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毕业论文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一、身正为范,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
初中阶段,学生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还没有发展成熟,行为习惯还没有定型,存在着很强的向师性。
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像一丝春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时刻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
二、循章立制,用制度约束引导学生的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很多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作出要求,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起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建立精细化制度,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达到引导、规范和约束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
三、激励为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心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初中生的内心思想日趋丰富,心智逐渐成熟,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见解,需要获得教师的认同。
教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要一视同仁,不能使好学生有优越感,更不能使学困生有自卑感。
教师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团体意识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注重细节,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细心观察每位学生,从细节入手,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也需要教师反复地指导、教育。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认识自我和发现问题的缓冲时间,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我,他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缺点。
初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模版)
初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模版)第一篇:初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模版)初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的中心应放在促进学生“学”上,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而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上出现了困难。
同时,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
下面我介绍几种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
1、制定计划的习惯要有制定计划的好习惯,有当日目标、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相信自己“我能行”。
要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相信“自己是聪明的耕耘者”。
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随时对照计划,反思自己,把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随时补上,自己不欠自己的帐。
2、认真预习的习惯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3、专心听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
要利用好课堂上的40分,听懂老师怎样来进入课题,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
看是否与自己所找到的重点相符。
记住老师的叮嘱。
老师重复的一般都是易错的地方。
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找到自己的不足。
努力回答问题,并能够在回答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商讨。
心理学研究表明,带着听课问题好奇心就强,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学习效率就高。
4、及时复习的习惯《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二《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摘要:实施养成教育,一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二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三要促使学生做到“四认真,四用心”。
其目的在于从日常行为中引导学生,使之养成学习与生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感恩信心认真用心作者简介:熊西平(1963―),河南固始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河南固始县希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正是由一个个习惯影响着。
“大意失荆州”,不就是说关羽有马虎的小习惯而丢失了战略要地、兵败被杀吗?前苏联一艘宇宙飞船,在完成航天任务返回地球时,就是因为降落伞打不开,才导致机毁人亡,而降落伞(减速伞)之所以被卡住,起因竟是当初设计时的一个小小疏忽!养成教育,就是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入手,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养成教育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感恩教育感恩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
为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上午第一节课“练习感恩”。
上课前,班长喊“起立”后全班学生喊起始语:“爸爸妈妈,感谢您养育了我;老师好,您辛苦了!”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笔者把《感恩的心》作为班歌要求学生在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响后,全班齐唱一遍。
笔者所带班级已连续三年布置了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即“亲情回报”“十个一”,主要有:给不在身边的亲人打一个拜年电话,跟父母谈一次心,为父母做一顿饭,算一算自己一年的总花销,算一算父母一年的总收入。
笔者要学生明白,父母供他们上学很不容易,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外面干别人不愿意干的脏、累、差的活,拿的是很低的工资,吃的是很差的伙食,辛辛苦苦挣钱回来供子女上学,子女们一定要体会到父母的艰难和期望,进而把这种感恩之心化为学习的动力,以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古代有“王祥为母卧寒冰”的佳话,今天的学生要用勤奋努力来代替“卧寒冰”。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性作用,对人的教化和培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摘要】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性作用,对人的教化和培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一项功能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作为教育者应该怎么办呢?【关键词】行为习惯;实践;能力;乐趣;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一、习惯的形成人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习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1、习惯是注意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处理知识,引起事物的发生,把秩序带入到我们内在的生活和外显的行为中,这些都占用了注意力。
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对于阅读、谈话和驾驶汽车也是必要的。
没有它就不能完成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作。
人们在特定时间内注意(即有意识的经验)投往何处,依赖于三方面组织要素的相互作用:本能、习惯和价值。
人们在生活中也获得了习惯,学会了忽略了某些事而注意另一些事。
这依赖于以往遇到它们时是带来痛苦还是快乐。
2、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心理学界,对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这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
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中生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和思考能力正处于成长期。
适当的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将是孩子们未来成功的关键。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对社会道德和礼仪的尊重和遵守。
这些习惯是生活中每个人抽象的自我调节行为,它充满足智慧性、自我掌控和自我改造的意义。
初中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己,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更加顺利和成功。
首先,家庭教育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始终引导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对和错,鼓励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们制定规则,这些规则应该清晰明确,在孩子们遵守规则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此外,父母还应该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让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型。
其次,学校教育也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在学校,教育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做好事情的意识。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第三,社会教育也可以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支持。
在社会教育中,各种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和文化素质培训都对学生的道德和素质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社交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热情。
综上所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初中生成功的关键。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只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初中生才会变得更加自信、负责任、成熟、和谐,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成就。
良好习惯的养成议论文(三篇)
良好习惯的养成议论文(三篇)不论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它让我们终生受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良好习惯的养成议论文【一】我有一个坏毛病,他让我深受其害。
因为粗心,是我在考试中连连丢分,导致“三好学生”与我失之交臂;因为粗心,我经常丢三落四,导致“三九”的寒冬有家而不能回,饱受苦头;因为粗心,曾因忘带作业而受到老师的责备而羞愧万分;因为粗心,我在考试卷上不留姓名而被同学引为笑谈。
有一次,早上急匆匆的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到了学校才知道书包忘了带,我就给妈妈打电话,叫她给我送书包来。
不一会,妈妈来了,把书包带来了,而却没把昨天晚上放在柜子上的作业带来。
我因为这件事而被老师责备。
我痛恨并下定决心改掉它,可它就像个影子般地伴随着我,让我苦恼不已。
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在生活中我也有“陋习”。
有一次,我每天晚上看电视都看到十二点多,早上起得很晚,自然也就不吃饭。
妈妈让我早睡早起、吃点饭,而我却不听。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左右我的视力极度下降,导致我成了“近视眼”好习惯是平常养成的。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益。
所谓的“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万丈高楼平地起”靠的是坚实的基础,靠的是一砖一瓦积少成多的。
良好的习惯靠的是不断修正自己,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靠的是“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的顽强。
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良师;是我们的益友;是我们的财富。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学习、生活中做有心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议论文【二】“咚、咚、咚,”门外传来响亮而富有节奏的敲门声。
“怎么搞的,不是有门铃吗?”我一边嘀咕着,一边放下手中的书本跑去开门。
“啊,爸爸!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不按门铃?这玩意儿不是你前几天新装上去的吗?”爸爸摸了摸脑袋,笑着说:“哎,习惯了。
”家里有门铃就是好,只要轻轻一按门铃,就会传出一阵美妙的音乐,听着音乐去开门,这多好啊!“嘭、嘭、嘭,”几声急促的敲门声又从门外传进我的耳朵。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逐渐受到广大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生活与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校携手,深化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着中学生的未来,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养成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保障也有益于学生自身修养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说是现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人,在学校中加强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教育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面临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平衡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普遍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尤其是初中阶段在学习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则关注很少。
主要表现在:1.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到位大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体会不到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中也是互相攀比,缺乏上进心。
更有严重的现象是学生随地扔垃圾,不懂得谦让,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行为上的指导与实践,在家庭中,家长也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问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规,2. 家长及学校教育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缺失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心强,父母大多都不在家,跟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缺乏行为养成教育,加上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学校只以学生成绩评论学生好坏,关注的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习惯,从而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第一篇: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
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做到这些要使学生养成以下习惯:(一)要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尤其是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同学,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尤为重要。
现在成绩不理想,很可能是以前的基础落下了,影响了你现在的发展。
但不要灰心,认真补一补是能上去的。
要善于克服自己的薄弱点,相信自己能学好。
你瞧,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等在小时候成绩也不是很突出,后来不是仍然成了大科学家吗?努力不可少,信心更重要。
(二)要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过程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保证你飞向成功的惟一通道。
为此,需做到:一是精力要集中。
俗话说得好:“一心无二用”,不能在课堂上还想着玩,做作业还在看电视;二是课前要做好预习,争取课堂学习中有主动权;三是积极争取发言,和老师始终处在沟通、融合、交流的状态中;四是要集中思想,做好每一次作业。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两篇(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之我谈西河底初中1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我主要从以下儿方而培养#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自觉遵守纪律行为习惯教育纪律是提高学习成绩,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保证。
学生刚踏进学校的第一天,就让学生了解校规校纪,宣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本班特点,删减增补适当的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让学工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明确育人的目标:正肓、善良、健康。
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耍,要培养有用的人, 要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介作精神,并在班里开展爱心、责任心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确我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兴亡和我们每个人都冇。
爱国要从身边的每i件小事做起:在学校帮助同学,遵守纪律,爱护集体;放学后遵守交通规则。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牛思想觉悟冇很大的提高。
冇了较强旳组织纪律性,如早自习,教室内能安安静静的,课间操场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
狠抓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要学会放得开,收得住。
开学初能做到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会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习惯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反复抓,抓反复,尤Jt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牛,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自暴自弃,针对这些学牛:不能歧视,相反要给他们格外的关照。
对于他们批评永远不如激励奏效,让他们找冋自尊与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耍相信他们的潜力,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更多地肯怎学生回答止确的地方,学生有过错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真诚地帮助他们。
耍注重培养学纶的V习兴趣。
耍多表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潮,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口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三、自我管理习惯教育学生刚上学时或者是长期休息后,往往自控能力较湮,自习课不知干什么, 老师不在教室就闲讲、搞小动作,针对这样的现彖,随时随地地叮嘱他们,引导他们作好口我管理,自我教育,口觉投入学习中,并实行民主管理法,让学工轮流负责做一天班长,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学生有了不同角色的培养,学习积极性、口我挂你能力有很大提高。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核心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导致一个人的行为偏差,更严重者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由此,教师责无旁贷。
作为高中教师,我总结积累了以下案例与各位同行商讨。
一、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培养方法(一)案例一小张,原是我校高2006级19班的学生,开学时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
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多次了,可他做起来仍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会儿就背会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用字经常出错,所以,渐渐地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了。
(二)对症策略1.培养小张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灵活的思维习惯。
2.教会小张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忆。
3.帮助小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注意寻找和发现他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其表扬和鼓励,从而让他品尝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
后来,经过各位老师和学生、家长等三年的共同努力考上了二本院校,并选了数学专业。
二、针对有网瘾的学生的培养方法(一)案例二小黄,曾是我校2009级32班的学生,小黄在初中时就迷上了上网打游戏,他妈妈为他急得哭了不知多少次,对此都没办法了。
(二)对症策略1.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但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逐步让孩子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
比如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
三、针对性格孤僻的学生的培养方法(一)案例三小徐是我校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进校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
2021年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一)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不到位随着 ___不断发展,大部分家庭收入逐年增多,家长为学生提供比较优越的学习环境,对待孩子基本娇生惯养。
学生不能感悟到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中也是互相攀比,缺少上进心。
更有严重的现象是学生随地扔垃圾,不懂得谦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问题,学生的日常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在学校中不能得到行为上的指导与实践,在家庭中,家长也不能起到榜样作用。
(二)家长及学校教育不重视行为养成教育随着社会压力增大,中学生的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学校只以学生成绩评论学生好坏,从而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注重成绩,忽视了养成教育的最终定位,对于学生养成什么不明确,只抓学生学习, ___的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习惯,这样不仅片面,而且失去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在养成教育中很多教师偏执的认为学生学习好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忽视了养成教育应该着眼于初中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只注重及时效果,忽视训练的渐进性有的中学为了落实好本校养成教育中的各项任务,在学生中实行任务式的违纪处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审核,并对不合格的同学进行扣分处理,每天的工作中分配给教师任务,硬性抓出几名同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渗透在学习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式的教学,这样严厉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还使得学生的天性被抑制,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一)习惯养成教育以学校为主体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应该把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学纳入到学校发展与评定的考核标准中,保证养成教育制度的落实。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 ___反复的教学实践才能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应该做到随时随地 ___学生行为特征,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家庭中养成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
家长应该从小就要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并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务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此外,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路人。
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例如,可以开设学生生活技能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并严格执行。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社会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
学生从小就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参观博物馆和展览等形式展开。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并从中汲取正面的行为榜样。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
同时,学校也需要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人才。
论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
论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论文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
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
”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
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
“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议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养成教育,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关键词: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文明行为”从广义上讲就是指所有的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的道德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要抓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当代中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首先,当代中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
如在家特别霸道,说一不二,听不进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
在家不干活,是典型的“小懒虫”,根本不没有做家务的意识;零化钱多,特别馋,有挑食、偏食、厌食的毛病;做事马虎,丢三拉四等问题。
其次,当代中学生学生存在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上网吧玩电脑游戏,考试作弊。
在家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没有养成用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
有关中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有关中学生养成教育论文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安定、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养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养成教育论文范文一:试论中学生的养成教育论文关健词:德育养成教育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范的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变他律为自律。
养成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铺就学生成才之路的基础工程。
德育是各育的灵魂。
加强德育有助于推动学生各育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而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是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养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养成教育提供了依据。
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丫‘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
从学生形象标准、学生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半生在学习、礼仪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时时刻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这样,养成教育在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层次化,学校有规划,年级有重点,班级有特色,为强化养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养成教育要讲明道理教师让学生明白《纲要》和《规范》为什么要求这样做、禁止那样做的道理,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规范的潜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热情,引导学生将规范要求变成自觉要求,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觉律己做人。
在明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有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和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的影响。
论文: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
论文: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论文: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它是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学生守则》)而制定,“行为规范”是《学生守则》的具体化。
因而,一所学校,应该把“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和落实作为提升学生素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说,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
本文结合白银市寄宿制高级中学“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及本人在该校兼课五年(该校师资不足)的具体实践,谈谈对“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对如何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作一探讨。
一、“行为规范”的落实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一)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合格公民有着密切关系。
“行为规范”相对于《学生守则》而言,它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
而只有落实“行为规范”才是贯彻《学生守则》的最好体现。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非一日之功,相反需要日积月累、反复教育和训练,是一个贯穿中学教育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必须从小处着眼,由小处入手,寓大于小,由小及大。
白银市寄宿高中成立时间短,社会知名度不高,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综合素质也不算高。
建校初期,学生中不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不少见。
而落实“行为规范”就需要从上述不足,特别是矫正不良习惯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有使“以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具体化,才会使“以质立校”的质量提升有良好基础,从长远看,它也会为向社会输送较高质量的公民和人才创造条件。
(二)“行为规范”的落实是《学生守则》具体化,是搞好德育,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措施。
众所周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关系到民族素质,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德树人”并不是指对学生进行一味地空洞说教,必须针对实际,见诸行动,这就需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和规范。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篇文章就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开始。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指导和引导。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并引导他们遵守活动规则;家庭可以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尊重长辈,帮助家庭成员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养成守时、守纪律、守秩序、守道德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尚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对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班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家庭可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学校可以与家长保持经常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互通家校之间的信息,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养成计划。
学校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
家庭则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亲子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和家庭应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和示范。
学校和家庭应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模范和榜样。
学校中的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给予他们恰当的表扬和激励,同时也要有条不紊地管理学生的行为。
家庭中的父母要以身作则,亲身示范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学校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毕业论文目录标题 (1)中文摘要 (1)一、引言 (1)二、当前中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三、造成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因素 (2)四、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3)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4)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4)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4)五、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5)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5)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5)六、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制约因素 (6)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6)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6)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5)七、结束 (5)参考文献 (6)致谢 (6)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引言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
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中学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爱默生说:“习惯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着一个人究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詹姆士说:“我们从清晨起来到晚上睡觉,99%的动作,纯粹是下意识的、习惯性的。
穿衣、吃饭、跳舞,乃至日常谈话的大部分方式,都是由不断重复的条件反射行为固定下来的千篇一律的东西。
”可见,说到底,是习惯主宰着你,主宰着你的人生。
习惯是人最主要的、最稳定的素质。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养成好的习惯的结果。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一个人就会毕生享用它的利息。
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也就是说,你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用不尽它的利息;要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
所以说,命好不如习惯好。
二、当前中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艰苦奋斗的观念在一些孩子脑海中日趋淡薄,比吃、比穿、比阔气成了他们的重要话题,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
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甚至有学生出钱请别人当“雇工”,为自己做作业、代替自己值日、劳动的怪现象。
2、一些学生无视文明礼貌的重要意义,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起哄架秧;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丢果皮杂物,甚至随手将剩饭乱到;乘公共汽车抢占座位,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更有甚者,以羞辱别人为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3、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行为取向趋向选择实惠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
因而,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试比高”的脚印;在学校公车上,好好的座位伤痕累累;平时劳动、搞卫生,计较个人得失;面对社会上的坏人坏事,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见义勇为的勇气。
三、造成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因素1、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模仿力强,容易是受到外界尤其是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影响,有较强的从中倾向;虽能初步辨别是非善恶,但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还很不够,自制力不强,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在学校教育、自我认识和个体行为之间往往又偏差。
2、目前不少中学生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对子女过分偏袒、放纵,原谅迁就多,批评教育少,是他们很容易产生“骄”、“娇”二气,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还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以致使子女形成了冷酷、不诚实、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
也有些父母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3、当前,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学生还较为幼稚的心灵。
一方面,传播工具先进发达,互联网迅速发展,知识面拓宽,信息量扩大,有助于开发中学生的潜力。
但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
近几年,部分学生沉迷网吧、游戏机房和歌舞厅等,荒废学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少年犯就是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
另一方面,在缺乏节制的个人利益的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许多人抛弃了原来恪守的规范。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道德品质被有些人看成是不值一提的空话,使之在调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方面的作用被严重地弱化了。
学校老师的说教,往往被社会上一两句顺口溜抵消了。
4、目前的学校德育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理论偏多,养成教育少,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一般化工作多,一体化工作少,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疲于应付,难于营造各具特色的氛围。
四、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
”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
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
“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在新时期,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
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就现在中学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
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租住房屋学生增多,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
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五、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
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
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
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
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