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复习题--简答题-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食品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2、淀粉的糊化3、油脂的同质多晶现象4、蛋白质的胶凝作用5、蛋白质织构化6、吸湿等温线7、变性淀粉8、固定化酶9、膳食纤维10、食品添加剂11、水分活度12、淀粉的糊化13、焦糖化反应14、蛋白质的功能性质15、油脂的塑性16、吸湿等温线17、膳食纤维18、变性淀粉19、过氧化值20、蛋白质的胶凝作用二、填空题1、膳食纤维在人体内无法消化,这是因为人的体内只有的消化酶,不含的消化酶。
2、脂溶性维生素中,与钙调节相关的是;与视觉有关的是;对氧最敏感的是,因此它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3、酶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4、酶固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和。
5、写出化学名称:DHA ;EPA 。
6、肉中处于还原态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呈,形成氧合肌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时呈,形成高铁血红素时呈。
7、蛋白质的和常用来作为蛋白质起泡性能的评价指标。
8、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及四类。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11、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和。
12、脂类氧化的主要机制有、和。
13、油脂中最常见的同质多晶有种晶型,其中以型结晶的结构最稳定,型的油脂可塑性最强。
14、叶绿素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血红素中结合的金属元素是。
15、膳食纤维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为和膳食纤维;按来源分为、和膳食纤维。
16、肉中处于还原态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呈,形成氧合肌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时呈,形成高铁血红素时呈。
17、脂溶性维生素中,与钙调节相关的是;与视觉有关的是;对氧最敏感的是。
三、选择题1、食品中的水分分类很多,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同一类()。
A. 多层水B. 化合水C. 结合水D. 毛细管水2、一次摄入大量苦杏仁易引起中毒,是由于苦杏仁苷在体内彻底水解产生(),导致中毒。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一、填空题1 碳水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单糖的数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 单糖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分为_______和_______,寡糖一般是由_______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聚合度大于_______,根据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多糖分为_______或_______.3 根据多糖的来源,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根据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多糖衍生物称为_______.4 糖原是一种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中,淀粉对食品的甜味没有贡献,只有水解成_______或_______才对食品的甜味起作用;5 糖醇指由糖经氢化还原后的_______,按其结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6 肌醇是环己六醇,结构上可以排出_______个立体异构体,肌醇异构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只有_______,肌醇通常以_______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同时多与磷酸结合形成_______,在高等植物中,肌醇的六个羟基都成磷酸酯,即_______.7 糖苷是单糖的半缩醛上_______与_______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糖苷的非糖部分称为_______或_______,连接糖基与配基的键称_______.根据苷键的不同,糖苷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8 多糖的形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多糖可由一种或几种单糖单位组成,前者称为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9 大分子多糖溶液都有一定的黏稠性,其溶液的黏度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溶液中的_______.10 蔗糖水解称为_______,生成等物质的量_______和_______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11 含有游离醛基的醛糖或能产生醛基的酮糖都是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有弱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有强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12 凝胶具有二重性,既有_______的某些特性,又有_______的某些属性;凝胶不像连续液体那样完全具有_______,也不像有序固体具有明显的_______,而是一种能保持一定_______,可显著抵抗外界应力作用,具有黏性液体某些特性的黏弹性_______.13 糖的热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酯类等;14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15 通常将酯化度大于_______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酯化度低于_______的是低甲氧基果胶;果胶酯酸是甲酯化程度_______的果胶,水溶性果胶酯酸称为_______果胶,果胶酯酸在果胶甲酯酶的持续作用下,甲酯基可全部除去,形成_______.16 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_______pH值和_______糖浓度中可形成凝胶,一般要求果胶含量小于_______%,蔗糖浓度_______%~75%,pH2.8~_______.17 膳食纤维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按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18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膳食纤维中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具有清除这些自由基的能力;19 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吸收;20 琼脂除作为一种_______类膳食纤维,还可作果冻布丁等食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_______,也可凉拌直接食用,是优质的_______食品;二、选择题1 根据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碳水化合物是属于一类_______的化合物;A多羟基酸B多羟基醛或酮C多羟基醚D多羧基醛或酮2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_______有很大关系; A苷键B配体C单糖D多糖3 淀粉溶液冻结时形成两相体系,一相为结晶水,另一相是_______. A结晶体B无定形体C玻璃态D冰晶态4 一次摄入大量苦杏仁易引起中毒,是由于苦杏仁苷在体内彻底水解产生_______,导致中毒;AD-葡萄糖B氢氰酸C苯甲醛D硫氰酸5 多糖分子在溶液中的形状是围绕糖基连接键振动的结果,一般呈无序的_______状;A无规线团B无规树杈C纵横交错铁轨D曲折河流6 喷雾或冷冻干燥脱水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随着脱水的进行,使糖-水的相互作用转变成_______的相互作用;A糖-风味剂B糖-呈色剂C糖-胶凝剂D糖-干燥剂7 环糊精由于内部呈非极性环境,能有效地截留非极性的_______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A有色成分B无色成分C挥发性成分D风味成分8 碳水化合物在非酶褐变过程中除了产生深颜色_______色素外,还产生了多种挥发性物质;A黑色B褐色C类黑精D类褐精9 褐变产物除了能使食品产生风味外,它本身可能具有特殊的风味或者增强其他的风味,具有这种双重作用的焦糖化产物是_______.A乙基麦芽酚褐丁基麦芽酚B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C愈创木酚和麦芽酚D麦芽糖和乙基麦芽酚10 糖醇的甜度除了_______的甜度和蔗糖相近外,其他糖醇的甜度均比蔗糖低; A木糖醇B甘露醇C山梨醇D乳糖醇11 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_______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的水溶性氨基葡聚糖;Aα-1,4 Bβ-1,4 Cα-1,6 Dβ-1,612 卡拉胶形成的凝胶是_______,即加热凝结融化成溶液,溶液放冷时,又形成凝胶;A热可逆的B热不可逆的C热变性的D热不变性的13 硒化卡拉胶是由_______与卡拉胶反应制得; A亚硒酸钙B亚硒酸钾C亚硒酸铁D亚硒酸钠14 褐藻胶是由_______结合成的大分子线性聚合物,大多是以钠盐形式存在; A醛糖B酮糖C糖醛酸D糖醇15 儿茶素按其结构,至少包括有A、B、C三个核,其母核是_______衍生物;Aβ-苯基苯并吡喃Bα-苯基苯并吡喃;Cβ-苯基苯并咪唑Dα-苯基苯并咪唑16 食品中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_______加工过程; A高压B低压C高温D低温17 低聚木糖是由2~7个木糖以_______糖苷键结合而成; Aα1→6 Bβ1→6 Cα1→4 Dβ1→418 马铃薯淀粉在水中加热可形成非常黏的_______溶液; A透明B不透明C半透明D白色19 淀粉糊化的本质就是淀粉微观结构_______.A从结晶转变成非结晶B从非结晶转变成结晶;C从有序转变成无序D从无序转变成有序20 N-糖苷在水中不稳定,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有色物质,这些反应是引起_______的主要原因;A美拉德褐变B焦糖化褐变C抗坏血酸褐变D酚类成分褐变三、名词解释1多糖复合物;2环状糊精;3多糖结合水;4果葡糖浆;5黏度;6多糖胶凝作用;7非酶褐变;8美拉德反应;9焦糖化褐变;10淀粉的糊化;11淀粉的老化;12海藻硒多糖;13交联淀粉;14低黏度变性淀粉;15预糊化淀粉;16氧化淀粉;17膳食纤维;18糖原;19纤维素;20微晶纤维素四、简答题1 简述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2 碳水化合物吸湿性和保湿性在食品中的作用;3 膳食纤维的安全性;4 蔗糖形成焦糖素的反应历程;5 抗坏血酸褐变的反应历程;6 请简述淀粉糊化及其阶段;7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8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9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0 美拉德反应的历程;五、论述题1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2 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3 非酶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4 食品中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及其作用;5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答案:一、填空题1 单糖;寡糖;多糖2 醛糖;酮醣;2~10;10;均多糖;杂多糖3 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结构性多糖;贮藏性多糖;功能性多糖;多糖复合物4 葡聚糖;肌肉;肝脏;低聚糖;葡萄糖5 多元醇;单糖醇;双糖醇6 九;肌-肌醇;游离形式;磷酸肌醇;肌醇六磷酸7 羟基;非糖物质;配基;非糖体;苷键;含氧糖苷;含氮糖苷;含硫糖苷8 直链;支链;均多糖;杂多糖9 大小;形状;所带净电荷;构象10 转化;葡萄糖;果糖11 还原糖;醛糖酸;醛糖二酸12 固体;液体;流动性;刚性;形状;半固体13 吡喃酮;呋喃;呋喃酮;内酯;羰基化合物14 美拉德反应;焦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酚类物质褐变15 50%;50%;不太高;低甲氧基;果胶酸16 低;高;1;58;3.5 17 水溶性;水不溶性;植物类;动物类;合成类18 超氧离子;羟;氢过氧;黄酮;多糖19 微生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20 海藻;凝固剂;稳定剂;增稠剂;载体;低热量二、选择题 1 B;2B;3C;4B;5A;6A;7D;8C;9B;10A;11B;12A;13D;14C;15B;16C;17D;18A;19C;20A三、名词解释1, 多糖复合物:多糖上有许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肽链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蛋白多糖,与脂类结合可形成脂多糖,与硫酸结合而含有硫酸基,形成硫酸酯化多糖;多糖上的羟基还能与一些过渡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金属元素结合多糖,一般把上述这些多糖衍生物称为多糖复合物;2 ,环状糊精:环状糊精是由6~8个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物;由6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α-环状糊精,由7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β-环状糊精,由8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γ-环状糊精;3 ,多糖结合水:与多糖的羟基通过氢键结合的水被称为水合水或结合水,这部分水由于使多糖分子溶剂化而自身运动受到限制,通常这种水不会结冰,也称为塑化水;4 ,果葡糖浆:工业上采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得到近乎纯的D-葡萄糖;然后用异构酶使D-葡萄糖异构化,形成由54%D-葡萄糖和42%D-果糖组成的平衡混合物,称为果葡糖浆;5 ,黏度: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时所受内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是流体在受剪切应力作用时表现的特性;黏度常用毛细管黏度计、旋转黏度计、落球式黏度计和振动式黏度计等来测定;6 ,多糖胶凝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多糖或蛋白质等大分子,可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引力、离子桥接、缠结或共价键等相互作用,形成海绵状的三维网状凝胶结构;网孔中充满着液相,液相是由较小分子质量的溶质和部分高聚物组成的水溶液;7 ,非酶褐变: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有色成分和无色的成分,或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由于非酶褐变反应的结果使食品产生了褐色,故将这类反应统称为非酶褐变反应;就碳水化合物而言,非酶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胶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和酚类成分的褐变;8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指还原糖与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反应,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醛类、醇类可发生缩和作用产生醛醇类及脱氮聚合物类,最终形成含氮的棕色聚合物或共聚物类黑素,以及一些需宜和非需宜的风味物质;9 ,焦糖化褐变:糖类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熔点以上也会变为黑褐的色素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焦糖化作用;温和加热或初期热分解能引起糖异头移位、环的大小改变和糖苷键断裂以及生成新的糖苷键;但是,热分解由于脱水引起左旋葡聚糖的形成或者在糖环中形成双键,后者可产生不饱和的环状中间体,如呋喃环;10, 淀粉的糊化:淀粉分子结构上羟基之间通过氢键缔合形成完整的淀粉粒不溶于冷水,能可逆地吸水并略微溶胀;如果给水中淀粉粒加热,则随着温度上升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因而淀粉分子有更多的位点可以和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水渗入淀粉粒;使更多和更长的淀粉分子链分离,导致结构的混乱度增大,同时结晶区的数目和大小均减小,继续加热,淀粉发生不可逆溶胀;此时支链淀粉由于水合作用而出现无规卷曲,淀粉分子的有序结构受到破坏,最后完全成为无序状态,双折射和结晶结构也完全消失,淀粉的这个过程称为糊化;11 淀粉的老化:热的淀粉糊冷却时,通常形成黏弹性的凝胶,凝胶中联结区的形成表明淀粉分子开始结晶,并失去溶解性;通常将淀粉糊冷却或储藏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称作淀粉的老化;淀粉的老化实质上是一个再结晶的过程;12 海藻硒多糖:是硒同海藻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的新型有机硒化物;目前研究的海藻硒多糖主要有:硒化卡拉胶、微藻硒多糖和单细胞绿藻硒多糖等几种,其中硒可能以-SeH和硒酸酯两种形式存在;13 交联淀粉:是由淀粉与含有双或多官能团的试剂反应生成的衍生物;两条相邻的淀粉链各有一个羟基被酯化,因此,在毗邻的淀粉链之间可形成一个化学桥键,这类淀粉称为交联淀粉;这种由淀粉链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能阻止淀粉粒溶胀,对热和振动的稳定性更大;14 低黏度变性淀粉:低于糊化温度时的酸水解,在淀粉粒的无定形区发生,剩下较完整的结晶区;淀粉经酸处理后,生成在冷水中不易溶解而易溶于沸水的产品;这种称为低黏度变性淀粉或酸变性淀粉;15 预糊化淀粉:淀粉悬浮液在高于糊化温度下加热,快速干燥脱水后,即得到可溶于冷水和能发生胶凝的淀粉产品;预糊化淀粉冷水可溶,省去了食品蒸煮的步骤,且原料丰富,价格低,比其他食品添加剂经济,故常用于方便食品中;16 氧化淀粉:淀粉水悬浮液与次氯酸钠在低于糊化温度下反应发生水解和氧化,生成的氧化产物平均每25~50个葡萄糖残基有一个羧基,氧化淀粉用于色拉调味料和蛋黄酱等较低黏度的填充料,但它不同于低黏度变性淀粉,既不易老化也不能凝结成不透明的凝胶;17 膳食纤维: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用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18 糖原: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是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主要储存的碳水化合物,是同聚糖,与支链淀粉的结构相似,含α-D-1,4和α-D-1,6糖苷键;19 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是由D-吡喃葡萄糖通过β-D-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线形同聚糖;20 微晶纤维素:纤维素有无定形区和结晶区之分,无定形区容易受溶剂和化学试剂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无定形区被酸水解,剩下很小的耐酸结晶区,这种产物分子量一般在30~50k商业上叫做微晶纤维素,常用在低热量食品加工中作填充剂和流变控制剂;四、简答题1 简述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碳水化合物是食品中主要组成分子,碳水化合物对食品的营养、色泽、口感、质构及某些食品功能等都有密切关系; 1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营养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中有70%左右是由糖提供的; 2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还原糖在热作用下可与食品中其它成分,如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形成一定色泽;在水分较少情况下加热,糖类在无氨基化合物存在情况也可产生有色产物,从而对食品的色泽产生一定的影响; 3游离糖本身有甜度,对食品口感有重要作用; 4食品的黏弹性也是与碳水化合物有很大关系,如果胶、卡拉胶等; 5食品中纤维素、果胶等不易被人体吸收,除对食品的质构有重要作用外,还有促进肠道蠕动,使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减少细菌及其毒素对肠壁的刺激,可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生; 6某些多糖或寡糖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如香菇多糖、茶叶多糖等,这些功能性多糖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活性成分;2 碳水化合物吸湿性和保湿性在食品中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亲水能力大小是最重要的食品功能性质之一,碳水化合物结合水的能力通常称为保湿性; 根据这些性质可以确定不同种类食品是需要限制从外界吸入水分或是控制食品中水分的损失;例如糖霜粉可作为前一种情况的例子,糖霜粉在包装后不应发生黏结,添加不易吸收水分的糖如乳糖或麦芽糖能满足这一要求;另一种情况是控制水的活性;特别重要的是防止水分损失,如糖果饯和焙烤食品,必须添加吸湿性较强的糖,即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转化糖、糖醇等;3 膳食纤维的安全性; 1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因肠道细菌对纤维素的酵解作用而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及甲烷等,可引起人体腹胀、胀气等不适反应; 2影响人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膳食纤维的食物充盈作用引起膳食脂肪和能量摄入量的减少,还可直接吸附或结合脂质,增加其排出;具有凝胶特性的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可以分隔、阻留脂质,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与消化酶及黏膜的接触,从而影响人体对这些能量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3对于一些结构中含有羟基或羰基基团的膳食纤维,可与人体内的一些有益矿物元素,发生交换或形成复合物,最终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进而影响肠道内矿物元素的生理吸收; 4一些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束缚一些维生素,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效性产生影响;4 蔗糖形成焦糖素的反应历程; 蔗糖是用于生产焦糖色素和食用色素香料的物质,在酸或酸性铵盐存在的溶液中加热可制备出焦糖色素,其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阶段:由蔗糖熔化开始,经一段时间起泡,蔗糖脱去一水分子水,生成无甜味而具温和苦味的异蔗糖酐;这是这是焦糖化的开始反应,起泡暂时停止; 第二阶段:是持续较长时间的失水阶段,在此阶段异蔗糖酐脱去一水分子缩合为焦糖酐;焦糖酐是一种平均分子式为C24H36O18的浅褐色色素,焦糖酐的熔点为138℃,可溶于水及乙醇,味苦; 第三阶段:是焦糖酐进一步脱水形成焦糖烯,焦糖烯继续加热失水,生成高分子量的难溶性焦糖素;焦糖烯的熔点为154℃,可溶于水,味苦,分子式C36H50O25;焦糖素的分子式为C125H188O80,难溶于水,外观为深褐色;5 抗坏血酸褐变的反应历程; 抗坏血酸不仅具有酸性还具有还原性,因此,常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在对其它成分抗氧化的同时它自身也极易氧化,其氧化有两种途径:1有氧时抗坏血酸被氧化形成脱氢抗坏血酸,再脱水形成DKG2,3-二酮古洛糖酸后,脱羧产生酮木糖,最终产生还原酮;还原酮极易参与美拉德反应德中间及最终阶段;此时抗坏血酸主要是受溶液氧及上部气体的影响,分解反应相当迅速; 2当食品中存在有比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电位高的成分时,无氧时抗坏血酸因脱氢而被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酮式环状结构,在水参与下抗坏血酸酮式环状结构开环成2,3-二酮古洛糖酸;2,3-二酮古洛糖酸进一步脱羧、脱水生成呋喃醛或脱羧生成还原酮;呋喃醛、还原酮等都会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含氮的褐色聚合物或共聚物类;抗坏血酸在pH<5.0的酸性溶液中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速度缓慢,其反应是可逆的;6 淀粉糊化及其阶段; :给水中淀粉粒加热,则随着温度上升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淀粉分子有更多的位点可以和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水渗入淀粉粒,使更多和更长的淀粉分子链分离,导致结构的混乱度增大,同时结晶区的数目和大小均减小,继续加热,淀粉发生不可逆溶胀;此时支链淀粉由于水合作用而出现无规卷曲,淀粉分子的有序结构受到破坏,最后完全成为无序状态,双折射和结晶结构也完全消失,淀粉的这个过程称为糊化;淀粉糊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温未达到糊化温度时,水分是由淀粉粒的孔隙进入粒内,与许多无定形部分的极性基相结合,或简单的吸附,此时若取出脱水,淀粉粒仍可以恢复; 第二阶段:加热至糊化温度,这时大量的水渗入到淀粉粒内,黏度发生变化;此阶段水分子进入微晶束结构,淀粉原有的排列取向被破坏,并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增加; 第三阶段:使膨胀的淀粉粒继续分离支解;当在95℃恒定一段时间后,则黏度急剧下降;淀粉糊冷却时,一些淀粉分子重新缔合形成不可逆凝胶;7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 热的淀粉糊冷却时,通常形成黏弹性的凝胶,凝胶中联结区的形成表明淀粉分子开始结晶,并失去溶解性;通常将淀粉糊冷却或储藏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称作淀粉的老化;影响淀粉老化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淀粉的种类;直链淀粉分子呈直链状结构,在溶液中空间障碍小,易于取向,所以容易老化,分子量大的直链淀粉由于取向困难,比分子量小的老化慢;而支链淀粉分子呈树枝状结构,不易老化; 2淀粉的浓度;溶液浓度大,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老化,但水分在10%以下时,淀粉难以老化,水分含量在30%~60%,尤其是在40%左右,淀粉最易老化; 3无机盐的种类;无机盐离子有阻碍淀粉分子定向取向的作用; 4食品的pH值;pH值在5~7时,老化速度最快;而在偏酸或偏碱性时,因带有同种电荷,老化减缓; 5温度的高低;淀粉老化的最适温度是2~4℃,60℃以上或-20℃以下就不易老化; 6冷冻的速度;糊化的淀粉缓慢冷却时会加重老化,而速冻使淀粉分子间的水分迅速结晶,阻碍淀粉分子靠近,可降低老化程度; 7共存物的影响;脂类、乳化剂、多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抗老化;表面活性剂或具有表面活性的极性脂添加到面包和其他食品中,可延长货架期;8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淀粉粒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和结构有关,其他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水分活度;食品中存在盐类、低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成分将会降低水活度,进而抑制淀粉的糊化,或仅产生有限的糊化; 2 淀粉结构;当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较高时不易糊化,甚至有的在温度100℃以上才能糊化;否则反之; 3盐;高浓度的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低浓度的盐存在,对糊化几乎无影响; 4脂类;脂类可与淀粉形成包合物,即脂类被包含在淀粉螺旋环内,不易从螺旋环中浸出,并阻止水渗透入淀粉粒;因此,凡能直接与淀粉配位的脂肪都将阻止淀粉粒溶胀,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 5pH值;当食品的pH<4时,淀粉将被水解为糊精,黏度降低;当食品的pH =4~7时,对淀粉糊化几乎无影响;pH≥10时,糊化速度迅速加快; 6淀粉酶;在糊化初期,淀粉粒吸水膨胀已经开始,而淀粉酶尚未被钝化前,可使淀粉降解,淀粉酶的这种作用将使淀粉糊化加速;9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壳聚糖的化学名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聚糖,具有诸多的生理作用; 1作为食品的天然抗菌剂;壳聚糖分子的正电荷和细菌细胞膜上的负电荷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的蛋白酶和其它成分泄漏,从而达到抗菌、杀菌作用; 2作为水果的天然保鲜剂;壳聚糖膜可阻碍大气中氧气的渗入和水果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逸出,但可使诱使水果熟化的乙烯气体逸出,从而抑制真菌的繁殖和延迟水果的成熟; 3作为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当肉在热处理过程中,游离铁离子从肉的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并与壳聚糖螯合形成螯合物,从而抑制铁离子的催化活性,起到抗氧化作用; 4保健食品添加剂;壳聚糖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后,可与相当于自身质量许多倍的甘油三酯、脂肪酸、胆汁酸和胆固醇等脂类化合物生成不被胃酸水解的配合物,不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由于胆酸被壳聚糖结合,致使胆囊中胆酸量减少,从而刺激肝脏增加胆酸的分泌,而胆酸是由肝脏中胆固醇转化而来的,这一过程又消耗了肝脏和血液中的胆固醇,最终产生减肥的功效; 5果汁的澄清剂;壳聚糖的正电荷与果汁中的果胶、纤维素、鞣质和多聚戊糖等的负电荷物质吸附絮凝,该体系是一个稳定的热力学体系,所以能长期存放,不再产生浑浊; 6水的净化剂;壳聚糖比活性炭能更有效地除去水中地聚氯化联苯,与膨润土复合处理饮用水时,可除去饮用水地颗粒物质、颜色和气味,和聚硅酸、聚铝硅酸及氯化铁复合使用,可明显降低水的COD值和浊度;10 美拉德反应的历程;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指还原糖与氨基酸、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反应;它的反应历程如下; 开始阶段:还原糖如葡萄糖和氨基酸或蛋白质中的自由氨基失水缩合生成N-葡萄糖基胺,葡萄糖基胺经Amadori重排反应生成1-氨基-1-脱氧-2-酮糖; 中间阶段:1-氨基-1-脱氧-2-酮糖根据pH值的不同发生降解,当pH值等于或小于7时,Amadori产物主要发生1,2-烯醇化而形成糠醛当糖是戊糖时或羟甲基糠醛当糖为己糖时;当pH值大于7、温度较低时,1-氨基-1-脱氧-2-酮糖较易发生2,3-烯醇化而形成还原酮类,还原酮较不稳定,既有较强的还原作用,也可异构成脱。
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甜味剂D. 维生素答案:D2.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可以提供能量?A. 蛋白质B. 维生素C. 矿物质D. 水答案:A3. 食品中的水分主要存在于哪种状态?A. 自由水B. 结合水C. 游离水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A. 淀粉B. 纤维素C. 脂肪D. 糖答案:C5.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A. 蛋白质B. 维生素C. 矿物质D. 所有选项答案:D6.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A. 钙B. 铁C. 锌D. 镁答案:A7. 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的?A. 维生素CB. 维生素BC. 维生素DD. 维生素K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天然色素?A. β-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胭脂红D. 花青素答案:C9. 哪种物质是食品中的天然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EC. 维生素AD. 所有选项答案:D10.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对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A. 蛋白质B. 维生素BC. 矿物质D. 脂肪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蛋白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答案:氨基酸、肽链、蛋白质2.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单糖、双糖、多糖3. 食品中的脂肪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甘油、脂肪酸、甘油三酯4. 食品中的矿物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钙、铁、锌5. 食品中的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食品中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答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其主要功能包括: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作为酶和激素的组成部分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以及作为免疫物质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期末复习--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简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4____个___SP3____杂化轨道,有_近似四面体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增大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3.98℃_____时密度可达到_最大值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下降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氢键_____构成的___四面体____形状,通过__H-桥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多变形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改变水的结构_____、__影响水的介电常数_____、_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氢键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水桥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 缔合______或发生___疏水相互作用____,引起___蛋白质折叠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变弱____,而氢键___增强。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脂肪酸盐_____、___蛋白脂质____、___糖脂____、____极性脂类___、___核酸____等,其特征是___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羧基___、____羟基___、____磷酸基___、___羰基____、___含氮基团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增溶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 自由水___和___结合水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化合水____、___邻近水____、___多层水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滞化水___、___毛细管水。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
大学食品化学题库及答案
大学食品化学题库及答案# 大学食品化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这种变性是:A. 可逆的B. 不可逆的C. 部分可逆的D. 完全可逆的答案:B2.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单糖、二糖、多糖B. 淀粉、纤维素、果胶C. 葡萄糖、果糖、蔗糖D. 以上都是答案:A3. 下列哪种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A, D二、填空题4. 食品中的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答案:磷脂5. 食品中的______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答案:营养素6.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具有______作用。
答案:致癌三、简答题7. 简述食品中脂肪的消化过程。
答案:食品中的脂肪在消化过程中首先在胃中被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然后在小肠中被胰脂肪酶和胆汁酸盐进一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最后被小肠细胞吸收进入血液。
8. 什么是食品的热稳定性,它与食品的保存有什么关系?答案:食品的热稳定性指的是食品在加热过程中保持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不变的能力。
热稳定性高的食品安全性更好,因为它们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减少了有害物质的生成,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
四、计算题9. 如果一种食品的水分活度为0.95,其相对湿度是多少?答案:水分活度(aw)与相对湿度(RH)的关系是 RH = 100 * aw。
因此,相对湿度为 95%。
10. 已知食品中某成分的浓度为0.05 mol/L,求其摩尔质量,如果该成分的分子量为120 g/mol。
答案:摩尔质量是物质的分子量,已知该成分的分子量为120g/mol,所以其摩尔质量就是120 g/mol。
五、论述题11. 论述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质等特性,或为防腐、保鲜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食品化学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化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l、下列属于非酶褐变的是A、抗坏血酸褐变B、苹果的褐变C、马铃薯褐变D、儿茶酚褐变正确答案:A2、高度甲酣化的果胶称为A、果胶B、果胶酸C、原果胶正确答案:C3、处于糊化状态的淀粉称为A、y—淀粉B、G—淀粉C、B—淀粉正确答案:B4、纤维素是由什么糖通过糖昔键连接而成的A、a—D—葡萄糖B、13-D-葡萄糖C、a-L-葡萄糖D、13-L-葡萄糖正确答案:B5、果酱与果冻中加入果胶的作用是A、着色B、胶凝C、发泡D、乳化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淀粉老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于60度不易老化B、偏酸或偏碱不易老化C、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易于老化D、含水量过低或过高不易老化正确答案:C7、多酚氧化酶是一种结合酶,它含有的辅基是A、镁B、铁C、锌D、铜正确答案:D8、天然油脂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甘油脂肪酸B、一酰基甘油C、二酰基甘油D、三酰基甘油正确答案:D9、自然界中最甜的糖是A、果糖B、庶糖C、乳糖D、葡萄糖正确答案:A10、既是水溶性,又是多酚类色素的是A、花青素、黄酮素B、类胡萝卜素、黄酮素C、花青素、血红素D、血红素、黄酮素正确答案:A11、夜盲症是因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A12、侚倭病是因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D13、下列淀粉粒最大的是A、王米淀粉粒B、大米淀粉粒C、小麦淀粉粒D、马铃薯淀粉粒正确答案:D14、存在于秞子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A、秞皮眢B、蛇麻酮C、秞皮碱D、a酸正确答案:A15、油脂长时间加热使用,其营养价值下降,不符合其特性的是A、黏度下降B、殡值下降C、酸价增加D、泡沫量增多正确答案:A16、下列食品是磷铁的主要来源是A、蔬菜B、水果C、牛奶D、猪肉正确答案:D17、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中单糖与低聚糖的功能特性A、结合有风味的物质B、产生甜味C、有助于食品成型D、亲水性正确答案:C18、含碳最丰富的食物是A、海带B、乳类C、水果D、大米正确答案:A19、椰子油的脂肪酸属于A、长链脂肪酸B、短链脂肪酸C、长链不饱和脂肪酸D、中链脂肪酸正确答案:D20、不具有旋光性的氨基酸是A、天门冬氨酸B、甘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正确答案:B21、下列糖中属于三糖的是A、海藻糖B、棉子糖C、葡聚糖D、麦芽糖正确答案:B22、一般认为与果蔬质构直接有关的酶是A、多酚氧化酶B、果胶酶C、脂肪氧合酶D、蛋白酶正确答案:B23、叶绿素与血红素的共同点是A、叶吩环中结合的金属离子相同B、叶吩环上的侧链基团相同C、都有四个咄咯环D、都溶于水正确答案:C24、人体缺乏什么维生素时可以引起坏血病A、V B lB、VCC、VPD、V D正确答案:B25、向肉中加入聚磷酸盐的机理和作用是A、分解脂肪,从而嫩化肉B、增加持水量,从而嫩化肉C、增加持水量,提高肉重D、分解蛋白质,从而嫩化肉正确答案:B26、既是同聚二糖,又是还原性糖是A、乳糖B、麦芽糖C、荒糖D、海藻糖正确答案:B27、下列中最封的物质是A、果糖B、山梨醇C、甘草昔D、D-色氨酸正确答案:D28、对面团影响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A、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B、麦清蛋白和麦谷蛋白C、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D、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正确答案:C29、油脂的化学特征值中,什么的大小可直接说明油脂的新鲜度和质量好坏A、二烯值B、酸值C、皂化值D、殡值正确答案:B30、在腌制肉的过程中,为了使肉颜色好看,加入的物质是A、NaN03B、NaN02C、NaClD、NaHC03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属于重金属元素的有A、采B、铅C、珅D、铅正确答案:ACD2、属于面包风味物质的有A、麦芽酚B、异麦芽酚C、苯酚D、异苯酚正确答案:AB3、属于酸性食品的有A、食醋B、肉类C、蛋类D、谷类正确答案:BCD4、人体必需矿物元素的特点A、外源性B、机体分布不均匀性C、元素间协同或桔抗效应D、过量摄入易引起中毒正确答案:ABCD5、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正确的有A、弱酸条件易于老化B、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更易老化C、2—4度淀粉易老化,大于60度不易老化D、含水量过低过高都不易老化正确答案:ABCD6、构成机体骨骼的元素有A、磷B、镁C、铁D、钙正确答案:ABD7、氨基酸的物理性质有A、溶于水,也溶于乙酣B、熔点一般都超过200°cC、都具有旋光性D、具甜、苦、酸、鲜等不同味感正确答案:BD8、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有A、铁、铜、锌等金属离子存在时,有利于促进氧化反应B、油脂的水分活度在0.33左右时,氧化速度最慢C、顺式脂肪酸比反式脂肪酸反应快D、温度增加,油脂氧化速度提高正确答案:ABCD9、引起叶绿素破坏的因素有A、酶的破坏B、酸的玻坏C、热烫玻坏D、碱的破坏正确答案:ABC10、蛋白质变性后表现的特性有A、容易被水解B、溶解度升高C、生物活性丧失D、黏度变小正确答案:AC11、影呴蛋白质乳化的因素有A、蛋白质的溶解性越好越有利于乳化B、对巳高度水化的蛋白质加热,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C、大多数蛋白质在远离等电点时乳化性好D、适量的盐有利于肉馅中的蛋白质乳化正确答案:ACD12、属于脂溶性色素的有A、叶绿素B、胡萝卜素C、叶黄素D、花青素正确答案:ABC1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有A、是否单一食用B、蛋白质的数量C、蛋白质的消化率D、蛋白质的生物价正确答案:BCD14、反映油脂品质的指标有A、过氧化值B、碱值C、酸价D、碳值正确答案:ACD15、蛋白质过度热处理引起的危害有A、引起蛋白质生成自由基B、引起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脱硫C、引起氨基酸的脱狻D、引起蛋白质生成环状衍生物正确答案:ABD16、属于酚类色素的有A、鞣质B、叶黄素C、花黄素D、花青素正确答案:ACD17、酶的特点有A、绝大多数是蛋白质B、活细胞产生C、大多分泌到体外D、催化功能正确答案:ABD18、属于食用油脂的加工作用的有A、在手上和案板上涂点油脂,不防止面团不粘连B、在面点馅中加入油脂可以增加香味的作用C、在面食中加入油脂可以丰富咸味作用D、油脂可使面团形成层次、松脆正确答案:ABD19、影响锌吸收的因素A、单宁B、食品中高浓度的铜C、植酸D、草酸正确答案:ABCD20、D-山梨糖醇的用途有A、保湿性B、糖尿病、肥胖症患者食品的甜味剂C、鳌合剂D、增稠剂正确答案:ABC三、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l、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二级及以上的结构遭到破坏,但一级结构并未破坏。
食品化学期末重点简答题(典型题目集锦)
食品化学期末重点简答题(典型题目集锦)1、为什么冷冻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冷冻?答:当食品反复解冻-冷冻后,会使其组织遭到破坏,品质开始变化,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度、口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试述蛋白质变性及其影响因素,举出几个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蛋白质变性的例子。
答: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不稳定,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加热、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称为变性;影响因素:物理因素有加热、低温、机械处理、高压、辐射等,化学因素有酸碱因素、金属离子、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还原剂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蛋白质变性的例子:面团揉制是通过机械处理使蛋白质变性,加热使鸡蛋清变性凝固等。
4、为何大豆蛋白凝胶的形成需加Ca2+?答:钙离子是大豆蛋白质变性凝固。
5、试述油脂精制的步骤和原理。
答:基本流程:毛油→脱胶→静置分层→脱酸→水洗→干燥→脱色→过滤→脱臭→冷却→精制油。
脱胶工序是将毛油中所含的磷脂等胶质加以去除的过程,这是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共有的工序。
原理是利用磷脂的吸水膨胀产生絮状物与油分开。
脱酸有物理脱酸和化学脱酸两种方法,前者是采用蒸馏的原理,利用脂肪酸与油脂之间的沸点不同,在高温和高真空的条件下,把脂肪酸蒸馏出来除去;后者是采用苛性钠将油中游离脂肪酸皂化分离去除。
脱色主要是采用活性白土(或加一部分的活性碳)以吸附方式去除含在油中叶绿素等色素,及在脱酸中没有完全去除微量磷脂和皂成分。
脱臭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沸点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不同变化进行变化,在低压下高温过热使易挥发的物质进行蒸发脱除。
6、油脂氢化的作用是什么?答:油脂氢化是在催化剂(Pt,Ni)的作用下,三酰基甘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
氢化可除臭,使油脂颜色变浅,稳定性增加,改变风味,提高油脂的质量,便于运输和贮存,还可以改变油脂的性质,使液体油脂转变成半固体脂肪或可塑性脂肪。
7、反复使用的油炸油品质降低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期食用有何危害?答:反复使用的油炸油品质降低,粘度升高,碘值降低,酸价升高,发烟点降低,泡沫量增加,以及产生刺激性气味等变化。
(完整版)食品化学简答题整理
1.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牢固性的关系.0.6 以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不能够生长,Aw越低,微生物越难存答: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水分活度在活,控制水分活度就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生殖。
(2)水分活度与酶促反响:水分活度在- 0.3 范围能够有效减缓酶促褐变。
(3) 水分活度与非酶褐变 ,赖氨酸损失:水分活度在- 0.7 范围最简单发生酶促褐变。
水分活度下降到 0.2,褐变根本上不发生。
(4)水分活度与脂肪氧化:水分活度较低和胶高时都简单发生脂肪氧化。
2.举例说明糖类物质在食品储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对食质量量的影响。
答:在食品储蓄加工过程中,糖类物质由于拥有醇羟基和羰基的性质,能够发生成酯、成醚、成缩醛等反响和羰基的一些加成反响,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既有利于食品加工质量,又有不利的一面,局部中间产物对食品的质量影响极大。
1)美拉德反响:羰基和氨基经过脱水缩合,聚合成棕色至黑色的化合物。
食品中有羰氨缩合惹起食品色彩加深的现象十分宽泛,同时也产生一些挥发性的全类和酮类物质,组成食品的独到的香气。
经常利用这个反响来加工食品,比方烤面包的金黄色、烤肉的棕红色的形成等。
2)焦糖化反响糖和糖浆在高温加热时 , 糖分子会发生烯醇化 , 脱水 , 断裂等一系列反响 , 产生不饱和环的中间产物,产生的深色物质有两大类:糖的脱水产物和裂解产物〔醛、酮类〕的缩合、聚合产物。
黑色产物焦糖色是一种食品增加剂,宽泛应用于饮料、烘烤食品、糖果和调味料生产等。
3)在碱性条件下的变化:单糖在碱性条件下不牢固,简单发生异构化〔烯醇化反响〕和分解反响,生成异构糖和分解成小分子的糖、醛、酸和醇类化合物;还可能发生分子内氧化和重排作用生产糖精酸。
4〕在酸性条件下的变化:糖与酸共热那么脱水生成爽朗的中间产物糠醛,比方戊糖生成糠醛,己糖生成羟甲基糠醛。
5〕糖氧化与复原反响:醛糖在弱氧化剂作用下能够生成糖酸;在强氧化剂作用下能够生成二元酸,酮糖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在酮基处裂解生成草酸和酒石酸。
河南工业大学10级食品分析复习题(带答案)
01、食品分析任务?食品的品质(评价因素)和分析方法种类?答:食品分析任务:判断食品的优劣(品质),(1)指导生产(判断工艺技术);(2)检验市场上产品优劣(对比同类产品);(3)为人体健康提供指导(安全及营养)。
食品的品质(评价因素):食品质量(ISO和EOQC为了国际贸易的目的,给食品质量定义):①能否满足一定消费需要②是否适于消费的许多性质的综合。
(实质上是:食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质量);1.食品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分布 2.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及口感。
3.食品的安全性。
分析方法种类:1.理化分析方法 2.生物学方法 3.感官评定方法02、食品分析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性?答:食品分析的现状:食品分析的方法逐步由经典的化学分析转变为仪器分析法,如重量法、容量法逐步被一些大型仪器分析的方法所取代,仪器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感官品质和物理特性指标的测定仪器已经进入实验室。
仪器分析是理化分析发展的方向,而经典物理,化学分析仍是基础。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仪器分析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发展趋势:1、进一步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电子计算机技术2、开发更多更好的前处理方法及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分析检测手段,以及与其想配套的实验仪器3、引入更多的生物技术4、食品的动态检测将是一个待开发的领域。
重要性:主要是对食品营养分析和危害品的分析。
主要的还是保证食品的质量。
03、控制食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建立食品分析标准的意义?答:控制食品品质的关键因素:(1)产品质量标准(2)质量管理(3)质量监督食品分析标准的意义:1、分析标准是产品质量指标的基础; 2、促进贸易往;3、有利于纠纷的仲裁04、食品分析标准的意义:国内标准代号的含义?与制定食品标准有关的几种国外组织机构的英文缩写含义?答:国内标准代号的含义:GB国家标准是国内最有权威的标准,QB轻工行业代号,LS粮食行业代号,SB商业行业代号,GH供销行业代号,LD劳动和安全行业代号,DB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_____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____个_______杂化轨道,有______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_____时密度可达到_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_____构成的_______形状,通过__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_______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______或发生_______,引起___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而氢键_______。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特征是___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___、_______。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____。
10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1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_____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_______形。
大学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教辅材料
食品化学考试习题集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食品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食品化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3、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如何?4、食品化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6、怎样学好食品化学?第二章水一、选择题1、属于结合水特点的是()。
A. 具有流动性B. 在-40℃下不结冰C. 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D. 具有滞后现象2、结合水的作用力有()。
A. 配位键B. 氢键C.部分离子键D.毛细管力3、属于自由水的有()。
A. 单分子层水B. 毛细管水C.自由流动水D. 滞化水4、可与水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有()。
A. 羟基B.氨基C.羰基D.酰基5、高于冰点时,影响水分活度Aw的因素有()。
A.食品的重量B.颜色C.食品组成D.温度6、对食品稳定性起不稳定作用的水是吸湿等温线中的()区的水。
A.ⅠB.ⅡC.ⅢD. Ⅰ、Ⅱ二、填空题1、结合水区别于自由水的特点是。
2、结合水可分为。
3、结合水的主要作用力有。
4、体相水可分为。
5、高于冰点时,影响食品水分活度Aw的因素有其中的主要因素是。
6、食品中的水分状态为。
三、判断题1、对同一食品,当含水量一定,解析过程的A w值小于回吸过程的A w值。
()2、冷冻干燥比常温干燥对蔬菜质构的影响小。
()3、食品的含水量相等时,温度愈高,水分活度Aw愈大。
()4、低于冰点时,水分活度Aw与食品组成无关,仅与温度有关。
()5、亲水性大的大分子溶质,可使冰形成无序状结构。
()6、对食品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体相水。
()7、高于冰点时,食品组成是水分活度Aw的主要因素。
()8、对软质构食品,为防止变硬,需较高的Aw。
()9、离子可破坏水的正常结构。
()10、离子及可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可阻碍水在0℃时结冰。
()11、水分活度可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12、高于冰点时,食品组成不是A W的主要因素()13、低于冰点时,A W与食品组成、温度有关。
()14、根据吸湿等温线的滞后现象,在一定A W下,解析过程的含水量小于回吸过程的含水量。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化学题库
河南⼯业⼤学⾷品化学题库名词解释1、淀粉的⽼化:淀粉溶液经缓冲慢冷却成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产⽣沉淀的现象,称为淀粉的⽼化。
2、蛋⽩质效率⽐值(PER):实验动物体重增重与摄⾷的蛋⽩质重量之⽐。
3、⽣理价值(BV) :被⽣物体利⽤保留的氮量与吸收的氮量之⽐。
4、蛋⽩质净利⽤率(NPU):蛋⽩质的净利⽤率等于⽣物体利⽤保留的氮量与摄⼊氮之⽐。
NPU=⽣物价×消化率。
5、蛋⽩质的⼀级结构:是指AA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及⼆硫键的位置。
6、写出下列字母代号的含义:POV(过氧化值);HLB(亲⽔亲油平衡值);TG(三酰基⽢油脂);EFA(必需脂肪酸)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脱氢丙氨酸/脑黄⾦);SFA(饱和脂肪酸);UFA(不饱和脂肪酸);⼆⼗碳五烯酸(EPA);⽉桂酸(La) ;硬脂酸(St);亚油酸(L);SFI(固体脂肪指数);⼆⼗⼆碳六稀酸(DHA) ;油酸(O)。
7、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中溶胀、分裂,形成均糊状溶液的作⽤。
8、SFI:在⼀定温度下⼀固体状态脂的百分数,即固体指数参量。
9、HLB :亲⽔亲油平衡值,⼀般在0-20 之间,HLB越⼩其亲油性越强,反之亲⽔性越强。
10、油脂氢化: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的作⽤下,能在不饱和键上进⾏加氢,使碳原⼦达到饱和或⽐较饱和,从⽽把室温下当呈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的脂,这个过程称为油脂氢化。
11、酶:由⽣物活细胞产⽣的,具有⾼度特异性,具有催化活性的蛋⽩质。
12、A V—酸价:中和1g油脂⾥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的毫克数。
13、SV—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KOH 毫克数;14、IV—碘值: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衡量油脂⾥双键的多少。
15、POV—过氧化值:利⽤过氧化物的氧化能⼒测定1kg油脂⾥相当于氧的mmol数。
16辣味:刺激⼝腔黏膜、⿐腔粘膜、⽪肤、三叉神经⽽引起的⼀种痛觉。
17、涩味:⼝腔蛋⽩质受到刺激后⽽产⽣的收敛作⽤。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及答案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各种风味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形成机制及其对食品风味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食品风味化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的哪些化合物是主要的风味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氨基酸和核苷酸答案:D2. 以下哪种反应不是食品中常见的风味形成反应?A. 酶促反应B. 非酶促反应C. 氧化反应D. 聚合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_是决定食品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挥发性化合物2. 食品风味的形成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途径。
答案: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2. 描述一下食品中常见的风味化合物的分类。
答案:食品中的风味化合物通常可以分为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硫化物类等。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会经历多种变化,包括挥发性化合物的损失、新风味物质的形成、原有风味物质的转化等。
这些变化可以增强或改变食品的风味特性,例如烘焙过程中的焦糖化反应会产生特有的香气,而过度加热则可能导致风味物质的破坏,影响食品的整体风味。
五、案例分析题1. 某食品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风味不如预期,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料品质不佳、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损失、存储条件不当导致风味物质变质等。
改进措施可以是选用优质原料、优化加工工艺以减少风味物质的损失、改善存储条件以保持风味物质的稳定性。
结束语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食品风味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的风味形成机制,从而在食品加工和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有近似四面体的结构。
2、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增大,当继续升温至3.98℃时密度可达到最大值,继续升温密度逐渐下降。
3、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氢键构成的四面体形状,通过H-桥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多变形结构。
4、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水的结构、影响水的介电常数、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等几个方面。
5、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氢键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水桥。
6、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缔合或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引起蛋白质折叠;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变弱,而氢键增强。
7、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脂肪酸盐、蛋白脂质、糖脂、极性脂类、核酸等,其特征是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羧基、羟基、磷酸基、羰基、含氮基团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增溶。
8、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
9、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
10、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11、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S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J形。
12、吸着等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解吸等温线和回吸等温线两种。
对于同一样品而言,等温线的形状和位置主要与试样的组成、物理结构、预处理、温度、制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13、食品中水分对脂质氧化存在促进和抑制作用。
食品化学复习题 河南工业大学
1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体相水、结合水及分类):
结合水构成水定义:与非水物质呈紧密结合状态的水。特点:非水物质必要的组分,-40度部结冰,无溶剂能力,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束缚水、
临近水定义:处于非水物质外围,与非水物质呈缔合状态的水;
特点:-40度不结冰,无溶剂能力,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4)结合水不能作为可溶性成分的溶剂,也就是说丧失了溶剂能力;
(5)体相水分自由水和截留水,可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按组成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地球上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什么。
按组成分
•单糖(n=1):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醛糖、酮糖
•寡糖(低聚糖)(2≤n≤20):蔗糖、麦芽糖、乳糖、棉子糖和水苏糖
III区水分特点:
①此部分区域的水为体相水;
②作为溶剂的水,
③该区的水分通常占高水分食品原料95%以上的水分。
2.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Aw的差异。
冻结前(0℃前),水分活度是食品组成和温度的函数,并以前者为主;冻结后(0℃前),冰的存在使水分活度不再受到食品中非水组分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而只与温度有关。
•多糖(n>20):均多糖:淀粉、纤维素;杂多糖:果胶
•糖类的衍生物:糖苷、糖醇、糖酸、糖胺、氨基糖、糖蛋白和糖脂质
地球上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纤维素。
2.什么是低聚糖,可以分为哪两类。
又称寡糖,是由2-20(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类。可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
3.什么是焦糖化反应。其一般反应过程和产物
•糖:高浓度的糖能够降低淀粉糊化的速度、黏度的峰值和凝胶的强
食品化学复习题--简答题-河南工业大学
1,试述美拉德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举出利用及抑制美拉德褐变的实例各一例。
答:糖的种类及含量;氨基酸及其它含氨物种类;温度:升温易褐变;水分:褐变需要一定水分;pH值:pH4—9范围内,随着pH上升,褐变上升,当pH≤4时,褐变反应程度较轻微pH在7.8—9.2范围内,褐变较严重;金属离子和亚硫酸盐。
利用美拉德反应生产肉类香精,全蛋粉生产中加葡萄糖氧化酶防止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引起褐变。
2.什么是凝胶,凝胶特性。
1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可以是气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称作凝胶○2凝胶既具有固体性质,也具有液体性质,使之具有粘弹性的半固体,显示部分弹性和部分粘性。
2.什么是糊化?正常食品条件下,加工对淀粉颗粒的影响是什么?(1)糊化:通过加热提供足够的能量,破坏了结晶胶束区弱得氢键后,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这个过程称为糊化。
(2)影响:在正常的食品加工条件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直链淀粉分子扩散到水相,形成淀粉糊,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升高,在95℃恒定一段时间后,粘度下降。
4.酸改性淀粉如何制备?在25-55℃温度下,用盐酸或硫酸作用下用于40%玉米或蜡质玉米淀粉浆,6-24h再用纯碱或西氢氧化钠中和水解混合物,经过滤和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
热的淀粉糊冷却时,通常形成黏弹性的凝胶,凝胶中联结区的形成表明淀粉分子开始结晶,并失去溶解性。
通常将淀粉糊冷却或储藏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称作淀粉的老化。
影响淀粉老化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淀粉的种类。
直链淀粉分子呈直链状结构,容易老化,而支链淀粉分子呈树枝状结构,不易老化。
(2)淀粉的浓度。
溶液浓度大,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老化。
(3)无机盐的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复习题--简答题-河南工业大学1,试述美拉德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举出利用及抑制美拉德褐变的实例各一例。
答:糖的种类及含量;氨基酸及其它含氨物种类;温度:升温易褐变;水分:褐变需要一定水分;pH值:pH4—9范围内,随着pH上升,褐变上升,当pH≤4时,褐变反应程度较轻微pH在7.8—9.2范围内,褐变较严重;金属离子和亚硫酸盐。
利用美拉德反应生产肉类香精,全蛋粉生产中加葡萄糖氧化酶防止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引起褐变。
2.什么是凝胶,凝胶特性。
1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可以是气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称作凝胶○2凝胶既具有固体性质,也具有液体性质,使之具有粘弹性的半固体,显示部分弹性和部分粘性。
2.什么是糊化?正常食品条件下,加工对淀粉颗粒的影响是什么?(1)糊化:通过加热提供足够的能量,破坏了结晶胶束区弱得氢键后,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这个过程称为糊化。
(2)影响:在正常的食品加工条件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直链淀粉分子扩散到水相,形成淀粉糊,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升高,在95℃恒定一段时间后,粘度下降。
4.酸改性淀粉如何制备?在25-55℃温度下,用盐酸或硫酸作用下用于40%玉米或蜡质玉米淀粉浆,6-24h再用纯碱或西氢氧化钠中和水解混合物,经过滤和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
热的淀粉糊冷却时,通常形成黏弹性的凝胶,凝胶中联结区的形成表明淀粉分子开始结晶,并失去溶解性。
通常将淀粉糊冷却或储藏时,淀粉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不溶解的现象,称作淀粉的老化。
影响淀粉老化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淀粉的种类。
直链淀粉分子呈直链状结构,容易老化,而支链淀粉分子呈树枝状结构,不易老化。
(2)淀粉的浓度。
溶液浓度大,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老化。
(3)无机盐的种类。
无机盐离子有阻碍淀粉分子定向取向的作用。
(4)食品的pH值。
pH值在5~7时,老化速度最快。
而在偏酸或偏碱性时,因带有同种电荷,老化减缓。
(5)温度的高低。
淀粉老化的最适温度是2~4℃,60℃以上或-20℃以下就不易老化。
6)冷冻的速度。
糊化的淀粉缓慢冷却时会加重老化,而速冻使淀粉分子间的水分迅速结晶,阻碍淀粉分子靠近,可降低老化程度。
(7)共存物的影响。
脂类、乳化剂、多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抗老化。
表面活性剂或具有表面活性的极性脂添加到面包和其他食品中,可延长货架期。
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淀粉粒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和结构有关,其他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水分活度。
食品中存在盐类、低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成分将会降低水活度,进而抑制淀粉的糊化,或仅产生有限的糊化。
(2) 淀粉结构。
当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较高时不易糊化,甚至有的在温度100℃以上才能糊化;否则反之。
(3)盐。
高浓度的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低浓度的盐存在,对糊化几乎无影响。
(4)脂类。
脂类可与淀粉形成包合物,即脂类被包含在淀粉螺旋环内,不易从螺旋环中浸出,并阻止水渗透入淀粉粒。
因此,凡能直接与淀粉配位的脂肪都将阻止淀粉粒溶胀,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
(5)pH值。
当食品的pH<4时,淀粉将被水解为糊精,黏度降低。
当食品的pH=4~7时,对淀粉糊化几乎无影响。
pH≥10时,糊化速度迅速加快。
(6)淀粉酶。
在糊化初期,淀粉粒吸水膨胀已经开始,而淀粉酶尚未被钝化前,可使淀粉降解,淀粉酶的这种作用将使淀粉糊化加速。
2 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非酶褐变对食品色泽的影响非酶褐变反应中产生二大类对食品色泽有影响的成分,其一是一类分子量低于1000水可溶的小分子有色成分;其二是一类分子量达到100000水不可溶的大分子高聚物质。
(2)非酶褐变对食品风味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糖类脱水后,碳链裂解、异构及氧化还原可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如乙酰丙酸、甲酸、丙酮醇、3-羟基丁酮、二乙酰、乳酸、丙酮酸和醋酸;非酶褐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羰基化合物,可促进很多成分的变化,如氨基酸在二羰基化合物作用下脱氨脱羧,产生大量的醛类。
非酶褐变反应可产生需要或不需要的风味,例如麦芽酚和异麦芽酚使焙烤的面包产生香味,2-H-4-羟基-5-甲基-呋喃-3-酮有烤肉的焦香味,可作为风味增强剂;非酶褐变反应产生的吡嗪类等是食品高火味及焦糊味的主要成分。
(3)非酶褐变产物的抗氧化作用食品褐变反应生成醛、酮等还原性物质,它们对食品氧化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尤其是防止食品中油脂的氧化较为显著。
它的抗氧化性能主要由于美拉德反应的终产物-类黑精具有很强的消除活性氧的能力,且中间体-还原酮化合物通过供氢原子而终止自由基的链反应和络合金属离子和还原过氧化物的特性。
(4)非酶褐变降低了食品的营养性氨基酸的损失:当一种氨基酸或一部分蛋白质参与美拉德反应时,会造成氨基酸的损失,其中以含有游离ε-氨基的赖氨酸最为敏感。
糖及Vc 等损失:可溶性糖及Vc在非酶褐变反应过程中将大量损失,由此,人体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及Vc的利用率也随之降低。
蛋白质营养性降低:蛋白质上氨基如果参与了非酶褐变反应,其溶解度也会降低。
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也有下降。
(5)非酶褐变产生有害成分食物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生成了能引起突变和致畸的杂环胺物质。
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典型产物D -糖胺可以损伤DNA;美拉德反应对胶原蛋白的结构有负面的作用,将影响到人体的老化和糖尿病的形成。
3 非酶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1)糖类与氨基酸的结构还原糖是主要成分,其中以五碳糖的反应最强。
在羰基化合物中,以α-己烯醛褐变最快,其次是α-双羰基化合物,酮的褐变最慢。
至于氨基化合物,在氨基酸中碱性的氨基酸易褐变。
蛋白质也能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其褐变速度要比肽和氨基酸缓慢。
(2)温度和时间温度相差10℃,褐变速度相差3~5倍。
30℃以上褐变较快,20℃以下较慢,所以置于10℃以下储藏较妥。
(3)食品体系中的pH值在较高pH 值时,食品很不稳定,容易褐变。
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易产生可逆反应,碱性溶液中,食品中多酚类也易发生自动氧化,产生褐色产物。
降低pH可防止食品褐变,如酸度高的食品,褐变就不易发生。
(4)食品中水分活度及金属离子食品中水分含量在10~15%时容易发生,水分含量在3%以下时,非酶褐变反应可受到抑制。
含水量较高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流动,但是,水过多时反应物被稀释,反应速度下降。
(5)高压的影响压力对褐变的影响,则随着体系中的pH 不同而变化。
在pH6.5时褐色化反应在常压下比较慢。
但是,在pH8.0和10.1时,高压下褐色形成要比常压下快得多。
非酶褐变的控制(1)降温,降温可减缓化学反应速度,因此低温冷藏的食品可延缓非酶褐变。
(2)亚硫酸处理,羰基可与亚硫酸根生成加成产物,此加成产物与R-NH2反应的生成物不能进一步生成席夫碱,因此抑制羰氨反应褐变。
(3)改变pH值,降低pH值是控制褐变方法之一。
(4)降低成品浓度,适当降低产品浓度,也可降低褐变速率。
(5)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可用蔗糖代替还原糖。
(6)发酵法和生物化学法,有的食品糖含量甚微,可加入酵母用发酵法除糖。
或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混合酶制剂除去食品中微量葡萄糖和氧。
(7)钙盐,钙可与氨基酸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有协同SO2防止褐变的作用。
油脂的同质多晶现象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用棉子油生产色拉油时,要进行冬化以除去高熔点的固体脂这个工艺要求冷却速度要缓慢,以便有足够的晶体形成时间,产生粗大的β型结晶,以利于过滤。
(2)人造奶油要有良好的涂布性和口感,这就要求人造奶油的晶型为细腻的β´型。
在生产上可以使油脂先经过急冷形成ɑ型晶体,然后再保持在略高的温度继续冷却,使之转化为熔点较高β´型结晶。
(3)巧克力要求熔点在35℃左右,能够在口腔中融化而且不产生油腻感,同时表面要光滑,晶体颗粒不能太粗大。
在生产上通过精确的控制可可脂的结晶温度和速度来得到稳定的复合要求的β型结晶。
具体做法是,把可可脂加热到55℃以上使它熔化,再缓慢冷却,在29℃停止冷却,然后加热到32℃,使β型以外的晶体熔化。
多次进行29℃冷却和33℃加热,最终使可可脂完全转化成β型结晶。
食品中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根据乳化剂结构和性质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乳化剂和合成乳化剂;按照作用类型分为表面活性剂、黏度增强剂和固体吸附剂;按其亲水亲油性分为亲油型和亲水型。
食品中常用的乳化剂有以下几类:(1)脂肪酸甘油单酯及其衍生物。
(2)蔗糖脂肪酸酯。
(3)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
(4)磷脂。
影响食品中脂类自动氧化的因素。
(1)脂肪酸组成脂类自动氧化与组成脂类的脂肪酸的双键数目、位置和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双键数目越多,氧化速度越快,顺式酸比反式异构体更容易氧化;含共轭双键的比没有共轭双键的易氧化;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远远低于不饱和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比甘油酯氧化速率略高,油脂中脂肪酸的无序分布有利于降低脂肪的自动氧化速度。
(2)温度一般说来,脂类的氧化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因为高温既可以促进游离基的产生,又可以加快氢过氧化物的分解。
(3)氧浓度体系中供氧充分时,氧分压对氧化速率没有影响,而当氧分压很低时,氧化速率与氧分压近似成正比。
(4) 表面积脂类的自动氧化速率与它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成正比关系。
所以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时,降低氧分压对降低氧化速率的效果不大。
(5) 水分在含水量很低(aw低于0.1)的干燥食品中,脂类氧化反应很迅速。
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加,氧化速率降低,当水分含量增加到相当于水分活度0.3时,可阻止脂类氧化,使氧化速率变得最小,随着水分活度的继续增加(aw=0.3-0.7),氧化速率又加快进行,过高的水分活度(如aw大于0.8)时,由于催化剂、反应物被稀释,脂肪的氧化反应速度降低。
(6) 助氧化剂一些具有合适氧化-还原电位的二价或多价过渡金属元素,是有效的助氧化剂,如Co、Cu、Fe、Mn和Ni等。
(7) 光和射线可见光、紫外线和高能射线都能促进脂类自动氧化,这是因为它们能引发自由基、促使氢过氧化物分解,特别是紫外线和γ射线。
(8)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延缓和减慢脂类的自动氧化速率。
试述脂类的氧化及对食品的影响。
油脂氧化有自动氧化、光敏氧化、酶促氧化和热氧化。
(1)脂类的自动氧化反应是典型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它具有以下特征:凡能干扰自由基反应的化学物质,都将明显地抑制氧化转化速率;光和产生自由基的物质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氢过氧化物ROOH产率高;光引发氧化反应时量子产率超过1;用纯底物时,可察觉到较长的诱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