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新)

合集下载

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规定

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规定

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规定一、为进一步健全xx中队队训练安全管理机制,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公安消防部队事故防范细则》,结合本中队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中-队的军-政主-官是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根据训练任务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组训施训,确保训练安全。

三、中-队平时要对本单位人员进行训练安全教育;在组训人员、安全员不到位,训练场地、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防护措施不落实、干部跟班作业未到场时,不得开展训练。

一般情况下,不安排在酷暑、严寒季节和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集中训练、考核。

四、在开展训练前,要对参训人员讲清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纪律,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必要时可进行体检和心理测试,防止带伤和带情绪参训;参训人员必须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半小时。

五、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根据训练科目和气候条件,严格按要求着装,身上不得携带打火机、手机、钥匙、手表、笔、刀剪等与训练无关的坚硬物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置安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做好各项防护、保障和准备工作,保护人员不得少于2人,且必须精力集中,做好安全保护。

六、在进行训练时,应当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严格遵守下列相关规定:(一)体能训练。

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科学适度。

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在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极限训练时,要做好腰、膝、腕等部位的保护工作。

(二)攀登训练。

二楼以上登高时,参训人员必须采用安全绳进行保护,安全绳的另一端必须设立固定点;。

1、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双手不得同时离梯,梯子未锁牢挂稳前,严禁攀登。

2、使用消防软梯训练时,上端必须固定牢固,固定点不得少于两处。

3、攀楼训练时,地面应当有保护垫,保护人员应该与楼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收放绳索时,要控制绳索速度和长度。

应急救援作战训练安全细则

应急救援作战训练安全细则

应急救援中心作战训练安全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应急救援中心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中心队员人身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特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本要则适用于应急救援中心实施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和开展业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各级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减少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中心作训员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中心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第二章火灾扑救第五条、着装登车中心队员听到出动命令后,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装登车。

(一)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在跑动中着装。

(二)救援人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坐车内,严禁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

(三)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包含班组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第六条、车辆行驶车辆在行驶途中,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一)车辆驶出车库(中队大门)前,应在看清道路车辆情况后方可占道转弯。

(二)救援队员不得将肢体伸出车窗外。

(三)车辆必须依次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四)在雨、雪、雾、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必须减速慢行。

(五)在狭窄、陡坡、弯路、松软路面行驶时,必须注意观察,控制车速;在冰雪、泥浆、湿滑等路面行驶时,应当采取防滑措施或减速行驶。

(六)经过桥梁、涵洞、隧道时,应当注意观察限高、限重及空中障碍物。

第七条、车辆停靠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一)严禁在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停靠。

(二)必须与起火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三)举高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

作战安全守则课件 黛溪中队 ....

作战安全守则课件 黛溪中队  ....
第二条 本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消防队伍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开展业 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 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 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员,制定安全 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02 第二章 火灾扑救
紧急撤离 在火灾扑救中要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和联络方式,发现险情,
利用绳索、软梯、缓降器救人或者自救时,固定点必须 牢固,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必须使用墙角 保护器或其他形式的护垫、护具,并在绳索额定荷载范 围内使用。
(四)
使用登高器材登高救人时,尽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实 施有序疏散。
(五)
抢救疏散医院病人时,应当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疏散传染病患者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四)
高温烟气流经方向,应视情布置开 花或喷雾水枪,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02 第二章 火灾扑救
火场供水 火场供水必须根据供水原则,采用正确的供水方法。
(一)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手保持联系;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减压。 (二)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索、水带接口加固件等进行固定,水带固定点应选在两条 水带接口下端。 (三)水带铺设应当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进行遮盖。
经过桥梁、涵洞、隧道时,应当注意观察限高、限重及空中障碍物。

特殊情况需要通过交通禁用通道或正在施工的路段时,要详细了解情况,确保安全后通行。

特殊情况需要通过交通禁用通道或正在施工的路段时,要详细了解情况,确保安全后通行。

新训安全工作规定(训练安全)

新训安全工作规定(训练安全)

上海市消防总队新训安全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三章训练安全第十四条新兵训练工作应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坚决执行既定的训练标准,严格落实总队安全训练“六个必须"要求,严禁超标准、超进度施训。

第十五条训练准备时,组训人员应当根据训练科目和气候条件,细化组训方案,实地检查场地设施,做好各项防护、保障和准备工作。

(一)对参训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纪律,提示安全要点,讲清注意事项,开展示范示教。

(二)设置安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训练中严格落实安全保护措施.(三)了解掌握参训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防止带伤和带情绪参训.(四)组织进行慢跑、活动操等热身运动,运动时间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一般不少于半小时。

(五)对反映身体不适的人员,应立即终止其参训,进行休息观察,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对病休等不宜参加某些科目训练的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指定专人负责。

参训人员严格按照训练部署参训,服从组训人员管理,遵守训练纪律,规范训练秩序。

(一)主动接受训练安全教育,认真观摩示范示教,掌握规范操作要求和具体注意事项,有疑惑的要及时提问,避免盲目训练造成自身伤害。

(二)严格按训练科目要求着装,业务训练不得佩戴眼镜或携带钥匙、手表、笔、剪等与训练无关的坚硬物品。

(三)身体有不适的,应立即向组训人员报告,并如实反映病情,不得隐瞒或拖延.第十六条开展队列与擒敌拳训练,参训人员严格按照训练部署参训,服从组训人员管理,遵守训练纪律,规范训练秩序.(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二)训练集结时,应注意控制集结队伍的时间,不搞速度战、紧张战。

(三)以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组织训练,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进度,因人施训、循序渐进,不搞疲劳训练、不带伤训练,落实安全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的做法。

(四)带训人员要耐心施教,文明带兵,严禁动作过激和打骂体罚.(五)严禁超时、超强度训练,操场训练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发生中暑、猝死等意外伤亡事件.(六)训练时,必须要有医护人员在场,并做好急救准备和各项医疗保障。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常识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常识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常识一、火灾防控知识1.了解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熟悉消防报警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2.注意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不乱丢烟蒂,不乱扔易燃物,不私拉乱接电线。

4.严禁在室内乱燃烟花爆竹,不随意使用明火,不滥用电器。

5.妥善使用电热器具,不长时间使用、空载使用、堆积压迫使用。

6.注意用电安全,不乱拉乱扯电线,不把带电器具放在易燃物上。

7.严禁在楼梯间、轴井等安全疏散通道上堆放私物。

9.逃生时应保持镇静,不要盲目奔逃、推乱人群。

10.了解疏散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尽量使用有烟的位置。

保持低姿态,在浓烟下尽量呼吸口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1.遇到门窗被烟熏、火封,可以用湿毛巾堵塞门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窗口用带湿毛巾堵塞的文件夹等敲打窗户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二、救援行动安全常识1.在火灾现场,要确保自己的身体安全,穿戴好消防服装和装备。

2.组织救援队伍时,要确保指挥有序,注意人员的数量和分工。

3.在进行救援行动时,要确保与其他队员之间的通信畅通,及时报告情况。

4.救援时要注意合理利用灭火器材,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

5.注意消防器材和设备的使用安全,不要随意更改设置和拆卸。

6.在救援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7.救援人员要准确判断火势和居民数量,合理安排疏散计划和逃生通道。

8.在火势较大、烟雾较浓的情况下,要保持通风。

9.紧急情况下,要迅速、果断地进行决策,确保救援行动高效快速完成。

10.遇到无法控制的火灾和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请求外援。

三、安全教育及演练1.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队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多次模拟火灾场景,培养队员应对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3.定期组织队伍参加消防知识考核,确保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

5.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和器材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有效。

消防训练安全要则

消防训练安全要则

消防训练安全要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训练安全管理,保障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消防训练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训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消防训练安全要则适用于全国各级消防队伍的消防训练活动。

第三条消防训练安全要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消防队伍应建立健全消防训练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训练安全管理职责,加强消防训练安全设施建设,确保消防训练安全。

二、消防训练安全管理第五条消防训练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案,明确应急措施。

第六条消防训练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严禁违规操作。

第七条消防训练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消防训练中,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第九条消防训练中,应进行现场安全监护,确保训练过程中人身安全。

第十条消防训练结束后,应对训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三、消防训练安全职责第十一条消防队伍领导对本单位的消防训练安全负总责,对消防训练安全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消防训练组织者应熟悉消防训练内容、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对训练安全负责。

第十三条消防指战员应严格遵守消防训练安全规定,对自身安全负责。

四、消防训练安全处罚第十四条对违反消防训练安全规定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五条对违反消防训练安全规定,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附则第十六条本要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要则的解释权归公安部消防局。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1. 高层建筑消防训练增加条款:•第十五条高层建筑消防训练应考虑建筑结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高层建筑消防训练中,应进行电梯、楼梯等紧急疏散的实战演练。

注意事项:•实际操作中,消防员可能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不熟悉,导致训练中无法有效应对。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
为了确保消防队员在训练中的安全,我们应遵守以下规程:
1.严格执行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或超负荷训练。

2.在训练前要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有身体不适或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训练。

训练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疲惫或受伤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教练或医护人员。

3.所有消防队员在训练前都应全身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头盔、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都要符合消防安全标准,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应使用符合防护标准的个人防护装置。

4.在训练地点周围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避免非参训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5.在进行高空、水域、灭火演练和其他危险性高的训练时,要提前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演练,并确保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救援设备和人员随时待命。

6.在进行“真火演练”时,要提前进行安全检查,带好水枪,保持切断电源、断气源,避免火灾的蔓延。

7.在训练中要遵守指挥要求,听从指挥,统一行动,避免拥挤和混乱。

8.在实际排除隐患和救援行动中请勿独自行动,要尊重要组织好救援流程,适时上报情况。

1。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 •
救扑灾火 、三
• • • • • • •
。物碍障中空及重 限、高限察观意注当应�时道隧、洞涵、梁桥过经�六� 。驶行速减或施措滑防取采当 应�时驶行面路等滑湿、浆泥、雪冰在�速车制控�察观 意注须必�时驶行面路软松、路弯、坡陡、窄狭在�五� 。行慢速减须必下件条候气等风大、雾、雪、雨在�四� 。离距全安持保并驶行次依须必辆车�三� 。外窗车出伸体肢将得不员防消�二� 。弯转道 占可方后况情辆车路道清看在应�前库车出驶辆车�一� 。全 安车行保确�规法通交守遵须必员驶驾�中途驶行在辆车 驶行辆车 条七第


• • •
。向方离撤朝应头车�置位的移转于便、开展 于便在停当应辆车�时灾火所场危高救扑�四� 。段地的实坚坦平面 地、物碍障无中空在靠停须必车防消高举�三� 。离距全安持保物筑建火起与须必�二� 。靠停带地的弱薄基路者或软松在禁严�一� 。置位车停 的当适择选况情场现据根当应�时场现达到辆车 靠停辆车 条八第
。伤烧重严被兵官名7成造 �燃爆生发泄外量大料物使致�开打门阀 口料卸的态状闭关于处将误员战指�中灾 火厂工化起一救扑在队大阳富江浙年2002 • 。牲 牺而压砸被兵官名5致导塌垮发突因�地阵 枪水置设上篷雨邻毗在险冒士战领带就察 侦真认有没员挥指队中�中灾火司公总纺 棉救扑在队中口源梅队支化通林吉年9991 •
。亡伤度程同不兵官成造而因原种 多等歪、蹭、摔、碰因�面方练训务业、3 • 。%5.72�人11 伤�他其�%5.2占�人1亡�水溺�%5.7 占�人3伤�炸爆�%5.71占�人1亡、人 6伤�毒中�%02占�人8伤�烧燃�%52 的数总亡伤援救险抢占�人3亡、人7伤� 亡伤的成造故事通交因�面方援救险抢、2 •
。》�行试�令条勤执队 部防消安公《、》令条务内军放解民人国 中《、》法防消国和共民人华中《�据依 • �全安身人员防消护保 �生发故事全安类各防预�作工全安练训 和战作队部防消安公范规和强加为�的目 • 。据依和的目的定制则要全安 练训战作队部防消安公了确明要主 条一第 •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最新)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最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行动,保障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本条令所称执勤战斗,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以及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而实施的准备与行动。

第三条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接到报警或者命令立即出动,迅速、安全地赶赴现场,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

第四条公安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按照“第一时间调集足够警力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到场展开,第一时间实施救人,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的要求,组织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

第五条公安消防部队各级指战员必须做到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

第六条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防护和安全保障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官兵伤亡。

第七条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加强装备建设,严格队伍管理,严格教育训练,做好执勤战斗保障,不断提高执勤战斗能力。

第八条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健全执勤战斗信息报告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报告执勤战斗信息。

第九条公安消防部队各级军政首长是执勤战斗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当加强对本条令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确保本条令的贯彻落实。

[编辑本段]第二章战备工作第一节战备制度第十条公安消防部队应当按照下列基本要求,严格战备值班制度,保证不间断值班:(一)各总队、支队、大队、中队设值班首长。

总队、支队值班首长由总队、支队领导和司令部参谋长、政治部(处)主任、后勤部(处)长、防火监督部(处)长轮流担任,大队、中队值班首长由大队、中队干部轮流担任;(二)总队、支队应当建立遂行灭火与应急救援战斗的全勤指挥部。

全勤指挥部由指挥长、指挥助理组成。

指挥长由副参谋长、战训处(科)长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助理由司令部和政治部(处)、后勤部(处)、防火监督部(处)值班人员担任;(三)各级值班首长和全勤指挥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等级消防岗位资格,并胜任本级指挥岗位;(四)各级值班、执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守执勤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值班、执勤任务;(五)各级执勤单位应当每天进行交接班,交接班由值班首长组织,交接班人员应当严格履行交接程序,完成交接工作;(六)总(支、大)队交接班主要内容是:通报执勤战斗情况、明确战备任务、安排执勤工作等。

《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

《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的通知公消[2007]3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天津警官培训基地:为加强和改进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工作,规范部队作战训练安全管理,我局组织制定了《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和《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现印发部队试行。

试行中有何问题及修改意见,请及时报我局战训处。

附:1、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2、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公安部消防局二〇〇七年九月五日抄报:刘金国副部长。

抄送:本局领导,各处、室。

昆明、西安、乌鲁木齐消防指挥学校,南京消防士官学校。

承办人:王治安赵洋校对:王治安赵洋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工作,认真总结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经验教训,提高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水平和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依据《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灭火救援战评工作应当遵循“发扬民主、实事求是、每战必评、上评一级”的原则。

第三条灭火救援战评的主要内容有:受理报警、力量调度和出动情况,灾情的发展过程及采取的技术、战术措施情况,组织指挥、协同作战和战斗保障情况,现场纪律、战斗作风和完成任务情况,主要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

第四条灭火救援战评主要分为简要战评、专题战评和集中战评三种形式。

(一)对参战力量较少、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一般灭火救援战斗,可以组织参战官兵以讲评的形式进行简要战评。

(二)对参战力量较多、灾害规模及经济损失较大、造成人员伤亡和有研讨价值或者上级要求战评的灭火救援战斗,应当组织专题战评。

(三)对在短时间内连续扑救和处置的较大灾害事故,无法逐一进行专题战评的,可以择机进行集中战评。

第五条灭火救援战评按照组织层次一般分为中队、大队、支队、总队、部局五个等级。

(安全生产)号(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安全生产)号(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特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本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开展业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员,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第五条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军政首长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第六条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要充分发挥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的作用,为科学、安全的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第七条对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火灾扑救第八条着装登车消防员听到出动命令后,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装登车。

(一)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推搡,不得在跑动中着装;使用滑杆时必须依次下滑,并控制下滑速度。

滑杆底部应设置缓冲垫,滑杆上口部位应设置围栏,并设置电动或手动安全装置。

(二)消防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车,严禁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

(三)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第九条车辆行驶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可以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

精心整理《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共100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A)(易)(构)C.安全距离D.距离5米6.安全进入高温.热辐射强和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区域时,必须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者。

(A)(中)A.防爆服B.轻型防化服C.防蜂服D.重型防化服7.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处。

(C)(易)A.1B.3C.2D.48.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人。

(B)(中)A.1B.3C.2D.49.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开启门.窗,并视情向门.窗内射水。

(D)(易)(中)(A)人,进攻人员应在门.窗一侧低姿缓慢开启门窗,也可边边开启门窗。

(C)(中)A.破拆B.断电C.射水D.侦察15.抢救人员时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B)(中)A.1B.3C.2D.416.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下进行。

(A)(中)A.水枪掩护B.泡沫覆盖C.安全监护D.排烟降温17.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一角开始破拆。

(A)(难)A.上方B.下方C.中部D.任意18.有毒烟气必须向方向排放。

(B)(易)A.上(侧)风B.下(侧)风C.上风D.逆风19.垂直铺设水带时,水带固定点选在两条水带接口。

(B)(中)A.下端B.上端(D)25.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应在第一时间询问灾害事故单位负责人.知情人和。

(D)(易)A.专家组B.围观群众C.派出所D.技术人员26.在实施交通事故.建筑倒塌.群众救助等灾害事故救援时,必须着。

(C)(易)A.防爆服B.轻型防化服C.抢险救援服D.重型防化服27.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时,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着一级防化服,轻危区作业人员应当着。

(C)(难)A.防爆服B.抢险救援服C.二级防化服D.隔热服28.进入有毒.缺氧区域时,必须佩戴,着相应的防护服装。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

消防队训练安全规程1. 在各项训练工作开始前必须作好以下工作1.1针对某一训练项目,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1.2中队长负责训练场的安全工作。

1.3中队长每班对参训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

1.4对训练场地、器材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1.5作好训练前的身体准备工作,必须进行充分活动,活动内容要科学、要有针对性,一般在15-20分钟内为宜。

1.6要按所训要求,穿戴防护用品、体育训练着作训服、鞋。

技能、实战演练应着全套战斗服。

2. 登高训练安全2.1 徒手登高训练2.1.1认真检查吊绳、杆的承载力,攀至终点后要两手交替下滑,以免手掌磨破或摔伤。

2.1.2攀登落水管要认真检查落水管的牢固程度,必须在安全绳的保护下进行。

2.1.3徒手上天棚当受训人员体力不够时,保护者应扶其双腿向上用力,并要有安全带的保护。

2.2消防梯登高安全2.2.1梯子架在质地较硬的地面,两梯角必须处在同一平面,防止左右倾斜。

2.2.2梯架与地面坚持70度-75度斜角。

2.2.3拉梯时双手不许同时松开拉绳。

锁制时一手握拉绳向上送,一手向上提,待制动器锁住后双手松开拉绳。

2.2.4上梯前检查制动器锁是否锁住,未锁住不许上梯。

2.2.5徒手攀梯时,双手全握梯蹬,沿梯向上送器材时,一手钩梯梁,并沿梯梁向上移动,一手提器材坚持平衡。

2.2.6攀登前注意观察上方,如有电线或其他障碍物时要避开。

2.2.7在梯上工作时,应将安全带上的安全钩挂上梯蹬,保护者用脚踩住梯脚,双手扶梯梁,防止梯身晃动,梯脚外滑。

2.2.8 9米拉梯或三节拉梯必须3人操作,15米梯由4人操作,以便互相配合保证安全。

2.2.9训练挂钩梯时,应检查好梯子和窗台板的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行动。

2.2.10训练时,在训练塔顶部要装有带滑轮的安全绳,将安全绳一端的安全钩挂在受训人员安全带的铁环内,另一端由2人戴手套拉住保护,并将另一端固定在腰间。

2.2.11保护者两眼始终凝视受训者,跟紧安全绳。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新)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特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本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开展业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员,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第五条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军政首长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第六条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要充分发挥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的作用,为科学、安全的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第七条对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赋予奖励。

第二章火灾扑救第八条着装登车消防员听到出动命令后,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装登车。

(一) 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推搡,不得在跑动中着装;使用滑杆时必须挨次下滑,并控制下滑速度。

滑杆底部应设置缓冲垫,滑杆上口部位应设置围栏,并设置电动或者手动安全装置。

(二)消防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车,严禁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

(三) 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关牢、车库门彻底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第九条车辆行驶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可以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

(一) 车辆驶出车库前,应在看清道路车辆情况后方可占道转弯。

消防中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课件)

消防中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课件)

二、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主要原因
2、装备运用不合理。器材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是有限制的,对配备的 消防员防护装备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特别是对高空救援的安全绳、 缓降器、救生软梯、上升器等器材未履行严格的使用登记、日常维护 等程序,在灭火救援现场盲目使用,常常会出现装备运用不合理而导 致消防员伤亡的现象。 3、安全防护意识不足。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登高作业、 破拆门窗、气体泄漏、有毒液体、防止静电、进入室内灭火等灭火救 援现场的各类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足,导致战斗员无畏的摔伤、中毒、 触电、灼伤、划伤等事故的发生。上海市某中队一次在处理氯残液瓶 泄露时,中队指挥员误认为泄露量少,未戴好空呼器在下风50米处铺 设水带,组织救援行动,战斗结束后,导致这名干部和2 名战士,发 生头晕、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
(七)严禁用水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严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 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
(八)采用窒息法灭火时,必须确认灌注、封堵空间无人后方可实施。
第十三条 抢救人员
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2人,并指定负责人。
(一)在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 时,必须在水枪冷却掩护或者驱散稀释措施的配 合下行动。
(六)经过桥梁、涵洞、隧道时,应当注意观察限高、限重 及空中障碍物。
第八条 车辆停靠
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 的停车位置。
(一)严禁在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停靠。 (二)必须与起火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三)举高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 平坦坚实的地段。
第七条 车辆行驶
车辆在行驶途中,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 安全。
(一)车辆驶出车库前,应在看清道路车辆情况后方可占道 转弯。

消防员作战训练安全注意事项

消防员作战训练安全注意事项

消防员作战训练安全注意事项咱消防员啊,那可是和平年代的英雄呢!每次出任务都像是在和火魔战斗,而作战训练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在这场战斗中更厉害,更有把握!那在消防员作战训练中,可得注意好多事儿呢。

你想啊,就好比咱去跑步,要是不提前热热身,那跑起来是不是容易抽筋啊?这作战训练也一样,不做好准备工作,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训练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装备,看看那头盔戴得稳不稳,靴子合不合脚,可别小看这些细节,关键时刻能救命呢!训练的时候,可得集中精力啊!不能开小差,就像上课走神会被老师批评一样,训练不认真,那可是对自己和队友的不负责呀!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别敷衍了事。

想象一下,要是在真正灭火的时候,因为动作不规范而出了岔子,那后果得多严重啊!还有啊,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咱消防员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群人一起上!大家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这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嘛!别总想着自己出风头,要想着怎么让整个团队更厉害。

咱平时训练强度那么大,身体可不能垮了呀!所以得注意休息和饮食。

别训练完了就胡吃海喝,也得注意营养均衡。

该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别熬夜玩手机,第二天没精神怎么训练呢?这就跟汽车没油了跑不动一样,身体没精力了还怎么战斗呢?再说说那些高难度的训练项目,可别逞强啊!觉得自己行就一股脑儿地冲上去,得估量估量自己的能力。

要是不小心受伤了,那不是耽误事儿嘛!就像爬山一样,得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

另外,训练场地的安全也不能忽视啊!别到处乱丢东西,万一有人不小心踩到摔一跤咋办?场地的设施也要经常检查,有问题及时报修。

咱消防员就是要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斗!所以作战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可千万不能马虎,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咱得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在火场上冲锋陷阵,毫无畏惧!大家都记住了吗?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啊,一定要把这些都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去!让我们成为最棒的消防员,守护好我们的城市和人民!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题库(共100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A)(易)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重点预防,兼顾一般D.救人第一,科学施救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

(B )(中)A.军事首长B.军政首长C.政治首长D.党委(支部)书记3.使用滑杆时必须下滑。

(B )(易)A.逐人B.依次C.安全D.迅速4.在冰雪.泥浆.湿滑等路面行驶时,应当采取防滑措施或减速行驶,正确使用刹车制动,防止操纵失误;必要时组织乘车人员下车通过。

(A)(易)A.徒步B.整队C.安全D.迅速5.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必须与起火建(构)筑物保持。

(C)(易)A.车尾向前B.紧贴墙面C.安全距离D.距离5米6.安全进入高温.热辐射强和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区域时,必须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者。

(A)(中)A.防爆服B.轻型防化服C.防蜂服D.重型防化服7.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处。

(C)(易)A.1B.3C.2D.48.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人。

(B )(中)A.1B.3C.2D.49.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开启门.窗,并视情向门.窗内射水。

(D)(易)A.正面迅速B.侧面迅速C.下面缓慢D.侧面缓慢10.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阳台个以上梯蹬,并尽量采取固定措施。

(C)(中)A.1B.3C.2D.411.压缩气体钢瓶或者油桶库房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确认无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

(A)(易)A.爆炸危险B.喷溅危险C.爆轰危险D.沸溢危险12.在高温和热辐射较强的环境里灭火时,必须实施,并适时组织人员替换。

(A)(难)A.水枪掩护B.火情侦察C.安全哨D.攻坚组内攻13.必须带电灭火时,若使用直流水灭火时应当采用。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课件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课件

1 安全工作是部队基础性工作 2 安全问题牵连全局
1、安全工作是部队基础性工作
“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基础既是 谋求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 科学发展观在部队建设中的内在要求。所 以,部队要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必须要固本培元,把经常性基础工作 做好做扎实,安全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项基 础性工作。
设置安全员,加 强训练保护
M1
M2
M4
注意观察受训者 精神状态和训练 情绪
M3
发现安全隐患, 立即停止操课, 马上整改
训练安全事故案例
2008年6月10日,广东省东莞市公安消防支队常平 中队云梯车驾驶员戴小宝(一级士官)在夜间高层 救人训练中,操控的工作斗与训练塔5楼楼板凸出部 分底部发生碰撞,造成戴小宝头部被挤压牺牲. 案例教训: 部分官兵安全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力差,工作 嫌麻烦,不负责任,走过场,工作厌倦,管理松懈, 以致发生训练安全事故。
作战安全之水枪阵地设置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 行)》第十一条规定:水枪阵地应当按 照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者 撤离的原则设置。 (一)利用地形、地物和承重构件等条件 设置水枪阵地。 (二)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 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阳台2个以上 梯蹬,并尽量采取固定措施。 (三)严禁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 可燃油气罐上部设置水枪阵地。
清理火灾现场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相关案例
2013年3月20日,苏州 园区苏桐路109号百瑞美特 殊材料公司发生火灾,接 到报警,金鸡湖消防中队 等6个中队20辆消防车、百 余名官兵前往扑救。火灾 扑灭后,在清理火灾现场 过程中,全沾蓉不慎滑落 到厂房南侧的贮水漕中, 漕沟上方覆盖较厚的高温 石蜡溶液,漕沟内残液温 度很高,全沾蓉被救出并 迅速送往医院,终因抢救 无效牺牲。

作战训练安全安全总结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作战训练安全安全总结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作战训练安全”安全总结】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某某大队关于“作战训练安全”专项教育活动悄况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孟建柱部长、刘金国副部长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吸取全国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消防官兵牺牲的教训,切实改进和加强我大队安全工作,提高灭火救援、科学施救水平,根据总队和支队通知要求,大队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军人大会,并就我大队如何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特别是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做了认真部署,现将自检自查和教育情况汇报如下:一、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打牢官兵思想基础大队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官兵对《活动》精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传达学习,并认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防事故教育,组织全体官兵重点学习了《安全管理规定》、《事故防范细则》、《执勤战斗条令》、《抢险救援勤务规程》、《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打造公安消防铁军100问》、《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等规章制度和安全常识,使官兵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实提高官兵的安全防事故工作意识。

二、认真分析、及时开展自检自查活动,切实消除安全隐患1、根据《活动》精神,及时组织官兵就如何抓好我大队的安全防事故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重点对如何抓好器材的维护保养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2、在大队内部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1)抓好人员的安全防事故工作:认真落实日检查周保养制度,并在大队开展一次全面的器材清理工作,确保器材完整好用;(2)抓好车辆器材的安全防事故工作:在部队内部认真开展车辆维护保养检查工作,重点对车辆的刹车、方向以及油、水、电、气进行认真检查,使车辆器材随时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车辆器材在关键时候能用的上、能使上力,发挥优势。

(3)抓好训练器材设施的安全防事故工作:组织官兵对个人防护器材和训练器材进行了全面验收,对有安全隐患的器材及时淘汰更新,坚决执行干部跟班作业,坚决预防训练事故发生。

三、明确责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不断提高部队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正规的安全工作秩序。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消防作战训练安全管理,确保指战员人身安全,提高消防队伍战斗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消防队伍各级领导干部对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级指挥员对所属单位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2. 消防队伍各级安全员具体负责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

3. 消防队伍各级指战员必须自觉遵守消防作战训练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1. 消防队伍各级单位应定期开展消防作战训练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指战员安全意识。

2. 消防队伍各级单位应组织指战员参加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培训,确保指战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四、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消防队伍各级单位应定期开展消防作战训练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消防队伍各级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

五、安全防护措施1. 消防作战训练前,必须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2. 消防作战训练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

3. 消防作战训练时,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指战员安全。

六、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消防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告上级单位,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2. 对事故责任人,依据事故性质和情节,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1. 对在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消防作战训练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各级消防队伍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本制度落到实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特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本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开展业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员,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第五条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军政首长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第六条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要充分发挥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的作用,为科学、安全的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第七条对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火灾扑救第八条着装登车消防员听到出动命令后,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装登车。

(一)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推搡,不得在跑动中着装;使用滑杆时必须依次下滑,并控制下滑速度。

滑杆底部应设置缓冲垫,滑杆上口部位应设置围栏,并设置电动或手动安全装置。

(二)消防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车,严禁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

(三)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起步出库。

第九条车辆行驶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可以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

(一)车辆驶出车库前,应在看清道路车辆情况后方可占道转弯。

(二)消防员不得将肢体伸出车窗外。

(三)车辆必须依次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四)在雨、雪、雾、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必须减速慢行,同时开启相应的指示灯。

(五)在狭窄、陡坡、弯路、松软路面行驶时,必须注意观察,控制车速;在冰雪、泥浆、湿滑等路面行驶时,应当采取防滑措施或减速行驶,正确使用刹车制动,防止操纵失误;必要时组织乘车人员下车徒步通过。

(六)经过桥梁、涵洞、隧道时,应当注意观察限高、限重及空中障碍物。

(七)特殊情况需要通过交通禁用通道或正在施工的路段时,要详细了解情况,确保安全后通行。

(八)倒车时必须有人员在侧后方进行疏导警戒。

第十条车辆停靠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一)严禁在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高压线下和危险建(构)筑物旁停靠,避免停靠在管道井口上方。

(二)必须与起火建(构)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三)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升降作业时要与架空高压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四)增援时,未向火场指挥员请示,未明确火场任务,不可盲目驶进火场。

(五)扑救高危场所火灾时,车辆应当停在便于展开、便于转移的安全位置,车头应朝撤离方向。

(六)当车辆必须停在坡路上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第十一条个人防护消防员应当根据火场危害程度,严格按照防护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一)通常情况下,必须着灭火防护服,佩戴消防头盔、手套、消防防护靴等基本防护装备。

(二)进入高温、浓烟、有毒、缺氧区域时,必须佩戴空(氧)气呼吸器。

(三)进入高温、热辐射强和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区域时,必须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者防爆服。

(四)进入带电区域作战时,必须穿戴电绝缘服、绝缘靴、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携带漏电探测仪、绝缘胶垫、接地线(棒)等器材,当发生带电导线击伤作战人员时,应迅速利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采取急救措施。

(五)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

(六)扑救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火灾时,应当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观察哨,防止玻璃坠落伤人。

(七)对抢险救援、照明等自带发电设备的执勤车辆应按照要求采取接地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漏电伤人事故。

(八)进入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区域时,必须着防化服,撤出后应进行必要的洗消,未经洗消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二条火情侦察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要仔细地进行现场侦察和检测,全面、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正确判断可能发生及潜在的险情。

(一)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侦察人员要正确选择侦察路线,安全员要在进出口处进行安全检查并登记姓名、进出时间、空(氧)气呼吸器压力及使用时间等情况,设置导向绳或救生照明线,明确联络信号,必要时用水枪进行掩护。

(二)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当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评估,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靠近承重结构行动,防止坠落物伤人。

(三)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侧面缓慢开启门、窗,并视情向门、窗内射水。

(四)在船舶机舱、地下工程、竖井涵洞等危险复杂环境侦察时,外部必须备有侦察预备组,用于意外情况下的援救。

(五)进入有发生爆炸危险区域侦察时,必须使用防爆器材,做好安全防护。

第十三条阵地设置水枪阵地应当按照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者撤离的原则设置。

(一)利用地形、地物和承重构件等条件设置水枪(炮)阵地。

(二)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拉梯应避开阳台、窗口正面,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阳台2个以上梯蹬,并尽量采取固定措施。

(三)严禁在轻质屋顶、墙头、遮阳棚、雨搭、可燃油气罐上部、卧式储罐的两端设置水枪阵地。

(四)压缩气体钢瓶或者油桶库房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确认无爆炸危险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

(五)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着火,必须在实施结构冷却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在外部设置阵地时,应采取措施,严防建筑外墙倒塌伤人。

对钢结构房顶已坍塌,外部墙体尚未坍塌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再实施进攻。

(六)油轮的货(油)舱起火,情况不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严禁直接登至货(油)舱甲板灭火。

(七)转移阵地或调整作战力量时,必须考虑整个作战部署的协调统一,防止因局部力量调整影响整个作战行动,每次转移阵地或调整作战力量时必须立即检查清点人员,并做好防护工作。

第十四条灭火进攻灭火进攻时,必须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灭火药剂、进攻路线及射水(射流)方式。

(一)灭火时应当采用正确射水姿势,开、关水枪(分水器)动作要缓慢,严禁对射误伤他人。

(二)在高温和热辐射较强的环境里灭火时,必须实施水枪掩护,并适时组织人员替换。

(三)扑救木质楼板、吊顶的建筑物火灾时,应当射水探试楼板、吊顶强度,确认没有塌落危险后,应保持前虚后实探步前进的方式进入室内救人、灭火。

(四)必须带电灭火时,应当按照带电灭火的要求,严禁接触裸露电线、电气开关或在电线下方站立,使用破拆工具时要避免接触带电物体,保持水枪有效接地;若使用直流水灭火时应当采用点射。

(五)扑救高温、高压容器设备火灾时,必须减少前方作战人员,应使用带架水枪、移动炮、遥控灭火消防车等远距离射水。

(六)扑救可燃气体、挥发性易燃液体火灾时,不得盲目灭火;若意外灭火后,要防止复燃、复爆。

(七)扑救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火灾时,应优先使用带架水枪、移动炮、遥控水炮等远射程、大流量喷射器实施冷却、阻击、灭火。

(八)严禁用水或泡沫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严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

(九)采用窒息法灭火时,必须确认灌注、封堵空间无人后方可实施。

(十)在进入室内等场所灭火进攻时,为防止门、窗开启瞬间发生轰燃、回燃、爆燃伤人,进攻人员应在门、窗一侧低姿缓慢开启门窗,也可边射水边开启门窗。

第十五条抢救人员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3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一)在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时,要在水枪冷却掩护或者驱散稀释措施的配合下行动。

救援人员可携带软体担架、一次性的防毒面具或其他呼吸器具。

(二)利用绳索、软梯、缓降器救人或者自救时,固定点必须牢固,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角处必须使用墙角保护器或其他形式的护垫、护具,并在绳索额定荷载范围内使用。

(三)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工作平台严禁超载,平台上人员必须在举高臂上进行固定防护;禁止在工作平台内使用两节拉梯等无自身固定的延伸装置救人。

(四)使用登高器材登高救人时,尽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实施有序疏散。

(五)抢救疏散医院病人时,应当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疏散传染病患者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第十六条疏散物资疏散物资必须在单位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有序进行,并指定专人看护。

(一)疏散出来的物品必须检查是否夹带火种,是否安全稳定,搬运方法是否得当。

(二)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时,应分类放置,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三)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水枪掩护下进行。

第十七条火场破拆火场破拆必须正确选择破拆部位,使用快捷、高效的破拆器材,合理实施破拆。

(一)使用锤、斧、挠钩等器材破拆时,必须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二)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上方一角开始破拆;从破拆处进入时,必须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

(三)使用切割器具破拆时,必须佩戴面罩、手套,平稳操作、直线切割,切割器具前方不得站人。

(四)高处破拆不准将破拆物抛向地面,不准随意破拆玻璃幕墙,必须实施破拆时,应及时在地面划出警戒区域,并派专人进行监控。

(五)对能引起建筑倒塌的承重构件和部位进行破拆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破拆时,要划出警戒区域,设置安全员。

第十八条火场排烟排烟时,必须充分考虑烟雾流向,合理选择进风口和排烟口。

(一)在烟雾浓、温度高的区域排烟时,必须使用开花或者喷雾水流掩护。

(二)有毒烟气必须向下(侧)风方向排放,同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三)排烟时,操作人员应充分做好个人防护,视情设置水枪进行掩护。

(四)高温烟气流经方向,应视情布置开花或喷雾水枪,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第十九条火场供水火场供水必须根据供水原则,采用正确的供水方法。

(一)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手保持联系;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减压。

(二)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索、水带接口加固件等进行固定,水带固定点应选在两条水带接口下端。

(三)水带铺设应当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进行遮盖。

第二十条通信联络火场上必须正确使用通信器材,灵活选择联络方式,确保火场通信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