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偈子原文
十种往生法门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
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于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
四者,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心常怀欢喜,往生阿弥陀佛国。
五者正念孝顺于父母,敬奉于师长,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弥陀佛国。
六者正念往诣于僧房,恭敬于塔寺,闻法解一义,往生阿弥陀佛国。
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斋,不破一,往生阿弥陀佛国。
八者正念若能斋月斋日中,远离于房舍,常诣于善师,往生阿弥陀佛国。
九者正念常能持净戒,勤修于禅定;护法不恶口,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弥陀佛国。
十者正念若于无上道,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
如是诸人等,悉皆得往生。
《十往生经》。
生死轮回的禅语
生死轮回的禅语1.本没有生死,也本没有生死与涅槃。
2.本心本性就没有生、没有死,即超越时间、空间,此时,真正是无量寿、无量光。
3.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4.别着急,命运自会安排好一切,大千世界,世事生死难以预。
5.参不透生死,就看不破红尘,也就永远不能自由。
6.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7.出离生死,成就佛果。
8.从早到晚,这念心都是不停地生灭,起善念也是生灭,起恶念还是生灭,这就是心灵上的生死。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当人遇到生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11.当人之生,弄璋弄瓦,皆在庆贺之内;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万分地感伤悲泣。
12.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13.度生死苦恼,得自在解脱!14.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
15.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放生。
16.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17.和棺材同眠,早已看破生死。
18.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生死看淡,超脱红尘,济颠是也!19.看淡得失人无忧,看破生死自从容。
20.看破红尘却入红尘,看破生死却即生即逝,入情入爱却穿心断肠甜入迷,入戏戏入情入爱,情否爱都解否,执欲缘逝入尘。
21.看破生死,入了轮回才无惧轮回,累世寻觅,哪怕只这一世并肩无悔。
22.看破生死,所以能忘去年岁的长短。
23.看破生死,笑看风云。
24.你记得回来的路,又为何忘记了人间的距离。
25.千生万死,始获新生。
26.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会相见!27.人的命,天注定。
28.人的生命如杯水,茶杯跌坏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
29.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30.人的死亡,如住久了的房子,一旦朽坏,就要拆除重建,才有新屋可住。
31.人间的所有,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来这世上走一回,一切的拥有只不过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须连本带利还回去。
看淡生死的禅语
看淡生死的禅语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要面对生命的终极命题。
而禅语则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够引导人们思考生死的真谛。
在禅语中,看淡生死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能够让人们超越生死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禅语一:生死无常,人生如梦生死无常是禅语中最为基础的概念。
人类的生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生、老、病、死等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而人生又如梦一般,人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才是真实存在的。
禅语二:生死一念之间,悟离生生死之间只有一念之差,这是禅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人们往往因为对生死的恐惧而无法释怀,但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一念,就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悟离生,就是通过禅修和思考,认识到生命的真谛,从而摆脱生死的束缚。
禅语三:生死两忘,心境自在生死两忘,就是忘却生死的概念,让内心远离恐惧和焦虑,达到心境自在的状态。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长期的禅修和思考才能够实现,但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禅语四:生死皆是空,亦无始终生死皆是空,是禅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没有始终和终点。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禅修和思考才能够实现,但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禅语五:生死无我,本来清净生死无我,是禅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生命的存在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只有通过禅修和思考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种虚无的状态,就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禅语六:生死无常,一切皆空生死无常,一切皆空,是禅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人们只有通过禅修和思考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总之,禅语中的看淡生死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超越生死的界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弹指间几回生死 的意思
弹指间几回生死的意思
摘要:
1.弹指间几回生死的来源
2.弹指间几回生死的意义
3.在佛教中的解释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5.总结
正文:
弹指间几回生死,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原文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佛教中,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生死轮回,短暂如弹指一挥间。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从而珍惜当下,努力修行。
弹指间几回生死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对生死的警觉,明白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而生死轮回则是无始无终的。
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当下,珍惜生命,努力修行,追求解脱。
在佛教中,弹指间几回生死是指生死轮回的无常。
佛教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苦,而苦的根源在于贪、瞋、痴三毒。
人们因为这三毒的驱使,不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
只有通过修行,断除贪、瞋、痴,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弹指间几回生死的道理应用在各种方面。
比如,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会以平常心对待,认识到这些都是生命的
常态,从而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珍惜与亲友相处的时光,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总之,弹指间几回生死的观念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时刻保持对生死的警觉。
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原文及解读第一部分:至乐即无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 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 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 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 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 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 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 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 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第六部分:人之生死不足以忧愁与 欢乐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鑳蓬而指
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 果养乎?予果欢乎?“ 解读:这里“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 可借文章第二部分庄子鼓盆而歌故事帮助理解。 生死没什么区别;“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对 应本篇开头所讲的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 无为才是真正的快乐,生死与快乐无关,既然 生死与快乐无关,那么,快乐与什么有关,什 么才是快乐呢?这一段没有回答,因为前边回 答过了,这里是更加深刻的阐述罢了。
人间炼狱的诗句
人间炼狱的诗句
1、临终诗
【作者: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2、地狱界偈
【作者:释遵式】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3、观地狱图
【作者:贯休】
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4、鱼灯引魂开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户。
——古镜词(并序)【作者:刘基】
5、一旦神魂归地府。
应难龋空教泪点多如雨。
——渔家傲【作者:梵琦】
6、天堂地府,善恶由心,死生迷悟争先。
——神光灿赠张九郎【作者:谭处端】
7、七魄有缘归地府。
三魂无分上天。
——瑞鹧鸪【作者:王哲】。
话说:孔子的生死观
话说:孔子的生死观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知人生》系列天瑞13总第013篇子贡学习厌倦了,对孔子说:“我想休息一下。
”孔子说:“人活着没有休息的时候。
”子贡问:“那我就没有可以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啊。
你看那空旷的野外,高出地面,像是墓穴,像是土丘,又像是倒扣在地上的大锅,就知道什么时候是休息的时候了。
”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到了那时候就可以休息了,小人到了那时候就被埋葬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孔子说:“端木赐!你已经明白了生死的道理。
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年老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啊。
”晏子说:“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者到那时就可以休息了,不仁者到那时就被埋葬了。
”死亡,是有德的人所祈求的事情啊。
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
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
一个人一直行走在外,而不知道回家,那就是丢了家的人。
如果一个人真的抛弃了家,所有世人都会非议他。
现在天下人都抛弃了家(灵魂的家),却没有人去非议了。
有的人离开家乡,抛弃家人,荒废家业,到处游荡而不再回来,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人一定会说他是狂荡不羁的人。
还有的人专心治理世事,自以为聪明能干,精心博取功名,到处言行激昂而不知停下来,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
而这两种人,其实都是丢了家(灵魂的家)的人,世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
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舍弃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感悟:读完上面的故事和列子这番话,我的内心激荡不已。
首先是“行人”和“归人”这两个对生死的比喻。
原来,熙攘人生,只是“行”或“归”而已,多么准确、贴切而又豪放的比喻呀!人活着,走完此生旅程而回归,又赢得再出发,如此无始无终,只是在自己的生命链上创造了一个小节点而已。
而既然如此,作为“行人”,我们就不能迷失自己的归宿,就得记着自己灵魂的“家”在哪儿,不要忘了回家呀。
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
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有哪些一. 《西江月》宋代:张伯端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凹凸。
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二.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 《登楼》唐代:李洞川上值楼开,寒山四周来。
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
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四. 《赠王山人》唐代:白居易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暗待特别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究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五. 《访嵩阳道士不遇》唐代:孟郊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
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
常言一粒药,不堕生死境。
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六. 《梦李白二首·其一》唐代: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行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七.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南北朝:佚名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八. 《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九.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 《放言五首·其三》唐代: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惊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当人遇到生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深度好文)
当人遇到生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深度好文)师兄你好願天地常生善人,願善人常存善心。
願善人常行善事,願善人廣布善法。
欢迎关注我们,福生无量天尊!别把自己折磨,别让自己难过!这几年的疫情和各种突发事件,仿佛在提醒我们:钱财再好,也好不过生命。
名利再大,也大不过健康。
人间的饭,吃一碗就少一碗。
人间的面,见一面就少一面。
人生就是一次次减法,来日并不方长。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辈子真的好难,我们停停走走,走走停停。
可是却走不出明天,停不到昨天。
不得不承认,时间改变了很多。
每当别人问起自己过得好不好时,都会努力摆出微笑说“还好吧”。
其实,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明白。
有些事,注定只能藏在心底。
致自己…起早摸黑,忙忙碌碌,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重复的生活……你会发现,只会有人问你挣多少钱?却很少有人问你累不累?开不开心?生活就是这样,别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有时你会觉得莫名的累,身累?心累?但所有的累只能一笑而过…什么是有福?耳朵里听不见是非,眼睛里看不到争斗,嘴里说不出伤人的话。
什么是乐?经历过许多坎坷,却没被困难打倒;感受过很多悲苦,却没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并且在每一次困难过后,越来越坚强;在每一次痛苦过后,越来越明白爱的含义。
心灵,越来越柔软;胸怀,越来越宽阔。
不好的,删除,美好的,留下。
人生就是一删一留,生活就是一加一减。
遇到气愤事,赶紧忘记,遇到难过事,尽快遗忘。
不要奢望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能遵循规则,尊重原则。
遇到无聊的人,最好不看,遇到无赖,最好无视。
人的烦恼,缘于计较,不计较,就能少怨,不计较,就是不与之等同。
当你晚上躺下来的时候,仔细的想想,其实人活着真的不容易,每一天都会发生你想不到的事情,有高兴的、有生气的、有无奈的、有伤心的、有哭笑不得的,有解释不清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事儿,都是对你的一种挑战,当人遇到生死,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好好活着吧,别太对不起自己。
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回,何不开开心心的活;这个生命我们只有一次,何不快快乐乐的过!余下的日子不多,心疼自己的身体,在乎自己的心情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喜欢的风景,做你喜欢的事。
明心见性之劝修篇
明心见性之劝修篇明心见性之劝修篇
劝修篇
1.万劫往来六道同,地狱天堂受苦甘。
生男作女手上土,披毛带甲骨如山。
2.受饥饿鬼脖如线,地狱火猛烧心肝。
此生不求生净土,再入六道心胆寒。
3.人命本在呼吸间,今晚难保有明天。
应求西方无量寿,错过今生出头难。
4.生死茫茫苦海边,弥陀撑着度人船。
多世善根结正果,快上船来回家园。
5.富贵之人快念佛,往世修行善业多。
吃穿住用都不缺,只缺唤醒自性佛。
6.贫穷之人快念佛,风刀霜剑都尝过。
苦海常作度人舟,厌恶尘世离娑婆。
7.老年之人快念佛,常想岁月已无多。
要想当生得成就,只有称念阿弥陀。
8.少年之人快念佛,童心无染栽绿荷。
请看八岁龙王女,无垢世界顿成佛。
佛眼观生死—大师谈世事(生死事大,无常迅速)___【第二章】_生死之间
[悟思]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
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
世间没有常驻不灭的东西。
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末日。
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
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到了寿终正寝之时,黄泉路上就完全平等了。
佛教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
生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
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
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套着一环。
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
人的“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冰”和“水”般互相转递,水可以凝结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死了以后可以再生,生了之后还是会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们在生死轮转之中,其实我们的生命永远不死。
但是,生命每时每刻却在不停地消逝,然而能洞察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洞察到能够超越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通常,人们总是沉浸在种种短暂幻化泡沫式的欢乐中,不愿意正视这些,生命从来就没有停止流逝。
现今社会多教育人如何成功,但是很少有人传授如何享受生命,学着思考生死,正视死亡,超越死亡带来的恐惧。
当前人类面临许多重要的生存问题,但由于死亡是生存的必然归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在无痛苦中自然死亡的方法。
人类的无奈在于,明明知道生命必然的归宿是死亡,却似乎对此无能为力。
生命的结束,意味着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到了生死关头,一切都没有什么可爱的。
”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结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有限。
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无法逃避。
身死魂灭,偈语终生
⾝死魂灭,偈语终⽣
《偈语》
时空错落,天地⽆情。
今夜寒微孤寂,⾍草⽆声。
⿊魔霸占庭院,⽉神⽆依,
只好软语缠绵。
忽⼀声孤鸦惨叫,刺痛⼼弦,
今朝落寞,果然⽚刻难消。
花⾹虽未谋⾯,冬意转瞬难留,
偶有稚鸟低吟,错了归期。
姣娘已然远遁,
梦郎凄楚,居然⽅⼨难收。
繁华世界,世⼈多眠,
床边炽灯闪烁,
⼀部⼿机,相伴孤影。
取⼀轴古卷,翼翼抚拾,
书⾹⼊⿐,倦意顿消,
不知今夜闭眼,⼜⾄何时?
晨鸡初鸣,撕破夜寂,暴露形藏,正欲起⾝沐浴,踏雪寻梅,
不料冬⽇贪眠,再推约期。
佳⼈美艳,皓齿明眸,
忽⽽莞尔⼀笑,倾城绝俗。
梦郎不渝,娇淑忠贞,
两情相悦,再续前缘。
⼩憩梦醒,⼿中卷落,
⽅知先前,不过臆梦⼀场。
⼼躁烦乱,拾掇枕边烟盒,却已告罄。
此⽣若是孤灭,纵有万贯家财,
虚情⽆爱,徒留何⽤?
许我七尺棺材,
添⼀滴⾎泪,撒⼀拨黄⼟,
死有万卷陪葬,⽣⽽⽆悔。
宇宙洪荒,乾坤⽆极,
今⽣暂短,转瞬⽆踪。
⼈之欲望,欲壑难填,
⾝死魂灭,偈语终⽣。
—————⽉隐⽣。
戊戌年正⽉廿⼀(公历2018年3⽉8⽇)。
悟透生死的诗句
悟透生死的诗句
1、轮回生死几千生,这回大死方今活。
一白玉蟾《快活歌二首快活快活真快活》
2、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蒂。
一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麟龙不为瑞》
3、调胡琴,按胡谱,夫婿从军半生死,人踏筵尚歌舞。
一戴良《凉州行》
4、荣枯转时机,生死付交态。
一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5、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
一刘商《胡笳十八拍》
6、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一刘商《胡笳十八拍》
7、始遣访生死,戎马乃驗驗。
一章甫《赠叶伯永》
8、精魂相存,生死同门。
一夫之《来日大难》
9、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一铂《上云乐》
10、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一文天祥《正气歌》
11、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一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12、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一陆游《金错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观偈子原文
“诸方无云翳,四面皆清明。
微风吹香气,众山静无声。
今日大欢喜,舍却危脆身。
无嗔亦无忧,宁不当欣庆?”
这是一首出自《生死观》的偈子原文,是少林寺无色禅师在觉远大师圆寂时念诵的一首偈子。
觉远大师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圆寂于一处荒山野岭中,无色禅师为他诵出了这首偈子。
前四句写的是当时的自然环境,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清净的;后四句写的是觉远大师圆寂时的内心感受,这内心感受也很清净。
清净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色身所在的世界和内心世界都很清净,在佛教徒看来,这就是一种很圆满的幸福了。
这种幸福超越了凡世的一切,当一个人体会到这种幸福时,生和死的分野并不大。
相对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来说,佛教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更有深度,所以虽然它是一种从印度流入中国的外来宗教,但却在中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