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面纱
12、地球的面纱
1、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 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 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 度的增加而降低。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 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2、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 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 蒸气和尘埃很少,温度基本不变。 3、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 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 垂直对流强烈。 4、中间层以上是热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热层最突 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 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热层。 5、逃逸层在热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 1、大气层的臭氧吸收了99%以上的太阳照射到地 球的紫外线,而紫外线能够导致白内障及皮肤癌, 当然也可以杀死微生物。因此没有了大气层,白 内障及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大幅攀升。微生物将很 难生存。 2 其次,大气层中有生物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没有了大气层 生物将无法生存。 3 人说话的声音是靠空气的震动传播的,所以没 有了大气层,再近的距离也要靠无线电通讯。 4 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与大气层有关,没有了 大气层将不会有这些自然现象的存在。 5 人造卫星因为与稀薄的空气摩擦,最终会坠入 大气层烧毁,如果没有了大气层,人造卫星将一 直运行下去。
地 球 的 面 纱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着海洋 和陆地。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其主 要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大气层的存在, 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地球内部结构揭开神秘面纱
地球内部结构揭开神秘面纱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谜题,而其内部结构更是充满了无尽的神秘。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不断探索,试图揭开这层面纱,一窥地球内部的究竟。
地球,从外到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先来说说地壳,它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部分,也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
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在大陆地区相对较厚,平均约为 35 千米;而在大洋底部则较薄,平均只有几千米。
想象一下,地壳就像是地球这个巨大“水果”的外皮,虽然薄,但却承载着我们的山川、河流、陆地和海洋。
地壳下面就是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的部分。
它的深度从地壳底部一直延伸到约 2900 千米的地方。
地幔的物质组成主要是橄榄岩等岩石,温度和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地幔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其中存在着对流现象,就好像锅里的热水在翻滚。
这种对流运动被认为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进而引发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
再深入下去,就是地球的核心——地核。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温度极高,压力巨大,使得这些金属处于液态。
而内核则是固态的铁镍合金。
地核的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以上,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
地核就像是地球的“心脏”,为地球提供了强大的磁场,保护着我们免受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伤害。
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呢?这要依靠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地震波的研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手段。
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这些波会向地球内部传播,并在不同的物质界面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
通过在世界各地设置的地震监测站,科学家们可以记录下这些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时间,从而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地球重力场的测量。
地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这会导致重力场的变化。
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异常,科学家们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分布,进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此外,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也能提供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2地球的面纱》word教案 (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12.地球的面纱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层对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
1.搜集准备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居住在什么上吗?你对它了解的多吗?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
1.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
2.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描述出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
.
3.小结。
(二)活动二
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2.小组讨论:可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的意义入手。
3.评价总结:
(三)活动三
1.课件展示大气污染的图片。
2.谈谈自己的认识。
3.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什么活动?③教育学生要爱护生活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三、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有关大气污染情况的资料。
课题:地球的面纱。
六年级下科学预习展示教案-地球的面纱_青岛版
12、地球的面纱预习展示教案学习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个性化设计教学措施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有蓝天的图片)同学们,为什么在晴朗的白天,天空会呈现一片可爱的蔚蓝?原来这是大气层散射蓝色光波造成的。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
它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你们想不想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起探究它的奥秘呢吧!板书课题(地球的面纱)。
二、自主探究学生自由回答。
1、认识大气层你们知道大气层的奥秘吗?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大气层的资料,并填写下表。
大气层分层厚度特点人类活动逃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小结: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大气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是我们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也是风雨雷电等天气变化现象的活动区域。
那么,学生小组内整理交流资料。
1至5组的3号依次汇报。
其他同学补充。
大气层对于地球及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2、认识大气层的作用出示月球上环形山的图片和文字)通过观看月球上的环形山资料,同学们能不能猜测出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请说说你们的认识。
假设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请你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将你们的讨论结果从表中四个方面进行汇总。
(给每个小组下发表格)学生猜想。
抢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补充)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它上面的环形山就是陨石直接撞上月球表面的结果。
六年级下科学预习展示教案-地球的面纱_青岛版
12、地球的面纱预习展示教案学习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个性化设计教学措施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有蓝天的图片)同学们,为什么在晴朗的白天,天空会呈现一片可爱的蔚蓝?原来这是大气层散射蓝色光波造成的。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
它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你们想不想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起探究它的奥秘呢吧!板书课题(地球的面纱)。
二、自主探究学生自由回答。
1、认识大气层你们知道大气层的奥秘吗?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大气层的资料,并填写下表。
大气层分层厚度特点人类活动逃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小结: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大气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是我们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也是风雨雷电等天气变化现象的活动区域。
那么,学生小组内整理交流资料。
1至5组的3号依次汇报。
其他同学补充。
大气层对于地球及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2、认识大气层的作用出示月球上环形山的图片和文字)通过观看月球上的环形山资料,同学们能不能猜测出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请说说你们的认识。
假设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请你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将你们的讨论结果从表中四个方面进行汇总。
(给每个小组下发表格)学生猜想。
抢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补充)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它上面的环形山就是陨石直接撞上月球表面的结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反思
《地球上的面纱》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整理记录是探究学习的基本功由于课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搜集资料的工作,在课堂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到疏通协调的工作,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资料的记录。
二、大胆猜测是探究学习的指示目标在《地球的面纱》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依据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交流总结。
组内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又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师的知识传授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有关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在必要的时间段用最少的时间让孩子接触不可能在自己探究中解决的问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得更远,何乐不为呢?四、交流是探究学习的积累出新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科学大课堂,学生经过生活中大量的积累实验,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丰富学习课堂,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将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学生只是心里明而不去交流,学生就没有机会去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这些思维活动,此方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这样,科学学习的意义就会逊色很多。
本课的探究讨论奠定在学生课前搜集的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我们不熟悉的事物,大量的文字资料充实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要的不止是印刷在纸张上的黑字,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文字变成鲜活的影像保存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互助、教师讲解等。
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科学的、细致的思维分析过程,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抽取共性的结论,从而理解科学之谜是经过大量的事实分析研究而解开的。
地球的面纱_高永利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开头采取播放视频的方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进行假想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交流总结。组内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又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我提前准备了一时间段用最少的时间让孩子接触不可能在自己探究中解决的问题。
活动二:由问题“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生物就会……”,情境图展现了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阐述大气层存在的重要性。
活动三: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大气污染的含义,又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及结果。
拓展活动中提出“行动起来,组织一次以‘保护大气臭氧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3.通过对大气污染、臭气洞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4.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教材分析
(生自由回答)
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同学们又认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形成研究记录)
我们的研究记录
我们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拓展活动
1.引导课下探究的问题。【】/view/3fd2861bc281e53a5802ff8f.html第20-26页,
地理探秘: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
地理探秘: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和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
通过地理,我们可以探索和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世界上最神秘的地理现象和地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
1.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太平洋海沟太平洋海沟被誉为世界上最深的地理现象之一,其深度可达到11034米(约36000英尺)。
这个巨大而无底的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对科学家来说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海沟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其中的巨大地震和地壳推移导致了这个深不可测的下沉区域的形成。
2. 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纳米布沙漠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漂亮的沙漠之一。
这个沙漠的沙丘是由风吹沉积而成的,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纳米布沙漠的沙丘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酒红色到橙黄色,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在这片沙漠中,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独特生物,例如古老的树木和特殊的昆虫,它们适应了极端干旱的环境,生存了数百年。
3. 世界上最大的盐沼:卡拉库姆盐沼卡拉库姆盐沼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
这片盐沼的面积超过26000平方公里,它的平均厚度达到了6米!卡拉库姆盐沼是由瓦克哈诺河的水流和地下水中的盐分沉积形成的。
在这个盐沼中,你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白色平原,宛如一片闪耀着光芒的海洋。
4.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它绵延约2500公里,横跨尼泊尔、印度、不丹和中国。
这个壮丽的山脉是岩石板块的抬升和碰撞的结果,形成了雄伟的山峰和深不可测的峡谷。
喜马拉雅山脉藏有无数的秘密和传说,同时也是孕育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所在。
5.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安赫尔瀑布位于委内瑞拉的卡塔塔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第17课《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17 《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合作实验等方式中,养成善于思考,敢于猜测、热爱真理的科学品质,并在活动中养成喜爱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活动习惯。
2.能从“是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月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3.知道月相产生及其变化的原因,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以及与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重点、难点:1.了解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的原因。
2.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3.通过实验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彩笔、绘图纸、乒乓球、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描述:一、课前谈话: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弯弯的月亮》。
(板书)二、导入新课:交流观察到的月亮变化情况。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月亮的变化情况。
2.(课件展示)欣赏月亮变化图片。
引出月相的概念。
板书:月相(要想激起学生探究兴趣,必须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正是最好的载体。
本课教学中,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月相图片,使学生从视觉上更直观地认识月相,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多媒体手段的辅助性作用。
)三、讲授新课:(一)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1.提出问题:大家对于月相的知识,有什么想了解的吗?(生:为什么月相的产生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变化规律等)(生:月相是怎样形成的?)2.对问题进行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学生进行猜测)3.实验探究(月相形成原因)(1)实验准备①设计方案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②汇报方案、实验指导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在实验中有没有什么需要给大家提个醒的地方?友情提示:老师这也给大家两条友情提示:(课件出示)由于大家这部分知识还没学,所以要注意:A.模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实际轨道。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细胞(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2)生物体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别断生长、生殖、衰老、死亡。
(4)经过查资料,我懂生物的细胞还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等。
(5)草履虫是由一具细胞构成的。
(6)显微镜结构图:2.我从哪里来(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本上从一具细胞开始的。
(2)当父亲躯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躯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具新的细胞,叫做受精卵;它在子宫里大约通过3周后,长成一具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再通过大约6周,胚胎就长成一具有模有样的胎儿;它在黑暗的子宫内待大约9个月,就预备呱呱坠地了。
3.人的一生(1)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定记忆的过程。
(2)青青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那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它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儿童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3)怎么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问。
4. 我像谁1、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与子代的个体之间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3、“种瓜的瓜,种豆得豆”讲的是生物上的遗传现象。
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讲的是生物上的变异现象。
单元活动(1)经过显微镜观看到的洋葱表皮中的小格子是细胞。
我们身边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普通少女比男孩早两年。
(3)青春期时有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4)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别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它们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别在的能量5.让躯体热起来(1)让躯体热起来的办法有运动、吃高热食品、取暖等。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面纱课件
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和海
龙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破坏臭 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在南北两极 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在南极上空,约有2000多万 平方千米的区域为臭氧稀薄区,其中14-19千米上 空的臭氧减少达50%以上,科学家们形象地将之 称为“臭氧空洞”。
当堂达标
• 一.填空题 • 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__大__气__层_。 • 大气层的主要物质组成成分是___氮____和____氧___。 • 大气层分为_平__流___层_、_对__流__层__、_中__间__层__、__热__层___、_逃__逸__层__
五层。
• 二.判断题 • 1.大气层能降低太阳射线的辐射 。
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大气污染。
臭氧层耗竭,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大量辐射到地面,增加皮肤癌的 发病率。 ( √ )
大气污染的三大人为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燃料燃烧污染源
酸雨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臭 氧 空 洞
拓展资料
臭氧由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后,一个氧原 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而成,通常生成于日照强烈 的赤道上空。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计约33亿吨, 但在整个大气层中所占比重极小——如果将之平铺 在地表,将不过3mm的厚度——只有一粒绿豆的 高度。
大气层的构造
宇宙空间
空气大部分集中在: 对流层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紫外线
对流层
地球
高度(KM)
逃逸层 热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极光产生
占大气总质量的90%, 天气现象多发生在这层
地球的面纱.
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伞
假如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样?
• 大气的作用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必须有温室作 用。 大气环流的作用就说大气是保护我们的温度. 我们现在的阳光是被过滤掉90%的阳光这主要是臭氧程的 作用, 才可以天天享受到阳光带给我们好处。 如果大气层失去的话人类的第一反映是热。 • 科学家做过分析 没有大气地球温度白天可以达到摄氏260度 晚上则是零 下120度 很别的星球没什么两样! 就是地球有大气! 所以我们 才能生存! •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想?
臭氧层
•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 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 • 臭氧层 • 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线 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 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 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 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 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 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 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 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地球的面纱
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 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附近为17-18km; 在中纬度地区为l0-12km,高纬度为8-9km。夏季较 厚,冬季较薄。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 又可分为三层。在0.6~1.5km以下叫扰动层(或者叫 摩擦层);2m以下叫贴地层;扰动层以上称自由大 气.这里平均温度在17~-52℃.
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面貌》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
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结构、地理坐标等知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共享
本案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4.通过学习地球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地球的密切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教具,以及生动有趣的地理故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2.结合时事新闻、生活实例等,引入地球运动、地理位置等概念,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理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展示、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地球的神秘面纱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地球的了解有多少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外观特征,如蓝色的大海、绿色的陆地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习题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第一节地球的面纱知识要点:1、空气的组成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3、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4、空气的污染和防治题目:1、填充题:(1)地球的外围笼罩着大气层,我们把它称之为,又称。
按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计算,常把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外层。
大气的90%集中在离地平面12km 以内的对流层中,其中的1/2又集中在离地平面5km的区域内,习惯上人们把这部分大气称为。
(2)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由于它能,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臭氧的化学式为。
答案:(1)大气圈大气空气(2)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O3解析:本题旨在要求学生了解大气圈、大气、空气的范围,知道臭氧的作用和化学式的写法。
2、下列关于空气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D)空气的成分是固定的,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 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需要掌握空气组成的题目。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体积分数表示混合物中某一纯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组成空气的下列气体中,最不活泼的是()(A)氧气(B)氩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稀有气体是空气的各成分中最稳定的组成,它又称惰性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稀有气体因为具有稳定的结构,所以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一般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实验证实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牛顿答案:(C)解析:在科学史上,道尔顿提出了科学原子论;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牛顿是物理学家;拉瓦锡在著名的氧化汞实验中发现空气的组成。
探索地理奥秘: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探索地理奥秘: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引言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奇观和复杂系统的地方。
尽管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数千年,但我们依然对地球的奥秘所知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地球的神秘面纱,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构造、地质活动、天气系统、以及其他一些让我们称之为地球的奇妙之处。
地球的形成和构造行星演化理论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根据行星演化理论,地球形成于约45亿年前的太阳系早期。
当时,一颗巨大的星云开始崩塌并形成了太阳。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物质开始聚集并形成了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天文碰撞论天文碰撞论是解释地球形成的一种理论。
据该理论,地球的形成是由一系列天体的碰撞和合并所引起的。
这些天体可能是巨大的陨石、小行星或其他星体。
在这些碰撞和合并的过程中,地球逐渐形成并获得了其目前的质量和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大陆和海洋的表面。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由熔融的岩石和半固态的物质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质活动地球是一个极其活跃的行星,地质活动是地球性质的重要特征之一。
地质活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板块运动等现象。
地震地震是由地壳内部地质构造的断裂和移动所引起的。
当地壳运动受到较大的压力和应力时,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不仅造成地面的震动,还可能导致地面的裂缝、山体滑坡和海啸等严重后果。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和物质喷发的结果。
当地幔中的岩浆上升到地壳表面时,就会形成火山。
火山口会喷发出熔岩、火山灰和其它物质,这些物质会覆盖周围的土地并形成山体。
板块运动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板块。
这些板块可以相互移动和碰撞,形成了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地球形态变化和地质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拉扯时,就可能形成山脉、断层和地堑等地质现象。
天气系统地球不仅是一个岩石行星,还是一个拥有复杂天气系统的星球。
《给地球戴上面纱》阅读答案
《给地球戴上面纱》阅读答案《给地球戴上面纱》阅读答案“面纱”可以保护地球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给地球戴上面纱》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给地球戴上面纱①地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最近,在千奇百怪的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案中,又多了一种怪异的方案,科学家打算给地球戴上“面纱”。
② 一个名叫鲍尔·克鲁琛的荷兰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向大气层发射一些硫磺微粒,让它们把太阳光反射回去。
无独有偶,若干年以前,一个叫泰勒的美国人也提出过类似的方案,他建议在空中撒上100万吨铝和硫的粉末,这样可以使日照减少1%,完全可以抵消掉地球的温室效应。
你可别以为这两个人都是妄想狂,前者是 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后者则是美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氢弹之父”!③他们都是从一次火山爆发中得到灵感的。
1991年6月9日,在经过600多年的沉寂之后,位于菲律宾吕宋岛、海拔1436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突然喷发。
此次喷发造成700多人伤亡,20多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大量的火山灰还造成30万公顷的农田绝收,7千多公顷的森林毁于一旦。
这是20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威力最大的一次。
④除了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之外,吸引科学家目光的是,这次喷发竟然造成次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5℃。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一个原因是,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和天然气混合成的云雾漂浮在赤道地区上空,像是给地球套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里面的微粒把一部分太阳光反射了回去,使阳光不能把全部热量照到地球上。
另一个原因是,烟雾不仅降低了太阳光直射的强度,还增加了地球上反射光的强度。
而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变化可以提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这是由于随着直射阳光的减少,散射阳光增加了,散射光产生的阴影更少,因此植物叶子接受到的阳光反而更多了,这足以补偿光线强度的降低。
这样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就得到提高,可以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面纱》详案
12《地球的面纱》教案一、导学探究1、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地球的面纱》。
地球的面纱是什么?(生说)对,就是大气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大气层。
下面有请我们的主持人。
2、(主持人上台):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主持,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大气层的资料,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指生汇报)3、师:同学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可真强!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二、合作交流4、同学们还搜集到了关于大气层的什么资料?5、师:对于大气层的分层,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观点。
(播放视频)……原来,同学们的观点和科学家的观点是一样的。
6、我们知道了大气层可以分为五层,那么各层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汇报)7、师:看来同学们对大气层各层的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归纳如下,(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后谈谈你的感想……8、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生汇报)9、大气层的作用可真不少,那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指生答)我的主持到此结束。
10、师:是呀,大气层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去保护它。
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的进入到地球大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
有请我们的环保小卫士。
三、释疑点拨1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大气污染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指生汇报)12、一张张图片触目惊心,一句句话语让我们久久难忘,大气污染对我们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应当行动起来,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请小组内展开讨论。
(指生说)我们的交流到此结束。
13、师:同学们的点子可真多!目前,我们临沂市正在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2月25日,我们临沂市的市长张术平接收了中央环保部的公开约谈。
地球的面纱
臭氧层的作用
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 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 大气温度结 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 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 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 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 也就不存在平流层。 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 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 高度分布。 其三为 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 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 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 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 是极其重要的。
暖层特征
②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这一层空气 密度很小,在270公里高度处,空气密度 约为地面空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由于 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的作用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 并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暖层又称电离 层。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意义。
外层
暖层顶以上,称外层。它是大气的最外一 层,也是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但无 明显的边界线。 这一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机会 很小。气温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由于气温 很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快,又因距地球 表面远,受地球引力作用小,故一些高速运 动的空气质点不断散逸到星际空间,散逸层 由此而得名。
②按大气成分随高度分布特征,可分 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均匀层是指从地面到约80千米的大气 层,因其大气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百分 比保持不变。均匀层的平均分子量为 28.966克/摩尔,为一常数。 非均匀层为80千米以上的大气区域, 不同大气成分所占的体积百分比随高 度而变,平均分子量不再是常数。
按电离特征分层
③按大气的电离特征,可分为电离 层和中性层。 中性层又称非电离层 ,是指以中性 成分为 主的大气层。 电离层又可分为D 层、E层和F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约占4/5) 氧气:21%(约占1/5)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0.94% 水蒸气和其他物质0.03%
阅读科学史话,回答问题
O2 和 N2 1、发现:拉瓦锡 发现空气是由 ------组成的。 O2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N2约 占 4/5 。
2、你有什么问题吗?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111 104 61 24
Ⅲ 轻度污染Ⅰ Ⅲ
轻度污染Ⅰ
Ⅱ良 Ⅰ优
251~300 >300
---51~100
101~150
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151~200 201~250
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 Ⅱ
中度污染 Ⅰ
中度污染 Ⅱ
重度污染
Ⅲ
Ⅲ
Ⅳ
Ⅳ
Ⅴ
自然界中的臭氧(O3)有90%集中在距地面15 Km ~ 35 Km的大气平流层中,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臭氧层.
臭 氧 空 洞
臭氧由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后,一 个氧原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而成,通常 生成于日照强烈的赤道上空。大气层中的 臭氧总量计约33亿吨,但在整个大气层中 所占比重极小——如果将之平铺在地表, 将不过3mm的厚度——只有一粒绿豆的 高度。 臭氧有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特性,臭 氧层会保护我们不受到阳光紫外线的伤害, 所以对地球生物来说是很重要的保护层。
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 物和海龙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 易就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 显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在 南极上空,约有2000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 为臭氧稀薄区,其中14-19千米上空的臭氧 减少达50%以上,科学家们形象地将之称为 “臭氧空洞”。 臭氧水平的持续降低,将会使人类受到 过量的太阳紫外辐射,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 发病率显著增加。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燃料燃烧污染源
拓展 视野
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 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 主要污染物的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 (NO2)和二氧化硫(SO2)。
2004年5月16日全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上海 广州 昆明 海口
1. 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 着海洋和陆地。 2.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 成分以 和 为主。 3.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迅速发 展,各种污染物大量进入地球大气中, 这就是 。
4.大气层包括 五部分。 、 、 、 、
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
臭氧空洞:即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 不恰当使用化学制品(氟里昂)有关。
组成空气的物质各自所占的体积分数
名称 体积百分 密度 数(%) (克/升) 78 1.25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Ar) 二氧化碳 (CO2) 其他气体 21 0.94 0.03 0.03 1.43 1.78 1.98 沸点 --195.8 --183.0 --186.0 --78.44
二、空气的组成
• 普利斯特里[英] • 拉瓦锡[法]
氮气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既不支持燃
烧,也不供给呼吸。
氮气(N2)的用途:通过生物固氮转化为 农作物的氮素养料。工业上用它合成氨 制取氮肥,硝酸,炸药等,充入灯泡延 长钨丝寿命。
氧气:供给呼吸,帮助燃烧
稀有气体性质:①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物理性质) ②很稳定(惰性气体)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保护气(Ar),冷却剂 (He),气球填充剂( He ),麻醉 剂(Xe),霓虹灯填充剂
这几年来,它们 在大气里的含量也的确 降低了一点。这张照片 是用特殊方法拍摄的, 因为我们用肉眼是看不 到那里的臭氧被破坏了。 在这张照片里,蓝色的深浅代表臭氧的含量, 颜色越深,臭氧的含量越少。从照片中我们清 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极上空,这就是 我们平常说的南极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关 注着南极上空的这个空洞,因为它在不停地变 化着。这张图片中的空洞还算不大。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致可分为:粉尘和 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 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 氧化氮。 2、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的形成、酸雨等全球 性的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空气污染 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酸雨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大气污染的三大人为污染源
分组阅读讨论
1、地球大气分哪几层?
2、对流层和平流层 大气与人类有何系?
3、读图,说明电离层 与人类的关系。
高度(KM)
极光产生
外层/散逸层 电离层
占大气总质量的90%, 天气现象多发生在这层
臭氧层(有O3吸收紫外线) 飞机飞行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反射无线电波
流星现象 向宇宙空间过渡的层次
臭氧层有什么作用?
一、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请 你找出身边两个污染空气的实例, 并以一个环保局长的身份提出两条 治理或防治空气污染的建议。 二、作为一名学生,能为环境保护 做些什么?
5.( )的空气最新鲜。 A.居民区 B.森林里 C.教室里
6.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 气体组成的,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的成 分外,增加了很多对人、动物、植物有 害的物质,我们就说空气被污染了。根 据调查,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 空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