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ppt课件教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
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通过欣赏印象主义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印象主义 音乐画的艺术特点。
文化背景的介绍
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画时,适当引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 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鼓励学生将印象主义音乐画的艺术元素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作中,如文学创作、舞 蹈编排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印象主义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画面和色彩,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欣赏环节
展示与音乐相配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表现手法和 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创作环节
提供绘画材料,鼓励学生将听到的画面创作成美术作品,表现自己对 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在小学美 术教学中的应用ppt课件教
案
目录
• 引言 • 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 印象主义音乐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价值 • 印象主义音乐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
目录
• 印象主义音乐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策略
• 印象主义音乐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前景与展望
01
引言
教学步骤
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和 画面;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听到的画面和色彩;提供绘画 材料,鼓励学生将听到的画面创作成美术作品。
案例二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印象主义音乐《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感受音 乐中的意境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摘要】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特点和共同点,介绍了实施整合教学的方法和优势,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整合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在强调了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整合发展,并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音乐教学、整合、意义、特点、共同点、方法、优势、实践案例、重要性、发展、结语1. 引言1.1 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通过将美术和音乐教学进行整合,可以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其多方面的艺术素养。
整合教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艺术知识。
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其综合学习成绩的提升。
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重大,有利于学生全面、多方面地发展,为其未来的艺术和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探讨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方法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整合教学实践,推动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特点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1.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表现和创作,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将这些想象转化为具体的作品。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美术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艺术作品,还要能够运用各种绘画技法,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而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包括: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听音乐画音乐|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听音乐画音乐|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体验听音乐画画的乐趣。
2.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形象。
3.学生能够提高绘画技巧,增强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听音乐和画画的方式,探究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音乐在情感和形象上的表现,如何提高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到的重点内容,包括画线条、画方形、画圆形等,并简要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告诉学生今天将通过听音乐画画,探究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
2. 学习活动(40分钟)1.听音乐(10分钟)播放苏少版《江南梦》音乐,让学生安静地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形象。
2.画画(20分钟)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自由发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进行自由创作。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形象。
3.交流展示(10分钟)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绘画的方式和感受,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3.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包括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绘画技巧和创造力的提高等。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体验听音乐画画的乐趣。
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例如教学过程比较短促、难度掌握有差异等,需要通过更好的设计和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小学教育中将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交叉学科的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探讨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美术与音乐都是艺术学科,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美术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力、表达力和协调能力。
通过整合美术和音乐教学,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全面理解和欣赏。
美术与音乐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将美术和音乐融合在一起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美术与音乐的整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小学音乐课与美术融合探究

小学音乐课与美术融合探究
小学音乐课与美术融合探究是一种将音乐和美术两门艺术形式
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音乐和美术的元素相互融合,可以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小学音乐课与美术融合探究的详细步骤:
1. 选择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个适
合的主题,如四季、动物、自然景观等。
2. 音乐欣赏:教师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先
进行音乐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元素,并与主题进行关联。
3. 艺术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
境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学生可以用颜色、线条等表现出音乐中的
旋律和节奏感。
4. 艺术表演: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进行艺术表演,
如舞蹈、戏剧等。
他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5. 艺术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和艺术表演可以在班级或学校的
展览中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和家长欣赏。
通过小学音乐课与美术融合探究,学生可以在音乐和美术的交
融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他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和创作美术作品
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
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并促进他们
全面发展。
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妙用

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妙用在小学教育中,美术和音乐都是重要的艺术学科,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美术和音乐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很少有教师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事实上,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用途,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一、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他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而音乐作为一种能够直接触动心灵的艺术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当学生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和情境,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美术创作的素材。
例如,在聆听欢快的《春节序曲》时,学生可能会想到热闹的春节场景,如放鞭炮、挂灯笼、舞龙舞狮等,从而创作出一幅充满节日氛围的美术作品;在聆听悠扬的《月光曲》时,学生可能会想象到宁静的月夜、闪烁的星星和波光粼粼的湖面,进而画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二、音乐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美术教学需要一个轻松、愉快、富有创意的氛围,而音乐正好可以为课堂营造出这样的氛围。
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放松心情,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平复情绪,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此外,音乐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整个课堂充满温馨和和谐的气氛。
三、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和美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在审美方面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所带来的美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
这种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
例如,学生在欣赏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力量和抗争之美,当他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也会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这种力量和抗争。
美术教学中与音乐的融合

美术课程中与音乐的相互融合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美术学科葛妍内容摘要:美术同其他门类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把音乐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立艺术学习情境,加大对学生的信息刺激强度,使美术教学收到了短时间高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
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美术课程中与音乐的相互融合美术与音乐相互渗透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正确完善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与透射。
把音乐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为美术教学服务,使学生理解、欣赏、鉴赏美术作品从原来的只用眼睛转变为由眼、耳多种途径向学生输入信息,为学生创立艺术学习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了学生的灵感,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迅速提高,是美术课向愉快教育发展的良好途径。
一、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
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
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抽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并充满音乐性,音乐直接刺激创造想象,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来。
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二、美术与音乐在艺术教学中有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在音乐中,我们讲到歌曲的曲调时就会用到“色彩”这一术语,大调“色彩”比较明朗,适于表达雄壮、欢乐的情绪;小调“色彩”比较晦暗,适于表达柔和、忧愁的情绪。
小学美术《与音乐整合》教案

1.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认识音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音乐主题,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音乐氛围的美术作品。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名画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线条的流畅性可以表现音乐的旋律,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音乐的节奏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形状在表现音乐主题时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与美术整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的音乐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验。学生尝试用线条、色彩表现一段音乐,观察不同元素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与美术整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音乐整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比如,当我们听到一首愉快的歌曲时,是否会想象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与美术整合的奥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如用曲线表现悠扬的音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的节奏,用抽象的形状表现音乐的氛围。
入情入境焕发活力--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黑格尔在《 美学 》 中一段言简意赅 的话 : “ 音乐和绘画都有密切 位学生最先说 l 叶 j 你联想到哪个颜色 , 并说 明你 的理 由。 欢快 热闹的 的亲族关 系,部分地 由于在这两门艺术里 内心生活 的表现都 占较 - 节奏可 以联想到红色黄色 , 缓慢 宁静 的节奏可 以联想到蓝色绿色 , 大的 比重 , 现在 的艺 术教学 , 在 材料处理方面 , 绘 画可以越过边境 : 这样 , 让学生音 画结合 , 以乐 解画 , 互 为渲染 , 增强 了教学 的趣 味 进 入音乐 的领域 。” 美术与音乐虽然属于不 同的艺术 门类 , 但它们 性 , 给人 以无穷魅力和享受 , 使学生的情感通过音乐和画面产生共 都受到共同的艺 术规律 的制约 , 因此 , 它们之间有许 多相 同或相似 : 鸣, 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 和创造 美的能力 。 的特点 。 美术 和音乐相互借鉴 、 相互渗透 , 创设 良好 的教学情境 , 将 : 比如 : 教学“ 表现动 态” 这一课 , 我 和学生一起欣赏 了法 国著名
一
- 蕾, 让学 生去 找寻绘 画与音乐之 间的联系 , 并把感受表达 出来 。在 音乐影响下 , 同学们 面对 画面, 很 容易感 受到画中那 动态 十足 的线
、
音乐导入 , 入情入境 , 激发兴趣
法 国作家罗曼 ・ 罗兰曾说 : “ 视觉能变成听觉 , 反过来听觉也可 条和跳舞 的热情 , 形象地表达 出芭蕾舞所特有 的节奏感 。这样 , 抽
有助于诱发学生 的好 奇心 ,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丰 富感 知 , 调动 的印象主义画家马奈 的《 西班牙芭蕾》 , 在欣赏的过程中 , 我播放 了
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的展开和推进,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影响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
音乐本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但在新课改的浪潮下美术和音乐相结合,却能把美撒向课堂,使新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为孩子的精神世界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对美术课堂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一、音美结合唤醒学生艺术创作的激情教师担负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化启迪的重要职责,在充满灵气的音乐声中学生能够获得美术的创作的灵感。
根据美术课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内容音乐熏陶,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例如在执教美术课《大人国小人国》一课时,我首先用课件出示,各种童话故事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形象。
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儿童歌曲《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导入新课,欢快、活泼的歌声迅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了直观的认识,在创作阶段再次利用优美的歌曲熏陶,学生的创作激情得到充分的调动并积极地用彩色笔在纸上绘出较生动形象的角色,完成绘画创作。
二、音美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往往会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如同一道甘泉,给美术课堂注入了生机。
音乐欣赏使学生心情放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情感得到震撼,与艺术想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能使学生超常发挥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例如执教《小鸟的家》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请学生欣赏关于小鸟的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欢快的音乐、生动的画面、视听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
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元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
通过利用音乐元素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的互动。
探索音乐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艺术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兴趣。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表现艺术的机会。
小学阶段是学生艺术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音乐元素, 美术课堂, 融合意义, 利用, 丰富, 引导, 互动, 探索,表现方式, 培养, 审美情感, 艺术表达能力, 激发兴趣, 结论, 教学方式, 学生发展, 艺术素养, 创造机会.1. 引言1.1 音乐元素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意义音乐元素与美术课堂的融合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艺术体验,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和理解世界。
音乐和美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在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在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和感悟能力。
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2. 正文2.1 利用音乐元素丰富美术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特点,设计相应的美术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到柔和安静的音乐时创作柔和平静的画作,而在听到激昂奔放的音乐时则可以创作充满活力和动感的作品。
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内容中,可以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与音乐结合——小学生的跨艺术创作

通过跨艺术创作, 小学生可以更好 地理解不同学科 之间的联系,增 强对知识的整体 把握能力。
跨艺术创作可以 促进小学生综合 素质的发展,提 高其未来的竞争 力。
01
0 2
03
04
激发小学生的 创造力和想象 力
促进跨学科知 识的融合与运 用
提高小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艺 术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
通过跨艺术创作,小学生能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美术与音乐的结合能够让小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培养他们的 创新能力。
美术与音乐结合, 能够激发小学生 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促进学科交 叉融合。
跨艺术创作可以 培养小学生的跨 学科思维,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通过跨艺术创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和自我认同感。
美术与音乐的结合方式
音乐激发绘画创作 灵感
绘画作品可以表现 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与绘画在节奏、 色彩和构图上的相
互呼应
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色彩与调性:运用色彩的冷暖、 明暗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调性
的作品
启发小学生思考艺术创作的意 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
力和文化素养
展示形式:美术与 音乐结合的作品展 示
评价标准:创意、 技术、审美等多方 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学生自 评、互评、教师点 评等多种方式
作品展示的意义:激 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 艺术表现力,促进跨 学科的学习与交流
激发创造力: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综合能力:跨艺术创作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拓宽艺术视野:让小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从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观念。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对艺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论音乐与美术课程在小学艺术课堂中的融合

浅论音乐与美术课程在小学艺术课堂中的融合学科综合是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融合性观念的深入,艺术课程的融合也顺应着这个大趋势。
其中,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符合创新教育的理念。
学生可以在各种创意、表达、表演、交流以及多视角的链接和转换中,充分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现各种知识的联通、各种能力的互补,让创造能力有所提升。
一、关于艺术融合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学科融合的理论:《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工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简明教育百科全书》的作者瑞典著名书刊主编胡森曾提到通常所说的课程一体化,就是试图把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
2.关于艺术融合的理论:《音乐的联系》的作者,西尔佛伯德特金提出让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与学校》的作者,霍斯曼告诉读者,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
著名的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异质同构说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的构建都对艺术学科的融合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3.关于音乐融合的具体方法研究:日本全国彩色音符协会会长田中堇子女士提出;彩色音符能使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五线谱的五线和四间,在视觉上七中颜色比单调的黑白符头更易于识别、记忆;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解释艺术。
(二)国内研究现状关于音乐美术融合的观念:1.《音乐教育新概念》的作者,郭声健提出音乐教育之所以强调学科综合,是为了通过综合来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教育主旨,即通过综合来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美学基础》的作者许自强在审美感知和通感部分写到当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同时会产生两种以上感官反应的心理过程,从而形成色可听、声可见、味可摸等立体的感受效果。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随着课改纲要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师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两门学科进行整合教学,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本文旨在从教育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教育理论上,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应遵循“综合性、多样性、互动性、跨学科性”的原则。
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讲解、表演、创作、游戏等,让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交流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同时,美术与音乐教学应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起美术与音乐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模式,以期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实际操作方面,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的整合美术与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交汇点,例如:色彩与音响、形式与节奏、线条与旋律等。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将这些交汇点体现在授课中,使得学生在课程中能够体会到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首音乐,让学生想象这首音乐对应的画面,然后在美术课上让学生用绘画表现出来。
教学方式是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整合,教师需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前面所述,通过讲解、表演、创作、游戏等方式来促成整合。
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常常运用歌唱、演奏、合唱等方式,而在美术课程中常常使用绘画、剪贴、塑造等方式,这些方式可以相互影响,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教师的整合是美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关键。
教师需要对美术与音乐教育有较充分的了解,以便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两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
此外,教师之间也应加强交流互动,通过合作和互相学习来促进美术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在小学美术中融合音乐的教学分析

在小学美术中融合音乐的教学分析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类科目,教师如果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元素,就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充实。
良好的音乐情境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以便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帮助学生展开美好的想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展的空间,从而为美术教学增添色彩。
此外,音乐能活泼美术课堂的气氛,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促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本文围绕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希望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通常来说,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是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发挥潜在的美术创造力。
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创设适宜的情境,同时播放与课堂教学主题相符合的音乐,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不仅如此,音乐本身就有让人放松的力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绘画技巧。
另外,如果教师在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例如,在“纸风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带着学生借助纸杯等工具,通过绘画、裁剪和拼接将纸杯制作成风铃。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清脆悦耳的背景音乐,促使学生在音乐气氛的影响下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
再如,在带着学生一起学习“鱼儿游游”时,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剪纸装饰自己喜爱的鱼儿模型,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融入美妙的音乐,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受到音乐的熏陶,生发出愉悦的情绪,从而给鱼儿配上更好的造型。
二、促使学生产生豐富的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富有情感色彩的音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无论在听觉方面还是视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作品的构思。
美术课堂中音乐的运用

美术课堂中音乐的运用摘要:美术与音乐都属于艺术,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
美术中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音乐也是一样,音乐的音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
美术是无声艺术,音乐是有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小学生特别喜欢美术课和音乐课,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是抽象的艺术。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术课堂运用一、音乐在美术创作课中的“激情”作用: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有时美术的创作灵感是在充满灵气的音乐声中获得的。
所以在美术课上按照不同的内容运用相应的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例如教学美术课《和妈妈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用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新课,学生听了这首赞美妈妈的歌曲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感受与妈妈在一起时候动作、表情和内心感受,从而体会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动作和表情。
这样,学生在作业时就能凭着听觉、视觉上的感受去构思、去创作。
还有《画中的线条》这课,教师通过播放不同音乐的旋律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音乐不能给人以视觉、不能提供直接的图景形象,只有教师通过创设图画意境,让学生从中获取画面再现,并身入其境,思想感情才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例谈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1. 引言1.1 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在于提供学生更广泛的艺术体验和更全面的艺术教育。
美术与音乐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段,通过整合两者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艺术的本质。
美术与音乐的整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与音乐的整合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整合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小学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修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 正文2.1 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方式1. 跨学科结合:美术与音乐可以相互融合,通过绘画、雕塑、音乐创作等形式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全面理解和感悟。
2. 艺术形式对接:美术与音乐都是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绘画作品的色彩、形态与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相互呼应,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艺术的多样性。
3. 艺术创作结合:在美术与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创作性活动,例如通过绘画表现音乐的感觉和情感,或者用音乐创作来启发绘画灵感,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表现形式整合:美术和音乐都是通过表现形式传达感情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方式来呈现学生自身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5. 学习资源互通:在美术与音乐教学中,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音乐节奏来引导学生绘画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或者通过声音的表现来激发学生对色彩和形态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整合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对美术与音乐的综合理解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字数:270】2.2 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方法1. 组合教学法:将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感受到美术的美感,又能体验到音乐的节奏感。
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小学美术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融入实践

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小学美术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融入实践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高明学校 641419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并分析其实践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具有天然的联系和互补性。
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音乐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审美特征的音乐作品。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音乐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1.考虑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然后,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确保音乐元素能够与美术教学相辅相成。
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喜欢简单、欢快的音乐,而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喜欢有深度的音乐。
3.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音乐作品不仅要有审美价值,还要具有教育意义。
教师应选择能够传递积极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
4.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还应考虑与绘画主题的相关性。
选择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有人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
美术是美术课的事。
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
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
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
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
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
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如上《迷彩服》这一课。
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
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
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
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二、音美结合,酝酿情绪,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
如《甜蜜的梦》。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
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
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
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
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结合,鼓励参与,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
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
在教室里,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或播放录音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
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
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人物舞姿优美,充满了儿童的创意。
这样的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
比如画《千变万化的帽子》,我先播放《小黄帽》,古人云:“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帽子并说出生活中有的一些帽子,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听了音乐后纷纷举手发言,讲述了自己感受和了解的帽子气氛非常热烈。
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进行绘画练习,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画了。
这样既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又使课堂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
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
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