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

合集下载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注意:碎屑结构与粒屑结构的异同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特征 1、粒屑结构:
(二)碳酸盐岩结构特征分述
粒屑类型——内碎屑
由盆地内部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潮汐或波浪作用 破碎、搬运、沉积的碎屑。(没有内部结构源碎屑
曾允孚(1984)
砾屑:>2mm
砾屑:>2mm
砂屑:2-0.1mm 砂屑:2-0.06mm
粒屑——团粒: 不具内部结构的碳酸盐球状、椭球状的颗
粒。一般认为是生物的粪便。
粒屑——团块:由几个碳酸盐颗粒被灰泥或藻类粘结在一
起而形成——也称为葡萄石。
粒屑——核形石:特殊形状的藻灰岩
图中A、B、C、D、 E、F依次为内碎屑、 生物碎屑、团粒、团 块、豆粒、核形石
二、碳酸盐岩 结构特征
2、生物骨架结构

球粒
球粒亮晶石灰岩
球粒微晶石灰岩
亮晶方解石 微晶方解石
生物岩
三 碳 酸 盐 岩 的 分 类
四、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一)石灰岩类
1、内碎屑灰岩:
(1)亮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稳定环境,如滨浅海; 特征:颗粒支撑、具波痕、交错层理
(2)泥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不稳定环境,如浊流; 特征-基质支撑、具粒序层理。
Na2O、 H2O等
石灰岩的化学成分: CaO占42.61%; MgO占7.9%; CO2占41.58%;
SiO2 占5.91%,
(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CaO占30.4%; MgO占21.8%; CO2占47.8%;
方解石 白云石
菱铁矿 菱镁矿
A.化学式表示:CaCO3、 CaMg(CO3)2、 FeCO3、 MgCO3 B.氧化物表示:CaO(43%)、MgO(8%)、CO2(42%)及SiO2(5.2%),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第九章 碳酸盐岩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岩石类型:石灰岩(方解石>50%);白云岩(白云石>50%)。

它们经常还和陆源碎屑及粘土组成各种过渡类型的岩石。

二、研究意义1、分布广:占沉积岩总量的20%,居第三位,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2、重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岩3、蕴藏丰富的矿产,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资源蕴含铁、铝、锰、磷、硫、石膏、钾盐等层状矿床;铜、铅、锌、汞、锑、砷、铀等多金属层控矿床4、重要的地下水储集岩石三、现代碳酸盐岩的沉积作用和分布1、赤道两侧的南、北纬30°的范围内2、洁净的浅海水域3、动荡—弱动荡的沉积环境4、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的产物5、文石、高镁方解石和低镁方解石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碳酸盐岩的成分: 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 同位素成分一、 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有机质盆外矿物:陆源物质非碳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盆内矿物 (一)、盆内矿物:碳酸盐矿物1.主要的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方解石矿物体系中:方解石、低镁方解石(一般的方解石,很稳定)文石、高镁方解石白云石矿物体系中:白云石、原白云石(富钙的白云石,向白云石转化)2.次要的碳酸盐矿物: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菱镁矿等。

文石(又名霰石)文石是方解石的同质异象变体,含 Mg[CO3]少于 2mol %,属斜方晶系,在现代沉积中常呈针状,有时也呈泥状。

{010}解理不完全,硬度3.5,比重2.9。

基本特征:(1)在现代沉积物中常呈现针状,有时也呈现泥状。

(2)形成有利条件为:温度较高(>15 ℃ ),温暖浅海沉积物以文石为主;pH值> 8;盐度高,超盐条件有利于形成文石;Mg/Ca>2:1(3)海水中文石较方解石易沉淀的原因,李普曼(Lippman)认为与文石成核速度和结晶速度比方解石更快有关。

(4)稳定性较差(介于高镁方解石和方解石间),易于转变为方解石,在古老的碳酸岩中不存在。

SYT 6110-2002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SYT 6110-2002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SY/T 6110-2002代替SY/T 6110-9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特征描述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使用于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的描述。

3.1 构造模型structure model是指气藏构造几何形态及断层分布。

3.2 储层模型reservoir model3.2.2 参数模型parameter model3.2.3 储渗模型reservoir space-permeability channel model3.3 流体模型fluid model5、地层特征5.1 地层层序5.1.1 气田内全部沉积岩系都进行地层层序和岩序描述,含气层是描述的重点,并以地层综合柱状图展示。

5.1.2 钻遇的地层以阶(组)、段或亚段为单位,未钻达的深部地层以统或阶(组)为单位。

5.1.3 描述内容包括层位、深度、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并按此内容编制含气层的地层对比图。

5.1.4 描述含气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测井电性特征。

5.2 储盖组合描述储层和盖层的层位、岩性、厚度及其变化与分布,并作储盖组合的评价。

5.3 储层的细分与对比5.3.1 主要采用岩性与电性对比,用标准层控制的方法进行追踪。

5.3.2 小层命名:系和统用年代地层,组、段、亚段用岩石地层单位。

层用地下地层单位。

5.3.3 编制小层对比图,描述各小层的纵横向变化。

6 构造特征6.1 区域构造6.2 气藏构造: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精细描述含气构造的类型和名称、高点的位置和地面海拔、高点出露地层、构造圈闭的形态、闭合面积、闭合度、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和方向、背斜两翼倾角,并编绘构造剖面图。

要求沿构造长轴方向至少作纵剖面图一张,通过各构造高点至少作横剖面图一张;对于断层、褶皱复杂的构造,应适当增加反映全构造不同变化特征的横向剖面图。

表1 ××气藏构造要素表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描述断层的类型、组系、平面分布、数量及其组合关系。

常见碳酸盐岩的描述实例

常见碳酸盐岩的描述实例

常见碳酸盐岩的描述实例01鲕粒石灰岩(1)手标本描述岩石呈暗紫红色,滴少量稀盐酸强烈起泡,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质纯。

有少量铁质侵染使鲕粒呈红色。

颗粒含量为70%左右,几乎全为鲕粒,鲕粒大多为球形,直径1~2mm,有的鲕粒可见白色的生物碎屑作为核部,同心层厚,且以正常鲕为主,鲕粒分布较均匀。

填隙物约占岩石的30%,成分为亮晶方解石和泥晶两种,以亮晶胶结物为主。

孔隙-接触式胶结。

鲕粒支撑结构。

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

有时可见长形颗粒半定向排列。

定名:暗紫红色鲕粒石灰岩。

(2)薄片描述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占岩石的90%以上,含少量铁质,浸染后使鲕粒颜色变红。

还有少量其他矿物。

结构组分为颗粒、亮晶胶结物和泥晶,分别占岩石的70%、20%、10%。

以鲕粒为主,约占颗粒的90%以上。

含有少量生物碎屑和砂屑。

鲕粒主要为正常鲕,少量为偏心鲕、表鲕和变形鲕,还有少量藻鲕。

正常鲕多而大,直径1~2mm,同心层数多面分布密集,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可见少量方解石晶体切割同心层。

核部成分多样,主要为棘皮类、三叶虫生物碎屑,也有砂屑作为核部,同心层的厚度大于鲕核直径。

偏心鲕同心层分布疏密不均,鲕核偏向一侧。

表鲕同心层厚度小于鲕核直径,有的表鲕的核部为棘皮类生物骨骼,仅有少数同心层环绕。

变形鲕发生破裂或片状剥离,有的变形鲕内部结构保存较好,仍清楚可见。

生物碎屑含量低,主要为长条形的三叶虫碎屑,它们独立存在于岩石中。

砂屑含量较低,由泥晶方解石组成,具有一定的磨圆度。

填隙物包括亮晶和泥晶两种,以亮晶为主,约占岩石的20%,泥晶约占岩石的10%。

亮晶方解石干净,透明度好,以细晶为主,具有栉壳状结构,可见两个世代的亮晶方解石,第一世代的晶体自形程度较高,围绕颗粒边缘呈犬牙状生长;第二世代的方解石多为他形或半自形,分布在孔隙中央,晶粒接触界线较平直。

泥晶方解石表面污浊,透明度差。

这些泥晶多经重结晶作用形成粉-细晶,晶粒之间接触界面不规则,有三重接触现象。

钻井地质——岩屑识别与描述——碳酸盐岩

钻井地质——岩屑识别与描述——碳酸盐岩

钻井地质——岩屑识别与描述——碳酸盐岩AT40井油迹砂屑泥晶灰岩:浅黄灰色;矿物成分为方解石100%;具砂屑泥晶结构,泥晶75%,砂屑25%;砂屑成分为灰白色方解石颗粒,粒径0.50-2.00mm,次圆-圆状;岩屑呈碎条状,性硬、脆,断口呈贝壳状,滴加浓度5%的稀盐酸反应强烈,完全反应残留液较清澈,残留物见少量黑色有机质,滴加镁试剂无蓝色沉淀生成。

岩屑中见少量灰白色半透明方解石晶体,呈半自形-它形晶,晶粒0.5-2.5mm;见少量微裂缝被黑色有机质或次生方解石半充填-全充填。

少量岩屑面上可见微量黄铁矿晶体,呈星点状分布。

油迹泥晶砂屑灰岩:浅黄灰色;矿物成分方解石100%,具泥晶砂屑结构,泥晶30-40%,砂屑60-70%;其中砂屑成分为方解石,粒径0.5-2.0mm,次圆-圆状;岩屑呈片状,性硬、脆,断口呈贝壳状,滴5%稀盐酸反应强烈,完全反应残留液较清澈,残留物见少量黑色有机质,滴加镁试剂无蓝色沉淀生成。

岩屑中见少量灰白色半透明方解石晶体,呈半自形-它形晶,晶粒0.5-1.0mm;少量微裂缝被黑色有机质或次生方解石半充填-全充填。

少量岩屑面上可见微量黄铁矿晶体,呈星点状分布。

泥质泥晶灰岩:浅灰色,色匀,矿物成分中方解石占70-75%,泥质占25-30%,泥质分布均匀;泥晶结构;岩屑呈片状,性硬、脆,致密,断口呈平坦状;滴5%稀盐酸反应强烈,完全反应溶解液较浑浊,残留物为黄色泥质,滴镁试剂无蓝色沉淀生成。

泥质泥晶灰岩:黄灰色,矿物成分中方解石占65-75%,泥质占25-35%,泥质分布均匀,泥晶结构,性硬、脆,致密,岩屑呈片状,断口呈贝壳状;滴5%稀盐酸反应强烈,完全反应溶解液浑浊,残留物为黄色泥质,滴镁试剂无蓝色沉淀生成。

泥质泥晶灰岩:黄灰色,矿物成分中方解石占60-70%,泥质占30-40%,泥质分布较均匀,泥晶结构,性硬、脆,致密,岩屑呈片状,断口呈贝壳状;滴5%稀盐酸反应强烈,完全反应溶解液浑浊,残留物为黄色泥质,滴镁试剂无蓝色沉淀生成。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第一类型碳酸盐类岩石碳酸盐类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和生物碳酸盐岩。

一、颗粒碳酸盐岩该类岩石由颗粒和填隙物两大部分组成。

颗粒主要包括内碎屑(砾屑、砂屑和粉屑)、鲕粒、生物碎屑、球粒、团块等。

填隙物由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只有泥晶基质,二是只有亮晶胶结物,三是既有泥晶基质也有亮晶胶结物。

定名颜色+岩石单层厚度+结构+矿物成分。

如:深灰色厚层状鲕粒灰岩。

颜色——深灰色。

岩石单层厚度——厚层状。

结构——鲕粒(鲕状)结构。

矿物成分——方解石,鲕粒和填隙物都是方解石。

描述1、颜色由颜色的色调和深浅组成,符合少前多后的原则,多用色谱表中的单色和双色混合色描述,尽量避免用三色混合色描述,可用生活自然色。

如浅黄绿色,浅—颜色的深浅,黄绿—颜色的色调,绿多黄少。

又如橄榄色(生活自然色)。

先描述岩石新鲜面颜色,再描述风化面颜色。

2、单层厚度的规定块状层 >100cm 厚层 100—50cm 中厚层 50—10cm 薄层 10—1cm 微薄层 <1cm注意测量岩层单层厚度的范围及主要的单层厚度。

3、结构当颗粒的含量大于岩石总量的90%时,填隙物可不参加定名,主要有如下结构:(1)、单颗粒结构砾屑结构、砂屑结构、粉屑结构、鲕粒(或鲕状)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球粒结构、团块结构等。

(2)复合颗粒结构A、以两种颗粒为主的结构少前多后复合定名,如砂屑鲕粒结构,砂屑少鲕粒多,并且二者的含量都大于5%。

B、三种(含三种)以上颗粒的结构,同A,如生物碎屑砂屑鲕粒结构;但是如果三种颗粒的含量相当,就可称为颗粒结构。

当颗粒的含量占岩石总量的50—90%时,填隙物要参加定名。

以泥晶为主时,为泥晶某某颗粒结构,如泥晶砾屑结构;以亮晶为主时,亮晶某某颗粒结构,如亮晶鲕粒结构等。

当颗粒的含量为岩石总量的25—50%时,颗粒在前泥晶在后,为颗粒泥晶结构。

某某颗粒泥晶结构,如鲕粒泥晶结构。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叠层石的形态变化多样,明显地受环境因素 的制约。基本形态有层状、波状、柱状及锥状。
山东汶南寒武系
安徽淮南寒武系
叠层石的形态与水动力条件有关
六、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 1.化学成分分类: 碳酸盐占 50% 以上( CaCO3 、 MgCO3 、 SrCO3 等),主要 用于经济地质上的分类,区分矿与非矿,在岩类学研究上一般不 以此为分类标准。 2.矿物成分分类:
缝合线(styolite)
缝合线是一种裂缝构造。
常见于碳酸盐岩中,但也出现在石英砂岩、
硅质岩及蒸发岩中。
在岩层的切面上,它呈现为锯齿状的曲
线——缝合线
在平面上,它呈现的参差不齐凹凸起伏 的面——缝合面; 从立体上看,这些凹下或凸起的大小不 等的柱体——缝合柱。
缝合线大小:1mm~几十厘米(起伏)
矿物的转化作用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矿物的同质多象转化,这种转化仅 发生晶格和晶形的变化,并不发生化学成分的 变化,如文石转变为低镁方解石即属这种类型。
另一种变化有离子的带出即有化学成分的 变化,但不发生晶格和晶形的变化,如高镁方 解石转化为低镁方解石有镁离子的带出,但无 晶格和晶形的变化 。
重结晶作用分简单重结晶作用和应变重结 晶作用。

七、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1.内碎屑灰岩 2.生物屑灰岩 3.鲕粒灰岩 4.球粒/团粒灰岩 5.泥(微)晶灰岩 6.结核状(瘤状)石灰岩 7.生物礁灰岩 8.其它灰岩类:非海相碳酸钙沉积 9.白云岩 10.菱镁矿 八、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 九、碳酸盐岩的矿产利用(P158) 石灰岩、白云岩、菱铁矿
产状:有的与层面平行,甚至与层面一致, 有的则与层面交叉。
生物生长构造—叠层构造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鲕粒
鲕粒是具有核心和包壳结构的球状一椭球形颗粒,可以简称为“鲕”。鲕粒是碳酸盐中最特征最易于识别的 的颗粒之一。鲕粒还常出现在铝质岩、硅质岩和铁质岩等化学沉积岩石类型中。鲕粒的粒径大小,一般在0.25mm 至2mm,尤其以0.5mm至1mm居多,大于2mm和小于0.25mm的鲕粒较少见。鲕粒形态多呈圆球形、椭球形,在尚未 固结时受应力作用可呈塑变形态。鲕粒的核心可以是内碎屑、化石(完整的或破碎的)、球粒、陆源碎屑颗粒,还 可以是先期的鲕粒等;包壳常为同心层状的泥晶方解石(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鲕粒主要由文石组成),还可以是泥晶 门云石。有的鲕粒包壳具有放射状结构,此放射结构可以穿过整个同心层,也可只限于几个同心层中。
碳酸盐岩中混入的非碳酸盐成分有:石膏、重晶石、岩盐及钾镁盐矿物等,此外还有少量蛋白石、自生石英、 海绿石、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常见的陆源混入物有粘土、碎屑石英和长石及微量重矿物。陆源矿物含量超过 50%时,则碳酸盐岩过渡为粘土或碎屑岩。
包括下列几种。
①粒屑结构,按粒径大小分为:砾屑(粒径>2毫米)、砂屑(粒径2~0.062毫米)、粉屑(粒径0.062~ 0.032毫米)、微屑(粒径0.032~0.004毫米)和泥屑(粒径<0.004毫米)。砾屑的排列方位、粒度组成和分选性 是分析碳酸盐沉积物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由核心和包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毫米的球形或椭球形的颗粒为鲕粒。由 富藻纹层组成的球形包粒为藻包粒。由微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不具内部构造的、表面光滑的球形或卵形颗粒称球 粒或团粒。外形不规则的复合颗粒集合体为团块及凝聚颗粒等。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油岩。全世界50%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于碳酸盐岩中。碳酸盐岩还常与许多固体沉积矿 藏共生,如铁矿、铝土矿、锰矿、石膏、岩盐、钾盐、磷矿等,而且是许多金属层控矿床的储矿层,如汞、锑、 铅、锌、铜、银、镍、钴、铀、钒等。碳酸盐岩本身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矿产,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方 面。

碳酸盐岩地质

碳酸盐岩地质

碳酸盐岩地质碳酸盐岩地质是地球地壳中重要的地质类型之一,它由碳酸盐矿物构成,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苦土石等。

碳酸盐岩地质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重要的地球科学意义,不仅是制约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重要载体,还是重要的工程材料和旅游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碳酸盐岩地质的形成过程、特征、分类以及相关的地质现象。

碳酸盐岩地质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两种:沉积和变质。

沉积是指碳酸盐岩在地壳表面或地下盆地中通过生物和物理化学作用在长时间内沉积积聚形成的过程。

变质是指碳酸盐岩在地壳深部因高温、高压等条件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大理岩麋状岩等。

碳酸盐岩地质一般形成在大洋盆、古海湖盆以及海洋沉积物沉积区等地,这些地区通常富含钙离子和碳酸盐离子,有利于碳酸盐岩的形成。

碳酸盐岩地质具有独特的特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和密度,并且容易溶解。

由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性质,碳酸盐岩地质在地下水和包括酸雨在内的大气降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各种地下溶洞、地下溶蚀河道和喀斯特地貌等。

此外,碳酸盐岩地质还具有脆性强、可塑性差等特点,容易发生断裂和折叠等构造变形。

根据碳酸盐岩的物质组成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其细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石灰岩、白垩纪石灰岩、多石级石灰岩和大理岩等。

石灰岩是由方解石或白云石主要组成的碳酸盐岩地质,广泛分布在地球各个地区。

白垩纪石灰岩是白垩纪时期沉积的石灰岩,常见于地球上许多地区的山脉和高原上。

多石级石灰岩是由多种碳酸盐矿物和其他沉淀物组成的碳酸盐岩地质,广泛分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大理岩是由大理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地质,常见于地壳深部,是中高温和高压下的产物。

与碳酸盐岩地质相关的地质现象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岩地区地表和地下发育的特殊地形,包括天坑、溶洞、地下河等。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密切相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溶蚀通道。

碳酸盐岩的特征与应用

碳酸盐岩的特征与应用

碳酸盐岩的特征与应用碳酸盐岩是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碳酸盐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

1.特征:(1)岩石组成: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黄铁矿、硫化物、膨润土等。

(2)岩石结构:碳酸盐岩通常以晶粒或胶结体的形式存在,晶粒可以是细粒状、块状、针状等。

碳酸盐岩也常见于层状、柱状、块状等构造。

(3)岩石颜色:碳酸盐岩的颜色多样,有白色、灰色、黄色、棕色、绿色等。

这些颜色的变化与岩石中含有的杂质和氧化程度有关。

(4)溶解性:碳酸盐岩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容易被地下水溶解形成洞穴、溶洞等地貌。

2.应用:(1)建筑材料:碳酸盐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纪念碑等。

其质地坚硬、耐久,色泽美观,可以制作出各种花纹和雕塑作品。

(2)石灰制品:碳酸盐岩中的方解石可以炼制成石灰石,并且经过煅烧反应制成石灰、石灰石粉等石灰制品。

石灰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

(3)矿产资源:碳酸盐岩中常常夹带有金、银、铅、锌、铜等有价值的金属矿物,这使得碳酸盐岩成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同时,碳酸盐岩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石油类矿藏的顶盖岩层。

(4)地下水工程:由于碳酸盐岩的溶解性,形成了众多的地下洞穴和溶洞。

这些地下空间可以作为地下水的储集和流动区域,利用碳酸盐岩的特性可以开展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开采和利用。

(5)环境工程:碳酸盐岩在环境修复和废弃物处理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将二氧化碳(CO2)以固态形式储存在碳酸盐岩中,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石灰制品和矿产资源使用,还可以用于地下水工程和环境工程等方面。

对于碳酸盐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1、碎屑岩的描述方法岩屑鉴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鉴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逐包鉴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

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物、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

要求定名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练.1。

1 颜色描述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前,次要颜色在后).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

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等。

1.2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1。

2。

1 粒级划分标准(见表1)1.2.2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a.优势粒级定名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它种粒级含量均<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b.主、次粒级定名法:岩石中两种粒级的含量均<50%,又都≥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在后面。

c.不等粒砂岩的命名:岩石中有三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50%,但都>20%,任何两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粒砂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见表2)1。

2.3 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命名1。

2.3.1 粒度分类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d.砾石含量≤10%为含砾砂(泥)岩1.2.3。

2 圆度分类:砾石:圆状、次圆状砾石≥50%;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总量的50%1.2.3。

3 成分分类: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分单一,某成分砾石占75%以上,叫××砾(角砾)岩b.复成分砾(角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成分组成,亦统称砾(角砾)岩1.3 碎屑岩成分命名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对能够识别的矿物成分,岩石碎屑成分及指相矿物(如海绿石、菱铁矿、黄铁矿等)进行描述,并目估重要矿物的百分含量。

碳酸盐岩的描述

碳酸盐岩的描述

实验七碳酸盐岩的描述(2-4学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及特征。

2.掌握碳酸盐岩分类与命名的原则和方法。

3.学会对碳酸盐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观察和描述常见的几种碳酸盐岩类型的标本,给予正确命名,并初步分析其形成条件。

三、实验指导(一)碳酸盐岩观察和描述的一般程序碳酸盐岩标本的观察及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岩石的颜色2.组成成分3.结构类型4.沉积构造5.生物化石6.成岩后生变化7.定名8.形成条件分析(二)碳酸盐岩手标本观察和描述的内容及方法1.观察和描述岩石的颜色岩石颜色描述时其方法同陆源碎屑岩,要分清新鲜面颜色和风化面颜色,因为颜色反映组成物质成分、形成环境以及后生变化等。

描述时可采用复合色,如灰白色、黑灰色等。

主要颜色放后,次要颜色放前。

2.观察和描述组成成分①鉴定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碳酸盐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是岩石定名的基础,碳酸盐矿物较多,其鉴定特征如表7-1,但常见的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其特征相似,鉴定时可根据以下几点加以区别:①加冷稀盐酸起泡程度;②晶形及其内部构造;③双晶带与菱形解理对角线关系等,即可将方解石和白云石区别开,然后根据其含量确定岩石成分名称(见表7-2),如灰岩、白云岩及其一系列过渡岩石名称。

表7-1 几种主要碳酸盐矿物肉眼鉴定特征表②鉴定岩石中粘土矿物的含量碳酸盐岩中经常混有粘土矿物,其含量的多少影响岩石成分和定名。

要获得准确的含量通常是做不溶解残余测定,即是用10%的盐酸溶解样品得到不溶解的粘土后称重,计算百分含量。

标本鉴定可以根据岩石致密细腻程度和滴酸后留下泥痕程度。

起泡越弱并留泥痕越明显含泥越多。

根据含泥质的多少定岩石名称时参见表7-2。

表7-2 碳酸盐岩成分分类表③鉴定陆源混入物的成分和含量:陆源混入物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的碎屑,粒度比较小,多为砂或粉砂。

④鉴定非碳酸盐自生沉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非碳酸盐自生沉积矿物常有石膏、硬石膏、重晶石、海绿石等。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主要由碳酸盐矿物(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镁矿等,其次为石英、云母、长石和粘土矿物等;化学成分主要为CaO、MgO和CO2,其次为SiO2 、TiO2 、FeO、Fe2O3、Al2O3、K2O、Na2O、H2O以及某些微量元素。

通常为灰色、灰白色。

性脆。

具粒屑(如岩屑、生物碎屑等)、生物骨架(如珊瑚、层孔虫等)、晶粒(粗晶、中晶、细晶、微晶等)和残余(残余生物、残余鲕状)结构。

构造类型复杂、多样,有叠层构造(如常见于潮坪地区的叠层石)、乌眼构造和缝合线构造。

多呈厚层或薄层状产出。

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大岩石类型。

①石灰岩类。

主要矿物为方解石(>50%),其次为白云石、菱镁矿、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泥晶灰岩、石灰华和泉华等。

②白云岩类。

主要由白云石(>50%)组成,其次为方解石、菱镁矿、石英、长石、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同生白云岩、碎屑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等。

因受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发生白云岩化、膏化、硅化、重结晶及溶蚀等后生作用。

岩性较脆弱,易遭风化溶蚀,在碳酸盐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景观,通称喀斯特地形。

碳酸盐岩在地壳中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20%,几乎在各个地史时期都有形成。

中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也广泛分布有碳酸盐岩,其成岩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许多金属矿产(如铜、铅、锌、汞、锑、钼、钴、银等)和非金属矿产(如重晶石、天青石、石棉、自然硫、水晶、萤石、冰洲石等)在成因上都与碳酸盐岩有关。

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总储量的50%,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流纹岩(rhyolite)一种酸性喷出岩。

成分与花岗岩相当。

灰白色或浅粉红色。

常见有流纹构造和斑状玻璃质、球粒、霏细、显微文象等结构。

碳酸盐岩基础知识

碳酸盐岩基础知识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二叠系至中三叠统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沉积了以石灰岩、白云岩、膏盐岩为主的岩类.一直以来,该区是四川盆地油气开发的主要层系,并以中下三叠统、二叠系、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

⏹在碳酸盐岩岩类中,对于石灰岩、白云岩及二者的过渡型岩石,现场肉眼不易区分,常使用化学鉴定法,如稀盐酸法、三氯化铁染色法、硝酸银和铬酸钾染色法来加以鉴定.同时还可结合录井参数如钻时相对变化量、扭矩相对变化量等来辅助判定岩性.⏹酸盐岩储集层,由于强烈的次生变化,特别是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使储集空间具有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和分布不均的特点,因此在碳酸盐岩地质录井中必须把握以下要点:⏹1、在岩性观察和描述时,要特别注意白云岩和白云石化,尤其要注意由潮间和浅滩环境形成的粉晶白云岩或粒屑白云岩;大气淡水与海水混合作用形成的中-细晶白云岩、礁块白云岩;潮间-潮上带形成的粉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2、注意对粗结构岩石的观察和描述。

主要为发育滩相带及斜坡相带,在纵向上发育于沉积旋回中部的水退阶段的岩石,如粗粒和粗晶鲕状灰岩、介屑灰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礁灰岩等。

⏹3、注意对岩石缝、洞、孔的观察统计⏹一是注意观察统计岩屑中的次生矿物,注意研究统计次生矿物的总量和自形晶含量,求出它所占次生矿物的百分比,绘制出自形晶次生矿物百分比曲线,再结合钻时曲线,判断缝洞发育层段。

⏹二是注意对储层岩心孔、洞、缝的观察统计,注意统计张开缝、未充填缝-半充填缝、洞的数量,注意观察裂缝与裂缝、孔洞与孔洞、裂缝与孔、洞的相互关系;注意统计分析缝洞层的孔、渗性.⏹三是注意对钻进中钻井参数异常情况的掌握与分析,当发生钻具放空、钻时降低、泥浆漏失或跳钻、蹩钻等现象时,为钻遇洞缝层的标志,常有井漏、井喷或流体产出。

⏹四是注意对岩石薄片显微孔、缝的统计分析。

⏹鉴于碳酸盐岩组构的复杂性,在现场录井工作中仅凭肉眼及放大镜观察,已不有满足需要,采用薄片鉴定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解释及应用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解释及应用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解释及应用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碳酸盐岩中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特征的方法。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类矿物组成的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等。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复杂的组分和结构,而微相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岩石的成因、性质和储层特征。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岩石中的颗粒、胶结物和空隙等组分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颗粒类型和组成:通过观察岩石中的颗粒组成和分类,可以了解岩石的物源性质、形成环境以及岩石的颗粒分选特征。

2. 胶结物类型和特征:碳酸盐岩中的胶结物主要包括胶结粘土、黏土矿物以及碱性胶结物等。

通过观察这些胶结物的类型和特征,可以了解岩石的胶结程度和孔隙度等重要指标。

3. 空隙类型和分布:碳酸盐岩中的主要储集空隙有晶间孔隙、晶内孔隙和裂缝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空隙的类型和分布,可以了解岩石的孔隙度、渗透性和储层特征。

4. 岩石结构和组织:碳酸盐岩的结构和组织通常受到生物作用的影响,主要包括泥块状结构、骨架结构、晶粒胶结结构和晶间胶结结构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结构和组织,可以了解岩石的成因和地质演化过程。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在油气勘探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确定储层特征:通过观察岩石的微相特征,可以确定岩石的孔隙度、孔隙结构和孔隙连通性等,从而评估岩石的储集空间和储集能力。

2. 预测储层类型:通过观察岩石中的颗粒和胶结物特征,可以推测岩石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类型,为储层评价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 确定岩石性质:通过观察岩石中的颗粒和胶结物特征,可以确定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连通性等,从而评估岩石的物性和渗流特征。

4. 识别岩石发育演化过程:通过观察岩石的结构、组织和胶结物特征,可以了解岩石的成因和发育演化过程,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除此之外,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还可以用于岩石分类、岩石成因研究、储层评价和油藏描述等方面。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1、颜色描述碳酸盐岩以灰色为主。

要注意观察、描述颜色的变化与矿物色及含量的关系:与粒屑的大小、晶粒大小及结晶度的关系:与铁质、有机质等混合物含量的关系。

还应注意表生风化作用的影响。

2、岩石命名2.1 在现场工作中,用5-10%的稀盐酸和镁试剂对碳酸盐岩进行试验,作初步的成分分类命名(见表)。

岩石名称白云质灰质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膏石灰岩白云岩试剂强烈起立即起泡稍待片刻才起泡,反不起泡或起泡较弱反应盐酸反应强度应强度微弱起泡完后岩样表面无反应泡并有中等,反应很慢很微5-10%有粘土腊响声有延续性弱无蓝色少许蓝色有蓝色明显蓝色无蓝色无反应镁试剂 10%沉淀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在用稀盐酸区分岩石类型时,应注意岩石的新鲜程度、岩石的孔隙性及渗透性、岩石表面粘附的碳酸盐粉末等因素的影响,要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再结合其它岩性特征定出岩石名称。

2.2 按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白云石及泥质等组分的含量进行分类命名(见表)岩类方解石(%)白云石(%)岩石名称100-900-10石灰岩石灰岩类90-7510- 25含白云质灰岩75-5025- 50白云质灰岩50-2550- 75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类25-1075- 90含灰质白云岩10-090-100白云岩石灰岩、白云岩与粘土岩间的过渡类型分类命名岩类方解石或白云石( %)粘土矿物(%)岩石名称100-900-10灰岩或白云岩灰岩90-7510- 25含泥质灰岩或含白云岩类泥质白云岩75-5025- 50泥灰岩或泥质白云岩灰质泥岩或白云质泥岩50-2550- 75含灰质泥岩或含白云质25-1075- 90泥岩类泥岩10-090-100泥岩2.3成分命名原则a.某矿物含量> 50%为岩石基本名称。

如灰岩、白云岩。

b.某矿物含量为 25-50%为岩石辅助名称,在基本名称前以“质”表示,如泥质灰岩。

c.某矿物含量为 10-25%,为次要辅助名称,加在辅助名称前以“含”表示,符号用岩石基本名称花纹,如含白云质灰岩。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1、颜色描述碳酸盐岩以灰色为主。

要注意观察、描述颜色的变化与矿物色及含量的关系:与粒屑的大小、晶粒大小及结晶度的关系:与铁质、有机质等混合物含量的关系。

还应注意表生风化作用的影响。

2、岩石命名2.1在现场工作中,用5-10%的稀盐酸和镁试剂对碳酸盐岩进行试验,作初步的成分分类命名(见表)。

在用稀盐酸区分岩石类型时,应注意岩石的新鲜程度、岩石的孔隙性及渗透性、岩石表面粘附的碳酸盐粉末等因素的影响,要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再结合其它岩性特征定出岩石名称。

2.2 按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白云石及泥质等组分的含量进行分类命名(见表)石灰岩、白云岩与粘土岩间的过渡类型分类命名2.3成分命名原则a.某矿物含量>50%为岩石基本名称。

如灰岩、白云岩。

b.某矿物含量为25-50%为岩石辅助名称,在基本名称前以“质”表示,如泥质灰岩。

c.某矿物含量为10-25%,为次要辅助名称,加在辅助名称前以“含”表示,符号用岩石基本名称花纹,如含白云质灰岩。

d.某矿物<10%,一般不参加定名,具特殊意义的可参与定名,加在“含”者之前。

如:海绿石4%、泥质10%、白云石30%、方解石65%,定为含海绿石泥质白云质灰岩。

e.当碳酸盐中混入陆源碎屑时,按上述原则参加定名。

如:砂质灰岩。

f.如岩石由方解石、白云石、泥质组成,各矿物含量皆小于50%时,则主要考虑方解石加白云石总含量与泥质含量的多而定。

碳酸盐矿物多则泥质在前,反之则泥质在后。

两个碳酸盐矿物联合时,以含量多者放在后面。

如:泥质含量<10%时,称云灰岩或灰云岩。

白云石含量为10-25%时,称含白云质灰岩(不论泥质含量多少,灰质始终放在联合名称之后),其余类推。

岩石花纹不表示“含”,如含白云质泥灰岩,岩石花纹中只表示泥灰岩即可。

泥质、方解石、白云石含量都>25%时,称泥云灰岩或泥灰云岩。

g.如岩石由方解石、泥质、砂质组成时,各矿物含量均<50%时,则把含量25-50%的成分,以少在前,多在后的方式联合定名,含量<25%时原则同上。

碳酸盐岩形成及类型

碳酸盐岩形成及类型
(3)亮晶胶结物 指充填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其他矿物,
如白云石、石膏等。
2.晶粒结构
3.生物格架(生物骨架)
生物骨架是礁碳酸盐岩不可缺少的组分,它主要由 原地生长的造礁群体生物(如珊瑚、苔藓虫、层孔 虫、藻类等)的坚硬骨骼组成的碳酸盐格架。
观察描述内容 1、颜色的观察与描述 描述石灰岩的颜色与碎屑岩一样,既要注意岩石新鲜 面的颜色,又要注意岩石风化面的特征。在描述时,我 们可以应用七大基本色,还可应用它们的复合色。必要 时要加深或浅词来修饰。有时可按实物形容颜色,如猪 肝色等。石灰岩一般为浅灰色、灰色和灰白色。由于混 入不同成分的杂质,岩石可称不同的颜色,如深灰色为 富含有机质(炭质或沥青)所引起。
(三).生物骨架石灰岩类
生物骨架石灰岩又称礁灰岩,是一种具有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 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它是由造礁生物(如群体珊瑚、钙藻类、苔藓 虫、层孔虫、腕足类、软体动物等)的遗体在原地堆积并被碳酸盐胶 结而成,如藻礁灰岩、珊瑚礁灰岩等。由于生物礁灰岩多孔,渗透性 良好,因此常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良好的 油源岩。
红色泥晶亮晶含骨屑缅粒灰岩。
三、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1、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碳酸盐岩 可分为两大类: 石灰岩类:方解石含量大于50%, 白云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 泥灰岩:二者之间过渡类型。 在碳酸盐岩与粘土岩、砂岩或粉砂岩之间也都存在一些过渡类型的 岩石。其分类命名原则类似于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定名原则。
2、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1)颗粒,相当于通常所说的颗粒; 2)微晶方解石泥或简称为微晶,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灰泥或泥晶; 3)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或简称为亮晶。
亮晶石灰岩:主要由颗粒组成,其粒间孔隙主要为亮晶方 解石充填,或者为孔隙,仅含很少量的微晶方解石泥。这种 石灰岩是在水动力条件很强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强大的和 持续的水流或波浪使颗粒得到很好淘洗,并把微晶方解石泥 从沉积环境中冲洗走,因此沉积下来的主要是分选很好的颗 粒。在颗粒沉积以后,从粒间水中沉淀出亮晶方解石,就成 了颗粒间的胶结物。这样,就形成了亮晶石灰岩。这种石灰 岩和碎屑岩中粘土含量很少的砂岩很相似。

岩屑描述实例

岩屑描述实例

岩屑描述实例一、泥岩类描述顺序:颜色主次、质地、硬度、造浆程度、含有物。

二、煤层描述顺序:颜色,质地,光泽,染手程度,含有物,可燃性三、页岩类描述顺序:颜色,质地,页理发育情况,含有物,可燃性(碳质页岩),荧光性(油页岩)。

四、膏盐岩类泥膏岩:以灰白色或浅灰白色为主,局部泥质含量重者呈浅褐色或浅褐灰色。

微含灰质(碳酸钙含量1~3%),泥质分布不均,局部富集(岩心可见泥质呈条带状分布);石膏手捻呈粉末状,有滑腻感,性软。

岩屑呈团块状。

五、砂岩类描述顺序:颜色主次,砂粒成分(矿物、岩屑或岩块----砾石,含砾或砾状砂岩要估计砾石的百分含量)、结构、分选、磨圆、胶结物及胶结程度;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性描述。

六、砾岩类描述顺序:砾石及胶结物颜色在3种以上,应描述主要颜色、次要颜色、少量、微量颜色;砾石成分(三大类岩块)、结构、直径、外形、分选、磨圆,充填物成分、充填物结构、含量,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程度;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性描述。

七、碳酸盐岩类按标准规定的顺序:颜色、矿物成分、结构、含有物、物理性质、构造、成岩后生作用、孔隙缝洞、含油气情况。

八、火山岩类安山岩:红褐色为主,部分浅褐色(蚀变后多呈褐色、绿色及灰白色)。

肉眼可见斑晶矿物,通常以斜长石、角闪石、辉石为主,少量黑云母。

斑状玻璃质结构。

常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气孔,气孔发育者可见熔渣构造,气孔被碳酸盐、硅质、绿泥石充填后则为杏仁构造。

性硬、脆,致密。

岩屑呈碎块状。

凝灰岩(火山碎屑岩):以灰白色为主,少量灰色。

成分属玻屑为主的火山灰。

凝灰结构,疏松多孔,粗糙感明显。

岩屑呈豆状。

玄武岩1:黑色、灰黑色为主,局部可见暗红及暗绿色。

肉眼可见的斑晶矿物有辉石、斜长石及褐红色伊丁石(由橄榄石变化)。

斑状隐晶质结构。

常见气孔和杏仁构造,杏仁石常为方解石、绿泥石、斜长石、蛋白石、玉髓等。

性硬。

岩屑多呈碎块状,少量片状。

玄武岩2:即蚀变玄武岩,现场极易与泥岩相混。

矿物岩石课件:碳酸盐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矿物岩石课件:碳酸盐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三、描述要求
碳酸盐岩结构
粒屑结构 泥晶结构 晶粒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 残余结构
颗粒的类型及含量 亮晶胶结物成分和含量 泥晶基质特征及含量
三、描述要求
➢鲕粒结构:颗粒为主要为鲕粒,大小1mm~2mm,含量约70%。
三、描述要求
碳酸盐岩结构
粒屑结构 泥晶结构 晶粒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 残余结构
晶粒大小、自形程度、相 互关系等
三、描述要求
黑灰色
灰白色
三、描述要求
岩石的成分 碳酸盐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是岩石定名的基础,常见的碳酸盐矿物为方
解石和白云石。
白云石
方解石
三、描述要求
碳酸盐矿物肉眼鉴定特征表
鉴定特征 矿物
颜色
方解石 (Ca[CO3])
无色(冰洲石),白 色,含杂质呈各种
颜色
白云石
白色,淡黄色,粉
(CaMg[CO3]2)
三、描述要求
岩石的成分
➢ 陆源混入物的成分和含量:陆源混入物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的碎屑,粒度 比较小,多为砂或粉砂。
➢ 非碳酸盐自生沉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非碳酸盐自生沉积矿物常有石膏、 硬石膏、重晶石、海绿石等。它们都具有反映成因的意义。
三、描述要求
在岩石成分鉴定的基础上,按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三种成分含量分类 定名。
四、描述实例
岩石新鲜面呈深灰色。风化面呈浅灰色。 滴少量稀盐酸强烈起泡。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 石。具泥晶结构;致密隐晶质,因颗粒细,肉 眼无法观察其颗粒界线。块状构造,具贝壳状 端口。定名:深灰色泥晶灰岩。
谢谢观看
灰色亮晶鲕粒灰岩
四、描述实例
岩石中粒屑呈紫红色,填隙物深灰色。 滴少量稀盐酸强烈起泡。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岩石具粒屑结构,颗粒为内碎屑,大小约 3mm~10mm,含量约35%,多为竹叶状,暗色,无光泽。岩石总体为基底 胶结。岩石呈致密块状,无层理。定名:紫 红色泥晶竹叶状砾屑灰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盐岩类描述方法1、颜色描述碳酸盐岩以灰色为主。

要注意观察、描述颜色的变化与矿物色及含量的关系:与粒屑的大小、晶粒大小及结晶度的关系:与铁质、有机质等混合物含量的关系。

还应注意表生风化作用的影响。

2、岩石命名2.1在现场工作中,用5-10%的稀盐酸和镁试剂对碳酸盐岩进行试验,作初步的成分分类命名(见表)。

在用稀盐酸区分岩石类型时,应注意岩石的新鲜程度、岩石的孔隙性及渗透性、岩石表面粘附的碳酸盐粉末等因素的影响,要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再结合其它岩性特征定出岩石名称。

2.2 按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白云石及泥质等组分的含量进行分类命名(见表)石灰岩、白云岩与粘土岩间的过渡类型分类命名2.3成分命名原则a.某矿物含量>50%为岩石基本名称。

如灰岩、白云岩。

b.某矿物含量为25-50%为岩石辅助名称,在基本名称前以“质”表示,如泥质灰岩。

c.某矿物含量为10-25%,为次要辅助名称,加在辅助名称前以“含”表示,符号用岩石基本名称花纹,如含白云质灰岩。

d.某矿物<10%,一般不参加定名,具特殊意义的可参与定名,加在“含”者之前。

如:海绿石4%、泥质10%、白云石30%、方解石65%,定为含海绿石泥质白云质灰岩。

e.当碳酸盐中混入陆源碎屑时,按上述原则参加定名。

如:砂质灰岩。

f.如岩石由方解石、白云石、泥质组成,各矿物含量皆小于50%时,则主要考虑方解石加白云石总含量与泥质含量的多而定。

碳酸盐矿物多则泥质在前,反之则泥质在后。

两个碳酸盐矿物联合时,以含量多者放在后面。

如:泥质含量<10%时,称云灰岩或灰云岩。

白云石含量为10-25%时,称含白云质灰岩(不论泥质含量多少,灰质始终放在联合名称之后),其余类推。

岩石花纹不表示“含”,如含白云质泥灰岩,岩石花纹中只表示泥灰岩即可。

泥质、方解石、白云石含量都>25%时,称泥云灰岩或泥灰云岩。

g.如岩石由方解石、泥质、砂质组成时,各矿物含量均<50%时,则把含量25-50%的成分,以少在前,多在后的方式联合定名,含量<25%时原则同上。

如:砂质35%,泥质20%,方解石45%。

定名:含泥砂质灰岩。

砂质28%、泥质32%、方解石40%。

定名砂质泥质灰岩。

h.交代作用(后生变化)形成的矿物在名称中的表示方法。

(1)由于交代作用形成的某种矿物(白云岩化、石膏化、硅化等),其含量已达到定名标准时,则在紧接的该矿物名称后注上“化”。

如:白云石45%、方解石55%、白云石系交代方解石而来的,称白云岩化灰岩。

(2)去白云化、去膏化作用达到25%以上者,可直接在岩石名称前面分别注上“去白云化”、“去膏化”。

如:去白云化灰岩。

2.4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和命名真正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因的微晶或泥晶石灰岩,属低能沉积环境,具微晶或泥晶结构(一般称正常化学岩)。

经波浪及流水作用(岸流、底流、潮汐流等)或重力作用改造的石灰岩,称为颗粒灰岩或粒屑灰岩,具有典型的颗粒结构特征(一般称异地石灰岩)。

生物作用为主形成的石灰岩(一般称原地礁灰岩)。

如原地(生物)灰岩(包括骨架岩、障积岩、粘结岩),具有典型的生物骨架结构或生物障积、粘结结构。

重结晶灰岩为前三类岩石经过强烈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具有各种晶粒结构及原生残余结构。

2.4.1结构-成因分类主要以粒屑(颗粒)、胶结物(亮晶)、基质(微晶或泥晶)三种组份进行结构分类,按颗粒、亮晶、泥晶(组份)相对百分含量划分出岩石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颗粒类型作进一步的细分。

并予以综合命名。

a.内碎屑按粒径大小分为:砾屑>2mm砂屑2-0.06 mm粉屑0.06-0.03 mm微屑0.03-0.004 mmb.泥晶已全重结晶,则用晶粒结构区别巨晶>2mm粗晶2-0.5 mm中晶0.5-0.25 mm细晶0.25-0.063 mm粉晶0.063-0.031 mm微晶0.031-0.004 mm泥晶<0.004 mmc.碳酸盐岩,按内碎屑大小及重结晶晶粒大小分类命名中的过渡岩类不单独规定岩石花纹。

d.粒屑灰岩亮晶胶结物在岩石花纹中加“。

”。

泥晶灰岩用灰岩花纹符号。

2.4.2结构命名原则a.粒屑>50%,某种粒屑在粒屑总量中占优势,可直接以此粒屑定名,其它少量粒屑不参加定名。

两种含量近似的粒屑在总量中占优势,可以该两者粒屑为主定名,多者在后,少者在前。

b.粒屑总量为25-50%时,粒屑作为次要结构名称,基质作为主要结构,以主要在后,次要结构在前命名,粒屑中没有哪一种含量在25-50%者,而总量达到时,采用联合命名,少者在前,多者在后。

c.粒屑含量为10-25%时,粒屑作为次要结构名称,以基质作为主要名称,次要结构名称之前冠以“含”字表示。

粒屑中没有哪一种含量占优势,则次要结构名称统称“粒屑”岩。

如:砂屑<10%,鲕粒8%,生物7%,微晶75%为含粒屑微晶灰岩。

d.粒屑含量<10%时,粒屑不参加定名,以晶粒级别为主要结构名称。

其中一种晶级占优势时,便以此作为总结构名称。

如:鲕粒5%,粉晶10%,微晶55%,为微晶灰岩。

两种含量近似的晶级联合占优势,则同时参加命名,少者在前,多者在后。

三种晶粒级别含量近似,则总结构为“不等晶”。

在描述碳酸盐岩结构时,应描述其颗粒的种类,所占百分比、矿物组分、形状、大小、分选、磨圆情况;基质的成分,数量百分比。

无颗粒结构的碳酸盐岩,只描述晶体的成分大小。

2.4.3残余结构命名应尽量辨别岩石原始结构,并在名称中用“残余”二字表示,如粉晶残余鲕粒灰岩。

2.4.4藻类粘结结构以形态进行命名。

2.4.5孔隙命名凡镜下孔隙度达5%以上时,应在名称中表示出来,即在原名之前,加上主要孔隙类型名称。

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同时有几种孔隙以“多孔”表示之。

如溶孔砂屑灰岩,多孔亮晶鲕粒灰岩等。

2.4.6根据白云化强度分类:注:1.各种白云化灰岩,各种残余结构的灰质白云岩、白云岩,还可按晶粒结构组分细分,如白云化内碎屑细晶灰岩、残余鲕粒细晶灰质白云岩等。

2.固着生物灰岩白云化,可按造架生物门类细分,如白云化珊礁灰岩,残余板状层孔虫生物层细晶灰质白云岩,残余海绵丘不等晶白云岩。

3.内碎屑及晶粒结构细分与石灰岩相同。

2.3岩石结构主要有粒屑、基质、胶结物、生物骨架及原地发育的藻粘结等。

2.3.1粒屑主要类型有内碎屑、团粒、鲕粒、生物(屑)团块及核形石等。

a.内碎屑:可大可小,形态不一,内部结构可简可繁。

据粒径大小对粒屑级别的划分。

b.团粒(球粒):由泥晶碳酸盐组成,不具内部结构,呈圆或椭圆状,大小较均匀。

一般在0.2mm以下者,在镜下团粒与内碎屑有时难以区分,这时一般归入内碎屑。

c.鲕粒:鲕粒为直径小于2mm,内有一核心和具有同心环状或放射状结构包壳构成的圆球状或椭圆状颗粒。

在观察时,应注意鲕粒大小,核心成分,包壳厚度,组成包壳的晶体排列方式及同心圈数等。

这些特征能反映鲕的形成环境。

根据鲕粒的成因和结构特征分为:原生鲕:为原生沉淀而成。

包括:正常鲕,包壳厚度大于核心半径;薄皮鲕,包壳厚度小于核心半径;高能鲕,同心环多而密集,鲕皮厚,鲕粒大。

复鲕,一个鲕壳内包裹着二个以上的鲕粒者。

改造鲕:原生鲕粒经成岩及后生作用改造而成。

包括:藻鲕,鲕内含藻;变形鲕,鲕粒受力作用发生变形者;单晶鲕或多晶鲕,经重结晶作用,鲕粒由单个或多个晶粒组成,但其同心环结构依稀可辨;若同心环结构已无法辨认,可笼统称为单晶粒、多晶粒。

d.生物骨骼:包括完整的生物化石及破碎了的生物化石。

在现场观察时可合并为几大类描述,并应注意生物颗粒的含量。

虫屑为有孔虫、蜓;介屑有介形虫、腹足、腕足、瓣鲕;棘屑如海胆、海百合;藻屑是指各种藻类。

e.团块:在化学沉淀物的凝结作用下,一种或几种小颗粒(如砂屑、鲕粒、团粒及小生物等)相互粘结,形成具不规则外形的复合颗粒。

其外表不具磨蚀痕迹。

f.核形石:生于核心(如骨屑、内碎屑)上的非钙质蓝绿藻环,在不断滚动中捕获碳酸盐泥、形成显微波状的不等厚同心纹层,外形呈圆或椭圆状。

2.3.2 胶结物(亮晶)胶结物指成岩过程中充填于粒屑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质,一般以白云石、方解石为主,有时还有石膏质、硅质或陆源泥质等。

常见马牙状、纤维状、柱状及粒状等结构。

晶粒一般>0.03mm,晶体在镜下显得洁净明亮,含量多在50%以下,不能单独形成岩石。

2.3.3基质基质为粒屑之间与粒屑同时沉积的粒径小于0.005mm的碳酸盐岩细粒物质,又称灰泥基质或泥晶基质。

如基质大于50%时,则可单独形成岩石。

基质受较强烈的重结晶作用后,碳酸盐经常变为较大的晶体,与亮晶难以区分,则笼统将这两种颗粒组分划分为基质。

2.3.4生物骨架结构由原地生长的固有生物(如珊瑚、层孔虫、海绵、苔藓及藻类等)组成的坚硬的碳酸盐格架。

生物骨架是碳酸盐岩不可缺少的结构部分,必须认真观察确认。

2.3.5晶粒结构岩石从成岩到后生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原始结构完全无存。

可完全由均一和不均一的晶粒组成,而形成晶粒结构。

按其晶体大小与形态分类如下:a.按晶体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

b.按晶体的自形程度分为自形晶、半自形和它形晶。

2.3.5残余结构粒屑、基质、胶结物、生物骨架结构、藻粘结结构等,经成岩后生作用,使原岩结构变得模糊不清,但仍依稀可辨。

在描述碳酸盐岩结构时,应描述其颗粒的种类,所占百分比、矿物组分、形状、大小、分选、磨圆情况;基质的成分,数量百分比。

无颗粒结构的碳酸盐岩,只描述晶体的成分大小。

2.4岩石的构造及命名2.4.1构造命名原则上不参加命名,但如有某种构造为岩石的一种显著标志,使用构造命名有助于表现岩石基本面貌时,应采用构造命名。

如蠕虫状灰岩、角砾状灰岩等。

2.4.2综合命名通式颜色+含油气情况+特殊矿物+孔隙类型+成岩后生变化+构造+填隙物+颗粒类型+成分。

如:灰色油浸海绿石含鸟眼孔隙白云岩化厚层状亮晶鲕粒灰岩。

2.4.3岩石构造碳酸盐岩构造的种类很多,它是研究岩相的重要标志,必须仔细观察,全面描述,进行素描或照像。

根据成因分如下几类:2.5岩石的后生变化对碳酸盐岩的后生变化应注意观察,尽可能初步确定可辨认的后生变化类别(如重结晶、白云岩化、去白云岩化、去膏化、石膏化、硅化等),后生变化程度,分布特征及其孔、洞、缝的关系,最后根据薄片资料进一步确定和描述。

6.接触关系观察和描述的内容与碎屑岩相同。

7.岩石的孔隙和裂缝7.1孔隙按形成时期可分为二大类7.1.1原生孔隙在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孔隙,可见以下几类:a.粒间孔隙存在于碳酸盐颗粒之间的孔隙,其形态似碎屑岩的砂粒间孔,但它更复杂。

按颗粒类型不同可有鲕间孔、砂屑间孔、砾屑间孔、生物间孔等。

b.遮蔽孔隙由于大颗粒(如生物)的遮蔽,使其下无沉积物保留的孔隙。

c.粒内孔隙存在于碳酸盐颗粒本身之内的孔隙,如生物(腹足、瓣鳃、介形虫等)体腔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