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674d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9.png)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护理干预措施、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干预效果评估进行研究,发现家属的心理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
为家属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重视其心理健康需求,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结论指出家属心理健康需要被重视,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为家属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通过不断改进干预措施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改进建议、支持、帮助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常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患者的家属承担着照顾和支持患者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应对患者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相较于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责等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针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干预措施展开调查和研究,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深入了解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困境和压力,以及对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家属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保障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参考模板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36624c9f18583d04864592f.png)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入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精神病配偶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精神病患者病程多迁延,常呈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
它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为此,作者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8年3月10日~5月10日在我院住院的30名精神病患者的配偶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26 a~53 a,平均36.4 a;文化程度:大学4名,高中及中专13名,小学7名,文盲6名。
1.2 方法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测评入组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入组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入组患者配偶SCL 90评分(略)注:与常模比较*P<0.05,**P<0.01。
表1显示,SCL90评分,患者配偶在患者入院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患者出院时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心理科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与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科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与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1a5e0576c66137ee0619f6.png)
的良好指标 ,术 中维持适当尿量 非常 重要 ,要求尿量达 ̄5 L( ・) lm / gh以 J k 上 ,肾保 护最有效 的措施 是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防止血容量不足导 致 的低血压发生 ,另外在 阻断前3mn 0i 给予甘露醇0 50 g g . ,. / ,也可静 脉 2-5 k -
注射呋塞米2 -0 g 04 m ,若 阻断主动脉期间尿量偏 少,推荐使用输液泵 输
10 I 2 临床 护理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月第 8卷 第 3 期 G i oC i Mein,aur 21,o. N . u e f h a d i J a 00V 1 , o d n ce n y 8 3
用微量 泵输硝 酸甘油 [. 5 g(gm n] O2 / ・ i) - k 降低 心脏负荷 ,使阻滞后 血压升 高不超过2%直至 腹主动脉开发 前数分钟 ,从 而使 心率血压保 0
并对 结果进 行分析 ,以探 讨对 精神 病 患者 家属 的护 理干 预措施 。
,
【 关键词 】精神 病 ; 家属 ;心理 状 况 ;需求 ;护理干 预 中图分类 号 :R 7 。4 43 7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14 (00 3 0 2— 3 6 1 8 9 2 1 )0— 10 0
注 ,左心后 负荷降低 ,外周血管 阻力降低伴动脉压 下降 ,由于下肢缺 血性血管扩 张 , 管平滑肌暂 时性麻 痹 ,乳酸及其它 引起 血管舒张和 血 抑制心肌 的代谢物 的积聚 ,加之 手术出血量大 ,血容量不 足 ,静脉 回 心血量减少 ,造成 心排血量减少 ,以及 外周血管 阻力 降低 的共同作用
管导管 ,安全返回病房 ,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麻醉获得成功 。
3讨 论
精神科门诊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精神科门诊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1ffae1d0c22590103029dd8.png)
精神科门诊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精神疾病是一种因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的疾病,患者通常有精神失常以及行为异常等表现,发病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是该病具有的特点,这给患者以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在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之后患者的家属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状态。
对精神病患者其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对患者恢复简单的社会功能具有促进的作用。
怎样对患者其家属所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来调解,这是当前精神科门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本人将在精神科门诊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一些工作体会做以总结,供相关人士做以参考。
标签:精神病门诊家属心理状况护理干预【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35-01在精神病人护理过程中,家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它承载着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监护功能。
在精神科门诊一站式服务台及导医工作中,在与病人家属零距离接触中,护士成为初诊和复诊病人家属获取正确信息的重要来源。
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性,我们也在长期大量与不同家属接触中,了解到家庭成员对待精神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包括:否认、忌讳、求治和厌烦心理。
有的心理过程对病人的就诊及治疗是不利的,有的是需要我们护士给予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及知识援助的。
如何利用我们门诊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针对性地对不同家庭不同病情阶段家属的心理状况做正确的指导是我们精神科门诊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人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一否认心理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为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變、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
当家属发现家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属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知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而简单错误地认为是个性或思想问题。
只是想办法寻找原因,动员亲朋好友来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在求助无效时才到医院门诊咨询。
有的经过几次、反复咨询后才把病人带来。
有的病人不肯来就诊,家属也就束手无策。
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
![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a4f827cea8114431b80dd8cc.png)
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目的了解住院抑郁症家属的心里健康状况,探讨心里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抑郁状态的作用。
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干预前后的症状变化。
结果心里干预后分值比干预前下降,干预后家属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
结论采用恰当的心里干预措施,可以解决家属诸多的心里问题,明显改善家属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抑郁症患者家属;心里健康;焦虑;抑郁;心里干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各方面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家属常受歧视,有自卑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了原有的社会活动或改变了生活方式,这无疑对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大大降低了家属的身心健康,反过来又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本文通过对我院住院的84例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
调查对象均为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84例,均排出意识障碍、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史及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其中男42例,女42例。
年龄:50岁以上40例,50岁以下44例;文化程度: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36例,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48例;与患者关系:一级亲属54例,二级亲属30例。
1.2方法1.2.1研究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分别于入院时及8w后对抑郁症患者1名直系家属进行心理状态评定。
自评定表收回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
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1.2.2干预方法1.2.2.1心理知识讲座每周利用1h的探视后休息时间由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理人员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干预组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属的心理调适能力。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7578ed3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e.png)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刘淑华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08(21)6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惠者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SDS、SAS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3d 内及1mo后对陪护亲属进行测评;并将亲属分为干预组(n=31)和未干预组(n=31),对干预组进行临床干预.结果 62例住院患者亲属3d内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临床干预是有效和有必要的.【总页数】2页(P920-921)
【作者】刘淑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 [J], 陈振霞
2.老年痴呆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J], 何玉芬
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 [J], 王刚平;颉瑞;王华永
4.综合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J], 李守春;
陈常云
5.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 王飞;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cc5abc3da38376baf1faeb0.png)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摘要】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问卷对131例长期住院的患者亲属进行调查。
结果长期住院患者亲属的躯体症状、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给针对性的干预。
【关键词】长期住院;亲属;心理状况;干预本研究对131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应激因素(最感烦恼或不安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6月~12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5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亲属(患者直接监护人,18岁以上)131人。
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51.22±8.68)岁,病程10年至45年,平均(27.71±7.90)年;亲属:男62人,女69人,其中父亲17人,母亲21人,丈夫4人,妻子10人,儿子18人,女儿9人,兄弟23人,姊妹29 人,亲属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3.18±14.33)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6人,高中19人,初中41人,小学25人,文盲20人。
1.2 方法1.2.1 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沟通技巧、量表评定,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的培训。
1.2.2 对131位亲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和自编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个别施测,问卷和量表填答完毕现场收回。
问卷回收率100%。
自编问卷包括亲属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亲属最感烦恼或不安的问题包括患者住院费用、患者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需要转院、精神疾病加重、本人婚姻家庭及工作内容的调查表格,供患者亲属自行选择其中一项(只选一项)。
2 结果2.1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的各类心理症状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见表1。
表1长期住院患者亲属SCL-90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因子国内常模(n=1388)患者家属(n=131)〗u值p值躯体化1.37±0.481.78±0.568.10P<0.001强迫症状1.62±0.581.56±0.511.28P>0.20人际关系1.65±0.612.35±0.799.86P<0.001抑郁1.50±0.591.98±0.3813.05P<0.001焦虑1.39±0.431.72±0.547.04P<0.001敌对1.46±0.551.54±0.461.86P<0.01恐怖1.23±0.411.29±0.631.07P>0.20偏执1.43±0.571.49±0.651.02P>0.20精神病性1.29±0.421.31±0.570.39P>0.50表2长期住院患者亲属心理应激因素调查(例,%)项目男(n=62)女(n=69)合计住院费用19(30.6)26(37.7)45(34.4)合并严重躯体疾病13(20.9)15(21.7)28(21.4)需要转院10(16.1)11(15.9)21(16.0)精神疾病加重7(11.3)9(13.0)16(12.2)婚姻家庭6(9.7)4(5.8)10(7.6)工作4(6.5)2(2.9)6(4.6)其他3(4.8)2(2.9)5(3.8)2.2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应激因素发生率最高的为住院费用,其次为患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需要转院,表2示。
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3f85be31b765ce050814f0.png)
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观察神经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共104例,采用自制的心理状态及需求问卷调查表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
结果护理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家属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共97例(93.27%)选择非常想了解;其次为药物治疗的效果92例(88.46%)。
结论神经疾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通过护理能够帮助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医院应注意满足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药物治疗的效果的心理需求,提升家属护理及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心理需求;护理对策精神科住院患者在认知、情感交流、意志控制、行为活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对其家属造成直接性的伤害[1]。
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一定影响,由此,本研究分析神经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共104例,男女比例58:46,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68±3.45)岁。
与患者关系:配偶38例(36.54%),父母子女57例(54.81%),其他9例(8.65%);文化程度:大学或以上学历27例(25.96%),高中学历35例(33.65%),初中学历21例(20.19%),小学或以下21例(20.19%);职业:农民26例(25.00%),工人23例(22.12%),干部18例(17.31%),商人13例(12.50%),退休9例(8.65%),无业15例(14.42%)。
1.2方法在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在患者入院7d内与患者出院时,分别对家属发放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心理需求调查表。
ICU患者配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
![ICU患者配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5fe6f1389eb172dec63b7ac.png)
ICU患者配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目的了解ICU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焦虑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240例ICU的患者配偶进行便利抽样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配偶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50分视为焦虑,SDS>53分视为抑郁,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②特质应付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由姜乾金等編制1993年编制,用以评估个体日常相对稳定的应对策略。
共20个条目,分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各包含10个条目,PC和NC的克郎巴赫a系数分别为0.609和0.70。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Spearman 相关分析。
2 结果ICU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ICU患者配偶的SAS、SDS平均标准分显著高于国内人群常模(SAS:52.47±6.97 vs 37.23±12.59,t=33.859,P=0.000;SDS:57.64±7.40 vs 41.83±10.69,t=33.08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0例患者配偶中,有焦虑情绪者(SAS总标准分≥50)158例(焦虑发生率为65.8%),有抑郁情绪者(SDS总标准分≥53)191例(抑郁发生率为79.6%)。
3 讨论患者因病情危重入住ICU对其配偶同样是严重的心理应激,Pochard等研究发现出院或死亡前的ICU患者家属中配偶的焦虑抑郁分别是75.5%、82.7%;本调查结果表明,ICU患者配偶中65.8%有焦虑症状,79.6%有抑郁症状,且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
而在我国普通人口中,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状态发生率约2%~5%,抑郁状态发生率约15.1%~22.5%。
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调查与护理对策
![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调查与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233c543b3567ec102d8a77.png)
・
l ・ 3
首 次住 院 精 神病 患者 家 属 情 绪 调 查 与护 理 对 策
朱福坚摘谢翠芬 Nhomakorabea邓穗 芬
胡凤 兴
龙绪星
郑伯 全
要 目的 : 探讨首次住 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的情绪改变及护理 干预对患者家属 的影响 。方法 : 随机抽取首次住 院的 2 0名精神病患 者家属 0
针对性的护理 干预 : 1 对家 庭成员 进行 有 目的性 和针 对性 ()
2 1 S S测试结果 . A
患 者人 院 3 d内患 者家属 S S评分 > A
的健康教育指导 , 提高其对 疾病 的认识 。根据 精神 疾病 防 治 手册及 本院 自编的标准健康教 育计划编 写宣 传册 和健康教 育 计划 。采用 举办学习班集体讲解 、 个别指导及讨论 的方 法 , 另
精神病 患者家属的心理情 绪进行 了调查 , 并对 精神病 患者 家 属 开展 心理护理干预 , 家属在 短时间 内尽 快适 应角 色 的转 使
换 , 对现实 , 面 以积 极 的 心 态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工 作 , 进 患 者 促
康复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3 两组 家属 焦 虑 、 郁 评 定 患 者 入 院后 3 d内采 用 . 抑 Z n 焦虑 自评量表 ( A ) Z n 抑郁 自评量表 ( D ) u gs S S 和 u gS S S 对 两组家属进行测试分析 。S S和 S S各 有 2 A D 0个 条 目 按 1
3 2名 , 其他家属 3 6名 。将 人选 家属 随机 分为 干 预组 和对 照 组 各 10名 , 7 两组家属在性 别 、 年龄 、 学历 等方面 比较 无显 著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分析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5f1acb964bcf84b9d57be3.png)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分析发表时间:2017-08-02T14:33:16.6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2期作者:郁涛余发春马建敏[导读] 根据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期间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心理[1-2]。
(昆明市老年精神障碍诊疗技术中心【sw(技)—33】云南昆明 650224)【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SCL-90症状评分,并分析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例数、抑郁例数相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
结论: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家属;心理状态;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31-02根据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期间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心理[1-2]。
本文针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临床相关资料及方法1.1 临床相关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本院住院的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家属13例,女性患者家属17例,患者家属的年龄区间为48~68岁,平均年龄为(53.29±1.6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家属12例,女性患者家属18例,患者家属的年龄区间为47~69岁,平均年龄为(53.33±1.60)岁。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39199407866fb84ae45c8d79.png)
照组( P <0 . 0 5 ) , 见表2 。
墨 叠 醛 艘廉
表 2 观察组与对照组 S AS 、 S DS评 分 比 较 I 士s l
择 期 手 术 常 见 紧张 、 恐惧 、 焦虑等负性情绪 , 护理人员应 当根据患 者不同心理 特点 , 给予 其 有 针 对 性 的心 理 干 预 措 施 , 通 过与患者 亲切交 谈 , 评估其 心理状 态 , 通 过 聊 天、 播 放 音 乐 等 措施 转 移 患 者 注意 力 , 告 知 手 术 安 全性 , 举 例成功病 例, 主 动 关 心 患 者等措施拉近护患距离 , 得 到 患者 信 任 , 使 其 保 持 乐 观 心态 , 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本文研究表明 , 在 常 规 护 理 的 基 础 t, 采 取 积 极 的心 理 护 理 干 预 措 施 , 观 察 组 患 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 患者 的焦虑情绪 、 抑郁 情绪得 到有效缓解 , 王 爱华[ 5 ] 从 心 理、 生 理 等健 康 的 的角 度 研 究 也 证 实 了这 一 观 点 。 由 此 可 见 , 积 极 的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措施 , 能够有效改善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 ,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 献
2 0 1 2 , 1 4 ( 1 8 ) : 1 2 4 大降低。当前 , 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 的要求不仅是进行单纯的辅助操作 , 更要求护理 3 3 刘 字娥. 健康 教育 对普 外科 择 期手术 患 者 的护理 效果 [ J ] .中国 当代 医药, 人员应 当以患者为中心 , 在护理全过程 给予有效的整体 护理。患者需求主要 分为心 r 2 0 1 3 ,2 O ( 2 ) : 1 3 2 —1 3 3 理、 生理两方面 , 由于其处于疾病状态, 因此相 比健康正常人 , 心理与生理需求更 高, 给 [ 4 3 刘美云 , 刘秋秋, 周丽芳 , 等.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 的影响[ J ] . 中国 予 有效 的 心 理 护理 干预 能 够使 患 者 手 术依 从 性 提 高 , 从 而积 极 配 合 手术 [ 4 ] 。 现 代 医学 杂 志 , 2 01 2 , 2 2 ( 2 ) : 1 0 1 —1 0 3 对择期手术患者而言 , 在人院后进行手术还 有一段时 间, 患 者 在 这 段 时 间 更 容 5 3 王爱华. 床 头健 康 教 育 卡在 普 外科 择 期 手 术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 J ] .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易多想、 多虑 , 心理承受能力好一点的患者, 能 自行 解 压 稳 定 情 绪 , 心 理 承 受 能 力 差 [
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14da1f5335a8102d220d0.png)
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因子分中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家属拥有健康的心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61-02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加,慢性疾病在我国的危害日趋严重,而精神分裂症更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经济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1]。
因此长期繁重的生活照料及监护权压在家属的身上,家属除需承受繁重的生活照料,还要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无疑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使之患病[2],导致该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同时可能会影响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
故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对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6月在本院住院三次及以上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的家属,且长期承担照料患者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能够并愿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
研究对象均无精神疾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均有可比性。
其中男性69人,女性31人,年龄23~66岁;与患者关系:配偶35人,父母52人,子女13人;文化程度:本科3人,大专5人,高中29人,初中42人,小学19人,文盲2人。
1.2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进行调查,共90个题目,包括躯体不适、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分量表。
精神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精神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eb13c83c4bb4cf6ecd105.png)
精神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护理模式也逐渐朝着具有人文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精神病医院也从传统的封闭管理转为开放式人性化管理。
本院为了给精神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生活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开设了多张模拟家庭式病床。
本文通过对首次住院精神患者的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入组对象为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首次住本院的63例精神障碍患者的陪护家属。
其中男28人,女35人。
年龄22~66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大专以上8人(12.7%),高中(中专)10人(15.9%),初中24人(38.1%),小学15人(23.8%),文盲6人(9.5%)。
与患者关系:配偶24人,父母19人,子女15人,其他5人。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为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制的焦虑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于患者住院5天内向其陪护家属发放,并向家属交代清楚评分方法和要求。
对文盲及文化程度太低的家属,由调查者逐条讲解,让家属选择答案。
四份问卷各发放66份,回收有效问卷63份,有效回收率95.5%。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对象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结果显示,除偏执,敌对因子分数与国内常模相仿外,其余7项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其中躯体化,焦虑及抑郁最为明显(P<0.01)。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显示,住院精神患者陪护家属的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
见表1。
2.2 焦虑相关因素调查见表2。
3 讨论精神病院开设的模拟家庭病房为家属陪护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在生活、精神等方面的便利,精神患者也因为得到了系统治疗以及亲人的精心照顾,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和康复。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观察与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观察与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54c269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9.png)
建立家属互助小组、提供心理辅导热线等,帮助家属应对照顾患 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提高家属护理技能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知和护理技能,使其 更好地协助患者康复。
对未来的展望
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
完善精神卫生相关政策与法规,保障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权益。
推广心理护理干预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家庭经济状况 等也会对家属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心理状态对家属的影响
01
02
03
04
身体健康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家属 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痛、失眠
、消化系统问题等。
心理健康
家属的心理状态不良可能导致 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家庭关系
家属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家庭 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
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疲惫和无助情绪,担心患
者的病情反复和安全。
结果
03
经过护理干预后,家属的疲惫和无助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患者
病情稳定,家庭关系和谐。
06
CHAPTER
结论和建议
对实践的启示
重视家属心理状态
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家属的心理状 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抑郁和沮丧
家属长时间承受精神压力,可 能产生抑郁和沮丧情绪,对生
活失去兴趣和动力。
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家属面临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严重 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家属自身的心理素质
家属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f5d9fe9e31433239689388.png)
33 综合护理对保护病人的社会功能, . 延缓残疾发生具有重要意 义 在药物治疗 的同时, 必须配合综合护理 , 并让病人及家属掌 握基础的精神卫 生知识 , 树立信心 , 消除思想顾虑和 自卑心理 , 严 格按时、 按量遵 医嘱服药 , 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及工娱活动 , 尽可 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脑力 和体力劳动 ,培养病人更多 的兴趣爱 好 , 当地为病人提供社交 的机会 , 适 并鼓励其表达 自己的喜怒哀
因子 ; 心理 问题评判标准 :C 一 0 S L 9 总分> 6 分或单项 因子分> 分 , 10 2
均 为 有 心理 异常 表 现 。
1 调查方法 . 3
整个调 查 由经过心理 咨询师培训2 名治疗师负
责。 首先 由调查者向患者家属讲解本调查的 目的 、 意义, 文化程度
较 高 的 家属 采 取 当场 独 立 完 成 问卷 的 方式 , 程 度 较 低 家属 则 文化 由调 查 者逐 项逐 条 地 向受 试者 询 问并 帮助 其 完 成调 查 问卷 , 能 不
人 采 取 相 应 的 激 励 机 制 , 炼 病 人 体 力 和 智 力 , 进 大 脑 功 能 的 锻 促 恢 复 , 时 可 以通 过 劳动 获 得 一 些 经 济 上 的 补 助 , 加 病 人 生 存 同 增
加强对病 区老病人 的重点观察 ,特别对重症病人做 到心 中有数 ,
主要 是通 过 观 察病 人 语 言 、 情 、 表 动作 来 发 现 问题 , 不要 把病 人 的 陈述 、 身体 不适 一 概 看成 是 精 神病 的 症状 表 现 而忽 视 。
・
7 ・ 8
TODAY NURS S pe e , 0 1 No9 E, e tmb r 2 1 , .
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及干预
![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及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4cd3504d33687e21af45a9a2.png)
e h n n r ( < O 01 rt a o m P . ),i t r e to r u n e v n in g o p,S DS,S c r swe e sg i c n l o rt a h o t o r u (P < 0. 5 .Co cu i n o h a AS s o e r i n f a ty 1 we h n t e c n r 1 o p i g 0) n l so ft e p —
[ yw r s Ke o d】me tll e s s o s ;a xeya dd p es n n ev nin na i n s ; p u e n i n e rs i ;itre t l t o o
【 中圉分 类号] 7 9 3 R 4 .
【 献标 识 码】 文 A
u t n o h i nt l e l t t ,p t n s we e r n o yd v d d i t o t o r u n h p u e fi t r e t n g o p2 a e ,t ei t r e t n a i ft e r o me a a t s a us a i t r a d ml i i e o c n r l o pa d t es o s so e v n i r u 9 c s s h e v n i h h e n g n o n o g o p c r n e v n i n r u a e i t r e to s,a d wi h o s i a l o m r nay e .Re u t n al l p u e a x e y a d d p e so c r ssg i c n l i h n t t ed me tc dutn r we ea l z d h s lsme t l i o s n it n e r s in s o e in f a t h g — y ls i y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d9811bcf89eb172ded63b7b1.png)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症状 自 评量表(c -9 ) s L_O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 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精神分 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应对因子分低于常模, 消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常模 ; 症状 自 评量表(c .9 ) s L 一 总分和因子分 中躯体不适、 _0 恐怖、 偏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 多采 用消极应对方 式, 少采 用积极应 对 较
方式 , 其心理健康水平低 于全 国常模 , 存在一 定的心理 问题 , 导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水平。 需指
精神分裂症是 以基本个性改变 , 、 思维 情感 、 行为的分裂 , 精
(C 、 P )消极应对 ( C 两个 因子 。 N) 122 症状 自评量表 (C _9 ) : 9 个条 目, .. s L 0 J共 0 包括躯体不 适、 迫、 强 人际关系 、 、 虑 、 、 、 抑郁 焦 敌对 恐怖 偏执 、 精神病性和 其
(3 9 ) 小学 1 4.% , 6名( 95 ) 1 .% 。
12 调 查 方 法 .
21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对方式测评结果( 见表 1 。 )
表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对方式测评结果与常模比较( x± ) 分。 s
从表 1 可看 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应对因子分低于常
1 对象与方法
症状的严重程度按 1 5 — 分作五级评分 , 即从“ ”“ 度” “ 无 、轻 、中
度”“ 、偏重” “ 、严重”得分越高, , 症状越明显, 心理健康的水平
越低 ; 反之 , 心理越健 康 。心 理 问题判 定标 准 : 项 因子 分 > 单 2
分, 均为有 心理异常 表现。以该量 表总分 和因子分作 为心理 健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e1379a2c172ded630a1cb6b2.png)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收集2015 年8 月至2016 年8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陪护亲属40 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我院其他科室住院患者陪护亲属4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陪护亲属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并给予观察组陪护家属心理干预,分析观察组陪护家属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
结果观察组陪护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陪护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给予陪护家属必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陪护家属;心理健康;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nd to study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 collected in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of our hospital's relatives escort 40 cases,as observation group,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period in our relatives escort 40 patients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hospital,as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lativ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escort escort fami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analysis of observation group families escort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nursing famil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nursing famili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nursing,P < 0.05. Conclusion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escort relatives there different level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families to escort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mood,for patients with disease rehabili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schizophrenia;Family members;Mental health;Nursing intervention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重症精神疾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
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入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精神病配偶心理健康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病程多迁延,常呈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
它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为此,作者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3月10日~5月10日在我院住院的30名精神病患者的配偶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26 a~53 a,平均36.4 a;文化程度:大学4名,高中及中专13名,小学7名,文
盲6名。
1.2 方法
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测评入组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入组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入组患者配偶SCL90评分(略)注:与常模比较*P<0.05,**P<0.01。
表1显示,SCL90评分,患者配偶在患者入院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患者出院时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3 讨论精神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特有的病程特征,不仅对患者的劳动能力有破坏性影响,而且使照料者负担极为沉重。
患者家属是护理照顾患者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2]。
由于家属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长期照料和监护责任,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配偶身心健康的多个方面。
加之经济负担加重、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精力过渡消耗、疾病难以治愈和高复发等特点,时刻影响着患者配偶的精神感受及心理健康状况[3]。
本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配偶在患者入院时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
子分均显著高于患者出院时(P<0.01);在患者出院时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提示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应激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可能与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病期常有令人难堪或危险的行为及情感交流困难,对于配偶给予的照顾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或作出不适当的反应,给配偶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在照顾患者中不仅体力消耗大,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经济负担重有关。
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效果不仅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关,还与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配偶的态度、对患者的照顾程度等诸因素有密切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家庭环境温馨,配偶对患者耐心及无微不至的关怀等,患者的预后就好,复发率低;反过来,精神病患者发病期间能否安心住院及接受治疗直接影响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配偶的心理负担过重,可使其神经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躯体疾病。
因此全社会在关心精神病患者的同时,也应关心其配偶的心身健康。
4 护理干预
针对上述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方面要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使家属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运用护理知识及经验,安慰患者的配偶,面对现实,沉着应对,努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正确对待患者精神异常,理解患者的精神痛苦。
对女性配偶,护理人员更应宽容、理解其各种心理表现,予以同情,进行有效的合
理引导,以助于疏泄紧张、害怕、焦虑的心理。
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配偶,应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与患者病情有关的知识,让其了解患者住院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使他们从教育、指导和支持中获得益处,提高他们对负性事件的应对策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2]徐娟,邱大宏,刘永忠,等.慢性疾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