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美术音乐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学校美术音乐教室三、活动主题:探讨美术与音乐的融合教学四、活动内容:1. 美术教师介绍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理念2. 音乐教师分享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教学案例3. 教师们分组讨论,交流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策略4. 教师代表总结发言,提出改进意见5. 领导总结讲话五、活动过程:1. 美术教师介绍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首先阐述了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理念,指出这种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术与音乐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音乐教师分享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教学案例音乐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几个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教学案例。
如:在教授《小夜曲》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中的旋律美,并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意境;在教授《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教师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教师们分组讨论,交流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策略在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教师A:在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音乐、美术作品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音乐的魅力。
(2)教师B: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如让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融入音乐元素,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3)教师C:在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4. 教师代表总结发言,提出改进意见教师代表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1)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美术与音乐融合的教学方法。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领导总结讲话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1)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与绘画结合

中班音乐教案:音乐与绘画结合中班音乐教案之音乐与绘画结合中班儿童正处于身体、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期。
他们的主动性、好奇心和创造力都比较强。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特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是相通的,比如它们都可以表达情感和想象力,都可以用来创造和表现美。
这就为音乐与绘画结合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中班音乐教案之音乐与绘画结合的内容和方法。
一、教案说明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儿童将会:(1)了解音乐和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2)能够通过音乐体验和创造来表达情感和想象力,并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3)发现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适用对象3-4岁的中班儿童3、教学材料音乐:钢琴曲《小星星》、《小毛驴》、《歌声与微笑》绘画:白纸、水彩笔、蜡笔、色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4、教学活动(1)了解音乐和绘画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儿童介绍音乐和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并让儿童自己试着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于音乐,教师可以向儿童播放几首熟悉的儿歌或童谣,比如《小星星》、《小毛驴》等,让儿童欣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与歌词对照,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对于绘画,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画,比如音符、乐器等,让儿童观察、比较,并谈谈它们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音乐体验与创造将钢琴曲《歌声与微笑》播放出来,引导儿童通过跟随曲中的节奏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可以让儿童模仿曲中歌手的唱腔和动作,或者自己编创一些小动作、小手势来配合音乐。
接着,让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自由地画出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和想象。
可以让儿童选择不同的画笔、颜色和画纸,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音乐中的色彩、节奏、情感等转化为图画。
(3)分享和欣赏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儿童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得。
优秀音乐教案初中美术

教案名称:《音乐中的美术——初中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2. 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3. 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教学难点:1.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2. 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的美。
3. 提问:音乐与美术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美有什么不同?二、音乐与美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如: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表达情感,美术可以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来表现形象。
2. 学生举例说明音乐与美术在不同作品中的关系,如:音乐剧、交响乐等。
三、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简要分析其美感。
3. 教师总结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如:优美、激昂、深情等。
四、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如:用线条表示旋律、用色彩表示节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模仿或创新。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以及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欣赏更多音乐与美术融合的作品,尝试自己创作等。
三年级美术课教案:用素材展现音乐创意

三年级美术课教案:用素材展现音乐创意一、教学目标1. 学会用不同的素材展现音乐创意。
2. 提高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3. 提高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了解素材的种类和用途。
2.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不同的素材进行手工制作。
三、教学过程1. 预热环节:老师让学生听一首流行歌曲,并要求学生跟着节奏手舞足蹈。
2. 理论知识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素材的种类和用途,例如纸张、颜料、剪纸、线、布等。
3. 实践操作环节:(1)老师提供一段小提琴音乐,让学生使用纸张和颜料进行绘画,展现音乐的旋律和情感。
(2)老师提供一段钢琴音乐,让学生使用剪纸和线进行手工制作,展现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3)老师提供一段吉他音乐,让学生使用布料和线进行手工制作,展现音乐的轻盈和舒适。
4. 总结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展示出来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意和技巧,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听觉教学法: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旋律和节奏。
2. 实践操作法: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交互式教学法: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实现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资源1. 乐器音乐素材:小提琴、钢琴、吉他等。
2. 手工制作素材:纸张、颜料、剪纸、线、布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创意和技巧。
2. 展示出来的作品的质量和美感。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效果本课程通过让学生通过素材展现音乐创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欢乐,同时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发挥,并且在课程的展示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
小学美术《与音乐整合》教案

1.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认识音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音乐主题,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音乐氛围的美术作品。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名画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线条的流畅性可以表现音乐的旋律,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音乐的节奏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形状在表现音乐主题时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与美术整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的音乐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验。学生尝试用线条、色彩表现一段音乐,观察不同元素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与美术整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音乐整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比如,当我们听到一首愉快的歌曲时,是否会想象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与美术整合的奥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如用曲线表现悠扬的音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的节奏,用抽象的形状表现音乐的氛围。
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小学美术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融入实践

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小学美术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融入实践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高明学校 641419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并分析其实践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具有天然的联系和互补性。
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审美特征的音乐作品。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音乐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1.考虑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然后,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确保音乐元素能够与美术教学相辅相成。
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喜欢简单、欢快的音乐,而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喜欢有深度的音乐。
3.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音乐作品不仅要有审美价值,还要具有教育意义。
教师应选择能够传递积极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
4.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还应考虑与绘画主题的相关性。
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音乐(心得)之浅谈音乐教育与美术元素的结合

音乐论文之浅谈音乐教育与美术元素的结合【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图像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都在汲取图像带给我们各种信息,现在的社会又被称为“读图时代”。
音乐课堂也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融入图像教学的内容。
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术教育教学则是一种创新性探索,在音乐中加入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在于使美术智能作为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一种推动力和课程资源,学生能够通过美术的各个元素与音乐教育的结合,能使学生更加广泛、深远的认识音乐、了解艺术。
从而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深入领悟。
【关键词】关键词:音乐教育美术与音乐融合课堂教学在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中,音乐教育与美术元素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仅是现代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力尝试。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用音符色彩,用旋律做线条,画出一幅用心灵去感受的心灵之画。
试想:当你静静地听着动听的音乐,心里是不是也想看看那唯美的画面呢?我想:如果将音乐与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经过课堂教学尝试,我发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美术元素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一、音乐课堂教学和美术元素的融合有利于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力。
在我的音乐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绘画线条与音乐旋律相结合。
都说音乐与美术等姊妹艺术有着相通之处,音乐教学可与这些姊妹艺术相结合。
像东方艺术含蓄内敛,而西方艺术则热情奔放,这种差异存在于音乐和美术的两种形式上。
而我们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来改变教师的纯粹讲授,以便更加形象、深刻地让学生体会旋律的线条。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第五课《火车开啦》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但是这首歌曲每一句旋律都是级进上行紧接着是级进下行,例:11 31 55 65 43 2 1-,只通过聆听学生很难深刻感受到这个旋律的正确走向,会影响到歌曲的学唱。
关于初中美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关于初中美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摘要:作为学生最喜爱的科目,音乐与美术一直以来都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二者的本质均是借助感官深入心灵,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艺术熏陶。
有了美术作品的展示,音乐课堂才会变成充满想象力的花园;有了音乐作品的注入,美术课堂才能变成生动立体的多彩世界。
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结合视觉听觉从而调动内心情感,直面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受美术音乐结合带来的美感。
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美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音乐教学;有效融合;主要路径一、初中美术与音乐教学融合的价值(一)有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审美情感体验美术和音乐都是人类艺术中最为主要的类型,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常会发出“让我仿佛看见了一幅画”的感触,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会感叹道“仿佛听到了一首动人的音乐”,这种特殊的现象是来源于通感,也就是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会将审美过程中获得情感感受,与以往的相同经验进行相通,从而形成丰富的审美体验,通感也就是美术与音乐进行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
美术与音乐之间的通感,使得在教学这两门科目时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让学生在美术与音乐中获得综合性的审美情感体验。
(二)有助于提高艺术感染力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语言,美术和音乐都是艺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和音乐都对人类的情感能够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种情感也可以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在音乐教学中融合美术,可以让艺术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将欣赏者、作者和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的共通性美术与音乐都是艺术的一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与美术的融合,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的共通性,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美术素养。
这样学生不论是在美术学习还是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提升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并发展自身的艺术素养。
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元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
通过利用音乐元素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的互动。
探索音乐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艺术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兴趣。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表现艺术的机会。
小学阶段是学生艺术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音乐元素, 美术课堂, 融合意义, 利用, 丰富, 引导, 互动, 探索,表现方式, 培养, 审美情感, 艺术表达能力, 激发兴趣, 结论, 教学方式, 学生发展, 艺术素养, 创造机会.1. 引言1.1 音乐元素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意义音乐元素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艺术体验,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和理解世界。
音乐和美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在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在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和感悟能力。
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2. 正文2.1 利用音乐元素丰富美术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特点,设计相应的美术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到柔和安静的音乐时创作柔和平静的画作,而在听到激昂奔放的音乐时则可以创作充满活力和动感的作品。
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内容中,可以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感受音乐的色彩(中班美术教案)

感受音乐的色彩(中班美术教案)引言:音乐是一种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而色彩则是用来传达感受和情绪的视觉元素。
本节美术课将通过引导中班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绘画表达出对音乐的色彩感受。
一、课前准备在开始美术课之前,准备以下材料:1. 彩色纸2. 颜料3. 画笔4. 调色板5. 听觉设备(如音箱,手机等)6. 音乐播放设备二、课堂实施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例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或者一张色彩明亮的自然风景照片。
2. 感受音乐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地听音乐,并用音乐所带来的感受来描述。
例如:音乐让我感觉很快乐,像在欢庆生日一样。
3. 色彩联想让学生用他们在听音乐时产生的感受,并与色彩进行联想。
例如,如果学生说音乐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可以将快乐与明亮的颜色如黄色或橙色联系起来。
4. 绘画活动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颜料、画笔和调色板。
要求他们根据他们的音乐感受来选择颜色,并在彩色纸上进行涂抹和创作。
5. 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他们所用的颜色以及背后的想法和感受。
其他学生可以发表他们的观点,并提出问题。
6. 教师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音乐和色彩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绘画表达感受和情绪的方式。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运用这种联想和创造力。
三、课后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听音乐,并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色彩联想。
要求他们在下一堂美术课上带着自己的作品分享。
2. 艺术展览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上,让其他班级的学生欣赏和评论这些作品。
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活动。
结论: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实施,中班学生能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绘画表达出对音乐的色彩感受。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艺术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音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综合和有趣。
美术活动音乐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与音乐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合,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的质量,我校美术组与音乐组共同开展了美术活动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探讨教研活动伊始,美术组与音乐组教师共同学习了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理论,包括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优秀教学案例分享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方面的优秀案例。
例如,一位教师通过音乐导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美术作品的氛围;另一位教师则利用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这些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教学方法研讨针对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运用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手法,丰富美术教学内容;(3)如何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进行了反思。
通过反思,教师们认识到:(1)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对美术活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音乐美术课教研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和美术是两个极具魅力的艺术领域,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音乐美术课教研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融合创新: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传承与发展:既要继承我国优秀的音乐美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实践与体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音乐课程:包括声乐、器乐、音乐欣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美术课程:包括绘画、手工、雕塑等,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融合课程: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如音乐绘画、音乐雕塑等,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音乐、美术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音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评价体系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实践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表演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 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
六、结语音乐美术课教研主题“融合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课题。
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音乐与美术的互补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浅论音乐与美术课程在小学艺术课堂中的融合

浅论音乐与美术课程在小学艺术课堂中的融合学科综合是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融合性观念的深入,艺术课程的融合也顺应着这个大趋势。
其中,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符合创新教育的理念。
学生可以在各种创意、表达、表演、交流以及多视角的链接和转换中,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现各种知识的联通、各种能力的互补,让创造能力有所提升。
一、关于艺术融合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学科融合的理论:《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工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简明教育百科全书》的作者瑞典著名书刊主编胡森曾提到通常所说的课程一体化,就是试图把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
2.关于艺术融合的理论:《音乐的联系》的作者,西尔佛伯德特金提出让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与学校》的作者,霍斯曼告诉读者,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
著名的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异质同构说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的构建都对艺术学科的融合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3.关于音乐融合的具体方法研究:日本全国彩色音符协会会长田中堇子女士提出;彩色音符能使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五线谱的五线和四间,在视觉上七中颜色比单调的黑白符头更易于识别、记忆;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解释艺术。
(二)国内研究现状关于音乐美术融合的观念:1.《音乐教育新概念》的作者,郭声健提出音乐教育之所以强调学科综合,是为了通过综合来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教育主旨,即通过综合来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美学基础》的作者许自强在审美感知和通感部分写到当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同时会产生两种以上感官反应的心理过程,从而形成色可听、声可见、味可摸等立体的感受效果。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如何呈现生动优美的画面?

很多幼儿园中班的教师都会发现,在音乐教学中,美术元素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因为音乐与美术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当我们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来表达音乐的感觉时,就可以形成一幅生动、优美的美术画面。
如何能够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来呈现生动优美的画面呢?一、音乐与美术的关系音乐和美术都是艺术的一种,都是表现自然、表达情感的方式。
而且,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音乐和美术创作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灵感和想象力,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在作品的构思和表达上,音乐需要运用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表现情感,美术则需要考虑色彩、形状、线条等来表达情感。
这些元素在两种艺术形式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表现主题和气氛方面,音乐和美术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一首悲伤的音乐,可以用深沉的音色和缓慢的节奏来表达悲伤和沉痛,而在美术中,暗淡的色调、沉重的线条和阴影也可以表达出相似的情感。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和美术的关系,让幼儿在艺术实践中获得更加综合的体验和感受。
二、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实践1、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元素在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将美术元素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欣赏和演唱歌曲时,通过美术作品来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情感。
可以让幼儿通过画画、拼贴等形式,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进行视觉化。
同时,还可以搭配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在听歌的同时,欣赏音乐和美术元素的共同之处,更加融入到音乐和美术的世界中。
2、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音乐感受在幼儿园的音乐和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幼儿自主创作一些表现音乐感受的美术作品,如画画、手工制作等。
比如,当幼儿学习一首节奏明快的流行歌曲时,可以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如将曲调画成线条或图案等。
当幼儿听到一首温馨浪漫的歌曲时,可以让幼儿用心挑选颜色,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还可以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培养细心、耐心和想象力等方面的技能。
将美术与音乐元素相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
例 如在 讲 解《 明 月》 一课 时, 教 师先 放 一 首 钢 琴 曲《 月 光》 , 让 学生通过歌 曲对月光有 自己独特 的见解 。接着 , 教 师
让学生 画出他们脑海 中的大致 的月光 图像 : 明亮 的弯弯 的月
、
民族音乐融合 民间艺术
音 乐是人们抒 发感情 、 表现 感情 、 寄托 感情 的艺 术形式 。 亮、 平静 的湖 面或者 月色下 的孤 山寺 庙 , 可 能他们 画 的每一
发展趋向。
“ 音乐 当使 人类的精神爆 出火花 。” 高雅音乐是很 多音 乐
大师灵魂的音乐 , 是一种精神 的表达 的独特方式 。 在美 术教 学 参考文献 :
映在 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 和新 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使 作中给学生以灵感 , 而且还能让学生增加对祖 国的热爱 。 而且 , 各种体裁具有 了新 的意义 。而陕西腰鼓其 中的形 式之一高 邑 音乐 和美术是相得益彰的 , 音乐 给学生带来美 的享受 的同时 ,
腰鼓起源 于 2 0世纪 5 O年代 , 系陕北腰鼓 向全 国辐射 、 流传过 还 能激发学生们 的创作 热情 , 这对教师教学 也是很有利 的。 程 中产生 的新 的艺术 形式 ,经 5 0年的发展演化及加工改造 , 综上所述 , 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 中, 我们应 加强对于美术与 已形成地方特色鲜 明、独 具一格的 民间艺术 。陕西民间美术 音乐元素 的融合 , 将 听觉 的感受转 化成 视觉上的享受 , 给学生 “ 腰鼓 ” 和陕北 民歌两者相互 交融 , 成 为一种新 的民间艺术 形 更 多的发 展空 间 , 以提高他们的创 新能力 。 而艺术在本质上都 式, 更 好地 向学生们展现 了我 国悠 久的艺术文化 , 这对 弘扬我 是互通 的 , 不 同形式 的音乐相互交 融 , 符合艺术发 展的基本 原 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好 的促进作用。 二、 高雅音乐结合 自然美术场 景 则, 也对美 术教学带来 了创新 , 同时也是今后美术教学 的一种
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相互融入的思考 (3)

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相互融入的思考在小学教育中,美术和音乐两门艺术课程在儿童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美术课程促进儿童的审美、创造、表现和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综合艺术素养;音乐课程则能够促进儿童的听力、音乐表现、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升他们的情感与意识水平。
然而,传统的小学教育中,这两个艺术课程之间通常是相互独立的,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教育。
面临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和音乐教育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美术和音乐课堂的融合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和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美术和音乐课程之间的融合方式,旨在提供关于美术和音乐融合教学方案的有益思路。
一、小学美术、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与趋势分析在传统小学教育中,美术和音乐课程通常分别由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在各自的课堂上进行教育。
虽然这种独立教学模式更容易管理,并且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和深度,但是它也会导致资源浪费、知识重复和教学内容的互不关联。
现在,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和科技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探索美术和音乐课堂之间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竞争力。
这种趋势越来越发展。
在教育领域,美学和音乐融合的意义已经被广泛认可。
二、美术、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目的和优势1. 目的融合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各学科之间关联,改善传统教学中各个独立学科之间的断层。
它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学科整合的能力。
2. 优势(1)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美术、音乐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为了配合课堂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种讨论和思考相互促进,可以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融合式的教育更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社交交往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美术、音乐融合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美和音乐,并创新地表达出他们自己的审美观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 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
在小学美术中融合音乐的教学分析

在小学美术中融合音乐的教学分析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类科目,教师如果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元素,就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充实。
良好的音乐情境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以便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帮助学生展开美好的想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展的空间,从而为美术教学增添色彩。
此外,音乐能活泼美术课堂的气氛,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促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本文围绕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希望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通常来说,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是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发挥潜在的美术创造力。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创设适宜的情境,同时播放与课堂教学主题相符合的音乐,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不仅如此,音乐本身就有让人放松的力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绘画技巧。
另外,如果教师在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例如,在“纸风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带着学生借助纸杯等工具,通过绘画、裁剪和拼接将纸杯制作成风铃。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清脆悦耳的背景音乐,促使学生在音乐气氛的影响下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
再如,在带着学生一起学习“鱼儿游游”时,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剪纸装饰自己喜爱的鱼儿模型,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融入美妙的音乐,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受到音乐的熏陶,生发出愉悦的情绪,从而给鱼儿配上更好的造型。
二、促使学生产生豐富的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富有情感色彩的音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无论在听觉方面还是视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作品的构思。
从音乐的角度探讨“通感”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 者 单位 : 建 福 州 市格 致 中学 ) 作 福
编辑 王 树 凯
[] 2 尹少淳.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 准( 实验) 解读. 江苏教育 出版社,0 4 2 0
种不 同的感觉 。 线条” “ 是美术上用于 塑造形象 的手段之一 . 而
音乐 中的“ 是 以时间为画笔在 不同音高位置上勾 画出来 的 线”
1 5 6
爱如舌 ,斯 充 蔓商
旋 律 线 , 现 的是 一种 抽 象 的 运 动 方 向及 运 动 状 态 。 绘 画 、 乐 体 音 用 相 似 的表 现 手 法 分 别 从 空 间 、 间 两 个 方 面 去 表 现 世 界 , 时 时 而 间和 空间又是 不可分 割的 , 的思维 不是单 一地 以时间或 空间 人 为主的, 而是 时 空 交 织 的 。 2 形式法则有“ 感” . 通
( 价结果分 为 A B C D 评 、 、 、 等级 , 中A为优 秀、 为 良、 为合格 、 为 其 B C D
不合格 ) 模块水平 测试( 、 评价结果 采用百分制 ) 模块 综合成绩 ( 、 评
价 结果采用等级制 )其 中修 习过程综合表现包括资料 的搜集 、 , 资料
筛选 、 业、 作 合作 能力 , 并采用 学生 自评 与小组评价 、 任课 教师评价 相结合 的方式 。
强化情感体验 , 然后在 丰 富内心体验基 础上展开想象 , 感受着此
时 的 色 彩 搭 配 所 呈 现 的 是 一 幅 协 调 色 的 画 面 。 色 彩 构 成 ・ 彩 《 色
心理》 一节 内容 非常抽象 , 了让 学生 了解这 一知识 , 为 在教 学 中
美术教学中的音乐与舞蹈

情感体验
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 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美术作品的情感内涵。
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运用美术作品表 达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 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
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欣赏能够引起情 感共鸣的美术作品,体会 音乐与美术在情感表达上 的共通之处。
03
舞蹈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舞蹈动作与美术造型的相互借鉴
跨学科合作
美术教育可以与其他艺术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设计 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学习机会 。
注重学生主体性
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和创新。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启发,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展 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通过分析舞蹈动作的姿态、韵律和力量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
将动态的舞蹈美转化为静态的雕塑美。
舞蹈情感与雕塑表现力的传递
02
引导学生体会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将这些元素融入雕塑
创作中,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舞蹈元素在雕塑设计中的运用
03
鼓励学生从舞蹈服饰、道具等元素中汲取灵感,运用到雕塑设
计中,打造出富有创意和独特美感的作品。
音乐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01
02
03
音乐欣赏
在美术课堂上播放与主题 相关的音乐,帮助学生进 入创作状态,激发创作灵 感。
音乐与色彩
引导学生将音乐中的情感 与色彩相联系,运用色彩 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音乐与线条
指导学生将音乐中的旋律 、和声等元素转化为线条 ,创作出具有音乐感的画 面。
音乐对美术创作情感表达的促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赏舞蹈表演,引导他们观察舞者的动作 、表情和服饰,然后运用美术语言进行描绘和创作。
美术音乐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美术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2年10月25日开展了美术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反思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美术音乐教学融合与创新”。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参与人员美术音乐教研组全体教师、部分学科组长、教务处负责人六、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备课组长组织,针对本周美术音乐课程进行集体备课。
(2)教师们围绕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3)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1)由青年教师王老师执教美术课《色彩的魅力》。
(2)由资深教师李老师执教音乐课《春天的故事》。
(3)观摩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3. 课后反思(1)王老师和李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观摩教师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教研组长总结(1)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美术音乐教学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性。
(2)对青年教师提出希望,鼓励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七、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针对美术课《色彩的魅力》和音乐课《春天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课程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难点:分析色彩搭配、创作技巧等教学重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 课堂教学观摩(1)王老师的美术课《色彩的魅力》王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自己的专业课老师经常说:“音乐美术不分家”。
我在那时便知道了音乐美术两门学科是互通的。
但由于缺乏课堂经验,所以并不清楚这句话真正所蕴含的价值。
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中国论文网/3/view-13035394.htm
“美术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
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当音乐走进美术,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
因此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可以使美术课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音乐元素在美术课的运用上有很多,比如:歌曲、音像作品如配有视频的MV等。
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设置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这种模式能够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但是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是所有环节都需要借助音乐的,
教师应当在融入音乐元素的过程中把握好时机,选择恰当的音乐,保证音乐元素融入的适时性。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从课前导入、教学过程和作业展评三方面谈谈音乐元素在课堂的运用。
一、恰当的音乐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导入环节,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而课前导入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该环节是美术课学习的“引路人” 。
比如,在美术教材二年上册辽宁地方课程的《画葫芦》一课中,我把学生们熟知的《葫芦娃》动画片及片头音乐编辑成视频在情境导入环节中播放。
学生在一开场伴随着主题曲和片中的动画形象快速地融入进课堂学习中,在第一时间里让学生从情感上激起了探知的欲望,用音乐情感拉近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为该课的学习赢得了更大的情感优
势。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小扇子》一课时,我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学生熟悉的广场舞视频:演员们手拿舞扇伴随着背景音乐《茉莉花》跳出了一段优美的舞姿。
而视频中最出彩的就是演员们手里在翩翩起舞的扇子了。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扇子的美,在心中建立起了美的概念。
正因�檎庖换方诖蛳碌幕�础,在接下来的学习创作中学生的作品美轮美奂,效果喜人。
二、音乐元素为教学过程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虽不具备语义性,但它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完全超出了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它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感受美,从而增强感染力。
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心理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后认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音乐作品,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健康、和谐、求知的思想情绪。
比如在上三年级《红色的画》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在选题材时无从下手,不知道画些什么内容来表现一副以红色为主色的画。
于是我就播放了一首节奏感强,喜庆热闹的《欢乐中国年》歌曲。
伴着歌曲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我们的春节――贴春联、挂红灯笼、穿红衣、放红鞭炮,伴着漫天飞舞的烟花预祝着我们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红色象征的喜庆、吉祥,而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不正是一派红色的画面吗?学生们沉浸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脑海里闪现着春节的画面,每个人都在构思着自己的画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春节。
真可谓是音美结合,激发灵感,化解教学难点。
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阅历、对山水美景或中外著名美术作品缺乏充分认知的情况,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显枯燥,应巧妙地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如上国画课时,可选择古筝、二胡、笛子、琵琶
等曲目来烘托气氛,使“国画”味更浓。
比如上国画课时在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图片和创作阶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如《高山流水》、《蕉窗夜雨》等意境深远、舒缓、轻柔、空灵的音乐作品,将其作为美术作品展示和创作的背景音乐,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美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文化内涵的感悟和理解。
同时那优美抒情的音乐和适时的背景氛围,为学生创作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
在进行油画、水彩创作时,可选择一些钢琴曲。
比如在上欣赏课《大画家梵高》时,在学生临摹创作带有梵高特点的作品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表现出梵高粗犷的线条和画法,我根据梵高的作品特点配上了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曲《克罗地亚狂想曲》和《野蜂飞舞》,这两首钢琴曲都是极具激情和动感的。
而作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的梵高,他后期的作品简洁、明亮和色
彩强烈。
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让他作品中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和震撼。
学生在临摹创作梵高风格的画作时配着这激情、动感的钢琴曲,使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让音乐成为灵动的仙子,带着学生们去追寻那个作品极富表现力、性情疯癫的梵高……
三、音美结合,关注生活,建构审美情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又是为生活所服务的。
把音乐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
“快乐,是创造的火种;而音乐,则是快乐的源泉”。
我们应当创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氛围,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水平,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在《小扇子》课
堂的作业展示阶段,我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扇子伴着导入环节的视频音乐《茉莉花》跳起了舞蹈,课堂又与生活相联系,该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可见音乐元素在美术课堂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
声形并用,可以丰富美术教育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使学生融入美术作品中。
在耳濡目染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的美术教学也会更为轻松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