工程结束后立即辞退,不得调往新施工地区的民工。

⑸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校的实习生。

⑹离休、退休、退职人员⑺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等其他从业人员。

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在岗职工。

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在岗职工。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指单位的在岗职工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

3、其他从业人员指未作在岗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

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 内部退养职工指接近正常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退手续,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生活费的职工。

5、职工指在单位工作,以工资为生活费主要来源的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及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6、本年增加人数指在报告期内,本单位招收、录用和调入的全部从业人员。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工资、考勤、人力、设备等)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工资、考勤、人力、设备等)

人事、HR工作常用公式汇总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

2、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勒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x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x 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x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x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1.5倍x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2倍x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天+8小时x3倍x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金额x100%9,小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 - -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x 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 - -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x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x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 =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x 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 (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8.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离职率) /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或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 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 250天+12月= 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x8小时)。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2016-02-10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研究HRresearch88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行业信息的发布、揭秘;3、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博主个人号:rockysml HR必知的九大效益计量公式1. 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率指人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

该指标反应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是人力成本投入在企业总收入中的份额,是最能直接反应人力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额/营业额*100%2. 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劳动生产力是指每一个劳动力平均所创造的公司营业额。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公司营业额/劳动力人数(员工人数)3.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该指标反应的是每投入1单位的人事费用,能产生多少单位的营业收入。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公司营业额/人事费用总额4.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指企业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与企业最终获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税前利润/人事费用总额5. 薪资占人事费用的比例:计算公式=薪资总额/人事费用总额*100%6.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比例: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力的比例关系在于说明薪资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关系,如人均劳动生产力越高,人均薪资越低,则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率越高,也就是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个指标数字越大,公司老板越高兴啊)。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薪资*100%7. 培训费用占人事费用的比例:计算公式=培训费用/人事费用总额*100%8. 人均招聘成本:计算公式:人均招聘成本=招聘费用总额/到岗总人数9. 离职率(主动):主动率职率=主动离职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100%,关于离职率的计算,有好几种计算方式,简单化,就采取这种最常用的计算方式:离职率=离职总人数/(期前总人数+期间入职人数)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人力资源工作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工作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工作计算公式1、按劳动效率定员1.1单一产品定员人数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1.2多种产品定员人数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度工作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计划期废品率)法定工作日按250天计算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主要工种,如流水线作业;2、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注:以设备较多为主的工种,从重型设备冲床、注塑机;3、按岗位定员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放宽时间工作班时间=8*60注:以流动性较大的工种为主,如全自动设备、半自动设备;4、成本效益评估4.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2招聘成本效用=应聘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6、数量评估6.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6.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6.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注:招聘完成比大于100%时,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应聘比则说明招聘效果,该比例越大,说明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7、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7.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7.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7.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7.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7.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8、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8.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8.2 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8.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8.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9、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9.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9.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9.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9.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9.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9.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9.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9.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9.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9.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10、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在企业HR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计算很多数据,比如入职率、离职率、出勤率等等。

每个数据的计算方式都不复杂,但是类似的数据有几十个很容易混淆?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大约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供参考。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

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1。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计算公式为: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部人数之和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月平均人数=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计算公式为:2月末人数月初人数月平均人数+=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2)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2。

1—本季平均人数是季报基层表中应填报的平均人数是“1—本季平均人数",以年初至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报告季内月数求得。

计算公式为:33211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一季度:++=-66...11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二季度:++=-99...11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三季度:++=- 或(用本季平均人数计算)一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221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季度本季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二季度:+=-3321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季度本季平均人数季度本季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三季度:++=- 本季平均人数以报告季内三个月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3求得。

计算公式为:33个月平均人数之和报告季内本季平均人数=3.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

计算公式为:12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报告年内年平均人数=或:4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报告年内年平均人数=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计算公式为:1212月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用的计算公式01 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02 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03 常用工资计算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04 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05 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06 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07 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08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Excel教程】HR各类统计公式

【Excel教程】HR各类统计公式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
(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 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 季工作日 月工作日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50天÷4季=62.5天/季/ 250天÷12月=20.83天/月 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 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 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为
成本效用评估
总成本效用 招募成本效用 选拔成本效用 人员录用效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
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录用比 招聘完成比 应聘比 工资计算 加班率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
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
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 比重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
总额×100%

绩效考核常用公式

绩效考核常用公式

绩效考核常用公式一、绩效考核得分1、绩效考核计算公式 =KPI绩效 (50﹪ +360度考核 (30﹪ +个人行为鉴定 20﹪2、绩效换算比例 :KPI绩效总计 100分占 50﹪ ;360度考核总计 200分占百分的 30﹪ ; 个人行为鉴定总计占 20﹪。

二、绩效奖金计算方式1、月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 :每月从个人该月基本工资中提取 10%为个人奖金基准金额 , 按实际达成效果之优劣核算奖金金额 ;计算方法 :个人绩效奖金 =该月基本薪资 *10%*部门系数 *个人考核等级系数 .2 、年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 :年终奖金 =(系数 *连续工作月数 *基本工资 /12*评分百分率(系数由公司管理委员会根据年度利润报告而定 .3、在公司任期不满 1年者 , 其年终奖考核以连续工作月数计发三、如何列出考核项目的计算公式1、倒扣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2、统计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3、比例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4、经验型计算公式四、个人绩效分值的计算为使员工工作绩效相互间具有可比性, 以便有效地实施奖惩, 通常采用绩效分值计算法, 评估员工个人工作绩效完成情况。

个人绩效分值计算公式为:个人绩效分值=∑ (KPIi绩效分值×KPIi 权重 ×KPI 总权重+∑(工作目标完成分值×权重×工作目标总权重五、绩效奖金=管理单元综合考核系数×个人考核系数×奖金基数 H g; a7 w9 P! F, W4 Z六、如果员工绩效工资要与部门业绩挂钩, 则绩效工资首先需要根据部门考核成绩在部门间进行一次分配, 然后再根据员工考核情况在部门内进行二次分配。

! f$ ^9 r7 w a" f1 ]$ p (一部门绩效工资分配(一次分配 1 ] v; h, w2 I$ [ H: _$ u" _+ @f& J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 =公司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部门加权价值×部门月度考核系数 ]×某部门加权价值×该部门月度考核系数 +某部门月度奖罚金额 7 X& I9 E. n5 l# i / B( w+ ?& K" I/ f8 y6 @% V$ D(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二次分配$ H" B% E/ k# ^3 G& ~员工月度实得绩效工资 =部门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 (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员工月度考核系数 ]×某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月度考核系数 +某员工月度奖罚金额 , G7 v$ w+ M4 F+ z B3 p该方案中, 考虑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工作价值不同,需要用到部门加权价值系数和员工岗位价值系数。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

页眉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

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1.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 部人数之和 报告月的日历日数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 2 求得。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 月末人数2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 2)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 ,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 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2.1- 本季平均人数是季报基层表中应填报的平均人数是“1- 本季平均人数” ,以年初至 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报告季内月数求得。

计算公式为:或(用本季平均人数计算)一季度 :1- 本季平均人数 =1 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二季度:1 本季平均人数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2季度本季平均人数23. 年平均人数是以 12 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 之和除以 本季平均人数 报告季内 3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3三季度:1 本季平均人数 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2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3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33 求得。

计算公式为: 季度:1 本季平均人数 1月平均人数 2月平均人数3月平均人数3 季度:1 本季平均人数 1月平均人数 ... 6月平均人数6三季度:1 本季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 ... 9月平均人数9 12求得,或以 4 个季度的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以报告季内三个月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 求得。

计算公式为:页眉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 个月。

招聘相关计算公式

招聘相关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1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3、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4、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6、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六、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7、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八、社保计算方式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人力资源人员最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超详细

人力资源人员最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超详细

人力资源人员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人力资源的从业者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笔者简单统计汇总如下: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 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1.5 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2 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3 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Page 2-----------------------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HR 常用公式分析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 ×100%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 天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 当月有效工作天x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 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1. 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 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Page 3-----------------------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数量评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劳社部发[2008]3 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 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 天增设为11 天。

公式

公式

处理单据的标准时间,步骤1、计算出填写单据实际耗用的时间Tg=Tcn/NTg 实际耗用工时 Tc 总的工作时间 n 观测中与填写单据有关的观测次数N总观测次数2、计算总的平均工作效率Px=H/nPx总的平均工作效率H评定后折合的工作次数n评定前的工作次数3、计算出总的正常时间Tzh=TgPx Tzh总的正常工作时间4、计算出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工作时间Td=Tzh/DcTd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时间 Dc已处理完毕的单据总数5、赋予宽放时间,最后求出标准时间。

有时间宽放率为K6、Tb=Td/(1-K)Tb处理美分单据的标准时间 K时间宽放率员工平均人数统计月平均人数=计算月内每天实际人数之和÷计算月内的日历日数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对新建立不满全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个体按实际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季平均人数,是指计算季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季内个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3后求得季平均人数=计算季内个月平均人数之和÷3年平均人数,是指计算年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

年平均人数=计算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计算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员工结构统计员工性别构成统计,反应员工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有:女性员工占全部员工的比重、男性员工占全部员工的比重、员工的性别比列。

男性在先,女性在后女性比重=(女性员工人数÷员工总数)×100%男性比重=(男性员工人数÷员工总数)×100%性别比=(男性员工人数÷女性员工人数)×100%=(男性比重÷女性比重)×100%员工年龄构成统计针对特定的岗位或部门,按年龄对员工进行分组;对员工分组结果转换比率数,绘制员工年龄结构比率表员工学历构成统计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年限×人数)÷员工总人数求和∑员工职业资格结构统计以技术工人为例,计算其平均技术等级,这是分析员工技术素质的同性方法员工平均技术等级=∑(技术等级×员工人数)÷员工总数第二单元工时利用统计一、工作时间统计的意义为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定岗定员提供依据;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依据;为合理发放工作报酬、考核、奖励、晋升提供依据;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二、工作时间的构成日历时间,是整个事件资源的总量,是员工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制度公休时间,是指法定工作时间和节假日,我国的法定休息日,全年共有104天,加上全民的节假日11天,我国制度公休时间为114天制度工作时间,是指法定工作时间,员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小时数分别调整为20.92和167.4小时缺勤时间,是指在制度工作时间内由于个人原因没有上班的时间,缺勤时间分为全日缺勤和非全日缺勤两类,前者是指员工在一个工作日中都未上班;后者是指员工在一个工作日中,仅有几个小时上班,其他时间上班。

全年职工平均人月数计算公式

全年职工平均人月数计算公式

全年职工平均人月数计算公式
全年职工平均人月数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具体如下:
1. 职工人数是个时点指标,具体算法是:每月的职工人数=(月底职工人数+月初职工人数)/2,年度职工人数=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12,即为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2. 每年度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是通过计算每年度职工总人数与每年度工作日乘积的结果再除以一年总的工作日的方式来算的,一般是按月工作日当前月份天数进行累求的,算法:职工总数÷(12×月工作日)× 每月天数累求即可得出每年度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存量收入保有率计算公式

存量收入保有率计算公式

存量收入保有率计算公式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怎么计算月度平均人数#
小米:我表妹那家公司要计算月平均人数,是不是上月末人数+本月末人数/2啊?
南风:错了。

平均人数是计算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等的依据,是HR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

但有许多人由于不会计算或认为不重要,而造成统计上的差错。

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它与期末人数的区别在于:平均人数是报告期的平均值(即时期指标),期末人数是报告期的终值(即时点指标)。

期末人数则只需清点清楚有多少人即可,无需再进一步计算。

在统计报表中经常使用的指标有月平均人数、季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三种。

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月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

季平均人数是季度内3个月平均人数相加,被3除求得。

年平均人数是报告年内每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全年12个月除求得。

小米:月平均人数要去算每天实有多少人,全部人数相加之和,再除以这个月有多少天?
南风:是这样理解。

小米:哗,这怎么算啊。

南风:有的HRP软件有这功能的。

小米:可表妹她们没有啊。

南风:也可以用EXCEL计算。

用VBA编一个小程序……
小米:且慢,要会VBA还用来找你?
南风:那就用函数吧。

看下面的EXCEL表。

姓名进入日期当月起始离职日期截止日期在册

数月平均人数
李美娟2005-3-12012-3-12012-3-3131张大路2008-7-12012-3-12012-3-3131黄名达2008-7-12012-3-12012-3-3131孙凤丽2008-7-12012-3-12012-3-3131张起程2008-7-12012-3-12012-3-3131陈阵2008-7-12012-3-12012-3-3131梁亮良2008-7-12012-3-12012-3-3131
陈全2008-7-12012-3-12012-3-3131
谭勇2008-7-12012-3-12012-3-3131
钱治强2008-7-12012-3-12012-3-3131
杨坤明2008-7-12012-3-12012-3-3131
白风权2008-7-12012-3-12012-3-172012-3-3116
刘力2008-7-12012-3-12012-3-172012-3-3116
陈伟良2012-3-152012-3-12012-3-3131
刘诏玉2012-3-152012-3-152012-3-3117
马绍光2012-3-282012-3-282012-3-314
董丽2012-3-282012-3-282012-3-314
何至特2012-3-282012-3-282012-3-314
黄恩2012-3-282012-3-282012-3-314
程思进2012-3-282012-3-282012-3-314
44114.2
计算时段为2012年3月份,B列和D列分别填入员工进入公司时间和离职时间。

如果在2012年3月1日前进入,当月起始时间即为2012年3月1日;如果是2012年3月进的,就填实际进入时间。

离职时间也按实际填写。

截止时间一律为月末,即12年3月31日。

小米:到这里为止我是明白的,那在册天数怎么自动计算?
在F2单元格填入 =IF(D2=0,E2-C2+1,IF(D2>0,D2-C2))
这里用上了IF函数。

1、如果D2=0(离职日期为空,即全月在职),
在册天数=截止日期-当月起始日+1。

+1是因为要计算本日。

入职当天计在册。

2、如果D2>0 即当月离职,
在册天数=离职日期 - 当月起始日。

离职当天不计在册。

用鼠标拖曳功能将公式下拉到F列每个单元格,即自动计算每个员工的当月在册天数。

小米:下面我知道了,F列的合计就是全部员工的在册总天数,月平均人数就是在册总天数/当月日历总天数。

我还算聪明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