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高原湿地的特点,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概况,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三江源地区作为高原湿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学会分析高原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高原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2.难点: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三江源地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原因:这些内容涉及到地理、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实际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三江源地区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设计说明本课先讲授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中华水塔得名的由来以及对中国河流水源补给的特点,最后说明高寒环境形成的脆弱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
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确定三江源的位置,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含义。
2.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3.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1.“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2.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学习情境2023年9月21日,由青海省水利厅主办的“守护三江源”河湖长制媒体行活动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启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雪山连绵、冰川高悬的江河之源。
二、预习检查三江源的位置、范围和美称。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续表五、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江源地区,了解了“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环境。
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份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倡议书,环境就在身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七、作业布置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两部分,有余力的同学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探寻三江源(1)展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图(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
引导学生读图分(2)析图认识三江源中的析,学会(2)三江源是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江河的源地——中华水塔(1)出示三江水源量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2•析图归纳:(1)长江总水量的25%,析图,学会用图,体现地图(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中同年平旳M木p廿布田中国r醺类型井布田追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却能成为''中华水塔”呢?(3)分析三江源的水源来源:(4)出示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一一河流的天然调蓄器3•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合作探究一•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在地理学均来源于三江源。
习中的作用(2)读图发现:三江源地区流经降水量少,气候寒冷。
(3)交流讨论: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②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4)读一读,理解湖泊、沼泽对河流的影响3.合作学习:(1)黄河源头区有这么多源流,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呢?(2)说一说:到哪里去找采用问题引导式引习,明确目标,逐步提升难度,便于源头啊?难道这片沼泽就学生接受是河流的源头?搜集资料:1952年,黄河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1•思考交流: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鼓励学生读图,总结,体现源头区状况。
阅读下图,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
(2)合作探究二•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补充: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很困难;②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了比较困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突破策略: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课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地图:准备三江源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文献资料:收集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文献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后作业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1.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2.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
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板书设计
三 江 源 地 区
江河的源地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地理位置 区域范围 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结合课本P92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 25%
蓄水塔
黄河总水量的 49%
澜沧江总水量的 15%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新课讲授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小组合作
3. 阅读表9.1,依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源 头,并说明理由。
源流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探究三江源的生态问题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问题
湖泊湿地面积不断 缩小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场沙化严重
野生动物锐减
虫鼠猖獗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冰 川萎缩 乱采滥挖
过度放牧
偷猎
天敌减少
措施
建设生态保护区 严禁采砂挖金
休牧育草 全面禁猎 鹰架招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说教学过程
1. 通过判读地图确定三江源的地理位置,归纳地形特征。 2.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三江源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说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 说教学过程
1. 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是第一节自然特征内容的延伸,通过探寻江河的源头活动,发现三江源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让学生明确三江源地区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以及以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我国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包括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教材通过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保护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具体情况,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知道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理解保护这一地区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难点:三江源地区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这一地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保护这一地区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提升: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进行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为保护三江源地区做出贡献,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三江源地区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针对重难点,采取直观教具、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2.运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特征。
3.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设计问题探究题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3.准备实例分析的相关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理区域。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三江源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视频,呈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青藏地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三江源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难点: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交流的问题和活动。
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基本情况。
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水源涵养
-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
- 保护措施
- 退牧还草
- 湿地恢复
- 保护意义
- 保障下游地区水资源安全
- 维护高原生态系统平衡
【板书设计说明】
1. 整体结构清晰,分为三大部分,便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
2. 突出重点,以关键词和短语概括各部分核心内容。
3. 使用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增强板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例题4:介绍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的生态保护措施。
解答: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包括退牧还草、湿地恢复、生态移民等。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功能,维护高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题5:阐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解答: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安全,维护高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升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特点,使学生能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认识不同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和相互关系。
2. 培养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分析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的能力。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docx高原湿地一一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L_jTt_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一江河的源地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2.范围:长江源区、黄河源XX、澜沧江源区的总称3.“中华XX: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XX?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匀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XX。
拓展延伸:三江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XX、松花江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XX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聚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
青藏地区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师院附中李忠海知道了这里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使得“中华水塔”──三江源告急。
活动3:说影响,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三江源地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不但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活动4:明问题、析原因、找措施。
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探究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创设情境我们组成生态环境调查小组,现在委派你们调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每一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活动5:写倡议书,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青海的卓玛和上海的王刚共同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设计的意图一方面和本节课的引课部分做到前后呼应,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课堂总结:采用学生个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分享。
老师提供用排比句方法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说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秀教案(3页)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锦山中学郑友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示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③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板书:一、江河的源地: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概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三江源地区这一特定的地理单元,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三江源地区的直观认识。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原因:学生对这一地区较为陌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三江源地区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这片净土。
初二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模板:第二节
初二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模板:
第二节
为大家带来了初二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模板,希望可以帮助
大家理清思路。
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
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
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
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
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流经11 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全长6300 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黄河经过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500 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
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幺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那
里的自然环境又有什幺特点。
你知道吗?
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高原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课题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时课型新课学习目标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能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考点预测1..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2.黄河、长江、澜沧江。
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4.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前导学课堂导学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
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
二、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
瓶子载着心愿飘向远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后来,人们称这样的瓶子叫“漂流瓶”。
你见到过这样的漂流瓶吗?上海的中学生王刚在家乡长江口岸边就发现了这样的一只漂流瓶,瓶中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住长江头,亲住长江尾,愿与亲相识,互赏家乡景。
──青海:卓玛QQ:……”好奇的王刚按照上面的QQ号码和青海的卓玛取得了联系,两人成了QQ好友。
我们和王刚一起去卓玛的家乡看一看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4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教案,本节课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系统以及人文景观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系统以及人文景观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系统以及人文景观等。
2.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与三江源地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阅读材料,以便课堂上进行阅读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系统以及人文景观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如:“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需要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等。
人教版8年级地理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教后反思八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一)说课标2011 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第一课时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地形特征;(2)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内容的第一课时。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江源地区的名称由来、位置、范围,“中华水塔”的作用及水源,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等知识点。
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查阅地图,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描绘,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归纳三江源的地形特征;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
3.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是第一节自然特征内容的延伸,通过探寻江河的源头活动,发现三江源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让学生明确三江源地区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以及以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自学指导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91—96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从图9.17,找出三江源的位置和范围?
2、三江源地区是指哪三个河流?
3、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4、三江源地区湖泊、沼泽的作用有哪些?
5、三江源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作用?
6、三江源地区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开发和保护三江源地区呢?
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
1、位置:青海省南部
范围:北接昆仑山,南连唐古拉山脉,东至黄河沿岸,西与可可西里相连
2、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
3、“中华水塔”:海拔之高、水系之多,是我国巨大的蓄水池和河流的输水管。
P92
4、湖泊、沼泽作用: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季节时候。
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5、生态保护:①高原湿地②生物多样性③水源涵养地
6、生态问题:①荒漠化②冰川退化③虫害增加
原因:①自然原因:冰川消融、湿地缩小、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7、措施:①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③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五、当堂训练
课堂小结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荒漠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等导致该地区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我们应加强保护建设。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
2、地理位置:青海省南部
3、三江源——中华水塔
4、水源
二、江源地区的保护
1、意义: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
3、措施与对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