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精品文档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精品文档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分析框架
比较教育学科虽然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却很短。

通常人们把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看作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起点。

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和国际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需求,并得力于方法论和其他理论领域发展的推动,同时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原有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不足以对现
实教育现象和问题做出有力的解释,以及无法有效地为研究活动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引。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的主要目的
因素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性质的诸因
素加以解释,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便真正地了解外国教育。

第一,报道描述。

它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
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例如分为:教育制度,教学行政,中
小学教师培训。

它认为事实的报导是有局限的,但却是比较研究过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历史功能。

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不仅要描述事实,
也要说明特征。

他指出,不应把教育作为孤立存在的事业来看待,它应同国家背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

第三,借鉴改善。

康德尔希望通过考察外国和本国的教育制。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竞争力,也成为了家庭必不可少的任务。

在教育领域,比较教育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的核心理论是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政策进行比较与研究,从而找到在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比较教育理论是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而成的跨学科理论,其核心在于比较,从而推进教育改革。

比较教育理论要求人们不仅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教育体系,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以了解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在自己的教育体系中进行改进。

因此,比较教育理论是一种开放性的、包容性的理论,需要人们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全球意识和全球胸怀。

比较教育实践是比较教育理论的落地实现,是将比较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比较教育实践包括国际交流合作、教学方法创新、教师培养、教育改革等方面。

比如,国际交流合作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师生交流,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进而在自己国家的教育改革中进行借鉴和应用。

教学方法创新是通过比较研究,将其他国家的教学方法引入自己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更为科学、有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培养是通过比较研究,将其他国家的教师培养模式引入自己的教师培养中,使得教师更具有国际化素养和全球胸怀。

教育改革则是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国家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推进自己国家的教育改革。

比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趋于交流融合,新一代人也需要具备跨国交流、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教育领域,比较教育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具备全球意识和全球胸怀的新一代人提供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然而,比较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体系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差异,因此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能够一概而论。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比较教育研究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和 新方法,如大数据分析、文本分析等,以提升研究的精确性和效 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在教育改革研究中,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探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 改革方向、实施措施及其效果。
详细描述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能够 揭示出各种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和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提供有 益的借鉴。
05
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
应对教育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质量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 问题,比较教育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拓宽学术视野
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关注本国教育问题,还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前沿学术研究,有助于 拓宽学术视野和交流。
研究对象和范围
01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
比较教育研究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政策和实践,包括基
将研究结果、结论和建 议整理成研究报告,为 教育决策和实践提供参 考。
03
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教育制度、教学实践等方面 总结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律和特点
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实验等 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
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 析
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
跨文化比较
比较教育研究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和问题, 揭示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多元分析
比较教育研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教育的影响,避免单一因 素分析的局限性。

比较教育,讲义 第一章

比较教育,讲义  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比较教育是什么?第一节比较教育的定义一、有关比较教育的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其《比较教育》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这种教育历史研究是以各国现行的教育状况,而不是以理论为基础来比较各国教育制度的原理,而研究外国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并且评价本国的教育制度,从而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背景和基础的理解。

(二)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 Nicholas Hans)在其《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三)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冲原丰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把两个以上国家的教育,以现代化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是一门包括外国教育学在内的学科,这种看法似乎比较恰当”。

(四)苏联的比较教育学者索科洛娃(M.A.Sokolova )等人在《比较教育学》中认为,“可以对马列主义比较教育学的对象下这样的定义:比较教育学是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揭示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的特点”。

(五)中国学者吴文侃、杨汉清在其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解释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二、比较教育的定义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建构关于外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文化理解,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比较教育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1817年,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发表了《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一般将这一著作视为比较教育诞生的标志。

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

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
简单的说,就是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的思想或运动。 围绕着“民族主义”起源的探讨,西方学术界通常存在两种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为近代出现的政治现象,因而探求它的 “起源”不能从近代以前的历史时期(前近代)去寻找。
这种主张被称为民族主义起源论的“近代主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古代,一路传承至近代。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比较 教育研究是现代比较教育的一个 典型特征。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 两者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强调民族间的相互依存与对本民族 的忠诚和爱国主义并不矛盾。国际 主义不是否定民族主义和民族存在 的民族超越主义或世界主义。
民族、国家一体化
2.作为比较研究基石的校园乐观主义
教育学乐观主义主要源于卢梭的思想(卢梭认为:如果人
第二章 第4节
比较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或准则
汇报人: 学号:
校园乐观主义
民族主义
经济发展主义
原则
1.比较教育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 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
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 理念基础。
比较教育学科应仔细考察这些关系。
3.经济发展主义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3.是科学知识和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4.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内需

比较教育(最全的)

比较教育(最全的)

自考“比较教育”资料朱利安:朱利安是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

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这是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

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借鉴时代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

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入讨论。

比较教育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借鉴时代”。

萨德勒: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撰写了28卷的《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自1897~1914年陆续发表。

他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

他还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并且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

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对这个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康德尔:康德尔是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毕生从事比较教育研究,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比较教育》,这本书后来在比较教育学界被奉为经典,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1955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

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上,较之以前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阐述是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康德尔不仅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比较教育理论,提出了系统的比较教育方法论,而且还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和人类的教育事业积极进行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摘要:一、比较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比较教育的定义2.比较教育的研究意义二、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1.早期的比较教育2.近现代比较教育的发展3.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历程三、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1.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2.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3.比较教育的理论流派四、比较教育的实践应用1.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比较2.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比较3.比较教育的实践案例五、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全球化与比较教育2.信息技术与比较教育3.比较教育的未来挑战与展望正文:比较教育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度、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探讨其共同规律和差异的学科。

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促进国际间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历史发展方面,比较教育起源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欧洲,经过近现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流派。

其中,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跨文化比较等;理论流派则有制度学派、文化学派、社会学派等。

在实践应用方面,比较教育广泛应用于教育制度与政策的研究、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教育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以更好地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服务。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比较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总之,比较教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比较教育资料

比较教育资料

比较教育资料第一章一、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比较教育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避免两种倾向:唯感情论和唯生产力论2、系统性原则第一,教育系统的整体性;第二,教育系统的结构性;第三,教育系统的层次性;第四,教育系统的开放性3、过程性原则第一,重视来龙去脉;第二,注意质量结合;第三,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4、实践性原则第一,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第二,通过事件,发展真理5、全面性原则第一,全面研究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第二,全面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对矛盾;第三,全面研究教育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三、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一)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

1、整体研究涉及一个个国家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

2、局部研究涉及某个国家教育的个别问题。

(二)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

1、专题比较是把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

2、总体比较是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做全面的比较研究。

四、朱利安及其四点建议(一)一般认为,比较教育产生于法国的朱利安《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建议》(1817)他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为本国服务。

(二)朱利安比较意识产生的背景:1、哲学背景:实证主义朱利安把教育科学看作是一门实证科学。

他认为“正如比较解剖学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一样,比较教育也讲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2、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不安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巩固刚刚建立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三)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1817)中提出的四点建议:1、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搜集工作;2、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教育协会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3、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4、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经验。

比较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比较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比较教育学知识点汇总一、比较教育学的定义比较教育学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教育体系的异同,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本国教育的发展,也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

它研究的内容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制度、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国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为改进本国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

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体系、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异同,来分析其优劣和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来探讨其成功经验和问题。

文献研究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

四、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不同国家教育的异同,比较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教育学在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比较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五、比较教育学的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比较教育学将更加注重对不同国家、地区教育异同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各国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比较教育学也将更加注重对新兴技术和教育模式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1、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2、注重中心——外围观的依附关系分析
阿尔特巴赫:《作为中心和外围的大学》 ,认为大学有中心与从属,第三世界的大 学在本土有名气,但在国际上是被动的, 是从属的。
3、注重冲突分析
不一致和冲突是促使社会进化和教育改 革的基本条件。
例如,在大学与社区的互动中,大学 与所在城市和周围市民的冲突在所难免, 但冲突的解决往往意味着新的合作的开始 ,从而推动大学和社区的发展。
• 优势: • (1)坚持客观性追求,有助于提升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
性水平。 • (2)强调结构性程序,有助于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可操
作性。具有可操作性程序。 • (3)注重验证性,有助于推广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该
分析框架把提高检验理论假说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作为主 要发展方向。 • (4)注重预测性,有助于加强比较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 不足: • 否定探求事物的本质,只强调可证实的结果,因而很难 揭示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因和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此外 ,由于教育因素的复杂性,全部以实证方式和数量关系 表达出教育的问题和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 研究者所获得的或形成的方法论范式会决 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的具体实施。
• 方法:
• 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提到: • “在探索的过程中,方法就是工具。” • 方法论: • “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亦称“方法学”

• 方法论是一种规范和厘清研究中探询程序 的思维方式,是对在实践中得到的检验手 段的反思。
• 这种思维方式与反思是基于研究者对所使 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思考 ,包括理论以及对研究如何(how research does)或必须怎样进行(how research should proceed)的分析。
• 范式〉方法论〉理论分析框架〉方法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是人类社会长期演化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交往和交流的不断加强,比较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比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一、比较教育的理论研究1.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传承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并推动文明进步。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差异,教育的目标和理念不一。

例如,西方国家普遍注重培养个人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则更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2.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育课程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它关乎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法。

例如,日本教育系统强调综合性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印度则更注重教育智力和道德方面。

3.教育模式与方法教育模式和方法的不同也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例如,美国的教学方式注重互动,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和自由发挥,而中国的教学方式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规范化的教学内容。

二、比较教育的实践探索1.文化交流与教育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各国教育者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来创新和改进本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同时也能推动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2.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对于有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例如,中国在1990年代开始着手进行教育改革,目的是推动教育现代化。

通过改革课程、重视教师培训等措施,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教育国际化是指将国际视野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

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领袖及其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些国际化的教育项目可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概括与总结比较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全球化和现代化。

同时,在比较中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也具有启迪自身教育的作用。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一、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哪些内容1、教育学的考查重点在哪些章节?教育学的章节可以分为宏观教育原理、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三大部分。

其中宏观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个体发展)多考查客观题,常出现细节识记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观教育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识记型、理解性题目都有涉及,还是以客观题为主,最多考查到简答题层面;微观教育实践(学生与教师、教学基本理论、德育基本原理、班级管理)更侧重于考查理解分析型题目,尤其是教学和德育两大部分。

其中德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学过程,个别教育等知识点是材料分析题的高频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对核心的理论和观点深入理解,需具备联系实际以及较强的分析能力。

2、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心理学内容相对较少,重点在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部分的个性心理特征等章节。

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客观题上考查,较少出现案例分析题。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3、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教育心理学是所有学科中难度相对最大的学科,涉及的章节内容也很多。

其中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习心理等章节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题型较为广泛,主客观题都有所涉及,主观题一般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识记重点知识理论之外,还要能举例子并联系实际,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

4、教育政策法规考什么?教育政策法规包括两方面内容的考查,一方面是法理学基础知识,一方面是重要法律条款。

法理学基础知识往往只在浙江、四川等地的考试中涉及到,大多数地区的教育政策法规以重要法律条款的识记、应用为主,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常考的教育政策法规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等。

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

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布魯納 1以建構主義思想為基礎 2學生中心教學的代表 3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稱為發現學習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二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 (一)認知表徵的發展觀 (二)發現學習的教學原則 (三)發現學習與合作學習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
(一)認知表徵的發展觀 認知表徵三個階段 1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 似皮 亞杰的感覺運動期 2形像表徵(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 似皮亞杰的具體運思期 3符號表徵(象徵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 似皮亞杰的形式運思期
奧蘇貝爾(Ausubel)的直接教學
(二)先備知識的配合
奧蘇貝爾強調先備知識是意義學的必要 條件
先備知識指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所具備 的相關知識
奧蘇貝爾(Ausubel)的直接教學
(三)前導組合的運用 前導組合(advance organizer)指教師教學生 學習新知之前,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新 知識,從而產生意義學習,先用引導的 話語喚起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長期記憶中的先備知識, 將之用來與新學的知識結合成新知識。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二)維果思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社會文化具有促進兒童認知發展的功能 最近發展區與鷹架作用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最近發展區
在實際認知發展水準與潛在發展水準之 間的一段距離 鷹架 協助孩童從實際發展水準進入潛在發展 水準,教師所提供的協助。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1自由學習 2求知識人類的基本需求 (四)晚進美國心理學的建議
教師中心教學的優點與限制
(二)教師中心教學的限制 1學生被動式的學習 2學生學習能力相差懸殊 3學到一知半解的知識 4學生先備知識的差異 5忽略學習能力優異學生的潛力發展

比较教育的意义与学科体系

比较教育的意义与学科体系

专题一比较教育的意义与学科体系要了解比较教育的意义与学科体系,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比较教育?这是比较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自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 1775-1848)在其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比较教育”这一专门术语以来,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围绕比较教育的目的、对象、范围和方法进行了持续的争论。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1955年在汉堡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关于比较教育定义的讨论便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土耳其的耶盖门等人甚至认为,在当前试图给比较教育下定义是无益的。

时至今日,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尽管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但其学科体系还不够成熟,尚处于发展之中,还有许多可开发的领域和有待研究和探索的巨大空间,这不仅反映了比较教育的发展性,而且也反映了比较教育内在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鉴于此,我们将从比较教育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比较教育概念的历史性阐述和综合分析,获得对比较教育学科的特征、功能、任务以及体系等方面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什么是比较教育一、比较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比较教育的概念,是认识比较教育概念和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综观比较教育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对比较教育概念的认识和讨论本身就是一种推动着比较教育学科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1817年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中首先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但却未作明确的科学界定,似乎早已预见了这种未定性对学科发展的重大价值。

他只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大致范围:“其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的教育制度的比较,首先研究各国兴办教育的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研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所取得的成就”。

一、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传统的比较教育目的观

传统的比较教育目的观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朱利安(Marc-Antoine Julian ): ①促使自大的法国人或欧洲人张开眼睛看世界; ②通过比较教育研究来建立一门实证的真正的教育科学; ③借鉴;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传统的比较教育目的观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特雷舍韦(A. R. Trethewey ): 特雷舍韦提出比较教育四大“宽泛的目的”(broad purposes):①研究别国的教育可以增进对本国教育的理解; ②为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③有助于得出概括或 原则;④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何塞· 加里多: 比较教育的目的不是介绍需要模仿或否定的模式,而是 要了解不同人民,学习他们的教育和文化经验。归根结底, 比较教育不是孤立地来改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通过改 善各种具体的教育制度来改善整个世界的教育。
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开启民族教育智力,向研究者教育观 挑战和唤起相应的教育反省,促使对本国教育进行有益的分 析。
埃德蒙· (Edmund. J. king )和霍姆斯(Brian Holmes ): 金 比较教育能够促进教育的科学决策。但是,金认为比较 教育必须参与决策,且能为之推动;霍姆斯则认为比较教育 只能起检验决策科学性的作用。

比较在成为一种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前同样是作为一种思维 方式体现在学术研究中,进而形成各比较学科的方法论。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的视野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比较视野”体现了比较教育中的比较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日 常生活中的比较,也不同于普通学术研究中的比较,它是一 种研究视野,是研究主体对某个或某些区域的教育事实及其 背景因素进行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多元观察、多视点 透视的研究视野。普通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更多地局限于 方法作为工具与对象的统一性这个层次上,而在比较教育中, 方法首先要面对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象,这个对象 并不是无限扩大的各种教育与各种学科,而是不同学科与教 育间的差异性关系与同一性关系,这种对象要求的保持差异 和统一的辩证联系使得比较教育的方法与其对象间是有机的 联系,而不是单纯的工具理性的作业方式。比较视野在这里 体现为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

比较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比较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比较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教育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1. 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史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了人类对教育问题所产生的思想、观念和学说。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如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思想、基督教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等等。

通过对教育思想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教育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等内容。

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为改进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重点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个性、认知等心理过程。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4.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组织理论、教育领导理论、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技能等内容。

通过对教育管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为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研究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学科,它包括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体系等内容。

通过对教育评价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教育改进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上就是教育学的几个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当然,教育学涉及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教育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教学目的、方法、评价等方
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整理:
一、教育教学理论概述
教育教学理论是指研究和探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等问
题的学科体系。

它包括了多种理论流派和观点,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行为主义教育理论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强调学习的直接观察
和量化。

行为主义强调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主张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认知主义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认知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结
构的发展。

认知主义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认知冲突的产生,认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构主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建构。

五、社会文化教育理论
社会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的产品,强调学习与社会情境的互动
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理论关注学习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过程,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结语
教育教学理论的多元和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比较教育知识点总结

比较教育知识点总结

比较教育知识点总结教育是指导和培养人类的身心,使其达到一定的目标和要求的过程。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育知识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教育知识点进行细致总结。

一、教育目标1. 教育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是指教育的预期效果和最终追求目标。

它是对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的描述和预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和要求。

2. 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两大类。

个人发展目标是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使其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养;而社会发展目标是指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人才。

3. 教育目标的特点a. 教育目标是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的。

它是对教育活动方向和目标的描述和预期。

b. 教育目标是动态的和可变的。

它是随着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c. 教育目标是多维度的和多元化的。

它既包括个人发展的目标,也包括社会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包括思维品德的目标。

4. 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育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学生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二、教育内容1. 教育内容的概念教育内容是指教育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2. 教育内容的分类教育内容可以分为认知内容、情感内容、品德内容等三大类。

认知内容是指教育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情感内容是指教育活动所涉及的情感和态度的内容;品德内容是指教育活动所涉及的品德和行为的内容。

a. 教育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它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内容,也包括综合能力的内容。

b. 教育内容是系统和完整的。

它需要整体思考和综合分析,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学中常用的理论汇总

教育学中常用的理论汇总

教育学中常⽤的理论汇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理论简介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层次排列。

(1)五种需要像阶梯⼀样从低到⾼,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是⼈⼈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后,另⼀层需要才出现;⼆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前,⾸先满⾜迫切需要;该需要满⾜后,后⾯的需要才显⽰出其激励作⽤。

(3)⼀般来说,某⼀层次的需要相对满⾜了,就会向⾼⼀层次发展,追求更⾼⼀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为的动⼒。

相应的,获得基本满⾜的需要就不再是⼀股激励⼒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级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我实现的需要是⾼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的,⽽且⼀个⼈对尊重和⾃我实现的需要是⽆⽌境的。

同⼀时期,⼀个⼈可能有⼏种需要,但每⼀时期总有⼀种需要占⽀配地位,对⾏为起决定作⽤。

任何⼀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层次需要的发展⽽消失。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为影响的程度⼤⼤减⼩。

(5)马斯洛和其他的⾏为⼼理学家都认为,⼀个国家多数⼈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平、科技发展⽔平、⽂化和⼈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不发达国家,⽣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数⽐例较⼤,⽽⾼级需要占主导的⼈数⽐例较⼩;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理需求这是⼈类维持⾃⾝⽣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物睡眠⽣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项得不到满⾜,⼈类个⼈的⽣理机能就⽆法正常运转。

在这个意义上说,⽣理需要是推动⼈们⾏动最⾸要的动⼒。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到维持⽣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
论点三:比较教育是一种研究方法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持此观点的学者并不多。 代表人物:台湾学者王家通 代表观点:所谓比较教育,乃是运用比较法,研究 各国(或各地区)教育事实或现象的一种教育学研 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其他一些观点
比较的方法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比较在成为一种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前同样是作为一种思维 方式体现在学术研究中,进而形成各比较学科的方法论。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的视野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在评判事物 的大与小、好与坏、重与轻;我们学习知识、感知事物的过 程也是存在比较的过程,对于不同的知识或观念,我们会在 头脑中进行分析、比较后进行取舍,然后纳入到原有的知识 结构中,进而获得新知识、新观念。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比较视野”体现了比较教育中的比较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日 常生活中的比较,也不同于普通学术研究中的比较,它是一 种研究视野,是研究主体对某个或某些区域的教育事实及其 背景因素进行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多元观察、多视点 透视的研究视野。普通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更多地局限于 方法作为工具与对象的统一性这个层次上,而在比较教育中, 方法首先要面对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象,这个对象 并不是无限扩大的各种教育与各种学科,而是不同学科与教 育间的差异性关系与同一性关系,这种对象要求的保持差异 和统一的辩证联系使得比较教育的方法与其对象间是有机的 联系,而不是单纯的工具理性的作业方式。比较视野在这里 体现为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三者的关系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1.比较的思维是形成比较法的基础和前提
2.比较的视野是比较的方法与比较的思维结合的产物 3.比较的视野又是比较教育与其他学科或学术领域的 比较方法的本质区别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什么是比较教育?
何谓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的概念)?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研究领域? 学科?
比较教育
科学? 研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的理解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1817年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中首先 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他对比较教育的理解是:“其 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的教育制度的比较, 首先研究各国兴办教育的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 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 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 和特殊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研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 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 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朱 利安对“比较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其研究范围入手,认 为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围是别国的教育机构、制度、教育方式、 学校系统、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法等。
东北师范大学
论点一:比较教育是一个研究领域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代表人物:法国学者黎成魁

主要观点: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discipline),而是一个研 究领域(field of study)。一门学科是由它的目的、概念和方 法所界定的,尽管比较教育确实有其研究对象——教育事实 的比较,但它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中的“比较”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一种思维:比较思维 一种方法:比较教育研究或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一种视野:比较视野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的思维

1.什么是比较? 2.什么是比较教育?
3.比较教育研究与外国教育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什么是比较?
词典中对“比较”的解释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例:有比较才能鉴别……这两块料子比较起来,颜色 是这块好,质地是那块好。
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梁荣华
构 成
比较教育的概念

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教育的目的
比较教育的作用(功能)和意义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的概念
重点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其他代表人教育是一门学科或科学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代表性论调: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杨汉青,等: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 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 因素及相关关系,探索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米阿拉雷:比较教育学本质上是教育地理学,象其他地理学 科一样,基本上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 冲原丰: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 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学科。
东北师范大学

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冯增俊: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 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 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本地区以及世 界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科学。 陈时见:比较教育学是基于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 研究多元文化世界中不同的教育类型及其相互借鉴 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推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一门教育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