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让小灯泡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安装电路时,提醒幼儿最后安装电池。
4.幼儿尝试接通电路时,提示幼儿不要长时间将电池盒的正负极相互连接,避免发生短路使电池过烫。
5.安装电路的过程过程中提醒幼儿将铡刀开关打开。
5.提醒幼儿身边的电器与我们实验中的不同,要在大人看护下使用,不要自己触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教师提前将室内电灯关闭,设置情景:
师:小朋友们,今天屋里的灯为什么没有亮?
师:有的小朋友说没有电了,有电的时候灯是怎么亮的呢?怎样才可以让灯亮起来呢?屋里的电太复杂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电路的实验,看一看怎样可以让灯泡亮起来。
二.活动实施:
1.取出并认识实验材料:
师:请你看看材料袋里都有什么?你认识哪些?
三.活动总结:
师:我们今天自己连接了一个电路,我们知道了当电路连成一个圈时合上开关就成了一个通路,只有通路小灯泡才会亮起来。当开关打开或者电路没有连接好,电就流不过去,所以断路是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的。
活动评价
幼儿能理解电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灯泡、开关和导线再回到电池负极形成通路,灯泡就能亮起来。
6.活动中电池在材料箱中,为本学期共用材料。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流的粗浅知识,对探究电路感兴趣。
2.知道将电池、灯泡和开关连成回路可以使灯泡亮起来。
3.学会科学、安全的使用电及电器产品。
活动准备
1.教师前期可以给幼儿复习开卷小故事或有关电的故事,引起幼儿对电池游戏和电路的兴趣。
2.材料准备:灯泡、导线、铡刀开关、灯座、电池盒、5号电池。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重点
大班科学活动《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活动简介本活动旨在通过让大班幼儿探究电路原理,自己制作简单的电路并让小灯泡亮起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及流动方向。
2.掌握简单电路的构成和组合方法。
3.能够利用简单电路制作小灯泡。
教学准备1.构建简单电路的材料:电池、导线、灯泡、灯座等。
2.大班幼儿教学场所:教室或幼儿园户外场地。
3.钳子或铁丝。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电的基本概念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电器,介绍电的概念。
2.演示电的流动过程,让幼儿了解电流方向。
第二步:制作简单电路1.准备电池、导线、灯泡和灯座等构建电路的材料。
2.观察和讲解灯泡和灯座的结构及功能。
3.演示如何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构成简单电路。
4.让幼儿动手体验构建简单电路的过程,并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
第三步:让小灯泡亮起来1.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
2.提示幼儿需要将电路连接起来,并检查电路是否正常。
3.让幼儿自己制作简单电路,将灯泡和灯座连接起来。
4.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来,如果亮起来了,就让幼儿欣赏成果。
第四步:创建多个组合电路1.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不同的电路组合方式,创造不同的亮起方式。
2.让幼儿自由创造电路组合,共同探究电路组合的变化与电路流动方向的关系。
3.检查幼儿构建的电路是否正确并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幼儿学会了电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简单电路的构成和组合方法,并能够制作小灯泡。
通过多次尝试不同的电路组合方式,幼儿更好地掌握了电路流动方向和电路组合方式之间的关系。
同时,此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综合素质有着良好的提升作用。
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案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路的组成元件,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2.初步认识电路符号,会识别简单的电路图。
3.会用计算机电学模拟实验室连接简单电路。
教学重点:重新认识电路的基本共同组成,学会相连接直观的实物电路。
教学难点:恰当相连接实物电路。
教学用具:初中电学演示实验室。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晓得这就是哪里吗?对,这就是美丽的甚广府城。
今年九月份我们邯郸市必须在这里举办第三届旅游研发大会,假如使你去当这次灯展的总设计师,你准备工作如何把广府的美展现出出呢?同学们,是不是信心沦为一名灯展设计师呢?不好,下面使我率领你从最简单的电路相连接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电学之美,同时实现心愿吧!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活动一:尝试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下面我给大家提供更多一个大灯泡,一个控制器一节干电池以及足够多的导线,你能够无法使大灯泡暗出来呢?1.交待任务大家关上电脑上的电学演示实验室,鼓励学生熟识电学演示实验室的采用方法(接线柱),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动手使一只大灯泡暗出来:活动: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器材:电池1节,灯泡1个,控制器1个,导线若干。
2.动手做学生首先熟悉电学模拟实验室使用方法,动手实验。
让学生试着把它连接起来,首先要使小灯泡发光,其次尝试控制它的亮灭。
谁的小灯泡暗了呢?打声掌控它的亮灭?生起身,但是灯却没暗,我们须要证实一下电路的相连接与否恰当。
今后我们在实物相连接的时候也必须展开证实,培养较好的实验1/5习惯。
证实电路之后,单击控制器,观测你的小灯泡与否暗了。
教师巡查表彰暗出来的学生。
谁上台去给大家展现一下你的电路呢?(打听一名学生上台相连接展现。
)3.谈收获一能亮,二能灭(二)认识电路的组成灯亮――用电器灯攻灭――控制器的掌控促进作用教师总结: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教学设计《让小灯泡亮起来》
26《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电路》单元的第二课二、设计理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我是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性设计,设想如下: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对事物现象的探索,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问题。
1、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建构科学概念。
让学生用最少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点亮一个小灯泡,经历“问题驱动→充分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观察归纳→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再通过增加导线,更换用电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创设“问题→猜想→尝试→归纳”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能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与合作的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让小灯泡亮起来》一课时,是《电与电路》单元第二课,前一节课时认识电池、用电器和导线,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能用1条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1个小灯泡,在此基础上应用拓展使用两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和转动电动机。
使他们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认识,知道常见的用电器工作需要完整的回路,也就是说用导线把电池和用电器(灯泡或电动机)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光,并能认识简单的连接图。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打下基础。
本课分为“任务驱动情境”、“活动1”和“活动2”三个部分内容:1、通过制造情景: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游戏“小铁环闯关”,让一个学生闯关挑战让小铁环不碰到中间金属丝顺利从右到左通过,激趣导入,让学生提出想学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若小铁环成功地通过,灯泡没亮,就问学生灯泡没亮是什么原因;否则,就问学生灯泡亮了是什么原因。
《让小灯泡亮起来作业设计方案》
《让小灯泡亮起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在学生进修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作业设计以“让小灯泡亮起来”为主题,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进修中找到乐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二、设计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动力;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认识。
三、设计内容1. 作业要求:本次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灯泡,使其能够发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应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小灯泡。
2. 设计步骤:第一步:学生需要先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和原理,明白如何让小灯泡发光;第二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小灯泡的外形和结构;第三步:学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自己的小灯泡;第四步:制作完成后,学生需要测试小灯泡是否能够发光,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3.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灯泡的设计和制作,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四、评判标准1. 设计创意性:小灯泡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奇特性;2. 制作质量:小灯泡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是否达到要求;3. 发光效果:小灯泡是否能够成功发光,并且光线是否明亮均匀;4. 报告内容:报告是否清晰明了,能够准确表达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五、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小灯泡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展示区,让其他同砚和老师欣赏和评判。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评审作业,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六、总结通过“让小灯泡亮起来”作业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认识。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学生可以在进修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不息提升自己的进修能力和综合素质。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些简洁的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洁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掌握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认真观看手电筒的构造,了解它是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1.制作一个简洁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洁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制作简洁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洁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摁下开关,灯就灭了。
开关里毕竟藏着什么,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毕竟是什么?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现手电筒的开和关,观看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熟悉和了解。
5.从今日开头,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洁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熟悉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6.板书课题: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制作简洁电路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洁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觉,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由于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中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中班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导引:本节课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电的产生和电路的组成原理,通过操作小灯泡的亮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一、目标:1.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让小灯泡亮起来。
2. 能够简单解释电的产生和电路的组成原理。
3.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小灯泡、电池、电线、开关、薄膜或塑料板等。
2. 实验材料:金属线、铝箔、钢针等导电材料。
3. 实验工具:剪刀、胶带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观察电灯泡和电池1.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灯泡和电池,询问他们对电灯泡和电池的常识。
2. 点亮电灯泡,让幼儿观察电灯泡发出的光。
3.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电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吗?步骤二:了解电的产生1. 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意见:电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2. 解释电的产生原理,简单地告诉幼儿:电池里面有电荷,当电流流过电线和灯泡时,就会让灯泡发光。
步骤三:制作简单电路1. 分发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操作。
2. 引导幼儿使用金属线、铝箔和钢针等导电材料制作简单电路,并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3.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材料对电路的影响,如金属线的导电性更好。
4. 引导幼儿思考:电路中导电材料的作用是什么?步骤四:加入开关1. 给幼儿了解开关的作用,即控制电路的通断。
2. 引导幼儿制作带开关的电路,向其中连接电池、灯泡和开关。
3. 引导幼儿操作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步骤五:实践操作1. 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电路,实验不同材料和配置对电路的影响。
2. 老师及时给予鼓励、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果。
四、总结:1. 请几位幼儿总结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 引导幼儿简单回顾电路的组成原理和电灯泡亮起来的原理。
五、延伸活动:1. 给幼儿提供更多材料和实验器材,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电路。
2. 鼓励幼儿彼此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4.2《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
板书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步骤:
(1)按照小组讨论的连接方式连接。
(2)边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
(出示实验过程的图片)
3、分享与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连接方法)
我的发现:将电动机连接在电路中形成闭合回路后,电动机就能工作。
三、拓展提高安全用电小常识
安全用电小知识
1、干电池的电压1.5V;
2、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
3、家里的电压220V。
问题2 :桌面上摆有哪些电路元件?
(桌上摆有电池、导线、灯泡等电路元件。)
问题3 :怎样连接这些电路元件才能使灯泡亮起来?波波的连接图中的方法你认为可行吗?
小灯泡该怎样连接才能亮起来呢?(板书课题:让小灯泡亮起来)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情景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回顾旧知,从而引入新知。
通过情景图中现象,引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 让灯泡发光
1、思考:用一条导线把一个灯泡和一个电池连接起来,能让灯泡发光吗?
(出示电池、灯泡、导线)
2、小组讨论,畅谈想法。
3、实验:根据想法,完成实验清单。
(出示实验清单,并指导完成)
4、根据实验清单,开始动手实验。
(注意:不能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
5、根据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清单。
被点亮。
8、尝试用箭头画出电流流动的方向。
(出示电路路线图,用箭头画出电流的方向)
二、活动二让电动机转起来
1、任务:尝试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电动机。
在完成任务前先思考两个问题:
幼儿园教案让灯泡亮起
幼儿园教案让灯泡亮起年龄:3-5岁幼儿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电灯泡的工作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小灯泡2.电池3.铜导线4.实验板5.钳子6.剪刀7.胶带8.筷子9.彩纸10.手电筒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与幼儿一起观察教室里的灯泡,问幼儿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
2.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他们的答案,然后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探索灯泡为什么亮起来。
第二步:实验准备1.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实验材料。
2.指导幼儿使用钳子和剪刀,将铜导线剪成合适的长度。
3.一端插入实验板上的孔洞中,另一端剥开绝缘层。
4.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灯泡和一个电池。
第三步:实验进行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铜导线的两端同时接触到身体的任何地方。
2.将一根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上,用胶带固定好。
3.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插入灯泡底座上的孔洞中,另一端插在实验板上一个没有插入导线的孔洞中。
4.验证灯泡是否亮起来。
如果灯泡亮了,说明连接正确;如果灯泡没有亮,说明连接有误,幼儿可尝试交换导线的位置。
第四步:思考讨论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只有在导线正确连接时灯泡才会亮起来?2.引导幼儿思考,在实验中电池的作用是什么?3.引导幼儿想象,如果没有电池,灯泡能亮起来吗?第五步:展示和应用1.给幼儿展示一个手电筒,并询问幼儿手电筒亮起来的原理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说明手电筒是通过电池和灯泡的连接来实现亮起来的。
3.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的实验,如使用电池连接铜线和灯泡制作小灯泡。
第六步:小结1.回顾实验过程,引导幼儿总结灯泡亮起来的原理。
2.引导幼儿思考灯泡的工作原理与手电筒的原理有什么区别。
教学延伸:1.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家中其他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如电视、电扇等。
2.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替代铜导线,观察灯泡亮起来的情况。
评估: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中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起来
中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起来设计意图:《纲要》指出:要给幼儿创设一个适于探究、适于活动的环境。
倡导“做中学”的理念。
因此,我园提倡开展幼儿自主体验活动,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从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中班的孩子们对身边常见事物非常敏感,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探究兴趣和能力不断发展,因此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有关电的内容 ,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恰到好处的启发幼儿,鼓励幼儿动手探索,同时让孩子们在自由空间中进行讨论交流,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真正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使幼儿充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同时,在操作材料的使用上,借助蒙氏教学中幼儿秩序感培养的原则,将其融入到幼儿的体验活动中,如进教室教师与幼儿相互间礼貌问候、操作材料有秩序的取放,本着从哪拿的放回哪去的原则,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电路图,选择操作材料,找到让小灯泡亮来的方法。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在操作中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3.体验自己动手让小灯泡亮起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电路图,选择正确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难点: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活动准备:电子积木活动过程:一、熟悉电子积木盒,了解操作材料,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目的:了解常见的操作材料,知道操作材料的摆放位置。
“没有电,小灯泡也会亮吗”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找家”的游戏:让幼儿熟悉每一个操作材料所摆放的位置,从哪拿的放回哪去,注意幼儿的养成教育。
2、介绍操作材料的名称,鼓励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能否让小灯泡亮起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探索“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一)根据教师提供的电路图,进行尝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探索问题1:根据电路图,选择材料进行连接,观察现象,说出小灯泡是否会亮。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小灯泡亮起来(2篇)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小灯泡亮起来【活动目标】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
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小灯泡亮起来(2)在大班科学探索活动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实践项目是让小灯泡亮起来。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理解电流和导体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起来》教案参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灯泡亮起来》教案参考一、活动目标1.了解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的作用。
2.学习组装简单的电路,探索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认识电路元件,组装简单电路。
2.活动难点: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小灯泡亮起来。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路板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1.引入部分a.老师出示小灯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灯泡的特点。
b.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吗?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探索部分a.老师出示电池、导线、灯泡等电路元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老师示范组装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c.老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套电路元件,引导幼儿合作组装电路。
d.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让小灯泡亮起来。
3.实践部分a.老师提出任务:请每组用提供的电路元件组装一个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
b.幼儿合作组装电路,老师巡回指导。
c.老师邀请成功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小组分享经验。
b.老师提问:你们在组装电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c.老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组装一个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课堂活动:下一节课,老师组织幼儿分享组装电路的经历,交流经验。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电路元件的认识较为清晰,能够积极参与组装电路的过程。
2.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遇到了困难,但通过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最终成功让小灯泡亮起来。
3.活动结束后,幼儿对电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附:电路元件示意图电池:提供电能导线:连接电路元件,形成电路灯泡:消耗电能,发光发热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路板:承载电路元件,方便组装和调试重难点补充:1.活动重点:老师将通过设计一系列互动对话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并学会组装简单电路。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6《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6《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的流向。
教材中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电路的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材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电池、导线、灯泡等材料,通过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电路的知识了解较少,对于电流的流向和电路的连接方法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学会使用电池、导线、灯泡等材料,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电流的流向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连接方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电路连接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使多个灯泡依次发光。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教案名称】小灯泡亮起来【教学环节】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初步理解电流的产生和传导3. 培养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2. 电流的产生和传导3. 通过实验探究电路中灯泡亮起来的原因【教学准备】1. 材料:电源、导线、电灯泡、电池、电线夹2. 工具:电池盒、剪刀、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告诉孩子们今天要做一场有趣的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2. 教师利用幻灯片或实物,简单介绍一下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二、实验准备(10分钟)1. 教师向每个小组发放实验材料:电源、导线、电灯泡、电池、电线夹等。
2. 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材料,了解每个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教师指导孩子们按照实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组装电路。
2. 孩子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先用导线把电灯泡连接到电池上,再用电线夹固定好。
3. 孩子们逐渐掌握操作方法后,可以自己动手组装电路。
4.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四、展示实验结果(10分钟)1. 教师邀请一组孩子将组装好的电路拿到黑板前进行展示。
2. 教师鼓励其他孩子们观察展示实验,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问题。
3.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观察结果和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究问题。
五、探究问题(20分钟)1. 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2. 孩子们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猜想和解释,并让他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 教师帮助孩子们总结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初步理解电流的产生和传导。
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帮助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2.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更多有关电流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孩子们可以继续进行有关电流和电路的实验,如通过改变电路的组成,观察实验结果有何不同等。
小学生实验报告范文
小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6、整理实验材料【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注意事项】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说小话、东张西望、打瞌睡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或者表面上不说、不动、然而目光呆滞,人在教室,心飞千里,想与学习无关的事。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要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研究其成因及矫治显得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更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尤其对正处于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
为此,我们选择了学生上课注意力这一主题。
我们小组于12月9日对滨河明珠小学五年级的50名学生全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份并全部收回。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易于分散,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问题。
首先是在学习、做事或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上课几分钟后,就开始动、说话,或走神,不知上课讲的是什么,不知所留作业;做作业时,不能集中力量做完,三心二意,边做边玩,作业效率极低,一有声响就分心,没有家长陪就做不完;作业中掉字、错字、错符号,抄错得数;读书时,错字、丢字很多;考试中,看错题,丢题。
其次,经常不愿意做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经常弄丢学习、生活用品,经常忘事、学习时不注意细节,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32%的学生在上课时间中会有极少的一段时间分散注意力,有8%的学生在上课时会有大部分时间注意力不集中,而有60%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专注的听取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主要内容。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案西园小学谭光亮教学说明:本教学活动是《电路》单元中的一个案例,在“做中学”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活动,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本案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情景导入。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手电筒直接切入,引出小灯泡,再让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儿有灯泡?紧密联系生活,并且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的灯泡也能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以此说明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只要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能随时捕捉到内容,做科学。
第二部分:认识灯泡的构造。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灯泡,可能同学们从来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在这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外部构造,主要是训练学生能够正确的描述小灯泡的外部主要结构,为后面探究灯泡怎样亮起来作打下认知基础。
第三部分:探究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这一部分紧接上面认识了小灯泡后,学生都很急切地想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样就自然的过渡到探究怎样使灯泡亮起来了。
提出了问题,就进行猜测,让学生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
接着,就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中非常强调要严格按照预测的想法进行实验,因为,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做的实验和预测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这样,就使预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最后,同学们将实验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
第四部分:拓展与应用。
这里的设计突出了分层教学,让连对的同学,想一想,还有没有新的连法;连错的同学,就将他们错误的连法拿回去修改一下,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小灯泡。
2、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2、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能严格按照预测方法进行实验探究3、能自主探究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
4.12点亮小灯泡(教案)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导线应该分别接触小灯泡金属侧面和底部的锡点
2、提问学生,小灯泡哪个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接触点,让学生思考
3、用这些材料连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进行交流
4、观察图小朋友的线路图,你能发现什么?
明确:都是闭合电路
5、总结
用电器、导线和电源等电路元件都有两个连接点,互相连接时中间不能断开。
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6、知识卡片
直接把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会出现了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活动三:
1、提问,怎么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引出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的操作活动
2、做个简易小开关
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搭到另一枚图钉上,通过旋转回形针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活动四:
1、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试试效果
发光器、小电铃和小电机在工作时有明显的光、声、运动的现象
活动五
1、观察手电筒的结构
手电筒由电池、开关、导线(铜片)、小电珠等组成,塑料外壳起固定作用,反光杯起反射聚光作用。手电筒的各部分通过直接接触或导线(铜片)连接,开关闭合后形成通路
认识更多用电器,有利于拓展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手电筒的组成,了解什么是闭合电路,知道如何制作简易开关
总结课堂
课后练习
查阅资料,导线是由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又是什么?
2、手电筒是怎么工作的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