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小作文)
审题立意_材料作文_新材料作文审题10例
![审题立意_材料作文_新材料作文审题10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bcee00844769eae009ed79.png)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构思提示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 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 到别人的长处”; 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 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 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事无绝 对”; 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 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 挑战”; 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长处” “不要小看他人”等。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 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10、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 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 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 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 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 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 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 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 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 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 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 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 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 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 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d1d9c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3.png)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作文题目,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向哪里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也许我会飞向大海,欣赏那无边无际的蔚蓝;也许我会飞向高山,俯瞰那雄伟壮丽的风景;又或许我会飞向人群,感受那喧嚣繁华的都市。
无论飞向何方,我都会尽情享受自由飞翔的快乐。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清晨的阳光下展翅飞翔。
那时,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黄,微风轻拂着我的羽毛,让我感到无比舒适。
我会在空中盘旋,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觉,感受自己翱翔于蓝天之上的快乐。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停在树梢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我会聆听树叶在微风中的低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我会凝视着远方的山川湖泊,让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和安逸。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天空中与同伴一起飞翔。
我们会一起展翅高飞,畅快地欢叫,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快乐。
我们会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舞蹈,展示我们的风采和优雅,让人们为我们的美丽而赞叹不已。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黄昏时分返回到温暖的巢穴。
我会和家人团聚,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幸福。
我会在夜幕降临前,闭上双眼,享受着一天的劳累后的宁静和安逸。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星空下闭上双眼,享受宁静的美好。
我会聆听星星的低语,感受宇宙的神秘和浩瀚。
我会在夜空中徜徉,感受自己微小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伟大。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大自然中尽情飞翔,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
我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让自己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和安逸。
让我们向往自由,向往美好,向往幸福,向往快乐。
愿我们都能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享受生命的美好。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1d4f621b4daa58da1114a03.png)
方法一:抓关键词句
找关键词句:重复出现的词 句,即 “下一个!”思考。 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例二)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 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 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 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 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 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 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 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 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 “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 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 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 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 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 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 怕反倒喜欢。 •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 有何体验或思考? • 可从分析“怕”或“不怕”(含喜欢) 的原因切入立意: • 兴趣可化难为易;兴趣是成功的动力; 人要敢于挑战;要敢于知难而上;正确认 识消除“怕”。
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 (例一)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 •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 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 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 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 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 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 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 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 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 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 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 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2023高考最新名校模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一)
![2023高考最新名校模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一)](https://img.taocdn.com/s3/m/f6bf321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9.png)
2023高考最新名校模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一)(共10道作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有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有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有女排精神、工匠精神……高三年级各班计划举行“筑梦·追梦·圆梦”主题班会。
根据你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你会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份什么职业,你认为从事这份职业应具备什么精神,你又将怎样在从业生涯中发扬这种精神?请据此写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首先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材料的关键词是“精神”,强调了“精神”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一系列赋有特定内涵的精神。
从对象上看,这些精神既可以指向集体,也可以指向个体;从时代上看,这些精神既可以传承过去,激荡现在,也可以点亮未来。
列举之后的省略号则给了我们进一步延伸、拓展的空间。
材料二的关键词是“你……怎样”的“三问”。
考生对“三问”都要做出具体而明确的回答。
第一问可以写“职业选择及缘起”,第二问可以写“精神内涵及原因”,第三问可以写“践行路径及做法”。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自己放进去谈,切忌泛泛而谈“我们”。
当然“我们”并不是不可以谈,只是必须从“我”谈起。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高度关注和悉心揣摩文题“筑梦·追梦·圆梦”主题班会的情境,其实无论是情境还是材料,都指向了“大我”,它在提示并要求考生,在进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把“个人志向”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个性特长”与“复兴大任”结合起来,把“飞翔的天空”与“脚下的土地”结合起来,它也要求我们的写作必须“高视点(大我),低落点(小我)”,“透”小“烛”大。
考生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称呼、开篇语、正文、结束语。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9935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8.png)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勇气是什么?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便害怕得瑟瑟发抖,还是整持往前走。
(《中国青年报》)(2)我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
(法国作家福楼拜)(3)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
我们困缚于巨变与惶惑之际,是勇气驱动我们不甘于麻木与注定。
(《南方周末》2023年新年贺词)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材料共有三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勇气”。
第一句话阐述“勇气的定义”,第二句话阐述“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是拥有勇气的时候”,第三句话结合目前的形势,阐述勇气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应该很容易可以把握主题关键词,围绕着“勇气”或“勇敢”,阐述对它的正确认识即可。
写作本题,可以正面回应“勇气”的内涵,也可以反面思辨在当下的境遇中,“勇气”的价值和意义。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涌现出许多科研成果显著的青年科学家。
彦文娇和导师一起攻克了等参情形的丘成桐第一特征值猜想难题,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她说:“数学是一个很纯粹的学科,如果犯困了,就做做题,立马精神振奋。
”本源悟源超导6比特量子计算机云平台正式发布后,郭国平和他的青年伙伴们很感慨。
据他们回忆,最忙的时候,“大家坐在电脑前动也不动,见见太阳都成了奢望”。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和老师朱有勇成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住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率,他永远记得老师捧起一抔土如获至宝的情形。
某中学拟邀请彦文娇、郭国平、黄惠川三位科技新星为学生们做一场励志演讲,请你站在其中一名科技新星的角度,写一篇演讲稿。
(完整版)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f95b90740be1e640e9aaf.png)
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
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很容易跑题。
1、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阅读材料,我们会找到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擦亮你心灵的窗子,你会发现更真实更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用心去发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灵。
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
擦亮你的窗子。
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
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心灵、认识、修养类的窗子。
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
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老师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c2b7f93a6c175f0e7cd13760.png)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寓言类)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名言类)“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写作指导:表层含义:“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
“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立意模拟练习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立意模拟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14150f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f.png)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立意模拟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写道,“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衡量幸福的标准,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那么人类欲望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再多的购买和刺激的感觉,都不能唤回过去“达到标准'带来的满足感;现在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言”。
②一些看透消费主义陷阱真面目的年轻人,拒绝被欲望裹扶,遵循“精致抠”的消费观。
当然,这不是葛朗台式的吝音守财,而是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从“我想要”的面子消费,转向“我需要”的理智开支,把省下的钱投入知识学习、教育、养老等长远投资上。
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网友辣酱挑战“10块钱做一顿饭”。
在视频中,为计算食材花费,她记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以第94顿为例,一餐豆腐粉丝煲,一共花了7.7元。
该系列视频,引来了近10万粉丝的围观。
不止如此,在豆瓣上,“低消费研究所”已经拥有15万名成员.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围绕“消费观”给出了三则材料。
材料①是说消费不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是衡量尊严的标准。
结合材料②“一些看透消费主义陷阱真面目的年轻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这可作为作文的一个立意。
材料②,“一些看透消费主义陷阱真面目的年轻人,拒绝被欲望裹挟,遵循‘精致抠’的消费观”,这表明了对“精致抠”的消费观的赞同。
材料②“这不是葛朗台式的吝啬守财,而是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这里把“精致抠”的消费观提升到精神层面。
“把省下的钱投入知识学习、教育、养老等长远投资上”告诉了我们“省”下的钱用来做什么,“精致”是什么。
材料③是“精致抠”生活的一个例子,表明了赞同、倡导态度。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0ca60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a.png)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精彩8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
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
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
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
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不错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例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审题立意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审题立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584624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a.png)
2023中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审题立意训练题1.沟通的乐趣“沟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使两方能通连”;“乐趣”,则是“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的意思。
请以“沟通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沟通的乐趣”,是个偏正结构短语,写作时应注意凸显“乐趣”这一关键词。
参考立意:一、沟通的乐趣是什么:呼吁沟通者说,生命的本性是渴望沟通的,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沟通是什么呢?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
沟通可弥补情感的缺失,抚平各自的伤痛,又可激起思想的火花;沟通能够消除误解,能够平息怒火,能够达成共识,能够互相激励——这些,就是“沟通”的“乐趣”所在。
二、如何获得沟通的乐趣:说起来,沟通并不繁难,不就是大家在一起谈谈吗?可这谈谈真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却又委实不易,因为这样的谈谈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谈者都要诚实,如果谈是谈了,但都戴着假面具,其结果恐怕不是亲近而是更加隔膜。
再就是平等,谈者不分上下,无论尊卑,没有贵贱,大家都有同样说话的权利和资格,唯有如此才能沟通。
“谈谈”还需要宽容,无论是谈话还是对话,所谈不能是无情的批判和斥责,这样别说交流的乐趣,恐怕连正常说话也不敢了。
其他入题角度参考:文化差异让沟通更有乐趣。
题2.善“辨”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伪,辨虚实,还要辨方向……请以“善‘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善“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南西北。
思路参考:一、把题目切分成若干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比如从“辨需时”“辨需智”“辨需明”等角度,逐层深入地揭示明辨是非的方法,强调“心中有辨”才能“心中有辉光”。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366d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8.png)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普速列车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
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
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处理快与慢的关系?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主题:人生感悟理性思辨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小慢慢”服务广大群众的彰显的“温度”,引发我们对于“快与慢”的思考。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这句话体现了出题者的态度,也帮助我们扩展思路。
“快与慢”是关系型的话题,最好要围绕其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等等。
本题属于“矛盾关系”的关系类话题作文。
本话题是针对当前社会追求速度、普遍求快的心理而出的一道题。
“快”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一味地求快,却可能失去很多的东西,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快”相比,“慢”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慢”却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财富,比如说材料中的“小慢慢”,我们熟知的“慢工出细活”,只有慢火才能熬出好汤。
但是“慢”就一定好吗?也不尽然。
所以,我们在构思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突出“快”,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都要很明显地表示出来,不要含糊。
其次,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辩证地论证,不能绝对化。
避免绝对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论述的时候,首先给自己预设一个前提,比如重点是谈“慢”,你可以把观点建立在当前人们普遍求快这个前提上,借此反思,提出在某些时候慢下来,这样的观点就比较辩证,也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
“成长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成长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中考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7c3f4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a.png)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成长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含范文)初三语文教研室整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
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
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1审题立意角度一:在失败与磨炼中成长。
成长是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磨炼,才能够开出美丽的花。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需要通过故事情节,体现“我”的转变过程。
“磨炼”也是人生旅途中的“挫折”。
比如: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
这是老鹰的成长。
比如: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这是史铁生的成长。
强调:我们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这种变化。
角度二:在品德方面的成长。
帮助学生,恪守诺言,坚持原则……角度三:在亲情/友情方面的成长。
可以有真心对待朋友,学会谦让……角度四:在学习方面的成长。
坚持不懈,主动探索知识……2拟题欣赏《成长与责任》《承担,在成长路上》《成长路上有你相伴》《品味成长》《成长的滋味》《成长的路上,我与书同行》……3作文素材《语文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表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生活中,从实际生活中筛选写作素材。
比如,车站上,父亲越过铁轨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这无疑是一件小事,但朱自清就在这件小事上动了情,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背影》。
从生活中选材,实际上就是回顾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的生活积累,从中挑选出可写作的素材。
当然,作文素材的新颖脱俗,也可以尝试将我们的视野转向名人名著。
譬如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用37万多字刻画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与人生历程。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b52a45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e.png)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习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
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
”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材料解读。
本道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本作文题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主要是说孔子学习琴艺,追求全面深刻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强调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
只有在技术细节上下笨功夫,下苦功夫,使得技术娴熟,精益求精,从而超越技术本身,心灵福至,一如庖丁“目无全牛”。
写作任务应“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材料核心观点的“感悟与思考”。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主题为“材料的启示意义”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过程中对如何做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要有充分的思考,还要有明确的判断。
如果没有明确的判断,不得为一类文。
任务二:结合材料材料主要通过名人故事表明某些道理。
可以结合材料的核心意思,肯定“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的意义或谈“坚持”的重要性,也可以就襄子让孔子“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做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总之,要注意扣住材料写作。
任务三:明确文体“明确文体”意味着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文体,文体特征应该明显、突出。
根据材料性质,议论文容易上手,记叙文同样可以写,但要能通过叙事(如“我”通过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从而获得成功)体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等主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经常作文写跑题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经常作文写跑题的小伙伴们看过来)](https://img.taocdn.com/s3/m/32549c57192e45361066f5ec.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审题提示】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初三审题立意作文范文
![初三审题立意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f0a0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2.png)
初三审题立意作文范文英文回答:In today's society, many teenagers face the pressure of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exam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show their abilities,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it puts too much stress on young people. In my opinion,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n the one hand, the exam can be seen as a fair way to evaluate students' academic abilities. It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for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This means that everyone has an equal chance to succeed based on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Additionally, the exam can motivate students to work hard and strive for academic excellence.It encourages them to study diligently and take their education seriously.On the other hand,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an also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The intense pressure to perform well can lead to anxiety, stress, and even mental health issues. Some students may feel overwhelmed by the expectations placed on them, and this can have a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ir well-being. Furthermore, the exam-focused education system may limit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s they are primarily focused on memorizing information and test-taking strategies.中文回答:在当今社会,许多青少年面临着高中入学考试的压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政新闻类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政新闻类](https://img.taocdn.com/s3/m/6e08cd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1.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政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政新闻类训练一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材料: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
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需要考生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
本次作文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
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这体现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
应当说北京的这道题很好写,如歌颂和赞扬平凡中的伟大、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等精神。
训练二年重庆高考作文题: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9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
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
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字。
俗话说,赠人玖瑰,手有余香。
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平等与友爱。
材料审题立意的训练(优秀15篇)
![材料审题立意的训练(优秀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29f4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材料审题立意的训练(优秀15篇)中考材料作文:因为和谐所以快乐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朗的社会制度,这一种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
我已买下了这片产业,并且亲自来到这里实行这种办法。
”这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25年10月在美国所发表的演讲。
欧文9岁时就当了学徒,后来他管理工厂时,聚攒了一大笔钱.1824年,为了理想,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友,创办“新和谐公社”。
欧文带领全体公社成员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和谐相处.这个“崭新的社会”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毕竟在资本主义统治下对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这种尝试及其思想,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拨]建设平等社会需要巨大的决心,恒心和理想,欧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能在永远追求一种美好、超越的生活。
[适用话题]素材可运用“理想”“精神的力量”之类的话题。
中考材料作文:因为和谐所以快乐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据近期权威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各项教育投资为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城市高中、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281.55倍和323倍。
在某些著名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其农村学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减少。
而唯一让人略感欣慰的是经过扩招,一些普通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还是占有一半以上。
再者,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造成了许多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被拒之门外,公平竞争的升学制度遭到破坏。
由此可见,在受教育的程度上,农村学生的前景堪忧。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点拨]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造成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心理隔阂,相互理解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等待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等待](https://img.taocdn.com/s3/m/ff645f2c3169a4517723a346.png)
揖,堵不堵,定若冷月对残烛。 千年前,鲁国的一间小屋中,鹤发苍 颜的他安若泰山。手中添满了墨的毛笔一 起一落,一行行岁月的春秋便青史永著。 政治抱负不能得以实现,任多少游历,多 少恳切的劝说,都没有人理解他的思想。 他便如弃置在黑夜中的残落棋局,精妙深 奥却无人来解。孔子仿佛陷入了人生的绝 境,被堵在洪波中浮沉不前。他终于勘破, 许是带了无奈回了故国,却从此,潜心修 书,一如冷月残烛。《春秋》出世,使他 破风而出。人们说:仲尼厄而作《春秋》。
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堵”是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 词语,它可以指勇敢决绝的行动, 可以指及时补救的措施……还可以 形容交通不畅,心情不悦…… 请以“堵”为题目,写一篇文 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字。
堵
堵,是横立在面前的一道低墙。清风流水, 花语花香一律被隔绝开来,不记得谁吟啸山间, 不记得谁拭烛而伤,不记得谁抚琴而歌,只记 得他们如羽化,破开低墙,傲立于东山之上。 问,堵不堵,子何来豁达诗赋? 若问他这一生功绩,他会笑笑,告诉你三 个地名——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经过的 地方,亦是他人生轨迹。官场失意,他若单枪 匹马迎战万千军队,曾挣扎曾失落,但最终却 如“料峭春风吹酒醒”后而“何妨吟啸且徐 行”。黄州,苏东坡终于实现了他人生的突围, 他一如从安乐世界中走来,优雅且淡定,豪放 而洒脱。土者,为堵。小小尘土,他高傲的藐 视,而后依着自己的步伐,在起起落落中吟诗 作赋,破世而立。
不要等待
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待东山再起 海子不肯活下来,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 地震废墟下有些人看不到希望,不愿等 待救援的到来 07年北京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 的诗句.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 有人说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 . 有人说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 寂寞。3 .有人说看不见、听不见不等 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 .有人说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 世界…… 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小作文)
对下列话题进行审题并立意,简写提纲。
1、“活”的意项有:①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活人。
活体。
活检。
活物;②救活,使人活:活人无数;③在活的状态下:活埋;④逼真地:活脱。
活像;⑤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活塞(sāi )。
活扣。
活页本。
耳软心活(没主见);⑥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活力。
请以“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
不同的人,对于“底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对“底线”也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底线”也折射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格力量。
对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3、有一险峻的峡谷,低头是万丈深谷、咆哮的激流,抬头是陡峭的石壁、翻腾的云雾,通过峡谷只有几根晃晃悠悠的铁索,时常有行人因为胆怯心慌跌入谷底的事故发生。
这一天,又有三个人从这里经过,其中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耳背的人,一个眼神不好的人。
耳背的人听不到令人恐惧的激流的咆哮,眼神不好的人看不清索道、深谷的险恶,他们互相提醒着、鼓励着平安过去乐。
而那个健康的人耳边是惊心动魄的咆哮的急流,眼前是血盆大口般的万丈深谷,越听心里越怕,越看手脚越发软,一慌神,跌下了铁索。
请以“面对险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位说:砌砖。
第二位说:赚工资。
第三位说: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
到了后来,第三个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梦想成真是人类最为快乐的高峰体验。
人类的航天不就是始于最初的飞天梦吗?比尔•盖茨放着哈佛不上,不也是为了圆一个创业的梦吗?
请以“梦想成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对下列话题进行审题并立意,简写提纲。
1、“活”的意项有:①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活人。
活体。
活检。
活物;②救活,使人活:活人无数;③在活的状态下:活埋;④逼真地:活脱。
活像;⑤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活塞(sāi )。
活扣。
活页本。
耳软心活(没主见);⑥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活力。
请以“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
不同的人,对于“底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对“底线”也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底线”也折射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格力量。
对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3、有一险峻的峡谷,低头是万丈深谷、咆哮的激流,抬头是陡峭的石壁、翻腾的云雾,通过峡谷只有几根晃晃悠悠的铁索,时常有行人因为胆怯心慌跌入谷底的事故发生。
这一天,又有三个人从这里经过,其中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耳背的人,一个眼神不好的人。
耳背的人听不到令人恐惧的激流的咆哮,眼神不好的人看不清索道、深谷的险恶,他们互相提醒着、鼓励着平安过去乐。
而那个健康的人耳边是惊心动魄的咆哮的急流,眼前是血盆大口般的万丈深谷,越听心里越怕,越看手脚越发软,一慌神,跌下了铁索。
请以“面对险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位说:砌砖。
第二位说:赚工资。
第三位说: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
到了后来,第三个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梦想成真是人类最为快乐的高峰体验。
人类的航天不就是始于最初的飞天梦吗?比尔•盖茨放着哈佛不上,不也是为了圆一个创业的梦吗?
请以“梦想成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答案
一、“活”审题立意思路:
1、审题目:“活”为独字型,基本义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写作重点应强调“活”的动作行为本身,也可以是“活”的一种状态。
设问究因探果:为什么“活”,为什么不“活”?“活或不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活”着才是好或不好?“活或不活”会怎么样?
2、审材料:“活”包含了6个义项,也就意味着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立意。
3、审要求:“以什么为题”可以是命题(话题)作文,角度多个,立意多种,文体除诗歌外不限,800字。
4、立意:
一是明确独字的内涵:在材料中已经有提示,好好斟酌思考,选择你熟悉的,有素材积累的。
二是添加语素,组合成词语、短语、句子,确定文章的中心观点(主旨)。
但在写作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活”字。
如:活→活着→活着真好;活→生活→快乐的生活→我选择快乐生活活→活力→充满活力→人生需要充满活力
活→活出样儿→人应该活出个样儿来
三是以问领补确定你行文的思路:
如:活着真好
问:活着意味着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生命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活着真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二、“底线”
【构思指津】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三、怎么样。
(词性、“前添加,后添加,中间添加”的办法)
例如:“底线”
1、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
2、坚守底线的重要性。
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3、如何坚守底线。
在物欲贪念之前,如何坚守人格尊严、民族大义等等。
三、“面对险境”[从对象的角度、原因的角度、办法(方式)的角度、宾语的类属角度、后果(意义)的角度添加)]
•心静如水渡难关•心态决定成败•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别把困难看得太清•用平常心面对险境•保持一颗平常心•驱除心中的阴影
•淡然面对险境,渡过人生难关•安之若素方可成大事
•坦然面对险境
•学会“充耳不闻”
•险境是自己造成的
四、“梦想成真”
同样是砌砖的三个人的不同回答:砌砖;赚工资;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关键句子:梦想成真是人类最为快乐的高峰体验。
分析“梦想成真”【构思指津】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三、怎么样。
(“前添加,后添加,中间添加”的办法)
“梦想成真”是过程,也是结果。
“梦想成真”的过程就是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瓦特、爱因斯坦变为现实的瓦特、爱因斯坦的过程;作为结果,“梦想成真”就是成功,就是快乐,就是理想的实现,目标的达成,就是对自我创造能力的确认。
立意:
梦想成真是人类最为快乐的高峰体验,“梦想成真”是追求的过程,梦想不一定能成真,但人生不能没有梦想。
梦想与理想是有差异的,不能简单地用理想代替梦想。
对教育者来说,要有弄假成真的本领。
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瓦特、爱迪生……
误区:梦想不成真;梦想=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