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省级一等奖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通过对这个片段的阅读,让学生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是从中体会作家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写人的方法。
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关注点感受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五、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一) 见形 1、 让我们来看看临死前的严监生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此时的严监生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会用哪个词 预设: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气若游丝等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指导学生朗读。 2、 已经奄奄一息,却总不得断气,原因何在? 也许是心事未了。 预设:银子没安排好、亲人没见到、没有立遗嘱、家产 没分清等
学生自由回 答
在老师指导 下感情朗读 猜测严监生 心事,学生自 由回答
此环节通过抓 重点句子,词 语, 指导学生理 解, 想象, 朗读, 充分感受人物 形象。 让学生用 一个词来形容 此时的严监生, 既让学生得到 了语言文字的 源自练, 又能进一 步的了人物形 象。
三、 细读课文 走进人物
(二) 见心 1、 聚焦两根手指 严监生有什么心事未了呢?我们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 他从被单里伸出来的两根指头所以面对着两个指头,诸 亲六眷都猜了些什么?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 不曾见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 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故此记念。 ” 2、情景朗读 同桌合作读(一人读猜测,一人读严监生的表现)
学生自由读
根据资料谈 感受,体会严 监生的富有
激发阅读兴 这么有钱的一个人,临死前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趣。 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 五年级的小学 生对古白话文 还是比较生疏, 因此要花大力 气进行字、词、 句和朗读的训 练, 以扫除学习 理解的障碍; 从 整体人手, 感知 人物形象, 这符 合学习语文的 一般规律, 有利 于培养学生整 体把握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活 动准备等)
教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塑造人物的习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设计理念: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守财奴的形象入木三分。
作者仅仅抓住严监生的几个动作,但也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动作,将他爱财如命的卑微个性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作者刻画人物的成熟笔调,正是学生习作的一个绝佳蓝本。
“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
”秉着这样的观念,我想将本文的教学重点落在学习作家写作的技巧上,让学生在读悟中掌握描写人物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人物身份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家喻户晓的,在世界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谁会读这个名字?师随机正音并简介“监生”。
(严监生,注意“监”读四声,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2、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特别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幕,奠定了小说《儒林外史》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板书补充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的导语。
二根据提纲,自主学习,交流感悟1、(展示字词)这是篇半文言半白话文,许多字词比较生僻,只有将这些字词读对了,才能读好并读懂文章。
诸亲六眷(juàn)、严监(jiàn)生、登时、两茎(jīng)、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tiǎo,意思:“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比如把火挑开,挑了挑灯芯,挑刺”。
)(“已后、那里”不是错别字………指名读——正音——齐读2、(展示朗读)指名朗读,正音,评价3、(展示初读感受)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4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请同学们默读短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3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简介《儒林外史》,导入1、《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儒林外史》。
板书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注意“监”读四声,“监生”就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号。
“临”“监”两字的字形。
3、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解释,齐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想这个片段主要讲了谁?(严监生)他怎么样了?(将死了)临死前的他做了什么?(伸出了两个指头)1、交流反馈。
2、谁能连起来讲一讲。
三、重点感悟人物形象1、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严监生其人。
老师找到了他的档案,一起来看看。
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
他的家境如何呢?《儒林外史》第五回节选:●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便是我也不好说。
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你了解到他家境怎么样?(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有田地)十多万两值现在的多少钱,最保守的估算恐怕也值千万元的人民币吧!他连平时买点猪肉都舍不得,他觉得他浪费的是什么?(是银子、生命)。
2、可惜这个有钱的人即将死了,哪些地方写出他将死了?奄奄一息的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是不是还有话要说?那他还能说吗?于是他就……(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着什么?你明白吗?(两茎灯草)看着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手指,来送终的诸亲六眷做出了哪些猜测?当听到大侄子这样的猜测是,严监生非常的。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教学目标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写一段话,并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
3.猜一猜严监生日常看似矛盾的行为,对阅读《儒林外史》感兴趣。
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
(孙悟空)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
(诸葛亮)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武松)着装华贵富丽,心狠手辣,精明能干,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王熙凤)二、课堂教学(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出示《儒林外史》书本的封面)儒林,就是众多的读书人。
他的名字叫——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 谁来读读。
1、注意一个字的读音。
出示:jiān(监考)(监督)监:jiàn (监生)2、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
3、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我们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在临死前会怎么做?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诸亲六眷”指的是:大侄子、二侄子、赵氏、奶妈等家人、亲属。
tiāo: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
挑tiǎo:用细长的东西拨。
两个手指头(抓关键词)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两茎灯草(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1、举一——抓关键词语,展开想象(1)书,是靠读出来的,教师范读,全班模仿读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2)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2)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严监生吝啬的本质。
2、学习作者通过特定场景(临死前)的选取,采用正面描写加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为学生更好的感知人物的特点做好铺垫。
3、通过勾画、提炼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猜测他内心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他吝啬本质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细节刻画凸显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资料的补充和关于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约“的话题的讨论,帮学生更清晰体悟到严监生从骨子里往外的吝啬以及作者对他辛辣的嘲讽。
5、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方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但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尝试运用,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再加上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明显增加,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逐步揣摩,习得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抓住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揣摩他的内心活动,感悟严监生的极度吝啬的本质。
学习作者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大意。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大意。
学时重点: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大意,感知人物形象。
学时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一、读准字音,疏通文意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名篇,齐读课题。
2、能结合注释一,给大家讲讲“监生”的意思吗?3、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临死前的严监生》优秀公开课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2、品中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题引入1、简介《儒林外史》⑴、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著作。
有这样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大文豪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连写作风格都深受影响。
知道是哪部小说吗?(《儒林外史》)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
(强调“梓”的读音。
)⑵“儒”指的就是——(读书人),那么,许多读书人,则称之为——(“儒林”)。
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笑又可悲的古代读书人。
2、揭示课题⑴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板书:严监生)(强调“监”的读音。
)⑵这严监生姓严,名——?“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也就是花钱买来的。
3、感受“富有”。
⑴他可有钱啦!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中的描述: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指名读。
⑵什么感觉?(家财万贯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敌国啊!)是啊,在那个时代,10两银子,就够一户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现在的话说,严监生绝对是—个(大富翁,大富豪)二、初读,感受“吝啬”1、这么富有,他临死前是怎么过的呢?(板书:临死前)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大声朗读这篇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多读几次。
这是一篇古代的白话文,有些说法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
让我来考考你:比如,文中称男孩子为,称中医的医生为,又叫,所有的亲戚,叫。
再来考考你: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的,登时:。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懂得用注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拗口的词语。
三、辐射文本,以写促读——课文里再不回头的意思是?(病情很重,再不见轻)你还从哪里看出严监生病得很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片断中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子”、“监生”、“郎中”等词语,理解其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课前预习。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临死前的严临生。
(老师故意把“监”写成“临”,让学生区别易混淆的字“临”和“监”)监生是人名吗?(出示注释)同学们读读题,再轻轻读一遍。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叙事文?说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2、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昨天的课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多音字、作者资料等)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资料)3、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情况(选几个学生分层读)。
(根据学情适当板书生词、多音字)二、初读,了解片段主要内容。
1、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这个片断有点难读,请大家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结合注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交流片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2、请把眼睛睁开,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是怎样的?(让学生轮流说)3、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七组的第一课《人物描写一组》。
第七组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描述来猜几个人物:1、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手持鹅毛扇(诸葛亮)2、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老虎(武松)3、皮肤黝黑,手拿大斧,水里大战浪里白条(李逵)4、顾大局,识大体,舍身为国,完壁归赵(蔺相如)这些人物形象被其作者刻画的鲜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物,大家对他可能不太熟悉,但老师相信,学完课文以后,你要想把他忘记估计也很困难了,他是谁呢?(板书:严监生)二、了解人物背景:1、简介人物:此人姓“严”,原名叫“严致和”,人们习惯叫他“严监生”,“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
一起来读。
“监生”是古时候人们对读书人的一种尊称。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这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的家境又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资料。
2、出示资料:“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节选自《儒林外史》从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那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么有钱的一个人,他临死前却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注释,帮助自己理解。
2、指名读,纠正字音:一声不倒(dǎo)一声挑(tiǎo)掉一茎3、感知人物形象:严监生临死前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那这严监生究竟是“节约”还是“吝啬”,我们不能只凭感觉,应该认真品读课文,从而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监、侄、郎”三个字,理解“诸亲六眷、一声不倒一声、莫不是、不曾、越发、哥子、揩揩”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和《欧也妮•葛朗台》这两部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画出描写严监生的语句,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感受严监生的“富有。
”1.谈话导入:同学们,《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它是清朝作家吴敬梓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编写而成的,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那就是——严监生。
(教师板书:严监生)生齐读这个人物的名字。
(生读)师纠正同学们的读音“jiàn”,并解释“监生”是古代的一个官名。
2.师:写了什么时候的严监生呢?(教师板书:临死前)生齐读完整的课题。
3.生自由读课文,重复朗读比较难读的词语。
指名读课文,教师帮助学生把难读的语句读正确。
(课件出示:诸亲六眷、一声不倒一声、莫不是、不曾、越发、哥子、揩揩)4.引导学生看插图、看题目下面的导读以及文章下面的注释,感受:阅读提示中说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有钱人)教师课件出示《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家的描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指名读这句话,让学生结合了解到的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再读课文,感受严监生的“病重”。
1.师:如此富可敌国的一个严监生,看看他在自己病重时的表现是怎样的?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严监生的病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章当中描写严监生病重的语句。
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找相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汇报,生先自由回答,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临死前的严监生
名师文章读中感悟文本表达之秘妙──《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的精妙写法。
3.拓宽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的精妙写法。
三、教学准备将课文中重点语段制作成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聊文学常识1.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二则片段,编者给这则片段加了一个题目,谁愿意读一读?2.什么是“监生”?出示幻灯片: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3.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其实,他的真名叫严致和,古人在称呼人的时候习惯于在姓的后面加上对方的身份,所以严致和又可称呼为──4.这个形象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这部小说,他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
(二)说词语释义1.课文只节选了小说中的一个片段。
由于它写于清朝,那时的说话方式与现在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出现了一些不常用的词语,请你来读一读,说说它的意思。
出示幻灯片: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郎中哥子灯盏登时2.重点交流:再不回头:病再不见轻。
诸亲六眷:指许多亲戚。
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灯盏:没有灯罩的油灯。
3.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谁来读一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再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流利。
(三)悟人物心情1.在小说原文中也有关于他家境的描述,请你读一读,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pù)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优质)省级一等奖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内容分析: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
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小黑板、挂图等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教师小结: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
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
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
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优质)省级一等奖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优质)省级一等奖《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优质)省级一等奖《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优质)省级一等奖获奖作品《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解读《临死前的严监生》中的核心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分析文本并撰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策略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视频或图片来引发学生对生死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分组阅读并讨论《临死前的严监生》的章节,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
3. 人物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并展示他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与分析。
4. 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进一步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表达。
5. 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文中的问题和主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6. 作家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家在文中使用的手法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艺术性和象征意义。
7.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文章,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资源1. 《临死前的严监生》文本2. 视频或图片资源3.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提示材料4. 写作任务的指导和评分标准教学评估1.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参与度和对人物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中学生的观点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写作任务的内容和结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见解的表达。
4. 同学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需要,可将教学设计分散在几个课堂上,以确保学生对《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结论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并欣赏《临死前的严监生》这部文学作品。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 (2)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严监生吝啬的本质。
2、学习作者通过特定场景(临死前)的选取,采用正面描写加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为学生更好的感知人物的特点做好铺垫。
3、通过勾画、提炼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猜测他内心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他吝啬本质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细节刻画凸显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资料的补充和关于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约“的话题的讨论,帮学生更清晰体悟到严监生从骨子里往外的吝啬以及作者对他辛辣的嘲讽。
5、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方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但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尝试运用,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再加上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明显增加,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逐步揣摩,习得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抓住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揣摩他的内心活动,感悟严监生的极度吝啬的本质。
学习作者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动作加神态”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大意。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大意。
学时重点: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大意,感知人物形象。
学时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一、读准字音,疏通文意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名篇,齐读课题。
2、能结合注释一,给大家讲讲“监生”的意思吗?3、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出示幻灯)(1)能读准这些字的读音吗?[文本框: 我会读: 两茎( ) 灯草一声不倒( )一声的登( )时已( )后挑 ( ) 掉那( )里](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些意思相匹配的内容吗?[文本框: 我能译: 1、文中称男孩子为( ) 2、称中医的医生为( ),( ) 3、所有的亲戚,叫( ) 4、立即、马上叫( ) 5、来回跑叫( ) 6、插嘴叫( ) 7、因此,所以叫( ) 8、两根灯芯叫( ) 9、牵挂、惦记叫( )]活动2【活动】二、概括内容,感知人物4、现在谁能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
语文-精品!获奖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
临死前的严监生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更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学生比较难理解。
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不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写字经验,通过拼读认识“侄、痰”2个生字,会写监、侄、郎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词语;能结合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感情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内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并试着练习用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教学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由读人到写人。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板块一:引学——初识严监生(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一)释题,初识严监生1、孩子们,这个学期我们一次次的领略到“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其中许多经典的人物,精彩的语言,精湛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部古典名著——【投影《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我们今天就去认识其中一个人物,【板书:严监生】2、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监”,齐读,解释“监生”。
3、了解人物背景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呢?他的家境又如何呢?我们不防先来看这样一份资料,请看——出示资料1: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丫鬟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一次,严监生病情不起,睡在床上却想着田里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数百个仆人下乡去,这一收一卖就是几万两银子。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监、煎、渐”等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严监生,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3.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4.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小组讨论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5.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严监生及其家人。
(2)表演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反思严监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严监生的人物简介。
2.以“假如我是严监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
优点:1.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3.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严监生的心理变化。
不足:2.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不够自然,需要加强引导。
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时间分配,确保各个环节的充分展开。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监、侄、郎”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子、穿梭、郎中”等词语,能正确读准“监”的读音。
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监生、再不回头、郎中、一声不倒一声、哥子”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3.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学习,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兴趣阅读如《儒林外史》《欧也尼•葛朗台》等中外名著。
二、教学重点画出描写严监生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品味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1.搜集《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的资料2.制作教具六、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介绍自己,姓连,名绍迪2.今天学习的课文节选自吴敬梓用了20年时间完成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
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
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的,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判上来。
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严监生”,他姓“严”,名“致和”。
“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
这里的“监”是多音字。
jiān 监视监察监jiàn 监生这个严监生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是个有名的大财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财主临死前的一段故事。
【板书课题】请学生区别“监”与“临”。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设计【市一等奖】
预设:
强调读。
小结:在严监生心里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
那就是一茎灯草不挑,
两个指头不倒。
五、拓展文本,学习写作的方法。
找找
说说
试着补补
说说
体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
(3)找近义词,理解“登时”“故此”的意思。
(4)齐读并指导书写.
自由读
找找
读想象
试说
为后面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1、感受“病重”的句子。
(1)划出严监生病重的句子。
(2)好重的病啊!如果用词语来形容,那就是()。
2、感受“吝啬”的句子。
过渡:是啊!按理说,一个像这样是垂死之人,最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其实来说,眼一闭、脚一蹬,什么也没有了,可是,此时的严监生念念不忘的却是(两茎灯草),也许在他眼里,被这两茎灯草烧掉的不是油,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那当时屋里的灯光是怎样的呢?
《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发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课件出示: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体会“一屋”“一盏”屋内灯光的微弱。(板书两个指头
一茎灯草)
划划
体会
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搭建一个适宜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
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挂图等
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教师小结: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
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
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
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
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
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
(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