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提高)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压强单元讲、析与提高 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知识点一: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图一: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图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

(1)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

把物体放在桌面上,如果物体不受其它力作用,则压力F 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G 。

图一: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竖直向下 图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垂直斜面向下 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垂直墙壁向左(2)固体可以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压强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

其中,压强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 ;压力F 的单位是牛,符号是N ;S 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部分),单位是米2,符号是m 2。

3.压强的利用(1)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当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压力增大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

如图四:墙钉、斧头、安全锤都是增大压强的例子。

(2)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压力减小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如图五:铁轨、履带式推土机、大象的脚掌都是减小压强的例子。

图四:增大压强例子图五:减小压强例子★知识点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测量:使用压强计。

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一所示);(4)相同高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图一图二4.液体压强公式:。

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人教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提高题-解析版

人教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提高题-解析版

人教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提高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ρ丙B. ρ甲<ρ乙<ρ丙C. ρ甲>ρ乙<ρ丙D. ρ甲>ρ乙>ρ丙【答案】B【解析】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三点所处深度:ℎa>ℎb>ℎc,∵p=ρgℎ,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活塞式抽水机B. 锅炉水位计C. 茶壶D. 船闸【答案】A【解析】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三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答案】A【解析】因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的变形式F=pS可知,三容器的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由p=FS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三容器的质量相等,所以,由F=G总=(m液+m容)g可知,三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三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V乙<V丙,可得,三液体的密度为ρ甲>ρ乙>ρ丙,由ρ=mV因三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由p=ρgℎ可知,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p丙,故A正确、BCD 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_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重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D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 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 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 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 液体内部的压强(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

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 ( )A.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B.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C.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D.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2.柱形容器装有深度为0.5米的水,其水中A点到液面距离为0.1米,B点到容器底距离为0.1米,则A、B两点处水产生的压强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3.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先将水果浸没到自己配制的保鲜液中,再用保鲜纸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

若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的保鲜液中,静止后两杯液面相平,苹果的浮沉情况如下图所示,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甲中的液体密度大,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B.甲中的液体密度大,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C.甲中的液体密度小,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D.甲中的液体密度大,甲、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1 / 13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 A 和 B,已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液体的质量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体 A 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体 B 中,均无液体溢出,这时 A、B 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A.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B.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C.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6.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且甲中液体的质量m甲大于乙中液体的质量m乙。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内部的压强(提高) 知识讲解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内部的压强(提高) 知识讲解

液体内部的压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g是常数,g=9.8N/kg,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在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液体压强》)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由于AB 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
系,能准确的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固体和液体物理性质的不同,导致它们产生的压强在有关规律上有所不同。

固体压强只在某一方向上产生;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其产生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有。

在平衡状态下,加在固体上的压力,只能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2019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一、单选题1.匀速向某容器中注满水,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注入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 B. C. D.2.图中的试管内装有一些水,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则水对管底的压强()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1.03×103kg/m3)()A. 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B. b、c两点的压强相等C. a、c两点的压强相等D. b点的压强比c点的压强小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kg/m3)则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 A>P C>P BB. P C>P A >P BC. P A >P B >P CD. P B > P A > P C5.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F甲和F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 茶壶B. 锅炉水位计C. 船闸D. 潜水艇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8.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洗手间下水管C.拦河大坝D.船闸9.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 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 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D. 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10.根据表格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 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C. 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D. 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11.如图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A. 茶壶B. 电茶炉的水位计C. 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D. 将墨水吸入笔管中三、填空题12.一个容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为6cm,则A与B两点的压强比p A:p B=________ .13.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大坝,全长约为2300余米,坝高185米,现蓄水水位是150米,则坝底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Pa。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A容器B.B容器C.C容器D.无法比较答案: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ℎ可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A容器与B容器装有的液体都是水,由图可知在B容器中水的深度比A容器中水的深度要大,则A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A小于B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B,即p A<p B;B容器与C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由题意ρ水>ρ酒精可知,B容器中所装水的密度大于C容器中所装酒精的密度,则B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B大于C 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C,即p B>p C;综上可知,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B容器。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Δm甲、Δm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一定小于P乙′B.Δm甲一定大于Δm乙C.P甲′可能大于P乙′D.Δm甲可能小于Δm乙答案:BAC.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则有p 甲=F甲S甲=G甲S甲,p乙=F乙S乙=G乙S乙由题可知p甲=p乙,所以G甲S甲=G乙S乙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剩余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力都减半,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变,故有p 甲′=G甲2S甲=G乙2S乙=p乙′故AC不符合题意;BD.由图可知S甲>S乙,且原来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由G=F=pS可知G 甲>G乙根据G=mg可得m甲>m乙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Δm甲=12m甲,Δm乙=12m乙可得Δm甲>Δm乙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2019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一、单选题1.匀速向某容器中注满水,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注入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 B. C.D.2.图中的试管内装有一些水,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则水对管底的压强()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1.03×103kg/m3)()A.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B.b、c两点的压强相等C.a、c两点的压强相等D.b点的压强比c 点的压强小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kg/m3)则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 A>P C>P BB.P C>P A >P BC.P A >P B >P CD.P B > P A > P C5.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F甲和F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F甲>F乙p甲>p乙乙 D.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船闸D.潜水艇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8.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洗手间下水管C.拦河大坝D.船闸9.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10.根据表格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C.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D.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11.如图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电茶炉的水位计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D.将墨水吸入笔管中三、填空题12.一个容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为6cm,则A与B两点的压强比p A:p B =________.13.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大坝,全长约为2300余米,坝高185米,现蓄水水位是150米,则坝底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P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附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附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的液体,3.当B管倾斜,A管竖直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A.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B.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C.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中相等D. A管中液体的密度比B中管中液体的密度小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 锅炉水位计C. 茶壶D. 船闸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盐水和煤油。

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C.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7.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A.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C. 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8.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高压锅B. 用吸管吸饮料C. 水壶D. 活塞式抽水机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C. 甲、乙密度一样大D. 甲液体是水10.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11.如图所示,四个点中液体的压强最大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和p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甲和F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F 甲=F 乙B .p 甲<p 乙,F 甲<F 乙C .p 甲<p 乙,F 甲>F 乙D .p 甲=p 乙, F 甲=F 乙2.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 .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速度——m/s ;力——NC .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 .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B .p 1=B Am gSC .p 2=A B B()m m gS +D .p 2=A B A()m m gS +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5.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 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 0;装3kg 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 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则A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B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C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D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6.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及典型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及典型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及典型习题解析一、知识点1.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产生的。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于阻碍它流动的各个方向上都存在压强,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公式为P gh,h指的是液体深度。

3.空气也受到重力,也像液体那样具有流动性,那么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有压强。

一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5Pa=10.3m水柱。

4.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5.在气体与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B.a,b两点的压强相等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D.b,c两点的压强相等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轴题;控制变量法;推理法.分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先比较ab两点的压强,因为是同种液体,深度h大的压强大;(2)再比较bc两点的压强: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大的压强大.综合(1)(2)得出答案.解答:解:(1)在纯水中,h a<h b,所以由p=ρgh可知p a<p b;(2)b点在纯水中,c点在盐水中,h b=h c,但ρ纯水<ρ盐水,所以由p=ρgh可知p b<p c;故选C.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A.量杯B.烧杯C.锥形瓶D.量筒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答案.解答:解:根据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根据p=ρgh可知,容器内水面高度应该是缓慢增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例3】★如图,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随着试管向水平方向不断倾斜,试管中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本题需要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分析.判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不变,就看h变不变.要清楚h是指液面到试管底部的垂直距离.解答:解:当试管从竖直放置到向水平方向不断倾斜的过程中,试管底部到液面的深度在逐渐变小,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逐渐变小.故选B.(多选)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引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C.使用时必须先将管道中灌满水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压轴题;推理法;图析法.分析:在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气泡,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和出水口之间存在水压(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推动水不断流出出水口.解答:解:该现象属于虹吸现象,使用时先让管道中充满水,则A、B两处存在水位差,在水压作用下,水沿水管从A处流向B处;AB之间的高度差越大,B处压强越大、水压越大,管道内水流动的越快,故B、C、D都正确.故选B、C、D.【例5】★★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A.ρ>ρ乙>ρ丙,P甲=P乙=P丙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甲C.ρ>ρ乙>ρ丙,P甲>P乙>P丙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甲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根据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但三点到液面的高度不同,即h不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三者的密度关系;由图可知a、b、c三点到杯底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求得a、b、c三点处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然后可求得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解答:解: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由p=ρgh得:深度最小的a密度最大,深度最大的c密度最小,故ρ甲>ρ乙>ρ丙,由图可知a、b、c三点到杯底的深度相同,即h相同,由P=ρgh得密度大的压强大,则a、b、c三点以下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下>P乙下>P丙下.又因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上=P乙上=P丙上,所以整个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为P甲>P乙>P丙.故选C.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在它们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水和酒精,则()A.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压力也大B.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压力也大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压强大D.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压强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压强大小比较.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由题知,酒精的深度和水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又知道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判断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大小关系.(2)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面积关系,应用压强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1)∵p=ρgh,h=h酒精,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s甲=s乙,∴由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故A正确,B错误.(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它所装液体的重力,由于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同,它们中装的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相等,已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相等,由压强公式p=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D错误;故选A.【例7】★★(2011•青浦区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D.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推理法.分析:(1)由于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小于乙容器中的液体体积,且甲容器的质量大于乙容器的质量,据公式ρ=知,甲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中液体的密度;(2)对于规则形状的容器,其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容器底部的压强P==,由于甲容器的质量大于乙容器的质量,甲容器中的液体重力大于乙容器中的液体重力,且甲的底面积比乙的底面积还要小,由公式P==知,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容器底的压强;(3)据上面的公式不难看出,要想使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甲容器中的液体的重力必须要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分析四个选项中,哪一个能够实现甲容器中的重力小于乙容器中的重力即可.解答:解:A、由于原来甲容器的中的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若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会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错;B、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倒入甲液体的质量大,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会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B错;C、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两液体,即抽出去的甲液体的质量大,抽出乙液体的质量小,在抽出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剩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液体的质量,故可能出现两容器底所受的压强相等的情况,故C正确;D、由于原来甲容器的中的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若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仍大于乙容器中的质量,不能实现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D错.故选C.【例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 A=1.6h B.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p B.(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 A<p B,且p B﹣p A=1.2ρ水gh B B.p A<p B,且p B﹣p A=0.8ρ水gh BC.p A>p B,且p A﹣p B=0.4ρ水gh B D.p A>p B,且p A﹣p B=0.8ρ水gh B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根据ρ酒精=0.8×103kg/m3判断水和酒精密度的关系;(2)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为已知,则A、B两点压强的大小等于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去两杯液体内两点液体对底部产生的压强.解答:解:∵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ρ酒精=0.8ρ水,又h A=1.6h B.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设为P,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p A=P﹣ρ水gh A=P﹣ρ水g×1.6h B=P﹣1.6ρ水gh Bp B=P﹣ρ酒精gh B=P﹣0.8ρ水gh B,∴P A<P B.则P B﹣P A=P﹣1.6ρ水gh B﹣(P﹣0.8ρ水gh B)=0.8ρ水gh B.故选B.)A.B.C.D.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专题:图析法;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要使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应使药液流出时的压强保持不变,分析各图示情景,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图所示装置中,随着瓶内药液流出,输液管出口处药液压强减小,药液下滴的速度减小,不符合题意;B图所示装置中,随着液体的下滴,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之和减小到大气压强之下时,空气就会进入瓶内,因此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瓶口处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强,这样药液便匀速下滴;C图所示装置中,瓶上边与大气相通,故瓶口处液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因药液不断输入血管时,药液高度降低,致使瓶口处压强减小,药液的下滴速度将减小;D图所示装置中,当药液输入过半,液面降低至通气口之下时,瓶口处液体压强的变化将与C完全相同,因此也不能保证药液匀速下滴.故选B.【例10】★★★如图所示,一根内径均匀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中,管中的水银柱长为h,管中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管的横截面为S,大气压强为P0水银密度为ρ,玻璃管自重为G,用手竖直向上提玻璃管,使管口刚好不离开槽中水银面,则人的拉力F的大小为()A.G B.G+P0S C.G﹣P0S D.G﹣ρghS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实验题.分析:对玻璃管进行受力分析,当用手竖直向上提玻璃管,使管口刚好不离开槽中水银面时,玻璃管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大气对玻璃管的压力和玻璃管的重力之和等于手施加的向上的拉力F,据此可利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出这个力的大小.解答:解: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柱上方是真空,则大气压对玻璃管上方向下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0=pgh,大气玻璃管向下的压力:F′=P0S.所以用手竖直向上的拉力:F=F′+G管=G+P0S.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解答: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吸”.由上述可知选项A、C、D的说法都不正确.故选B.【拓展题】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由图示确定AB两点的深度,然后结合酒精与水的密度关系,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答题.解答:解:由图示可知A、B两点的深度h相同,h A=h B,ρ酒精<ρ水,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 A<p B;故选C.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P乙B.P甲<P乙甲C.P=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甲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由题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解答:解:∵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液体体积:V甲>Sh=V乙,∵液体质量相等,∴ρ甲<ρ乙,又∵P=ρgh,h相同,∴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故选B.在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现再将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注入三个容器,且水未溢出.比较加水后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推理法.分析:由题知,原来水的深度相同,现再将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注入三个容器(水未溢出),根据三个容器的形状(甲是上粗下细,乙是直壁容器,丙是上细下粗)得出注水后的水深关系,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注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再利用压强公式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解答:解:由题知,原来水的深度相同,∵p=ρgh,∴原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甲是上粗下细、乙是直壁容器,丙是上细下粗,∴原来水深相同,将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注入三个容器,水的深度:h甲<h乙<h丙,∵p=ρgh,∴注入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又∵p=,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s相等,F甲<F乙<F丙.故选C.。

初二物理下册压强(提高)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品】

初二物理下册压强(提高)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品】

压强(提高)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了解压力,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理解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要点诠释: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牛顿,符号:N4要点二、压强(高清课堂《压强》388900)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进行实验:①照图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②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③再把小桌翻过,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步骤①、②是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步骤②、③是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①公式:(定义公式)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1Pa=1N/m2。

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

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4、注意:压强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不仅仅决定于压力大小。

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

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

《压强》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撰稿:史会娜 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2.知道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3.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5.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6.知道大气压现象,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7.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 要点一、压力1.定义: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3.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要点诠释: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图乙所示。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图甲所示。

要点二、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物理意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公式:SFPP ——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 ——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

1Pa=lN/m 2,其物理意义是:lm 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要点诠释:1.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与质量和受力面积无关,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2.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红线切去黄色部分,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

(1)甲图中沿竖直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2)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变大; (3)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要点三、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压强教材深度解析(教材知识详析 .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压强教材深度解析(教材知识详析 .

第2节㊀液体压强一无所知的人不会怀疑任何事情.英国谚语㊀名言大观㊀第2节㊀液体压强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会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3.能说明什么是连通器,能列举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要点1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例1㊀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 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㊀㊀㊀㊀(填 越大 或 越小);)比较甲图㊁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㊀㊀;八年级 下第九章㊀压春雨金语㊀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 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㊀㊀㊀㊀的增加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 型管两边液体的㊀㊀㊀㊀.精析:(1)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 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2)比较甲图㊁乙图和丙图,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 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深度,可以观察到U 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 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解答:(1)越大;(2)相等;(3)深度;(4)高度差变大.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注意转换法㊁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例2㊀著名的帕斯卡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精析:帕斯卡实验中,只用了很少一部分水,结果桶却裂开,说明桶裂开不是因为水的质量和体积,其裂开的原因是因为液体高度很高,产生了较大的压强.这一实验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解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要点2㊀液体压强的大小1.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2.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 =S h ;质量m =ρV =ρS h 液片受到的压力:F =G =m g =ρS h 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 S =ρg h 3.液体压强公式p =ρg h 说明:①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 a ;g :N /k g ;h :m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第2节㊀液体压强缺乏勤奋的学者就如同缺乏金钱的恋人.萨迪㊀名言大观㊀质量㊁体积㊁重力㊁容器的底面积㊁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关键提醒:1.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液体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如图所示是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和液体重力G 的关系.因此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问题时:一般方法:(1)首先确定压强p =ρg h ;(2)其次确定压力F =p 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㊀用p =FS压力:对直柱形容器㊀F =G2.深度和高度:液体的深度是指从液体中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从液体中某点竖直向上一直到容器壁的距离.如图所示的A 点,它的深度不是5c m ,应该是10c m ,而高度却是8c m .3.公式p =ρg h 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ρg h ,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 =F S =G S =ρg V S =ρgS h S =ρg h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 =ρg h 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 =ρg h 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4.公式p =ρg h 和p =F S 的区别和联系:p =F S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㊁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 =ρg h 是通过公式p =F S 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合于计算液体的压强.5.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表现出另一特点:液体不但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而且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侧壁某一点受到的压强与同深度的液体强是相等的,同样是用p =ρg h 可以计算出该处受到的压强.八年级 下第九章㊀压谜语荟萃㊀忘(打一成语)谜底:死心塌地例3㊀2011年9月18日渠江流域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某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30m ,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 a ?若该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2ˑ105P a,则最多还允许水位上涨多少m ?(g =10N /k g )精析: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ρg h 可求压强;公式变形使用后,可求出水的深度.解答:(1)某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30m ,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 =ρg h =1.0ˑ103k g /m 3ˑ10N /k g ˑ30m=3.0ˑ105P a ;(2)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2ˑ105P a,则最高水位是:h 高=pρg =3.2ˑ105P a 1000k g /m 3ˑ10N /k g =32m ;则最多还允许水位上涨高度为:h 涨=h 高-h =32m-30m=2m .要点3㊀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3.应用:茶壶㊁锅炉水位计㊁乳牛自动喂水器㊁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关键提醒:该原理中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一是液体是静止的,二是连通器中所装的应是同一种液体.例4㊀如图所示,容器A ㊁B 内盛有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的清水,用带有阀门K 的斜管将两容器相连,当将阀门K 打开时水将㊀㊀㊀㊀流动(填 会 或 不会 ).精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题中要求判断斜管中的水会不会流动,这要取决于阀门两侧水对阀门的压力,哪侧压力小就往这侧流动.若压力相同,水就会不流动,阀门处于清水内部,且两侧受力面积相同,本题又转化为阀门两侧所受水的压强问题,即是液体内部压强的问题.设想斜管中阀门处换用一竖直的 水片 , 水片 两侧承受着容器A ㊁B 中水产生的压强p A 和p B ,比较这两个压强的大小,便可以判定水的流动情况.由于 水片 两侧的深度相同,两侧都是水,所以 水片 两侧的压强相等.因而当将阀门K打开时水将不会流动.解答:不会综合应用例1㊀(要点2)有一个金鱼缸质量为0.4k g ,放置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其底面积为4ˑ10-3m 2,内盛0.6k g 的水,水面高度为12c m .试求:第2节㊀液体压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准绳.苏格拉底㊀名言大观㊀(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金鱼缸底部产生的压力;(2)金鱼缸对桌面的压强.(g 取10N /k g )精析:此题中液体对金鱼缸底部产生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液体对金鱼缸底部压力应利用公式F =p S 计算,其中水对金鱼缸底部压强应利用p =ρg h 计算;金鱼缸对桌面的压强应利用公式p =F S计算,其中F 是金鱼缸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金鱼缸和水的总重力.本题涉及液体压力㊁压强与固体压力㊁压强的综合计算,在计算液体压力时,由于此时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是不相等的,一般是先算压强后算压力的方法;在计算固体的压强时,一般是先算压力后算压强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题中液体的压力与固体的压力是不相等的,压强也是,计算的顺序恰好相反.解答:(1)水对金鱼缸底部产生的压强:p =ρg h =1.0ˑ103k g /m 3ˑ10N /k g ˑ0.12m=1200P a .水对金鱼缸底部产生的压力:F =p S =1200P a ˑ4ˑ10-3m 2=4.8N .(2)金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 =G =m g =(0.4k g +0.6k g )ˑ10N /k g =10N .金鱼缸对桌面的压强:p =F S =10N4ˑ10-3m2=2500P a .例2㊀(要点3)下图中A 是小华家的厨房,B 是卫生间,A ㊁B 两地之间有墙,相互看不到,但是小华家在装修时必须搞清楚;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哪个高?高度相差多少?为此,小华设计了一个测量方法,他利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在里面灌满一些水,水管两端各固定在一个木块钉成的支架上,如图,请你根据这张示意图,说一说小华测量的方法,并同时说明这种方法所应用的物理原理.精析:这是一个连通器的应用,连通器的特点是液体静止时各液面相平;小华的做法就是看厨房和卫生间支架上的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地面高低的.水位上升的高的那端地面低.解答:应用了连通器原理.方法:分别测出A 处水柱离地面的高度和B 处水柱离地面的高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就知道两地的高度差.八年级 下第九章㊀压谜语荟萃㊀飞行员(打一成语)谜底:有机可乘探究创新例3㊀(要点1)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㊀㊀㊀㊀(填 大 或 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型管两边的液面应该㊀㊀㊀㊀.(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 型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㊀㊀㊀㊀相同.(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㊀㊀㊀㊀,表示液体的压强越㊀㊀㊀㊀.(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㊀㊀㊀㊀(填 不变 或 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㊀㊀㊀㊀.精析:(1)压强计应该有良好的气密性,若气密性差,里面进入空气,则对外界压强的反应不灵敏,加不同压强时,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若调节好,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液体的压强不但和液体的种类(密度)有关,还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当比较不同液体的压强时,应控制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3)同种液体密度不变,离液面越深,压强越大,U 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4)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解答:(1)小㊀相平㊀(2)深度㊀(3)大㊀大㊀(4)不变㊀相等例4㊀(要点1)小华㊁小明两家住在一栋楼的同一单元内,小明家在3楼,小华家在顶层5楼.两家在五楼楼顶屋面上的同一高度,装有如图所示的同一品牌㊁同一规格的太阳能热水器各一台,室内装有同种淋浴头(俗称喷头)当他们将阀门S 1打开到最大位置(S 2㊁S 3关闭)时,分别拍摄了淋浴头喷水场景的照片两张,如图甲㊁乙所示.第2节㊀液体压强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事业.颜之推㊀名言大观㊀㊀㊀(1)根据你的猜想,哪一张图是小明家的照片?猜想:㊀.猜想的根据是:㊀.(2)小明㊁小华还分析,尽管他们买的是同种淋浴头,可能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别,为搞清淋浴头是否有质量问题,小明正确的做法㊀.(3)根据图中的照片,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㊀.精析:(1)在密度一定时,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明家在3楼,小华家在顶层5楼,小明家水深,所以水产生的压强大,喷得远,应该是乙图.(2)为了比较质量问题,保证密度相同㊁深度相同,阀门都开到最大,比较水喷的距离,如果喷的距离相同,没有质量问题,如果喷的距离不同,存在质量问题.(3)为了增大喷水距离,可以增大太阳能的高度来增大水深,或增大水压.解答:(1)乙图㊀楼层越低,水越深,水的压强越大㊀(2)把两只淋浴头装在同一处,阀门开到最大,根据喷水情况分析比较㊀(3)升高太阳能热水器或增大水压.技法 规律: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来探究相关的问题,要明确液体的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其它的因素均无关.在探究的过程中把握好控制变量法的应用.ʌ误区ɔ㊀有些同学在分析问题时受固体压强的影响,误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有关而导致解答错误.例㊀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 2,若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则(㊀㊀).A.F 1<F 2B .F 1>F 2C .F 1=F 2D.无法比较错解:C错解分析:本题错选的原因就是认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跟液体受到的重力是相等的,实际上只有竖直的粗细均匀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才液体的重力.对于上大下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而上小下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八年级 下第九章㊀压谜语荟萃㊀纸老虎(打一成语)谜底:外强中干正解:B警醒: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横截面积㊁液体的重力等因素无关.夯基固本1.(要点1)为了灌溉农田,修建水库时工程师将堤坝设计成如左下图所示形状,是因为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要点1)液体由于受到㊀㊀㊀㊀而对容器底及浸在液体内部的物体产生压强,由于液体还具有㊀㊀㊀㊀性,所以对侧壁也产生压强.3.(要点2)如右上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 甲㊀㊀㊀㊀p 乙4.(要点1)在盛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㊀㊀).5.(要点2)如左下图盛有某液体,p A ㊁p B ㊁p C 分别表示A ㊁B ㊁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㊀㊀).A.p A =p B =pC B .p A =p C >pB C .p A >p C >pB D.p A =p B <pC ㊀㊀㊀6.(要点2)如右上图所示,将一盛有水的试管倾斜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液体不流出)(㊀㊀).A.变大B .变小C .不变D.无法确定.要点2)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第2节㊀液体压强一息尚存,志不容少懈.朱熹㊀名言大观㊀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 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㊀㊀).A.木桶的粗细B .木桶的轻重C .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8.(要点2)如图所示,是甲㊁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㊁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㊁ρ乙的关系是(㊀㊀).A.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确定9.(要点2)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㊀㊀).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10.(要点3)连通器在日常生活㊁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㊀㊀).A.只有①②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11.(要点3)厨房㊁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道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下图中有四种下水管的结构图,正确的是(㊀㊀).八年级 下第九章㊀压谜语荟萃㊀清浊合流(打一成语)谜底:泾渭不分综合应用12.(要点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㊁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 甲㊁F 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㊁p 乙,则(㊀㊀).A.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F 甲=F 乙,p 甲>p 乙13.(要点2)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 ㊁B ㊁C 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㊁p B ㊁pC 的大小关系是(㊀㊀).A.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 D.p A =p C >pB 14.(要点2)如左下图所示,甲㊁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甲盛盐水,乙盛酒精,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若图中所示A ㊁B 两点等高,这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则p A 和p B 的大小关系是(㊀㊀).A.p A =pB B .p A <pB C .p A >p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㊀㊀15.(要点3)如右上图是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设想在左边的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㊀㊀).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B .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C .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要点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㊁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㊀㊀).名著 :人们赞扬而不念的书.马克 吐温㊀名言大观㊀A.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7.(要点2)有一只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用一个很轻㊁面积比玻璃管口的横截面积稍大的塑料片挡住玻璃管的下端口,插入水中10c m 深处(水不漏入管中),如左下图所示.若向管内缓慢地倒入密度为0.8ˑ103k g/m 3的酒精,当管内酒精的高度为何值时,塑料片恰好下落?㊀㊀㊀18.(要点3)2003年3月下旬,香港淘大花园爆发 S A R S .经香港卫生署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淘大花园 S A R 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少使用地漏排泄地面上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 型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如右上图所示,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出上述事件的原因.19.(要点2)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 1=18m ,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 2=13m ,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 3=10m ,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 m .求:(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 取10N /k g )探究创新20.(要点1)小明做 研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序号液体深度/c m 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 m1水5朝上4.92水5朝下4.93水5朝侧面4.94水10朝侧面9.75水15朝侧面14.66酒精15朝侧面11.8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㊀㊀㊀㊀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3㊁4㊁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比较序号为㊀㊀㊀㊀㊀㊀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21.(要点1)用压强计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如下边第一个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中液面的㊀㊀㊀㊀㊀㊀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型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填 漏气 或 不漏气 ).②图甲㊁乙㊁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㊁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型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㊀㊀㊀㊀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㊀㊀㊀㊀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名联欣赏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㊀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㊀名言大观㊀名联欣赏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㊀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h 很大.因为液体的压强等于密度㊁深度和常数g 之积.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一再增加,则下部的压强越来越大,而受力面积(桶的内表面积)不变,压力等于压强乘以受力面积,那么压力越来越大,终于超过桶能够承受的上限,随之裂开.P 33想想做做:液体内部对侧面㊁对上面都有压强.比如,用一塑料袋装满水,用细线扎紧,再用一小针在它的侧面和上面戳几个小洞,可以看到都有水往外流,这就说明液体内部对侧面㊁对上面都有压强.P 36想想议议:各自的功能:水壶向壶嘴一侧倾斜,水便会流出;排水管的U 型 反水弯 可以堵下水道中的臭气;水位计可以显示炉内的水位.它们都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P 38动手动脑学物理: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瓶口朝上时水对橡皮膜有向下的压强,瓶口朝下时水对橡皮膜有向上的压强,因此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液体越深处压强越大,对橡皮膜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橡皮膜在下端时,在水中的深度较大,因此凹进得更多.2.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体积相同,由于容器形状不同,液体的深度不同.由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因此细容器底受的压强大.3.(1)将水只倒入隔板的一侧,另一侧不倒.不断地增加水的深度,观察橡皮膜凸出的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应该看到橡皮膜凸出的程度越大.(2)在隔板的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和酒精,观察橡皮膜向哪边凸出.应该看到向装有酒精的一边凸出.4.因为拦河坝内水越深压强越大,越往下部的坝体需承受的压强越大,这样做成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液体压强.水的深度:h =175m ;坝底受到压强:p =ρg h =1.0ˑ103k g /m 3ˑ10N /k gˑ175m=1.75ˑ106P a .5.地漏存水杯相当于一个连通器,当下水管中的水流到和存水杯内口相平时,内口与杯子外口组成一个连通器,水面相平,不再往下面流.这样可以取到防臭的作用.。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精练 9-2 液体的压强(解析版)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精练 9-2 液体的压强(解析版)

专题09.2 液体的压强课前预习1.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_____重力___作用且有流动性。

2. 液体压强测量仪器是____压强计_____。

使用压强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___ P=ρgh____.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_压强___;(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相等____;(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增大____;(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___密度___越大,压强越大。

4.应用——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原理:如果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液面总是___相平_____的。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例题1】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已知(a)中装有水,(b)、(c)中装有同种液体盐水。

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次实验。

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答案】密度深度【解析】实验(a)、(b)可知液体种类不同,即密度不等,深度相同产生的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密度有关;实验(b)、(c)可知液体种类相同,即密度相等,深度不同产生的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知识点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说明:(1)应用的公式是P=ρgh;(2)g=9.8N/kg 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9.2课时液体的压强考点详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9.2课时液体的压强考点详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9.2课时液体的压强考点详解考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考点剖析】1.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在底部和侧面都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加入水,则橡皮膜会凸出来。

结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压强计:①构造:U型管、橡皮管、探头。

①原理:放在液体中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会发生高度差,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

③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将液体内部某一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反映为液面差的大小)④注意事项:a.实验开始前要保持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b.实验前还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转换法:将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反应为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例题赏析】1.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B.左右两侧分别抽取同体积的水和液体,橡皮膜有可能保持不变形C.左侧水的质量有可能等于右侧液体的质量D.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橡皮膜将向右凸出【答案】BC【解析】A.题干中自变量是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是液体压强,因变量是液体深度,A错误;B.水对橡皮膜的压强p水=ρ水gh水=ρ水g V S 水水其中V水为橡皮膜上方水的体积;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p液=ρ液gh液=ρ液g V S 液液其中V液为橡皮膜上方液体的体积;去掉相同体积的水和液体后,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p水'=ρ水g V V S-水水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p液'=ρ液g V V S-液液当V水=V液时,即=S Sρρ水水液液橡皮膜保持不变形。

B正确;C.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由于h水<h液所以ρ水>ρ液隔板左右两侧液体体积无法比较,当V水<V液时,根据m=ρV,则可能存在m水=m液C正确;D.两侧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ρgΔh=ρgVS=ρgmρS=mgS所以水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水=mgS水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液=mgS液由于S水>S液所以Δp水<Δp液橡皮膜会向左凸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提高)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要点诠释: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g是常数, g=9.8N/kg,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在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由于AB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液体压强1、将同一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压强计两管所显示的高度差是相同的,即压强的大小相等,但金属盒在甲液体中比在乙液体中深些,由p=ρgh知,甲的密度比乙小。

【总结升华】压强计是用测量液体压强的,是初中物理的常见仪器。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圆柱形容器的侧壁上不同位置各开一个小孔,并用橡皮塞盖住,将容器装满水后,同时取掉三个橡皮塞,水从小孔中喷射而出,结果出现图中的情形,你从图中所示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这现象表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可得:ρ甲>ρ乙【总结升华】图象法是物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较多,本题应注意由控制变量法分析图象。

举一反三:【变式】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

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A.盐水 B.煤油 C.水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答案】B类型二、连通器3、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污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这种下水管的示意图是下图中的( )【答案】C【解析】A、B两种情况,室内与污水沟直接相连,沟里的臭味易传到屋内;C、D的下水管相当于连通器,当有脏水下行时,据连通器原理,同种液体静止时,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会有部分液体贮藏在下水管里,让沟里的臭味不能传出,但D凹沟太深,易堵塞残渣废物,故C恰当。

【总结升华】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把物理知识运用到与生活实际中不只是中考的要求,也是学好物理的必然选择。

举一反三:【变式】1(高清课堂《液体压强》例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答案】C【变式】2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答案】C类型三、知识运用4、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500cm2。

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时,如图12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

则力F的大小为N。

(g取10N/kg)【思路点拨】已知水桶内的水深,可利用液体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又已知水对水桶底地压强比水桶对地面得压强小1000Pa,可求出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再利用压强公式pFS求出,桶对地面的压力,即可得水和桶的总重力,又可得水和桶的总质量,已知桶的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时,如图乙所示,已知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可求出此时桶对地面的压力,即可求出拉力F。

【答案】125【解析】水桶内水深h=30cm=0.3m,水对桶底的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3000Pa+1000Pa=4000Pa,地面受到水桶的压力大小F′=p′S=4000Pa×500×10﹣4m2=200N,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总=F′=200N,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总===20kg,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桶=20kg﹣1kg=19kg;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1500Pa,则此时桶对地面的压力F″=p″S=1500Pa×500×10﹣4m2=75N,所以此时拉力F=G总﹣F″=200N﹣75N=125N。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关于液体压强、固体压强、质量、重力以及力的合成的综合题,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所用到的物理知识。

难点是找到解本题的突破点,本题的突破点是用液体液体压强公式能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进而解决此题。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水桶的底面积为400cm2,重为10N;现倒入13kg的水,桶内水的高度为30cm,放在水平地面上,求:①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答案与解析】解:由题知,s底=400cm2=4×10﹣2m2,G桶=10N,m水=13kg,h=30cm=0.3m,①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103kg/m3×9.8N/kg×0.3m=2940Pa,水对桶底的压力:F=ps=2940Pa×4×10﹣2m2=117.6N;②桶内水的重:G水=m水g=13kg×9.8N/kg=127.4N,∵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G桶+G水=10N+127.4N=137.4N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F/S=137.4N/0.04m2=3440Pa。

答:①水对桶底的压力为117.6N、压强为2940Pa;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137.4N、压强为3435Pa。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向容器中注入高度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装水后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则( )A.==B.>=C.=<D.<<【答案】C【解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决定于密度和深度,两容器装的都是水,且水的深度相同,故对容器底的压强也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所装液体受的总重力,两容器的重量是相同的但所装的液体乙比甲的多,故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要大些。

【总结升华】解此类题主要清楚压强产生原因是液体产生压强,先用P=ρgh计算分析,固体产生压强,先求压力。

举一反三:【变式】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桌面上,如图所示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底例置后如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A.B.C.D.【答案】B【解析】由于甲乙两种情况液体深度相同,又是同种液体,依据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对于同一种物体的不同放置,对桌面的压力F=G,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依据知,,故B选项是对的。

6、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则( )A.B.C.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1等于容器内液体重加上阴影部分液体重,即,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容器重不计F2=G1,故。

【总结升华】解此类题,关键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受到的重力比较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比较。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一半的水,将它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则对甲、乙两种情况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不相等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图压强大【答案】D【解析】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等于容器和液体总重,甲、乙是同一物体不同放置,故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②甲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虚线内液体重(如图),小于容器内液体重,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虚线内液体重(如图),大于容器内液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