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生死观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是世界各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两
个重要的文化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其生死观也有着
显著的差异。

因此,对中日两国生死观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两
国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承,还能为两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和认识,促进双
边交流与合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生死观的差异,探讨两国文化之间的异同,为深化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启示人们对生命
及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强人们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生死观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1、生死观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2、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分析,包括对生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比较;
3、分析两国文化传统及其对生死观的影响;
4、探讨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教育和宣传策略。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数据,以更为客观、准确的方式呈现出中日
两国生死观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同时,对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研究,
也可以为中日两国深入交流、合作提供启示和理论支持。

四、预期成果
通过对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本文预期可以获得如下成果:
一、揭示中日两国生死观的主要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探讨两国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对生死观的影响;
三、提出中日两国生死观教育和宣传策略的建议。

标签:生死观,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自-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

自-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

日本文化史论文日本の文化と歴史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姓名:张霞学号:912114740122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小的时候对死亡充满了畏惧,更是害怕父母突然哪天离开,还在小小的心里暗暗许下一定不要看到父母的离开,因为我想那种伤心和痛苦是我所承受不了的。

后来又慢慢为父母考虑,如果我先于他们离开,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可就更是大不孝了。

所以,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一直纠结于此,可始终是对死亡充满畏惧。

渴望生,惧怕死。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尤其是我学的日语专业,多多少少对日本这样一个国家有了了解。

虽说日本向我们学习了很多,但是现在的他们比我们对古代文化、礼仪、精神的继承做得更好,而且有自己的发展。

接触了一些日本的电影,看了一些日本作家的书,发现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和中国人非常不同。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对生死的见解,儒家、道家、佛家等等的思想中都有对生与死的探讨。

现今的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大抵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否定死亡,畏惧死亡,对生有强烈的欲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求,这似乎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中国人对生和死的态度。

中国人对数字谐音的重视就能看出其对死亡的否定和忌讳。

一提到“4”,往往就会想到“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避开与“4”相关的东西。

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更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认为死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无论如何只要活着就好。

所以说,中国人对生命尤为珍视。

在生死观方面,日本人则和中国人有着极大的差别。

日本人不畏惧死亡,甚至会以死为荣,为一种解脱,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更是对那些自己对不起的人的一种谢罪,一种求得原谅的方式。

所以,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日本的自杀率是很高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让世人惊叹的生死观呢?我想有以下几种因素。

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方面极短缺,地形地质方面也较复杂。

每年地震已成了家常便饭,面对死亡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论中日生死观念的差异

论中日生死观念的差异

论中日生死观念的差异尽管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是在很多观念上我国与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对待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念的问题上我们就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下面本文就以此为论题进行浅表的论述。

说到日本的生死观念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人的自杀现象。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社会也颇为稳定的发达国家,日本的自杀率却在世界各国中高居前列,自杀是日本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按照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从平成十年(1998年)以来,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都要突破3000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100多号人丧生在自己手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而自杀未遂的人数更是总数的3-5倍。

这些人遍布日本各个社会阶层,低至路边流浪汉,显贵至政府大臣都有自杀之人。

那么,缘何日本人自杀率如此之高呢?按照一些西方人士的观点,日本人自杀现象的严重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惊讶地发现日本兵在毫无胜利希望的时候大多数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结束战斗,这段历史给了西方人一种看法,即认为日本民族不重视生命,视自杀为常事。

诚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国际卫生组织WHO精神保健部工作的贝托罗蒂博士根据他的统计指出,“在日本,自杀似乎被视为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自杀的直接原因多是过劳、失业、破产等等,但是日本人也把自杀视为保护自己的名誉。

”而伦敦的《economist》杂志在评论以此日本自杀事件的时候写到——“日本人把自杀一死视作一种自豪的举动,日本社会对于失败和破产感到极端的羞耻,并且基本不考虑会给东山再起的机会。

因此,他们把自杀看作勇于面对命运的正面行为。

”在中国,我们好像珍视生命更多一点,俗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不轻易放弃生命的态度。

当然,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儒学赋予“生”以积极、肯定的温暖色调。

就是说,儒学认为“生”、“生命”本身是好的,是有意义的,从而对生命现象怀抱一种热烈歌颂的情感态度,将它看作是人生的价值、宇宙的本体。

从家庭观念浅析中日两国的生死观

从家庭观念浅析中日两国的生死观

从家庭观念浅析中日两国的生死观作者:王康来源:《卷宗》2016年第12期摘要: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

生死问题是人们的终极问题。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

由于家庭观念的不同,对生死的看法也不相同。

中国人注重孝道,受家庭影响较深,日本人的家庭意识淡薄,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观念;孝道;自由;个性1 中国的生死观1中国人的家庭观。

在各种文明形态中,汉文明是最注重家庭的。

“家国天下”,家虽小,却是“家”和“国”的基本构成要素,无家不成国。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观念为基础而建立。

这也是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的原因之一。

“家”首先是一个房屋,房屋里有人,人与人之间有血缘关系,有此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家。

体现的是中国人小富即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中国有一句古话:“百事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而孝道文化就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仰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孝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2对生活的态度。

像今天的8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被长辈父母宠爱,呵护着。

生怕吃一点苦,受一点最。

之前听过很多报道。

比如说,一位母亲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思念家乡的味道的孩子寄煎饼。

身边也有一些女生,从小被家里捧在手心里,上大学期间吃的水果都是家里给寄过来的。

在幼儿园,小学的门口,每到放学的时候,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来接孩子的现象随处可见。

老人这一辈子忙完了子女上学和结婚的任务之后,还要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以《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例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以《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例
N E W S W O R L D I 艺廊回声
浅 析 中 日生 死观 之差 异
以《 南京 ! 南京 ! 》 等影 片为例
。崔 昆仑
【 摘
要】 影片《 南京 ! 南京 ! 》 反 映 了战争给 中日两 国人 民都带 来的苦难 。 有别 于其他 以南京 大屠 杀为题材 的影 片, 影 片注意 了中
了苦难 , 无论是受 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 马。 ” 孔 子首先关 心 的人 有没有受 伤 , 而 不问及 马的情况 。 《 孝经 ・ 开宗 明义 》 强调 “ 身体发 肤, 受 之父母 , 不敢 毁伤 ” , 。 更何
命 的狂喜 之情 , 是 为了生 ; 教堂 里的难 民
溃兵人数 远远超 过发现他 们 的那 一小 队 日军 , 尽管有 些人手 中还有武 器 , 然而却 没有 等敌人下令就举起 了双手 , 甚 至连一 个不 懂事的小 女孩 ( 出于本 能或是受 大人
怀孕 了” 。 这是该影片的亮点之一 。 与 小 豆 子最 后 的 幸 存 与 微 笑 一 样 , 这 句 话 具 有 特
二 战后 期 日本 军 队和平 民都 有大批 自杀 者, 有些 死硬 分 子甚 至丧 心病 狂 地喊 出
《 南 京》 用较 多 的镜 头反 映了个别 日本 士 兵在大屠杀期 间的心理活动 , 第一次通过
电影 语 言 告 诉 人 们 : 随处 残 暴 淫 虐 、 无 恶
生” 等教义也 以各种途径潜 移默化地融人
中国人 的生 活 , 影 响着 他 们对 生死 的态 度。 无论是 知识 阶层 , 还是普通 民众 , 都以 不 同方式接受 了这种价值取 向。 对于知识 分子来说 , “ 死 生亦大 ” , “ 仁者, 爱人也 ” , 是夫子 教诲 , 自当恪 守 。 对 于一 般 民众来 说, 这些体现 人性 光辉 的晦涩文言 已化作 “ 上 天有好生 之德 ” 、 “ 举头三尺有神 明” 的 的思想 已经渗 透到每个 中 国人 的 内心深 处。 为了活下 去 , 不做无谓 的牺牲 , 哪怕忍 受一定的屈辱。 影片 中陆剑雄等 中国军人 , 在看到南 京失 守 已成定 局的 时候 , 他们选择 了“ 兄 弟们 , 守 不住 了 , 散 了吧” , 最终接受 成为

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刘贞利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云杰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在文化本质上同宗同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点。

拿生死观来说,两国也有不同的看法。

《小姨多鹤》这部小说创作于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战败的历史背景下,该作品中出场的人物因种族的不同,面对生死之际,诠释了不同的生死观。

本文旨在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生死观;差异;《小姨多鹤》作者简介:刘贞利(1992-),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云杰(199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50-01一、前言生死观是人们面对生存和死亡时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

中日两国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虽有联系但也独具特色。

在《小姨多鹤》中,生和死都成了一种民族问题,带有明显的国别差异。

多鹤和她的族人,朱小环和张俭等人也都无法逃避这个问题,生存还是死亡,不同文化背景成长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本文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日本人的生死观是“崇死”,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生死观。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死观相比都是比较独特的,这一点与日本人深受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佛教自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死在日本人眼里是无常的,生命的逝去如樱花般短暂和无常。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还和本国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

日本处于一个岛国之上,四面环水,远离大陆,资源匮乏,火山频发。

这些自然因素使得日本人始终充满着极强的忧患的意识。

故在日本人看来,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并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和恐慌的。

中日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的生死观比较--以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为例

中日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的生死观比较--以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为例

中日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的生死观比较--以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为例沈琛;白云霞;王丹;王洁琼【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re time-honored and well-established,but their cultur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Their understanding of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re not completely the sam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ed Sorghum and NorwegianFore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people’s rationality and pragmaticism and the Japanese people’s cherishing life and worshiping death in view of life and death.%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其文化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对生死观的理解上是不尽相同的。

通过比较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分析了中国理性、实用的生死观与日本“惜生崇死”的生死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总页数】3页(P89-91)【作者】沈琛;白云霞;王丹;王洁琼【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3【相关文献】1.从文学名著到时尚影视——《名著的影视改编》和《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比较谈 [J], 朱琳2.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中的审美嬗变——以《红高粱》为例 [J], 李军辉3.简析从文学名著到影视作品的改编标准——以电影《特洛伊》为例 [J], 邵珊4.改编修辞:从小说《红高粱家族》到电影《红高粱》 [J], 赵树莹;5.从媒介研究的视角看影视改编创作——以电影和电视剧《红高粱》为例 [J], 董方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切腹”看中日两国生死观

从“切腹”看中日两国生死观

从“切腹”看中日两国生死观作者:蔡艳艳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09期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变化,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

然而对生和死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结论。

一、“切腹”一提到“切腹”,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日本这个国家。

“切腹”可以说是日本特有的自杀形式。

在外国人的眼中,剖腹自杀这种行为有股暴力和疯狂的味道,但是在日本,这种行为是受到较高评价的。

所谓“切腹”,就是以自杀为目的,用匕首把自己的腹部亲手剖开,再由助手把头颅切断。

在日本战国时代,“切腹”是一种刑罚制度。

到江户时代,成为武士社会中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根据自己的意志了结自己生命的名誉之刑。

直到1973年被从刑罚中去除。

在外国人看开,“切腹”可算是一种残忍至极的自残方式,切开腹部,割断头颅,血花飞溅,凄惨至极。

可在日本人看来,这却是一种壮烈的、值得尊敬的行为。

从日本人对“切腹”的想法可以看出对死亡的美化。

一般认为,“切腹”与日本的武士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自古以来,武士们通过“切腹”这种方式表达对君主的忠诚。

或者在犯下重大过失的时候,通过“切腹”这种行为承担责任,保持名誉。

在日本,“切腹”被认为是非常严肃和庄重的事。

也可以说是一种光荣的死亡。

摧残自己的身体,凄惨壮烈的“切腹”都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气魄和美感的行为。

而且,承受的痛苦越剧烈,美也越强烈。

美感的来源是通过惨烈的死亡所表达出来的强大精神。

二、乃木希典的殉死和三岛由纪夫的切腹在日本,切腹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著名的乃木大将的殉死和三岛由纪夫的切腹。

(一)乃木希典的殉死乃木希典是日本长州的藩士,武士道精神在他的整个成长环境中影响很深。

在日俄战争期间作为第三司令官攻打旅顺,旗下的官兵大多战死。

在日本国内批判他的声音高涨,指责他是无能无谋的将军,只会让年轻人无意义地去送死。

甚至被当作国家民族的罪人。

对乃木希典的死,五十岚昌行在《日本文化论教程》中是这样描述的:“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心脏麻痹逝世。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殡葬相关电影比较研究

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殡葬相关电影比较研究

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殡葬相关电影比较研究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对其他社会结构有着重要影响,文化与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正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关键点。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借助传播学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比中国的《人生大事》和日本的《入殓师》两部电影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分析中日两国的文化,尤其是生死观的不同。

关键词:电影;文化;中日生死观伴随着影视媒介与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东亚各国的荧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描写殡葬行业和刻画死亡的影视作品,比较受欢迎的有中国的《人生大事》《三悦有了新工作》、日本的《入殓师》《非自然死亡》、韩国的《我是遗物整理师》《以一当百执事》等。

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各国自身的文化对电影电视的形式和思想内涵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塑。

中国和日本虽然同属东亚文化圈,但其具体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都有着明显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两部电影,对以上差异进行详细叙述。

在高度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笔者期望对比分析,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核,进而有助于正视文化的多样性,在尊重别国文化的同时把握住本民族文化的根脉。

一、电影内容和叙事方式比较两部影视作品最基本的差异来自创作主体对传播内容的建构与细化,具体体现在剧情组织、叙事方式、视听语言等方面。

两部电影都是主人公在人生失意时加入殡葬行业,随后在多次直面死亡后实现个体成长和完成思想升华的故事,但是二者在推动主线剧情的各个细节上却有着明显不同。

《人生大事》的整体调性为幽默温暖、大开大合;《入殓师》的整体氛围则呈现出静谧悠长、娓娓道来的特征。

前者除了记录主人公莫三妹子承父业、为客人提供丧葬服务的多个片段,还讲述了莫三妹同父亲关系缓和的过程,以及他与孤儿武小文相遇、相知、相惜的温情故事,增加了许多人物羁绊和亲情要素。

因此,《人生大事》的主旨更多是通过与死亡打交道,理解活着的意义就是相互守望。

_活着_与_挪威的森林_中生死观之比较_黄华莉

_活着_与_挪威的森林_中生死观之比较_黄华莉
瑡 瑏 ⑩
“活着 ” 那么, 经历了人世间最悲惨的事的富贵靠什么 “忍耐 ” 。 余华在自序中这么说 : “我听到了一首 《老黑奴 》 , 美国民歌 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 家人都先他而去, 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没有一句 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 《活着 》 , 的小说, 就是这篇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 ” 乐观的态度。 面对死亡, 富贵并没有畏缩, 用“活着 ” 来对 。“他以最简单平凡的方式向我 抗生活中的苦难, 对抗死亡 展示了生命深处最顽强的 们展示了坚若磐石的生命信念, 精神力量。受生活千般砥砺万般洗礼的富贵最后终于找到
《 活 着 》与《 挪 威 的 森 林 》中 生 死 观 之 比 较
《活 着 》 与 《挪 威 的 森 林 》 中生死观之比较
黄华莉

靳明全
《活着》 要: 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 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 》 都通过层出不穷
的死亡事件以及小说人物生死两难的死亡体验表现了作者的生死观。 中日传统生死观的差异决定了 两位作者生死观之差别, 但受存在主义生死观的影响, 两位作者在作品中的生死观又呈现出一定的相 似点。 》 ; 《挪威的森林》 ; 余华; 村上春树; 生死观 关键词:《活着
瑣 瑏
所以, 高中毕业后她选择了一所没有一个高中同学的大学 来继续品尝自己的孤独。东京偶遇渡边后也不知如何与之 相处, 无法敞开心扉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只是与渡边默默地
” 迢迢我不去。 由此可见, 亲情和责任让富贵学会了忍耐和
76
《 活 着 》与《 挪 威 的 森 林 》中 生 死 观 之 比 较
瑢 瑏 了活着的法宝” , 那就是忍耐。
富贵忍耐的力量源泉是亲情和责任。 父母对他无私的 爱、 妻子对他的忠贞不二、 儿女对他的尊敬和孝顺以及聪明 可爱的孙子苦根带给他的天伦之乐都是他忍耐和咬牙活下 去的精神动力。当最后所有的亲人都被他亲手埋葬, 富贵 和一头被他从刀下救出的老牛相依为命, 并轮流用亲人的 名字去称呼这头老牛。正是这种相濡以沫的伦理亲情让富 , “以笑的方式哭, 贵更加珍惜生命, 忍受生之苦 在死亡的伴 “皇帝招我做女婿, 并能自鸣得意地高唱 路远 随下活着” ,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作者:崔昆仑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10期【摘要】影片《南京!南京!》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的苦难。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普通人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不同表现。

笔者试图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及其与其他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挖掘潜藏在两国人民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南京!南京!》反战生死观差异一毋庸置疑,《南京!南京!》(下称《南京》)是一部宣扬反战思想的影片,其主题突出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苦难,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前者遭受的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后者承受的是灵魂的折磨。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南京》用较多的镜头反映了个别日本士兵在大屠杀期间的心理活动,第一次通过电影语言告诉人们:随处残暴淫虐、无恶不作的日本兵也有人性,竟也会悲悯生命。

对中国一些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来说,这实在不易接受。

故而,影片自播出起便引起强烈的争议是必然的。

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人民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种种不同表现。

而这些表现,潜藏着两国人民迥异的生死观。

民国时期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数千年来养成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重生慎死。

《论语·先进》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是重生慎死的。

又据《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孔子首先关心的人有没有受伤,而不问及马的情况。

《孝经·开宗明义》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②更何况生命呢?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人“最为天下贵”。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滋生了高度珍视生命的仁爱思想。

佛教传入后,“天地间以生为大”、“慈悲为怀不杀生”等教义也以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他们对生死的态度。

略论古代中日文学中生死意识的异同

略论古代中日文学中生死意识的异同

略论古代中日文学中生死意识的异同
张文初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23)002
【摘要】感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是古代中日文学中同样常见的主题。

区别在于:中国诗人的忧思更多地与现实政治、人生境遇相连;日本诗人的忧伤则更多源自于自然生命本身的悲剧性。

自然风物的感怀与生死忧思的萌发交汇、融合亦是中日文学共有的艺术思维方式,所不同者是:中国诗人凸现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以之与生命的短暂、脆弱构成反衬;日本诗歌则关注自然的变易、飘零、毁灭,在物我命运同一的体验中追求主体生命意志的高扬。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张文初
【作者单位】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06
【相关文献】
1.略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历史意识和文学意识的统一 [J], 李玮
2.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J], 孙烨;王玉霞;陈可培
3.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兼谈古代文化中的复仇意识 [J], 王立
4.中日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的生死观比较--以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为
例 [J], 沈琛;白云霞;王丹;王洁琼
5.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 [J], 王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死亡态度:中日两国人的最大不同

死亡态度:中日两国人的最大不同
毋庸置疑,武士道在塑造日本人的生命观上发挥了核心作用,“重名轻死”始终是日本精神的一个传统保留。如果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就无法全面了解那种死亡态度为什么能浸入一个民族的
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不少日本学者认为是对死亡的态度。
活跃于20世纪三十代的日本著名学者德富苏峰曾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命观做了对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日本人珍惜生命,但不怕死。中国人把人命看得不值钱,却又怕死。
如此结论,不免有厚此薄彼之嫌。他们的依据在哪里呢?
求生是人的一种本能,没有人生下来就对死亡感兴趣。但精神和信仰可以改变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日本人之所以关键时刻敢于牺牲,是因为在他们的灵魂里有一份“轻死”的答案。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有武士道。
在外人和日本人眼里,武士道完全是两张脸谱。
在外人尤其是亚洲人眼里,大多认为武士道是一种非常极端和残忍的精神,因为他们深受其害。而在日本人眼里,武士道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源、精神支柱。“忠诚至上”、“以武为本”、“重名轻死”——此乃武士道三大立身之本。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日本,虽也屡历内忧外患,但以武士道为核心的国民信仰之“和魂”从未被割断过。不管是大化改新,还是明治维新的,均以“和魂”不散为前提命。
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在《日本为什么强大》给出这样的论点和论据,他说日本的强大是天生的,因为日本人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而且举出了中日两国的改革实例对比。
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他们认为要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的维新党太怕死、而日本的改革者则非常敢于牺牲。日本明治维新,有多少义士抛头颅撒热血,豁出性命与顽固势力做武装和暗杀大战。而中国,那些“公车上书”的书生,大都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只有一个谭嗣同慷慨赴死,其余都是被动地死。那些四散而逃的维新文人们,之后玩起了保皇的“非暴力”的政治游戏,再难成事。如果不是后来深受武士道影响的中国留日生们组成了武装起义的革命党,腐败透顶的晚清在中国的统治,不知还“垂而不死”到什么世纪。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

日本文化史论文日本の文化と歴史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姓名:张霞学号:912114740122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小的时候对死亡充满了畏惧,更是害怕父母突然哪天离开,还在小小的心里暗暗许下一定不要看到父母的离开,因为我想那种伤心和痛苦是我所承受不了的。

后来又慢慢为父母考虑,如果我先于他们离开,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可就更是大不孝了。

所以,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一直纠结于此,可始终是对死亡充满畏惧。

渴望生,惧怕死。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尤其是我学的日语专业,多多少少对日本这样一个国家有了了解。

虽说日本向我们学习了很多,但是现在的他们比我们对古代文化、礼仪、精神的继承做得更好,而且有自己的发展。

接触了一些日本的电影,看了一些日本作家的书,发现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和中国人非常不同。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对生死的见解,儒家、道家、佛家等等的思想中都有对生与死的探讨。

现今的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大抵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否定死亡,畏惧死亡,对生有强烈的欲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求,这似乎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中国人对生和死的态度。

中国人对数字谐音的重视就能看出其对死亡的否定和忌讳。

一提到“4”,往往就会想到“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避开与“4”相关的东西。

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更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认为死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无论如何只要活着就好。

所以说,中国人对生命尤为珍视。

在生死观方面,日本人则和中国人有着极大的差别。

日本人不畏惧死亡,甚至会以死为荣,为一种解脱,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更是对那些自己对不起的人的一种谢罪,一种求得原谅的方式。

所以,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日本的自杀率是很高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让世人惊叹的生死观呢?我想有以下几种因素。

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方面极短缺,地形地质方面也较复杂。

每年地震已成了家常便饭,面对死亡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中的无常观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中的无常观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中的无常观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中的无常观摘要:死亡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也有时是人们避讳的话题。

但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对死亡?却值得人们思考。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影响着人们对待死亡的看法。

本文将以无常思想为主,浅谈中日文化对无常思想的不同理解,无常思想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以及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无常思想。

既然人生无常,就要活好当下。

关键词:生死观文化无常思想人虽都向死而生,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使得各国各民族面对死亡时的态度截然不同。

例如在我国,人们不愿提及死亡,死亡一词也比较避讳,面对死亡也不会掩饰内心的悲伤。

而日本的耻感文化及无常观思想使得日本人在面对死亡时多了一些畏惧与恐怖多了一份加强与纵容。

日本一直以长寿著称,可同时也是自杀率较高的国家,这一点也不矛盾,也不会让人惊讶,因为菊与刀可以在日本文化中共存。

根据2010年资料统计,日本已连续3年自杀人数超过12万人,应该是一个惊人的比率,以至于日本人轻生成为国际不争的事实。

这事实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人思考。

为何日本人轻生?人究竟如何面对生与死?本文将从中日文化对无常思想的不同理解入手来进一步谈无常思想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以及人对生命的思考。

一、中日文化对无常思想的不同理解无常一词出于中国古典和佛经当中,包含两种意思:一是诸行无常,即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世上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二是五蕴无常,即认识到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的主体本身也是无常的。

如在《三国演义》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参透了无常观,长江之水今天依旧向东流淌,却不见当年英雄,可见世事无常。

《红楼梦》中的《葬花词》更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哀叹:花谢花飞花满天,飞来飞去落谁家。

哀婉中渗透着无常观。

中国古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源于对生命的重视与眷恋。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摘要:通过讨论中日两国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在电影中如何表现这些观念。

对比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生死观。

以及通过两部电影《入殓师》和《人生大事》,它们分别展示了日本和中国的殡葬行业,并探讨了生死问题。

文章强调了中国和日本在处理生死观方面的不同方法和共同之处,并提出了在现代社会面对老龄化问题时应借鉴对方的观点的建议。

关键词:中日文化、生死观;一、背景与概念提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我国佛教研究者索甲仁波切指出,现代人忌讳谈及死亡,似乎只要不触及这个话题,死亡就可以离我们很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亦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一体两面,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对于死亡教育的概念依据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等差距下的解读都有各自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日本电影《入殓师》讲述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由于欠债而阴差阳错的成为入殓师,一开始对这份职业的厌恶在工作中逐渐对死亡有了新的领悟与理解。

我国近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有此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通过一系列殡葬故事、市井日常和拟家庭叙事,展现了被忌讳和被边缘化的殡葬从业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描绘出电影主角莫三妹的成长蜕变和心灵救赎。

对于生死问题,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从本质上来说,死亡都是人类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都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影视作品中关于死亡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在影视作品中,生死并不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作品之中,在此可以提取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定价值意义。

二、中日生死观的发展生死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对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

儒家的生死观主张“贵生、乐生、轻死”,且将生死观与“仁、德”紧紧相联倡导立德、成仁、取义。

正是在这样的儒家生死观下培养出来了中华民族刚正不阿,自尊自爱的民族气节激发着人们去追求比肉体更为长久的留存价值,即对死而不朽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生死观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
同之处。

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它与文化和宗
教信仰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道
教和儒家思想对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认为死
亡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折,因此对于死亡有着比较淡然的态度。

道教强
调阴阳和生死的循环,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儒家思想注重亲情和子孙后代,强调家族延续和先祖供奉,因此对待
死亡也会关注后代的好坏。

而在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佛教和日本传统的
神道教都认为死后有来世,人们的灵魂不会消失,因此对死亡的接受
度较高。

日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崇拜祖先的文化,称为“追思”,即
通过祭祀和表达思念来纪念逝者。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家庭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有一种
被称为“孝道”的传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

因此,中国
人普遍倾向于在家人过世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悼念。

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十分重要,但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义务履行,尽量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因此,日本人与亲人的分离和死亡也可能更加冷漠一些。

中日两国在对待死者的仪式和习俗上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有丰富多样的葬礼习俗,如丧葬期间的祭祀、哀悼和祈福活动,以及鬼月和清明节等和死者相关的节日。

而日本的葬礼习俗相对简洁,通常在死者火化后进行家族葬礼,然后将骨灰安放在神社或墓地。

此外,日本人还十分注重在家中设立灵位,以供奉和纪念逝者。

总的来说,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无论是对待生命还是对待死亡,人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信仰和习俗,以及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促进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