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病毒性肝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应用生化检验指标检验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检验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病病人,分为A组,健康志愿者60例为B组,通过将两组人员进行生化检测指标检验对比,探究生化检测指标的临床分析。
结果:通过对比得出A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白蛋白检验数值低于B组数值,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高于B组的数值。
结论:在临床采用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鉴定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病症参考,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其数值参照分析对比明了的实用优势,在相关领域值得临床推广[1]。
关键词:生化检验指标;应用;病毒性肝病检测在人体结构中肝脏是极为重要的器官,具有帮助消化,调节代谢,造血和解毒的功能,保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运转。
而肝病却极为复杂,由于致病因素较多,对于发病因素的溯源有一定困难,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乏力、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病毒性肝病更是容易出现恶化的现象,例如演变为恶性肿瘤等,并且病毒性肝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本文以实验对比,观察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应用生化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相关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观察资料观察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病毒性肝病患者,共60例为A组,对照志愿者60人为B组。
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 21~73 岁,平均(50.3±3.7)岁;B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8~65岁,平均(56.6±4.4)岁。
两组受检人员的年纪和性别等普通资料的比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规范:(1)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进行;(2)血液乙肝病毒浓度≥ 105copies/ml。
排除规范:(1)肝、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2)血液系统疾病;(3)沟通障碍;(4)肝癌;(5)重度黄疸;(6)参与研究期间死亡。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无肝病其他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和新生化检验指标。
结果:常规生化指标中,研究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球蛋白(GLO)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化检验指标中,研究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以及亮氨酸脱氢酶(L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白蛋白(P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病毒性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常规生化指标的数值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而新生化指标也表现出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病毒性肝病是肝病中常見的一種分类,其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和肝硬化等[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HBsAg携带率高达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2],可见我国肝病之严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肝病产生恐惧感,而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肝病病毒携带患者有很大的歧视感[3],造成了肝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对于病毒性肝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容易出现恶化现象,如演变为恶性肿瘤等[4],如今血液生化检查是检查病毒性肝病不可缺少的项目。
因此,选取本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作用和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确诊是病毒性肝病;未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认知功能正常[5]。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1. 血常规检测项目血常规检测是检测血液的成分和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常规检测可以提供以下信息:(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会受到病毒和身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在急性感染初期,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特别对于甲型肝炎患者而言。
在乙型和丙型肝炎初期,白细胞计数常常保持不变或轻微升高,而在长期慢性感染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常常降低。
因此,白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构建病毒感染状态和疾病恢复情况。
(2)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肝脏功能和血凝状态。
血小板计数下降是肝炎患者肝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指标之一。
在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慢性肝病患者中,由于肝脏受损,血小板数量常常减少。
如果血小板计数严重下降,则说明病情恶化,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生化检验可以提供许多扩展信息,可以评估肝功能、病毒水平、肝细胞受损情况、免疫反应状态等。
(1)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状况的重要手段。
在病毒性肝炎感染初期,肝脏可能会受到病毒的直接伤害。
因此,丙天照酶(AL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AST)等检测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同时,肝功能检测还可以评估慢性肝病的进程和临床转归。
(2) 病毒水平检测:病毒水平指病毒在体内的含量。
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恢复过程中,病毒水平检测可以评估病毒感染的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好坏。
目前,病毒水平检测采取的是血液中血清病毒标记物(如HBsAg、HBeAg、HBcAb、HBV DNA等)的定量和质量检测。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血常规检验项目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进行临床观察,可以更早发现疾病并采取及时治疗措施。
生化检验项目也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肝功能和病毒活性的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论表明,通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可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及时干预可以降低疾病的进展和风险,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早期发现、诊断、治疗、风险降低。
1. 引言1.1 介绍病毒性肝炎及其危害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全球性流行特点的疾病。
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其他少见类型。
这些病毒感染后可导致肝脏炎症,严重时可引起肝损伤和肝功能衰竭。
病毒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发热、乏力、黄疸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严重者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至关重要。
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情的风险。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中的重要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等不同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都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在临床上,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作为常规的检测手段之一,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探讨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分析,并研究其诊断价值。
方法:2020年2月一2020年10月在我院展开治疗的9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对象,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需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合格健康人8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组间检验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TP、ALB等数据比对照组低;而研究组的GLO、A/G数据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意义,即P<0.05;除PA指标外,其余生化指标均是研究组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
结论:生化指标检测之后,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数据,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诊断价值病毒性肝病在临床上属于肝炎病毒造成多种肝病总称,有研究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比在一亿人次以上,不但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也会对患者生理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原因则是多数人对肝病携带者有歧视,使得患者不敢面对疾病,进而降低治疗的信心。
然而病毒性肝病若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诱发肝硬化,或者肝癌,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20年2月一2020年10月在我院展开治疗的9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对象,并设置为研究组,男42例,女48例,年龄范围在21--70岁间,中位数(45.50±10.24)岁。
同时需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合格健康人80例为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范围在22--71岁间,中位数(46.00±10.30)岁,且患者的肝功能均为正常状态。
对比两组人员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1.2 方法参与研究的124例人员均实施生化检验,即告知其在血液采集的前一天注意饮食,切记不能食用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空腹,随后取患者的肘臂前侧静脉血,抽取3mL,借助离心法将采集血液血清进行分离,在~80℃的冰箱之中保存,同时应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相关指标(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加以检测、分析。
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评价
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评价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等,其中以乙型和丙型病毒最为常见。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确诊和治疗,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重点评价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常规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评价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之一。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WBC可轻度升高,尤其是在急性期或者病毒增殖活跃时更为显著。
WBC升高可以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有一定的帮助。
2. 血小板计数(PLT)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急性期或慢性期常常伴随着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在肝功能进行性恶化时更为明显。
血小板减少主要与肝脏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有关。
PLT的检测可以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由于肝功能受损、饮食不良等原因,常伴有贫血的现象。
因此RBC和Hb可以作为评价病毒性肝炎患者贫血情况的重要指标。
贫血程度的严重程度可以提示病情进展的速度,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生化检验项目1. 肝功检查(1) 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和AST是反映肝组织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ALT和AST 常常升高,尤其是在病毒复制活跃时更为显著。
ALT和AST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2. 病毒学指标检查(1) 乙型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型病毒感染的标志性病毒学指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HBsAg检测阳性时,可以提示患者存在乙型病毒感染,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帮助。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摘要:本文目的主要研究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使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
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组成对照组,给予全部受检者临床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生化检验指标数值差异。
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总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表明生化检验指标可以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指标,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诊断;效果病毒性肝病泛指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所终肝炎病毒引起肝部病变,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患者发病后一般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以及肝区疼痛等疾病症状,存在一定的肝功能损害,危害极大。
因此准确诊断病毒性肝病对于疾病治疗、预防传染范围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用来进行病毒性肝病诊断的常规方法是临床生化检验,可以通过测量患者血液中TP、ALB、PAB、AST以及ALT指标水平去准确诊断病毒性肝病,同时对于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治疗效果评价都有显著作用。
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液TP、ALB、PAB、AST以及ALT指标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具体差异明显,但生化指标水平异常改变与病毒性肝病病理改变的关联有待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比72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与72例健康受检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探究了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使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病例数72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2例受检者组成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区间为28岁-70 岁,平均年龄(38.15±2.03)岁。
对照组受检者男性42例,女性 30例,年龄范围区间29岁-70岁,平均年龄(39.02±1.96)岁。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传染性强,易引发流行病。
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常通过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来确定。
本文将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一、血常规检验1.白细胞计数(WBC)病毒性肝炎时WBC可增加,但也可能出现WBC降低的现象。
白细胞的变化可反映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判断病情以及预测预后。
病毒性肝炎时RBC可降低,炎症反应等因素会影响机体内铁元素储量和红细胞生成,从而导致贫血。
3.血小板计数(PLT)病毒性肝炎时PLT可降低,主要因肝功能不佳,血清内抗凝物质增多和骨髓造血受抑制所致。
PLT的变化可反映肝功能损害和止血系统的状态。
二、生化检验1.肝功能检测(LFTs)肝功能检查作为病毒性肝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五项指标。
ALT和AST 的升高可提示肝细胞损害,ALP的升高通常意味着胆管阻塞,胆红素的升高则表现为黄疸。
肝脏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肾功能,通过检测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基本功能。
病毒性肝炎时,肾功能不佳的患者往往需要采用调整药物剂量或按照肝功能衰竭的相关治疗措施来处理。
3.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HbsAg、HbeAg、HBV DNA、Anti-HBs、Anti-Hbe、Anti-Hbc IgM等)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离不开血清病毒学检测,包括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感染程度以及感染的严重性。
其中,HbsAg是乙型肝炎的主要标志物,HBV DNA可反映感染程度。
总之,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是病毒性肝炎的基本辅助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常规检查亦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特点探讨_0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特点探讨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生化检验指标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两组患者的CHE、AST、TBL、A/G、TP以及TBA等指标并予以记录,通过患者于正常人群以上指标含量的对比来探析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生化检验指标的特点。
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比较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如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含量,并且A/G的值也低于对照组,胆红素和总胆酸含量明显则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HE、AST、TBL、A/G、TP、TBA以及ALP等指标的生化检验结果均可以在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确诊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只要明确患者血清中以上指标含量的变化特点,就可以为患者的确诊提供有用依据,同时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标签:指标;代谢;肝功能;酶活性肝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有权威资料证实[1],我国的HBsAg携带率已经达到10%左右。
肝病的类型非常多,包括重度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急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病是肝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病毒性肝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容易发生变化等特点,因此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非常容易恶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断过程中,生化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检验项目,其相关指标在该病的确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9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生化检验指标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且积极遵从相关要求。
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34~69岁,平均年龄为(45.5±3.3)岁。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
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及诊断结果。
结果:经过诊断,观察组患者、、、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急慢性肝炎患者的值、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的值以及肝癌患者的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类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肝功能指标、、、等异于健康人群,而且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显著升高。
通过生化检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肝病类型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肝功能指标;变化特点;诊断价值 病毒性肝病是由肝炎病毒传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病症类型主要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中度肝炎以及肝硬化等。
在患病后,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上腹不适以及肝痛等症状[1]。
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和结构将会受到损伤,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在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能够判断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特征,对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病类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2]。
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对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7.5±6.1)岁,其中慢性肝炎28例,急性肝炎19例,肝癌13例,其他4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1±5.9)岁,肝功能均正常。
两组患者排除心、肺、脑疾病以及肝炎感染病毒史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以及其他少见的病毒。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评估肝功能、炎症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并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进行判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项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血常规是评估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下降。
这些改变反映了机体对病毒感染的炎症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的程度。
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了解炎症的程度和活动性,指导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生化检验是评估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状况的关键指标。
血清转氨酶(ALT、AST)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
在病毒性肝炎发作期,肝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大量的转氨酶到血液中,因此ALT和AST水平会显著升高。
这些指标的水平能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和病毒活动性,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除转氨酶外,肝功能的其他指标如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也是常规的生化指标。
白蛋白是肝脏主要合成蛋白之一,低白蛋白水平可能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下降。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血液中胆红素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直接胆红素是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则用于评估肝脏合成血浆凝血因子的功能,可以指导防治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凝血障碍。
血清病毒学指标是病毒性肝炎的特殊检测项目,主要包括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anti-HCV(丙型肝炎抗体)等。
这些指标可以协助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和分类,鉴别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病程。
HBsAg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anti-HCV阳性则提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病毒感染,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可以评估肝功能、炎症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并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进行判断。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特点;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03-02我国一直属于肝病大国,有权威资料证实,我国有1/10的人口携带HBsAg,因此,人们对肝病一直存在着畏惧的心理。
肝病的各类繁多,病毒性肝病是其中的一种,病毒性肝病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系列肝脏疾病[1],大多为多系统、多器官的严重疾病,该病具有病程发展缓慢的特点[2],如不及时治疗,病毒入侵到肝脏的同时也会对其他器官和组织产生损伤,就会很容易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3],产生更为严重的重型肝炎、急性慢肝炎及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病毒性肝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化项目研究的成熟与普及,生化检验指标在诊断病毒性肝病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对比了我院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与100例健康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20~76岁,平均(41.3±7.4)岁;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19~78岁,平均(40.8±6.9)岁。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和多种病程。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检查指标是血常规和生化检验。
本文就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
一、血常规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主要用于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通常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呈现白细胞减少表现,常见的值为3-4×10^9/L。
而在恢复期则出现白细胞升高,通常在6-8×10^9/L 之间。
但是,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也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骨髓增生而导致的,因此需要其他指标的联合检查,以确定诊断。
红细胞计数可用于评估贫血情况。
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由于肝脏功能的减退,体内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氨基酸,使肝脏合成红细胞所必需的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缺乏,从而导致贫血症状。
因此,红细胞计数常常呈现降低的表现。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肝细胞损伤,肝脏合成减少,肝素样生长因子的缺乏等原因导致了血小板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的计数通常呈现降低的表现。
常见的血小板计数为80-120×10^9/L,若低于80×10^9/L则需要关注是否出现内出血的情况。
二、生化检验1.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其测定值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肝细胞受到病毒的破坏,称为“肝炎活动期”这时ALT和AST都会升高,阶段最高。
恢复期开始的几周,肝细胞开始恢复正常功能,ALT 和AST测定值则会逐渐降低。
2.总胆红素总胆红素通常被用作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指标之一。
在肝细胞受损时,由于被破坏细胞无法转化胆汁,导致体内相应物质增多,引起黄疸的情况。
因此,黄疸的程度和总胆红素的高低呈正比例。
通常情况下,总胆红素测定值在15-20mg/L之间。
3.血清蛋白在肝脏细胞功能减退造成的失落及血浆容量减少的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多种血浆蛋白也会相应下降。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
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是诊断和评估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方法。
下面将介绍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
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常规检验可以提供以下临床价值:1. 评估肝功能: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使得肝功能受损。
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肝功能的减弱。
2. 判断炎症程度:白细胞计数是反映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组织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3. 检测感染情况: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可以帮助判断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肝炎的病程和预后。
生化检验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物化学指标来评估肝功能和肝脏病变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及其临床价值:1. 肝酶和酶学检测:肝细胞受损后,可以释放一些酶类物质到血液中,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它们是衡量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2. 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能力和代谢功能。
3. 凝血功能检测: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地方,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伴有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以反映凝血功能的异常。
4. 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判断病毒感染的活动程度和转归。
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炎症反应的程度以及病毒感染的活动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张巍【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PA)、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总胆红素(TBil)、腺苷脱氨酶(ADA)及胆碱酯酶(CHE)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ALT、CHE、TBil 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的LAP指标较急、慢性肝炎患者及其他类型肝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急、慢性肝炎患者的PA指标较肝癌和其他类型肝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急性肝炎患者的LAP指标较慢性肝炎患者及其他类型肝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慢性肝炎、肝癌患者的ADA指标较急性肝炎、其他类型肝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的AST、ALT、CHE、TBil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07【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病毒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癌;生化检验;诊断价值【作者】张巍【作者单位】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临床研究】肝炎病毒是引发病毒性肝病的主要机制,急性慢性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是临床常见的类型[1]。
慢性肝炎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控制,肝炎病毒在较长的时间存在于机体内,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组织产生弥漫纤维化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肝细胞,影响肝结构和生理功能,严重者丧失肝功能[2]。
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常见检查手段,生化检查能够及时反馈患者身体状态,为疾病的鉴别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本文观察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探讨
临床探索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探讨陈帮雪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康定 626000)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4例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指标。
结果:观察组TP、ALB、A/G、PA均低于对照组,GLO、ALT、AST、ADA、LAP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TP、ALB、A/G、PA、GLO、ALT、AST、ADA、LAP等生化指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诊断;生化指标病毒性肝病的发生是通过消化系统、血液以及性接触等传播途径感染病毒性肝病病毒,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黄疸、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
目前该病主要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学检测以及病毒抗原检测,其中病毒抗原检测为病毒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但是病毒抗原检测耗时较长[1]。
本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以及44例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4例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24例,女20岁;;年龄24~74岁,平均(48.52±1.62)岁。
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6~72岁,平均(48.55±1.61)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确诊病毒性肝病,对照组各项生命指征均处于正常水平,两组自愿行生化检查。
排除标准:(1)近6个月非首次行生化检查的患者。
(2)在生化检查前服用影响肝功能药物患者。
(3)合并精神、认知以及意识障碍患者。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及意义探析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及意义探析龙婷【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以及意义。
方法33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指标检测。
比较两组的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
结果观察组的总蛋白含量为(83.19±8.95)g/L、球蛋白含量为(37.54±4.32)g/L,均高于对照组的(72.41±7.53)、(25.86±3.29)g/L(P<0.05);观察组白蛋白含量为(39.69±2.62)g/L、白球比为(1.06±0.35),均低于对照组的(48.87±3.05)g/L、(1.89±0.42)(P<0.05)。
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指标的数值变化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9【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应用【作者】龙婷【作者单位】525248 高州市分界镇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病毒性肝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引发机制为肝炎病毒,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会对患者肝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很有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针对病毒性肝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治疗效果[1]。
本研究主要针对33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以及3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生化检验指标检测,探究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的差异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病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6.54±9.84)岁;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3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6.87±9.96)岁。
探讨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探讨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摘要】目的:观察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检验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4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
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与白球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应该是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与白球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结果相矛盾,请修改,以免让同行笑话。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可将诊断结果作为该疾病的重要判定依据,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生化检验;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意义病毒性肝炎属于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是由肝炎病毒所导致的,临床共将该疾病分为慢性肝炎以及急性肝炎两种类型,均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合适吗?)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
为此,临床医学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极为关注,多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查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早期明确。
本文主要就是探讨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6年6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诊断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73±11.64岁)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4名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28±12.18岁)。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
纳入标准:对我院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观察组的研究对象经我院相关检查,均满足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是否多余?)1.2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具体检验内容为:选择贝克曼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我院使用贝克曼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该仪器原装配套的试剂以及质控品进行相应检验,检验过程均需严格按照该仪器的使用标准进行操作,其中总胆红素需采用重氮法进行检验、白蛋白采用溴甲酚绿法进行检验、肝功能白球蛋白采用计算法进行有效计算、谷丙转氨酶则采用速率法进行有效检验。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取来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共2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选取10例经体检检查肝部健康人员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进行白蛋白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检验。
比对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亮氨酸脱氢酶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总蛋白,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开展生化指标检验,为医生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白蛋白;前白蛋白人体一旦感染了肝炎病菌就会引发肝脏受损,进而患上病毒性肝病,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内后会依靠人体血液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进行传播和感染。
肝病的危害较多,但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一旦症状明显后去医院检查都属于晚期肝病,治疗起来也较为困难。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肝损害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
根据病原体进行分类可大致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临床较常见。
在临床上进行病毒性肝炎的判断主要依据为病毒学标志物的检测,进行病毒性肝炎的明确诊断需要对患者病毒颗粒RNA、DNA进行检测。
本次研究为了探析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了病毒性肝病患者共2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现有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来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共2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选取10例经体检检查肝部健康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32.35±10.52)岁,观察组男7例,女3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35.21±10.2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病毒性肝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发表时间:2019-06-14T16:58:51.4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李艳[导读] ALT、AST、TBiL、CHE等常规生化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炎,而PA、LAP和ADA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德阳市旌阳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四川德阳 618000)【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方法: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及产科治疗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ALB、A/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
结论:ALT、AST、TBiL、CHE等常规生化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病毒性肝炎,而PA、LAP和ADA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指标;检验意义【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45-02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Li Yan.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in Jingyang District,Deyang, Sichuan 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viral liver diseas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healthy subjec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various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viral liver diseas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LT, AST, TBiL, CHE and GLO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ALB and A/G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ALT, AST, TBiL, CHE, GLO, ALB, A/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 of chronic hepatitis PA and LA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cute hepatitis, but AD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cute hepatitis (P<0.05).Conclusion ALT, AST, TBiL, CHE and other routin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re helpful for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viral hepatitis, while PA, LAP and ADA are helpful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guidance of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Viral liver disease;Biochemical indexes;Inspection significance病毒性肝病是一类传染性肝病的总称,根据病情的演变规律,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及肝硬化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肝炎病毒损伤肝细胞,造成肝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损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防止病毒性肝病加重的主要手段。
血生化检查是本病常用检查手段,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1]。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意义,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及产科治疗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1.6±10.8)岁;将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0.9±10.5)岁,肝功能均正常,既往无肝病史;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急性肝炎31例、慢性肝炎49例;其中,HA V阳性23例、HBV阳性48例、HCV阳性9例;排除合并心肾疾病者、服用过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获得血清,储存于-80℃的冰箱中,使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血生化指标[2]。
常规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新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 两组间常规生化指标比较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间常规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见表2。
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ALB、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不同病情程度新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情程度新生化指标水平比较(x-±s)注:*与慢性肝炎相比,P<0.05。
3.讨论病毒性肝病泛指由肝炎病毒引发的肝脏病变,通常的演变过程为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到肝硬化最后形成肝癌或肝衰竭。
病毒不仅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还引起炎性因子浸润,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长期发展形成肝纤维化、结节再生和假小叶[3]。
当病情较轻时,以细胞变性为主,细胞中各种蛋白酶进入血液中,当损伤加重,肝细胞的细胞器受到破坏,细胞核碎裂溶解,使得细胞核中的蛋白升高[4]。
因此,不同时期的肝损伤代谢产物不同,以此可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指标进行检查,明确肝损伤严重程度。
血生化检查是肝功能检查的最常用方式,肝功能受损时,肝细胞中的物质从细胞中泄漏进入血液,导致某些指标升高,最常见的是AST、ALT。
同时,肝损伤后其合成能力下降,某些酶类及血清蛋白合成减少,导致PA、CHE、ALB等指标下降。
再者,肝损伤后导致肝胆系统功能下降,代谢途径受阻,导致TBil升高[4]。
AST、ALT、CHE属于在肝细胞中合成,释放入血的生物酶,能够反映肝脏合成、储备能力,与肝细胞受损严重程度呈正比。
TBiL能够反映胆红素的生成及胆管通畅程度,对判断胆管功能及肝脏病变部位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LB、A/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TBiL、CHE、GLO、ALB、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能反映肝功能受损严重程度。
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
说明在不同肝病病理变化过程中,PA、LAP、ADA 表达出现差异。
PA能反映肝细胞状况,LAP能反映胆管损伤状态和通畅程度,ADA对判断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病变程度有重要作用[6]。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病患者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常规生化指标能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而PA、LAP、ADA 等特异性指标能够提示病变阶段和预后。
【参考文献】[1]甘峰,刘典浪.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7):133-135.[2]李建辉.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697-698.[3]陈玉.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47-48.[4]安良敏,刘崧,余素琼.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95-96.[5]蔡远凤.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N].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3):314-315.[6]何建清.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