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糖类作为碳源物质,因此糖类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高中生物教材中明确指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糖类是蔗糖。

那么为什么不添加葡萄糖呢?很多资料上解释为蔗糖较葡萄糖便宜,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其实并非如此。

之所以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

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

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

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3)诱导作用。

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

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

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

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通过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的浓度差来调节当细胞膜内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外的时候蔗糖救能进入细胞中了植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的碳源是蔗糖,已知葡萄糖和果糖也能使某些植物生长得很好。

植物细胞可以分解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蔗糖跨质膜从质外体进入细胞是由载体介导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质子-蔗糖共运输机制进行的,另外,植物能够利用的某些其他形式的碳源有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糖等。

葡萄糖更不稳定,培养基需添加葡萄糖一般都在灭菌后再兑换。

实在要添加葡萄糖那么灭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08~110左右,120度灭出来的就有一定程度的碳化了。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主要成分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六种,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这些元素有的对生命活动的某个过程十分有用,有的对蛋白质或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有的是参与某些生物过程的调节。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或D-葡萄糖,用量通常为2%-4%,高者可达5%,亦可用市售的白糖所代替,但一般应增加用量,而且最好用比较固定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3.有机营养成分: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其它有机物质等)。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CH)、酵母提取物、玉米胚乳、麦芽浸出物、西红柿汁、椰子汁(CM)及各种氨基酸如甘氨酸(氨基乙酸)等。

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硫氨素(维生素B1)、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和维生素H(生物素)、泛酸钙等、肌醇(环己六醇)、烟酸。

在部分培养基中还添加维生素BX(氨酰苯甲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B12(氰钴胺酸)、维生素BC(叶酸)、维生素B2(核黄素)和氯化胆碱等维生素。

这些可能对某些植物或植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如肌醇主要以磷酸肌醇和磷脂酰肌醇的形式参与由Ca介导的信号转导。

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制作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制作方法

• 6-BA:7.5ml
• NAA:5ml
• 大量Ⅰ母液吸取量(20倍):6.25ml
• 大量Ⅱ母液吸取量(20倍):6.25ml
• 微量母液吸取量(200倍):1.25ml
• 铁盐母液吸取量(100倍):2.5ml
• 有机物母液吸取量:甘氨酸(200倍):1.25ml

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1.25ml
• 2、取少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培养基总量的1/2-2/3的蒸馏水)加入烧杯中。
• 3、按需称取琼脂后加入(2)水中加热搅拌均匀。加入称好的糖。
如何配置1mol/LNaOH100ml?
• 4、按母液顺序和规定量,用量筒、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取母液,依次放入烧杯中。(一般最后加激素母液)
• 5、定容。
• 6、调PH值。用0.1mol/L、0.5mol/L、1mol/LNaOH和HCl调至所需数值。
分化:1/2MS+2.5mg/L6BA+0.2mg/LNAA+20g/L白糖+4g/L琼脂
• 大量Ⅰ母液吸取量:
• 大量Ⅱ母液吸取量:
• 微量母液吸取量(200倍):
• 铁盐母液吸取量(100倍):
• 有机物母液吸取量:甘氨酸(200倍):

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
• 肌醇母液吸取量(50倍):
• 2、取少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培养基总量的1/2-2/3的蒸馏水)加入烧杯中。 • 3、按需称取琼脂、糖。 • 4、按母液顺序和规定量,用量筒、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取母液,依次放入烧杯中。
(一般最后加激素母液) • 5、定容。 • 6、调PH值。用0.1mol/L、0.5mol/L、1mol/LNaOH和HCl调至所需数值。 • 7、分装。 • 8、封口。 • 9、灭菌 • 10、冷却备用。书写标签(培养基类型代码、配制日期、配制人)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主要包括两部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无机盐部分的配方如下:1.氮源:氮源通常由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O3)和硫酸铵((NH4)2SO4)组成。

氮源的浓度通常为20-30mM。

2.磷酸盐:磷酸盐通常由二氢二钠磷酸盐(NaH2PO4)组成,浓度为10mM。

3.钠盐:MS培养基中含有钠盐,通常由硝酸钠(NaNO3)和硝酸钾(KNO3)组成。

钙盐的浓度为2.0mM,钾盐的浓度为1.0mM。

4.钠盐:MS培养基中含有钠盐,通常由硝酸钠(NaNO3)和硝酸钾(KNO3)组成。

钙盐的浓度为2.0mM,钾盐的浓度为1.0mM。

5.硫酸镁:硫酸镁(MgSO4)的浓度为1.0mM。

6.磷酸铵铁:磷酸铵铁(FeSO4·(NH4)2SO4)的浓度为27.8μM。

7.各种微量元素:包括锌、铜、锰、硼、钼、钴和镍等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的浓度通常在微摩尔(μM)级别。

有机物部分的配方如下:1.蔗糖:蔗糖是植物培养基中最常用的碳源,浓度通常为30g/L。

2. 维生素:通常使用的维生素有二硝基地巴泼甲素(2,4-D)和吲哚-3-乙酸(IAA)。

它们的浓度通常在0.1-2.0 mg/L之间。

3. 激素:常用的激素包括植物生长素(BA)和乙烯利(2,4-D)。

它们的浓度通常在1.0-10.0 mg/L之间。

4.混合物:还可以加入一些有机物混合物,如胆固醇、烟酸和核酸酸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MS培养基的一个基本配方,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对该配方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

总结起来,MS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主要用于植物生长和增殖。

其配方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物两部分,无机盐包括氮源、磷酸盐、钙盐、镁盐、磷酸铵铁和微量元素等;有机物包括蔗糖、维生素和激素等。

通过适当调整这些配方的浓度和比例,可以实现不同植物的生长和增殖需求。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实验目的1.培养基能够提供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各类营养物质,以及生长因子,是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植物的种类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2.学习并掌握植物组织常用培养基的组成、配制与灭菌方法。

二、实验用具和药品1. 实验用具:电子天平(1/10、1/1000)、烧杯(100ml、1000ml)、量筒(50ml、100ml)三角瓶或培养瓶、移液管、药匙、玻棒、pH试纸、吸耳球、牛皮纸、皮筋等。

2. 药品:蔗糖、琼脂、0.1mol/L NaOH、 0.1mol/L HCl、各种培养基母液、激素母液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分组配制培养基。

各类培养基组成如下:1. 水琼培养基。

2. MS0培养基。

3. 1/2MS培养基。

4. MS+6-BA 2.0mg/L+NAA 0.5mg/L。

5. MS+6-BA 1.0mg/L+NAA 1.0mg/L。

6. MS+6-BA 0.5mg/L+NAA 2.0mg/L。

7. MS+KT 0.5mg/L+6-BA0.5mg/L。

8. MS+NAA 1.0mg/L+2,4-D 1.0mg/L。

(二)湿热灭菌培养基1.称取规定数量的琼脂,加水到培养基最终容积的3/4,水浴或电炉使之加热溶解。

2.根据配方要求,把按顺序量取的各种母液以及称取的蔗糖,都加入煮好的琼脂中,然后加水定容。

3.用0.1mol/L的NaOH或者HCl调pH。

4.分装培养基,包好或盖好,标明编号。

5.121℃(103kPa)灭菌15-20min。

(三)作好植物组织培养的各项准备工作1. 制备无菌水:121℃(103kPa)灭菌40min 。

2. 配制 0.1%HgCl2溶液(放置棕色瓶中)。

3. 准备接种用培养皿、金属器械等用具。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所用的各种容器一定要洗净、烘干。

2. 用电子天平称量药品时,一定要用称量纸,对于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将其放置在小烧杯中称量。

植物组织培养基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

MS培养基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这样每次使用时,取其总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释,制成培养液。

现将制备培养基母液所需的各类物质的量列出,供配制时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NH4NO3 33 000KNO3 38 000CaCl2·2H2O 8 800MgSO4·7H2O 7 400KH2PO4 3 400微量元素(母液Ⅱ)KI 166H3BO3 1 240MnSO4·4H2O 4 460ZnSO4·7H2O 1 720Na2MoO4·2H2O 50CuSO4·5H2O 5CoCl2·6H2O 5铁盐(母液Ⅲ)FeSO4·7H2O 5 560Na2-EDTA·2H2O 7 460有机成分(母液Ⅳ)ⅣA肌醇20 000ⅣB烟酸100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100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 100甘氨酸400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

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 L的贮备液。

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制方法是: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再将它们混溶,最后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制方法是:将称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 分别放到450 mL蒸馏水中,边加热边不断搅拌使它们溶解,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将pH调至5.5,最后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各种母液配完后,分别用玻璃瓶贮存,并且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日期等,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常见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各类及其特点

常见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各类及其特点
植物组织培养
教材研究:教材中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提到的只有MS培养基,其实,植物组织培养基还有其它种类,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1.MS培养基
为Murashige和Skoog缩写,二人于1962年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
特点:是无机盐离子浓度较高,硝酸盐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适用: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
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
特点: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
适用: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它植物的花药培养等。
5.KM-8P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
特点: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
适用: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适用: 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
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
特点:含有较低的铵,这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适用: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其中的木本植物。
3.White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gSO4 的浓度和增加了硼素。
特点:无机盐数量较低,KNO3,MgSO4·7H2O,CuSO4·5H2O, MnSO4 ·H2O,KI,烟酸(Vpp),盐酸吡哆醇(VB6),盐酸硫胺素(VB1)。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及其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及其配制
• 水解乳蛋白或水解酪蛋白:它们是牛乳用酶法 等加工的水解产物,是含有约20种氨基酸的混 合物,用量在10-1000mg/L之间。由于它们 营养丰富,极易引起污染。如在培养中无特别 需要,以不用为宜。
(四)天然复合物
• 其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氨基酸、激素、
酶等一些复杂化合物。它对细胞和组 织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 (3) White培养基 1943年,White,培养番茄根尖。 • 特点: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养4。)N6培养基 1974年,朱至清等,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
广特泛点应:用成于分小较简麦单、,水K稻N及O其3和他(植N物H4的)花2S药O4培含养量和高其。他在组国织内培已 养。
种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 进作用。
• V活B力l(盐有酸重硫要胺作素用)。: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
• VB6(盐酸吡哆醇):能促进根的生长。 • Vpp(烟酸):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一定
关系。
• Vc(抗坏血酸):有防止组织变褐的作用。 (酚类物质-醌)
一般用量:0.1—1.0mg/L。有时用量 较高。有时还使用生物素、叶酸、VB12等。
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物体中的积 累。
• (3)K • 作用: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
谢等有密切关系。一般为1—3mg/L为好。 • 供应物质:KCI、KN03等盐类提供。
• (4)Mg、S和Ca • 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
S-是含S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 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
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 (1) MS培养基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培养烟草细胞。 • 特点: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硝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复合物
天然复合物的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氨基酸、 激素、酶等一些复杂化合物。它对细胞和组织 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对器官的 分化作用不明显。它的成分大多不清楚,所以 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
氨基酸
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利用。培养 基中最常用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他的如精氨酸、 谷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 等也常用。有时应用水解乳蛋白或水解酪蛋白, 它们是牛乳用酶法等加工的水解物,是含有20种 氨基酸的混合物,用量在10-100mg/L之间。由于 它们营养丰富,极易引起污染。如在培养中无特 别需要,以不用为宜。
培养基的分类
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初代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
增殖和生根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的分类
根据培养基的无机盐成分和元素的浓度,可将培 养基分为以下四类: 1. 富盐平衡培养基: MS培养基;LS培养基;BL培养基;BM培养基; ER培养基等。 2. 高硝态氮培养基: B5培养基;N6培养基;SH培养基等。 3. 中盐培养基: Miller培养基;H培养基;Nitsch培养基;Blaydes 培养基。 4. 低盐培养基: White培养基;WS培养基;HE培养基;改良 Nitsch培养基及HB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
20130328
上节课小结
外植体的选择
1、基因型;2、取材部位;3、取材季节;4、生理状 态发育年龄;5、大小
灭菌和外植体的消毒
无菌操作技术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 外植体的褐化及预防
外植体的玻璃化及预防
培养基种类和特点
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植物的组织对培养 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 织对营养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满足了它们各 自的特殊要求,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因此, 没有一种培养基能够适合一切类型的植物组织 或器官,在建立一项新的培养系统时,首先必 须找到一合适的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才能成 功。
活性碳(Active carbon)
活性炭为木炭粉碎经加工形成的粉末结构,它结构疏松, 孔隙大,吸水力强,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它的颗粒大小决定着吸附能力、粒度越小,吸附力越强; 温度低吸附力强,温度高吸附力弱,甚至解吸附。 它可以吸附非极性物质和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包括琼脂 中所含的杂质,培养物分泌的酚、琨类物质以及蔗糖在 高压消毒只产生的5-羟甲基糖醛,极少量的活性炭就可 以完全吸附培养基的激素。 活性炭加入会削弱琼脂的凝固能力,因此要多加一些琼 脂。活性炭易沉淀,通常在琼脂凝固之前,要轻轻摇动 培养瓶。 因此,在使用时不能随意添加,要有量的意识,物尽其 用。
WPM培养基
WPM(Woody Plant Medium)
N6培养基——高硝态氮培养基
是1975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 养而设计的,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国内已广泛 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基和 其他组织培养。 主要特点: ◆ 成分简单; ◆ 硝酸钾和硫酸铵含量高; ◆ 适合花粉、花药培养。
铁是一些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
等酶的组成成分。同时,它又是叶绿素形成的 必要条件。培养基中铁对胚的形成、芽的分化 和幼苗转绿有促进作用。在制作培养基时不用 FeSO4和FeCl3(因其在PH值5.2以上,易形成 Fe(OH)3的不溶性沉淀),而使用 FeSO4•7H2O和Na-EDTA的结合成的结合物。 B,Mn,Zn,Cu,Mo,Co等,也是植物组织 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这些物质会导致 生长、发育异常现象。
培养基的发展简史
最早是Sacks(1680) 和Knop(1681),他 们对绿色植物的成分进 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植 物从土中主要是吸收无 机盐营养,设计出了由 无机盐组成的Sacks和 Knop溶液,至今仍在作 为基本的无机盐培养基 得到广泛应用。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含有各种被培养生物材料所需要的营养 成分的培养基质。 培养基是组织培养中最重要的基质,选择合适的 培养基对培养成功与否关系很大。 培养基有各种种类,不同的植物和培养部位及不 同的培养目的需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名称,一直根据沿用的习惯。多数以发 表人的名字来命名,再加上年号,如White(1943) 培养基,Murashing和Skoog(1962)培养基。
3)GA(gibberellic acid 赤霉素): 有二十多种,组织培养中常添加的是GA3。它主 要是促进幼苗茎的伸长生长,促进不定胚发育成小 植株;赤霉素和生长素协同作用,对形成层的分化 有影响,当生长素/赤霉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木质部 分化,比值低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此外,赤霉素 还用于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 发。 一般在器官形成后,添加赤霉素可促进器官或胚 状体的生长。
五个桑树品种芽再生的比较
White培养基——低盐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 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 高了MeSO4的浓度和增加了硼素。 ◆ 无机盐量较低;有机成分含量相对也较低。 ◆ 适合生根培养、胚胎培养等。
SH培养基—高硝态氮培养基
◆ 特点与B5相似,硫酸铵改用磷酸二氢铵。 ◆ 无机盐浓度较高。
三、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 培养基中只含有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称为 基本培养基(basic medium)。为不同的培养 目的往往要加入一些有机物以利于快速生长。 常加入的的有机成分要以下几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天然复合物
氨基酸
肌 醇
碳水化合物糖、葡萄糖和果糖,可支持许 多组织很好生长。麦芽糖、半乳糖、甘露糖和乳 糖在组织培养中也有应用。蔗糖使用浓度在2%— 3%,常用3%,即配制一升培养基称取30g蔗糖, 有时可用2.5%。但在胚培养时采用4%—15%的高 浓度,因蔗糖对胚状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 不同糖类对生长的影响不同。从各种糖对水稻根 培养的影响来看,以葡萄糖效果最好,果糖和蔗 糖相当,麦芽糖差一些。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糖 类需要量也不同,实验时要根据配方规定按量称 取,不能任意取量。 高压灭菌时,一部分糖会发生分解,制订配方时 要给予考虑。在大规模生产时,可用食用的棉白 糖代替。
水的作用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2.水是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 3.细胞分裂及伸长都需要水分; 4.水是植物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 5.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有利于光合作用和传粉; 6.调节植物体周围的温、湿度,维持植物体温稳定。 总之,水是植物原生质体的组成成分,是一切代谢过程的 介质和溶液,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维生素(Vitamin)
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细胞里主要是以各种辅酶的形 式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 进作用。虽然大多数的植物细胞在培养基中都能合 成所必须的维生素,但在数量上还明显不足,通常 需要加入一至数种维生素,以便获得最良好的生长。 主要有VB(盐酸硫胺素) 、VB6(盐酸吡多醇)、VPP(烟 酸)、VC(抗坏血酸),有时还使用生物素、叶酸、 VB12等。一般用量为0.1—1.0mg/L。有时用量较高。 VB1对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活力有重要作用,VB6 能促进根的生长,VPP与植物代谢和胚的发育有一 定关系。VC有防止组织变褐的作用。
四、植物激素
1)生长素类(auxin):生长素主要被用于诱导愈 伤组织形成,诱导根的分化和促进细胞分裂、伸长 生长。天然的生长素热稳定性差,高温高压或受光 条件易被破坏。在植物体内也易受体内酶的分解, 组织培养中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 2)细胞分裂素类(cytokinin):这类激素是腺嘌 呤的衍生物,多用于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和茎、苗的 增殖,而在生根培养中使用较少或用量较低。
二、无机盐
大量元素:N,P,K,Ca,Mg,S等元素。 以盐的形式加在培养基中,它们对植物细胞和 组织的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量大于 0.5mmol/L。其中特别说明的是:培养基中无机氮 的供应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硝酸盐;另一种是 铵盐。 微量元素:Fe,Mn,Zn,B,Cu,Co,I等。 对于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需要量小于 0.5mmol/L,但必不可少,其中Fe较为关键,以螯 合形式提供,可使用FeSO4.7H2O和Na2-EDTA进行 制备。
KM-8P培养基
◆ 有机成分复杂,包括了所有单糖和维生素, 呼吸代谢中的主要有机酸; ◆ 主要用于原生质体培养(包括原生质融合的培 养)。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水 分
培 养 基 的 成 分
无机盐 有机物 植物激素 培养体支持材料
辅助物质
一、水
培养基大部分是水,配制培养基时一般用三级水(水中不含或 少含某些离子),保证培养基中成分完全人为控制。
大量元素的功能
(4)Mg、S和Ca 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 S是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它们常以 MgSO4•7H2O提供。用量为1-3mg/l较为适宜; 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 保护质膜不受破坏有显著作用,常以 CaCl2•H2O提供。
微量元素的功能
五、辅助物质
抗生素(antibiotic) 添加抗生素可防止菌类污染,减少培养中材料的 损失,尤其是快速繁殖中,常因污染而丢弃成百上 千瓶的培养物,采用适当的抗生素便可节约人力、 物力和时间; 抗生素各有其抗菌谱,要选择加以利用,也可两 种抗生素混用; 应当注意抗生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不能因添加抗生素,而放松灭菌措施; 此外,在停止抗生素使用后,往往污染率显著上 升,这可能是原来受抑制的菌类又滋生起来。
常见培养基及特点
MS培养基: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 烟草细胞而设计的。
MS培养基特点
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钾盐、铁盐、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