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五课《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秋思》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秋思》教案 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秋思》教案 新人教版

《秋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4.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一、导入新课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

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

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三、入境悟情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三首 秋思 |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PPT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三首 秋思 |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PPT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三首 秋 思 |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பைடு நூலகம்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上《古诗三首》《秋思》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上《古诗三首》《秋思》ppt课件

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 见秋风 欲作家书 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 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 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 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 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 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 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 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 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 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 人的悠长思念呢?
张籍,768~830, 字文昌,唐朝人,祖居 苏州,后居和州乌江 (安徽和县乌江镇), 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 司业,故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
为诗手法活泼圆转, 有《张司业集》。
洛 (luò) (洛阳)
重 (chóng)(重叠) (zhòng) (重量)
行 (xíng) (行人) (háng) (银行)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 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 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 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 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 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 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 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 “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课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课件
课前积累:
京师得家书(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别无语,只道早还乡。
课时目标 ①学习《秋思》,自读,识记本课生字词 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本诗。 ③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
意思。
④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 方法。
自学指导一 ①交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出示自学指导二
①想象当时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②拓展练笔,作者会在信里写些什 么?
谁能想象 一下当时的场 景,用自己的 话来描述。可 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心理等 方面来叙述。


[唐]张籍
பைடு நூலகம்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 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 信拆开。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 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 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 信封, 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②解读课题,把诗读准读通。
③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张籍,唐朝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 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 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 家十年,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 家人是否安全,急切的盼望得到家人的 消息。正在这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 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唐]张籍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实录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实录【小编寄语】《秋思》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唐诗。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推荐一篇关于该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这节课,我重视引导学生咀嚼和体味重点诗词的情味,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思乡的诗词吗?我们一起背一背吧。

生有的背《泊船瓜洲》,有的背《静夜诗》,有的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这些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思乡之情。

师:是什么勾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的?生:是月亮。

师:是啊,月亮象征团圆之意,所以,许多诗人在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愁,都是月亮勾起的。

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能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的诗。

(板书课题)读课题,看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二、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生读诗)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生读诗。

师:请你结合课文后的注解,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

三赏析诗句,品捂真情。

1、师:读着古诗,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诗中了。

其实,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诗人王安石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的一个“绿”字,就经过十几次修改而得,这首诗也因此流传千古。

今天,我们也学学王安石,也来推敲这首诗。

师:同学们,这首诗题为《秋思》,可整首诗中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作者把“思”藏在哪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看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生默读后师生交流)生:我认为“见秋风”这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思念。

生:“意万重”表达了诗人的思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 秋思》实用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  秋思》实用课件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千 言 万 语 说 不 尽,
千 愁 万 绪 哀 落 离。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 — ∣ ∣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写好信后,张籍并不是马上用信封装上,而是反反 复复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什么重要内容落下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夜,在这一天一夜中张籍心念的是那封 信。 • 天亮了,公鸡打鸣了,这时,张籍不再睡觉,而是 把信封好,早早地来到街口,来等待将要回乡的朋友。 张籍心急如焚,希望回乡的朋友早点到来,亲人就能早 日看到这封信。忽然街上传来马踢声,张籍便知道是回 乡的朋友来了。朋友下马,从张籍手中接过了信,正要 上马,忽听张籍说:“等一下,让我再看一遍,可能有 什么内容写落了,好吗?”朋友把信又给了张籍,张籍 打开已经封好的信封,仔细看了一遍,又把信封封好交 给了朋友。朋友正要上马,张籍又说:“等一下,让我 还看一遍,可能有重要的话没有写。”朋友把信又给了 张籍,他又打开已经封好的信封,张籍又仔细看了一遍, 又把信封封好交给了朋友。朋友上马,扬鞭而去,诗人 注视着他,直到朋友从他的眼线中消失,习习秋风吹拂 着张籍那张沧桑的面庞,泪水又从张籍眼中流出。 • 回到家中,他提笔写下了《秋思》。
《南 归》 ∣ ∣ ∣ — — 骨 肉 望 我 欢,
— 乡 ∣ 岂 — ∣ 里 — 知 ∣ ∣ 望 — 东 ∣ ∣ 我 ∣ 与 — — 思乡的文昌
∣——∣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 — ∣ ∣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改写故事二
• •
• • •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之秋思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之秋思

从前有个叫张籍的人,客居在洛阳。 秋天到了,树叶都枯黄了,一片片地飘落下 来,在旁人眼中,落叶好似一只只纷飞的、充满 生机的彩蝶,装点着快乐的金色的秋天。而在张 籍眼中,却一片荒凉、落寂。他已经离家很多年 了,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真思念他们啊! 张籍想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但是想 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一下子不止到从何说起。 他在信中写:爹,娘,你们在家乡过得好吗? 我在洛阳一切都好,只是耳边没了娘那虽然喋喋 不休但充满关爱的唠叨,眼前没了爹那慈祥的笑 容。你们不用挂念我,我很好。我很想你们,你 们一定也很想我吧?我保证,我有时间就会来看 你们的! 中秋节快到了,这是我离家第几个中秋了?
——[唐]张籍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 愈的学生,他出身贫寒,常年过 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 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 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 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的信 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 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 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学习目标
爹娘,最近天气转凉了,你们多加些衣服、被子, 千万别病了。还有,平时不要太劳累了,如果缺什么的话, 给我捎个信,我会办好的!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他写着写着,脑中浮现出了久违爹娘的笑容,耳边响 起了娘的唠叨…… “啪”的一声,扯回了他的思绪,原来,不知不觉中 自己已泪流满面。 第二天,他把信交给了仆人,吩咐仆人一定要将信 送到。就在仆人即将出发的时候,张籍又叫住了他,仆人 转过身,不解地问:“老爷,您还有什么吩咐 吗?”“啊……你把信给我,让我再看几遍。” 他接过信后,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才双手颤抖 着郑重的交给了仆人。并嘱咐道:“一定要把信送到啊, 一定要一定……” 仆人走了,他望着仆人远去的身影,口中不知道在 嘀咕着什么。他的眼泪终于像断了线的珍珠,流了下来。 那信中藏着一颗怎样的思乡之心啊!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秋思》免费下载(人教版)ppt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秋思》免费下载(人教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5
初品古诗
秋思
[唐]张籍 意万重:形容要表
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行人:这里指 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 好的信拆开。
完整版ppt课件
6
初品古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作:写。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心事,无奈太匆忙。
完整版ppt课件
8
初品古诗
诗意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 中,我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 与亲人沟通,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 处下笔。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 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 句 。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忙。
完整版ppt课件
9
再品古诗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
完整版ppt课件
3
了解作者
张籍小传
张籍(约767~约 830),字文昌,唐 代诗人。汉族,苏州 吴人,或曰和州乌江 人。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张籍的 乐府诗与王建齐名, 并称“张王乐府”。
完整版ppt课件
4
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 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 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 遇到了友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 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早晨,诗人张籍在街上闲逛,忽然一阵萧瑟的秋风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秋思》 公开课教学课件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秋思》 公开课教学课件_0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意万重: 形容要表 达的意思 很多。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行人:这里指 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 好的信拆开。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 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 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 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 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2019/8/12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张籍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 杜 捎信人即将出发, • 旭 我又拆开了信封, • 才 赶快再添上几句,
• 说不尽、道不完的种种,
• 无奈太匆匆。
爸爸、 妈妈我 想对您说……
秋思 宋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三首 秋思 |人教新课标 (共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三首 秋思 |人教新课标 (共7张PPT)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1202 1/8/1Su nday , August 0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120 21/8/12 021/8/1 8/1/202 1 9:18:53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12021 /8/1202 1/8/1A ug-211- Aug-2 1
以“家书”为题材的诗 句
1、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 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急迫匆忙,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2、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 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 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 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秋思:秋天的思念
学习步骤2:抓字眼 明诗意(读一读)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作:写。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 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 临:将要。 开封:把封好的信有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里,我想写一封 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一时间却不知从 何处下笔。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封上的信封,赶快再 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忙。
学习步骤3:想意境 悟诗情(想一想)
1、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 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的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的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的说课稿第1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的说课稿教学内容该单元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而《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是借助寄家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本节课旨在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了古诗教学的基本规律,即:让学生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力求让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

按照新课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内容:知识与能力: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引导学生体会“叙事抒情”,学习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学古诗的三步——读正确,流畅;读出韵律;读出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内心,理解诗意,自然释放自己的情感、想象,熟读成诵。

其中,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策略为了突破上述的重点难点,我将主要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1、读思结合法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本课采用以读为主,读思结合教学方法,力求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多次朗读课文的方法,帮助他们领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合作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秋思》的教学反思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

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

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

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秋思》教学设计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词三首《秋思》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

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

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

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

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再读课题。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学生反复练读)[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五年级上册《05古诗词三首》秋思PPT课件

五年级上册《05古诗词三首》秋思PPT课件
——[唐]张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秋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意:秋风乍起,客居在洛阳城的诗人
想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要说的话 太多了,一时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写的信不
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的人 要出发的时候,我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诗人为什么说“见 秋风”?秋风能见 得到吗?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一份情思, 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 写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两句诗是对诗人哪些方面的描写?
是对诗人心理活动和动作的描写。
谁能想象 一下当时的场 景,用自己的 话来描述。可 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心理等 方面来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写,积累素材
1、学习了《泊船瓜洲》之后,你自己读了那几首关于乡情的诗词,在积累作业上写下来,注明哪些是写景抒情,哪些是写事抒情。

2、关于张籍,你知道多少?记下来。

3、读一读《秋思》,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诗句。

二、激趣导入,读写词句,感知秋思。

1、背诵古诗,创设氛围。

(请3-5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学习了《泊船瓜洲》,我们知道了王安石的乡愁就是那徐徐的春风,遥远的家乡在明月下显得是那样近,只隔几重山就到了。

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乡情乡思的诗歌,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共同分享。

你体会一下,你刚才背的这首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事抒情?
2、背诵《秋思》。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

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

3、解题,感知秋思。

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板书课题)
“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板书:见秋风)
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

(秋天、秋风、秋霜、秋月、……)
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词语描绘一下
(秋风习习、秋风萧瑟、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江明净、秋山如洗、秋虫啾鸣、层林尽染、霜气袭人、雾霭沉沉……)
这么多的词语啊!老师读读这些词,就想起就感到秋天来临的一股萧杀之气了,就感到了秋的凄凉、寒冷,就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此刻,肯定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4、朗读指导。

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就叫做乡情。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间在变,人事在变,这份乡情却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让人梦绕魂牵。

我们把自己当作客居在洛阳的张籍,想一想他的心情,我们用张籍的感情和语言来朗读这首《秋思》。

三、读写诗句,进入情境,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

2、将诗句的意思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写在诗句的右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