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理论力学教案
理论力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了解理论力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1.2 理论力学的应用领域讨论理论力学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理论力学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
1.3 力学的基本量度和单位介绍力学中常用的基本量度,如长度、质量和时间。
解释国际单位制(SI)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2.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讨论惯性参考系的概念。
2.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讨论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解释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和含义。
讨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第三章:运动的描述3.1 位置、位移和速度定义位置、位移和速度的概念。
解释这些物理量的关系和应用。
3.2 角速度和转速引入角速度和转速的概念。
讨论这些物理量在旋转物体中的应用。
3.3 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定义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解释这些物理量与速度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牛顿力学的基本方程4.1 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
解释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2 牛顿力学中的能量守恒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在牛顿力学中的应用。
讨论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4.3 牛顿力学中的动量守恒解释动量守恒定律在牛顿力学中的应用。
讨论封闭系统和不受外力的条件。
第五章:静力学5.1 力的合成和分解解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推导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数学表达式。
5.2 平衡条件解释平衡条件的定义和含义。
推导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5.3 静力学的应用讨论静力学在工程和物理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静力学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第六章:动力学方程6.1 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
解释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6.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讨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过程。
推导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
6.3 动力学方程的应用讨论动力学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理论力学第一章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部分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受力分析——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弄清研究对象 的受力情况。
2.平衡条件——建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系应满足的条件。
A
z
F
Az
F Ax
A
y
x
(2)滚动轴承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止推轴承约束
z
A
F
A F
Ay
Ax
x
F
y
z
Az
F
B
F By
Bz
y
x
F Bx
5、光滑球铰链 人造髋关节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A
FAz
A
FAx
FAy
6、固定端约束
P
A
B
(平面)
F
A
(空间)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圆柱O
【解】
FNA
FT
P
O
F NB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1-3 作受力图。(不计摩擦)
B E
Do P
F C
【解】
B
A
F
F
NE
C FND
FA
FAx FAy
FNE
折杆ABC、圆柱体O
FND
O
P
F NF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上海杨浦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机械运动实例
总结词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的传统应用领域,涉及 各种实际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详细描述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 之一。各种实际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 机器和机器人等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理 论力学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研究机械运动, 可以深入理解力矩、动量、动能等力学概念, 以及它们在机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力 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物理学
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所增强
建议
建议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 和实验,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 用价值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希 望能够有更多的解释和练习题
详细描述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矢量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 示法等。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力矩的计算则涉及到转动惯量、角速度和动量矩等概念 。
运动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运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详细描述
运动分析方法包括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运动微 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 要。
本课程总结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向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总结
01
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02
引入更多现代技术和方法,更新 教材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
力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力学发展史
理论力学自学全部教程课件
边界条件:描述物体表 面受力情况的方程,根 据外力条件建立。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 本概念、应力与应变的 关系以及基本方程,可 以对弹性力学有更深入 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 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06
理论力学应用案例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理论力学应用
强度分析
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进行应力、应变 和位移分析,确保其在工作条件下不发生破坏或塑性变形 。
析物体的稳定性等。
03
运动学基础
点的运动学
01
02
03
矢量法
通过矢量来描述点的运动 ,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 度的矢量表示和计算。
直角坐标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点的 运动,通过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的分量来表示点的 运动状态。
自然法
借助自然坐标系研究点的 运动,用切向加速度和法 向加速度描述点的曲线运 动。
力对点的矩
力对某点的矩等于力的大小与力 臂(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的乘积,表示力使物体绕该点
转动的效应。
合力矩定理
在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对某点 的矩的代数和等于该力系的合力 对同一点的矩。该定理可用于求
解物体的平衡问题。
矩的应用
利用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可 以方便地解决物体在平面内的平 衡问题,如确定物体的重心、分
刚度分析
通过对机械结构进行刚度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在受力时的 变形程度,为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保证机械设备的精度和 稳定性。
动力学设计
理论力学可用于研究机械设备的动态特性,如振动、冲击 等,以合理设计机械设备的动力学性能,降低噪音,提高 使用寿命。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理论力学应用
飞行器结构设计
运用理论力学方法,对飞行器的机翼、机身等结构进行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分析,确保飞行器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安全性。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64学时)09-10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开实验2个)Theoretical Mechanics学时:64 学分: 3层次:本科适用专业:机械设计、机电、汽车服务类等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理论力学》是工科大学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既是各门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的学科,而且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和图象等的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一些简单工程实物抽象为力学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原理求解)得到训练与提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篇:静力学(20学时)基本要求:熟悉力、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和主矩。
能应用平衡条件和各种类型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和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掌握求解简单桁架、组合桁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
掌握计算物体重心的各种方法。
理解滑动摩擦、摩擦力的概念,能求解考虑摩擦时简单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
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超静定问题概念。
第二篇:运动学(2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坐标法及各种方法下点的运动轨迹、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熟悉刚体平动、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能求解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应用。
理论力学完整ppt课件
主讲 王卫东
可编辑课件PPT
1
可编辑课件PPT
2
绪
论
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理论力学发展简史 三、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四、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可编辑课件PPT
3
可编辑课件PPT
真汽 车 碰 撞 仿
4
可编辑课件PPT
5
可编辑课件PPT
6
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可编辑课件PPT
15
都江堰
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 引水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前251年。
可编辑课件PPT
16
赵州桥(安济桥)
591~599年,跨度37.4米,采用拱高只有7米的浅拱-敞肩拱,
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并有“世界桥梁鼻祖”
的美誉。
可编辑课件PPT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地位也越来越 重要。力学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形成了生物力学、爆 炸力学、物理力学等边缘学科,这就需要我们有坚 实的理论力学基础。
4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编辑课件PPT
24
四、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是从实践出发,经过抽象化、综合、归纳、建立 公理,再应用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而得到定理和结论, 形成理论体系,然后再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17
张衡与地动仪
东汉时期,中国发生地震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为了测定地
震方位,及时地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公元126年,张衡在第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次担任太史令之后, 就注意掌握收集地震的情报和记录,经过
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发明
理论力学辅导班讲义
这个公理表明了作用于刚体上的最简单的力系平衡时所 必须满足的条件。 对变形体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例:链条或绳索, 受拉平衡,受压不平衡。
P
C
FC C
A
B
B
FB 由公理 2,若某构件平衡,自重不计,只在两点受力,则这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这类构件称二力构件。例:三铰拱桥,受力如图,各拱自重不计,拱 BC 为二力构件。
静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条件的科学。
静力研究的物体只限于刚体,又称刚体静力学。
刚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它是一 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但是,这些微小的变形,对研究 物体的平衡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可以略去不计,这样可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B A A F F B F1 F2 A B F2
可见,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这种矢量称为滑动矢量。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 (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推理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 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证明: 已知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 F1、 F1 F2、F3,力 F1、F2 汇交于 O。 A 先将 F1、F2 移至汇交于 O,合成得合力 F1 F12,则 F3 应与 F12 平衡,这两个力必共线, F12 O F2 F2 、 F3 必共面, 并汇交于点 O。 所以三力 F1、 F
4
[海文专业课辅导]
二、几种常见约束 1、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
例:支持物体的固定面、啮合齿轮的齿面、机床中的导轨等,当摩擦不计时,都属于这类约束。
理论力学必过资料PPT课件
B 3m E M
A
FA FB FC
2)分析CD杆,画受力图,可得
FC
1m
C
1m
P
1m
D
M D 0,
P
FC cos300 2 P 0
FC
P 3
第11页/共63页
FDx FDy
得FA FB FC
P 3
3)分析AB知受力如图
M 0, M FA 2 0
M 2P 3
1m
B 3m E M
动系上牵连点的速度易于分析; B、分析三种运动、三种速度; C、按速度合成定理作出速度矢图,并用三角关系式或矢量投影关系求解; 注意:在此矢量式中有四个已知因素(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时,问题才可求解。
第20页/共63页
点的合成运动总结
一.概念及公式 1. 一点、二系、三运动
点的绝对运动为点的相对运动与牵连 运动的合成.
第1页/共63页
运动学纲要
•点的运动学 •刚体基本运动 •点的合成运动* •刚体平面运动*
第2页/共63页
运动学纲要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 •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 •虚位移原理*
第3页/共63页
理论力学复习重点
• 平面物体系统平衡 • 摩擦问题 • 点的合成运动 • 刚体平面运动 • 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 • 虚位移原理
求:A和B处的反力。
解:1)分析BC杆,画受力图
MA
列方程如下
A
FAx
MC 0,M FBa 0
FB
M a
q0a 2
2)再分析整体,画受力图,列方程
q0, a和M q0
q0 a2 2
C
M B
理论力学课程自学辅导资料
理论力学课程自学辅导资料二○○八年十月教材:《理论力学》教材编者: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出版社:高教出版时间:1999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面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
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12 第一章 力系的等效和物体受力分析一、本章的核心、重点及前后联系(一) 本章的核心1、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2、力系的主矢、主矩、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的之矩的概念及计算;3、力系等效定理;4、约束的概念,柔性约束、光滑接触表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
(二)本章重点1、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2、力系的主矢、主矩、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的之矩的概念及计算3、力系等效定理;4、约束的概念,柔性约束、光滑接触表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的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
(三)本章前后联系力系等效定理是后续章节中各种力系简化的依据。
二、本章的基本概念、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一)本章的基本概念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2.平衡:指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平衡是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刚体:物体受力作用后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特征是刚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4.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
5.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记为),,,(21n F F F 6.等效力系:若两个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37.力对点之矩:力使刚体绕O 点转动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称为力对O 点的矩 8.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不受限制地任意运动的物体。
9.非自由体:运动受到了预先给定条件的限制的物体。
10.约束:事先对物体的运动所加的限制条件。
11.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它是一种被动力。
12.约束力三要素:作用点:在相互接触处方 向: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大 小:不能事先知道,由主动力确定。
理论力学知识学习指导
理论⼒学知识学习指导《理论⼒学》学习指导第⼀部分:综述《理论⼒学》是研究机械运动最普遍规律的学科,它是各门⼒学学科和与机械运动密切联系的⼯程技术学科的基础。
《理论⼒学》研究质点、刚体、质点系等⼒学模型,它们是对⾃然界和⼯程技术中复杂的实际研究对象的合理简化。
《理论⼒学》包括静⼒学、运动学和动⼒学三部分内容,静⼒学是所有⼒学内容的基础,它研究⼒系的简化平衡理论及其应⽤;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不考虑引起运动变化的原因;动⼒学研究作⽤在物体上的⼒与其运动间的关系,内含⽮量⼒学及分析⼒学基础。
⼀、⽬标要求1.有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学模型的初步能⼒。
2. 能根据具体条件从简单的物体系中恰当地选取分离体,正确地画出受⼒图。
3. 能熟练地计算⼒的投影和平⾯上⼒对点的矩。
对⼒和⼒偶的性质有正确的理解。
能计算空间⼒对轴之矩。
4. 能建⽴点的运动⽅程,并能熟练地计算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5. 掌握刚体平动、定轴转动和平⾯运动的特征。
能熟练地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6. 对运动的相对性有清晰的概念,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
能在具体问题中恰当地选取动点和动参考系,正确分析三种运动和三种速度,并熟练地运⽤速度合成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能计算科⽒加速度。
7. 能正确列出质点的运动微分⽅程、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程,并能求解质点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学的两类问题。
8.能熟练运⽤能量的观点进⾏计算。
9.能熟练地计算常见⼒的功,熟练计算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和平⾯运动的动能以及惯性⼒系的主⽮和主矩。
10.初步获得与本课程有关的⼯程概念,以及培养相应的数字计算、绘图等⽅⾯的能⼒。
⼆、重点及难点1、运动的描述如选取坐标系,表⽰速度、加速度分量等。
建⽴运动微分⽅程并求解。
为此应讨论⼀些典型问题,在⼒作为时间、位置、速度的函数中选择⼏例。
2、确切掌握三个基本定理与守恒定律内容及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
《理论力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掌握静力学及平衡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并能对质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运动加以描写,能求出刚体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掌握动力学的基本处理方法。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如图所示,不计杆的自重,画出各物体的受力图。
解:直角弯杆BC是二力杆,所以BC两端的受力必满足大小相等、方向处反,都沿着BC边线。所以BC杆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
再看AB杆。AB杆除受外力F以外,还有两个约束:A点的铰链接和B点的铰链接。AB杆的B点所受力与BC杆在B点所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二者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运动规律,求力;已知力,求质点的运动规律。
难点:
如何在正确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是每一个同学都应学会的。
建立了正确的运动微分方程,应能在基础上运用数学上的积分方法求出所要求的解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求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f=-kmv,(k为常数)。求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解:取竖直向下为正向,得运动微分方程
化简得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最后得
第十一章动量定理
1、本章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冲量、动量的意义。
(2)、能选取适当的坐标系中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处理力学问题。
(3)、掌握质心运动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质点的动量定理和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及应用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解:以B为研究对象,平衡方程为
以A为研究对象,平衡方程为
图44
解得
第五章力系(II):空间力系
1、本章学习要求
(1)、根据力的平移定理,掌握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能处理简单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计算物体的重心。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
物体的重心的计算。
1、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刚体的两种基本运动:平动和转动。
(2)、理解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的含义。掌握角量描写与线量描写之间的关系。
(3)、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描写
(4)、理解以矢量描写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的含义。
角量描写与线量描写之间的关系。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位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意义及计算。
质点运动方程的三种表示方法:矢量法、坐标法和自然法。
如何从加速度求出速度和位置,又如何从运动方程求出速度和加速度。
难点:
本章的主要难点是(1),如何进行矢量求导数,(2)积分方法求出速度和位置。这部分内容请参考第一章。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解:由直角坐标下的分量法,可得
联立两方程,求得
负号表示A1和A3的方向与图中相反。
第二章基本概念、公理
1、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力学中的两个理想模型:质点和刚体。
(2)、理解力、力矩、力偶与力偶矩等的含义。
(3)、掌握力矩和力偶矩的计算方法。
(4)、掌握静力学中的基本公理。
(5)、了解常见的约束的特点,会对一些简单系统作受力分析
(3)、掌握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牵连速度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正确理解绝对速度、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理解绝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及应用。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牵连速度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
绝对速度、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以及绝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理解。
(2)、掌握力的平移定理。
(3)、根据力的平移定理,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等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
(4)、熟练计算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力的平移定理是本章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后面所有情况下力的简化的基础。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等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结果。
《理论力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理论力学》(刘福胜,韩克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土建等专业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
难点:
本章难点在空间力系的计算上。因为是空间力系,所以力在空间有三个分量,力矩或力偶矩也有三个分量,这在数学处理上是非常困难的。
第六章质点运动学
1、本章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参考系的意义,能选取适当的坐标系描写质点的运动。
(2)、正确理解位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意义。
(3)、掌握两大类运动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1、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矢量的概念。
(2)、掌握矢量的分解与合成。
(3)、掌握矢量的几何表示和代数表示。
(4)、掌握矢量的运算规则。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矢量的分解与合成、矢量的几何表示和代数表示及矢量的运算规则是本课程的基础。因此,对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这也是我们加入本章内容的原因。
解:由运动方程 立即可求得
所以有:
例题2:定轴转动刚体上轴线外各点均作圆周运动,那么各点均作圆周运动的刚体一定是定轴转动吗?
解:不是。各点均作圆周运动的刚体一定是定轴转动时,刚体可能作平动。
第八章点的合成运动
1、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绝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
(2)、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例题1:质量为m的质点从原点静止开始在力 (SI)作用下沿x轴运动。求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解:由于只在x上运动,所以只列出x方向的运动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即
例题2: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为
A,B,为常数。求轨迹。
解:由运动方程得
将上两式同时平方,得
消去时间,得
即质点的运动轨迹。
第七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在任意情况下都适用。但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力是作用在受力物体上,反作用力是作用在施力物体上。它们不能平衡。
力偶是空间中某两个满足一定条件的力的一个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力既不能平衡,也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第三章力系(I):平面力系
1、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力系的分类。
难点:
摩擦力的方向上本章的难点。“摩擦力始终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始终作负功”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如图示,木块A和B,用光滑铰链与无重水平杆CD相连,B重200N,与斜面的摩擦角15º,斜面与竖直面夹角为30º,A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摩擦系数为0.4。欲使B不下滑,求A的最小重量。
重点:
正确理解刚体平面的特点。
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处理方法。
难点:
只要有了上一章的基础,本章内容是不难的。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如图,曲柄OA以匀角加速度 转动,当其角速度 为,且曲柄OA和摇杆O1B都在铅垂位置时,B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解:(1)A的角速度已知,A点的速度已知,要求出B点的速度,可以利用速度投影定理。
由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有
有如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因为绝对速度竖立直下,由上图几何关系立即可得
例题2: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是否一定有科氏加速度?
解:由科氏加速度的定义 知,不是。
第九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1、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特点。
(2)、掌握刚体平面运动时各点速度和加速度。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难点:
矢量的运算规则,特别是矢量的标量积和矢量积、矢量的微分和积分,相对来说较难掌握。
3、本章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例1,如图,三个矢量A1,A2和A3。其和为A。已知A=10个单位,A2=10单位,α=10,β=60。求A1和A3的大小。
图19
分析:题目有四个矢量,每个矢量的方向是已知的。又A在x方向,A2在y方向,它们的大小也是已知的。又A为A1,A2,A3之和。所以可以列出矢量和的方程,从而求解大小。
重点:
冲量、动量的计算,特别是冲量的计算(大小和方向)。
由此求得
(2)B的加速度。由(1)可知,杆AB在此瞬时作平动。
所以B相对于A只有垂直于AB杆的切向加速度。而B的绝对加速度如上图。由关系
得
且已知为
其中 未知。为了求出B的加速度,要将该未知量除去,才能求得结果。因此将上加速度合成定理在AB杆上取分量方程,从而消去该未知量。得
即
解得:
其中
求得了B的切向加速度,B的法向加速度已知,再利用
求得B的加速度大小。请读者自行计算之。
例题2:确定平面运动刚体的位置,至少需要哪几个独立参量?
解:确定刚体的质心的位置需要两个参量。例如,刚体在XOY平面内作平面运动,则可用(x,y)来描写刚体质心的位置。另外,还需要用一个角度来描写刚体绕过质心的轴的转动位置。所以确定平面运动刚体的位置,至少需要三个独立参量。
学习这门课不但要有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大学物理的基础,而且还应有较强的数学基础,比如微积分、矢量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