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讲义温里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伤阴,回阳之中寓护 阴之旨。
四、应用: 1、辨证要点: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舌淡苔白,脉迟而微。 2、关于附子用法:附子当用熟附子、 制附子、炮附子,附子当先煎久 煎,只用汤剂,不入散剂,用量在 10~12克之间。
3、加减: 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加桂枝;阳虚水 肿加茯苓、泽泻。
4、四逆汤注射液具有强心、升压作用, 可用于心衰,休克,心肌梗塞。
5、注意:使用反佐法,热药冷服,或少 加猪胆汁;孕妇忌用;真热假寒禁用。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
芍药
桂
枝
细辛
甘 草
通草片 大枣
一、组成: 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 而成。
二、主治:血虚寒厥证 (肝血不足,寒邪客于经脉)
症见: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或脉细欲绝。
兼治: 1、四肢疼痛,足、腰、股疼痛。 2、痛经,闭经,经行量少,有血块。 3、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 4、寒疝腹痛。
方剂学温里剂
精品
温里剂概述
一、定义: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 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作用,用治里寒证的 方剂,称为温里剂,
1、组成:四大热药如附子、干姜、吴茱萸、 肉桂。
2、功效: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 3、适应证:里寒证。
脾胃虚寒 里寒证 阴盛阳衰
经脉寒凝
脾胃 但寒不热,喜暖蜷 肾 卧,口淡不渴,疼 肝 痛,小便清长
二、分类:
1、温中祛寒剂
主治中焦虚寒证
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萸、饴糖。
配伍:温中散寒药与益气健脾药同用
代表方: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
2、回阳救逆剂 主治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 常用药:附子、肉桂、干姜、人参。 配伍:温肾祛寒药与益气固脱药同施。 代表方:四逆汤
3、温经散寒剂 主治寒凝经脉之痹痛。 常用药:桂枝、细辛、当归、熟地。 配伍:辛温发散药与温补阴血药同用。 代表方: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急腹痛。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伤寒论》
附 子
炙
干
甘
姜
草
一、主治:肾阳衰微寒厥证
症见: 四肢厥逆,畏寒蜷卧,神疲欲
寐,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呕吐不
绝。
渴,苔白滑,脉沉微细或脉微欲
病机:肾中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亡阳欲脱
二、治法:回阳救逆 三、方解: 附子 温元阳,散阴寒,回阳气 干姜 温中阳,祛阴寒 炙甘草 益中气,缓和姜、附之辛
三、治法: 肝血不足 补益肝血 通 寒凝经脉 温经散寒 脉
四、方解: 养血 当归、白芍 养血补肝 温经 桂枝、细辛 温经散寒 通脉 通草 通血脉利关节 防桂、辛温燥伤阴血 大枣、甘草 益气和中,助气血生化之源
配伍特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补血而不滞,散寒不伤阴。
THANKS
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为使用要点。 2、加减:阳虚失血干姜易为炮姜。湿盛白术易为
苍术。 3、服药时饮热稀粥。 4、现代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扩张,胃下垂。
四、比较:
理中丸
祛寒燥湿力强,治中焦虚
温中补虚 寒泄泻。
吴茱萸汤
温里降逆力强,治浊阴上
脾胃虚寒 逆呕吐。
小建中汤
和里缓急力强,治虚劳里
三、注意事项: 1、 辨清寒证所在脏腑,加以施治。 2、辨清寒热真假。 3、阴寒太盛当少佐寒凉药或热药冷服。 4、 热药用量要因人、因时、因地而施。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伤寒论》
干姜 白术
人参Biblioteka Baidu
甘 草
一、主治:中焦虚寒证 1、脾胃虚寒吐利证:自利呕吐,腹痛不渴, 喜温欲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2、阳虚失血:便血崩漏,出血色淡,四肢不 温,脉沉迟细。 3、小儿慢惊风:手足抽搐,目晴上视。 4、病后喜唾涎沫。 5、胸痹:胸满,心下痞。
二、治法
虚补
寒 温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恶湿 燥
三、方解:
干姜 温脾胃,祛里寒,扶阳气 温
人参 补脾胃,助运化,正升降 补
甘草 补中气,调诸药
白术 燥湿土,健脾胃
燥
辛热以去中焦之寒 清阳升而浊阴降 甘温以复中焦之虚 苦温以燥中焦之湿 运化健而中焦治 四、应用: 1、辨证要点:除见吐、利、冷、痛之主症外,应
四、应用: 1、辨证要点: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舌淡苔白,脉迟而微。 2、关于附子用法:附子当用熟附子、 制附子、炮附子,附子当先煎久 煎,只用汤剂,不入散剂,用量在 10~12克之间。
3、加减: 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加桂枝;阳虚水 肿加茯苓、泽泻。
4、四逆汤注射液具有强心、升压作用, 可用于心衰,休克,心肌梗塞。
5、注意:使用反佐法,热药冷服,或少 加猪胆汁;孕妇忌用;真热假寒禁用。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
芍药
桂
枝
细辛
甘 草
通草片 大枣
一、组成: 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 而成。
二、主治:血虚寒厥证 (肝血不足,寒邪客于经脉)
症见: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或脉细欲绝。
兼治: 1、四肢疼痛,足、腰、股疼痛。 2、痛经,闭经,经行量少,有血块。 3、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 4、寒疝腹痛。
方剂学温里剂
精品
温里剂概述
一、定义: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 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作用,用治里寒证的 方剂,称为温里剂,
1、组成:四大热药如附子、干姜、吴茱萸、 肉桂。
2、功效: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散寒通脉 3、适应证:里寒证。
脾胃虚寒 里寒证 阴盛阳衰
经脉寒凝
脾胃 但寒不热,喜暖蜷 肾 卧,口淡不渴,疼 肝 痛,小便清长
二、分类:
1、温中祛寒剂
主治中焦虚寒证
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萸、饴糖。
配伍:温中散寒药与益气健脾药同用
代表方: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
2、回阳救逆剂 主治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 常用药:附子、肉桂、干姜、人参。 配伍:温肾祛寒药与益气固脱药同施。 代表方:四逆汤
3、温经散寒剂 主治寒凝经脉之痹痛。 常用药:桂枝、细辛、当归、熟地。 配伍:辛温发散药与温补阴血药同用。 代表方: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急腹痛。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伤寒论》
附 子
炙
干
甘
姜
草
一、主治:肾阳衰微寒厥证
症见: 四肢厥逆,畏寒蜷卧,神疲欲
寐,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呕吐不
绝。
渴,苔白滑,脉沉微细或脉微欲
病机:肾中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亡阳欲脱
二、治法:回阳救逆 三、方解: 附子 温元阳,散阴寒,回阳气 干姜 温中阳,祛阴寒 炙甘草 益中气,缓和姜、附之辛
三、治法: 肝血不足 补益肝血 通 寒凝经脉 温经散寒 脉
四、方解: 养血 当归、白芍 养血补肝 温经 桂枝、细辛 温经散寒 通脉 通草 通血脉利关节 防桂、辛温燥伤阴血 大枣、甘草 益气和中,助气血生化之源
配伍特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补血而不滞,散寒不伤阴。
THANKS
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为使用要点。 2、加减:阳虚失血干姜易为炮姜。湿盛白术易为
苍术。 3、服药时饮热稀粥。 4、现代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扩张,胃下垂。
四、比较:
理中丸
祛寒燥湿力强,治中焦虚
温中补虚 寒泄泻。
吴茱萸汤
温里降逆力强,治浊阴上
脾胃虚寒 逆呕吐。
小建中汤
和里缓急力强,治虚劳里
三、注意事项: 1、 辨清寒证所在脏腑,加以施治。 2、辨清寒热真假。 3、阴寒太盛当少佐寒凉药或热药冷服。 4、 热药用量要因人、因时、因地而施。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伤寒论》
干姜 白术
人参Biblioteka Baidu
甘 草
一、主治:中焦虚寒证 1、脾胃虚寒吐利证:自利呕吐,腹痛不渴, 喜温欲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2、阳虚失血:便血崩漏,出血色淡,四肢不 温,脉沉迟细。 3、小儿慢惊风:手足抽搐,目晴上视。 4、病后喜唾涎沫。 5、胸痹:胸满,心下痞。
二、治法
虚补
寒 温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恶湿 燥
三、方解:
干姜 温脾胃,祛里寒,扶阳气 温
人参 补脾胃,助运化,正升降 补
甘草 补中气,调诸药
白术 燥湿土,健脾胃
燥
辛热以去中焦之寒 清阳升而浊阴降 甘温以复中焦之虚 苦温以燥中焦之湿 运化健而中焦治 四、应用: 1、辨证要点:除见吐、利、冷、痛之主症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