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淮北矿业袁一煤矿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8年4月16日

⏹地点:会议室

⏹人员:九小队、特勤三小队14人

⏹主讲:孙晓东

⏹淮北矿业袁一煤矿瓦斯燃烧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军事化救护消防大队

事故矿井概况

矿井采用立井、大巷及石门开拓方式,分区混合式通风,设主井、副井、中央风井和南风井4个井筒,采用两个水平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51.6年。

该矿井2014年计划生产原煤180万吨。目前1022工作面正在准备收作。该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正在开采的煤层为10煤。由于断层影响,上部的中组煤(8煤)距10煤约30米,且在附近施工了30个钻孔。

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

12月17日11时35分工作面机巷转载机卧底放炮结束。由于拆棚困难,跟班副区长安排割U型钢,并与三名工人一起抬着氧气瓶和乙炔瓶到达施工地点,约12时,使用割枪切割U型钢。此后,发现机头处1-5﹟架间向外喷火,随即现场进行洒水灭火,见火势难以控制,12时26分向矿调度汇报。

事故的原因为中组煤(8煤)的高压瓦斯通过裂隙涌出后遇到烧焊的火花而引起瓦斯燃烧。

救援出动及侦查(一)

2014年12月17日中午12:59分,集团公司调度通知救护大队,袁一煤矿1022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火灾事故。接到出警命令后,救护大队值班领导及李槽坊中队的三个值班小队立即出动,赶往事故矿井。

李槽坊中队三个小队于13点22分同时到达该矿,向指挥部领取任务后,三个小队迅速奔赴事故现场,正值班小队从机巷进入于14时40分到达事故地点,副值班小队从风巷进入侦查,14点42分到达风巷三岔口处,值勤小队在102变电所(基地)待机。14点50分大值班领导也赶到了现场。

救援出动及侦查(二)

现场通风正常,风量1700m3/min,工作面风流中CH4:0.18%、CO:47ppm、O2:20.8%、温度20℃、无烟雾、有少许水蒸气。沿1--16架的架间都在向外喷火,在5--6架间喷火较集中;火焰长度一般为1--2米,最大处达到3--4米,并且呈间歇状,由于着火点在支架顶部,用水和灭火机直接灭火无效。

救灾方案制定(一)

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相关部室领导及时赶到指挥部。安徽省煤监局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也及时赶到指挥部,亲临指挥。

根据井下救援小队探查时发现的情况,指挥部分析认为是瓦斯燃烧,瓦斯源为中组煤(8煤)通过裂隙涌出。现场通风正常,各种气体稳定。由于不具备直接灭火条件,采用封闭火区措施。

救灾方案制定(二)

根据现场情况,指挥部制定了两种封闭方案,一是远距离封闭、二是近距离封闭。远距离封闭,要在进、回风共计封闭五道密闭墙;近距离封闭,只需要封闭两道密闭墙。考虑材料准备、材料运输等因素,为了能够实现快速封闭,指挥部决定采取近距离封闭的方案。

安全措施

为确保建墙及封口时人员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

1、救护队人员监控火势。

2、惰化火区。向火区注入氮气和液态二氧化碳。

3、加快灾区内气体的分析化验速度,时时监控灾区气体变化情况。

4、由救护队实施封闭作业,封闭过程中下导风管,保证瓦斯不超限。

事故抢险过程(一)

(一)火区封闭

1、密闭墙的要求:

(1)在机巷三岔口和风巷三岔口内10m处各建一道瓦石墙密闭;

(2)由于巷道断面约20平方米,故采用4-3-2的方式(最下为4行瓦石,中间为3行瓦石,最上为2行)。4、3行瓦石高度不能低于1米;

(3)设带阀门的8寸导风管两个。设措施孔两个,用于注氮和注液态二氧化碳。设观测孔两个,以便火区观测。事故抢险过程(二)

2、安全措施:

(1)救护队负责火区附近和工作面回风侧现场气体检测;

(2)在建造的两处密闭墙外,悬挂一氧化碳、瓦斯、氧气便携仪,不间断观察气体情况;

(3)当瓦斯浓度达到2%时,救护队立即汇报指挥部撤出现场所有人员;

(4)救护队在机巷、风巷工作人员要保持通信联络,确保同时建墙、同时封堵;

事故抢险过程(三)

(5)墙面必须勾缝,确保漏风量达到最小;

(6)建墙时,必须有大队领导在场,时刻观察现场通风及各种气体变化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进回风的两处指挥员应立即通知对方;

(7)由于工作面风量较大,如影响封墙,必要时可在回风巷内设调节风帘;

(8)在封口前所有人员必须撤到变电所,只留三人同时实施关闭;

事故抢险过程(四)

3、建造过程:

救护大队共召集七个中队的9个小队参加密闭墙的建造:

(1)准备工作:接到封闭任务后,在井下基地召开大中队指挥员会议,进行战前动员和布置任务;

(2)两道密闭墙分别由4个小队共同完成,2个小队建造密闭墙、2个小队监护;

(3)由一个救护小队进行现场气体检测;

(4)17日20时30分开始直至18日12时20分,实现两道墙同时封口,共计用时16小时;

事故抢险过程(五)

(5)检测气体、通风情况:在整个封闭过程中,始终专人检测气体。进、回风密闭墙处风流气体情况基本稳定。进风密闭墙处的情况是:CH4:0.18--0.78%、CO:0--140ppm、O2:20.1--20.8%、温度:19--20℃;回风密闭墙处的情况是:CH4:0.2--1.6%;CO:30--140ppm;O2:19.6%--20.6%、温度:19--21℃;

(6)其他情况:建墙期间,回风巷出现了风量忽大忽小现象;在建造密闭墙快封口时,出现两次了轻微震动。事故抢险过程(六)

(二)后期监护及火区治理

两道瓦石墙密闭建造结束稳定24小时后,开始对火区进行监护和治理工作。

救护队负责监测1022机、风巷密闭墙内外CO、CO2、CH4、O2、温度,每隔两小时取样一次;同时负责监护井下1022工作面区域的矿方人员的安全。

火区治理的措施是:对两道密闭墙进行喷浆堵漏,然后在两道密闭墙外各套打一道瓦石墙,中间用水泥黄沙灌注;

事故抢险过程(七)

(三)灭火效果:

从12月18日到25日,经过连续7天取样检测,封闭区内CH4大于16%、CO小于24ppm、O2小于8%、CO2大于20%,温度在25℃以下。火区已逐步惰化,处于相对稳定期。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该矿采用单轨吊的运输方式,且为单行线。每次运料时间约70分钟,运料重量约六吨,运料比较困难,造成建墙时间长。

2、制氮机平时维养不到位造成待机7个小时。

3、巷道断面大而且采用U型钢和金属网支护,封闭时掏槽很困难,而且周围易漏风;

4、对煤层易自燃的采区或瓦斯燃烧爆炸的采区,在工作面的机、风巷要预留密闭墙及准备充足的封闭材料;

5、提前制造导风管。导风管要具备轻便、能快速关闭等要求。

事故救援思考(一)

(一)直接灭火无效的原因:由于着火点在支架上,且为8煤沿裂隙涌出,不利于直接灭火,故造成直接灭火无效。

(二)为何不采用降架、移架,腾出空间进行直接灭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