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黄土地》在摄影艺术方面有那些特色
影视艺术概论
《黄土地》——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特征、思想内涵、象征意义的分析【摘要】《黄土地》是陈凯歌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作为两位大导演(程凯歌与张艺谋)合作的绝唱,影片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
而影片中的“腰鼓舞”和“祈雨”也成为影片的闪光点。
本文将从镜头特征、思想内涵、象征意义来分析《黄土地》中的“腰鼓舞”段落和“祈雨”段落。
【关键词】《黄土地》;腰鼓舞;祈雨;坦荡,封建旧思想;曙光;【正文】本片取景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戏中也多次出现陕北的民族特色,如嫁娶时乡民们的奏乐,陕北的民歌,腰鼓舞和祈雨舞。
腰鼓舞是解放前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间舞蹈,解放后遍及全国城镇农村。
这种舞蹈属于集体舞蹈,用于欢快、热烈的场面,表达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
而祈雨则是因为陕北地区气候干旱,乡民们用歌声和舞蹈表现黄土高原上的人民的情感与愿望。
王一川在《茫然失措的生存竞争》中曾这样评价《黄土地》:陈凯歌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史上首次让摄影机挣脱文字的理性束缚而独立地摄取黄土地深层的意蕴,显示了镜头的令人惊异的表现力。
当大块大块贫瘠而夹带血性的黄土地扑面向我们摇来时,似乎可以瞥见黄土文化的精灵在旋舞。
可以说,《黄土地》以摄影机的卓越穿透力揭示了作为民族文化之魂的黄土地的惊悸与颤动。
在影片中,影片运用了多种镜头的转换。
例如在腰鼓舞这一段中,首先出现在观众视线的是一双手敲打着两个小锣,然后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敲打这两个小锣的大叔,这是一个近景的拍摄,然后拉镜头,镜头由小景别转成大景别,画面中出现了一群人,但此时的镜头并不是涵盖了所有的腰鼓舞的群众,然后进行甩镜头,由之前跳腰鼓舞的固定场景转换至吹唢呐,然后切换到跳腰鼓舞的村民。
浅谈电影《黄土地》的独特之处
浅谈电影《黄土地》的独特之处【内容摘要】《黄土地》是中国第五代领军导演顾长卫的作品,本片主要由几个生活场景串连,如喝喜酒、拉家常、犁地、参军、出嫁、渡黄河、干旱求雨。
由于这段经历相当的普通、寻常,主要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成,故从总体上来说影片的视觉形象缺乏故事性,但是导演独具匠心,以独特的电影表现手法将并不新奇的故事讲的震撼人心。
【关键词】构图色彩光线蒙太奇主题一、构图突破传统电影构图方式,富于象征意义构图作为电影语言的提升因素,它所指的是对电影画面空间及其画内的影像做出设置和安排,以此来达成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表意作用。
《黄土地》的画面构图是这部电影最为独特出奇的一点。
对于传统电影来说,符合人们日常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平稳、和谐和均衡是最基本的构图原则,传统构图追求一种饱满、完整,黄金分割率是一般电影重要的构图方式。
而《黄土地》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构图方式,以一种新奇的独特的构图赋予画面特殊的意义。
片子的很多地方天和地占画面的比例都很大,以至于人在其中显得比蚂蚁还小,压抑感十足。
例:1.影片一开始,画面首先就是一大片黄土沟壑,纵横交错,而天空只有斜斜的一道,占画面很小的一部分,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的冲击力,增加了土地的厚重感。
2.顾青和翠巧家干活间隙吃饭的构图比较奇怪,黄土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人的身体只出现了很少一部分,黄土地作为画面的主体,而人被设置到边角线上,只是几个小点,显示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也象征着封建传统对他们的束缚。
3.顾青逐渐走来的时候,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一棵小树在整个画面上方十分之一处,只有树干没有树梢,预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命力的顽强和生活条件的艰辛,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而在顾青对翠巧说要走的那天晚上,又一次出现这个画面,所不同的是在夜晚,构图十分巧妙,使人倍感凄凉,预示着翠巧的命运的不幸。
4.在顾青走的那天,出现一幅画面,黄土占整个画面的十分之一,并且天空阴沉,营造了一种压抑、伤感的气氛。
黄土地——精选推荐
影视评论范文传神写照——评《黄土地》的摄影技巧这部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的处女作一经推出便以独特的风格、手法、造型成为了第五代导演探索影片的典范。
一举获得瑞士电影节的银豹奖及中国的金鸡最佳摄影奖,震撼了摄影界。
影片《黄土地》中的故事似乎可以用独特的简单来形容,然而就是在这种深沉的简单中却蕴藏着不平凡,不平凡的摄影技巧,也正是由此,导演与摄影师的指导与运用,才奠定了影片铿锵的第一步。
影片之所以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摄影技巧的充分挖掘与表现。
影片的基础如果是在剧本创作的话,那么摄影技巧的作用则是体现在对电影的表达上。
因为无论是景别的运用还是镜头的表现,都将电影的主体彰显得淋漓尽致。
景别的运用首先是功不可没的。
在“初来乍到”的张艺谋的手下,娴熟的景别运用可谓真正“秀”了一把自己的看家本领。
在整套景别运用上,无论是大远景、近景还是特写的驾驭,为的就是能够充实、质朴的反映出电影人物的外在与内在涵养与黄土地上支离破碎、沟壑相间的景象,然而通过景别的切换交错,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甚至黄土地上人的路途的艰辛加上黄土地所一向的淳朴都冲击着视觉,震撼着心灵。
众多的远景展现黄土地上辽阔环境的同时,繁多的特写则表现了人物情感触动或是心灵的信息。
记得小姑娘翠巧的眼神在特写镜头的表现下突出的是那样的由于与无奈。
而对翠巧父亲的面部特写则让人联想到了著名的油画《父亲》,那一刻是仿佛凝固,故事似乎停滞。
然而镜头的表现不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景别的运用正是通过镜头渗透在影片中的。
不同的拍摄方法,不同的拍摄角度所诠释出的更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在此,逆光拍摄的手法与长镜头的运用可谓是独树一帜的。
影片中曾多次将视点与灯光对立,这也许是为了深刻展露黄土地上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吧。
因为人物总是背离着光明。
除此之外的长镜头更是交代了故事中人物或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与节奏。
或许正是在《黄土地》中摄影技巧的成功奠定了老谋子日后发展的风格。
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其他几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中皆是贯彻了他最初的摄影风格。
分析黄土地之构图
分析《黄土地》之构图一、影片的基本信息1、拍摄年代:1984年,上映时间:1985年9月10日(加拿大)2、导演:陈凯歌摄像:张艺谋3、片长:89分钟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二、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1939年初春,在陕北黄土高原闭塞的生存环境下,生活着一群愚昧无知麻木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封建迷信麻木冷漠,天旱了会祈雨,刚十几岁的女孩就会让她们嫁人,不管对方如何的丑陋恶心以及年龄上的差距。
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翠巧便是此种文化下的牺牲品,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了这里,并借住在翠巧家中。
翠巧从顾青口中得知了“公家人”的新生活。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翠巧选择逃婚来与命运抗争,最终淹没在滚滚黄水中。
当顾青再次来到这里时,憨憨不顾一切的逆着人群奔向顾青,也代表着奔向光明的希望三、影片构图1、趣味性和趣味点的位置图一图三图二注释:图一图二图三均采用井字形构图法,摄像师将这些人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同时也是趣味点,引人注目,突出醒目。
图一:翠巧出嫁,憨憨在轿边呆呆的凝望,眼神中透露出不舍、无奈。
近景镜头,人物占据画面,很有冲击感,形象展示了一个孩子的思绪和内心情感图二:翠巧在门边望着别人家娶亲的场面,看着年幼的新娘以及丑陋的新郎,想到自己的命运,眼神中透露着恐惧与不甘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欲望、对自由的渴望图三;翠巧的爹蹲在黄土地地上,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愚昧、贫困2、中央位置图一图二注释:图一和图二都位于中央位置,所透露出的是严肃、庄严的气氛,更体现了黄土高原人们封闭的生态文化格局图三图四注释:图三和图四分别是新娘和新郎,将人物放在中央,运用近景拍摄,形成鲜明对比,更具有讽刺意味,从而映射黄土高原生活的闭塞以及人们的麻木冷漠愚昧图五图六注释:图五是顾青教憨憨唱歌,憨憨跟唱的画面,二人位于画面中央,形象饱满,突出主体,显示出黄土新生的力量,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图七图八注释:图七是黄土高原上人们祈雨用的海龙王,位于画面中央,突出醒目,体现出了权威庄重严肃,更是对黄土高原人们无知封建愚昧的讽刺图八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恶心丑陋的黑手抓着翠巧的红盖头,不用只言片语观众就完全可以体会到翠巧的遭遇,也让人深思黄土高原人们生活状态的压抑图九图十注释:图九和图十呈现的是大片的黄土,画面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的黄土地和在其中显得微不足道的人形成的强烈对比,暗喻了这种封闭的生态文化格局对渴望自由发展的人性的束缚与制约:面对这样深远辽阔而又无比厚重的黄土地,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又无助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注释:图十一、十二、十三画面主体是物品的特写,它稳稳居于画面正中央,这种稳当的构图也暗寓了影片中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状态的死板与压抑3、边缘位置: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注释: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人物翠巧都出现在画面的边缘,体现了翠巧所面临的困境、窘迫,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无能为力4、上方位置:图一图二图三注释:图一和图二将人物搁置在画面上方,有一种倾压感、仰角拍摄,有助于体现共产党正义的形象以及是一种光明希望的代表图三大片的黄土地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将人物显得渺小。
_黄土地_电影的美学研究
[摘 要]《黄土地》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
本文对张艺谋摄影作品《黄土地》的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析《黄土地》这部电影中的影像,包括静止的和流动的画面,研究了张艺谋电影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关键词]黄土地;张艺谋;电影美学;意境■ 龚晓青(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一、《黄土地》中的美学表现形式电影以其特殊的视听语言,通过逼真的影像,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震撼感。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写到:“电影艺术的特征之一是:我们不仅能从一个场面中的各个孤立的‘镜头’里看到生活的最小组成部分和其中所隐藏的奥秘(通过近景),并且还能不漏掉一丝一毫”,“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绝不让他的观众随便乱看场面的任何哪一部分。
他按照他的蒙太奇发展线索有条不紊地导引我们的眼睛去看各个细节。
通过这种顺序,导演便能把重点放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这样,他就不仅展示了画面,同时还揭示了画面。
一个电影制作者的创造性也就是表现在这种地方。
”《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
简言之,赖以制造《黄土地》的美学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场景构图、色彩、镜头的运用等方面的。
二、《黄土地》中的意象及其意蕴1.《黄土地》中的构图之象及其意蕴电影在诞生之初,由于其具有的直接表现性特点,被人们看做是摄影与绘画的延伸,因而构图在电影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匠心。
影片构图主要是指:“通过画面的结构编排,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画幅中,有序地、有目的地表现无限空间中的事物,并为表达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效果,把被表现对象以摄影的造型元素,如形状、光影、色彩、线条、影调、透视、角度、画幅等有机地分布在画面之中,形成画面形式,它是一个从思维到实践的过程,表达作者的情感,激发观者情绪,产生视觉效果。
《黄土地》――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
《xx》——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本部影片是以一个八路军来陕北采集民歌为线索,讲述了陕北黄土地上人民艰苦和落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黄土高原上农民封建落后的思想和文化,以及新一代对传统思想的反叛。
本片摒弃了旧影片单调的表现形式,开创了电影的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全片对白简约,完全用影像来表现剧情,充分的调动摄影手段,采用多种摄影艺术技巧。
“腰鼓舞”和“祈雨”是最为突出和称赞的段落。
影片为传达腰鼓舞这一寓意,采用了多种镜头技巧:广角镜头、静镜头、长镜头的静态摄影,摇甩镜头,晃镜头、、广角镜头即采用远景拍摄,大范围的展示镜头内容,以使景致远而深。
腰鼓舞就是大面积的采用广角镜头,才释放了画面巨大的感染力。
一群白头巾、藏青棉袄的陕北汉子在腰鼓舞中激情的跳着,震天响的锣鼓敲的天崩地裂,在极为压抑、恶劣的环境下,所展现的是陕北农民的顽强毅力。
人民在浑朴、雄伟的黄土地的养育下,有着与生俱来的活力与激情,是一种不受拘束,尽情欢畅,天地为之动的精神力量。
长镜头的静态摄影即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且机位不动。
片中有小节是腰鼓舞方队从坡下整齐的走到坡上,镜头便是采用的黄土坡的静态摄影。
镜头始终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大的斜坡,而这个斜坡也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多,腰鼓舞阵对锣鼓喧天,盛情激昂的走上坡来,慢慢的出现在画面上,慢慢的走进镜头。
这种气势磅礴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震撼和力量。
反映了黄土地上的人们潜在的伟大力量和最终战胜束缚,赢来光明的勇气。
甩镜头,是快速地将镜头摇动,极快地转移到另一个景物,从而将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内容,而中间的过程则产生模糊一片的效果,这种拍摄可以表现一种内容的突然过渡。
晃镜头,它主要应用在特定的环境中,让画面产生上下、左右或前后等的摇摆效果。
摇甩镜头和晃镜头可以说在腰鼓舞中用的极其到位。
白色的头巾,藏青色的棉袄,依然是陕北男人最朴实的打扮,导演直接将摄影机放在腰鼓阵中,随着他们的舞蹈,镜头中的天、山、地都在跳动,这种惊天地的画面和激情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和感染,寓意着陕北人们撼动天地、反抗宿命的力量和能力。
赏析电影《黄土地》
赏析电影《黄土地》——色彩和光线的运用2013级播音4班-郭航我认为,电影《黄土地》色彩光线使用独特,突出主题:电影《黄土地》的影调打破了传统电影色彩的束缚,以黄、灰、黑为主,塑造了黄土地的厚重和贫瘠的外在形象,同时也透露出黄土地上的农民愚昧落后、向命运屈服的消极心态,也用光线来变现人物内心世界激荡。
影片中唯一的亮色就是红色。
与一般影片红色代表了希望和喜悦的气氛不同,影片中红色又有了新的含义。
一方面,翠巧身上的红衣服表现了她对于自由的热爱和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之情,红色与周围色彩强烈的对比,也暗示着她对于旧的制度的反叛,另一方面,影片开头的画面里面,一顶红色的轿子在蜿蜒的山峦中缓缓前行,唢呐上垂下的一段红色的布条,和黄色的土窑肮脏的墙壁上一块红布,红色占有的比例很小,始终处于弱势,也暗示着像翠巧这样千千万万的农村女孩的悲惨命运。
红色成为封建制度包办婚姻束缚人的象征,红色仿佛人的鲜血的颜色,以翠巧为代表的农村女孩成为了表面繁荣热闹婚庆场面的牺牲品。
黄色的土地几乎覆盖掉整个镜头,黄色的河水和黄昏融合在一起。
黄色成为整部影片里面最为主角的颜色。
与红一样,黄色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形象,土地之黄,永远是一附昏暗迷蒙的状态,河水之黄,永远一种阴沉的气息,一切都仿佛笼罩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楚。
影片的色彩多为昏暗深沉的大背景色,而点缀的运用如红色等亮色,突出了影片的悲剧色彩,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人民艰难的生活,如荒凉的大片黄土地上,翠巧一个红色的身影点缀其间,突出了其少女的生机与黄土地贫瘠的对比,反差。
如影片多用夜晚来叙事,色调暗黑深沉又如翠巧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打破传统也是夜晚的黄河上。
本片在光线的使用上也十分独到。
例如在在顾青刚到崔巧家时,顾青和翠巧爹在炕上对坐。
由于只有一盏煤油灯,油灯照到的地方就比较亮,而背着油灯的地方就比较黑暗。
且窑洞经过几代人的居住,长期受到煤油灯的熏烤,在煤油灯的照射下,更显出房间的昏暗。
黄土地镜头分析
镜头重复叠化
顾青夜以继日的赶路,自然和渺小的人对比,显得人很弱小
荒凉
4
顾青45°中景镜头和山顶上小树画面的反复切换,伴随着陕北民歌
反复切换
5
迎亲队伍\毛驴\红鞋\唢呐\翠巧的第一次出场
红色
不喜庆
6
几个卡脖子镜头
多次出现
压抑 窒息
7
司仪正脸居中镜头
灰暗 血红
血红色背景和呆板表情
死气 呆板 压抑
8
翠巧第二次出场
20
顾青洗脚,翠巧的父亲进门看到水不热,便直接加热水
微暗
微暗的房屋和所有主人公
庄稼人的憨厚朴实
21
翠巧纺线
有微弱的油灯
静镜头
翠巧的全景/微弱的灯光/哀伤的歌声
轮回的痛楚的人生
22
翠巧父亲犁地
老黄牛正面镜头挡住了翠巧的父亲
老黄牛跟这里的人一样的人生
23
广阔的黄土,翠巧的父亲,顾青和憨憨,1/5的天空
亮
土地压迫人
很压抑,反映了历代受土地的压迫
24
翠巧的父亲一个大众景
背景亮
灰暗的天空/渺小的人物
压抑,天压着人的感觉
25
顾青跟翠巧一家在地里一起吃饭/ 2/3黄土画面
地压人,世代被土地束缚
26
翠巧回家时一个特写
45°侧特写
眼睛透露出一种希望
新的希望,新生的力量
27
第二次桶的特写和满眼的黄河水
特写
流动的黄河水和桶中晃动的水
两个人中景画面的反复切换
顾青惊讶,而翠巧却是想要逃脱这种悲惨的人生
两种思想,但没有好的解决方式
31
跟原先一样的迎亲队伍\毛驴\红鞋\唢呐
《黄土地》形式美规律之一构图造型的审美意蕴
作, 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 神”【 。 2」 张艺谋非常有意识地通过画面图形的 构成关系来强化形象的某些特征。 他认为构 图也要演绎画面内容甚至整部影片构思和 造型风格的必要手段。 就是要做到“ 以形传 神”因此他没有平均布置画面, 。 更不是面面 俱到“ 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主次分明。 , 面 临堆积几千年历史积淀的黄土地, 面临这么 厚重的黄土地, 如何去表现这块土地和这块 土地上‘ 出而作, 旧 日落而息” 人民这两者之 间的关系呢? 张艺谋以他独特的眼光, 选择 黄土地” 作为构图当中的主体部分。 土地的 式因素(色彩、 线条、 形体、 声音等)有规律的 “ 组合。【 ” ] 1 黄色自然成为表现性的重点因素。 他选择柔 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 丈山、 尺树、 寸 和的外景光线, 使黄土地呈现温暖的色彩, 马、 分人” 体现了对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 显示出黄土地那浓浓的情意。 为了强调人与 系的合理安排。 经典美学原则— “ 黄金分 土地的亲密, 他大量采用长焦距镜头, 造成 同时把画面的水平线勾勒在整幅画 割率” (即大小、 长宽等据画面的3/ 4 : ) 作为美的比 是衡量万事万物基本法 框的上面, 32 , 例, 的比例或更多。 正如张艺谋所说的那样— 则和唯一标准。 按照这个比例分配的话, 如 设色选取 果增之一分, 则太长;如果减之一分, 则太短。 我要在色彩和构图方面着力体现“ 受传统的影响, 电影中的构图也要求 浓郁, 不取清淡;构图要选取单纯, 不取繁复” 被纳入画面中表现对象以及各种视觉造型 这个美学原则。 〕 3 [ 影片一开始或结尾 , 铺天盖地的大片 因素在画面空间的分布和配置(它包括被摄 影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 大片的黄土弥漫于整个镜头, 时而将人物夹 面分割形式, 以及光、 明暗、 影、 线条、 色彩在 在一线天际之中, 挤在画面的角落。 这样的 画面结构汇总组合关系)尽量匀称、 整齐等 构图显然突破了构图的规则, 打破了习惯人 等。 《 然而 黄土地洲 为现代电影艺术的奠基 与物的对比均衡关系。 乍 但实际上他又是处于 作品, 它最大特点就是把构图真正地当作一 这种规则之中的。 因为在这个构图意识中, 种造型的手段来使用。黄土地》 表象画 主角不是人, 《 的“ 而是那静静地起伏横亘的黄土 面” 更要形式美诸要素配合完美、 传情达意。 地。 它占 了大部分画面, 给人一种影象造 在拍寸 黄土地》 粼 时.摄影师张艺谋说:“ 我要 型中的沉重感和压抑感。 通过构图, 黄土地 表现天之高远, 地之深厚;我要表现人之劳 与中华民族历史关系的象征意义被鲜明地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
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
影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
《黄土地》如何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你看完《黄土地》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绝对比那些用钱堆出的一堆貌似电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
《黄土地》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段故事: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这里。
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
他见到的新娘,竟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娃。
然而,贫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难得的欢乐之中。
突然,眼前一件红衣一闪,顾青在一片黑棉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双注满了哀伤与愤懑泪水的眼睛。
后来顾青才知道,她是当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
翠巧妈早年亡故,姐姐也已嫁人。
现在,她和饱经风霜的爹爹及年幼的弟弟憨憨住在单家独户的窑洞里。
当晚,顾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脚。
顾青从白天所见的童婚,谈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
虽然这些话在老汉身上没有什么积极的反响,却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澜。
由于顾青在土地上熟练地耕作,翠巧一家才开始把他当作自己人。
然而,善良、忠厚又贫穷、愚昧的翠巧爹,却要因袭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规矩”,让女儿在四月里出嫁完婚。
但翠巧心里却对这种指腹为婚很就是不满。
顾青必须跑了,翠巧想要使顾青拎她一起跑,可是顾青还得回来呈报上级就可以拎翠巧返回。
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翠巧终于必须娶妻了。
订婚之日,憨憨激化了姐姐所用的水桶走进黄河边,不料碰到了私奔出的翠巧。
翠巧给爹遗留下了一丝长发并给爹放了最后一担水,把为顾大哥搞的鞋垫交予弟弟,便连夜东渡黄河而回去。
《黄土地》的镜头语言
一土,一水,一片天----评《黄土地》的镜头语言头顶一片天,脚踩一方地,雄伟的黄河之水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英魂。
在这片沉默着的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在此成长,带领着人们走向着光明的未来,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导演黄建新联合张艺谋让这片富于变化的土地以最热烈的方式展现出来,定格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其中光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镜头语言的使用更是让影片增加了不少亮点。
光的运用是影片最独具特色之处。
影片中的光以温暖沉稳的土黄色为主基调,既有一定的统一性也传递着无数的感情元素。
传统的黄,一般代表着金钱,权利,富贵,大气等等寓意,而《黄土地》当中的黄,代表着黄土地和黄土地上养育着的人们,而这种土黄色,不仅给人深沉宽容的厚重感,也隐藏着让人沉重压抑的窒息感。
去过黄土高原的人或许都知道当太阳光照在黄土地上时,镜头中所显现的光是一种类似于美国西部片的浅黄色,而在镜头中这种光往往给人以烦躁而且粗犷的感觉,但是陕北的黄土地上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更是党的摇篮,它既是贫瘠的,也透着如母亲般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张艺谋更是抓住了这一点,将《黄土地》中的光线拍出了一种温暖沉重感,即使是影片刚开始时顾青刚到窑洞的那场戏,也给人一种暖色光,而不是冷光,因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冷漠的一面,只是暂时不熟悉而已。
在《黄土地》中使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调光将窑洞内显得暗而深,如同封建思想一般压抑,而且在布光上也多采用了非标准不光技巧,把窑洞内的阴暗与窑洞外的强光形成对比,翠巧坐在门前做鞋子等顾青回来时的画面就用了剪影布光。
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更加使影片的情感表达出来。
《黄土地》中除了以土黄色暖光之外,也着重运用了白,黑,红这三种色彩。
黑色,既是陕北的农民的服饰,也是陕北农民的性子。
陕北的老汉正如这黑色的棉袄一样稳重,不爱说话,不爱动,像一个树墩似的坐在炕上,默默地抽烟,喝水,不讲说话也不吭声。
同时黑色也表现着痛苦恐惧与绝望,黑暗的窑洞内父亲高大的黑色身影,将翠巧那娇小的身体压抑在身下,这是一种无助,更是一种翻不了身的绝望。
《黄土地》电影赏析
质朴深沉的民俗寓言(一)——电影《黄土地》赏析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
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
《黄土地》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当中却透露出陈凯歌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封闭、保守、等落后部分的思考、揭露和抨击。
陈凯歌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的电影不是单纯的再现生活的手段更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活的工具。
他以一种批判的目光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追溯这种状态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他说过说:“电影,是很多人在黑暗中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
”所谓在黑暗中聚会,只有不断思考和批判才能迎来光明的梦想。
实际上作为陈凯歌首作《黄土地》应该是强烈体现其个人风格色彩和思想的,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电影人在一个商业化尚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他的选择必然是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喜欢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反思的陈凯歌选择了陕北落后民俗与革命新思想的对比与冲撞作为题材,而且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地浓墨重彩地刻画陕北农民因为贫困、封闭等造成的愚昧封建。
假如说摄影画面是由张艺谋统筹负责的没有陈凯歌太多的个人风格,又假如说初出茅庐的陈凯歌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在画面、音乐的操纵等具象化的风格,那么陈凯歌的个人风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反思强烈地体现在电影的情节的选择、安排和主题的表达中。
《黄土地》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对影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中国的开放才刚迈出了步伐,中国经济体制也尚在确立目标的阶段,就在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因外来与本国因素碰撞而略有混沌的时期,怎样面对新的体制、文化的冲击以及应该怎样改变旧有的是政府以及社会大众需要关注的问题,当然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陈凯歌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因此《黄土地》成为了这样一个向世人说明道理的寓言:生存在孕育我们的广袤的大地上,假如不接纳新的思想新的变革,这片大地会成为禁锢自己的温床,最终封闭愚昧地度过一生。
浅析影片《黄土地》
浅析影片《黄土地》刘洋【内容摘要】电影《黄土地》讲述的是处于陕北地区的一个贫苦女孩翠巧,在听一位来采集民歌的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讲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后,决然逃出夫家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生活,最终被冰冷的黄河水所吞噬的故事。
影片中运用大量的黄色和不平衡的构图,来体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思想封建,愚昧。
【关键词】黄土地陈凯歌张艺谋色彩构图画面视觉冲击一、电影《黄土地》的简要介绍电影《黄土地》是陈凯歌的处女作,也是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一部代表作。
电影《黄土地》中主要人物有四个:翠巧、翠巧爹、憨憨、“公家人”顾青。
《黄土地》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家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要和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订了娃娃亲。
而顾青讲述的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
翠巧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
在顾青离去时,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
翠巧结婚前夕,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
河面上黄水翻滚,终于将翠巧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
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翠巧的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
顾青来到黄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去……故事由此而结束,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二、电影中的色彩和构图导演陈凯歌选择这样一个不算独特的题材,我觉得在电影的情节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但他并不是想要过分的强调故事的情节和冲突,没有过多的对白,而是用影像来叙述故事、用色彩来抨击思想的封建与迂腐。
古老寂寞的黄土高原,最难以表达的就是它的变化,但陈凯歌导演却为电影选取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角度,他运用了大量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片土地的亘古不变,用远景来表现人物不明晰的活动,以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这恰恰解释了当地人民思想封建、愚昧无知的原因。
《黄土地》鉴赏论文
看完电影《黄土地》之后,对电影的赏析又进一步地得到了提升。
下面,就针对电影《黄土地》的剪辑,拍摄,蒙太奇应用和叙事手法谈一下对本电影的赏析。
对于《黄土地》的拍摄方法,电影中善于运用广角镜头来表现画面,如电影中最后,众村民求雨,使用大镜头,让大量的村民出现于同一镜头当中,使得视线开阔,深深地表现出村民为求雨所做的努力之大,决心之深。
同时,最后顾青出现在沙漠之中,先由广角镜头引入,进而画面转至憨憨发现了顾青,再缩小镜头到顾青,再回到憨憨,这样连续切换镜头,顾青的镜头由远及近,进而从茫茫沙漠中出现顾青,隐喻茫茫中出现希望,同时跟求得雨互相呼应。
电影中甩镜头的使用也比较多,通过用甩镜头来表现画面的震撼性与感染力。
如当描绘延安打鼓情景,通过运用大量的甩尽头来表现打鼓的气势与震撼。
电影中刻画对话则主要采用连续切换画面,对说话人的表情及神情进行特写拍摄。
如顾青第一次与翠巧父亲碰面进行交谈,通过对两个人对话的拍摄,通过对翠巧父亲的特写拍摄,可看出了贫困人民人生活艰苦及生活的各种磨难。
同时,电影善于运用色彩表现法,对不同的场景赋予不同的光线色彩,烘托了气氛,为故事的展开更做了一层铺垫。
如描绘顾青和憨憨父子犁地的那个场景,光线是十分温暖、柔和的自然光,十分温暖,表现了一种劳动的喜悦和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于《黄土地》的剪辑技巧,电影关于音乐方面的剪辑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各种陕西民谣来衬托情节。
典型的如翠巧打水的时候唱民谣,翠巧打线的时候唱民谣,翠巧送走顾青的时候唱民谣,分别通过民谣来表现了翠巧多重的内心。
表现女子不愿嫁,想根据自己意愿来行事的态度。
同时也看出了翠巧对顾青的爱慕之情。
也暗喻了最终翠巧未能等到顾青。
开头中,有人唱民谣庆婚庆也是同一个技巧,表现了婚姻当天的喜庆。
同时,翠巧爹与憨憨都有歌声的描述,翠巧爹的歌声憨厚浑重,体现出陕北农民朴实与墨守陈规的特性。
而憨憨的歌声清脆响亮,体现了儿童淳朴,天真的人物特点。
电影《黄土地》分析
自然真实与深刻含蓄的交响——评影片《黄土地》的创作特色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一部隐喻性较强的影片。
导演运用了多种独特的电影手法,使影片显现出真实又深刻的风貌,在这深刻的背后更难免让我们心灵震撼,内心感到酸楚。
《黄土地》运用了看似平实又笨拙的顺叙的结构方法,讲述了成长在厚实、古老的黄土地上的翠巧受封建“娃娃亲”的思想束缚,在延安文艺工作者顾青的启发下毅然东渡黄河的故事。
流畅、自然的故事情节符合历史的时间性,能真实再现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在蒋介石地方政府控制下,贫苦人所遭受的压迫,也深刻表现了封建与民主的碰撞。
影片的段落层次清晰,大部分写顾青住在翠巧家,为他们帮忙,与他们交流,传播着民主、文明的思想;故事在延安的安塞腰鼓声中达到高潮,后面则是简写: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变了,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影片还大胆地运用了固定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功运用为影片增色不少。
例如翠巧为在田野里耕地的父亲、顾大哥、弟弟送饭的画面,他们坐在地上一起吃饭,用的就是固定镜头,大叔站起来是把镜头上下摇的,像一张照片,上面人能站起的感觉。
镜头还多次独自拍了翠巧的固定镜头,如婆家送来衣物后,父亲在讲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时,镜头一直对准翠巧,只有父亲那无奈的声音,这时的翠巧就像一座雕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是这座雕像还有复杂的思想,她内心的难处,具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
再一个镜头是翠巧坐在门口做活,顾青在屋内,拍的是翠巧的一个全景,他们二人的对话及翠巧表情的变化。
这个镜头暗示出翠巧内心要当公家人的思想萌动,为后面她渴望参军做了很好的铺垫。
固定镜头真实再现了翠巧从受封建思想毒害到渴望奔向光明的思想转变全过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影片的另一特色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陕北民歌贯穿全片。
黄土地虽然没有美丽的花朵和绿绿的草地,但不少空镜头的运用,让观众了解了炎黄子孙的起源地——黄河流域。
在这视觉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不时传来铿锵有力的陕北民歌,从而导致视听统一的效果——大自然与社会的民族风情被融合在一起。
《黄土地》电影赏析
朴素深邃深挚的平易近俗寓言【2 】——片子《黄地盘》赏析片子《黄地盘》拍摄于1984年,是有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地盘》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初次合作的作品.《黄地盘》讲述的是一个很简略的故事,但是简略的故事当中却泄漏出陈凯歌对中国传统思惟中关闭.保守.迷信等落伍部分的思虑.揭穿和鞭挞.陈凯歌是一个很有思惟的人,他的片子不是单纯的再现生涯的手腕更不是单纯的娱乐对象,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涯的对象.他以一种批评的眼力来审阅人的生计状况,追溯这种状况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他说过说:“片子,是许多人在阴郁中聚首,去配合分享一个妄想.”所谓在阴郁中聚首,只有不断思虑和批评才能迎来光亮的妄想.现实上作为陈凯歌首作《黄地盘》应当是强烈表现其小我作风颜色和思惟的,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片子人在一个贸易化尚未成熟的片子市场上他的选择必然是表达本身想要表达的,爱好用片子表达本身对文化的反思的陈凯歌选择了陕北落伍平易近俗与革命新思惟的比较与冲撞作为题材,并且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地浓墨重彩地描绘陕北农平易近因为贫苦.关闭等造成的愚蠢封建.假如说摄影画面是由张艺谋兼顾负责的没有陈凯歌太多的小我作风,又假如说初出茅庐的陈凯歌还没有形成属于本身的在画面.音乐的操纵等具象化的作风,那么陈凯歌的小我作风则是小我对社会的反思强烈地表如今片子的情节的选择.安排和主题的表达中.《黄地盘》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对影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中国的改造凋谢才刚迈出了步伐,中国经济体系体例改造也尚在确立目的的阶段,就在如许一个无论是经济照样文化范畴都因外来与本国身分碰撞而略有混沌的时代,如何面临新的体系体例.文化的冲击以及应当如何转变旧有的是当局以及社会大众须要存眷的问题,当然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陈凯歌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虑.是以《黄地盘》成为了如许一个向世人解释道理的寓言:生计在孕育我们的广袤的大地上,假如不回收新的思惟新的变革,这片大地会成为禁锢本身的温床,最终关闭愚蠢地渡过平生.对于《黄地盘》的剪辑方面用如今的眼力去审阅的话确定是光滑不堪的,但那是轻微受到当时的装备程度限制的,1984年电脑在中国尚未普及更不用谈电子剪辑技巧,早期的片子剪辑都是采用线性剪辑,是将有影像的片子胶片经由过程机械活动按次序找到响应的地位,并将须要的内容剪辑下来,采取直接粘贴胶片.在这种前提相当有限的情形下,《黄地盘》的剪辑技巧是值得确定的.但是撇除前提限制,《黄地盘》在某些情节表现出来的剪接技巧也确切略有左支右绌,例如说最后一幕憨憨挥着手艰苦地穿过人群想要去找顾青,这是片子停止前的最后并且相当重要的一幕,然而在剪辑上多个反复的镜头接在一路,固然这有可能是导演想要用较少的镜头来表现憨憨穿越的重重艰苦以及这段旅程的漫长,但是本人以为反复的镜头接在一路会使这一幕的表现力不足.在蒙太奇手段的应用上本人以为是比较朴实但也死力表现了主题的,在顾青离别了翠巧回到延安时,不雅看到了充满朝气的须眉在打花鼓,积极向上的精力风貌象征着革命新思惟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镜头一换到了翠巧的一方,翠巧在结成娃娃亲之时没有等到顾青回来接她,但她并没有屈从而是逃了出来要本身去找八路军.这里应用了平行蒙太奇,经由过程展示两人几乎产生在统一时光的而不同地域的工作来展示封建思惟约束下人物的对抗精力这一配合主题.在日常的描述中也大量应用由宽敞的场景再到人的持续蒙太奇.例如一开首的由用多个全景表现黄地盘后,镜头切到由远方一向延长到前面的追随娶亲的人群.在拍摄方面,张艺谋作为本片的摄影师也是充分施展了他在摄影上的一般功力,学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对于画面的构图有本身奇特的懂得,使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有评论说:张艺谋拍摄的画面每一帧都像一幅油画.张艺谋摄影的艺术性这在《黄地盘》中表现为黄地盘的浑厚和壮美.但是,在《黄地盘》的摄影上,张艺谋不仅寻求了美,并且兼备了表现主题以及导演的深意.比方说,片中大胆应用了大量全景,展示了黄地盘上因风沙侵蚀而形成的千沟万壑的面孔,也表现了黄地盘的空旷与辽远.而恰是这片黄地盘它养育出了中国厚重.关闭.隐忍的中国内陆文明,充满了情面味但以其传统固守的本性对人产生伟大约束力.这对凸起主题和推进情节成长有重大的感化.又有如对于黄河畔纤夫的俯拍,从而表现对于挣扎于生计中的弱小个别的恻隐与同情.并且在许多画面中黄地盘或者天空占领了画面的四分之三,剩下一小部分是人物,这些画面表现了黄地盘之上生计的人们微小而生涯艰苦.空镜头的应用也很频仍,重要为黄河.地盘与太阳,没有人物的参与,只有景物,这些镜头有多种表现功效和艺术价值.影片中有几个用色调灰暗的黄河空镜头来表现翠巧心境的低落,很能沾染人.在叙事手段上,《黄地盘》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正如其想样要表现的黄地盘上的故事一样朴实.在开首有一段讲述某户取娃娃亲的情节,新郎新娘都不同意,翠巧当时也在场,这为未来翠巧也成为娃娃亲的受害者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翠巧也将碰到的悲剧命运.《黄地盘》固然有那广阔的长空,无垠的黄地盘,以及那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响亮的信天游但是画面之外的那种沉重的思惟却紧紧压在人们心头,《黄地盘》上的痛,不仅仅是翠巧的不幸与人平易近生涯的艰苦,有更多.更多的器械深深地埋在那黄土层的深处.影片最后没有交卸憨憨和翠巧各自后续的故事,但是那能让人看到黄地盘上年青的一代中消失了的愿望,对抗封建传统的约束去查找自由与新的思惟,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导演陈凯歌依靠在影片上的愿望.这则个产生在黄地盘上恍如寓言的朴实的故事,有太多深邃深挚的道理.影片中的剪辑和拍摄艺术值得我们去慢慢咀嚼,影片所传达的思惟也更值得我们去细细领会.。
《黄土地》——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
《黄土地》——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本部影片是以一个八路军来陕北采集民歌为线索,讲述了陕北黄土地上人民艰苦和落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黄土高原上农民封建落后的思想和文化,以及新一代对传统思想的反叛。
本片摒弃了旧影片单调的表现形式,开创了电影的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全片对白简约,完全用影像来表现剧情,充分的调动摄影手段,采用多种摄影艺术技巧。
“腰鼓舞”和“祈雨”是最为突出和称赞的段落。
影片为传达腰鼓舞这一寓意,采用了多种镜头技巧:广角镜头、静镜头、长镜头的静态摄影,摇甩镜头,晃镜头、、广角镜头即采用远景拍摄,大范围的展示镜头内容,以使景致远而深。
腰鼓舞就是大面积的采用广角镜头,才释放了画面巨大的感染力。
一群白头巾、藏青棉袄的陕北汉子在腰鼓舞中激情的跳着,震天响的锣鼓敲的天崩地裂,在极为压抑、恶劣的环境下,所展现的是陕北农民的顽强毅力。
人民在浑朴、雄伟的黄土地的养育下,有着与生俱来的活力与激情,是一种不受拘束,尽情欢畅,天地为之动的精神力量。
长镜头的静态摄影即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且机位不动。
片中有小节是腰鼓舞方队从坡下整齐的走到坡上,镜头便是采用的黄土坡的静态摄影。
镜头始终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大的斜坡,而这个斜坡也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多,腰鼓舞阵对锣鼓喧天,盛情激昂的走上坡来,慢慢的出现在画面上,慢慢的走进镜头。
这种气势磅礴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震撼和力量。
反映了黄土地上的人们潜在的伟大力量和最终战胜束缚,赢来光明的勇气。
甩镜头,是快速地将镜头摇动,极快地转移到另一个景物,从而将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内容,而中间的过程则产生模糊一片的效果,这种拍摄可以表现一种内容的突然过渡。
晃镜头,它主要应用在特定的环境中,让画面产生上下、左右或前后等的摇摆效果。
摇甩镜头和晃镜头可以说在腰鼓舞中用的极其到位。
白色的头巾,藏青色的棉袄,依然是陕北男人最朴实的打扮,导演直接将摄影机放在腰鼓阵中,随着他们的舞蹈,镜头中的天、山、地都在跳动,这种惊天地的画面和激情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和感染,寓意着陕北人们撼动天地、反抗宿命的力量和能力。
陈凯歌的《黄土地》为什么是中国电影的经典?
陈凯歌的《黄土地》为什么是中国电影的经典?大家都知道标志着第五代导演正式进军中国影坛的是《黄土地》的问世,影片获得的赞美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君不见《黄土地》是陈凯歌的成名作,初接到要拍该片时他甚是犹豫,认为难以拍出新意,后来决定先去陕北采风,再决定是否接拍。
在陕北的日子,陈凯歌一行人被当地苍茫壮阔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深深的震撼了。
“早年间,在大山上,一群羊,一个拦羊的汉子,呆得久了,便高歌一声,又高亢又悲怆,声闻十多里,接着便又是寂静。
登上这峁顶,使我联想很多很多。
想到一个民族最初的强悍,原是同大气磅礴的自然环境相关的,一个民族最初的文化,原是从静默中产生的。
”陈凯歌把自己受到的心灵洗礼记录在了《陕北采风手记》中,于是陈凯歌决定在这片“天人合一”的土地上拍摄这部“诗意电影”。
1984年4月,《黄土地》开机。
张艺谋担任本片的摄影,这也是陈凯歌和张艺谋的首次合作。
陈凯歌围绕着“写实主义”铺陈他内心对影片的构想,再加上张艺谋深沉的镜头语言,让《黄土地》呈现出当时中国电影中罕见的诗性色彩。
所以,不论在艺术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黄土地》都成为了一道分水岭,也是第五代导演电影的典范。
影片问世后取得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在香港上映时,短短七天之内,报纸上出现了两百多篇影评,很多影评人都将其视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中国影片。
后来本片还参加了很多国际影展。
作为摄影师的张艺谋也凭此片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陈凯歌很欣赏张艺谋的才华,两人后来又合作了《大阅兵》。
黄河之水天上来电影的开头便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在天边,出现了一个人影,他渐渐走来,身后就是灰蒙蒙的天空,而他和大地连成一体,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行走在天地之间的生灵。
这个镜头带有全片一贯的深沉悠远的气氛。
当这个人走进之后,又在他的近景中不断穿插黄土地的景物空镜头,小路、悬崖、孤零零的树和飘来的信天游,陕北特有的风貌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电影《黄土地》摄影阐述
电影《黄土地》摄影阐述张艺谋立意大凡作一件事,必有立意,或称构思。
古人有语:“…… 故善画者,必意在笔先。
宁可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
意到而笔不到,不到即到也;笔到而意不到,到犹未到也。
”这一带是中华祖先轩辕帝耕耘征战之地,是民族的摇篮,在这里拍片,大约总要想很多的。
我们想表现天之广袤,想表现低之沉厚;想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想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想表现人们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力量,想表现从贫瘠的黄土中生发而出的荡气回肠的歌声;想表现人的命运,想表现人的感情——爱、恨、强悍、脆弱、愚昧和善良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想的总是比做的好。
“取法于上,取得于中。
”“取法于中故为之下。
” 实际上,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窑洞、黄河、四个人物。
“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主题这部影片的主题,很难一言尽之。
我以为,如果说是一个反抗买卖婚姻的故事,毋宁说是渗透了对人,对土地深深的爱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
风格是拨地而起的高亢悠扬的信天游,是刀砍斧剁的沟沟壑壑,是蹬踏而来的春雷般的腰鼓,是静静流淌的叹息的黄河。
“深沉、浓郁”——这是最简单的说明。
摄影基调色彩、光线、构图、运动四大要素构成了电影摄影的风格,我想,它们都应该统一在这样一个基调下:不求清淡而取浓郁,不求变化而取单纯。
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全片总体造型处理1.色彩“黄牛、土地和人有着一样的皮色。
”勿需多讲,黄色是本片的色彩总调。
是沉稳的土黄,不是跳跃的鲜黄。
在黄色中,有黑色的粗布棉袄,有白色的羊肚毛巾,有红色的嫁衣盖头。
黄黑、白、红——黄是土地,白是衣裳,白是纯洁,红是向往。
不学中国年画的设色鲜亮,而取它的单纯浓郁。
2.光线由于黄土高原在刺目的阳光下,呈现出接近白色的效果,考虑到充分体现泥土的沉稳本色及温暖的气氛,本片的光线处理,以“柔和”二字为主。
外景多用早晨,傍晚的光效,内景用大量的散射光和柔光照明。
在个别场景中,有意识运用明亮阳光构成大反差,加强视觉印象——这是戏的需要,内容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学艺术中,“我们通常都把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的一种重要内涵,甚至于,还把富集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某种文学艺术作品成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志。
”“以题材范围来说,人们也看到了,往往是农村题材的作品,最能富集这种地域文化特色。
”电影《黄土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影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不可否认其在艺术上所做的努力,但其中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影片将黄土高原的自然之美和人物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的造型意识上,影片主光调暗淡,画面中明暗反差很大,从视觉上给人以凝重、内敛的感觉。
质朴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代表着黄土地上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也是新旧文明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一,人物的塑造与地域文化
丹纳有一个很有名的论断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
”这就是说,丹纳强调的是地域文化对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文学艺术所关心的对象。
这样一来,我们看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实际上主要就是看地域文化对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响了。
电影《黄土地》把主要人物设置为四个:顾青、翠巧、翠巧的父亲和弟弟。
张艺谋说:”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窑洞、黄河和四个人物。
然而,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片中的每一景物与人物都承担起了符号的作用。
影片中的翠巧最能代表封建制度下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她们像翠巧一样默默地承受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
影片中的父亲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顾青初到翠巧家,坐在炕上与翠巧爹聊天,一盏油灯在翠巧爹的身后放着微弱的光,翠巧爹如泥塑一样坐在黑暗中,及至他说自己四十七岁时,镜头推近了一些,我们才能看到他的半剪影一般的脸,脸上的沟壑不由让人想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观众们被深深震撼。
中年的年纪和沧桑的面容的强烈对比,自然让人想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承受的精神重负和未翻身的农民艰辛苦难的命运。
影片中放羊娃成为了翠巧的弟弟,沉默寡言,名叫憨憨,实则内心清明。
恰就像是黄土地上两手袖着,表情木然,问什么只答一声“噢”的农人们,你以为他们愚钝,可当他们在场上欢快的打起腰鼓,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辉煌与热烈。
憨憨就像是这群黄土地上的沉默的人们一样,在顾青刚刚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几乎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顾青,随即在共同的生活与劳作中被以顾青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感化着,直到最后逆着求雨的人流向顾青跑来,代表着群众当中那部分新生力量的觉醒。
影片中送别的场景,采用了民歌的形式,影片中,翠巧在送别顾青的时候说,“顾大哥,我兄弟把黄米糕给你了?尝尝看好吃不?路上找个伴,拉拉话就不累:要是渴,你喝长流水:赶天晚了,你就歇在咱穷人家。
”这段话,只要是熟悉陕北民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走西口》,这是一支在河套地区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表现的是女子对于将要出行的心上人的牵挂与叮咛。
这几句话出现在翠巧送别顾青的场景中,表达了翠巧对顾青那种无法出口的朦胧的爱恋。
在影片中一直没有明言的两人的关系,在这里似乎是给了一个模糊的交待。
二、画面色彩与地域文化
电影《黄土地》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其中有多个为摄影奖项,这与影片的用色是有很大关系的。
该片的摄影张艺谋说:“我们要求这部影片的画面色彩要出调子,出情绪,尤其要出情绪,做到饱和凝重,对比强烈。
不学中国年画的设色鲜亮,而取它的单纯浓郁。
在黄色的
主调中,再配上黑、白、红三种颜色,即黑色的粗布棉袄,白色的羊肚毛巾,红色的嫁衣、盖头。
至于其他的颜色,可用可不用的,就尽量不用。
这种色彩处理不完全是写实的手法,而是经过了提炼和概括。
”在《黄土地》中,影片主光调暗淡,画面中明暗反差很大,从视觉上给人以凝重、内敛的感觉。
创作者满怀着对黄土地的深切热爱,对抗战时期的黄土文化进行观照、探究和思考,饱含温暖却并不张扬,充满积极、乐观也不乏沉稳。
这部影片以黄色为基调,黄色的土地,黄色的河。
黄土地是块贫瘠的土地,但她却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一泻千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因此影片将它们处理成了暖色调,透着母亲般的温暖。
红色是张艺谋偏爱的颜色,并在其日后的影片中大量出现。
这部影片红色的运用非常有特色,在不同的场景出现,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是一场婚礼,红色反复出现,红嫁衣、红绣鞋、红花轿、马头上的红花、唢呐上的红绸等等。
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衬托着婚礼的热闹,然而,镜头中出现的翠巧微微忧郁的表情以及片中的音乐使观众觉得这种热烈当中有一丝奇怪的东西。
接下来翠巧出嫁的场景又再次重复了这种红色的场景。
但这一次观众们再不会感受到喜庆的氛围,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是对翠巧命运的深切同情。
紧接着,镜头跳到腰鼓阵上,画面上又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红腰鼓、红腰带以及红色的标语等,再次用红色表现了场景的热烈奔放。
本片造型意识的最高体现在于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构图。
影片中两次出现婚礼的队伍,都是走下坡路的,隐喻着旧文明的走跌在拍摄婚礼的观众时,镜头有意在人的颈、腰、膝等关节处将画面中人物”斩断”,以此彰显封建旧思想对劳苦大众的迫害和束缚:顾青作为外来客出现在婚礼酒席上,农民们黑压压的积满画面的每个角落,只有顾青身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军装,带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眼神,显得格格不入,体现了黄土地的旧文明在面对新生文明时的保守、漠视和不接纳;片末,憨憨在急性的求雨人群中逆流奔驰,向着代表外来开放文明的顾青艰难前行,预示着这片土地上年轻的生命终将战胜旧的封建思想,终将战胜一切阻碍和束缚追求到新的文明。
三、音乐与地域文化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需要调动多种艺术元素结合成整体,这样能起到升华影片的主题的目的。
电影《黄土地》将声音、画面、音乐等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既优美又简洁的意境。
在电影《黄土地》中对陕北民歌的运用,使黄土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细腻委婉,意味悠长。
令人回味无穷。
对于突出主题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有深远的意义。
音乐的恰当运用无疑是电影《黄土地》的一大特色。
质朴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代表着黄土地上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也是新旧文明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奇葩,是黄土地的母语和精神家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婚礼上的人唱信天游,因为他臣服于旧的文明;翠巧唱信天游,因为她对新文明充满好奇和希望;翠巧的爹在顾青临走前夜唱信天游,因为作为黄土地封建文明代表的他,即使不能理解、接纳新的文明,也愿意对其包容、不排斥,体现了深厚的黄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片末朝气蓬勃的腰鼓队伍活力十足、惊天动地、势不可挡的行进在古老的黄土高原上,有力的渲染出极、奋勇的-情绪,象征着新文明必将战胜旧文明的必然,令人欣慰。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无论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发展,黄土文化作为根源,其包容性永远是无可取代的,其质朴的民风、古文化仍旧存在,那婉转悠扬的信天游,至今依然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民歌既可用来表现独特的黄土地风情,
又可借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没有放弃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现方式。
在影片当中,顾青到这片黄土地上来采风,在空旷的原野上,远远地传来了男人苍凉的歌声:揽工(那)人儿难(哎哟),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才满…..顾青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四面却只有凛汐风声。
在旧社会,因地区不同,人们把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失地农民称为”揽工的“扛活的””“伙计”。
揽工调是反映揽工人受苦受累受剥削的民歌,它是旧社会贫与富对比的写照,是广大劳苦人们血与泪的控诉。
它以慢吟慢唱的方式,刻画了揽工人的痛楚心理。
以这首民歌来衬托顾青的出场,恰恰说明以顾青为象征的共产党人给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受压迫的人们带来了春的希望。
顾青被邀参加当地的一场婚礼,婚礼上有一首敬酒歌:二锅头烧酒掏钱买,为待朋友拿出来,一样的烧酒一样的菜,一样的朋友一样的待。
象牙筷儿来夹菜,银壶载酒金舀子来……与席上的那道木鱼一样,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豪迈与浪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婚礼后,顾青来到了翠巧的家,夜里,翠巧想起自己的身世,唱起了《女儿歌》:”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
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哟。
天上的沙鸽对对飞,不想我的亲娘再想谁。
川里的葫芦山里的瓜,不想成亲我挨过打。
”……
影片通过运用民歌,在不同程度上刻画了人民的苦难,从而放射到整个民族的苦难。
四.结语
黄土高原,这片奇特的土地是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文明的黄土地,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古老辉煌的历史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和宝库。
电影《黄土地》表现的黄土高原就像一幅苍凉而优美的油画,一首古老而质朴的民歌,它用电影语言将大西北独特的民俗民情,地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西部地域文化和黄土高原特色在《黄土地》中的集中展现,留给观众的是对西部生活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