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材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材料资料
管理学原理一、填空题1、对高层的管理者来讲,其管理技能顺序排列的要求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2、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科学管理理论).3、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引起的,这一因素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社会因素)。
4、一般而言,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
5、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地作原理是:(灵活性原理)。
6、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反比关系)。
7、出现多头领导、会出多门,导致下级无所适从等现象是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哪一原则?(统一指挥原则)。
8、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哪种因素进行部门划分?(地区)。
9、有效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及时性原则,重点原则,经济性原则,弹性原则)。
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1、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12、沟通网络形式中,最能使组织士气高昂的沟通网络形式是(全通道式沟通)。
13、人际沟通中会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噪音干扰"可能来自于(沟通的全过程)。
14、质量处李处长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
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场控制)。
15、管理控制始于(确立标准)。
16、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是:(高层管理者)。
17、提出标准化原理的学者是:(泰勒)。
18、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业的兴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因素属于名部环境因素中的(技术环境).19、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理念层)。
20、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
21、盈亏平衡分析法属于下列哪种决策类型(风险型决策).22、具有“分段编制,近细远粗"特点的计划方法是(滚动计划法).23、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的变革是(结构变革)。
管理学原理知识课件
筹资管理
总结词
阐述筹资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方式
详细描述
筹资管理是指组织为满足其资金需求而筹集资金的过程。 其目的是在满足组织经营和发展需求的同时,降低资金 成本和财务风险。筹资方式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如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贷款等。
投资管理
总结词
介绍投资管理的定义、原则和流程
详细描述
投资管理是指组织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资金 增值的过程。其原则包括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合理配 置资产和负债结构等。投资流程包括投资机会分析、 可行性研究、决策制定和实施监控等步骤。
研究对象
管理学主要研究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 及其规律性,包括组织管理的基本原 理、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管理方法 等。
研究方法
管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 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 旨在揭示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指导 管理实践。
管理学的重要性
推动组织目标实现
管理学为组织提供了一套系 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组织 高效地实现目标,提升组织 的竞争力和绩效。
制定战略
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 结果,选择合适的战略。
战略类型与选择
成本领先战略
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集中化战略
将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市场或产品上,以获得 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
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蓝海战略
通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来获得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任务
偏差进行纠正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
02
控制能够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减少资源浪费和风险,提高组
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控制的类型
03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控制可以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151页)
二、管理职能
研究思路:法约尔(Fayol)于本世纪初首次论 述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与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基本过程
制定目标及目标实 施途径(做什么及 怎么做)
计划
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配 置(通过什么来做)
组织
控制
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 (到底做得怎么样)
领导
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2,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目的性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有
明显的目的性。 (2)管理的组织性 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因为个体的能力总是有限
的。 (3)管理的人本性 人本性即以人为本。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把
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把 人视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
管理工作: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要素
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 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决策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体活
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工作表现为由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
制等工作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管理是变革与创新,是促使组织在动荡环境下得
管理的特征
(4)管理的创新性 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 (5)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
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民从实践中升华和抽象 出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理论来指导 自己的实践,并在实际中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 是一门科学。 (6)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 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要因地制宜地 将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管理学原理最全》ppt课件
控制过程
监控组织绩效、识别偏差并采 取纠正措施,确保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
决策类型与程序
决策类型
包括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涉及组 织不同层面的重要问题。
决策程序
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选择和实 施决策等步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决策风险
分析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领导方法
通过有效的领导,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 组织绩效。
组织方法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 职责和关系,实现协同工作。
控制方法
对组织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计划 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学的基本技能
决策技能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
沟通技能
能够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 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团队建设技能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创新思维技能
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组织 持续发展和进步。
03
管理学的核心要素
管理者角色与职责
管理者定义及分类
01
明确管理者的身份和职责,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
层管理者等。
管理者角色定位
02
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如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
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 非语言沟通等方面。
沟通策略
根据沟通目的和对象选择 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书面 沟通、口头沟通、电子媒 介沟通等。
团队建设与激励
团队建设的意义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方法
包括明确团队目标、建立信任关系、分配角色与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等方面。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打印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打印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是了解和掌握管理知识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原理的掌握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方便学习和复习,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并可进行打印作为学习资料。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调整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的学科。
2.管理学的基本原则:目标导向、科学合理性、人本关怀、系统性、综合性、变革适应性。
3.管理者的角色:决策者、组织者、协调者、领导者、监督者。
二、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1.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概念技能。
三、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1.组织结构类型:功能型、事业型、产品型、地理型、矩阵型等。
2.组织设计的原则:适应性、清晰性、简洁性、连续性、灵活性。
3.组织管理的方法:分工协作、激励机制、沟通交流、职权与责任。
四、领导与领导风格1.领导的定义:通过影响和激发员工,使其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风格的分类:权威型、民主型、变革型、激励型等。
3.领导艺术的核心要素:目标设定、沟通能力、激励手段、决策能力。
五、沟通与沟通技巧1.沟通的定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2.有效沟通的要素:清晰明确、明确目的、适当方式、双向反馈。
3.沟通技巧:积极倾听、表达清晰、注意非语言沟通。
六、团队与团队建设1.团队的概念:由相互依赖、共享目标和责任的个体组成,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群体。
2.团队建设的原则:共同目标、相互信任、积极沟通、个人奉献、共享成果。
3.团队决策的方法:协商决策、投票决策、授权决策等。
以上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打印,并作为学习资料进行查阅和复习。
希望本文对大家学习和应用管理学原理有所帮助,提升管理能力和效果。
愿大家在管理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管理学原理讲义范文
管理学原理讲义范文管理学原理是指一套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是指导和规范管理活动的理论体系。
它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等。
下面将从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以及管理学原理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论述。
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的基本职能等。
管理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对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解释,它是管理学的基石。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管理活动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指管理者需要履行的职责,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
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如何运用管理学原理来进行管理。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管理学原理,并且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例如,在制定组织计划时,管理者可以运用目标管理理论来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在领导员工时,管理者可以运用领导理论来培养和激励员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学原理的发展是指管理学原理的理论发展和演变。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人际关系学和系统管理学等,管理学原理不断丰富和完善。
例如,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强调工作分工、标准化和效率等概念。
而人际关系学强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系统管理学则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从整体角度来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管理学原理是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内容。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管理学原理,并且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管理学原理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从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人际关系学和系统管理学等。
对于管理者来说,了解和运用管理学原理是提高管理能力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管理学原理-216页PPT资料
三、管理理论的萌芽
资本主义经历了简单协作、手工制造和机器大工 业三个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 工场手工业的革命。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 两类: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关于管理职能 和原则的研究;另一类偏重于管理技术和方法的 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
产方式下进行的,研究内容可分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方面;二是生产关系方面; 三是上层建筑方面。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 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 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问 题。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 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 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 ,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 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在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颁布的汗姆 拉比法典中,有许多条款都涉及到了控制借贷、 最低工资、会计和收据等经济管理思想。我国古 代的《周礼》、《墨子》、《孙子兵法》等书籍 中都体现了不少管理思想。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 权体制,不仅当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对我 国延续2000的封建社会制度也有重大的影响。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 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 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 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 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 动的基本目的。
管理学原理 全套课件
③ 管理的14 条原则。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work)。 权力与责任(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纪律(discipline)。 统一指挥(unity of command)。 统一领导(unity of direction )。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 )。 人员的报酬(remuneration)。 集中(centralization)。 等级系列(Scalar Chain )。 秩序(order)。 公平(equity)。 人员的稳定(stability of tenure of personnel)。 首创精神(initiative)。 团结精神(integrated culture)。
3.韦伯的组织理论
• (l)关于韦伯。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 , 18641920)生于德国爱尔福特本主义精神》,1910 参加首届德国社会 学会并开始写《经济与社会》,他曾是魏玛宪法 起草委员会顾问,1920年因患肺炎逝世。韦伯的 主要著作还有《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 织的理论》、《社会经济论文集》等。韦伯在 《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 体系理论影响深远,由此他被人们称为“组织理 论之父”。
第一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
1.管理的内涵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
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l)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 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299页)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特征活动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交往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下级参与的活动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
信息
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彻 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 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 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 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管理者(Managers):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 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 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2.管理者的角色
(1)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10种角色可组 合为三大类: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 策制定。
角色 1.挂名首脑 2.领导者 3.联络者
4.监听者
描述
人际关系方面
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
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I1
I2
W1
W2
W3
S1 A
W4
W5
W6
S2
W7
W8
W9
B S3
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
(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 度
管理学原理--复习辅助材料
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它表现为那几个特征?答: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基本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过程。
3.管理是对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
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
2.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原则?举例说明其现实意义何在?答:即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根据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规律,合理组织生产力,使组织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合理利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体现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断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意义:认识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原理,可以使我们分清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正确的处理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吸收国外管理经验与结合中国实际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的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中有益的东西,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这对解决管理中的实践问题,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6.基层管理者最接近现场作业,具备技术技能格外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需要有理解各种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思维技能。
由于管理者的工作对象是人,人际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7. P7 表格8.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思维技能第二章2.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赫伯特.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彼得.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弗雷德.卢桑斯和亨利.明茨伯格的权变理论学派,学者们的管理科学学派,弗里蒙特.卡斯特的系统管理学派)3.P20 小标题(共8个)4.P26 区别5个职能14条管理原则5.答: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6.答:关于“社会人”的观点、关于非正式组织的观点、关于士气的观点。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31页
要素类别 事业心
创新精神 责任感 顽强性
人群关系 自信感
得分
累计
20
20
15
35
10
45
10
55
8
63
7
70
要素类别 献身精神 忍受挫折
求知欲 勤奋 作风民主 自我批评
得分
累计
7
77
6
83
5
88
5
93
4
97
3
100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者各项
素质的权重评价.结合上述权重学习管理者五 个方面的素质:
• 3、智商和情商 4、基本技能 (1)、技能分类
• ①技术技能 • ②人际技能 • ③概念技能
(2)、技能与角色的关系 • (看图:各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 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尽管管理者不必成为精通某一领域技能的专家, 但还是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相 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 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无法对 所辖业务范围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2、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这种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因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和下属人员沟 通并影响下属人员的行为,还得与上级领导及同级 同事打交道,同时还联络组织外部的单位以求得各 方面力量的配合。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对于高、中、 低层管理者同等重要。
• 我国将管理者的素质主要 分为五个方面,即品德素 质、知识素质、智力和非 智力素质、能力素质、体 能素质。先看张表:
马谡的悲剧
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
自考 00054 管理学原理 考前复习材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材料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①管理一个组织②管理管理者③管理工作和工人}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管理活动的两个条件: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4.管理学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5.管理学的特点⑴一般性。
⑵多学科性。
⑶历史性。
⑷实践性。
6.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民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7.系统的特征⑴整体性,⑵目的性,⑶开放性,⑷交换性,⑸相互依赖性,⑹控制性。
8.管理学的形成: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9.(不做要求)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⑴古典管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其特点是标准化、制度化;⑵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⑶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学派林立,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是这一阶段的特征;⑷战略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长远性;⑸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注重持续改进和参与;⑹学习型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注重突破式改进和创新。
10.世纪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⑴人类在集体协作和社会化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管理思想与经验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认识基础;⑵商品交换、商业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制度背景;⑶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⑷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普及和推广,是管理学形成的现实需要。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是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实践应用,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有助于理解战略管 理的理论和实践。
详细描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通常包括对知名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的分析,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的战略布局,以及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战略。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境中制定和调整战略,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挑战。
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
领导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协调和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
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通过监督和检查来 确保实际工作与计划相符合 的过程。
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 制、审计控制和目标控制等。
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比较标准与 实际绩效以及采取纠正措施 等步骤。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制定财务预算,控制企业成本和支出。
财务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投资决策
评估投资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税务筹划
合理规划税务,降低企业税负。
营销管理
01
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为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营销策略
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 销售量。
03
组织在管理中的作用
组织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 为个体成员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领导职能
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民主式、权威式 和放任式等。
领导者的素质
管理学原理讲解资料
管理学原理讲解资料1. 引言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提供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管理学原理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讲解资料。
2. 基本定义2.1 管理管理是一种在组织中有效使用资源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2.2 组织组织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被明确分配职责的人们的集合。
组织的目标通常由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所决定。
2.3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决策者、组织者和监督者。
他们负责制定战略和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并监督员工的工作。
3.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理论3.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的。
该理论通过精确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流程,并制定最佳的工作方法。
3.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关注员工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员工的动机和满足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至关重要。
3.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团队的重要性。
它包括参与管理、情绪智力和变革管理等概念。
4. 管理学原理的重要概念和技术4.1 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法则指出,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
这个原理适用于资源分配和问题解决的情况下。
4.2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组织内外环境的方法。
它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制定相应的战略。
4.3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它帮助管理者不断优化工作过程。
4.4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提高团队绩效的过程。
它包括团队合作技巧、冲突解决和团队动力等方面的内容。
5.本文简要介绍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理论,以及相关概念和技术。
了解这些原理和技术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至关重要,希望本文的讲解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原理。
谢谢阅读!注:本文纯属虚构,仅作为示例使用。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
目录 CONTENTS
• 管理学概述 • 管理思想与理论 • 管理的基本职能 • 管理方法与工具 • 管理者素质与技能 • 组织文化与变革
01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职能,合理配置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包括诊断问题、制定计划、实施变革和评估效果 等阶段。
管理创新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
通过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推动组织 变革的深入进行,提高组织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
组织变革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而管理 创新则是组织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二者相互促 进,共同推动组织发展。
组织职能
设计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目标和战略,设计合理 的组织结构,包括部门设置、职 责划分、权限分配等。
配备人员
根据组织结构和工作需要,选拔 、任用合适的人员,形成高效的 工作团队。
整合组织资源
协调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 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确 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领导职能
确立领导地位
通过法定权、奖励权、惩罚权、专长权等,确立 领导者在组织中的权威地位。
组织文化概述
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组织成员共同认可 并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构成
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 是核心。
组织文化的作用
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等功能,对组织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组织变革的动力
敏捷管理法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材料
《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及分析一、领导类1.「案例一」什么是有效的领导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甲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
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
在甲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乙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
在乙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
「问题」1.从管理学理论看,甲、乙两位厂长对员工本性的认识可以各自归为哪种人性基本假设?试简述其理论含义。
2.你如何评价这两位厂长的领导方式?为什么?试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作出你的分析。
「分析」1.甲厂长信奉Y人性假设,乙厂长信奉X人性假设。
并阐述各自的理论含义。
2.用领导权变理论进行分析。
第一,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叉作用去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一种动态过程。
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权变理论因此也叫情境理论。
因此,没有一种领导方式对所有的情况都是有效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领导者做什么,怎样做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既定情况。
一切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便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实质。
第二,甲和乙的领导方式应该同时执行是最好的,因为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万能的领导方法,对于两位厂长的领导方法来说,企业得到了发展他们就是成功的。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管理学原理是指针对组织管理和领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本文将从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功能和管理的原则三个方面对管理学原理进行复习。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和整合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各个领域。
二、管理的功能1. 计划功能:通过确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为组织的行动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组织功能:将各种资源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 领导功能: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4. 控制功能:通过对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具备合理性,即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考来进行管理。
2. 目标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以组织目标为导向,明确和具体地制定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来实现这些目标。
3. 统一性原则:管理应该具备整体观念,将各个环节和部门协调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的协同运行。
4. 可操作性原则:管理要注重实践操作,即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和理念需要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可操作的方法。
5. 适应性原则:管理要随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革。
4. 总结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的定义、功能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原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理,以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材料一、简答题1、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P8-9(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人员完成其工作所需的能力。
(2)人际技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3)概念技能是与他人协作并整合整个组织利益和活动的能力。
(4)尽管有效的经营管理都必须具备这些职能,但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这些技能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基层管理中,技术技能是最重要的,但其重要程度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而下降。
概念技能的重要程度则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而增大。
而在全部管理层次上,人际职能都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
2、什么是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二者的相关性如何?PPT(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
(2)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般以利润目标来衡量。
(3)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之间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一方面,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管理成效就是决定组织成效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影响组织成效的其它因素有些也可以通过管理活动来加以改善,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使之成为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
3、什么是非道德管理?非道德管理在概念上是介于不道德管理和道德管理之间的状态,但它实际上是与这两者不同的一种状态。
包括有意识的非道德管理和无意识的非道德管理两种类型。
非道德管理把利润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没有考虑到在他们追求当中会涉及到道德问题。
如果需要对这些非道德行为进行伦理指导的话,那么需要的是用字面上的法律,而不是精神上的法律来约束。
因为采取非道德态度的经理把法律看成是某种参数,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商业追求。
4、简述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P2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包括5个条件:(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市场的通道5、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6、如何判断企业是否是国际化经营(特征)?P43-45(1)跨国界经营(2)多元化经营(3)资源共享(4)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7、简述有用信息的特征。
P60-61(1)高质量: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a要精确、清楚b排列有序c媒介适当(2)及时:a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b要反映当前情况c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3)完全:a范围必须足够广泛b简洁c详细8、行业中发挥作用的竞争力量有哪些(波特的竞争力模型)?P127(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2)新进入者的威胁(3)替代产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9、为什么要分析竞争对手,如何辨识?P128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是认识在行业竞争中可能成功的战略的性质、竞争对手对各种不同战略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竞争对手对行业变迁及其更广泛的环境变化可能做出的反应。
可从以下群体中辨识出来:(1)不在本行业但可以克服进入壁垒进入本行业的企业(2)进入本行业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的企业(3)由其战略实施而自然进入本行业的企业(4)那些通过后向或前向一体化进入本行业的买方或供方10、为什么决策所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P85要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现实中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原因有:(1)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影响组织运行的因素的一切信息(2)决策者利用收集到的有限信息的能力有限(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11、决策主体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P93-94(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风险爱好型(2)个人能力:认识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3)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影响较好活动方案被通过的可能性、影响决策的成本12、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P112区别:计划和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a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b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详细规定了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联系:a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b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13、简述计划的主要内容。
PPT 4/14-15简单地说,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预先安排。
计划的内容常用五个“W”和一个“H”来表示。
Why------为什么做?原因与目的。
What-----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Who------谁去做?人员安排。
Where----在什么地方做?空间定位。
When-----在什么时候做?时间定位。
How------怎么做?手段和方法。
1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划分是绝对的吗?P117程序化决策是对例行活动,即重复出现的工作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非例行活动,即不重复出现的工作的决策,没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是用个别方法加以处理的决策。
二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15、简述目标网络的内涵。
P134目标网络是由组织及其各层次的目标形成的。
(1)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2)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3)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4)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16、教育学中的“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说明了目标设置中的什么道理?P135说明了目标设置要具有挑战性。
如果完成一项工作所达的目的对接受者没有多大意义的话,或者如果完成一项工作对接受者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件,接受者是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的。
17、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什么?P150-151(1)通过创造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2)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
(3)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18、什么是动态网络型组织结构?P167动态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
是组织基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了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时性组织。
优点:a富有灵活性和柔性,容易操作b结构简单精炼,效率高19、什么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有什么特点?20、简述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P168-169(1)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2)组织层次是指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的一定的层次。
(3)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二者的反比关系决定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包括扁平式和锥形式两种基本形态。
21、什么是授权?授权与分权有什么不同?P173授权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包括a 分派任务、b授予权力或职权、c明确责任三种含义。
授权的含义略大于分权,分权是授权的一个基本方面。
授权是上级把权力授予下级,分权是上级把决策权力分配给下级机构和部门负责人。
22、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P222名词:领导者动词:领导行为,即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
共同点:(1)从行为方式看,二者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
(2)从权力构成看,二者也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
不同点:(1)二者的关注点不同,领导者的关注点比管理者更本质、更深刻。
(2)在组织中,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相分离,二者分离的原因在于: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
而领导者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
23、简述领导权力的五种来源。
P223-224(1)法定性权力: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2)奖赏性权力: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3)惩罚性权力: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4)感召性权力: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5)专长性权力:指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24、简述激励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P238(1)人类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
未得到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2)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3)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25、什么是组织间沟通,其基础是什么?P259-260组织间沟通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共同的资源投入活动,实现各方的共同利益。
组织间沟通的基础一般不是建立市场交易关系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而是建立相互信任的互惠关系。
二、论述题1、试论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规则的影响。
2、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什么必须重视社会责任?请举例说明。
3、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哪些步骤,组织工作是否就是组织设计?请对你所在组织(班级或学生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否提出自己的看法。
4、目前中国的商业道德状况如何?试从理论上加于分析,并提出加强道德建设建议。
5、什么是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请举例说明。
6、试比较管理人员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的优点和局限性,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更倾向于那种方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