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文化

序: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

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太平洋之间,大自然划出一条美妙壮丽的连线,那就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从204万年前的巫山人、200万年前的建始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00万年前的郧县人……长江是东方人类的摇篮。今天,它依然是世界上养育人口最多的大河。

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与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等古老的大河文明共同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推动着中华文明走向更高的文明境地。

“长江文明展”是中国博物馆界首次用展览的形式集中向国内外观众展示长江文明。这是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长江沿线十四家博物馆合作共同向北京奥运盛典献上的一份厚礼。

长江,世界著名大河之一,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于我国中部,奔流在世界的东方。她和黄河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全长6300余公里,居世界第3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长江流域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83。长江流域现有人口约4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15。其流域分布着50多个民族,其中约94%为汉族。

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平均人口密度超过220人/平方公里,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度达600-900人/平方公里,上海达4600人/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第一章母亲之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在200多万年前这里便生活着目前所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巫山人。随后元谋猿人、南京猿人、郧县人、长阳人、资阳人……先后在长江边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构筑了一个完整长江人类进化谱系。

长江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长江文明,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里,我们的先民人工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发明了最古老的舟船,他们巧夺天工的盐业采集技术享誉中外,更孕育了精妙绝伦的玉石器文化,繁衍出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

一切始于200万年前的江畔,长江流域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一、母亲河的馈赠--水稻

河姆渡遗址水稻

年代: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所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藏

水稻是长江献给世界人类最宝贵的礼物。肥沃的长江流域不仅是水稻的发祥地,更是全球知名的水稻产地。从人类发现第一株野生稻,至人工栽培籼稻、粳稻,直至现在全球推广杂交水稻,水稻已承担起养育世界近一半人口的重任。几千年来,以水稻为中心的生产劳动在长江流域培育出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

万余年来,水稻由长江流域走向了黄河,并且漂洋过海,传遍全球,成为养活全人类的重要农作物,被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栽培。

二、山水间的使者--舟船

江水是联系文化的纽带,也是文化传播的通道。三峡的峻险和江南的秀美给长江的舟船同时注入了阳刚与温柔的秉性。古代先民沿长江而居,使用舟楫浮渡江河,探索未知,传播文明,在与风雨的搏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舟船文化。

“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周易-系辞》

三、天人吉祥物--玉器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玉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祥瑞之物。长江流域的史前玉器精巧秀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含义,其精良的制玉工艺、神秘奇异的纹饰、浓郁的宗教气息如同一个个灵动的音符点缀于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中。“天地相通”,神人沟通,天人合一。玉器表现出来的神人沟通“媒介”功能,使天地、自然、人类浑然一体,营造出浓浓的神秘氛围。

四、国之大宝--盐

长江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盐业资源。自古以来沿江地区制盐业就非常发达,岩盐、井盐、海盐等资源十分丰富,这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富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盐成为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宝”。

五、古城的出现

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由于占有土地和社会财富的多寡不一,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社会结构层次,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长江流域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长江沿岸先后出现了规模不一的城池,这些城池的出现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即将来临。从长江上游的宝墩

文化古城址群,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古城址到下游的良渚文化古城址,其宏伟的规模、完善的功能、丰富的出土文物,无一不表现出长江文明以豪迈的步伐迈进新的时代。

第二章青铜之光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青铜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青铜时代。长江流域古老民族创造的青铜文化犹如群星闪烁的夜空,异彩纷呈。巴蜀的神秘、古滇的淳朴、荆楚的浪漫、吴越的隽秀,都在一件件青铜器中凝聚成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冲刷,却依旧气韵非凡、光彩夺目。它们所呈现出的天人合一、生机盎然、融会贯通、刚毅自强,散发出多元文化交织所形成的独特魅力,迸发出精神与力量碰撞下的激情。长江文明在青铜铸造技术和艺术造诣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高峰。

人首鸟身铜像

年代:商(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三星堆文化

尺寸:高12厘米

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所属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一、神人之间--远古的对话

古人祭天地、拜万物。长江流域的先民将人与神的形象铸造在青铜器上,在无数次的人神对话中融和了现实与期望,寄予了信仰与理想,演义出一个个精彩辉煌的青铜文化,书写出一部部饱含嬗替兴衰的悲壮史诗。在巫、傩文化传统浓厚的长江流域,先民们用青铜器展示了他们崇神、礼神的精神世界,和充满神秘宗教色彩的世俗生活。

二、钟鼎礼乐--贵族的精致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在中原礼乐制度的影响下,长江流域的先民们也开始用贵重的青铜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当王公贵族们的奢靡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升华为精美的艺术品,冰冷的青铜便被赋予了生命。于是,长江文明一面追赶着“潮流”,一面在时代的洪波中倾入极具个性的智慧源泉,和着古老的音韵描绘出一片豪彩胜景。

三、干戈不息--历史的寒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王朝递嬗的漫长岁月中,战争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军事上的迫切要求带动了兵器制作的长足发展。从商周至秦汉,从车兵到骑兵、步兵的转变,促使长江流域的兵器也由以戈、矛为主的长兵变为以刀、剑为主的短兵。长江文明的青铜兵器素以精良著称。这些饱含沧桑的利器虽然经过了数千年的埋藏,但却依然锋刃尖利,闪烁着历史的寒光。

四、铜矿与冶炼铸造技术

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铜矿资源占全国的50%以上。从商晚期开始开采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铜矿遗址。在青铜时代,这些铜矿不仅仅是财富,还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实力与繁荣的保障。

第三章人文胜景看长江

长江--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母亲河,以她辽阔的土地和富饶的物产,滋润着两岸生灵,养育了两岸人民。在这里,有醉人的音乐舞蹈、精美的书画石刻、秀丽的建筑艺术,还有灿若群星的历代名人。而织绣、瓷器、漆器、制茶、航运、水利诸业的发达,为长江流域的人文之韵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