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汽车行驶平顺性检测
《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b39b9c5383d049649a665865.png)
aw
1 T
T 0
aw2 (t)dt
aw(t)是通过频率加权函数滤波网络后得到的加速 度时间信号。
频率加权
a(t)
滤波网络
aw(t)
平顺性评价方法
1. 按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评价。样本时间T一 般取120s。
2. 同时考虑3个方向 3轴向xs、ys、zs振动的 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av
(1.4axw )2
2. 频率加权系数 对不同频率的振动,人体敏感度也不一样。例如,人
体内脏在椅面z向振动4-8Hz发生共振,8-12.5Hz对脊椎影 响大。椅面水平振动敏感范围在0.5-2Hz。标准用频率加权 函数w描述这种敏感度。
平顺性名词解释(2)
3. 均方根值
a(t)是测试的加速度时间信号。
4. 加权均方根值
G 32768 65536 131072 1?2.26 243.61 344.52 H 131072 262144 524288 344.52 487.22 689.04
三、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一、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x
z
y
z
msr
msc
msf
mur
b
a
muf
L
单质量振动系统 在远离车轮固有频率 ft 10 ~ 16Hz的较低激振 频率(f 5Hz)范围内轮 胎的变形很小,可忽略其 弹性变形和质量得到单质 量垂直振动系统模型
C 2m2 K
方程的解为
z(t) Aent sin( 02 n2 t )
z
系统固有圆频率
0
r有阻尼固有圆频率
Aent
r
2 0
n2
第六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第六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ff5310c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9.png)
第六章汽车⾏驶的平顺性第六章汽车⾏驶的平顺性6.1 平顺性的评价汽车⾏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般⾏驶速度范围内⾏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振动⽽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损的性能。
由于⾏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称为乘坐舒适性。
汽车作为⼀个复杂的多质量振动系统,其车⾝通过悬架的弹性元件与车桥连接,⽽车桥⼜通过弹性轮胎与道路接触,其它如发动机、驾驶室等也是以橡胶垫固定于车架上。
在激振⼒作⽤(如道路不平⽽引起的冲击和加速、减速时的惯性⼒等)以及发动机振动与传动轴等振动时,系统将发⽣复杂的振动。
这种振动对乘员的⽣理反应和所运货物的完整性,均会产⽣不利的影响;乘员也会因为必须调整⾝体姿势,加剧产⽣疲劳的趋势。
车⾝振动频率较低,共振区通常在低频范围内。
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应使引起车⾝共振的⾏驶速度尽可能地远离汽车⾏驶的常⽤速度。
在坏路上,汽车的允许⾏驶速度受动⼒性的影响不⼤,主要取决于⾏驶平顺性,⽽被迫降低汽车⾏车速度。
其次,振动产⽣的动载荷,会加速零件磨损乃⾄引起损坏。
此外,振动还会消耗能量,使燃料经济性变坏。
因此,减少汽车本⾝的振动,不仅关系到乘坐的舒适和所运货物的完整,⽽且关系到汽车的运输⽣产率、燃料经济性、使⽤寿命和⼯作可靠性等。
汽车⾏驶平顺性的评价⽅法,通常是根据⼈体对振动的⽣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制订的,并⽤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作为⾏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前,常⽤汽车车⾝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加速度评价汽车的⾏驶平顺性。
试验表明,为了保持汽车具有良好的⾏驶平顺性,车⾝振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体所习惯的步⾏时,⾝体上、下运动的频率。
它约为60~85次/分(1HZ ~1.6HZ),振动加速度极限值为0.2~0.3g。
为了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完整性,车⾝振动加速度也不宜过⼤。
如果车⾝加速度达到1g,未经固定的货物就有可能离开车厢底板。
汽车理论课件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课件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dd69a0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6.png)
生物力学评价法
总结词
生物力学评价法是通过研究人体对振动的反应来评价汽车的平顺性,主要关注人体对振动的感知和影 响。
详细描述
生物力学评价法结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知识,通过研究人体对振动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 评估汽车平顺性对乘客健康和舒适度的影响。这种方法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对振动的敏感性和适应 性,为汽车平顺性的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合理调整汽车的行驶状态也可以改善汽车的 平顺性。
详细描述
驾驶员可以通过合理控制车速、保持稳定的 车距和行驶轨迹等措施,降低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受到的外部干扰,从而提高汽车的平顺 性。此外,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行 驶状态的自动调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 可以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调整车辆参数和行驶
状态,实现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平顺性与交通事故风险
交通事故风险
研究表明,车辆的平顺性对交通事故风险有显著影响。平顺性差的 车辆可能导致驾驶员和乘客受伤的风险增加。
平顺性与安全带使用
在颠簸的路面上,安全带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因碰撞产生的 伤害。
安全驾驶习惯
除了选择具有良好平顺性的车辆外,驾驶员还应养成安全驾驶习惯, 如保持车距、注意观察路况等,以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重要性
良好的平顺性可以提高乘客和驾驶员 的舒适度,降低由于振动和冲击引起 的疲劳、晕车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 保护车辆部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平顺性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平顺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不断 提高,平顺性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发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平顺性的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探 讨和应用。现代汽车理论课件中,平顺性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章 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5818eb35866fb84ae45c8d8a.png)
Comfort Decrease Limit舒适降低界限:
Human can eat,read and write easily his limit.
暴露极限: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 限内,将保持人的健康或安全。它作为人 体可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当人承受的振动强 度在此界限内时,能准确灵敏地反应,正 常地进行驾驶。它与保持人的工作效能有 关。 舒适降低界限:在此界限之内,人体对所 暴露的振动环境主观感觉良好,能顺利地 完成吃、读、写等动作。它与保持人的舒 适有关。
m/ s
2
Equivalent time curve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value
tc
m / s2
vertical direction
fc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value
horizontal direction
tc
输出 车身传至人体的加速 悬架弹簧动挠度 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
6.1 Response to Vibration of Human and Evaluation of Ride Performance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以及平顺性的评价) 1. Response to Vibration of Human: Response to Vibration of Human is determined by frequency频率; intensity强度; acting direction作用方向; exposure time暴露时间。 ISO2631-1:1997(E).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E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wholebody vibration-Part1:General requirement《人体承 受全身振动评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GB/T4970-2009. Method of random input running test--Automotive ride comfort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 行驶试验方法》
汽车理论第6章 汽车的平顺性2016
![汽车理论第6章 汽车的平顺性2016](https://img.taocdn.com/s3/m/83766957a8956bec0975e3a0.png)
16
a(t)
aw(t)
加权函数w(f )的滤波网络 根据IS02631-1:1997(E)设定系数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四、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一)基本的评价方法
2. 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 间 程a(t)进行频谱分 行 谱 析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Ga f
汽车理论 Automotive theory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内容概要
平顺性的基本概念 路面不平度输入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以及平顺性评价方法 平顺性研究基本方法、两自由度振动系 平顺性研究基本方法 两自由度振动系 统 主动悬架(了解)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11
靠背
脚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三、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人体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敏感程度不同 1.
zs 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4~12.5Hz
在4~8Hz频率范围,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 频率范围 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 8~12.5Hz频率范围,对人的脊椎系统影响很大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wi是功率谱密度为0.1的 白噪声 (Simulink Si i 中的缺省值)
7
二、路面不平度输入
nc =0.01(cycle/m),车速为20m/s
10 10 10 10 10 10 10
-2 -3 -4 -5 -6 -7 -8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根据乘员舒适程度评价
2016/4/12 汽车理论 wangjx@
4
任务六 检测汽车平顺和通过性能
![任务六 检测汽车平顺和通过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346aef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4.png)
图6-3 控制面板
引导问题3:用什么设备检测车轮动平衡?它是怎么工作的?
控制面板用于输入检测参数,包括:轮辋边缘至机箱的距离a、轮辋宽度b、轮辋直径 d。其采用薄膜按键,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油、防有害气体侵蚀的特点。按键旁边 有图形或字母标明意思,简单易懂。显示器采用LED技术,它具有稳定性好、结构牢固、 抗冲击、耐震动、电压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车轮的不平衡包含静不平衡和动不平衡。 1.车轮静不平衡 车轮静平衡指车轮质心与旋转中心重合。车轮静不平衡是指车轮质心与其旋转中心不 重合,若使其转动,则只能停止于一个固定方位。 检验方法:转动轮胎,标记第一次停止的最低点;若多次转动轮胎,每次停止的位置为标 记点,说明轮胎静不平衡。
引导问题1:什么是车轮不平衡?
图6-20 再次检测结果
引导问题6:该怎样检测车轮动平衡呢?
3.总结评估 请根据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 出现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考引核导项目问题6:该怎样检测车评轮分标动准平衡呢?
活动参与
是否积极主动
分
学生自
小组评
教师评
小
数
评
价
价
计
5
安全生产
有无安全隐患
侧需加平衡块重5g,车轮外侧需加平衡块重25g。
图6-14 开始检测
图6-15 检测结果显示
引导问题6:该怎样检测车轮动平衡呢?
图6-15 检测结果显示 (3)粘贴平衡块
①转动车轮,当右侧指示灯全亮时停止,在轮辋的外侧上部(12点位置)加装上相 应质量的平衡块,如图6-16所示;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解析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557e74561252d380eb6ede.png)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0称为系统固有圆频率,定义阻尼比
C n / 0 2 2m2 K
方程的解为
2 z (t ) Ae nt sin( 0 n 2 t )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单自由度自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衰减曲线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式中 n—空间频率,m-1 n0—0.1 m-1
w
Gq(n0)—路面不平度系数(m2/m-1)
w—频率指数,一般取为2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路面空间频率谱密度化为时间谱密度 1.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的关系 f=un 这里n是空间频率(每米波长数)。u是车速(m/s),f是时间频率(Hz,每 秒波长数)。 2.路面时间谱密度与空间频率谱密度的关系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车身质量有垂直、俯
仰、侧倾3个自由度,4个
车轮质量有4个垂直自由度, 整车共7个自由度。
当 xI yI ,并忽略 轮胎阻尼后,汽车立体模 型可简化为平面模型。
简化前后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总质量保持不变
m2f m2r m2c m2
Kq Cz Kz Cq m2 z
C K C K z z z q q m2 m2 m2 m2
令 2n=C/m2,20=K/ m2, 齐次方程变为
2 2nz 0 z z0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振动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模型
2)质心位置不变
m2f a m2r b 0
6.7--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汇总
![6.7--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19c8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e.png)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3.汽车振动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测定
6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4.在实际随机输入路面上的平顺性试验
➢试验应按照GB/T 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 入行驶试验方法》进行。
➢随机输入试验主要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评价, 车厢底板及车轴采用该处的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评价。
av
W (f )频率加权 AWK AW K
计算自功率谱
11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2.数据处理系统
➢按照ISO-2631标准进行频率加权的“人体振动测量 仪”在平顺性评价试验中得到采用。这种仪器通常用模 拟/数字混合法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记录的模拟信号
at
模拟 W f 频率
加权滤波
动剂量(VDV)来评价。
8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二、平顺性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测试仪器系统
传感器一般采用压电式加速度计。
9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二、平顺性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测试仪器系统
测量座垫上的加 速度时,要把传感 器安装在一个半刚 性的垫盘内。
10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车身部分固有频率
f0
0
/
2π
1 T
车轮部分固有频率
ft
t
/
2π
1 T
车身和车轮部分的衰减率
A1 / A2 A1 / A2
图6-54 悬挂系统衰减振动曲线
车身和车轮部分阻尼比
ζ 1
1
4π2 ln 2 τ
ζt 1
1
4π2 ln 2 τ
汽车理论教程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教程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859560f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4.png)
➢ xs、ys 最敏感的频率范
围是0.5~2Hz。大约在3Hz 以下,人体对水平振动比对 垂直振动更敏感,且汽车车 身部分系统在此频率范围内 产生共振,故应对水平振动 给予充分重视。
10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各轴向的频率加权函数(渐近线)
频率加权函数
0.5 0.5Hz f 2Hz
wk
f
f / 4 2Hz f 4Hz 1 4Hz f 12.5Hz
12.5 / f 12.5Hz f 80Hz
wd
f
1 2 /
f
(0.5Hz f 2Hz)
2Hz f 80Hz
wc
f
8
1 /
f
(0.5Hz f 8Hz)
8Hz f 80Hz
we
f
1 1/
f
(0.5Hz f 1Hz)
靠背
xb yb
wc
wd
0.80 0.50
0.212
4.3
0.087
4.4
zb
wd
0.40
0.140
4.9
xf
脚
yf
wk
0.25
wk
0.25
0.090
5.4
0.093
5.1
zf
wk
0.40
0.319
6.2
1
av
a2 2 vj
0.628
16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2.辅助评价法
➢当峰值系数 > 9时,ISO 2631-1:1997(E)标准规定用 加权加速度4次方根值评价。它能更好地估计偶尔遇到过大 的脉冲引起的高峰值系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此时采用辅助 评价方法 —— 振动剂量值。
汽车理论__第6章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理论__第6章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d3817ed0b9f3f90f76c61b83.png)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斜线, 式(6-4)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斜线,对实测路面功率谱密度拟合时, - 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斜线 对实测路面功率谱密度拟合时, 为了减少误差, 为了减少误差,在不同空间频率范围可以选用不同的拟合系数进行 分段拟合,但不应超过4段。 分段拟合,但不应超过 段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内容提要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双轴汽车的振动 人体-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引 言
汽车行驶时,由路面不平以及发动机、 汽车行驶时,由路面不平以及发动机、传动系和车轮等旋转 部件激发汽车的振动。通常, 部件激发汽车的振动。通常,路面不平是汽车振动的基本输 故本章讨论的平顺性(Ride)主要指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 入,故本章讨论的平顺性 主要指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 振动,频率范围约为0.5~25Hz。 振动,频率范围约为 。 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 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 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因此平顺性主 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 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它是现代高速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它是现代高速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汽车的平顺性可由图6-1所示的 路面一汽车一入” 所示的“ 汽车的平顺性可由图 所示的“路面一汽车一入”系统的框 图来分析。路面不平度和车速形成了对汽车振动系统的“ 图来分析。路面不平度和车速形成了对汽车振动系统的“输 输入”经过由轮胎、悬架、座垫等弹性、 入”,此‘输入”经过由轮胎、悬架、座垫等弹性、阻尼元 件和悬挂、非悬挂质量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传递, 件和悬挂、非悬挂质量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传递,得到振动系 统的“输出”是悬挂质量或进一步经座椅传至人体的加速度, 统的“输出”是悬挂质量或进一步经座椅传至人体的加速度, 此加速度通过人体对振动的反应——舒适性来评价汽车的平 此加速度通过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舒适性来评价汽车的平 顺性。当振动系统的“输出”作为优化的目标时, 顺性。当振动系统的“输出”作为优化的目标时,通常还要 综合考虑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和悬架弹簧的动挠度。 综合考虑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和悬架弹簧的动挠度。它们分 别影响“行驶安全性”和撞击悬架限位的概率。 别影响“行驶安全性”和撞击悬架限位的概率。
学习情境6_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
![学习情境6_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817b0d584254b35eefd341b.png)
工作任务1: 工作任务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分析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2.我国标准 我国参照ISO2631制定了GB/T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用于测定 汽车在随机不平路面上行驶时振动对乘员及货物的影响。该标准规定,以“疲劳--降低工效界 限”和“舒适降低界限”作为人体承受振动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以TFD和TCD与车速的关系 曲线——车速特性来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其中轿车和客车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评 价;货车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评价。 3.用车身振动固有频率评价 试验表明,为保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车身振动固有频率应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 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它约为(60~85)次/分,即1~1.6Hz。
工作任务1: 工作任务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分析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二、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汽车行驶平顺性通常是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制定评价方 法,用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作为其评价指标。 1.国际通用标准 (1)暴露极限。该界限常作为人体能够承受振动量的上限,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这个极 限以下,能保持人的健康和安全。 (2)疲劳--降低工效界限TFD。该界限与保持工作效率有关,当驾驶员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 限之内时,能准确灵活的反应,正常驾驶不致太疲劳以致工作效率降低。 (3)舒适降低界限TCD。该界限与保持舒适有关,在这个界限之内,人体对暴露的振动环境 主观感觉良好,乘员能在车上进行吃、读、写等动作。 这三个感觉界限的振动允许值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只是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允许 值不同。“暴露极限”加速度均方根的允许值是“疲劳--降低工效界限”的两倍,“舒适降低 界限”是“疲劳--降低工效界限”的1/3.15。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57f141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e.png)
二﹑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 Gq(n) 化为时间频率 功率频谱密度 Gq( f )
考虑车速u的影响 Gq (n) Gq ( f ) 汽车以一定车速u驶过空间频率n的路面平 度时输入的时间频率 f=un
图6—6
时间频率带宽 f un
w02
K m2
q
则齐次方程为:
••
•
z 2n z w02 z 0
阻尼运动的影响取决于n和w0的比值 ,
称为阻尼比
n C
w0 2 m2 K 汽车悬架系统的阻尼 通常在0.25左右,属于小阻尼。
该微分方程的解为 z Aent sin( w02 n2 t a)
图6—14
2.阻尼比对衰减振动的影响
评价方法:根据乘员舒适程度评价
汽车振动系统及其评价指标
输入-振动系统-输出-评价指标
输 入:路面不平度、 车速。 振动系统:弹性元件、阻尼元件、车身、
车轮质量。 输 出:车身传至人体加速度、悬架弹簧
动动挠度、车轮于路面之间的 动载荷。 评价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 架限位概率、行驶安全性。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一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座椅支承面处输入点3个 方向的线振动,及该点3个方向的角振动,座椅 靠背和脚支承面两个输入点个3个方向的线振动。
图6—3 各轴向频 率加权函数
1.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取决于:①频率与强度; ②作用方向; ③暴露时间。
x(I),y(I)的自谱、互谱分别为
Gxx (n) . Gyy (n). Gxy (n)和 Gyx (n)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8f973c5d77232f60dccca10e.png)
max[a w (t)] 振动波形峰值系数= aW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基本评价方法-加权加速度均方根aw的计算 方法1 A、对随机加速度的时间历程,也就是a(t),通过 加权函数w (f) (加权网络) ,得到加权加速度时 间历程aw(t) 注:一般(任意)加速度传感 器测量时先得到一个电压或 者电流信号,再经过一个网 络就可以得到加权值
超过一定界限,以保持乘员的舒适性。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日本对370名拖拉机司机的调查,发现他们之中,骨关节、胸部和腰椎发生 病变的比例分别为71%、52%和8%,腰椎和胸部同时发现病变的高达40%, 而且接触振动时间越长,发生病变的比例越高,从业10年以上的人病变比例 竟高达80%。 当振动加速度达到65dB(分贝)时,对睡眠有轻微影响;达到69dB时,所 有轻睡的人将被惊醒;达到74dB时,除酣睡的人外,其他人将惊醒;达到 79dB时,所有的人都将惊醒。
• 把质量为m2,转动惯量 为Iy的车身按动力学等 效的条件分解为前轴上、 后轴上及质心C上的三 个集中质量m2f、m2r、 m2c,三个质量由无质 量的刚性杆连接,它们 的大小由下述三个条件 决定: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1)总质量不变: 2)质心位置不变:
m2 f m2 r m2c m2 m2 f a m2 r b 0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 汽车的平顺性可由下图所示的“路面--汽车--人” 系统的框图来分析:
随机振动的基本概念
振动 加速 度 时间 汽车车厢地板上测得的振动加速度波形 • 振动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不确定的,这 种随时间变化的不规则振动叫随机振动。 • 随机振动是非周期振动,振动加速度里面有 各种频率成分。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f425fe46294dd88d0d26ba4.png)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能,并能熟悉其评价指标 和评价方法; 2、能够分析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因素; 3、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悬架装置的检测工作任 务; 4、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定。
学习情境6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
6.1汽车行驶平顺性能评价方法 6.1.1汽车行驶平顺性能分析
学习情境6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
6.1汽车行驶平顺性能评价方法 6.1.2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主要因素
2.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因素 (1 ①弹性元件 汽车的固有频率是衡量汽车平顺性的重要参数,它由悬架刚度和悬架弹簧支承的质量 (簧载质量)所决定。 从固有频率公式可以看出,在悬架垂直载荷一定时,悬架刚度越小,固有频率就 越低。固有频率越低,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越低,平顺性越好。但固有频率太低, 会导致汽车载荷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过大、悬架“击穿”和乘员晕车。 悬架刚度越小,载荷一定时悬架垂直变形就越大。这样若无有足够大的限位行程, 就会使撞击限位块的概率增加。若固有频率选取过低,很可能会出现制动点头角,转 弯侧倾角,空载和满载车身高度变化过大。一般货车固有频率是 1.5~2Hz,旅行客车 1.2~1.8Hz,高级轿车1~1.3Hz。另外,当悬架刚度一定时,簧载质量越大,悬架垂 直变形也愈大,而固有频率越低。空车时的固有频率要比满载时的高。簧载质量变化 范围大,固有频率变化范围也大。为了使空载和满载固有频率保持一定或很小变化, 需要把悬架刚度做成可变或可调的。
学习情境6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检测
6.1汽车行驶平顺性能评价方法 6.1.2影响汽车行驶平化 在研究振动时,常认为汽车由彼此相联系的悬架质量与非悬架质量所组 成。如图6-2所示,汽车的悬架质量为M,由车身、车架及其总成组成,通过 质量中心C的转动惯量为Iy,悬架通过减振器和弹簧与车轴、车轮相连;汽车 的非悬架质量为m,由车轮、车轴组成,再经过具有一定弹性和阻尼的轮胎支 承在路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滚下法
驾驶员驾驶汽车使汽车的两个前轮(或两个后轮)开上如图6-2所示的凸块上(凸块高度可选60mm、90mm、120mm),停车并将发动机熄火,变速器挂空挡,然后将汽车从凸块上推下来,并使左右两车轮同时落地,与此同时记录汽车整个振动过程。此检测重复三次。
图6-2滚下法用凸块示意图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与人体对汽车行驶振动密切相关,它不但受汽车振动频率与强度、振动作用的方向和时间影响;而且又受人的心理、生理状态的影响。所以评价和衡量汽车行驶平顺性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常用的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有两种:客观物理量的评价指标和主观感觉评价。
1.汽车行驶平顺性客观物理量评价
⑴ 振动加速度 振动加速度对平顺性影响很大。人体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能承受的加速度不同。振动的强度采用加速度均方根值表示。 国际标准协会提出的ISO2631标准是根据人体对不同方向、不同频率、不同振动强度机械振动的反应制定出三个评定界限,它们分别是:
第6章 汽车行驶平顺性检测
6.1 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
1.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2.掌握汽车通过性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会对车辆的平顺性做出正确的评价
导入案例
有些人乘坐化油器普通桑塔纳轿车会感到头晕、呕吐现象;为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与汽车的行驶性能与平顺性能有关,即与地面因素有关也与底盘的固有频率有关,普通桑塔纳的固有振动频率与行使的平顺性要求不合适,也即是底盘的设计存在的因素。
6.2.2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与相对阻尼系数测定检测
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阻尼比)是悬架系统设汁中的两个主要参数,其中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是表征非簧载质量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因此,测定这两个参数是汽车平顺性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
1.检测方法
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对被测试的悬架系统施加一个初始干扰,使其产生自由衰减振动,同时记录车身和车轮的自由衰减振动时间历程,而后由记录的曲线分析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这里简要介绍其中三种检测方法。每种检测方法的仪器和传感器安装位置都一样,检测时,传感器安装在前、后桥及其上方的车身(或车架)上的相应位置上。
本节案例评析
根据本节内容,有些人乘坐化油器普通桑塔纳轿车会感到头晕、呕吐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与汽车的行驶性能与平顺性能有关,即与地面因素有关也与底盘的固有频率有关。
思考题
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2.影响汽车通过性因素是什么?
6.2汽车行驶平顺性检测方法
知识目标
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检测方法
主要应对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或电压灵敏度、频响范围、横向灵敏度及瞬变温度灵敏度等性能指标慎重选择。平顺性检测用传感器应选用频响范围0.3Hz~200Hz,横向灵敏度<5%,瞬变温度灵敏度尽可能小的传感器。
2.放大器
放大器的功用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放大后,输出给显示器或记录器。因阻抗匹配的要求,电压式传感器配用电荷放大器,应变式传感器宜用应变仅配套。放大器的
选择主要考虑其频响范围、输入阻抗、输入电压或电荷、本机噪声、零点漂移和供电方式等。
3.磁带记录
平顺性检测数据的记录宜选用能重放记录信号的磁带记录器为好。选用时,应首先注意磁带记录器与其他仪器的匹配及本机的频响范围、信噪比、体积、通道数、功率消耗等。一般应选用频响范围0Hz~625Hz,信噪比不小于40dB,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耗电少的磁带记录器。
舒适性降低界限:超过此界限会降低舒适性。
疲劳——工效降低极限:降低工作效率的界限,此界限与保持工作效率有关。
暴露极限:该极限为人体可以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⑵ 我国试行标准 我国参照ISO2631制订了GB/T4970—1985、GB T5902—1986标准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GB/T4970—1985规定以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和舒适性降低界限为人体承受振动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其中,轿车和客车用舒适性降低界限评价,货车用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并对检测条件和车速做出相应规定。GB/T5902—1986规定以坐垫上和座椅底部地板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作为评价指标。
6.2.1检测测试系统与数据处理
平顺性检测要采集各种振动与冲击信号,特别是大量随机振动信号,然后以小型数字计算机为主体,配以采样,A/D转换,各种软、硬件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平顺性评价指标、频谱及频率响应函数的处理。下面对平顺性检测测试系统中常用的调试仪器分析设备及处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感觉评价
由于汽车平顺性的好坏最终是反映在人的感觉上,所以,感觉评价是平顺性的最终评价。各种物理量评价是否适用,也要看这些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是否与人的感觉评价结果一致。
6.1.2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因素
1. 结构因素
⑴ 悬架
弹性元件是悬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弹性特性和刚度是影响平顺性的主要因素。减小悬架刚度可以降低车身自振动频率,但是如果刚度太小,会增加非悬挂质量的振动位移;大幅度的振动有时会使车轮离开地面,所以过软的弹性元件也是不可取。
⑶ 驾驶技术因素
汽车行驶平顺性与驾驶员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要对行驶中所遇到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应具备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第二对车速的控制,根据汽车运行条件所允许的安全限度,自觉地控制好行驶速度,不糊涂,不急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故意忽快忽慢;第三对方向盘的操作方向运用稳而准,取角适当,回转及时,路面选择正确。不跑偏,不蛇行,不急打方向,掌握方向盘牢而灵活,能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方向盘不从手中滑出震脱;第四对排档的运用,“三位一体” (油门、离合器和变速杆的联动)配合熟练操作,能用各种制动控制车速减档,能顺利进行上坡或下坡转弯减档;第五对制动的运用,懂得脚制动、手制动、发动机制动及排气制动装置和液力式下坡缓行器的使用时机及其注意事项,能在冰雪路、泥泞路、坡道和雨雾天等复杂情况下,懂得使用各种制动器的方法;能在坡道上用脚制动或手制动辅助,顺利进行坡道起步,不后溜、不熄火,在坡道上停车时拉紧手制动,挂一档或倒档。
Hale Waihona Puke 4)座椅的布置与座椅垫的选择 座椅布置在接近车身中部,振动比较小,座椅高度应尽量缩小与重心间的距离。弹性座椅垫的刚度选择要适当,并需要有一定阻尼。若汽车的悬架较硬,可采用较软的座椅垫,若汽车悬架较软,则可采用较硬座椅垫。
5)非悬挂质量
非悬挂质量对汽车平顺性有较大影响。非悬挂质量越小,冲击力越小,可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车轮振动频率增加,这对减少共振,改善汽车的平顺性是有利的。
汽车平顺性检测一般分为评价性检测和改进性检测两种。评价性检测,就是对已生产
出来的汽车进行平顺性检测,并用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其平顺性。改进性检测,就是根据
前次检测结果,对不理想的平顺性指标查找原因,进行结构改进,再进行平顺性检测,最后
达到提高平顺性的目的。由于改进性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并随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本章主要讨论评价性检测。
6.1.1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不平度的隔振特性,称为汽车行驶平顺性。汽车是由几个具有固有振动频率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包括各车轮和各弹性元件及悬架弹簧等组成;它们之间互相有一定程度的联系。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会激起汽车的振动;当这种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使乘员感到疲劳和不舒服,或使货物损坏。同时还会引起汽车增加附加载荷,加速汽车有关零件的磨损,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所以,汽车行驶平顺性就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的舒适性能;对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⑶ 用车身的固有振动频率评价 固有振动频率是指弹性系统由于偶然的干扰而离开静平衡位置,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振动的频率,单位是次/分钟或次/秒。人走路时重心在不断振动,中等步行速度时相应的振动频率为67~89次/分钟。因此,希望车身振动固有频率在60~85次/分钟范围内。如车身的固有频率低于40次/分钟.会引起晕船的感觉,如高于150次/分钟,会引起明显冲击感觉,对乘客的生理反应和货物的完整均有不利影响。
(2)抛下法
用跌落机构将汽车的前轴(或后轴)中部支起规定的高度,然后使汽车迅速抛下,同时记录汽车整个振动过程。这种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具有整体车轴的非独立悬架系统。
(3)拉下法
⑵ 减振器
在悬架中设置的减振器虽对车身的自振动频率影响不大,但是能使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缩短振动时间;同时减振器可以改善车轮与道路的接触状况,可以防止车轮跳离地面;从而改善了转向轮的操纵稳定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
3) 轮胎
轮胎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轮胎径向刚度;减小轮胎的刚度,可使车身固有频率降低,平顺性得到改善。如采用子午线轮胎,即可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但轮胎刚度过低,会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另外,轮胎动不平衡将使车轮产生振动及摆动,也会影响汽车的平顺性。
一般的测试仪器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磁带记录仪等组成。图6-1所示 为测试仪器系统的框图,此系统是典型的振动动态测试系统。
图6-1 测试仪器系统的框图
1.传感器
传感器的功用是将振动信号转换成相应电信号,并传输至放大器。平顺性检测常用应变式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选择不恰当是振动测试的重要潜在误差源。选择时,
能力目标
会对车辆的平顺性随机路面行驶检测
导入案例
在购车中如何才能评价到一辆汽车平顺性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