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06海陆的变迁(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年级上册06 海陆的变迁(解析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年级上册06 海陆的变迁(解析版)

06 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1、(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B.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C. 地球表面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D. 全球大划分为七大板块2. 2020年3月13日01时18分,日本本州西岸发生5.2级地震。

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

下面是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2)日本为应对多发的地震,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①传统民居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②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③全民进行防震教育④将城市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读“沿赤道分割的纬线世界地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B.②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C.③代表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D.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2)图中黑粗线划定区域表示某个板块则该板块()A.全部都是由海洋组成的B.是亚欧板块C.边缘活跃内部比较稳定D.位置永不改变(3)近年来赴极地科考旅游人数逐渐增多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④地气侯特点为终年温暖湿润B.游人在④地能看到成群的企鹅C.⑤地科考最佳时期为北半球冬季D.全球变暖对⑤地环境毫无影响4.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重要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重要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重要复习资料第二节海陆变迁、举例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证据一,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的生物化石(地壳运动自然因素海洋变成陆地);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痕迹(陆地变成海洋,也是地壳运动自然因素);证据三,荷兰的围海大坝以及香港的填海造陆(人为因素)。

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为的活动都可以造成海陆变迁2、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学说的内容是: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3、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证据一:各大洲可以拼合在一起;证据二:拼合的各大陆古老底层非常相似;证据三:拼合处的两大陆有相同的物种。

4、板块学说(建立在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内容: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可以分成六大板块;各大版块不断的运动,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地理现象: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通过板块的学说解释地理现象①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不断的扩张,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学说解释这个预言。

因为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而两大板块正处于拉伸作用,所以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红海在非洲和印度洋板块的拉伸作用下会越来越大。

②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在不断的缩小,有人预言,几千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不断在升高?④大西洋会越来越大⑤新西兰南北二岛形成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形成;安第斯山脉形成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版块作用相成;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等等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7、六大板块中:其中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以及大洋洲陆地部分位于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8、红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日本和中国的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七上地理《海陆的变迁》知识点+练习

七上地理《海陆的变迁》知识点+练习

七上地理《海陆的变迁》知识点+练习第二节: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

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新人教版-精选教育文档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新人教版-精选教育文档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知识点新人教版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5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6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5%以上,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油田”,“盐类故乡”,“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重要基地。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

练一练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抬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

结论:海陆是在变迁的。
提问: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 洋又是怎样变化的?
大陆漂移学说 在距今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 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 洋。 后来,原始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分成几块大 陆,每一裂缝两侧的大陆,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 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分裂开的陆块各自 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 态。
珠穆朗玛峰
谢谢
大陆漂移学说提出后受到了来自主流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强烈反对。
大陆漂移学说不被接受的原因 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 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 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 两方面的证据:第一,大西洋两岸的许 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岸 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互吻合。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 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 在不断扩大?
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有 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 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东海海域海平面逐渐上升淹没沿岸部分陆地, 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陆地变成海洋。海平面下 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露出水面,说明海平面 下降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由此可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 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 起海陆的变化。
海陆的变迁
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它的原 意是指什么?现在用来比喻什么?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 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 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 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海陆的变迁》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海陆的变迁》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实例,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海陆变迁, 地球表层经过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 的面貌。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学习了海洋分布的理论,大陆漂移说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了科 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南美洲 南美洲
大西洋 大西洋
非洲 非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古老地层的相似 ②南美洲和非洲两侧的地层是相似的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 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 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动物分布的相似
③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均有分布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 海,为什么南美洲和 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不会飞,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 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地形?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 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 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 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桑田变成了 沧海。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
(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当地人通 过围海造田,使本国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这说明了什 么? 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把沧海变为桑田,这说 明了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分布发生变化。 这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结果,但这种变化必 须遵循自然规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
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呢?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板块的运动(六大板块)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 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 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 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 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 关系。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
课前预习
地壳的变动 和 1.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 ____________ 填海造陆 。 _________
A)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4
8. 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 陆地多成三角形
C)
B.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5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
D.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4. 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
底含有煤层,说明了(
A)
A. 喜马拉雅山曾是海洋,后被挤压抬升
B. 台湾海峡从温带漂移至此 C. 台湾海峡海底生长着许多海洋生物 D. 喜马拉雅山有许多咸水湖,煤层属于湖中水生生物的化石
10.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
D. 消亡
A. 张裂
B. 碰撞
C. 挤压
11. 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 000多次,全球约10%的地震发 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是该国位于

D)
A.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变迁的速度,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家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历程
古代科学家对海陆变迁的初步 认识
近代科学家对海陆变迁的深入 研究
现代科学家利用先进技术揭示 海陆变迁的奥秘
未来科学家对海陆变迁的探索 方向
重要的海陆变迁发现与成果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地球上最原始的大陆是泛大陆,后来分裂漂移形成现今的七大 洲和四大洋
海洋扩张的定义 海洋扩张的原因 海洋扩张的证据 海洋扩张的影响
标题:板块碰撞与消亡的过程
板块碰撞:两 个板块相互碰 撞,导致地壳 隆起,形成山 脉、高原等地
形地貌。
消亡过程:随 着时间的推移, 板块之间的碰 撞逐渐减弱, 地壳逐渐稳定, 最终导致板块
消亡。
地质作用:板 块碰撞与消亡 过程中,地壳 运动、火山喷 发、地震等地 质作用也会对 地形地貌产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 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和完善。
人类应对海陆变迁的策略
建立预警系统:通 过科技手段监测海 陆变迁的迹象,及 时发出预警,减少 灾害损失。
制定应对措施:根 据海陆变迁的预测 结果,制定相应的 应对措施,如加固 海岸线、调整城市 规划等。
加强公众教育:提 高公众对海陆变迁 的认识和应对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 力。
古生物化石的证据
• 化石的形成过程 • 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痕迹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石质遗存。这些遗体或痕迹在各种不同
的沉积环境中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埋藏在地层中。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这些沉积物会被 抬升或下降,最终形成化石。 • 化石的分类 • 根据化石的形成方式和保存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等。 实体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本身形成的化石,如恐龙骨骼、牙齿等;模铸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 中留下的印模或模子,如植物叶片的印痕;遗迹化石是古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如足迹、排泄物 等;化学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分解后形成的有机物质,如腐殖质等。 • 化石的证据价值 • 古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重要证据之一。通过研究化石的形成和分布,可以推断出古生物的生活 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信息。例如,恐龙骨骼化石可以证明恐龙曾经生活在陆地上,而海 洋生物的化石则可以证明海洋曾经覆盖了现在的陆地。此外,化石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的演 化历程和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 化石的发现和研究 • 科学家们通过野外调查、发掘和研究化石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和演化历程。在野外调查中, 科学家们会寻找可能含有化石的沉积物和岩石;在发掘中,他们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挖掘和 清理化石;在研究中,他们会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分析化石的结构和组成,并推断出古生物的 生活环境和演化历程。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课件四川宜宾高县落润中学校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课件四川宜宾高县落润中学校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 变迁 第一课时 课件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复习引入
在下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并思考: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从古至今就是这个样子吗?

太平洋 美

北冰洋
亚洲
非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洋洲
南极洲
学习目标: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
大陆漂移的证据 1
——动物的相似性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 第一,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 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 气候方面,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 森林中找到了冰盖。
大 陆 拼 合 图
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说明___自 然 __原因使得__陆 地___ 变成__海__洋_。 10、荷兰的围海大坝。说明___人__类__活__动_
使得_海__洋___变成__陆__地__。 1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大__陆__漂__移__说__。 可以从大__陆__轮__廓__的__相__似___、古__老__生_物__的__相__似___、 _古__老__地__层__的__相__似__三个方面来证明这一学说。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荷兰人构建围海大坝,为了抽出海水 又建了许多风车,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荷兰的围海大坝
小结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自然因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上升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海陆的分布是不是也在变化着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过去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 问题:有人认为我们生活的陆地在运动,七 大洲、四大洋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也有 人反对这一观点,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非常 坚固,亘古未变。

2-2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2-2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海陆的变迁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 大板块和若干小版 块,板块在不停的 运动着。Fra bibliotek 全球6大板块
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之间会产生相互碰撞或者 张裂活动,形成各种地质现象。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块交界地带,地壳比 较活跃。世界上的火 山、地震也主要集中 在板块交界地带。
火山喷发
地震
在板块张裂地带,多 海洋和裂谷。
大西洋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东非大裂谷
在板块挤压地带,多 山脉和海沟。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
世界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
主要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一.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二.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三.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海陆的变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表面海陆不断变迁的证据,了解地 球不断运动的例子。 2、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和活动,了解世界主要 的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
为什么全球各地有 火山不停的喷发?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 高山峡谷?
板块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 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 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 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红 海
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面积不断的扩大。
地 中海
位于板块的挤压边界,所以面积不 断的缩小。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板块漂移 板块运动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六大板块运动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海陆的变迁练习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海陆的变迁练习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 2海陆的变迁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能反映海陆变化历史的是()A.植被类型B.气候类型C.地形类型D.生物化石【答案】D【解析】生物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留在地下形成,反映了海陆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明海陆变化的历时。

2.“沧海桑[D”的地理含义是()A.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B.地球表面的海和陆是永恒不变的C.现在的海洋曾经都是陆地D.只有填海造陆才能沧海变桑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

“沧海桑皿”的地理含义是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屮。

3.台湾海峡的底部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弃到海屮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屮【答案】B【解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运动、海平而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说明在古代原是陆地,后來由于地壳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现在的台湾海峡.两个材料反映了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海陆分布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故选B。

4.“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A.在海边种植桑树B.海陆的变迁C.填海造陆种田D.比喻世事的变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意义。

“沧海桑田”是指“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表示陆地变成海洋,或者海洋变成陆地。

考点:海陆的变迁5.下列现象不会引起海陆变迁的是()A.人类填海造陆B.全球变暧C.地壳的运动D.刮风下雨【答案】D【解析】造成海陆变迁主要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和海半面的升降,以及人类的填海造陆,而风吹雨淋和全球变暧这样的地球上大气的运动不会引起海陆变迁,人类的填海造陆工程也只是较小的影响,故选D。

6.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表面分布着海洋和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海陆的变迁重点难点1、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是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

世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2、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包围,后来大陆漂移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证据是非洲西岸凹处与南美洲东岸凸处可重合。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地带,有的张烈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重难点训练一、选择题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2.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分析】地球上是由海洋和陆地两部分组成,其中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覆盖,海陆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化。

1.以上四个例证中,“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可以证明桑田变成了海洋,其他三个例子是海洋变成陆地的例子,故选C。

2.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和人类的活动,以上四个例子中,澳门的填海造陆属于人类活动影响海陆变迁,故选D。

3.下列不属于“沧海桑田”的例子是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B.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C.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D.荷兰的围海大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说明这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荷兰的围海大坝是因为荷兰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

所以,不属于“沧海桑田”的例子是D项。

故选:D。

4.12月印度洋海啸造成逾15万人遇难,该次海啸是由8.9级的地震引起的,而此次地震是由于_________碰撞引起的。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六大板块中,印度洋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印度洋北部是亚欧板块,所以这次地震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位置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5.板块交界地带的挤压运动,不会形成()A.高山 B.海沟 C.裂谷 D.岛链【答案】C【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裂谷会逐渐变大形成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海洋会不断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隆起是由于()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答案】B【详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青藏高原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

故选B。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B.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C.地球表面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D.全球大划分为七大板块【答案】D【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有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至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后又有323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梅岭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点的海拔是500米B.南坡比北坡要陡C.冬季南坡的气温比北坡要低D.全长约2.5千米9.三条经过南岭的道路中,需要开凿较长隧道的是A.梅岭古道B.323国道C.韶赣高速D.都需要10.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绕过河流,不必建桥B.沿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C.连接城镇,方便出行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答案】8.D9.C10.B【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即可。

8.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梅岭古道最高处在500米以上,所以A不正确;读图可知,南坡的等高线比北坡的等高线稀疏,所以南坡比被迫缓,故B不正确;冬季南坡的气温比北坡要高,因为南坡朝阳,故C不正确;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量算可知,实地距离是2.5千米。

所以D正确。

9.从图中各条线经过的路线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读图可知,韶赣高速穿越的山区面积最广大,需要开凿较长的隧道,故选项C符合题意。

10.读图可知, 323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沿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

故选B。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下列字母与板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A.C——太平洋板块 B.E——北美洲板块C.D——印度洋板块 D.F——南极洲板块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带C.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可能发生地震D.板块都是静止不动的【答案】11. B12. B【解析】11.读图可知:C——太平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F——南极洲板块。

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解答题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B是_____ ___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G是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

(2)E、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B、E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包括E大洲上的山脉和D大洲上的山脉。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在地球的内力作用下不断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A、B板块间____ 海将不断扩大形成新的海洋,________海将消失。

(5)B板块上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洲,洲,其分界线是、、。

(6)A大洲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7)被赤道所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__;洲的大陆部分被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从温度带来看该洲没有______带。

(8)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E大洲是____(季节),昼___夜___,在E大洲的北部北极圈内有______出现。

【答案】(1)亚欧;陆地;太平洋;海洋(2)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安第斯(3)环太平洋(4)红;地中(5)欧;亚;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6)高原(7)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非;寒(8)冬季;短;长;极夜【详解】(1)读图可知,上图中B是亚欧板块,以陆地为主;G是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2)读图可知,E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是亚洲E是北美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科迪勒拉山系,包括E大洲上的落基山山脉和D大洲上的安第斯山脉。

(3)板块G是太平洋板块,它的周围,西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东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南是太平洋与南极洲板块交界,所以地壳活跃,形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A是非洲板块B是亚欧板块,两板块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不断运动,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消失。

(5)B亚欧板块上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亚洲,欧洲,其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6)A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7)读图可知,被赤道所穿过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非洲、南美洲的大陆,穿过亚洲大洋洲的岛屿;非洲的大陆部分被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从温度带来看该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的称号,没有寒带。

(8)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E大洲在北半球是冬至日,北半球是冬季,昼短夜长,在E大洲的北部北极圈内有极夜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