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的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外伤包括割伤、撞伤、擦伤、烧伤、扭伤、骨折等,处理方法如下:
1. 割伤: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清洁伤口周围,用少量抗菌药膏涂抹在伤口上,然后用消毒的绷带或创可贴进行包扎。

2. 撞伤:用冷敷袋或冰袋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休息并避免过度活动,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止痛药。

3. 擦伤: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擦伤处,避免使用酒精和碘酒等刺激物。

涂抹抗菌药膏,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4. 烧伤:将受烧部位立即放在冷水中冲洗数分钟,以减轻烧伤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尽快就医。

5. 扭伤: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且尽量保持患处高于心脏位置。

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同时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进一步伤害。

6. 骨折:不要移动患者,固定骨折处,如用木板或者绷带进行固定,并立即送医院就诊。

在处理任何外伤时,如果伤势严重或无法处理,请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伤口愈合是身体自身修复和恢复的生理过程。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正确的处理伤口和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保持伤口清洁: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是伤口愈合的关键。

在处理伤口前,先洗手并佩戴适当的手套。

用温开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轻柔地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因为过热的水可能会伤害皮肤组织。

2. 行创面冲洗:伤口若有异物或污垢,应使用生理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以帮助清理伤口。

3. 创面缝合和闭合:对于较大的伤口,可能需要缝合或闭合来帮助伤口愈合。

伤口周围的皮肤应该是干燥、干净的。

通常情况下,缝合线应该保持在皮肤表面上,不要过紧或过松。

4. 创面敷料:在伤口缝合或闭合后,合适的创面敷料可以帮助伤口保持湿润和干净。

无菌敷料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提供适当的保护。

5. 避免自搔: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避免自搔伤口以免感染。

可以使用适当的敷料或药膏来减轻痒感。

6.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伤口愈合非常重要。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蛋白质是细胞修复和再生所需的基本成分,而维生素C和锌则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形成和伤口的愈合。

7. 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可以延缓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8.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可以干扰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并延缓伤口愈合。

因此,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9. 拆线时间选择:在创面缝合后,拆线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

过早拆线可能导致伤口重新开放,而过迟拆线可能导致创面愈合时间延长。

因此,拆线时间应根据伤口的较好修复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10. 远离污染源:尽量避免环境中的污染源,如污浊的水或泥土,因为这些污染源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11. 保持休息: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

充足的休息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非常重要。

12.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让医生能够监测伤口的愈合进程,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建议。

急诊科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急诊科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急诊科常见外伤处理方法外伤是指由于外来的机械力或其他生物力导致的身体损伤,这种损伤常常需要急诊科的处理。

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处理紧急疾病和创伤的科室,对于常见的外伤处理方法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急诊科常见外伤的处理方法。

1. 创面处理创面处理是外伤处理的基本步骤,对于皮肤创面的处理,首先需要清洁创面。

可以用0.9%生理盐水或者酒精棉球进行清洁,清洁时应注意用力轻柔,避免伤及周围正常皮肤。

清洁后,可以涂抹适当的外用药膏,如碘伏、红霉素软膏等,以预防感染。

2. 骨折处理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一种损伤,处理方法一般是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骨折复位是指将骨折块恢复到解剖位置,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复位实施。

之后需要进行固定,一般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或者手术内固定。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疼痛控制和骨折部位的神经血管情况。

3. 扭伤处理扭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休息、冷敷和包扎。

首先需要使患部休息,避免用力活动,尽量保持患部的安静。

然后可以进行冷敷,使用冰敷或冷水浸泡,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最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包扎固定,如用弹性绷带进行包扎,以支持患部并减轻负担。

4. 刺伤处理刺伤是指外来物体穿刺身体造成的伤害,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止血和创面处理。

在处理刺伤时,首先要迅速掌握创伤的情况,查明刺伤物是否已取出。

对于较大出血的刺伤,需要进行止血处理,可以用纱布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必要时可以结扎断血管。

之后进行创面处理,清洁创面并涂抹适当的外用药物,注意预防感染。

5. 烧伤处理烧伤是由于热源或化学品等导致的组织损伤,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冷却和创面处理。

对于烧伤患者,首先需要迅速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以防止伤势进一步扩大。

然后进行创面处理,清洁创面并涂抹适当的药物,以促进愈合和预防感染。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6. 高压电击伤处理高压电击伤是一种严重的电力伤害,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迅速切断电源和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引言
外科手术后,正确的伤口护理是恢复的关键。

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以预防感染,加速愈合过程,并减少疤痕的形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伤口护理方法
1. 保持伤口清洁:每天至少两次用温水和无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直接接触伤口。

2. 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更换敷料。

如果伤口有分泌物或血液渗透出来,应立即更换敷料。

3. 观察伤口状况: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发热、脓液等症状,这些都是感染的迹象。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的伤口需要时间来愈合,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裂开。

三、注意事项
1. 不要自行揭开敷料:除非医生指示,否则不要擅自揭开敷料,这可能会破坏新生的组织。

2. 避免伤口暴露于阳光下:新愈合的伤口对紫外线非常敏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导致色素沉着。

3. 保持良好的营养:良好的营养有助于伤口愈合。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可以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

4. 不要抓挠伤口:抓挠伤口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或者留下疤痕。

四、结语
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遵循上述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仅可以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恢复情况都不同,因此在进行伤口护理时,最好还是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刀伤的应急处理技巧

刀伤的应急处理技巧

刀伤的应急处理技巧刀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常见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情况。

当遭受刀伤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技巧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刀伤的应急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安全第一在处理刀伤时,首要考虑的是安全。

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事故发生在道路上或工作场所,应当立即将受伤者移至安全的地方。

二、止血刀伤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有效止血对于伤口的修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在刀伤出血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止血: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物直接压在伤口上,用力近伤口的地方进行固定,并坚持压迫至少10分钟。

2.提高伤肢:如果刀伤位于肢体上,可以帮助提高受伤肢体的高度,减少血流到该部位。

3.用冷敷止血:如果出血不停,可以用冷敷物(冰块袋或冷水毛巾等)冷敷在伤口上,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

4.紧急止血带:如果刀伤严重且出血无法控制,可以考虑紧急止血带的使用。

但是使用止血带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不可滥用。

三、清洁伤口处理完止血后,可以清洁刀伤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下面是正确的清洁伤口的步骤:1.洗手:务必在清洁伤口之前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

2.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从伤口的中心向外缓慢冲洗,用清水将伤口内的污物冲洗干净。

3.不要使用刺激性物质:例如碘酒、酒精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延缓伤口愈合。

4.用消毒剂处理:用纱布或棉球将伤口周围的皮肤擦拭均匀,可以使用医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消毒剂使用前请先阅读说明书。

四、包扎伤口处理完刀伤伤口后,需要合理包扎以保护伤口,防止细菌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正确包扎伤口的步骤:1.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将无菌纱布或绷带轻轻覆盖在清洁的伤口上,确保伤口完全被覆盖。

2.固定伤口: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无菌纱布或绷带,确保它们紧密贴合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

3.注意适当松紧度:包扎时要松紧适度,不可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过松则无法达到保护和固定的效果。

擦伤、刺伤、割伤的处理方法

擦伤、刺伤、割伤的处理方法

擦伤、刺伤、割伤的处理方法一、擦伤的处理方法擦伤后需要清创、消毒和包扎。

1、擦伤是指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

最常见的是手掌、肘部、膝盖、小腿的皮肤。

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如伤口无感染则愈合很快,并可不留瘢痕。

轻微的擦伤,可用0.05% 碘附消毒,几天后即可愈合。

较深的,污染严重的擦伤,则需用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药水清洁伤口,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涂以抗生素软膏,然后包扎,几天后即可愈合。

如果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伤,需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清创:由于擦伤表面常常沾有一些泥灰及其他脏物,所以清洗创面是防止伤口感染的重要步骤。

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没有条件也可用凉开水擦洗,将泥灰等脏物洗去。

消毒:有条件者可先用医用双氧水给伤口消毒,然后再用碘附棉球来给伤口消毒,沿伤口中心点,由内至外,擦拭。

3、包扎: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小伤口也可不包扎,但都要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结痂前尽可能不要沾水。

创面区域禁忌使用酒精消毒。

二、刺伤的处理方法首先要确定是否有残留物,如果有的话可以用消毒后的针挑刺,尽可能多多地挤出血液,然后用流动的流动的清水大量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短时间内不要沾水,避免感染。

结合患者损伤情况,可以直接将刺拔出或通过膏药粘贴、手术等方式清除。

1、直接拔除:受伤以后观察创面,如果可以直接看到刺的尾部,可以用镊子、弯钳等器械,加持尾部直接将刺取出。

然后使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局部感染情况发生。

2、膏药粘贴:主要针对一些毛绒状刺损伤,例如:被仙人掌的刺刺伤。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一些膏药粘贴在受伤区域,停留几分钟后,将膏药缓慢撕扯下来,会将局部的毛绒状刺粘贴取下。

3、手术:主要针对刺入较深的患者,特别是针刺伤等情况,有断针或异物存留在软组织内。

需要先进行X线检查,尽量明确刺的深度、位置,然后局部麻醉,做小切口,将刺取出。

术后抗炎、止血、镇痛治疗。

三、割伤的处理方法如果伤口表浅,可以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伤口比较深,则应进行清创缝合,且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外科创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外科创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外科创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2023年外科创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外科手术后,外科创口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能够保护创口,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关于外科创口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一、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在进行外科手术后,外科创口护理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环境洁净无菌,保证护理质量。

在进行换药和处理伤口时,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消毒物品并进行消毒,保证无菌环境。

2、定期更换敷料在进行外科创口护理时,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可预防局部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在更换敷料时,需要注意对敷料和伤口进行湿润处理,有效保护伤口。

3、注意患者自身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尽可能减少对创口的碰触,如洗澡时要保护好伤口,避免淋浴头喷水直接冲击伤口。

如果患者感觉创口周围皮肤有红肿、渗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4、加强预防感染措施外科手术后易感染,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预防感染措施。

在外科创口护理时,需要注意消毒、隔离被污染物品,保证手卫生措施,加强患者防护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5、注意患者营养与身体状况患者的营养与身体状况对外科创口护理有一定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状况,做好饮食营养管理和合理的身体活动,促进伤口愈合。

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伤口疼痛伤口疼痛是外科创口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通常在创伤后几天内出现,影响伤口愈合。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给予患者合理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如在疼痛较剧烈时,可通过局部麻醉或阻滞技术来缓解疼痛。

2、伤口感染伤口感染是外科创口护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通常在术后1-2周内出现,症状为局部红肿、渗出、疼痛等。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或肥皂水清洗伤口等方式来治疗伤口感染。

3、出血在进行外科手术后,伤口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之一,特别是对于贫血或肝脾功能不良的患者来说更加容易发生。

各类伤口的处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各类伤口的处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常见创面的处理

1.表皮擦伤:用生理盐水或洗必泰彻底清洗创面,再用3% 双氧水清洗,最后用碘伏涂擦创面,创面不宜沾水,保持 干燥使创面结痂愈合

2.烧伤创面:烧伤后立即使伤者离开热源,脱去着火的衣 服,迅速用清洁的冷水、冰水浸泡或冲洗被烧伤的部位, 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不便浸泡的胸、背部位可用冷水浸湿毛 巾进行冷敷

2.换药时间指导 为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受到细菌污染,加快 伤口愈合,应告知患者首次换药时间和再次换药时间。一 般清创缝合术后第一天、第二天进行首次、第二次换药, 然后间隔三天换药一次,直至伤口拆线为止。首次换药间 隔时间越长,其敷料就越难被揭除,换药的难度越大,病 人越痛苦。如伤口分泌物多或污染伤口,须每日换药一次 或多次,并保持浅层敷料不被分泌湿透。甲沟炎形成脓肿 切开引流后应每天换药一次,避免切口过早愈合导致脓液 引流不畅。如伤口敷料不慎被水湿透或污染,则须告知患 者及时更换敷料

也有报道用3%双氧水涡流式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用流量 6-8L/min氧气通过>5%酒精湿化瓶过滤后直接吹伤口及边 缘皮肤15-20min后,用1ml空针抽取普通胰岛素12-20u喷 洒于创面,最后将蜂蜜敷料紧贴于创面上,嘱患者口服大 剂量Vc(1.5g/日),伤口愈合所需时间短。此外,还 要积极治疗原发随便将水泡刺破或剪去浮皮, 大水泡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但要保留表皮,用生 理盐水或洗必泰清洗创面,然后涂擦SD-Ag,用无菌敷料 包扎,每日或隔天换药直至愈合

3.慢性溃疡:创面血运不良,伤口呈糜烂状,渗出液多, 有时还有部分坏死组织,换药室应予清除,用洗必泰及3% 双氧水清洗创面及伤口周围,然后涂SD-Ag,用无菌敷料 包扎。也有报道用银离子敷料或德湿银敷料覆盖创面,每 日换药,效果好

各类伤口的处理要点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各类伤口的处理要点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谢谢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4.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 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多由 于指甲修剪不当或有倒刺等感染引起
甲沟局部红肿热痛,处理要求剪去嵌入的指甲,应用3%双 氧水彻底清洗,后反复涂擦碘伏,如甲沟处红肿可用安肤 消炎膏或鱼不酯软膏外敷,如果化脓肿严重的建议切开引 流,穿宽松透气性好的鞋子,修剪指甲不要太短
创面有水泡时,小水泡不要随便将水泡刺破或剪去浮皮, 大水泡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但要保留表皮,用生 理盐水或洗必泰清洗创面,然后涂擦SD-Ag,用无菌敷料 包扎,每日或隔天换药直至愈合
3.慢性溃疡:创面血运不良,伤口呈糜烂状,渗出液多, 有时还有部分坏死组织,换药室应予清除,用洗必泰及3% 双氧水清洗创面及伤口周围,然后涂SD-Ag,用无菌敷料 包扎。也有报道用银离子敷料或德湿银敷料覆盖创面,每 日换药,效果好
外科伤口种类很多,可根据伤口的新鲜、感染 程度和致病菌等特点处理,处理方法有别。若 能正确及时处理可加速愈合,处理不当会延误 伤口愈合,增加病人痛苦
一、无菌伤口的处理
多为手术后伤口无红肿、创面干燥,患者无发烧、无感染 ,换药时可用0.5%碘伏擦洗伤口,纱布包扎等待愈合、拆 线,如手术大、创伤大,有时术后三天可能有38.5℃以下 低烧,应考虑为吸收热,是正常反应,若体温继续升高, 同时血象增高时,要考虑有无感染存在,需作出相应处理
5.心理护理
门诊换药时间短,对那些创伤较大,各种原因导致伤口 长时间不愈的患者,其情绪往往非常低落、焦虑、烦躁易怒 ,换药又不可避免产生疼痛,甚至晕厥。这时给病人换药不 但动作要轻柔,还要及时给病人心理疏导,耐心倾听病人诉 说,同情关心安慰鼓励病人

常见外科急救

常见外科急救
剪开伤口周围的衣物,清洗污垢。先沿伤口中央,逐渐向外围清洗,不能由外向里。擦干后,用清洁的布包扎好,确保相对舒适。
变湿有异味的包扎布应及时换掉。如果伤口痛感增强,阵阵抽敷剂可以治疗常见的伤口感染。敷剂可以吸收脓汁,减少异味。任何能够磨碎成粉的无毒物,都可作敷剂:稻谷、马铃薯、植物块根和种皮都可以,也可用泥土。只要合理休息,营养充分,身体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
尽管很小心,还是会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伤口很深,必须排脓。有时在积脓处开一刀会有好处,插入消毒绷带或其他吸湿性强的疏松布条于伤口处,吸去脓液。布条末端应该留在伤口外面,最好在末端带有安全别针。可以每隔几天,处理一次。若需重新打开伤口,应将解剖刀片消毒,以免感染病原菌。把伤口外部用消毒布条包扎好,但要允许伤口由里向外逐渐恢复时,能够往外排脓。随着伤口的恢复进程,包扎布条可逐渐减少,直至伤口去除全部包扎布,换成敷剂覆盖。
其次,要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可选用红汞、酒精、碘酒进行皮肤消毒,但应避免酒精和碘酒直接刺激固化有创口血管的内膜,影响再接成功。如是断肢,则应用干净塑料袋包装好后放置在冰块中,千万不要直接把断肢放在冰中,以免冻伤和感染。一般降温到4摄氏度为宜,这样可使组织延长存活2—4小时。在常温下,断肢应在6小时内进行手术,天冷时也应在8小时内进行手术再植,这样手术效果较好。
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美宝润湿烧伤膏等。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烫伤的创面处理最为重要,先剃除伤区及附近的毛发,剪除过长的指甲。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创面用等渗盐水清洗,去除创面上的异物、污垢等。保护小水泡勿损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针抽出血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污染较重者,应剪除泡皮,创面用纱布轻轻辗开,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纱布或薄层凡士林油纱布,外加多层脱脂纱布及棉垫,用绷带均匀加压包扎,烫伤还可采用包扎疗法、暴露疗法等。烫伤常易并发感染,宜加用抗菌素,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水火烫伤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避免小儿玩火,防止其接触易燃、开水等热烫物品。

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伤口护理技巧

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伤口护理技巧

伤口护理是医院外科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涉及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考虑,并进行细致的护理,以预防伤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伤口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执行正确的消毒和换药操作,保持伤口清洁且湿润,以促进愈合。

合理的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也是关键步骤。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到一些外科护理中应用的伤口护理技巧,使您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效进行护理服务。

清洁伤口清洁伤口是外科护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手术后,伤口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避免感染。

这一步在整个伤口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清洁伤口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选择配方合理、具备杀菌消毒作用的消毒剂,一般常用的消毒液包括碘酒、酒精、过氧化氢等。

其次,在选择消毒液时,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过敏史,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过敏反应。

清洁伤口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清洁双手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洗手,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手部卫生清洁,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2.准备所需物品准备所需物品是确保伤口清洁过程连贯的关键步骤。

在收集物品之前,护理人员必须检查它们的有效期和质量,保证它们的可靠性和无菌性。

3.化妆护理将伤口周围的毛发剪短或剃除,使得伤口更易于观察和进行局部卫生清洁,同时便于敷料更换。

4.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在清洁伤口时,必须正确使用消毒剂。

使用适量和适当浓度的消毒剂浸湿消毒棉球,并从伤口中心到周围进行轻轻擦拭。

每次必须使用新的棉球,这样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5.注意伤口状态在清洁伤口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伤口的状态,如果观察到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通报医生实施治疗。

6.术后护理记录伤口愈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护理人员需要记录各项指标并及时通报医生。

合理的护理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避免伤口受压和摩擦患者术后对于伤口周围的压力和摩擦是非常敏感的,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和效果。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课件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课件

03
伤口护理操作技巧
伤口清洗技巧
伤口清洗的重要性
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
清洗液的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液,如 生理盐水、双氧水等。
清洗方法
使用棉球或纱布蘸取清洗液,轻轻擦 拭伤口周围的皮肤和创面,注意避免 过度擦拭导致二次损伤。
清洗频率
根据伤口情况,每日或隔日清洗一次 。
敷料更换技巧
总结词
控制血糖、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容易感染,伤口愈合缓慢。护理时应密切监测 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要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预防感 染。为了促进愈合,可以局部应用生长因子等药物。
烧伤患者伤口护理
总结词
冷敷、清洁、保湿、避免感染
详细描述
烧伤后应立即进行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伤口愈合前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换 药,避免感染。同时可以使用保湿霜或敷料,保持伤口湿润。如果发生感染,应 及时就医。
控制出血,减少血液流失。
压迫力度
适度用力,以控制出血为准,避免过度压迫 导致组织损伤。
压迫位置
找到出血点,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 迫。
观察与调整
定期观察压迫位置的血液循环情况,避免长 时间压迫导致缺血。
04
伤口护理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01
保持伤口清洁
定期清洗伤口,避免污垢和细菌滋 生。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伤口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 进步。未来可以通过更加科学、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提高伤 口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 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课件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ppt课件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ppt课件
过度劳累
感谢您的观看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
目录
01. 伤口分类 02. 伤口处理方法 03. 伤口护理要点 04. 伤口愈合过程 05. 伤口护理注意事项
1
伤口分类
开放性伤口
01
定义:皮肤或黏膜的
完整性受到破坏,与
外界相通的伤口
02
特点:伤口边缘不规
则,出血较多,易感

03
处理方法:止血、清
创、缝合、包扎
04
注意事项:保持伤口
处理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污染
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伤口裂开
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4
伤口愈合过程
炎症期
伤口红肿 发热 伤口周围组织肿胀
疼痛 渗出液 伤口愈合速度减缓
增生期
1
始出现肉芽
组织
3
肉芽组织逐 渐填充伤口
4
伤口逐渐愈 合,形成疤

成熟期
伤口边缘开始收缩 血管和神经再生 伤口愈合完成

3
动物咬伤:被 动物咬伤后可 能感染狂犬病
等疾病
4
挤压伤:由于 外部压力引起 的皮肤和皮下
组织损伤
5
复合伤:同时 存在多种类型 的伤口,如烧
伤和挤压伤
2
伤口处理方法
清创处理
目的:清除 伤口内的异 物、坏死组
织和细菌
步骤:消毒、 清洗、去除 异物、止血、
包扎
注意事项: 避免二次损 伤、保持无 菌环境、防
肉芽组织生长 皮肤组织再生
5
伤口护理注意事 项
饮食调理
04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
轻伤口炎症,促进愈合
03
增加锌摄入:促进伤口

普外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创面处理与伤口护理技巧总结

普外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创面处理与伤口护理技巧总结

普外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创面处理与伤口护理技巧总结普外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创面处理与伤口护理技巧总结在普外科实习期间,我作为一名护士,参与了许多创面处理和伤口护理的工作。

通过这些实践与学习,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下面是我对创面处理与伤口护理技巧的总结,以供参考。

1. 创面处理:1.1 观察创面:在处理创面前,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创面的情况。

包括创面的大小、深度、是否存在感染等。

这些观察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

1.2 清洁创面:创面处理的第一步是清洁创面。

在清洁创面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消毒液,比如氯己定,来清洗创面。

同时,要注意使用无菌的棉球或纱布,轻柔地擦拭创面,并确保将创面四周的污物清除干净。

1.3 创面缝合:对于需要缝合的创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线,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缝合。

在缝合创面时,要确保每针的张力均匀,缝合线要紧密而不过紧,避免伤口拉伸或造成组织缺血。

1.4 使用敷料:创面处理后,需要使用敷料来包扎创面。

选择合适的敷料种类与尺寸是很关键的。

对于浅表性或较小的创面,我们可以选择无菌敷料贴剂;而对于深度较大的创面,我们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吸水性敷料等。

使用敷料时要注意贴合创面,防止敷料松脱或粘连。

2. 伤口护理技巧:2.1 伤口引流:对于存在大量渗液或分泌物的伤口,我们需要进行引流处理。

可以选择使用引流管或引流袋,有助于排出伤口内的积液,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使用引流器具时,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堵塞。

2.2 伤口抗菌:在伤口处理过程中,抗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可以使用消毒液或抗菌药膏来抑制伤口内病原菌的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

在使用抗菌药膏时,要注意使用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较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药物耐药性。

2.3 建立合理的伤口护理计划:每个伤口的复杂程度不同,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伤口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伤口护理计划。

这可以包括定期更换敷料、拆线或进一步检查等内容,以确保伤口恢复良好。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

外科常见伤口护理

避免过度伸展、弯曲和扭转伤口 ,以免撕裂伤口或导致愈合不良

在伤口愈合期间,应选择低强度 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避免高 强度运动如剧烈跑步、跳跃等。
注意饮食与休息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 助于伤口愈合。
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如 辛辣、油腻等,以免影响伤口 愈合。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 疲劳和过度紧张,以免影响伤 口愈合。
使用抗菌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菌药物 来预防感染。
避免触碰伤口
尽量避免触碰伤口,以减少细菌污染 的机会。
03
不同伤口的护理方法
擦伤的护理
总结词
清洁伤口,预防感染
详细描述
对于擦伤,首先需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坏死组织。然后,可以涂抹适量的抗生 素药膏,以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等待自然愈合。
部组织损伤。
护理要点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检查足部 皮肤状况,避免烫伤、刮伤和摩擦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行走。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药物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以控 制感染和改善血液循环。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01
02
03
压疮概述
压疮是由于长期卧床或久 坐导致身体局部长时间受 压,血液循环不畅,皮肤 和软组织受损。
包扎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固定敷料,减少外界污 染,并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保持湿润
01
湿润环境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保 持伤口湿润可以防止结痂的形成 ,避免痂下感染。
02
可以使用适当的保湿敷料(如凡 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等)来保 持伤口湿润。

外科手术伤口的处理

外科手术伤口的处理
术后5-7天,无自觉症状 肥胖病人、高频电刀的使用使切口脂肪
液化增加 诊断:1.切口渗液,脂肪滴;2.无感染、
坏死征象红肿;3.涂片有脂肪滴,无细菌 连续3次培养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Standard template
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1.精细操作,严格止血;2.严密缝合不留 死腔;3.正确实用电刀;4.冲洗伤口,去除坏死 组织;5.腹带加压包扎
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的意义, 手术结束前认真清除切口游离脂肪组织,对于
预防切口液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止血
Standard template
完善的伤口止血,避免形成血清肿 Hematoma,减少伤口感染和裂开
止血方法:压迫止血、结扎、缝扎止血、 电凝止血、药物止血凝胶海绵、速避纱、 纤维蛋白胶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新型敷料
Standard template
生物活性敷料也称密闭性敷料,它能与创面 (ZHOU)围紧密连接,防止干燥,为创面提供一 个低氧、微酸的湿润环境,可通过直接与间接 作用进而加速创伤修复进程,
特点:1.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溶解;2. 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3.促进多种 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4.减轻疼痛与创 面换药时的再损伤,5.不增加感染率,
高频电刀的使用
高频电刀是近年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 操作简单和止血效果好
无限度地和不正确的使用电刀,加重了对 组织的损伤,导致手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如:切口愈合延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 和切口裂开,增加乳腺手术皮下积液、皮 瓣坏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

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

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9、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

中医换药有其独到之处,但通常没有什么无菌观念。

例如: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10、对污染性油性伤口,用松节油洗去油渍。

11、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

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12、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

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

也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

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

13、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用酒精换药可要挨骂了;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14、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15、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高(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注意事项1、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4、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5、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

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6、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生长,肉芽组织本身有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没有明显渗出,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换药,只用碘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

7、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

8、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

换药常用药品1、盐水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刨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

等渗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敷,充填脓腔;等渗盐水溶液用于冲洗创腔;3%~10%盐水具有较强脱水作用,用于肉芽水肿明显的创面。

2、3%双氧水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出氧,具有杀菌作用。

用于冲洗外伤伤口、或恶臭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

3、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作用。

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的伤口,尤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和会阴部伤口。

临床上常采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4、0.1%雷佛奴尔<黄纱条>、0.02%呋喃西林溶液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5、攸琐(漂白粉、硼酸)溶液具有杀菌,防腐除臭,溶解坏死组织的作用。

用于脓液及腐死组织多、恶臭的伤口清洗和湿敷。

本制剂应密闭避光保存,不能久置,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大面积伤口不宜应用,以免吸收过多氯离子。

6、聚乙烯吡酮碘(PVP-I)为新型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芽胞均有效。

0.05%~0.15%溶液用于粘膜、创面、脓腔冲洗;1%溶液用于敷盖无菌切口;1%~2%溶液用于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于慢性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

7、抗生素溶液常用有0.5%新霉素溶液、0.16%庆大霉素、0.5% 金霉素、2%杆菌肽、2%~5%春雷霉素等溶液,用于等待二期缝合的污染伤口、较大创面(如烧伤)植皮前的创面湿敷,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氯霉素滴丸直接植入感染创面,每1cm21粒,每日1次。

8、1%~2%苯氧乙醇溶液对绿脓杆菌具有杀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创面连续湿敷。

9、0.01%~0.05%新洁尔灭和0.02%洗必太溶液用于伤口清洁,后者灌洗切口优于前者。

10、10%大蒜溶液具有杀菌和增强组织细胞吞噬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较好。

11、2%~4%甲紫(龙胆紫)溶液具有杀菌及收敛作用。

用于表浅皮肤或粘膜溃疡的消毒,并促进结痴愈合。

12、纯石炭酸溶液具有腐蚀、杀菌作用。

用纯石炭酸溶液棉签烧灼肛裂和慢性窦道,使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坏死脱落以促进愈合。

用后需用酒精棉签擦拭以中和之,再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3、10%~20%硝酸银溶液用于烧灼肛裂、慢性窦道和腐蚀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后需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4、油剂纱布具有引流、保护创面、敷料不易干燥以及延长换药时间等作用。

创面分泌物少者,可2~3天更换一次。

常用有:①凡士林纱布;②鱼肝油纱布:具有营养和促进肉芽、上皮生长等作用,用于愈合缓慢的伤口。

15、粉剂、软膏类(1)碘仿纱条:具有抗茵、防腐、收敛、去臭和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

用于有腺体分泌的慢性窦道,如肛瘘、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伤口。

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2)10%~20%鱼石脂软膏:有消炎退肿作用,用于早期脓肿;(3)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瘘、胆瘘等四周的皮肤;(4)链霉素软膏:涂于纱布上外敷,用于结核性伤口;(5)2%聚乙烯吡酮碘软膏:用于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疗效满意;(6)百多帮软膏:用于感染性创面。

16、中药类如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紫花烧伤膏、湿润烧伤膏、大青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脓去腐等作用。

小结:碘酒、酒精只能用在表皮完整的地方。

而碘伏不适合用在皮脂丰富的地方。

葡萄糖加胰岛素是为创面肉芽提供营养,高渗盐水则有使水肿肉芽脱水的作用,生理盐水只是起到湿敷的作用,肉芽生长过旺高出皮面则要用硝酸银之类的腐蚀。

肉芽生长很好时可用凡士林纱布保护,换药的原则是要明确进行外科换药的目的,对于用什么换药则需根据伤口情况定。

1、碘酒+酒精脱碘:消毒剂。

2、凡士林纱布:抗炎作用稍弱,但促进肉芽生长。

3、碘伏:深浅皆可,性质湿润。

4、优琐:防腐。

5、高渗葡萄糖+胰岛素+(促生长因子):糖尿病患者的难愈创口。

6、高渗盐:减轻肉芽水肿。

7、庆大霉素针:感染的创口;骨髓炎。

8、新洁而灭或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覆盖都可用,抗厌氧。

9、抗生素粉剂(头孢等):根据药敏实验。

10、云南白药(胶囊):祖国医学。

11、蜂蜜,白砂糖:偏方。

12、SD-ag,SD-zn:收敛。

13、黑药膏拔疥疮:中药配方。

14、神经血管肌腱外露:忌用刺激性药物。

15、紫草油纱条:去腐声肌。

16、凡士林纱条:可作为其他药物的载体,油性(可隔开手指脚趾,隔开血痂,防相邻创面粘和至一起)。

17、碘酒+庆大霉素:可用于褥疮。

18、红霉素软膏等:表皮破损涂抹,无须包扎。

19. 骨髓炎洗剂等处理过渗出多的伤口:干敷料,患肢抬高。

20、需切开时就切开,拆线缝针靠经验。

21、注意换药后患者有无不适:有无药物引起的疼痛;有无切口脑脊液持续外漏;有无伤口持续渗血;有无引起关节脱位或对固定造成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