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小学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沟通渠道的方法。
1. 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班主任应保持主动,及时将学生的学业情况、学校发生的重要活动等信息传递给家长。
可以通过班级群、家校信箱等方式进行传递。
同时,要注意准确传递信息,避免产生误解。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家长协助,也要及时向家长说明,寻求家长的支持。
2. 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会是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
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家长会可以让家长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方面的情况,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应当亲自发言,介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3. 建立家长微信群微信群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交流的便捷方式。
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学生的通知、活动安排等信息,同时也能够回答家长的问题和解决疑惑。
班主任应该保持微信群的秩序,避免出现无关话题的讨论,并及时关注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4. 充分了解家庭背景班主任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成员的关系等。
这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帮助。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针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照顾和扶持。
5. 积极回应家长关切家长常常会有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关切,并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解答和指导。
班主任应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
在回应过程中,要展示耐心和理解,同时也要客观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
6. 建立个别家长沟通机制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建立个别沟通机制。
例如,与该家长定期面谈,通过面谈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个别沟通机制,班主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的困难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家长工作坊等活动,与班主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渠道。
2. 尊重对方:家长与班主任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不论是表达意见或听取建议,双方都应保持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3. 着重正面反馈:家长与班主任在沟通中应该注重给予正面反馈,肯定孩子的进步和努力,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积极氛围。
4. 清晰明了地传递信息:家长应该清晰明了地表达对孩子学习情况或问题的关注和期望,以及自己的期待和需求,不用含糊不清的语言或暗示。
5. 保持沟通的频率和持续性:家长与班主任应该定期交流,保持沟通的频率和持续性,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校相关政策和活动。
6. 明确目标和期望: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应该明确目标和期望,双方都应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期望,以便更好地合作和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7. 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应该积极接受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班主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8. 解决问题的合作态度:家长与班主任应该以合作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和抱怨。
9. 避免情绪化的沟通:家长与班主任在沟通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冲突,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10. 能够妥协和寻求共同利益:家长与班主任在沟通中有时会有不同的意见和需求,应该学会妥协和寻求共同利益,以达到双方的最大共识和利益。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家长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了每位小学班主任需要面对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秘诀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这包括学校班级通讯录、家长微信群、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
在开学初,可以向家长们介绍自己,并索要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有重要信息需要通知时能及时传达。
也可以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走访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秘诀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
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家长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向家长介绍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和评价,互相交流,形成共识,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秘诀三: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家长和班主任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支持者,但难免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在这个时候,班主任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能把问题拖得太久。
当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孩子的问题时,班主任应该认真倾听,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方案,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秘诀四:倡导合作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合作教育。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形式,向家长普及教育理念、教育知识,启发家长的教育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共同育人。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一些活动,或是向家长推荐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文章,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秘诀五:做好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对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非常重要。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引言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良好的沟通,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状况,及时传递学校的重要信息给家长,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1. 建立良好的关系1.1 互相尊重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
班主任应该认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尊重家长的意见和观点。
同样,家长也应该尊重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
1.2 亲切友善班主任应该以亲切友善的态度与家长交流。
在与家长交谈时,要保持微笑和积极的语气,给家长一种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这样可以促进真诚的对话,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2. 及时沟通2.1 定期家长会班主任应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家长会,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进彼此的了解。
2.2 及时反馈班主任应该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如果学生在学校有特殊的表现,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并商讨解决办法。
通过及时反馈,班主任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 多种沟通方式3.1 书面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传递重要的信息。
例如,班级通讯册、家长信等。
书面沟通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准确地表达意思,让家长有时间仔细阅读和思考,并方便家长随时复查。
3.2 电话沟通有时候,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进行即时的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电话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
班主任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打电话给家长,与他们直接交流。
3.3 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方式。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谈,或者在放学时与家长交流。
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提供双方更多的沟通机会。
4. 解决问题的技巧4.1 听取家长的意见在与家长交流时,班主任应该主动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关注。
而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1. 与家长建立互信关系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每个家庭的风俗习惯和教育观念,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家庭。
2. 定期进行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3. 提供多样的沟通方式除了面对面的家长会,还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及时有效地沟通1. 及时回复家长的问题当家长有问题或建议时,要及时回复并认真倾听,对于家长的关切与疑虑,及时提供解决方案,让家长感到自己的关切和付出没有白费。
2. 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学生有进步、退步或改变行为的时候,要及时地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始终有所了解,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三、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1. 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耐心倾听,并且虚心接受,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在遇到问题时,要与家长进行协商,一同解决问题。
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更好的方法,以及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四、积极主动地沟通1. 主动与家长联系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长,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及时了解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关心学生。
2. 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联系学生家庭以及学校之间的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方面的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帮助。
五、学会与家长合作1. 建立共同的育人理念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共同的育人理念,达成共识,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2032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逐渐得到广泛发展和关注。
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小学班主任必备的技能之一。
只有通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一、加强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可以在开学第一天给家长介绍自己,详细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个人爱好等,让家长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班主任需要每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提供每周的学习计划、孩子的学习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
此外,也可以在学校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一个交流群,方便家长线上沟通。
二、尊重家长的意见尊重家长的意见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当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或家庭情况有意见时,班主任应当认真听取,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如果家长提出的问题班主任解决不了,应当积极建议家长向学校或教学专家求助。
尊重和理解家长们的意见,不仅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同时也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三、主动沟通班主任应当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告知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学术成绩。
对于家长的建议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见,班主任应当认真对待,并及时反馈。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庭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效的教育计划,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四、与家长建立情感联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建立情感联系非常重要。
家长对孩子的育人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因此,班主任应当有意识地运用情感沟通的方式,与家长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及情感状态,从而使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协同育人。
五、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班主任应当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注重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小学班主任心得

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技巧,小学班主任心得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技巧:1. 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我努力与每位家长建立友好和信任的关系。
我主动向家长介绍自己,并表达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关注与支持。
通过积极的沟通,我经常与家长交流孩子的进展以及他们在学校遇到的挑战,以此建立起共同关心孩子的基础。
2.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我在家长会议上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专注的环境。
我还利用现代技术,如电子邮件、短信和在线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和高效。
3. 倾听和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我非常重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关切。
尊重家长的观点,努力理解他们的角度和期望。
我会问家长他们对于孩子学习的期望以及在学校的困惑或问题,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共同解决问题。
4. 预防性沟通:我不仅在出现问题时与家长沟通,还会定期向家长提供孩子在学校的进展情况。
我会用电子邮件或短信发送班级通知,分享孩子们的学术成果、课堂活动以及班级新闻。
这种预防性沟通可以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沟通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忧。
5. 寻求合作: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
因此,我非常重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我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志愿者和家长会议,并开展家校合作项目。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目标,并分享彼此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发展。
6. 多元化沟通方式:由于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我提供多种沟通方式,以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
有的家长喜欢单独会面,有的家长更喜欢小组会议。
一些家长可能更倾向于书面沟通,而其他家长可能更善于口头表达。
提供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可以使家长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总结起来,与家长沟通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有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背景,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班主任应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班主任也要倾听家长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除了家长会,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或进步。
其次是注重细节和尊重家长。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细节。
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和个人情况,不要将不同的孩子混淆。
在语言和态度上要尊重家长,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或不认真的态度。
因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班主任要理解和尊重家长的观点。
如果家长有任何问题或要求,班主任应积极地回应和解决,以建立起双向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再次是保持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沟通要及时,班主任不能等到学期末才去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
在学期中,班主任应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以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班主任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要求,避免模糊或误解。
最后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发展需求。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如果家长提出的问题或关注点与学生的个性有关,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某个孩子比较内向,班主任可以建议家长鼓励他参与学校的活动,促进他与同学的交流。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班主任和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注重细节和尊重家长,保持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引言: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的关键。
一方面,学生家长可以提供重要的家庭背景信息,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潜力。
另一方面,家长也期望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本文中,将探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准备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要想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班主任需要采取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班主任需要熟悉学生的背景信息,例如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业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其次,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家长的期望和关切,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沟通。
二、明确沟通目标: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
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为了解释某个具体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哪种情况,班主任都应该确保沟通的目标明确,以免在沟通中偏离主线,进而影响双方的利益。
三、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符合家长需求现在的家长们大多数工作繁忙,时间有限,因此班主任应该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
有些家长喜欢面对面的沟通,有些家长则更倾向于电话或电子邮件。
班主任应该了解不同家长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以便在交流过程中取得双方的配合。
四、积极倾听:理解家长的关切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应该保持积极的倾听态度。
家长会把他们的关切和期望告诉班主任,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及时回应。
通过有效的倾听,班主任不仅能够理解家长的立场,更能展示出对家长的尊重和关心。
五、坚持及时反馈: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重要。
班主任应该坚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这样可以增加沟通的透明度和信任。
当然,班主任也应该鼓励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需求。
六、尊重差异:重视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念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班主任应该尊重这些差异。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一、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的就是倾听。
我们要耐心地听家长讲述孩子的问题,不要打断他们的发言。
即使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也要等家长说完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
倾听是一种尊重,也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
二、尊重是沟通的关键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感受。
即使他们的观点与我们不同,也要尊重他们的看法。
我们要避免使用指责的语气,而是用建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尊重家长,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关心孩子的成长,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与我们沟通。
三、真诚是沟通的桥梁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保持真诚的态度。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孩子的问题,不要夸大或缩小事实。
同时,我们也要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
真诚的态度会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用心,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四、沟通要有针对性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明确沟通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要沟通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沟通时要聚焦问题,避免无关话题的讨论。
有针对性的沟通更能引起家长的关注,也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积极寻求共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寻求与家长的共识。
即使我们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也要努力找到共同点。
共同点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达成共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孩子的问题。
同时,我们要避免使用指责的语气,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话语。
这样,家长才会更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与我们共同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
了解家长的需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们沟通,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
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增加与家长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这样的活动既能增进我们与家长的感情,又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的家长沟通技巧与经验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的家长沟通技巧与经验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积极的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中可以采用的技巧和经验。
一、倾听与理解沟通的第一步是学会倾听与理解,班主任需耐心聆听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期望,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不必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真正理解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当家长感受到他们的关切得到重视时,他们更愿意与班主任积极合作,为孩子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积极主动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议、家长活动和日常沟通中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
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以及班级内的各项活动情况。
同时,关心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了解家庭背景和家长的期望,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建议。
通过积极主动的交流,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三、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家长沟通非常重要。
班主任可以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常规的交流,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信息。
另外,个别家长可能需要面对面的会议来讨论特定问题。
在安排会议时,班主任应与家长协商,选择适合他们的时间,以确保充分参与和有效沟通。
四、积极树立阳光思维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应积极树立阳光思维。
尽量避免使用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而是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当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并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
五、有效利用家校合作资源家长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充分利用家校合作资源,如家长志愿者、家庭作业和学科辅导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和亲子教育讲座,促进家校之间的密切互动。
六、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有效家长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需要建立起与家长之间的互信,通过努力和实际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班主任应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履行承诺,并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
小学班主任对家长的服务与沟通技巧

小学班主任对家长的服务与沟通技巧2023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还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的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做好家长的服务与沟通?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小学班主任对家长的服务与沟通技巧。
一、主动沟通,亲切待人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保持主动的沟通十分重要。
首先,班主任要在开学之初,给家长发一封信,向他们介绍自己并告诉家长这学期要教授的课程,以及班级所面临的问题等。
这样可以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并对后期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班主任要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和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并在答复中措辞亲切,以便家长更多地信任和支持班主任。
最后,班主任要时不时主动联系家长,向他们介绍学生的近况、评价学生的表现等,这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也方便了班主任后期的教学管理。
二、多元化交流,定期沟通除了主动沟通,定期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升学、选科等重要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顺利完成相关工作。
针对学生表现不佳、不合理的家长要求等,班主任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分析问题原因,共同解决问题。
三、广泛活动,加深沟通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
今年,我校开设了趣味冬令营活动,班主任利用这个机会组织了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制作圣诞手工,体验了不同的习惯和文化,进一步拉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距离,让相互之间了解更多,相互尊重,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
总之,小学班主任服务于学生,更是服务于家长。
沟通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以建立共同培育学生的伙伴关系。
希望小学班主任利用上述沟通技巧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32篇)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32篇)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精选32篇)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篇11、班主任要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尊重学生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决定了互动的激起、进行和结束,而家长属于被动方,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家长首先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第二,尊重家长要有理智的情绪。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出现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本来是孩子的过错,由于恼怒而把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
第三,尊重家长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
尽可能先说、多说孩子的优点,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第四,尊重家长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2、班主任与家长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台:沟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信任是合作的台阶,没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成功的沟通。
小学班主任的家长沟通与协作技巧

小学班主任的家长沟通与协作技巧引言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和协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紧密的协作,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和协作方面的技巧和建议,帮助班主任提高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效果。
1. 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为了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班主任应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
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电话或个别会议等都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常见方式。
班主任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定期发布班级通讯,告知家长关于班级活动、学习进度和重要事项等信息。
2. 倾听家长关切班主任应该积极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意见。
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独特的了解和期望,班主任可以通过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要细心倾听,关注家长的反馈,并在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时给予及时的回应。
3. 积极分享学生的表现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这包括学生的成绩、评语、参加的活动以及在班级中的表现等方面。
通过积极分享学生的表现,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进展。
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评价时,鼓励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4. 处理家长的关切和问题在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家长的关切和问题。
班主任在处理这些关切和问题时,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耐心的心态去面对。
班主任可以仔细聆听家长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及时沟通。
同时,班主任也应注意与家长之间的语言和态度,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关系。
5. 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不仅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推动者。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教育经验和方法,促进家校合作。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班级群、微信、电话、家委会等方式建立起多样化的沟通渠道,让双方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沟通交流。
2. 及时回应家长的问题和意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会把这些问题带到学校里来。
班主任需要及时回应家长的问题和意见,做到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家长的权益,增强家长的信任感。
3. 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
4. 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了解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家长会,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家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6. 设立家庭作业反馈机制除了在学校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班主任还可以在家庭作业上设立反馈机制,让学生的家长掌握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况。
可以通过家庭作业本、家长签名等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关注点打通。
7. 积极参与学生家长活动班主任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增进与家长的联系和了解,促进家长参与学校工作。
8. 关心家长的生活和情感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关心家长的生活和情感。
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多问候家长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给予关心和帮助。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
只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小学班主任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例如,每周发一份“班级周报”,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特别得意的事情等。
在每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应详细地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解释家长的疑虑和不满,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
二、与家长建立及时的联系班主任应随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分享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回应家长对学生的困惑和担忧。
班主任应该与家长联系,告诉他们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看看商量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同解决这些“棘手”问题。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经常与家长交流,向他们分享普遍的教育信息、课堂教学思路、有效教育策略等知识,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三、积极参与家长会和互动课程家长会是班主任了解家长和指导学生的最佳方式之一。
班主任应积极参与家长会,展示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工作成果。
在会上,班主任应主动邀请家长提出问题,并耐心解答和释疑。
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应及时总结发言内容,并通过QQ群或校讯通向家长传递。
互动课程是另一种与家长互动的方式。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一些特别的课程活动,如“家长和孩子的厨房冒险”等,通过这些课程活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四、主动与家长商议学生的发展计划班主任应该经常与家长商议学生的发展计划,共同关注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弱点和改进方向。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学习和生活指导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五、及时回应家长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家长的提出的问题反馈,及时对家长的反馈进行回复,让家长们感受到您认真对待她们的意见与建议,体现出您对家长之间的尊重与关心。
同时,班主任应该也勇于承认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并认真加以改进,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作为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可以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希望对广大老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小学班主任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及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
可以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
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班级活动等方式,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二、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看法。
家长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也是非常宝贵的。
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并认真考虑他们提出的建议。
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避免过于负面的评价,保持与家长的沟通的顺畅和良好。
四、积极主动地参与家长会和班级活动参与家长会和班级活动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也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五、耐心倾听家长的问题和困惑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有各种问题和困惑,班主任要有耐心倾听,给予家长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特别是一些问题比较复杂或是家长情绪较为激动的时候,班主任更要冷静和耐心地倾听家长的诉求。
六、增强家校合作意识家长和班主任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要增强家校合作意识。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积极主动地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七、建立正面的家长群体除了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建立班级的家长群体,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进行交流。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和生活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是每个小学班主任都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希望能够为广大班主任和家长提供参考。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小学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每日的行为表现、体检报告等相关信息。
为此,班主任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例如设置教师微信号、QQ群、班级公众号等,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解决各种事务性问题。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或通讯软件,为家长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及时回复家长提出的问题。
二、注重个性化沟通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关注和引导。
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注重个性化沟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
例如,对于刚入学的孩子,班主任需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逐渐适应校园生活;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需要更多耐心地辅导,在教学中注重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个性化沟通,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三、积极沟通家长反馈家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对象,他们能够为班主任提供许多宝贵的反馈信息。
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地征求家长的反馈意见,并认真聆听家长的建议。
家长的反馈可以包括孩子在校的表现、家庭教育问题、学校制度等方面。
班主任需要及时回复家长的反馈,并根据家长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班级管理方法。
四、维护家校合作关系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维护家校合作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家校共同推进教育教学。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校园活动、讲座、亲子活动等,增强家校沟通和交流。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级网站或学校网站,及时向家长反馈班级的动态和活动,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探讨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和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合作促进孩子的发展。
下面是一些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1. 班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让班主任和家长面对面交流。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方针、班级流程和孩子的学习进展,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定期家长会谈:班主任可以定期与每个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家长会谈。
在会谈中,班主任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课堂表现,并听取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建议。
3. 使用电子邮件或信息通信技术:班主任可以使用电子邮件、短信或其他信息通信技术与家长进行沟通。
这种方式可以方便班主任随时向家长传达一些学校通知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
4. 学校通讯:班主任可以定期给家长发放学校通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政策和班级活动,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5. 班级微信群或家长QQ群: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家长QQ群,用于班级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家长可以在群里互相交流经验和问题,并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6. 异常情况及时沟通:班主任和家长之间需要及时沟通一些孩子突发的问题和异常情况,例如孩子的不良行为、低分成绩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7. 资源共享: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分享一些有关孩子学习和兴趣培养的资源,例如书籍推荐、互联网学习资源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8. 关注家长的需求:班主任可以在沟通中关注家长的需求和关心的问题,并积极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样可以增强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并促进更好的合作。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导者和支持者。
而作为学生的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秘诀。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1.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家校微信群或家校通讯APP,方便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解答家长的疑问。
3.定期发送学生学习、生活信息的小结和报告,给家长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善于倾听1.倾听家长关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
2.在与家长交流时,主动倾听,不轻易打断家长的发言,认真对待家长的观点和建议。
三、注意掌握家长需求1.了解家长对学生学校生活的关注点和需求,主动关心家长的身心健康。
2.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并据此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和教育方案。
四、主动沟通1.主动与家长联系,积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通过交流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表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建立信任1.用心沟通,真心关怀学生,赢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相信学校和老师能够关心和帮助孩子成长。
2.与家长建立亲和力,树立良好的师生家长关系,让家长能够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
六、尊重个性1.尊重每个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不轻易对家长进行批评和指责。
2.与家长交流时,理解家长的处境和心情,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
七、提供有效信息1.在与家长交流时,给予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学习、成长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感受到沟通的实际效果。
2.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为家长提供参考,促进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合作。
八、主动帮助1.主动为家长提供帮助,了解家庭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困难,帮助家长解决问题。
2.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提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协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
前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能发展、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前,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家庭在儿童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作为连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余,更应该认识到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减少班主任工作开展的阻力,获得家长的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使班主任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以便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为小学生的成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
一、把握家长心理,肯定孩子
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牵动着家长的心,班主任对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简单的称赞的话语,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
对于家长来说,班主任对他们孩子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教育方式的认可,对他们教育成果的肯定。
因此,作为班
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应该把握家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
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问题时,应该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方式,先对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赞赏和肯定,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时,要客观公正,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真的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
这种肯定学生的做法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孩子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后那么家长自然而然的愿意与班主任多接触,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更愿意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
二、以诚相待,尊重家长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者的合作首先应该建立在双方彼此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但由于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习惯性地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置上,对家长“发号施令”,并且反复强调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校互动是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不是使问题恶化。
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抛弃那种“唯我独尊”的姿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向家长反映问题时要有耐心,态度要诚恳,避免言辞过激,更不能训斥家长,否则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对立以及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进而影响教学效
果。
三、讲究语言艺术,区别对待不同家长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 但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文化素质、修养水平、教育环境、教育方法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家长对待学校教育工作的态度也不相同。
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就要讲究语言艺术,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而提高沟通时效。
如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态度敷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自己就可以不闻不问了。
这类家长就是我们所说的“敷衍型”家长,作为班主任在与这类家长进行沟通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统一,相互衔接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庇护型”和“支持型”的家长,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首先应正确区分家长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家长的特点来运用恰当的沟通语言。
如果班主任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话,往往是即浪费了口舌又浪费了时间,事倍功半。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讲究语言艺术,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提高沟通时效。
四、善于倾听,理解家长
一个好的沟通者,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在倾听的过
程中,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受重视的感觉,能够让对方更愿意接受我们。
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握并善于利用这一沟通技巧,在和家长交谈时,班主任要做到专注、尽量不打断家长,关闭手机等,倾听家长对待问题的看法,倾听家长的感受和需要,并积极、热心、诚恳、及时地给予家长反馈。
在向家长描述孩子的行为时,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巧妙地提出问题改进的意见。
同时,沟通的方式和场合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进行考虑,提前和家长进行约定,注意沟通语言的婉转,既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又使家长客观、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一来,就会增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家长也将更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维护班主任的尊严和威信。
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五、利用多种沟通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班主任除了可以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Q Q 群、微信群这些便捷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但在使用这些沟通方式时,班主任切忌在群中发表带有情绪色彩的信息,更不能在群中训斥、批评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和家长的人格,尊重孩子们的隐私,做到隐私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从而建立师生间通畅的沟通渠道。
总之,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者”,二者的密切合作,良好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 潞燕.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艺术[J].学周刊,2 0 1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