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设计点评
《找春天》点评
点评《找春天》学习了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观看实施过程录像后,我觉得本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2、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课文。
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品读春天、描绘春天。
3、借助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感悟读、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读。
在所有读里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身临其境欣赏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美文,既让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理解,又培养了他们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4、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
总的看说,我认为安老师的这堂课是非常好的。
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有些教学目标不太符合年段特征,比如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但这样的目标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似乎抽象了点,要求也高了点。
2、字词的教学有点疏忽。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对字词的把握这是重点,必须让学生会写且理解。
3、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评价。
学习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评价这一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时间分配上没把握好。
读的环节占的时间多,乃至后面的写作显得有些仓促。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美好。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观察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色,提问:“你们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吗?”(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引入课文《找春天》,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春天有哪些特点和变化?(2)邀请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景色,找一找春天的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
(3)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生对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有何认识?(3)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2. 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是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实践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是否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2)生字词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3)是否还有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补充课堂教学?4.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课例《找春天》的评价与想法
对课例《找春天》的评价与想法在认真阅读了安老师的《找春天》的教学设计之后,又观摩了课堂教学的视频,感觉安老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优点可圈可点,我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安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各项内容完备,有条理,各个维度设计科学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并且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其一,课题概述:课题概述能够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作了明确的说明,也对本课的课题、课文语言、插图等作了简要说明。
但并没有说明本课的在本单元或在本册书中的地位,我认为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课题概述的失误处。
其二,安老师对学习目标分析能结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阐述,阐述清楚,符合学生的年段特征,并与学习课题相关。
其中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够在认、写、读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要求,体现了知识目标的层次与完整性。
但没能写出具体哪些生字;而过程与方法中所写的更像是在说一种目标,而没有出现具体方法类的词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阐述的比较简练,正因如此重点也比较突出,但如果能把目标阐述的更清楚、更具体一些就更好了;其三,安老师还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学生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做了分析,同时对学生对语文学科和对春天的兴趣进行了适当的介绍,为后续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好准备。
其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导入、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意图三个角度轮番阐述,比较清晰明了。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的目标说明。
如紧紧抓住课文文本,词句去感受春天。
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读“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仔细地找啊找啊”使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感悟,把学生带入了春的世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进而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感悟语言的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简介《找春天》是小班科学教学中经典的一节课,通过寻找春天的活动,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季节的认知能力。
本文对教案进行点评并进行教学反思,旨在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教案点评教学目标教案中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 - 帮助孩子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 培养孩子观察和描述季节特征的能力; - 引导孩子从大自然中学会寻找季节变化迹象。
这些目标非常明确,符合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能够帮助孩子从实际观察中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教案中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春天的变化来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多样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教学步骤教案的教学步骤合理,循序渐进。
通过观察季节特征、询问孩子对春天的认知以及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等环节,能够帮助孩子逐步建立科学概念。
活动设计教案中的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包括观察、讨论、互动等环节,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合作能力。
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学习评估教案中的学习评估环节合理,通过问答形式的互动,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反思教学准备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教具,如季节图片、小动物模型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春天的特征。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春天相关的音乐和歌曲,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情境,让孩子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观察,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活动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观察和描述季节特征的任务,让孩子通过观察、描述和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认知。
同时,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引导孩子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寻找答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找春天》教学实录与点评_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课文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课文。
能够正确使用词语、句子描述春天的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课文重点句子。
2.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正确使用词语、句子描述春天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课文录音,图片等。
2.教材准备:拷贝课文《找春天》和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放映一段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Step 2:学习课文(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Step 3:课文理解(25分钟)1.师生共同解释课文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出示课文的重要句子,学生默读、诵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然后学生代表组别回答。
Step 4:课文拓展(15分钟)1.学习课文中的韵律语言,学生跟读和模仿。
2.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编写一段对春天的描述,然后进行展示。
五、课堂点评:1.语言点评:对学生的课文朗读进行点评,纠正语音语调错误。
2.内容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2.预习下一篇课文《春天来了》,写出自己对春天的期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一课《找春天》为例,通过引入、学习、理解和拓展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通过引入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录音、读课文、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全面参与,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找春天》教案设计与分析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适用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春天、花朵、小草、树木”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发现美的眼睛。
(3)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春天相关的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
2. 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推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3)组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3)引入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春天的美好。
3. 课堂讲解与实践:(1)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春天特点。
(3)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4. 情感体验与表达:(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3)总结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找春天》教学实录与点评(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找春天》教学实录与点评(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找春天》教学实录与点评(精选1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找春天》教学实录与点评篇1【教材简说】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课堂实录】在识记完生字、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开始了找春天的活动教学。
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姑娘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找到了春姑娘。
(学生开始有声有色的齐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师:春姑娘听到同学们把她读得这么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和同学们见面了。
(生高兴地笑了)师:赶快把你从课文中找到的春姑娘与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吧。
分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组织大家把找到的春天记录在老师发放的纸卡里。
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到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师则到各组去参与。
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了春姑娘藏哪儿了?(学生举高了手,嘴里说着“我知道了”。
学生开始谈开了)生1:(我说、我说)刚探出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生2:(我来说)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生3:(我还有)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那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生4:(争着回答)溪水丁丁冬冬,那是春天动听的琴声。
生5:(迫不及待地)我还知道了春姑娘藏在了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
(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真了不起,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了一首歌送给同学们。
(学生们高兴得鼓起掌来)播放歌曲《找春天》(部分学生也能动情地跟着唱起来)师: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声音读读课文第四至八自然段,谢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粗略地了解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1、学会认读、书写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粗略地了解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想)2、放音乐《小燕子》同学们注意听,猜一猜 (小燕子)教师出示燕子模型3、师语:小燕子还有话对大家说呢,想不想听 (放录音)录音:小朋友,你们好,我首先在这里祝大家过年好,我是刚刚从南方赶来找春天的,可是找着找着,春天不见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愿意)师语: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小燕子找的春天已悄悄地钻进了我们的课本,请大家打开书,从文中把春天找出来,并且还要读给小燕子听,能行吗 (同学们口答:行)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3、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识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找新朋友(组词)筛出难认的字,重点教学。
如“羞、嫩、掩、溪、摇”等。
三、生自由识字四、巩固识字师语:刚才我们在文中帮小燕子找春天,现在,我们来找生字1、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进行朗读。
五、自由朗读全文1、自己读课文。
2、指导朗读:师语: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春天读给小燕子听(抽生读、生开火车读、分角色读。
)3、下面大家一起把我们找到的春天读给小燕子听,好吗(齐读课文)4、小结:小燕子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还对大家说:“谢谢你们,相信你们以后会更棒。
”六、指导书写1、师语:小朋友们,生字小朋友们玩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出示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再次认读)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找春天》评价
《找春天》评价对课例《找春天》的评价和想法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一、在课程实施方面在授课过程中,她教态自然,举止从容,态度热情,有亲和力,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语言语调和缓、快慢适度,感情丰富。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她的课堂教学与文本教学设计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把把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容量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安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找春天”入手,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且把找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入到学习中。
1、在引导学生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找春天之难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寻找到的春天,并在无意识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出自己寻找春天之难。
如“在枯草堆中找到小草的嫩芽”等等。
其次、语文教学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有相同感受和喜欢的词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学生进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情感体验时,安老师又抓住“脱掉、冲出、奔向、害羞、仔细、探出、早开、吐出、解冻”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用欣喜的心情去朗读。
2、安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拓展阅读篇目及阅读要求让学生阅读《找春天》、《春风是什么颜色》、《春天的拜访》、《一粒种子》等文章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更加热爱春天的向往之情。
如诗如画的语言给予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也启动了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
3、安老师让学生仿写创编,使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她们对春天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
让她们在开放思维的同时放松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学生经历了由读到写,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
《找春天》教案设计与分析
《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如花朵、小草、树木等。
(2)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如美丽、生机勃勃等。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春天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春天的景物,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景物:花朵、小草、树木等。
2. 春天的特点:美丽、生机勃勃等。
3. 春天的变化:衣物、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春天的变化。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准确地观察春天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景物,了解春天的特点。
2. 描述法:学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培养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春天的图片、实物等。
2. 场地:户外活动场地。
3. 材料:笔记本、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美好。
3. 观察春天:教师组织学生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如花朵、小草、树木等。
4. 描述春天:学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如美丽、生机勃勃等。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分享春天的发现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如花朵、小草、树木等。
2. 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如美丽、生机勃勃等。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春天的变化。
《找春天》的点评[五篇范文]
《找春天》的点评[五篇范文]第一篇:《找春天》的点评《找春天》的点评看完了安瑞洁老师《找春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我对这堂课点评如下:一、教学设计方面:《找春天》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用赏识、鼓舞唤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本课参与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师生配合默契。
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学生带着自已“找到的春天”走进课堂也是一种美。
为课程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2)老师用简单的导语把学生带进课堂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益。
(3)扩展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4)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比较具体,并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但没注重学生差异,未提供教学评价。
教学资源与主题相关,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我认为可补充的地方:(1)教学资源准备不够充分,教学过程中展示春天信息的相关图片,丰富学生的视野。
(2)“仿写创编”,可改为“描绘创编”要求学生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来描绘春天。
(绘图,歌曲,语言,诗歌等)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
不能很好体现学生的个性。
二、课堂实施过程方面:(1)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
安老师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读“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仔细地找啊找啊”使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感悟,把学生带入了春的世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找”字,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且把找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设计精练合理,过渡也比较自然。
教学中体现了学科特色。
媒体运用较恰当,但比较简单,可以在找春天、说春天环节适当增加些视频或动画,我觉得会更好些。
小学语文找春天教案评价
小学语文找春天教案评价教案标题:小学语文找春天教案评价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的方式,了解和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察春天景象、进行诗歌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案评价指导:1. 教案目标:评估教案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案应明确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知识,能够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在情感上能够有何体验和收获。
2. 教学内容:评估教案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主题相关,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教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组织方式,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 教学方法:评估教案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4. 教学过程:评估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明了,步骤是否合理。
教案应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训练,确保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5. 教学评价:评估教案是否合理安排了学生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案应注重综合评价,包括观察评价、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等。
6. 教学资源:评估教案中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本、多媒体、图书馆资源等。
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7. 教学反思:评估教案是否有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是否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教案应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和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以上评价指导,可以对《小学语文找春天教案评价》进行评价和指导,确保教案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内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
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准备: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放录像,带领学生春游时的活动场面)1.小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板书:找春天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过渡: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1)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交流识字情况。
(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
)(3)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4)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画图认字(嫩)5.出示词语。
(屏幕打出)开火车认读。
6.默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
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1.指名读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
教案点评:
《找春天》是一本科学教材中的小故事,适合小班学生学习。
教案在设计上比较简单,目标明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的教学活动也比
较丰富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也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读和引导。
总体上,这个教案是一个比较
好的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春天的一些特点和变化还不是很了解,对昆虫的特点也
不是很清楚,这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提出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
在开展这个教学活动之前,对春天的特点和昆虫的特点进行一些预热和铺垫,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我可以增加一些实物展示和观察的环节,例如带领学生去户外
观察春天的变化,或者带一些昆虫标本给学生观察等。
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
思考。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分析和思考,不
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适用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春天、花朵、小草、阳光”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天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b.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春天?春天有哪些特点?2. 学习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b.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4. 拓展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让春天更加美好。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课后思考:你们身边还有哪些春天的美景?试着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拓展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充满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找春天刘建伟教学评价
找春天刘建伟教学评价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
2.刘建伟的《找春天》教学评价
3.总结
正文
【引言】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大地焕发生机的时刻。
在教育的领域,我们也需要寻找春天的踪迹,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刘建伟老师的《找春天》教学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刘建伟的《找春天》教学评价】
《找春天》是一节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体验春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刘建伟老师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春天的美好。
首先,刘建伟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景象。
在视觉的冲击下,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有兴趣去寻找春天的踪迹。
其次,刘建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户外实践中,学生可以观察春天的景象,收集春天的元素,描绘春天的美景。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刘建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春天,以及对春天的感悟。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沟通能力。
【总结】
总的来说,刘建伟老师的《找春天》教学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刘建伟老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找春天》的评价
对课例《找春天》的评价与想法《找春天》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认真阅读了《找春天》的教学设计和观摩了课堂教学的视频,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如下评价:一、值得欣赏的地方(一)、教学设计方面1、课题概述:老师对教材、学科、年级、课题及其文本语言、课文插图、文章内容等作了简要说明。
2、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如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摸到的、嗅到的的春天在班上进行交流。
3、学习目标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阐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4、学习者特征分析:列出了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适当地介绍了学习者的兴趣等。
如:学生喜欢春天,热爱春天,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较活跃,愿意阅读,已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能编写与主题相关的片断或小童话故事。
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如本节课中教师以ppt辅助教学,学生经历了找春天,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春天,扩展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仿写创编描绘春天等。
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教师引导学生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教学目标落实较好。
(二)、教学实施过程方面1、导课环节新颖,以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反馈入手,将学生的学习引到课堂上,带着对春天的感性认识进入对文本的学习感悟,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在整节课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特别是这位教师和蔼的语气,从容的教态,和适时的鼓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围绕“找”字,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指导有感情地读文、背诵,适当出示ppt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春来了,感悟出大自然的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1、课时安排不明确,没有明确标出是第一课时或第二课时。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
小班科学教案点评及教学反思《找春天》一、教材评价本教案所使用的教材为《自然》,属于小班科学教育的必备教材之一。
该教材主要讲述了春天的基本知识,内容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合于幼儿园教学。
教材的编排比较合理,分为“春天来了”、“小草生长”、“小花开了”、“小树长高了”四个部分,覆盖了春天的重要内容,涉及了植物、动物、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选择相应的章节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使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春季的天气变化及对应的植物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能够认识并说出春季天气的变化;2.能够认识植物在春季的生长变化;3.能够观察和比较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况;4.能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师生问候后,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环境变化,比如温暖的阳光、绿油油的草地、飞翔的小鸟等。
2. 活动一:看图写词老师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图片中的事物,然后让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所看到的事物,比如“花儿开了”、“小鸟在飞”等。
3. 活动二:听故事老师为幼儿讲述春天的故事《找春天》,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和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
讲故事时,可以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比如感受春天的美丽、温暖和生机。
4. 活动三:观察实物老师引导幼儿观察一株生长在教室窗台上的植物,在讲解植物的生长特征、变化过程的同时,让幼儿观察这株植物在春季和其他季节的生长状态,感知春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 活动四: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教室或校园内找寻春季的痕迹,比如花朵、鸟巢、昆虫等。
在找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春季的其他变化,比如天气、环境等。
然后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发现的春天特征,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6. 活动五:情感体验在教学结束前,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对春季的美好、温暖、生机等感受进行情感体验,让他们充实而愉悦地结束本次科学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春天》教学设计点评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羞遮掩躲嫩符触鹊)
会写9个生字(脱棉野冻探躲溪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3、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
培养审美情趣,渗透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字词,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和典型句式。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与勃勃生机。
句式的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唱歌儿——活动肢体调动感官
vcd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着节奏自由唱啊,跳啊。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首优美的诗,学
生在唱唱跳跳中领略了美丽的春景,感知了生动的语言。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拓展了课外知识,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与语言文字的距离。
)
二、说词语——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说词
师:我们跟着春天的节奏唱啊,跳啊,多快乐呀!那有关春天的词语你一定知道得不少吧?(指名学生说)
2、读词
读老师搜集的有关春天的词儿。
课件出示词语(冰消雪融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万紫千红春雨绵绵生机勃勃春回大地)
(
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词语,感受春天的气息,充实学生的词汇库,增加积累。
通过课前相关信息的搜集,使课内外自然衔接,利用课外积累的词语帮助学生主体在课内感受春天,在课内互动交流感受中积累词语,增大课堂容量,引向课外。
)
3、读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由词语联想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个体不同,感受亦
不同,朗读表达自然也各异。
)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悟美感
1、听范读,谈感受
2、自主读,习字词
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找找春天在哪儿呢?
3、师生交流:你从哪儿找到了春天?
随机指导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词组。
理解“解冻”“音符”,并书写“解冻”。
四、品句子——联动合作感悟内化
1、理解
①师:在你们的眼里,春天的小草是怎样的?
(适当引导:去闻一闻,摸一摸,仔细看一看。
)
反馈,引出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
毛吧?”
朗读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②引读
出示后三句并结合课件画面初步理解意思。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2、感悟
自己好好读读这四句话,你感觉这是个怎样的春天呢?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反馈:
——美丽的春天,有绿油油的小草,各种颜色的野花……
——香喷喷的春天,野花的淡香,小草的清香……
——会弹琴会唱歌的春天。
——害羞的春天,小草才探出头来,还没把整个身体探
出来,野花才开了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还只是嫩
嫩的芽,不是整片的叶子,小溪才刚刚解冻。
——顽皮的春天,小草是探出头来,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树木吐出嫩芽,像小朋友吹泡泡糖一样。
——彩色的春天;爱打扮的春天;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字面联想感知,在不同个体眼中,春天宛如不同个性的人,或顽皮或害羞,
或五彩缤纷或才艺俱佳。
)
(如诗如画的语言给予了学生丰富的联想,也启动了学
生丰富的课外积累,或联系有关春天的词句,或比较印象中的春天,课内外阅读在此汇合、碰撞,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感知与表达)
3、朗读
怎样读好这几句话呢?带着自己的感觉细细地读,你觉得怎样好听就怎样读,还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琢磨着读读。
指名读:一个人两个人多个人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就能赋予作品与学生更强大的生命力。
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阅读实践始终是个性化的,伴随着丰富的个人情感。
)
五、写句子——拓展延伸展示体验
1、出示图片:(竹笋柳条蝌蚪蝴蝶蜜蜂燕子小朋友春游等)
2、生搜寻记忆:还可以在哪儿找到春天?
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美。
(课堂里学生找到了春天,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此时,提供图片把学生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大自然,同时激起内存,激发探究欲望,去寻找更多的“春天”。
)
3、学生创作,交流。
笋芽儿从泥土里冒出来,那是春天的手臂吧?
柳条儿随风摇摆,那是春天新编的长辫吧?
粉红的桃花一簇两簇,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小朋友春游去了,那是春天的小火车吧?
成群的小蝌蚪甩着长尾巴游来游去,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是春天的舞蹈吧?
燕子在空中吱吱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醒来的青蛙呱呱呱地叫,那是春天的笑声吧?
(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交融在
一起,升腾出了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
他们在开放的思维
空间里将课内外的信息有机融合,放松地表现自己,发挥着
自己的潜能,经历了由读到写,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
)
第二课时
一、连词语——复习引入增加积累
野芽树草桃
枝柳花嫩
二、读重点——调动感官能动内化
1、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春天还是个顽皮的小朋友,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课件出现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
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朗读
3、想象,边听朗读边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三、仿句式——利用补白想象创作
春天还在哪儿干什么呢?
四、诗拓展——联系古诗积累运用
1、老师想到了一些古诗
【课件出现诗句及画面】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出几句有关春天的诗句吗?(生生交流)
3、改写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这首古诗中你找到春天了吗?学着课文的样子“……那是……吧?”或者“春天在……”来说一说。
(师生、生生交流)
桃花两枝三枝,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鸭子在江水里嬉戏,那是春天的舞伴吧?
江水变暖了,那是春姑娘喝的茶吧?
江水绿莹莹的,那是春姑娘的镜子吧?
春天在江水里游戏,在鸭子的叫声里。
(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中提到:学习过程可以是而且也应当是一次发现并展示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最富足的才华过程。
对课外阅读的积累正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等待开发的最富足的才华。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积累的古诗,让学生在课外的古诗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相互映衬中领悟语言的魅力、感悟春天的生机。
用“……,那是……吧”“春天在……”这两句式来表达古诗句,这是语言的转换,诗意的理解,想象的放飞。
典型的句式在积累中创新运用,并在迁移运用中又进一步得到积累。
)
五、绘春景——学科融合表达升华
小组合作绘画,派代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