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变迁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知识点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海陆变迁是其中最显著的两种。

在中学地理的学习中,七年级地理涉及海陆变迁知识点的学习,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海洋水深变迁随着地球的演化,海洋深度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地球形成初期,洋底岩浆喷发不断,形成了很多海底火山,海洋深度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板块运动导致海底大地构造不断变化,海洋深度逐渐加深。

今天的太平洋深度最深处达到了10,911米,而印度洋和大西洋最深处约为 7,900 米。

同时,海平面的变化也导致海洋面积的变化。

二、陆地形态变迁陆地的形态和地貌随着地球的变化,也在不断演化。

在地球的早期,陆地处于岩浆喷发、构造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

经过亿万年的沉积、侵蚀、抬升、变质等作用,陆地逐渐形成了各种地形,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

筛选影响景观变迁的因素,人类活动对陆地变迁的影响应不容忽视。

人类开发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也在不断影响着全球陆地的形态。

三、海陆变迁的影响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争端,表面是资源争夺,但实质上也反映了海域地位、资源变迁等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海岸带的变迁,往往也带来着自然灾害的风险,如海啸、海岸侵蚀、泥石流等。

陆地的变化也会对人类造成问题,如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退化等也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困扰。

四、预测海陆变迁趋势从目前地球自然环境的运动趋势来看,未来地球海陆变迁趋势仍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全球化、气候变化等背景下,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冲击也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预测未来海陆变迁趋势,没有一个简单的方程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板块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让地球迅速转变甚至崩解,人类需要正视此类问题并积极面对。

结语地球上的海陆变迁由于多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会不断出现,任何地理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正视生态环境变迁的趋势,综合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2021-2022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06海陆的变迁(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06海陆的变迁(解析版)

专题06海陆的变迁重点难点1、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是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

世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2、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包围,后来大陆漂移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证据是非洲西岸凹处与南美洲东岸凸处可重合。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地带,有的张烈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重难点训练一、选择题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2.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分析】地球上是由海洋和陆地两部分组成,其中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覆盖,海陆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化。

1.以上四个例证中,“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可以证明桑田变成了海洋,其他三个例子是海洋变成陆地的例子,故选C。

2.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和人类的活动,以上四个例子中,澳门的填海造陆属于人类活动影响海陆变迁,故选D。

3.下列不属于“沧海桑田”的例子是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B.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C.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D.荷兰的围海大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说明这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荷兰的围海大坝是因为荷兰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①古人凭借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

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最早提出了地球是球形。

(不能通过日食来判断,日食是月球的影子)③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④地球卫星图片使人们能够看到地球的全貌。

2.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事实有: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月食现象;③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舰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④登高望远;⑤地球卫星照片等。

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作用: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和纬线第1页共14页第 2 页 共 142.经度和纬度3.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30°、60°属于分界线。

三、经纬网第三节 地球的自传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二、昼夜更替1.昼与夜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是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这一特性所决定。

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半即昼半球,另一半背向太阳则是夜半球,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

2.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因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第 3 页 共 14 页3.昼夜更替的原因: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的自转。

三、时间的差异第四节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概况及地理意义二、四季的变化第 4 页 共 14三、地球上的五带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区别★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一、方向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含解析)

202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含解析)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总结要点图解知识清单一.海陆分布1. 大洲和大洋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陆地(21%)(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2)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练习:填出图中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重要的大州分界线:大洲州界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二.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建造围海大坝等)。

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会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如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4.熟记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对位置: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例如:(1)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相互碰撞,使其不断升高(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3)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板块不断发生张裂运动,所以红海在不断扩张。

七年级地理地理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地理地理海陆的变迁

海平面上升和下降的预测
01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而引起海平面上
升。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需要考虑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和持续时
间,以及冰川融化的速度等因素。
02
冰川融化
冰川融化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
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需要关注
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矿产资源
海陆变迁过程中,一些原本位于海底的 矿产可能会露出水面,成为可开采的资 源。同时,板块运动也可能形成新的矿 产资源。
VS
能源资源
海陆变迁可能影响能源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例如,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形成与 分布可能受到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04
海陆变迁的预测与未来
地球板块运动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板块边界
板块的碰撞或分离发生在 板块边界,这些边界可以 形成山脉、海沟或裂谷等 地形地貌。
地壳运动
地壳升降
地壳的升降运动可以导致 海平面的升降,进而影响 海陆的分布。
地壳断裂
地壳的断裂可以形成新的 海洋或陆地,改变海陆的 格局。
地壳均衡
由于地壳的厚薄不同,地 壳的均衡作用可以引起地 壳的升降运动,进而影响 海陆的变迁。
地形地貌的稳定性:虽然地形地貌可以提供海陆变迁的证据,但它们也可能因为 各种地质作用而发生变化。因此,科学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证据来确定海陆变迁 的历史。
地球磁场证据
地球磁场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重要证据。地球磁场是由地球 内部的铁和镍流动产生的,地球磁场的变化与海陆变迁密切 相关。通过研究地球磁场的变化,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板 块的运动和海陆变迁的历史。

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材料:纸、颜料、画笔、橡皮擦、尺子、水。
01
02
步骤
1. 在纸上画出大陆板块和海洋的轮廓。
03
04
2. 用颜料给海洋上色,用画笔在大陆板块 上画出山脉、河流等特征。
3. 用橡皮擦模拟地壳运动,擦除部分海洋 或大陆板块,模拟海陆变迁。
05
06
4.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迁的 原因和过程。
模拟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陆分布。
海陆变迁的过程
缓慢变化
地壳的升降、水平移动以及冰川的扩张和融化等过程,通常需要数千 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地表形态变化。
快速变化
地震、火山喷发等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如 海啸、山体滑坡等。
全球性变化
地球板块的运动和相互碰撞等全球性因素,可以引起大规模的海陆变 迁,如大陆漂移、洋盆的形成和消亡等。
洋。
生物进化
生物的进化也反映了海陆变迁的 历史。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也
会发生适应和进化。
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重要证据 之一。化石记录揭示了生物在不 同地质时期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
征。
地球物理证据
地磁异常
地球的磁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海陆 变迁有关。地磁异常的分布和变化可以用来推断过去的海 陆分布。
地壳板块的运动可能导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 灾害,影响海陆分布。
人类活动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可能改变海陆 分布和生态环境。
如何应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针对海平面上升、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减少污染和过度开发,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 块和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地理现象与地形形成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大陆漂移假说 (1)假说的提出: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主要内容: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要证据: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动物的相似性;南极洲大陆发现大量的煤田。 【名师点睛】
四大洋面积的大小可记为“太、大、印、北”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重难突破 1.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 (1)从下图中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按序号顺序,从第一个箭头到第十二个箭头。这样,五个大洲的具体 轮廓一笔画出。然后填充上大洋洲和最南端的南极洲(如图a)。 (2)在作好的轮廓图上填写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如图b)。 (3)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及0°经线和180°经线,大致确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图b)。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 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比例: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海陆分布特点: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东、西半球的

第三章第三节海陆的变迁课件 (26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海陆的变迁课件 (26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
• 压2.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拉
• 3伸.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知识补充
挤压
(消亡边界) 张裂
(生长边界)
陆地: 山脉 ;
陆地: 裂谷、断层 ;
海洋: 海沟;海洋缩小; 海洋: 海洋、海岭 ;
地震来了怎么办?
活动
• 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 • 请你运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 对图示地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 今超过2.5亿年的爬行 类动物化石, 而其他 地区未曾发现。
还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
• 南极洲地区有煤炭等化石能源
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依据
• (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吻合。 • (2)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 (3)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的一致性。 • .....
活动
• 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 •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虽然只是一种假说,却不是空想,而是在科学
推断的基础上,找到了相应的资料及实证。图3.24和图3.25提供的资料,被 认为是支持大陆漂移说的两个典型实例。 • 请你运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 对图示地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这好比撕破了的一张报 纸, 拼合以后的印刷文 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思与学
• 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得到什么启示
•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的目光 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满脸疑惑。 “奇怪!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 么竟如此吻合? ”他的脑海里再也不能平静,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 一起的?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为了验证 自己的猜想, 魏格纳开始收集资料和实地考 察, 从古生物化石、地层结构等方面,找到 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 1912年, 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尽管这个假说当时未能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 持, 但它打破了地球“海陆分布的固定论” 的思想禁锢, 帮助人类重新认识地球。

2.4 海陆变迁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2.4 海陆变迁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2.4海陆变迁一.地表形态变化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短期、瞬间、激烈:火山、地震漫长:沧海桑田指的是陆地变成海洋或者海洋变成陆地①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生物化石(地壳抬升)②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地壳下沉)③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地壳分离)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地壳挤压)⑤云南石林(地壳抬升)⑥黄河入海口陆地面积不断增长(黄河中沙子沉淀)人为:荷兰国土面积不断增加(填海造陆)注意:南沙群岛珊瑚礁涨潮淹没、退潮露出不属于海陆变化二.大陆漂移假说(德国人魏格纳)1.大陆漂移过程:南美洲东岸凸出部分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出部分相对应。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②两块大陆上生物化石的相似性③古老底层分布相似性④生物分布的相似性(海牛和鸵鸟)⑤南极丰富的煤炭三.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1.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注意:①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都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②亚洲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③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交界地带板块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高(山脉、岛弧、地震、火山)多地震多火山板块张裂拉伸:地表发生断裂(海洋、裂谷)3.具体表现和原因地区变化相关板块板块活动红海变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东非大裂谷变大板块内部张裂拉伸地中海变小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喜马拉雅与青藏高原抬升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落基山脉抬升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阿尔卑斯、阿特拉斯抬升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三.火山与地震1.板块张裂或者碰撞积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2.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向南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向东延伸到马来群岛南缘)注意: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多地震: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日本(地震国):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英国少地震:位于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2.当发生地震时①在楼上禁止乘坐电梯逃离,不能每个人都立即向屋外冲②在教室迅速用书包包住头部、寻找生命三角区躲避③在野外不要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不要往山下方向跑④不要用坚硬物体保护头部。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图片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图片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图片知识点地理学是讲述地球表面居住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等的一门学科。

在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海陆变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海陆变迁的重要性和其中涉及的一些图片知识点。

一、海陆变迁的重要性海陆变迁是指在地球历史上,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运动和变更。

数百万年来,它们之间发生了不断的相互干涉和相互作用,使得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地改变。

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海陆变迁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

海床的运动和海流的变化影响着海洋的形态,造成了巨大的岛屿、海山和海底峡谷。

同时,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漂移,以及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导致了地球上的山脉、平原、峡谷、河流等地形地貌的形成。

其次,海陆变迁对地球平衡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分布受到大气环流、水文循环和海陆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而海洋中的物种也因水流、温度和氧气等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通过了解海陆变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

最后,海陆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演化也有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大陆的漂移和碰撞引起了许多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大陆、资源和文明。

巨型物种的消失,也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地球上涉及的海陆变迁图片知识点1.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是指地球上的陆地主体,包括欧亚大陆板块、非洲大陆板块、南美洲大陆板块、北美洲大陆板块、澳大利亚大陆板块、南极洲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

2. 洋底扩张洋底扩张是指海底下的地质过程,也是海洋演变史中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是指新的海底地壳形成于中洋山脉的裂谷中,引起了地壳板块的漂移,从而导致了海域的扩张。

3. 火山口火山口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通道,其中的岩浆和蒸汽会随时喷发到地表上。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世界轮廓几何图:(在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与四大洋均按面积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5.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黑海和里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8.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0.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专题09 海陆变迁(解析版)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专题09 海陆变迁(解析版)

专题09 海陆变迁知识梳理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三、板块的运动1、A是北美板块、B是南美板块、C是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里面)、D是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在印度洋板块里面)、E是欧亚板块、F是非洲板块、G是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红海在不断扩张(板块张裂),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板块挤压)。

(重点中的重点)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这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

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地球运动C.人类活动D.气候变化【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这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故选:A。

2.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A.“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抬升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和古河道C.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在长沙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鹦鹉【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解答】解: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抬升,说明由海洋慢慢变成陆地,并且这片陆地还在不断抬升,反映海陆变迁的过程,A错误。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和古河道,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现在变成海洋的一部分了,反映海陆的变迁,B错误。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1一.沧海桑田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三.板块的运动1.魏格纳在大陆漂移说中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

2.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六大板块是: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2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3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第二节: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

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jiangyi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jiangyi
3. 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B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 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 树木被海水冲到海里
4、将下面三幅图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
A
B
C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二、能力探究
(1)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 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请用大 陆漂移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我们刚学过—— 世界海陆分布图 自古就是这样吗?
伟大的假说
偶然的发现

西

观 察 预习课本p50 思 考
1、图中人物是谁?他偶然发现了 什么? (魏格纳) (非洲和南美洲相吻合) ) 2、伟大的假说指什么?(大陆漂移说) 3、是猜测呢、还是有证据?是什么?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在热 带浅海,为什么 南美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呢?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魏格纳 的探索 历程
非 洲
他从小酷爱探索、为理论搜集证据,为此除 非洲、南美洲外他又两次去格陵兰岛考察,发 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 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4月, 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 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 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 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 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 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1930年11月2日, 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岛时遭到暴风雪的袭 击,倒在茫茫雪原上。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 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 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Δ
基础知识

4.2海陆变迁 课件-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2海陆变迁 课件-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探索新知
海平面升降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 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曾经是陆地, 海平面上升 成为海洋
探索新知
人类活动
荷兰围海造田
日本填海造陆
中国南海填沙造岛工程
探索新知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主要原因
大陆漂移
Part 二
探索新知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 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 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 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 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 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 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 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 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 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 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 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 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是由于地球 自转的分力使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才形成 如今的海陆分布情况的呢?
海洋生物化石
探索新知
地壳变动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 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
探索新知
海平面升降
图瓦卢是位于太平洋南部的一个岛国,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陆 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是全球第四小的国家。由于地势极低,持续上升 的气温和海平面严重威胁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国土沉入海底的危 险。
产生想法
探索新知
大西洋的两岸,特别是 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与 非洲西岸凹入部分几乎是 吻合的
探索新知
证据一:古 老生物物种 的相似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变迁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5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6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5%以上,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油田”,“盐类故乡”,“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重要基地。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

课后练习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海陆变迁影响极小,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只是外力作用,全球变暖可能使海平面上升,但不是主要的,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有关,对海陆变迁影响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抬升。

B.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有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地壳下沉
C.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海水侵蚀
D.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破裂分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由于地壳抬升造成的.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这是由于断裂下沉形成的.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是板块断裂形成的.地中海将会不断缩小成为新的陆地.
故选:D.
3.下列国家中不太可能进行填海造陆活动的是( )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蒙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