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
做聪明的机器人教案
做聪明的机器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难点: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教学资源:PPT、视频资料、实物模型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入机器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外观和功能。
2. 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2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是如何感知环境并作出反应的。
3. 分类讲解(20分钟)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学习编程(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讲解编程语言和常用的编程软件,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为机器人编写程序。
5.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智能机器人,包括外观、功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
6. 展示成果(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机器人编程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班科学《聪明的机器人》教案
中班科学《聪明的机器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2.能够认识简单的机器人构造和工作原理;3.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4.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1.听讲、观察法;2.互动探究法;3.小组合作法。
三、教学内容1. 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1.1 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危险、繁重、精细、重复性等工作的机械装置。
1.2 机器人的特点•准确性高;•可编程性强;•速度快;•能承受高压、高温等环境。
1.3 机器人的功能•生产:用于生产加工、装配等领域;•娱乐:用于各种游戏、娱乐等领域;•治疗:用于医学、康复等领域;•探索:用于各种勘测、探险等领域。
2. 简单的机器人构造和工作原理2.1 机器人构造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包括机械臂、传感器、控制器等部件。
2.2 机器人工作原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检测、控制器的控制和执行机构的动作等过程。
3. 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3.1 机器人的控制器机器人的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
3.2 机器人的操作方法•确定机器人的任务;•设置机器人的程序;•测试机器人的程序;•运行机器人的程序。
4. 培养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精神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机器人操作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流程1. 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1.1 什么是机器人?(5分钟)1.2 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10分钟)2. 简单的机器人构造和工作原理2.1 机器人构造(5分钟)2.2 机器人工作原理(10分钟)3. 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3.1 机器人的控制器(5分钟)3.2 机器人的操作方法(10分钟)4. 培养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精神4.1 模拟机器人操作(15分钟)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机器人操作,观察学生动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有序合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机器人,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功能,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认识。
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
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2. 通过创造机器人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习基本的美术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的运用。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台电脑或平板电脑,连接互联网。
2. 一些关于机器人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颜料和画笔。
4. 画纸或绘画板。
5. 小组合作的素材,如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关于机器人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主体:1. 介绍基本的美术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的运用。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2. 分发画纸或绘画板,让学生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绘制他们心目中的机器人形象。
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画出不同形状、颜色和特点的机器人。
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创作一个大型机器人形象。
每个小组可以使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素材,将自己的机器人形象拼贴在一起。
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交流和分享想法。
4.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机器人形象,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观。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强调机器人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将其应用到其他艺术创作中。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美术家或机器人工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机器人美术的认识和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机器人相关的展览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机器人的魅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合作情况。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线条、色彩和形状的运用是否准确和有创意。
3. 分享会或展览时,评估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精编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结构特征与特异功能,机器人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2.透过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发展,对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3.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及其发展。
难点: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机器人。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视频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机器人的各种知识和机器人的实例。
二、教学导入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人吗()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三、新授(一)??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内容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
()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
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高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面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面。
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二)??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1.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什么是机器人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
幼儿园中班科学《聪明的机器人》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聪明的机器人》教案中班科学《聪明的机器人》参考教案,活动目标是学习设计机械手能根据基本的机械手形体即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进行绘画造型,掌握机械手立体形的画法,并进行创意。
一、教材《聪明的机器人》分析对"聪明的机器人"我们并不感陌生,"铁臂阿童木"就是我们较早熟知的机器人动漫形象。
聪明的机器人现实中见到的机器人以及它的频频研制面世和趣事是我们常常谈起的话题,如"精彩的机器人足球赛"、"活灵活现的机器人动物园"等。
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对人类有危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作业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我们所见所闻的机器人只不过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但它的特殊功能、智能能力和独特的造型美仍然令我们时常感到神秘和好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题材内容。
本课教材编排了各种造型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图片。
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美术学习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习行为,即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即机械手臂设计,既能使学生了解机器人手的形体结构特点,学习机械形体的画法;又能使学生对设计产品的功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特征得到直观认识,领会"物以致用"的美术设计理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态度与价值标准。
二、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可作如下安排:机器人动画片欣赏::认识机器人::认知机械手结构::尝试机械形体画法::探讨功能,创意设计::创作表现::展示创意,审美评述::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教学目标:1、学习设计机械手能根据基本的机械手形体即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进行绘画造型。
聪明的机器人 美术教案
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人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认识机器人在美术创作中的潜力和应用。
2. 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3. 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机器人的特点与个性。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材和资源:1. PowerPoint演示及投影仪2. 素描纸、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水彩颜料、画笔、画布等绘画材料3. 图书或网络资源相关于机器人与艺术的绘本或电子书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利用PowerPoint演示或图片展示引入机器人与美术的话题,让学生思考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形象。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机器人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例如:我们可以用绘画表达机器人的特点吗?它们可以成为绘画的主题吗?探索(10分钟):1. 分发图书或网络资源,鼓励学生阅读或浏览机器人与艺术相关的绘本或电子书,以了解不同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具有机器人元素的作品的。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机器人形象的特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在阅读或浏览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机器人艺术作品。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所喜欢的作品中机器人的样貌、表情以及可能的功能和特性。
示范与指导(10分钟):1. 展示一些机器人艺术作品的绘画技巧,例如如何绘制机器人的线条、阴影和纹理等。
2. 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和水彩颜料)表达机器人的个性和特点。
实践与创作(25分钟):1. 学生使用所学的技巧和材料,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机器人形象,开始绘画创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在作品中表达机器人的个性和特点。
3. 教师在创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讲述作品中机器人的故事和创作灵感。
聪明的机器人教案
聪明的机器人教案教案标题:聪明的机器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
2. 探索机器人的智能特点和技术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和活动:导入活动:1. 引入机器人的概念: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引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活动:提问学生他们对机器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主体活动: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机器人的不同功能和应用领域,并列举实际应用案例。
4. 研究机器人智能特点:引导学生探索机器人的智能特点,如感知、学习、决策和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 探索机器人技术原理:通过实例或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技术原理,如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等。
6. 创意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模型,并思考它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总结活动:7. 学生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机器人模型,并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8.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对机器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在设计机器人模型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案评估:9. 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设计的机器人模型的创意和功能实现程度。
10. 学生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11. 学生反思评估:要求学生写下他们对机器人的新认识和对课堂活动的反思。
教案拓展:12.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参观机器人展览或实地考察机器人应用场所,加深对机器人的理解和认识。
13. 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如机器人在医疗、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教案建议和指导:1.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例,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探索机器人的概念和特点。
2.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聪明的机器人》案例分析.doc
<聪明的机器人>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对《聪明的机器人》我们并不陌生,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就是我们较早熟知的机器人动漫形象。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我们所见所闻的机器人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但它的特殊功能、智能能力和独特的造型美仍然令我们时常感到神秘和好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题材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探索机器人的独特造型与功能作用。
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设计和制作的美术活动,了解机器人的造型美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审美评价能力,感受各种材料制作模型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它的意义在于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美术学习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
即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为机械手臂设计。
该课时的教学,既能使学生了解机器人手的形体结构特点,学习机械形体的画法;又能使学生对设计产品的功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特征得到直观认识,领会“物以致用”的美术设计理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态度与价值标准。
活动二为制作机器人模型。
该课时的教学,旨在利用各种媒材制作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针对机器人的不同造型特征合理寻找和运用媒材,提高学生的制作工艺和欣赏审美水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
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
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思路本单元宜采用线描笔、单色笔和各种纸质材料等媒材,通过线描,采取卷折、剪切、割裂的制作与组合等手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造型活动。
案例聪明的机器人
教学案例聪明的机器人今天,我带五(一)班的同学去多媒体教室上课,本课是《聪明的机器人》第一课时,要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类型、结构,并尝试画机器人。
课件中设计了三个动画片,伴随着熟悉的旋律,《铁臂阿童木》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大家不由自主的跟着一起唱起来:“善良勇敢的铁臂阿童木……”阿童木机灵、充满神奇力量的形象也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而接下来的两个机器人动画片则让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不同造型、功能的机器人让我们大开眼界。
“哈哈,机器人也有女的,还扎小辫子呢!”“看,那个机器人的脖子是用弹簧做的!”“机器人真厉害,能拯救人类!”……不时有同学兴奋的讨论声传来,看来,机器人的话题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
接下来我提出来问题“机器人有哪些类型?你知道机器人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讲一个有关机器人的故事吗?”孩子们争相举手发言,他们对机器人知道的非常多,说得非常好,尤其是讲机器人故事,讲得棒极了,有环保机器人保护环境,有特种机器人帮助人类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有太空机器人在危难关头拯救地球等等。
看来,机器人在孩子们有心中聪明、勇敢,是人类的好帮手,因为孩子们对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也非常喜欢,而且对它们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所以,在后面设计、绘制机器人的过程中,就显得得心应手,创新不断。
课后,欣赏同学们的作业,真是异彩纷呈,在孩子们的笔下,机器人形态各异,造型稚拙可爱,功能齐全,色彩鲜艳,在它们的身上寄托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如环保机器人、万能机器人、机器人保姆、机器人保安、导盲机器人等等。
它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可爱的生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节课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会非常积极的查找资料、准备工具,课堂气氛活跃,作业效果好,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聪明的机器人说课稿
聪明的机器人说课稿
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3课
《聪明的机器人》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聪明的机器人》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提高物以致用、审美、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
知识目标: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机械立体形的画法和不同媒材制作不同机器模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作品的美观、新颖、牢固。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聪明的机器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聪明的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我设计了一堂有趣而且互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题为“聪明的机器人”。
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们将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并能够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指令控制机器人。
目标:- 认识并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掌握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简单指令控制机器人的基本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前期准备:1.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可以运行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电脑。
2. 在教室中摆放一些简单的积木机器人模型,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机器人模型。
3. 下载并安装适用于小学生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如Scratch、Tiny Code等。
确保软件已经设置为中文界面。
课程计划:引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机器人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常见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如扫地机器人、无人机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事情,以及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
理论探讨(30分钟):1. 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
2. 向学生解释机器人如何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如触摸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3. 讲解机器人如何根据输入信息做出决策,并通过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动作。
实践活动(60分钟):1. 学生们将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实践活动。
2. 让学生们尝试使用编程软件连接机器人模型,并编写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如前进、转弯等。
3. 引导学生们对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期执行任务。
4. 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和分享,交流彼此的编程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
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的编程作品和创意。
2. 鼓励学生们回顾整个课程的收获,分享他们对机器人和编程的理解和想法。
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
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篇一:《机器人_》教学设计三学年美术学科《机器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机器人》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种类、功能、造型等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觉得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了解机器人,并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用绘画形式表现的机器人造型与功能。
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画或做一个机器人。
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1、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2、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体验与发现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机器人跳舞》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学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音像资料等)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播放课件认识机器人的种类与用途)4、板书课题:机器人二、实践与创造1、出示不同特征的机器人玩具、图片让学生看看、动手玩玩。
2、谈谈机器人的不同功能特点及造型:民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探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3、讨论交流(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聪明的机器人美术教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机器人,你打算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它会做什么?你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它?老师出示范例欣赏学生作品(多媒体课件出示其他学生的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3课 聪明的机器人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3课聪明的机器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2.学习绘制机器人的基础形状和装饰元素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造型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基础形状和装饰元素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比例和空间构成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机器人的普及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引入知识(10分钟)教师现场展示多个机器人的实物或图片,并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外形特点和功能,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然后学习绘制机器人的基础形状和装饰元素。
3.绘制机器人的基础形状和装饰元素(3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讲解机器人基础形状和装饰元素的绘制方法。
学生在跟随着老师的步骤模仿画出一只简单的机器人,并在其基础上添加自己发挥的装饰元素,丰富和完善机器人的外形。
4.机器人的比例处理(20分钟)教师讲解和演示机器人的比例处理和空间构成原理,以多媒体方式为学生呈现影视资料和图形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空间想象和造型能力将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
5.作品分享(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全程反思、评价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互相间进行公开展示和分享,更好地展现他们的自信和独特性。
四、教学实施与方法1.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情境化教学、示范、引导、互动。
2.教学实施:以小组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简单的机器人为起点,发挥学生自主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协作、创新、想象、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等综合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2.产品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收集、展示和评价,进行产品性评价。
六、教学后记机器人作为新兴的应用技术,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通过本次小学美术教案,我们旨在让学生对机器人不仅仅是停留在视觉和表面的理解,更希望他们在创作和学习中对机器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加深了空间想象和造型造诣,能够对未来的机器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4聪明的机器人重庆大学版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机器人。
2.初步了解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机器人对人类社会巨大的意义。
3.通过对机器人的了解,激励学生对编写程序的兴趣。
2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经历。
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对机器人有所了解,有所接触。
而对机器人这一事物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神秘感,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神秘感,如何让学明白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的巨大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应引出ELOGO,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机器人的了解,认识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机器人的概念。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引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不知道你们看的都是哪一种类型的电影呢? (武侠、戏剧、恐怖……)看来同学们的爱好真多啊!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看哪种类型的电影么?老师最喜欢科幻电影,因为在科幻电影里经常都会出现无所不能的机器人,他们神出鬼没、飞天入地,甚至常常能够从地域里回到人间,他们简直就是集众多能力于一身的英雄!比如:《未来战士》里就有一个超级强悍的机器人。
【出示未来战士的图片】;《人工智能》里简直就是机器人的世界【出示图片】还有书上第1页的插图——《星球大战》中的——C-3PO。
你还能列举哪些机器人呢?【生列举一些知道的机器人】二、新课教学1、外表和人相似的机器人。
刚才同学们列举的都是外表和我们人类相似的机器人,他们有着和人一样的身躯,头,腿,脚;甚至还会模仿人类发音,说和人一样的语言。
2、外表和人不一样的机器人。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片【播放图片:a自动大门、b排爆机器人、c灭火机器人、d火星探险机器人】师:a、b、c、d各是什么?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它是机器人么?分别抽四个同学作答。
生:……师:你们认为它们算机器人吗? 你能说出理由吗?生:是。
我是通过第6页上什么是机器人的短文了解到的。
3、讨论学习机器人定义。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出自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机器人的学习,使学生能设计一只机械手并写一段话来介绍它或说明自己的意图2 通过运用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机械立体形的制作方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3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三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体活动任务中并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教学难点: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投影器有关学科的图片制作机器人的各种不同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1)引导提问:你们听说过“精彩有趣的机器人足球赛”“活灵活现的机器人动物园”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机械人的时代去认识了解机械人的外形特点(2)出示不同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二)分析模型获得方法思考:把你知道关于机器人的事情告诉大家,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机器人制作材料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制作方法有: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材料选择:选择机器人不同部件的制作材料方法训练: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三)分工制作小组组装1 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2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完善组装:各小组将各个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作品,4作品发表:各小组展示其模型作品,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四)学习拓展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很快,21世纪的我们需要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会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课 聪明的机器人
第三课聪明的机器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二)能力目标: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
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三)德育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
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按机器人的线条的某一部分延伸设计。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新型的功能性机器人。
课型:绘画课教学过程:一、体验与发现:1、出示不同特征的机器人玩具、图片让学生看看、动手玩玩。
2、谈谈机器人的不同功能特点及造型:智能型的、战斗型、操作型、多功能型。
3、讨论:我们现实生活中最累最脏最重的是什么工作就可让机器人来做。
小结:机器人能为人类服务,为人类做贡献。
二、实践与创造1、出示几张机器人的图片。
机器人分哪几部分?头、身、腿2、取某一部份进行临摹。
(1)机器人的机械制造,从线条上的表现是钢直、有力的。
(2)如果你选画机器人的头部,那么身体和腿的部份就自己设计创造。
(3)设计多功能性。
能看书、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写字……(4)如果画面不能清楚表达的话,另加文字说明,以展示你设计的总体完善思想。
(5)最后给你设计的机器人取一个简单的名字。
三、作业要求:(1)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2)在局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想象。
(3)设计超前的、有实用功能的机器人。
四、展示讲评(1)学生自我介绍设计思路以及机器人的不同功能。
(2)鼓励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方案,不着重于画得怎样而肯定学生有创新的设计思路。
教学后记: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结构特征与特异功能,机器人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透过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发展,对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3.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及其发展。
难点: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机器人。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机器人的各种知识和机器人的实例。
二、教学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人吗()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三、新授
(一)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内容
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
()
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
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高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面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面。
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
(二)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1.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什么是机器人
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
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
2.机器人有什么特征结合机器人的特征回答为什么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也称为机器人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
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开始踊跃举手。
学生1: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
学生2: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排程序具有某些功能的机械。
强调: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外表不必像人,只要在功能上能模拟生物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称作机器人。
下面请同学们总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3.归纳、总结的机器人特征:
(1)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2)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3)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4.思考商场自动门是不是机器人(与以上特征一一比对,得出它是机器人的结论)。
思考面前的电脑是不是机器人为什么教师扩展知识引出机器与机器人的区别:
(机器人拥有传感器,运用了感测技术,对人类有回馈的作用,而机器则只能完全由人或程序来控制,不会因外在情况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动作。
)
5.了解机器人的作用。
(1)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看看这些图片(展示机器人图片,再总结归类)。
这么多种不同的机器人,科学家们为了方便研究他们,把他们总结归纳成了两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实物图片展示)
(2)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3)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
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
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三)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史,增加学生对机器人的研究。
学生学习到这里,已经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迫切想了解更多的关于机器人的知识,有些学生开始在下面低声讨论自己对机器人认识。
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时介绍机器人的历史,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概述:机器人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1961年生产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研制开发蓬勃发展的今天,机器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是简单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需要使用者事先教给它们动作顺序和运动路径,再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
目前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就是这类机器人。
它们基本上没有感觉也不会思考。
第二代机器人是低级,或称感觉机器人。
和第一代机器人相比,低级智能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感觉系统,能获取外界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可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简单的判断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减少工作出错、产品报废。
因此这类机器人又被称为自适应机器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生产企业中这类机器人的台数正逐年增加。
第三代机器人是高级智能机器人。
它不但有第二代机器人的感觉功能和简单的自适应能力,而且能充分识别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并能根据人给的指令和它自身的判断结果自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动作。
这类机器人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探索阶段。
(教师详细介绍机器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机器人的特征,着重介绍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
(四)分组活动,扩展知识。
现在,智能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下面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了哪些机器人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小组分工,确定活动的探索主题,构建问题框架。
学生在听完老师的任务和要求后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收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
四、教学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导入设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调整学生的情绪。
更何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
信息技术课主导应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
有些学生一上课就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任务”。
这样机械地应用任务教学法,学生不免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一丝厌倦。
如何在课堂导入环节
下功夫,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课堂所要完成的任务上来,是一堂课良好开端的关键。
在本课中开始我向学生展示了关于机器人的图片和有意思的视频,效果不错,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围绕着本节课,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从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面,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片断4中,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学习,独立填写学习表格,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在自评与互评环节,由于评价项目较多,有的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教师的要求,导致评价环节开展的不顺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前引导学生理解各项评价的要求。
任务完成后教师从学生中寻找优秀作业(作品),通过对优秀作业(作品)的讲解来突破教学环节,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优秀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对这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探索中无疑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