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启思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探微
~ 一 一 _ 一一一 一 一
、
摹 写 自然 , 人化 自然
天地之美 , 尽在 水 中。万物 之色 , 色最 淡 , 能 水 却
说 到理水 , “ 水 思源 。古代 园林特别是 大型 需 引”
皇 家园林 中的水 , 多直 接 引 自江 河湖 海 , 大 在利 用 自 然 之水 造 园时 , 盛水 的池 沼其 形 状 、 水 的形 态是 仿 理
水 是 园林 艺 术 中不可 缺 少 的 、 富魅 力的一 种 最
帝 时建立建 章宫 太液 池 就有象 征 神 山的一 池 三 山景 观, 并一直 沿袭至今 成 为中 国园林 理水 的一种 典型模
式, 这种象征手 法是 对 自然摹 写 的一 种 升华 。今 天 ,
要 素 。古人 称 水 为 园林 中 的 “ 液 ” 水 景 在 我 国 血 。
Ab t a t sr c :Ga d n l b o vtl ywi o t t r r e swi e n i i t u e .We c n o l p r cae te b a t n i i fg r e swi e e itn e o l at h wa a n ya p e it e u y a d vt t o a d n t t x s c f h l a y hh e
无水 则不 活 , 论 走进 哪个 园林 , 们 只 有 看 到水 , 无 人
杭州的西湖等均可见到。在汉代上林苑昆明池中, 立 有石 人 , 塑造相 对 而立 的牛 郎织 女 形象 , 中 间 的池 其
水, 就象征着天河 。魏晋南北 朝 时期 , 齐建 仙都 苑 , 北 苑 中堆有五座 山, 征 五岳 , 五 岳 中 间引 水象 征 中 象 在 国的长 江 、 黄河 、 河 、 水 四条 河 流 。在 文 人 园林 淮 济 中 , “ 勺则江 湖 万里 ” 则有 一 的小 中见 大 的象征 手 法 , 以一勺代水 而微缩 自然于有 限的景致 中。
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设计理念李宜杰【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它能鲜明地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中国历史底蕴。
它巧妙地利用植物、水泉、山石、花鸟、建筑等构造出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情趣。
其中各种妖娆妩媚、刚劲壮阔的水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无论大小园林都有理池的设计,因为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都离不开水的存在,水代表人类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人们看到水内心会产生心旷神怡的舒适感。
理水设计则是中【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1页(P29-29)【作者】李宜杰【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2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它能鲜明地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中国历史底蕴。
它巧妙地利用植物、水泉、山石、花鸟、建筑等构造出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情趣。
其中各种妖娆妩媚、刚劲壮阔的水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无论大小园林都有理池的设计,因为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都离不开水的存在,水代表人类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人们看到水内心会产生心旷神怡的舒适感。
理水设计则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融入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理念体现。
一、理水在园林中的文化特点水是最具有生机的,水孕育人类生命,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所以园林中理水的设计特点有着更深层次的意蕴。
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人世间最大的善良就像是清澈的水一样,善的人对万事万物不追求名利,即使处在众人厌恶的位置,也能保持平和之心。
老子认为水能代表道家的思想,可以象征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中亭、阁等建筑旁边或下面都有理水的设计,是为了渲染一种平静、安逸的气氛。
庄子曰:“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古典园林中的理水及对现代的启思
古典园林中的理水及对现代的启思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水的文化意境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它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韩诗外传》中云:“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
……此智者所以乐水也。
”文中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义,有勇敢的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
水的这些品格,正迎合了文人士大夫追求雅量高致的心理特征。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
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
《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古代,园林的构造和设计往往体现出中国人理水的特点,即“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居”。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的分析,探讨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起源。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园林主要是皇家园林和贵族私人园林。
到了唐代,园林逐渐开始向民间传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文人墨客赏景、思考和写作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政府官员展示权势和文化的场所。
在宋代,园林的规模更为庞大,造园技术和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形成了苏州园林等经典园林。
明代则出现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等。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特征也得到了逐步的精细化和提炼,园林中的水系成为整个园林的重要设计元素和文化象征,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文化。
二、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是与中国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的。
理水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手法,更重要的是其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具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观念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充满敬畏之心的自然观念。
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和水源,进行巧妙的规划和设计。
这种自然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人性、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2.艺术味道园林的核心在于观赏美景,而水系作为园林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其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系设计几乎是一种艺术,巧妙地运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将水流、湖泊、瀑布、溪流等构成了一个个自然优美的景观。
这种艺术味道在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提升了园林的品位和价值。
3.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明显。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中文摘要:水对中国园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的一些自然属性在园林中能呈现一种独特之美。
自然之水形态万千,园林对于自然水体的模仿与穿引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水是园林流动的血液,因为有水,园林便有了生命。
正因为如此,园林的理水艺术比起叠山置石艺术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文摘要:Water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Chinese garden part of a garde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Some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 in water garden can present a kind of unique beauty. Natural water form diversity, landscape for natural water imitation and wear lead also has this all kind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ter is the flow of blood garden, because there is water, garden will have a life. Because of this, the water than Daniel garden art of placing stone mountain art is more so.主题词: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自然水体穿池引水正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何以乐水呢?就因为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
洁净明亮之水,能让人“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流动奔涌之水,能使整个园林充满生气;虚汗映照之水,能够反映万物,使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涟漪之水,泛起阵阵波纹,则勾起人的无限情思。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园林甲天下”的美誉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古典文人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精致的理水手法,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这些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启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设计参考和借鉴。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以山、水、建筑为主要组成元素,其理水手法在整个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古典文人园林的水体设计非常注重与周围的山和建筑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完美的景观和氛围。
水的利用也非常巧妙,既有装饰性的水池和喷泉,又有实用性的引水渠和池塘。
古典文人园林的水体还与植物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植物景观,让整个园林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为城市的滨水景观增添更多的历史文化韵味和艺术气息。
我们可以借鉴古典文人园林中水与山、水与建筑的相互映衬,设计出更加优美壮观的滨水景观。
通过巧妙的水体布局和建筑设计,使得滨水景观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同时也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立体感。
我们还可以借鉴古典文人园林的水的利用手法,将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水池、喷泉等装饰性水体与实用性的引水渠、池塘相结合,打造出更加多样丰富的水体景观。
我们也可以借鉴古典文人园林中水与植物的结合,设计出更加生机盎然的水景植物景观,为城市滨水景观增添更多的绿色和活力。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启示。
通过借鉴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手法,我们可以为城市的滨水景观注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打造出更加优美和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使城市的滨水景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希望未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能够更多地借鉴和运用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为城市的滨水景观增添更多的美丽和魅力。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苏州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精美的建筑、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精湛的水景设计而闻名于世。
在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水景设计是其中的一大特色,表现出了独特的理水手法。
这些理水手法不仅在古代园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营造水景在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水景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水是园林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存在不仅增加了绿化的面积,还为园林增添了动人的韵味。
在当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通过营造水景来丰富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将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利用,打造出精美的水景,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
二、点线面结合苏州古典文人园林对水景的处理是点线面结合的,采用了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
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运用这一手法,通过点、线、面的灵活组合,打造出富有层次和深度的滨水景观。
可以在滨水景观中设置点状的景观雕塑、线条型的桥梁和面状的水域布局,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增加城市滨水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三、利用借景手法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借景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
园林中的水景常常会借用远处的山水景色,形成远、中、近景的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运用借景手法,将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入到滨水景观设计中,丰富了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使城市滨水景观更具有故事性和传承性。
四、精心打造水池五、引入池塘和小溪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常常会引入池塘和小溪,形成曲径通幽的水景布局。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引入池塘和小溪,打造出舒适宜人的水景氛围。
可以利用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资源,打造出具有丰富水系结构的滨水景观,丰富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了滨水景观的整体品质。
六、结语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为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Inspiration that Methods of Water Design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Bring to Modern Gardens 作者: 王应也 杨萍
作者机构: 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115-11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古典园林 理水 水景
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缺失水景的古典园林几乎没有,凡是构筑起来的园林,自然界中的多种水源都被融入到了园林之境的设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水。
理水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
灵魂与命脉,这主要是因为水在园林景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的
使用,更是彰显出了人化的自然园林之美,蕴含着景含情、景生情、情予景、情境交融的美好
意境,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不但有景而且有情。
源远流长——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寺观园林中的理水更能体现道家精神、佛家精神与水的融糅。
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和“三潭印月”亦与佛教文化有关。
1.1.2风水学对园林理水的影响风水,又称堪舆、相地术、阴阳术等,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风水学认为:“吉地不可无水”,中国古典园林是无水不成园,园林理水受风水学的影响,园林中堆山掇石、挖池引水以增景色的手法,亦可以说是从风水学理论的“补风水”“培风脉”变化而来的。
此外,风水学认为:“水法之妙,不外乎形势……凡水,来之要玄,去要屈曲,横要弯抱,逆要遮拦”[3],说明水流应看不见水流出的源头、流去的出口,其理水理念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究藏头露尾的理水原则。
1.2 师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运用工程手段和艺术手法进行加工,因地制宜,低则挖池,高则堆山筑亭。
园林中的水景模仿了大自然中的江、河、湖、溪、瀑、泉等自然形态,如北宋艮岳中的水系、承德避暑山庄的湖泊景区、北齐仙都苑中的“四海”均是模拟自然水体的典范。
建造古典园林时常有“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说法,这种小中见大的象征手法可以将大自然微缩于“壶中天地”。
1.3曲径通幽,讲求含蓄中国的诗词中常用“言有尽而意无穷”来表达隽永之情,在古典园林中同样如此,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含蓄多表现为景致的藏和露,景藏则深,露则浅,求藏以达到意境深邃的效果。
通过建筑物、树木、湖石掩映水面,加上岸线的曲折变化以及水体的深浅变化,来增加情趣[5] 。
陈从周先生说过:“水不在深,妙在曲折”。
园林用水,贵在曲折。
通过蜿蜒的水形,营造源远流长的意境。
水的“曲”能够增加空间层次,让游人视线有多样的变化,使空间组织更加丰富,加上建筑和植物的点缀,营造出不同的景观形态,水似尽不尽,而意无穷,给人“欲隐还露”的感觉,引发无穷的想象。
1.4 诗情画意,涵蕴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多数由文人士大夫参与建造而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
2018·05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在园林中的地位非常显著,水景的营造一直以来备受造园家们关注。
在我国对于古典园林水体的研究和运用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文王所建的灵囿中有一片灵池,鸟禽和虫鱼放养其中。
《诗经》中描绘到:“王在灵沼,于轫鱼跃。
”表现出君王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
中国古典的建造讲究“师法自然”,达到来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的境界,园林自然也就成了自然山水的缩影。
明朝文震亨的《长物志》水石篇:“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
”[1]生动表达了造园家对于自然山水的向往。
理水不仅是中国园林造园技巧的组成部分,而且更是我们本民族情感文化的一种象征。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审美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多是以水池为中心进行布局,仿造自然山水建造园林。
园林的建造是园主人的精神寄托之处,常有七分主人,三分匠人之说。
造园家善于用诗意的居住眼光来看待园林山水的营造,犹如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每一个景色都可以构成一幅唯美的画面,整体来看犹如中国画的长轴,徐徐展开一幅具有诗意给人无限遐想的动人画面,观者似在画中游。
园主人通过寄情于山水之间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水有灵气,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古人通过观察和感悟,给予水以拟人化,赋予它德、仁、义、智等各种美好的品德。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人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
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戴在于古人的胸中,与大自然相谐相处,以及与大自然作比较,实现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心境,更是一种良好品德的映射。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善良的人犹如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
园林艺术之理水
理水
•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理水”根 据字面理解就是整理梳理之意。理水的意境和手法, 源于自然界的湖、池、潭、湾、溪、瀑布、涧等,自 然界水体多种多样,姿态万千。 • 水是构成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种,也是最活跃的一种。 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水与其它 园林要素一起,富有变化和创新,赋园林于生机。在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处理有明显不同, 水体的变化,既创造了园林意境,又提高了造园艺术 水平。
三、点缀作用
•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 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点缀使 景色更加迷人和多姿多彩。
四、倒影作用
• 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 水底及壁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 的倒影。当水面波动时,会出现扭曲的 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倒影, 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 次感和景物构图完美性。
引水思源
说到理水,需“引”水思源。古代园林,特 别是大型皇家园林中的水,大多直接引自江河 湖海。秦始皇建兰池宫引渭水为池,上林苑引 渭水为源;宋代艮岳引景龙江之水构成雁池、 大方沼、凤池等较大的水面,创造了河湖、溪 涧、潭瀑等自然水态于园中;南宋宫苑引钱塘 江和西湖之水。总之,园林之水大都引自大自 然。
水体、建筑、植物的尺度
• 水体的设计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因素,也必须与周围的 环境相协调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水体要与亭、廊、 榭、桥等在比例、风格上协调。 • 尺度指的不仅仅是自身绝对的数字关系,而是物体与 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比例和尺度在建筑上的体量是 一样的,但是为了建立和谐的视觉秩序,比例要达到 建筑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追求的是建筑物和周 围环境的关系。尺度所关照的美感层面,除了建筑物 与周围环境外,另一关照层面是建筑物与人的相对关 系。 • 《园冶》指出“约丈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 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俾无论……”
关于园林理水设计的思考
关于园林理水设计的思考【摘要】中国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水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体量接近自然,而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
本文就园林理水设计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园林;理水;设计0.前言中国园林理水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
计成在《园治》中简述传统理水的原则“上理石泉,口如瀑布,亦可流觞,似得天然之趣”。
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手法主要以瀑布、溪涧、喷泉等为主。
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流动、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景观作品。
中国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水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体量接近自然,而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
本文就园林理水设计谈几点粗浅认识。
1.园林理水设计的基本要素1.1水的源头自然界多为无源之水,在源头的处理中要把握住水的自然特征,把水的源头处理的较为隐蔽或处理成其他的形式,如瀑、泉等。
源头的理水处理的辅助要素很关键,主要是山石和植物的运用。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山石是有灵性和生命的,运用之前要充分理解山石的生命特征,真正意义上的把山石的脉理掌握清楚方可运用。
山石的横竖脉理都赋予山石以生命的特征。
1.2水的主体水是园的血脉,它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它的有机性体现在所到之处无不体现出水的生命特征。
在理水的主体部分要把水的生命特征完全的表达出来。
水的生命特征主要反映在水的几种形态上,把几种大自然的水的特征应用到整个园区的时候,便赋予了水生命的内涵。
1.3水的结束在理水的要素中,水在结束时的处理是很关键的,它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水系实践的完美性。
这部分的处理主要是使水有绵绵不尽之意,把水的的结束处可以处理成隐蔽的形式,可以通过山石、植物等园林要素来实现。
2.园林理水设计的主要手法2.1瀑布瀑布是指水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下来而形成的水体景观,园林理水手法中常把水源作成这种形式。
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及其设计启示——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2023年第16期现代园艺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及其设计启示———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卫薇,张龙(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苏式园林理水讲究忌平直求曲折、动静结合的理念,拙政园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得益于苏州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的水源优势,以及在文人中盛行向往田园山水的风气,便天然形成了此种自然式的理水手法。
拙政园以水景为中心,采用动静结合的理水手法,营造别具特色的江南园林奇观。
从拙政园理水手法中的动态之景出发,分析拙政园造景艺术和理水手法等,以理清动态之景在构造全园景观中的应用,并从中得出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借鉴之处,增加当代水景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理水;动态美学;设计1园林理水发展及艺术手法1.1我国传统水景理法的发展演化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从先秦开始。
台是商、周两代重要的园林建筑,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台”等,外观雄伟,规模宏大,主祭祀和观赏功能。
在春秋时期,以台地为主的园林风靡,自然的风景也就成为造园依借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人为开挖水体,营造理水景观。
在秦汉时代的园林治水造景处于萌芽阶段,也取得了极大进展。
在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们的“隐士”思想的熏陶下,山水画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并对园林的发展有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宋朝,我国的花园逐渐发展起来,已能模仿大自然的多种水流,并且和山石相结合,形成天然的花园景观。
我国古代的园林在明清两代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园林水景的发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11世纪,辽人在中都东北侧(现在北京北海公园)一带开湖建岛,故称西华潭,岛名为琼华岛。
元王朝灭亡后合并为大内御苑,并改名为“太液池”。
明朝以元大都为基点,改革了北京的给水体系,营建西苑,扩大了南湖,形成了3个主要的水系景观:北海、中海、南海。
三海的东北面与什刹海、后海、西海相连,被称为京城“六海”。
六海的疏通,为宫廷园林营造了良好的水景观环境。
明代西苑三海海域广阔,水景丰富,自然的野生风光野趣无穷,并延续至清朝。
水在中国园林中造景艺术的启思
喷涌 的喷泉 、跌 落的瀑 布等动态形式 的水的形态 和声 响, 能引起人们 的注意 , 吸引住人们的视线。在设 计中, 除 了处理好它们 与环境 的尺度 和比例 的关系外 ,
还应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通常将水景安排在向心空 间的焦点上 、 轴线 的焦点上 、 空间 的醒 目处 , 或视线 容
奇丽 、 零散 的景点 均以水 面为构图要 素 , 水 面就起 到统
2 0 1 5 年第 1 期
现代园艺
【 4 】 G a oH, S o n gL , Z h o uY, e t a 1 . E f e c t s o f h y p o b a i f c s t o r a g e o n q u a l i t y a n d l f e s h l e a t h e r i n e s s o f c o l d — s t o r e d l o q u a t i f - u i t[ 1 】 . T r a n s a c t i o m o f t h e
2 0 1 4年 第 1 期
现代 园艺
水在 中国园林 中造景艺术的启思
许传英
( 江西省南 昌市花卉苗木管理处 3 3 0 0 0 9 )
摘 要: 中国古典 园林理 水有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 法, 它所 塑造 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本 文从介绍 中国古典 园林理水 的历 史入手 , 分析其理水手法、 文化 意境 的塑造 。 关键词 : 中国园林 ; 理 水; 文化 意境 ; 景观效应
理水原则 。” 历代诸子百家 、 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 感赋予 了它更深 的文化 。
1 . 2 水 的 文 化 意 境
水 的形态是随其水体 的形状而定 的,风景园林 中 的静 态湖面多设置堤 、 岛、 桥、 洲等 目的, 是划分水 面、 增加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空 间感 ,或者是为了增 添
水在中国园林中造景艺术的启思
水在中国园林中造景艺术的启思许传英(江西省南昌市花卉苗木管理处330009)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
中国园林;理水;文化意境;景观效应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
以“再现自然式山水园”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宝贵遗产。
其丰富的理水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赞叹。
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十分必要。
1中国园林庭院理水1.1溯源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
1.2水的文化意境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功底。
2水的几种景观效应水的景观效应是人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对水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感知进而激发某种情感和兴致,也就是产生景观感应的人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
这些景观效应可由不同景观要素的形态美、线条美、色泽美、动态美、静态美以及听觉美、嗅觉美等美学特征所诱发。
2.1基底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或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
例如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的柘榴院院中宁静的水面,使城堡丰富的立面更加完整和动人,如果没有这片简洁的水面,则整个空间的质量就要逊色得多。
2.2系带作用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例如扬州瘦西湖的带状水面延绵数千米,一直可达平山堂。
同样从桂林到阳朔漓江,将两岸奇丽、零散的景点均以水面为构图要素,水面就起到统一的作用。
我眼中的古典之理水
我眼中的古典园林之“水”中国园林素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即使无水,也要造出水景来,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中国古典园林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携山之雄伟、水之灵秀,将自然野趣于艺术加工相结合。
我们常说“山水园林”,在园林景观中有山有水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景观意境和特点,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三大要素,园林景观中的主要景色也主要由它们来构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园林景观中只要有了水,一切景观都活了起来,可以说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这足以说明水景在园林中所占的地位。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所说的“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
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
水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灵魂,水变化不定的形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园林景观空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
许多古典庭院以水为主题,如苏州网师园、沧浪亭、拙政园等。
水景丰富了庭院景观,改善了庭院生态环境,并为水生花卉提供了生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庭院意境。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园林景观;改善环境,调节小环境中的气候;提供生活用水;提供生产用水;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需的环境;交通运输;汇集、排泄天然雨水;防护、隔离;创造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防灾用水。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
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
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手法,分门别类也比较复杂,有按水流形态划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划分,有按以地形地质条件分为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
按园林中水景的构成形式分为五个方面。
(一)造湖湖,属于静态水体,除构成景观外,还可划船、游泳、种荷、养鱼等。
湖是中心景区,一般要沿湖岸布置道路、建筑、山石、花木,形成种种景色。
水在中国园林中造景艺术的启思
水在中国园林中造景艺术的启思作者:许传英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01期摘 ; ;要: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
关键词:中国园林;理水;文化意境;景观效应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
以“再现自然式山水园”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宝贵遗产。
其丰富的理水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赞叹。
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十分必要。
1 ; ; 中国园林庭院理水1.1 ; 溯源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 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
1.2 ;水的文化意境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功底。
2 ; ; 水的几种景观效应水的景观效应是人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对水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感知进而激发某种情感和兴致,也就是产生景观感应的人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
这些景观效应可由不同景观要素的形态美、线条美、色泽美、动态美、静态美以及听觉美、嗅觉美等美学特征所诱发。
2.1 ;基底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或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
例如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的柘榴院院中宁静的水面,使城堡丰富的立面更加完整和动人,如果没有这片简洁的水面,则整个空间的质量就要逊色得多。
2.2 ; 系带作用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例如扬州瘦西湖的带状水面延绵数千米,一直可达平山堂。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对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对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作者:张苹芳袁傲冰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其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通过分析水景在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及作用,结合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式给予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居住区水景;理水方式;意境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03021引言从园林的发展史来看,一开始便注重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神魂所在。
古人在数千年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理水经验。
例如:将自然水体引入园林之中,融合为完善的循环系统;“一池三山”的传统理水模式以及“曲水流觞”的风雅佳话;师法自然的自然山水模式与空间构造手法等都是理水艺术中的瑰宝。
这在崇尚自然人居环境的今天,对居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及营造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及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遵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受到了当时诗歌、绘画及社会人文风气的影响。
为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效果,景点常利用真山、真水,以及自然生长的植物,加之灵活处理的布局,将独具匠心的意境融入自然之美当中。
2.1先秦时期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周文王所造的“灵台、灵沼、灵囿”。
囿即为游玩休憩的园子,囿中的沼为人工挖掘的池塘,池水在为植被灌溉提供水源外,还能饲养用来赏玩的鱼类,而挖沼产生的土方则用以修筑为台,这种挖池筑台的修建方式在后世得以广泛的运用。
2.2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出现在秦朝。
此时,始皇帝一统天下,大量的离宫别苑开始被兴建。
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
然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苏州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理水表现手法在中国园林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被重视,而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精妙的理水手法、独特的布局和精心的植物配置而闻名于世。
其理水表现手法包括水景的规划布局、水体的处理方式、水景元素的搭配等等,在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以小巧玲珑的水池和溪流、精巧的石桥与亭台作为景观要素,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布局,将水景和园林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貌。
这种理水手法启示我们,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园林的手法,将水体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打造出别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在处理水体的方式上,注重营造出水面平静、清澈的效果。
通过巧妙的造型和精心的水质处理,使得水面呈现一种宁静、透亮的状态,体现了中国文人园林对“清水秀山”的崇尚之情。
这种处理水体方式启示我们,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水质环境治理,营造出清澈、透明的水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植物配置也是其理水表现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的参天大树、婀娜多姿的花草以及错落有致的绿植,为整个园林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这些植物也为水景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灵动。
这种植物配置方式启示我们,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的精心布置来丰富水景的层次和变化,为城市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在水景元素的搭配上也十分考究,如亭台楼阁、假山小品、石桥曲径等,这些水景元素与水体、植物、建筑等景观元素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水景画卷。
这种水景元素的搭配方式启示我们,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入亭台楼阁、假山小品等元素,打造出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滨水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李早
【期刊名称】《建筑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对其理水的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之路.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李早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意义 [J], 任树强;徐雷;曹震宇
2.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现代创新r——以都江堰水利景观为例 [J], 欧阳雨婷
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J], 李早
4.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J], 王应也;杨萍
5.古典园林中的理水及对现代的启思 [J], 王瑶;王琼;于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
以“再现自然式山水园”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宝贵遗产,其丰富的理水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赞叹。
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十分必要。
1.溯源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2.水的文化意境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它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韩诗外传》中云:“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
……此智者所以乐水也。
”文中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义,有勇敢的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
水的这些品格,正迎合了文人士大夫追求雅量高致的心理特征。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
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
《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
不仅如此,古人对水的哲理性还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文字,都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知。
据文献记载,古代有一种名为欹器的盛水器皿,当往其中注水时,器皿逐步水平,待水满又将水倾斜倒出。
由于它的倾斜好似弯躬行礼,而水满则倾覆,故以之寓意“满招损,谦受益”。
这种哲理性的理水技艺,反映了古人对水的深刻理解。
中国诗歌崇尚自然美,形成以“自然”为宗的诗歌美学,其中不乏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等等。
许多园林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文化内涵。
3.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
(1)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
例如南京瞻园内南端的水面曲折多变,一侧设大体量水榭;中部水面开阔宁静,有亭台点缀其畔;北端水面最小,但与假山相伴,深邃而有山林之趣。
三个水域以狭长的溪水相连,池岸形态丰富,有贴水石矶、亭台水榭、亲水草坡、陡崖堑路及夹涧石谷等多种变化。
同时,在水面转折处设汀步及小桥,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形成“咫尺山林”的景观效果。
(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所谓“清
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
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
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
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3)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
古代园林水景中,不乏利用水声成景的例子,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圆明园的夹镜鸣琴、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等。
还有借助听觉变化,赋予建筑以诗的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听雨轩则取意于“雨打芭蕉”,点明了水声之美,充分发挥了水综合视听的功能。
(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
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园林利用水映射成景的手法多样,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映射出风的存在牙口原有水面的宁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波光粼粼”映射出光的存在:“潺潺流水”映射出地形的起伏;而“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所描述的冰雪场景,则映射出季节的变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