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各学期汇总)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共95个)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共95个)](https://img.taocdn.com/s3/m/e9910f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11.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例:默而识之(《论语》十则)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例: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例: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例: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17.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8.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例: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9.社:(古义:土地神。
(完整版)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完整版)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eae4011ec3a87c24128c432.png)
古今异义词字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https://img.taocdn.com/s3/m/16e163b514791711cd791793.png)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
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
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
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
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
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
今义:略)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
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
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
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
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
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
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84dce40aeaad1f347933f49.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讽谏
讽刺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长
进修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服
穿戴
衣服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
土地方圆
区域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
使……听到
用鼻子嗅
涕
眼泪
鼻涕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
……的原因
表结果
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认真、慎重
做事小心
晓畅军事
晓畅
精通,熟练
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猥自枉屈
猥
降低身份
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
庶
希望
众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被任用
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用来……的东西
是马也
是
这
判断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有时
或许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或
有的人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或
或者
或许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等
一样
等待
故虽有名马《马说》
虽
即使
虽然
《送东阳马生序》
媵人持汤沃灌汤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不值得
不充足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49011b55270722192ef75c.png)
讽谏
讽刺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修
长
进修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服
穿戴
衣服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
土地方圆
区域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
使……听到
用鼻子嗅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
苦于
处罚
阳
山之南,水之北
太阳
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已
停止
已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
用在“不”前,“连……都……”
会计
聚会商议
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往往
到处
常常
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直
只是
不弯曲
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
吉祥
休息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谢
道歉
感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夫
成年男子
夫人,丈夫
夫起大呼《口技》
夫
丈夫
夫人,丈夫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所以
……的原因
表结果
此臣所以报先帝《出师表》
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谨慎
认真、慎重
做事小心
晓畅军事《出师表》
晓畅
精通,熟练
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猥自枉屈《出师表》
猥
降低身份
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出师表》
庶
希望
众多
九
下
九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db3977541ed9ad51f01df247.png)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出师表》)7、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933a2a426c175f0e7dd1370f.png)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第一册1、相委而去。
去:(古)义:离开。
(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
顾:(古)回头看。
(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子侄辈。
(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
是:(古)这。
(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书:(古)信。
(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
疏:(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
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
三:(古)多次。
(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古)它。
(今)渠道。
11、一狼径去。
去:(古)离开。
(今)往。
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古)多少。
(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破山河在。
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
(今)国家。
第二册14、及鲁肃过浔阳。
及:(古)到了……的时候。
(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
(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重新。
(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
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
强:(古)多,有余。
(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
走:(古)跑。
(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形体,身体。
(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
鲜:(古)少。
(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
馨:(古)品德高尚。
(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古)岸。
(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一起。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78563cccbff121dd3683f2.png)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A1. 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
今义:比较,比方,对比。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
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做的衣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
今义:介词;跟从。
①战则请从。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曾不事农桑。
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
今义:真心;诚恳;诚信。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④此诚不可与争锋。
15. 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
今义:量词;次数。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
今义:政策;策略。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814c2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e.png)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干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6.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e5e967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a.png)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言文常见古今异义100例
![言文常见古今异义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80f3ec998fcc22bcd10dad.png)
言文常见古今异义100例.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
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
中学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100例(一)词义扩大(1)把| 古义:动词。
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z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
②把持。
③介词,将。
④量词。
(2)股| 古义:名词。
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今义:①大腿。
②事物的一部分。
③量词。
(3)竟| 古义:①动词。
完毕,结束。
②副词。
终于,最后。
z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z ②或竟成痼疾。
(《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
②终于。
③竟然。
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
践踏,踩。
②名词。
鞋子。
z 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z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
②鞋子。
③脚步。
④实践。
(5)再| 古义:数词。
两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
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6)夫|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
②丈夫。
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
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
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
⑥读fú,指示代词,这那种等。
z 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论积贮疏》) z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口技》)z 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z ④渔夫、夫役z ③今若焉,悲夫。
(《黔之驴》) 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 | 今义:丈夫。
(7)购| 古义:①动词,悬赏。
②动词,购买。
z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z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
②副词,也许。
③有时,间或。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a675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0.png)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553b9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7.png)
語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異義詞總結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3、左右: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進駐,如“餘何面目以視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區域。
10、東面:古,臉朝東,如“東面而視”,今,東邊。
11、面目:古,面部,如“於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於: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到……結局,如“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到……時候,如“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專家、學者,內行的人,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14、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15、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今,程度副詞。
1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
17、足下: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並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19、人事:古,做官,如“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
21、懷抱:古,思想抱負,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今,懷裏抱著。
100个文言文重点古今异义字
![100个文言文重点古今异义字](https://img.taocdn.com/s3/m/9bfe06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9.png)
100个文言文重点古今异义字1.爱:古:吝啬。
今:喜欢。
2.安:古:哪里、怎么。
今:安稳。
3.北:古:败北、失败。
今:北方,北边。
4.本:古:推究。
今:本来、本册。
5.比:古:等到。
今:对比。
6.鄙:古:偏远地区;目光短浅。
今:鄙视。
7病:古:困窘;缺点;担心;责备。
今:疾病。
8.薄:古:迫近、接近。
今:厚度小。
9.察:古:清。
今:发现。
10.曾:古(音zeng一声):竟。
今:曾经。
11.诚:古:确实、实在、的确。
今:诚信、真诚。
12.次:古:驻扎、停留。
今:表示数量单位。
13.除:古:台阶;任命、授予。
今:排除;除法。
14.存:古:拜访、看望、慰问。
今:留有某写东西。
15.殆:古:几乎、大概。
今:失败。
16.得:古:能。
今:得到。
17.短:古:说别人坏话、进谗言。
今:长度短。
18.度:古:估计、考虑、想。
今:度量、尺度。
19.多:古:肯定、赞赏、歌颂。
今:数量多。
20.盖:古: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
今:盖子。
21.固:古:本来、原来。
今:坚固。
22.顾:古:只是、难道。
今:照顾、回头看。
23.鼓:古:演奏。
今:一种乐器。
24.国:古:首都、都城;地方。
今:国家。
25.过:古:拜访、看望。
今:走过路过。
26.函:古:盒子。
今:一种公文形式。
27.恨:古:遗憾。
今:仇视。
28.胡:古:怎么;今:乱、无道理;胡子。
29.会:古:适逢、刚好遇到。
今:聚会、见面;懂得。
30.疾:古:痛恨。
今:病。
31.既:古:已经、以后。
今:既然。
32.假:古:借。
今:虚假的错误的。
33.间:古:间隙、空余时间、偶然;暗中、悄悄;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小路。
今:方位词;房屋数量单位;隔开;挑拨。
34.见:古:被;作第一人称代词。
今:看到。
35.就:古:接近、靠近。
今:被、到、完成。
36.厥:古:其。
今:晕倒,昏厥。
37.克:古:能。
今:重量单位。
38.类:古:像。
今:分类、类别。
39.怜:古:爱惜。
今:可怜。
40.令:古:美好。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00233e0102de2bd96058846.png)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七上古今异义1.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2.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3.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4.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5.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6.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7.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8.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子和女儿9.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七年级下古今异义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科和理科”。
2.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泯然众人矣古义:“常人”今义:“多数人”。
4.王子曰古义:“王安石自称”今义:“国王的长子”5.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今义:“古人”6.不闻机杼声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闻”7.旦辞爷娘去古义:“离开,去往”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五柳先生传》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全面)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0952e18484868762caaed53d.png)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亲戚
古义:兄弟骨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九年级下册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
古义:被任用
今义: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
今义:四季中一个季节
臣本布衣 《出师表》
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布的衣服
作奸犯科《出师表》
科
古义:科条法令
今义:学科
临表涕零。《出师表》
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结果
此臣所以报先帝 《出师表》
所以
古义:用来……的
古义: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二十两为一金
今义:金属,黄金
请献十金《公输》
请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舍其文轩《公输》
文
古义:彩饰
今义:文章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方形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
机变
古义:巧妙的方式
今义:随机应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
最全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
![最全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https://img.taocdn.com/s3/m/dcc17c621ed9ad51f01df2f9.png)
怜
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爱、爱戴
怜悯
曾经
方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圆、面积
方形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哪怕,怕什么;怎怕
不值得做,犯不着
垄断
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山岗高地
把持和独占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身份低微,见识浅薄
言行恶劣,品德败坏
所以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用来…的原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父亲
爷爷,祖父
户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月色入户《记承天诗夜游》
门
窗户
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常作“安静”、“安全”等
市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购买
集市
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跑
行走
交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错相通
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老婆、妻子和儿女
老婆
水池、池塘
然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
这样以后
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郭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孟子》
外城
作为姓氏
兵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
兵器
士兵
股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大腿
屁股
弛
弛担持刀《狼》
卸下、放下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5300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劝学》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验。
今义:加入。
3、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子,黄金。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
今义:绳子,绳索。
8、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脚。
今义:跪下9、声非加疾也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今义:疾病10、而致千里古义:达到今义:赠送,给予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这里指藏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风尚今:道理6、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10、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11、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赤壁赋》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古今义(各学期汇总)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F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二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6、如是再二(《宋定伯促鬼》)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 25、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无为:(古义:无须,不要。
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 26、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 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 28、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
) 2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13、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 14、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 15、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 (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16、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 (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17、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 (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18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 (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19、 春社近(《游山西村》)社: 20、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 (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21、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22、 虽人有百手(《口技》)虽: 23、 两股战战(《口技》)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24、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古义:对 ……说话。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崐念等的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般:(古义:一种。
今义:指普通。
)34、年已蹉跎(《周处》)蹉跎:(古义:过时。
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35、令名不彰(《周处》)令:(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36、何坐(《晏子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 \"坐下\"。
)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
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崐一事 实的连词。
)3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今义:住。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
)请献十金(《公输》)(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
今义:金银的金。
)(古义:大约。
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30、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 话。
)31、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裙: (古义:泛指衣裳。
今义:指裙子。
)32、 烈士暮年(《龟虽寿》)金: 42、 咼可二黍许(《核舟记》)43、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 (古义:简拔,选择。
今义:简单。
)44、 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45、 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古义: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
今义:盖住、盖子。
)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常常。
)47、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崐。
48、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
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
第崐:古 义是仅、只。
今义表示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
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崐人员。
(古义:怎么,表示疑问。
读 \" WU —声\"。
今义:罪恶,厌恶。
)流。
)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
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崐。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语: (古义:告诉;说。
今义:话语;说话。
) 59、 子何恃而往(《为学》) 子: (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今义:儿子。
) 60、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将: (古义:或许。
今义:接近。
)50、 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 (古义:往。
今义:适合,适当。
)51、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 52、 为我谢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 (古义:致谢。
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53、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 (古义:至,至U 达。
今义:罪过,乖张。
)54、 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
今义:政治规律,如 \"满腹经纶。
\") 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河:(山:古义:指华山。
今义:泛指一切山。
河: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崐切河57、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二章)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水,池塘。
)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 (古义:离去。
今义:到哪;前往。
)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 (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闻: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6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是: (古义:此。
今义:判断词。
)67、惟吾德馨(《陋室铭》)馨: (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形: (古义:身。
今义:样子。
)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 (古义:方圆。
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 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崐六面体。
)70、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 (古义:并,尚且,连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举: (古义:被起用。
今义:举起。
)72、征于色 (《孟子》二章)征: (古义: 表现,征给。
今义:征求,象征。
)73、发于声 (《孟子》二章)发: (古义: 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 74、 而后喻(《孟子》二章)喻: (古义: 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 75、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入: (古义:国内。
今义:进入。
)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 (古义:一种容器。
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77、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扩大。
今:(店铺)开始营业)78、弓I 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
今:意义,含义。
)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
今:极为仇恨。
)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
今:不同与相同。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
今:感谢。
)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
今:奖励,嘉奖。
)84、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
今:鼻涕。
)86、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
今:精神和体力。
)87、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88、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89、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 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90、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 (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忠诚。
)9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 (古:诉讼案件,罪案。
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许可,可能。
)93、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情:(古:实情。
今:感情。
)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
今:又一次。
)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