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500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500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作为一名语言模型AI助手,我可以提供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一些例子,但是在限定时间内无法给出500篇完整作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供您参考:
【先秦时期】
1.《诗经》
2.《楚辞》
3.《论语》
4.《道德经》
5.《礼记》
【汉朝】
6.《史记》
7.《汉书》
8.《战国策》
【唐代】
9.《白氏长庆宫碑》
10.《岁时杂录》
11.《古文观止》
12.《集杜》
13.《宴梅渔隐》
14.《长恨歌》
15.《白虎通义》
【宋代】
16.《水浒传》
17.《红楼梦》
18.《西游记》
19.《金瓶梅》
20.《真诠》
【元代】
21.《元人杂剧集》
22.《西厢记》
【明代】
23.《后汉书》
24.《庄子》
25.《经世致用篇》
26.《西游记》
27.《红楼梦》
28.《水浒传》
【清代】
29.《长生殿》
30.《红楼梦》
31.《破幽梦演义》
32.《红楼梦后传》
33.《曹文轩全集》
这些文学作品各自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主题,代表了古代中国文学的不同方面和风格。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作品的背景与内容,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一、春秋战国时期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人所推崇。
此次将介绍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其作者及其作品特点,以展示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是其作者。
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展现了贵族社会的荣华富贵和道尽人情冷暖。
该书以细腻的描绘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瑰宝。
二、《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历史了描写了宋朝末年百姓的苦难生活和流寇起义的故事。
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了这部作品。
小说中,大量的英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勇猛、智慧和正义感,这也是《水浒传》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三、《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吴承恩是其作者。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并修成正果的故事。
这部小说融入了丰富的佛教、道教和民间故事元素,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四、《诗经》——众多诗人《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作者众多,包括唐宋时期的文人。
该书分为风、雅、颂、赋四个部分,描写了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
《诗经》是古代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世文人学习的重要范本。
五、《论语》——孔子《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系统总结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
孔子是这部著作的主要作者,通过言语对话、反问等方式,提出了许多思想深邃的观点,对后世的道德、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文学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也为人们提供了对古代社会、人性以及智慧思想的深入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一、《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婚姻、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其中,风格独特的《关雎》、《蒹葭》等诗篇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世文人的经典之作。
二、《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合,作者是屈原等楚国文人。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和模仿的对象。
其中脍炙人口的《离骚》以其豪放的情感表达和壮丽的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展示和社会问题的揭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堕落。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宋江、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起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刻画了各种社会类型和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五、《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孙悟空等主要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
它通过对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的改编和创作,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评,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理。
六、《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一、上古歌谣1、上古歌谣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2、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开辟神话(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自然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英雄神话如: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神话与传说的区别:①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④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二、《诗经》1.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 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先秦时期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期称为《诗经》。
2.诗经六义:(1)风雅颂三类是音乐曲调名称“风”:周代15个地方的歌谣,共160篇。
——诗经的灵魂“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
(2)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艺术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诗经》的艺术特点: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起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语言上,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手法上,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内容上,多用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一、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从先秦到近代文学的一段历史时期,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二、先秦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诗经》、《楚辞》2.散文:诸子百家散文,《春秋》3.寓言故事:《庄子》三、汉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汉乐府、古诗十九首2.散文:《史记》、《汉书》3.赋:《汉赋》四、唐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杜甫的《春望》、《登高》等2.散文:《唐书》3.小说:《聊斋志异》五、宋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苏轼的《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2.散文:《宋史》3.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六、元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散文:《元史》3.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七、明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唐寅的《题临安邸》2.散文:《明史》3.小说:《西游记》、《水浒传》八、清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2.散文:《清史稿》3.小说:《红楼梦》九、近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鲁迅的《己亥杂诗·其五》,郭沫若的《女神·地球》2.散文:鲁迅的《狂人日记》,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综上所述,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既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又包括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等众多文学流派。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问《诗经》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答案:《诗经》属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诗经》历史时期的认识,需要学生对古代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2.习题:《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答案:《春秋》是一部古代编年体的历史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作品凝聚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几个代表性作品,展示其魅力和影响。
一、《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它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哲学和音乐的宝库。
《诗经》使用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古人对友情、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和感受,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以写实手法展现了官僚贵族家庭的兴衰历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严密的结构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三、《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代表作,由司马迁创作。
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严谨的态度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它的语言纯熟明快,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四、《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它以唐朝僧人玄奘的西天取经之旅为背景,通过对师徒四人的冒险历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思想的追求和成长的道路。
《西游记》融合了神话传说、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文风,被誉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五、《论语》《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和明确的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论语》深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基,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视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述,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品味。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
2. 《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的诗歌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所著,与《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5. 《史记》: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
7. 《水浒传》: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为背景。
8. 《西游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历程。
9. 《红楼梦》: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0. 《牡丹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段意: 首章总写奴隶们的衣食活动。 二至五章分写有关衣的活动 兼及住宿。 六至八章分写有关食的活动, 点明祭祀主题。
• 4、特色:
①运用了赋的手法铺叙了一年四季的生活画卷。 ②采用了总写分叙的结构,内容丰富而有条理。 ③善于在对比中表达奴隶们的愤怒之情。
(五)《采薇》 (五)《采薇》讲解 1、出处:《诗经﹒小雅》。 、出处:《诗经﹒小雅》 2、主旨:这是一首战争诗,描写一位战 士在战后归乡途中回忆戍边作战的艰苦以 及有家难归的悲愤之情。
(三)保存神话较多的古籍: 1、《山海经》 山海经》 2、《庄 子》
3、《楚 辞》 4、《淮南子》 淮南子》 5、《列 子》
• (四)《夸父逐日》讲解 (四)《夸父逐日》
1、类型:旱灾神话。 2、梗概:夸父因与太阳赛跑,道渴而死。 3、夸父形象:善于奔跑,具有英雄气概,敢 于与太阳赛跑;善于探索真理,要解开太阳升 落之谜。他是一位有非凡本领、顽强意志、造 福人类的悲剧英雄。 4、艺术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人物形 象丰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主讲人 王安庭 教授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期(六个部分)
• (一)先秦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
• (三)隋唐五代(四) 宋辽金 • (五)元明
(六) 清、近代
先秦文学的种类
• (一)歌谣 • (三)诗经
(二) 神话 (四) 历史(叙事)散文
• (五)诸子(说理)散文 • (六)楚辞
• 3、段意:首章回忆与氓初恋与订婚的情景。
二章回忆与氓热恋与结婚的情状。三章回 忆年轻貌美时被氓垂爱,抒发了陷入情网 后的悔恨之情。四章回忆年老色衰后被氓 抛弃,谴责了氓的恶劣品德。五章回忆婚 后的劳苦和遭受的暴虐,抒发了哀怨之情。 六章总写与氓交往的全过程,揭露了氓的 假面具,抒发了怨恨、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的心情。
•
《女承筐》作为歌谣,反映了奴隶们遭 女承筐》 受奴隶主剥夺后的情景及愤怒的感情。 • 《贲》、《屯》、《乘》作为歌谣,描 写了奴隶社会抢亲途中、抢亲时、归途中 的情景,表现了抢亲者的做贼心虚。运用 了正话反说的手法,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四、神
•
话
• (一)概念: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以不自
觉的艺术形式创作的神异故事。 (二)神话的种类: 1、旱灾神话: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旱灾神话:如《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2、洪水神话:如《鲧禹治水 》、《女娲补天》。 、洪水神话:如《 女娲补天》 3、帝子神话:如《精卫填海》。 、帝子神话:如《精卫填海》 4、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 、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
③冯谖为孟尝君 谋复相位、立 宗庙于薛的经 过,充分表现 其智慧。
3、冯谖形象: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办事干练、愿为知己者效力的策士形象。
八 《战国策》 战国策》
• (一)关于《战国策》: (一)关于《战国策》
1、成书过程:战国时散见于各诸侯国,有 《国策》、 《国事》等名,西汉时刘向编 国策》 国事》 订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订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2、体制:国别体杂史,分为西周、东周、秦、 齐……诸策。 ……诸策。
3、基本内容: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 谋、言行和事迹。 4、文学价值:记叙生动,说理透辟,写人传 神,夸张虚构,善用比喻,寓言众多,文 学性强。
年》。 • 2、背景:鲁僖公二十八年(前 632)春,宋被楚围,向晋告急。 632)春,宋被楚围,向晋告急。 晋决心抗楚援宋,城濮之战爆发。
• 3、段意:
①晋争取大国齐、秦的支持。 ②楚尾大不掉,不撤宋围。 ③晋化敌为友,争取正义。 ④晋精心备战,楚当做儿戏。 ⑤晋楚交战,晋胜楚败。
• 4、晋胜楚败的原因:
• (二)《邵公谏厉王弭谤》讲解 (二)《邵公谏厉王弭谤》
1、故事梗概: 周厉王用暴力手段压制国人批评,且不听邵公 劝谏,终于被国人流放。
2、段落层次大意: 第一段:写周厉王暴虐,禁止国人批评朝政。 第二段:写邵公给周厉王的谏词。 ① 用“防川”喻“防民”,从反面劝谏厉 防川” 防民” 王。 ②以“故天子听政”为例,从正面劝谏厉 故天子听政” 王。 ③以“山川原隰 ”比喻人民的意见,从正 面劝谏厉王。 ④以 “防川”喻“防民”,从反面劝谏厉 防川” 防民” 王。
(二)《冯谖客孟出处梗概:选自《 国策﹒齐策四》 国策﹒齐策四》。叙 写齐国策士冯谖为孟 尝君出谋划策,使他 摆脱政治危机、巩固 地位的故事。
2、段落大意:
① 写冯谖初为孟尝君门 客受到轻视,于是三 弹剑铗争得较好待遇。 初显智慧。 ② 写冯谖为孟尝君焚券 市义的经过,表现其 干练的才干和远见卓 识。
四卦。 传为伏羲首创。 • 《易经﹒卦辞》:解释每卦意义的文 易经﹒卦辞》 辞。传为周文王所作。
• 爻:构成卦体的符号。 有阳爻“—”与阴爻 有阳爻“
“--”。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如: --” 乾卦: 坤卦:
• 《易经﹒爻辞》:解释每爻意义的文辞。相传 易经﹒爻辞》
为周公所作,有些是借古歌谣来作爻辞的。
5、特色: ①重章叠句的运用。如前三章。 ②用景物描写暗示时间的变化。 如用薇的“ 如用薇的“作” 、“柔” 、 “刚”暗示春夏秋冬的变化。 ③以乐景写哀。如“ ③以乐景写哀。如“杨柳依 依”。以哀景写乐,如“雨雪霏 。以哀景写乐,如“ 霏”。
• (六)《生民》讲解 (六)《生民》
1、出处: 《诗经﹒大 诗经﹒ 雅》。 2、主旨:这是一首歌功 颂德的史诗。讴歌周人始 祖后稷天赋的神奇、才能 和发展农业的贡献。
• 6、艺术特色:
①详写战争与政治、外交的关系,略写战 争场面。 ②在叙述中表达了发人深省的军事思想。 ③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鲜明的 人物形象。
七《国语》 国语》
• (一)关于《国语》 (一)关于《国语》
1、体制:国别体。分记周、鲁、齐、晋、郑、 楚、吴、越八国史事。 2、作者:传为春秋鲁国左丘明。当为战国初年 的一位历史家。 3、书名含义:记载邦国成败的的“嘉言善语” 。 、书名含义:记载邦国成败的的“嘉言善语” 4、文学价值:以记言为主、多用对话、议论手 法、语言简练、说理透彻、形象鲜明。
五、《 五、《诗
经》
• (一)关于《诗经》 (一)关于《诗经》
1、成书与书名:成书于春 秋时期,始称《 秋时期,始称《诗》,汉 代改称《诗经》 代改称《诗经》。 2、内容构成:全书收诗歌 305首。分为风、雅、颂三 305首。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 3、艺术特征: ①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②表现方法:赋、比、兴。 ③基本句式:四言。
六《左传》 左传》
• (一)关于《左传》 (一)关于《左传》
1、书名:原名《左氏春 、书名:原名《 秋》,后汉改称《春秋左 ,后汉改称《 氏传》,简称《左传》 氏传》,简称《左传》。 2、“春秋三传”:《左 春秋三传” 传》、《公羊传》、《谷 公羊传》 梁传》 梁传》。 3、作者:传说为左丘明。 可能是战国初一位熟悉春 秋历史的儒家学者。
4、《诗经》的流传: 诗经》 汉代传授《诗经》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简称齐、 鲁、韩、毛(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 鲁毛亨与赵毛苌 )。东汉以后,齐、鲁、 韩、三家亡佚,毛诗独传至今。
• (二)《关雎》讲解 (二)《关雎》
1、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2、主旨:这是一首恋歌。描写君子对淑女 的追求,表现了他的痛苦和喜悦。 3、段意:首章写君子对淑女的初恋。二章 写君子对淑女的热恋。三章写君子失恋的痛 苦。四章写君子设法接近淑女。五章写君子 与淑女爱情成熟的喜悦。
4、人物形象: 弃妇是一位美丽多情、忠 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 的妇女形象。 氓是一位喜新厌旧、好色 虚伪、暴虐无常的浪子。
• 5、特色:
①主要用了赋的手法,采用回忆与倒叙, 成为一首早期的叙事诗。 ②叙事中插入抒情与议论,抒情色彩浓厚。 ③比兴手法运用也很有特色。
(四)《七月》 (四)《七月》讲解 1、出处: 《诗经﹒国风﹒豳风 》。 诗经﹒国风﹒ 2、主旨: 这是一首祭祀歌,反映了西周初 期的社会生活、农业生产及奴隶与奴 隶主之间的关系。
第三段:厉王不听邵公劝谏被流放,自食苦 果。 4、思想意义:说明君王必须重视人民的意见,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让人说话的暴 君最终要自食其果。
5、文章特色: • 运用比喻手法。如以“防川”喻“防民”, 运用比喻手法。如以“防川” 防民” 以“山川”喻“民言”。 山川” 民言” • 运用正反说理方式。如邵公的谏辞①④是 运用正反说理方式。如邵公的谏辞①④ 反面说理,②③是正面说理。 • 使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如“庶人传语, 使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如“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6、作业:邵公的谏词可分哪几层?
3、段意: 首章回忆春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对家乡的思 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二章回忆夏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忧心如焚的 心情。 三章回忆冬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久戍不归的 痛苦之情。 四章回忆频繁、胜利 的战斗生活。
五章回忆上下一心、严阵以 待的军营生活。 六章写归途情景,表达了 悲伤痛苦的心情。 4、战士形象: 识大体、顾大局,保家卫 国,仇恨敌人。忠于国王,服 从命令,不畏艰险,英勇作战。 思乡念家,热爱家人。
4、特色: ①比兴手法的运用。如一、二、四章。 ②通过行为、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心情。如 三、五章。 ③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如二、四、五章。
• (三)《氓》讲解 (三)《
1、出处: 《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国风﹒卫风》 2、主旨:这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她与氓婚 姻悲剧的全过程,表现了她悔恨、哀怨的心情。
3、段意: 一、二、三章歌颂后稷 诞生前后的神奇。 四、五、六章赞美后稷 在农业方面的天才和贡献。 七、八章赞美后稷发明 的祭祀方式。
4、后稷形象:神奇、聪 慧、具有丰功伟绩的农业 始祖形象。 5、特色: ①取材于历 史传说,描写生动。 ②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 ③章法与句式别 具一格。如一、三、五、 七章均为十句,突破了每 章八句的定格。再如一至 七章均用“ 七章均用“诞”字开头, 是一种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