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摘要】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以及闭塞的情况和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计126条血管狭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回旋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准确率分别为88.24%、100%、89.29%、96.30%.结论: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高龄冠心病患者正确率较高,可以无创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冠心病【作者】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作者单位】绥化市第一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同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逐年提高,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其有着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是对高龄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同时对高龄患者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1]。

本研究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入组患者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年龄60~79岁,男60例,女40例,平均(69.53±8.14)岁。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马清华;杨树国;陈懂懂【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4(8)11【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高度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单独及联合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比较冠心病心肌缺血和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灌注参数。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6例、漏诊12例、误诊6例,Kappa值为0.463;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5例、漏诊11例、误诊4例,Kappa值为0.556;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漏诊3例、误诊3例,Kappa值为0.813,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冠状动脉CTA与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QRS时限低于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联合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4页(P33-35)【作者】马清华;杨树国;陈懂懂【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基于冠状动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2.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3.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4.动态心电图联合CTA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梅维德【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年(卷),期】2024(33)2【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应用效果,探究冠状动脉CTA检查准确性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于我院同时进行冠脉CTA及冠脉造影检查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对两者检查结果,分析四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即LM、LAD、LCX、RCA中的狭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的检查符合情况,分析CTA检查的应用价值。

结果:(1)经CTA检查,统计到存在狭窄血管数150支,其中血管轻度狭窄58支,中度38支、重度狭窄54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统计到存在狭窄血管数123支,其中血管轻度狭窄37支,中度31支、重度狭窄55支。

两种检查比对分析表明:对于LM,CTA检查准确率为100%,敏感性100%、漏诊率为0%、特异性为100%,对于LAD,CTA检查准确率为69.44%、敏感性57.14%、漏诊率为42.86%、特异性为77.27%;对于LCX,CTA检查准确率为76.39%、敏感性66.67%、漏诊率为33.33%、特异性为80.39%;对于RCA,CTA检查准确率为70.83%、敏感性52.17%、漏诊率为47.83%、特异性为79.59%;(2)对冠脉造影提示重度狭窄患者均置入了冠脉支架治疗,这部分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CTA检查判断血管重度狭窄方面:准确率为79.17%、敏感性85.11%、漏诊率为14.89%、特异性为68.00%。

结论:对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实施动脉CTA检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对于重度狭窄患者,与造影检查结果仍存在出入,需临床工作者加强检查。

【总页数】4页(P248-251)【作者】梅维德【作者单位】宁德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816.2【相关文献】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2.冠状动脉CTA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3.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4.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对比研究5.CTA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对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心 电 图 :常规 1 联心 电 图和 运 2导 与心 电图在检 查结 果 阳性 率 上无显 著差 异 ,但其 能
直 观的 反 映 冠 脉 病 变 ,对 下 一 步 的治 疗 有 指 导 意
12 观 察 方法 .
动平极 试 验 中有 一项 符合 心 肌缺 血者可 判断 为心 电 图阳性 。冠状 动 脉 造 影 采 用 P ip 2 0 hl 0 0全 数 字 化 i 心血 管造 影机 。经桡 动脉 或股 动脉 途径 ,取 多体位 投照 ,进行 选择 性左 、右 冠状 动脉 造影 ,诊 断冠 心
EG C
与 2种 检查 方法 在冠 心病 检 出阳性 率方 面无显 著差
1 对象 与方 法
冠 心病 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冠 心 病 的诊 断方 法越
1 1 病例 选择 .
19 9 9年 1月 至 2 0 0 0年 1 2月 住 院
来 越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可 确 诊 冠 心 病 ,但 冠状 动脉 造影术 有 严格 的适应 症 ,是一 种有 创 性检 查 ,术 中 、术后 均 可能 出现 手术并 发症 ,并 且 费用 较高 ,对 手术设 备及 术者 有较 高要求 ,在 经
心 电图是诊 断冠 心病 的重 要依据 之一 ,冠 状动 脉 造影则 是 冠心病 诊 断 的金 标 准 。本 文对 冠心 病患 者 进行 了心 电 图及 冠 脉造影 检查 ,并 对其结 果 分析
如下。
2 2 E G与 C G 检 查 结 果 阳 性 率 的 比较 . C A
异。
3 讨 论
为 7 . % ,特 异性 为 7 . % 。 30 95
的重 要依 据 之 一 ,简 易 、安 全 、可 靠 的检 测方 法 。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陈建平【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价值【作者】陈建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能帮助医师清晰、直观地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状态,以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促进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学者认为CAG的有创性及高昂的费用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如何使用新技术提高患者诊疗有效性及耐受性也成为其探究的热点话题。

本次研究为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33~78岁,平均(56.6±3.0)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69例,糖尿病48例,高血脂症40例;家族遗传史51例;长期吸烟史62例;长期饮酒史52例。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CAG及CTA相关检查适应证者;②拟诊为冠心病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②支气管哮喘史或已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者;③入组前使用相关药物或接受治疗者;④中途转院、死亡或随访期失联者;⑤合并精神疾病、听力障碍、意识不清或语言障碍者;⑥未成年或年龄超过80岁者;⑦碘剂过敏或相关检查禁忌症者;⑧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此次入组的94例患者均接受CAG及CTA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超过4周:①CAG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 Axiom Artis dra 平板探测器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于患者右桡动脉行CAG,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规格:100ml∶76.89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29),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②CTA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机完成CTA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为500mA,120kV,重建层厚0.75mm,重建视野为20cm×25cm;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CT扫描初始需患者憋气8s,控制心率需<90次/min。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李玉捷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7(18)1
【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冠脉病变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临床表现为心肌梗塞、典型心绞痛、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共70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
果阳性率70%,其中心肌梗塞组78.6%,典型心绞痛组76.7%,不典型心绞痛组
38.5%.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左前降支48.2%,右冠状动脉28.7%,左回旋支20.4%,左
主干0.03%.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证据,不能仅凭简单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来确诊和排除冠心病.
【总页数】2页(P61-61,39)
【作者】李玉捷
【作者单位】天津大港医院内科,天津,3002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变异型心绞痛5例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J], 商惠萍;皇甫贇
2.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特点 [J], 裴小锐;董干;刘志华;周亚锋;陈弹;蒋庭波
3.13例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J], 杨忆微
4.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J], 陈聿峰;文宏;梁志山
5.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J], 陈聿峰;文宏;梁志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造影报告

心脏造影报告

心脏造影报告
报告人:XXX 医生
报告时间:2021年9月10日
患者:XXX,男,62岁
检查目的:了解患者心血管病变情况,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检查方法:经右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经股静脉进入右心室及主动脉根部进行造影。

心脏造影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略粗,近端无明显狭窄,分叉处无明显狭窄。

左前降支、左旋支粗细正常,无明显狭窄或阻塞。

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有钙化,远段存在显著狭窄,狭窄程度约为70%。

分支明显,无明显狭窄或阻塞。

2.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根部无扩张或狭窄,无内中膜撕裂。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形态正常,管壁柔软,分叉部分
开角度正常,无狭窄或阻塞。

3.右心室造影显示:右心室收缩良好,分应收缩启始期,室间
隔基底部突出轮廓整齐,无明显收缩异常。

检查结论:
患者经心脏造影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近段和中段钙化及远
段明显狭窄,狭窄程度约70%。

应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
合考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能性。

建议患者进一步就诊,进行
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应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
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减缓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徐敏;杨龙;何炯红;袁正强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06(30)1
【摘要】常规心电图(ECG)、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心脏彩超(UCG)
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无创性检查方法,而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
冠心病的金标准。

能准确的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狭窄的程度和病变支数。

我院自2002年10月开展冠造以来,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阐述冠心
病无创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徐敏;杨龙;何炯红;袁正强
【作者单位】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
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J], 唐明耀;杨春仁
2.心脏生化标志物与无创性检查诊断ACS的对比分析 [J], 何小蓉;赵琴;廖璞;涂干

3.二种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J], 杨桂英
4.冠心病无创性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J], 魏广和;李清贤;李桂
玲;郑风兰;赵中庆;王琳
5.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J], 雷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4 2・ 3
查 堡堂 2 年 第 3 卷第 4 O 9 期 Y ua gMei l o ra 2 1 , o 3 o 4 oj n dc unl 0 1V 1 9 . i aJ . N
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胡 慧 郑亚 西 ,
(. 1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 民医院老 干科 , 贵州六盘水 5 30 ;. 5 0 0 2 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I 阳 5 00 ) 贵卅 贵 5 0 2 【 摘要】 目的 分析l 床疑似冠心病患者 的冠脉造 影结果 , I 缶 了解 疑似病 例 中冠心病 的阳性率 及冠状动 脉粥样
有 统计学意义( P<O 0 ) . 1 。C、 D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冠心病 阳性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O 0 ) . 5 。接受冠状动 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未 出现相关并发症 。结论
【 键 词 】 疑 似 ; 心 病 ; 状 动 脉 病 变 关 冠 冠
文 章 编 号 :03 3 32 1 )4 O 3 一 O 1 0 —1 8 (0 1 O 一 4 2 2
病 变情况 。 资料 与方 法
心衰 、 死 。及 时 明 确 冠 状 动 脉 病 变是 决 定 是 否 需 采用 。 验 , 猝 检 P<O 0 表 示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5
结 果
1 冠脉 造 影结 果 8 冠 心病 疑 似病 例 , 脉 . 8例 冠
造影 示冠 心病 5 例 ( 9 0 ) 冠状 动脉 粥样 硬化 症 2 5 . , 2 4例 ( 7 3 ) 正 常 1 2 . , 2例 ( 3 6 ) 1 . 。 2 两 组冠 状 动脉病 变 的 比较 . 两组 患者 冠脉 造
随机抽 取 8 8例 冠 心 病 疑 似 病 例 , 其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结 果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对

1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1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1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我院10例冠脉造影的临床诊断。

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6例心肌梗塞病人,2例心绞痛病人,1例不典型胸痛病人,1例心律失常的病人共10例,分析这10例患者的冠脉造影对临床诊断的作用。

结果:阳性率:10例患者,阳性率为80.00%,(8/10),其中心肌梗塞组83.33%(5/6),典型心绞痛100.O0%(2/2),不典型胸痛组0.00(0/1),心律失常组100.00%(1/1)。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在确诊冠心病方面上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特别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方便,且并发症少,成功率较高。

所以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应综合分析,不单单依据心电图或简单的临床表现来确诊或排除冠心病,应积极建议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确认是否有冠脉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诊断;冠心病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clinical diagnosis in 10 cases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1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Methods: a total of 10 patients with 6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 cases of angina pectoris, 1 case of atypical chest pain and 1 case of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two year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rol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these 10 patient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was 80.00% (8/10) in 10 patients, including 83.33% (5/6)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nd 100 patients with typical angina pectoris.O0 % (2/2), atypical chest pain group 0.00(0/1), arrhythmia group 100.00% (1/1).Conclus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refor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not only according to theecg or simpl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o diagnose or exclud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hould actively suggest patients do coronary angiography to confirm whether there 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 coronary angiography;Clinical diagnosi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alysis前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尤其有以冠心病、高血压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持续增加。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摘要】目的:针对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展开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统一进行冠脉CTA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率以及特异率。

结果:冠脉CTA检查准确率为95.35%,灵敏率93.75%,特异率为97.37%,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创伤较小等优势,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字】冠脉CTA;冠脉造影;冠心病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冠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发生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或者缺血性坏死,诱发心脏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目前,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但是此诊断方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并且费用较高,所以在使用上面存在一定限制。

近年来冠脉CTA诊断技术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且诊断效果收到临床工作的认可。

本文就针对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报告内容分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5.78±3.16岁,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存在冠心病症状。

(2)精神状态正常,可以正常沟通交流。

(3)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

(2)严重心律不齐或者心律失常患者。

我院伦理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3)中途退出研究或者死亡的患者。

1.2方法冠脉CTA检查操作方法如下:所有患者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进行调节,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查前2d需要停止服用二甲双胍等相关药物,检查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帕醇(国药准字H20174099 规格:50ml:15g(I) 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速度为4-5ml/s,然后保持同样的速度注射20-30ml生理盐水,同时进行智能追踪扫描。

11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临床分析

11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 南医学 ) 0 6年 第 1 海 20 7卷第 1 1期
文 章 编 号 :0 3 6 5 {0 6 1— 0 5 0 10 - 3 0 2 0 ) 2 — 2 1


1 例 冠 状 动脉 造 影 正 常患 者 临床 分 析 1 1
c e 2 % ) 1 p t ns t k te eecs t ta d 5 c e ot e e o e ngt e h ee w r 8 ae s a s(4 ; ai t o h xri e a sp sv , t  ̄ ea v ;T r ee 6 c s 1 e o e sn s i t h h i s
林德洪, 邢 波 , 士 娟 , 子 军 , 漠 水 , 雨 江 陆 杜 陈 苏
( 中南 大学 湘雅 医院 附属 海 口医院 海 口市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南 海 口 5 0 0 ) 海 7 2 8
摘 要 目的 回顾 性 分 析 在 我 院行 冠 脉 造 影 正 常 的 l 1例 病 人 , 讨 相 关 的 临 床 资 料 . 显 对 疑 诊 冠 心病 1 探 突 患 者 行 冠 脉 造 影 的 重要 性 。方 法 析 。结 果 总 结 自 19 9 6年 8月 至 2 0 0 3年 1 冠 脉 造 影 正 常 的 患 者 l 1例 . 行 临 床 分 2月 1 进
果 类 似 于 冠 心病 患 者 , 疑 诊 冠 心 病 患 者 冠 脉 造 影 检 查 至 关 重 要 。 对 关键词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 状 动 脉正 常 : 床 分 析 冠 临
中图 分 类号 : 8 62 文 献 标 识 码 : R 1. A
Cln c l na y i f 1 1 a e t n r a o o r n o r p i i a a l ss o 1 c s s wi h o m l c r na y a gig a hy

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观察

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观察

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观察王本星【摘要】目的:比较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例患者CTCA检查结果与CAG对照.结果:所有患者中,CTCA显示轻度狭窄19处,中度狭窄14处,高度狭窄10处;CAG检查共发现轻度狭窄12处,中度狭窄9处,高度狭窄9处.结论:CAG可能低估冠脉病变,CTCA可能高估冠脉病变,两者结合能更为有效、准确的判断冠脉病变,但CTCA已成为医学影像学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0(019)009【总页数】2页(P90,96)【关键词】冠状动脉CT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作者】王本星【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海区佛山市里水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2一直以来在医学界,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因其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而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无创”医疗观念的深入,一种新的冠心病诊断方法——冠状动脉CT成像(CTCA)正逐步兴起,并有望在将来取代ICA成为冠心病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本研究将32例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以此综述冠状动脉CT 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2009年4月期间于我院门诊疑诊为冠心病,并同时行冠状动脉CT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者,排除其中冠状动脉CT图像上有明显伪影者,共计32例患者。

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9.4岁,所有患者为窦氏心律,心律齐。

1.2 扫描技术采用德国西门子Esprit型CT机进行扫描,检查前将心律控制在<65次/min,对心律>65次/min的患者,在没有倍他乐克禁忌症的前提下,给予倍他乐克将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1]。

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层距5~10mm,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按1.5~3.5mL/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100mL,静脉团注后快速动态扫描。

冠状动脉 CT 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 CT 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 CT 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朱凤叶【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 T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优缺点。

方法:对80例明确诊断的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

结果:在80例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中,有38例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 T 造影检测有90.04%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9.15%的准确率,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冠状动脉前室旋支的26例患者中,通过冠状动脉C T造影检测有95.06%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4.13%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16例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 T造影检测有84.05%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3.04%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冠状动脉CT造影的优势均大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总页数】2页(P373-373,374)【作者】朱凤叶【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中心医院放射科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J], 彭泽华;白林;蒲红;印隆林;陈加源;蒋瑾;李刚2.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J], 李彬;邹毅;邹三明;沈雄山;邹永光;刘晓安;吉六舟;汤素琼;黄华明3.常规心电图与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J], 李清;郭少华;谢东阳;刘芳;赖晓莉4.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效果比较研究 [J], 穆红;许华宇;王宇;李焕妍5.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J], 刘金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16例体会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16例体会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16例体会李素兰;刘杰;谢静【摘要】@@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病例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6例,其中男550例,女266例,年龄30~82(48.2±5.1)岁.816例中门诊患者478例,住院患者33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7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91例.【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45)004【总页数】2页(P671-672)【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作者】李素兰;刘杰;谢静【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

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6例,其中男550例,女266例,年龄30~82(48.2±5.1)岁。

816例中门诊患者478例,住院患者33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7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91例。

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既往对碘对比剂过敏者。

患者均在阅读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知情同意书并签字后进行该检查。

1.2 检查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 64排VCT扫描机进行峰值时间测定扫描。

监测点定在主动脉根部,通常选取左冠状动脉开口处。

冠脉造影正常就可以排除冠心病?

冠脉造影正常就可以排除冠心病?

冠脉造影正常就可以排除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极为有效、可靠方法,是被全世界认可的一个“金指标”。

但是有的时候冠脉造影表示正常时,并不一定能排除冠心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冠脉造影正常就可以排除冠心病?目前,普通民众对冠脉造影已经很是熟悉了,认为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冠状动脉血管包括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小动脉、小动脉,冠脉造影看到的只是心脏的大血管,这些血管仅占到冠脉总血管的5%,剩下还有95%的血管是冠脉造影看不到的微血管。

长期以来,冠心病相关研究一直只围绕心外膜下冠脉进行,也就是只看大血管,只检测了5%的冠脉,但是剩下的看不到的95%的冠脉微血管也会出问题,这些微血管障碍也是导致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临床上有大约10%~30%的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在冠脉造影时血管没有明显的狭窄。

换句话说,冠脉造影正常却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很有可能存在微血管障碍,这部分患者看上去“正常”,而并非真的“正常”!临床上有的患者,冠脉造影正常,但发作时心电图有明确的ST段压低,所以应该诊断冠心病、微循环心绞痛。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处于更年期,经常会有一些病症是由更年期导致的心血管神经症。

这样一来器质性病变与功能性紊乱混在一起,极易误诊成疾病。

微循环心绞痛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冠脉狭窄小,一样可以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所以,认识微循环性心绞痛十分必要!微循环性心绞痛好发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与冠脉狭窄同时存在。

二、冠脉造影的临床意义1、明确冠心病诊断:如果您有不典型心绞痛的症状,临床难以确诊,或存在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理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经心电图等无创检查不能确诊时,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2、指导治疗: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CT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CT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现, 无 论是对左冠状 动 脉前 室间 支的诊 断 , 还是 对左 冠状 动
脉 前 室 旋 支 的 诊 断 以 及 鉴 别 右 冠 状 动 脉 伴 左 冠 状 动 脉 前 室
2 0 1 4年 3月收治的 8 O例经 临床 确诊 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 的
患者作为本次对 比分析的对象 。
间支 的临床诊 疗过程 中, 在对 冠心病血管 狭窄部位 诊断 的准
造影能清楚显 示出冠 心病 被 阻塞 的血管 部位 , 因此 , 冠状 动 脉造影被称之 为诊断冠心病 的金标 准 , 但 是不 同的影像学 检
查 方 法 导 致 最 终 对 冠 心 病 的 诊 断 率 也 不 尽 相 同 ] 。 本 文 发
在诊断冠心病 血管狭窄部位的优势 和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临床 资 料 随机 选 取 我 院放 射 中 心 在 2 0 1 2年 1 2月 一
随 着 我 国老 龄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随之而来 的冠心病 发病率
动脉狭窄患者 , 其 中通过 冠状 动脉 C T造 影检测 有 8 4 . O 5
也呈 现急剧升高 的趋势 E 。这不仅影 响人们 的身 体健康 , 同
时 由于冠心病 发生后往往 在一 定程 度 上严 重影 响 了患 者 的 生活质量 。在冠心病血 管狭 窄部位病变 中 , 阻塞较 为常见 的 部位是左冠状动 脉前 室 间支和 左冠状 动 脉前 室旋 支。有学 者指 出[ , 诊 断冠 心病最佳 的检 测方 法是冠 状动 脉造影 , 由 于动脉造影能 清楚 显示出冠心病被 阻塞 的血 管部位 。因此 ,
堕妻理 曼墼壁
生箜 鲞笙 塑
: : : ! 冠状 动脉 C T 造 影 与 常 规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对 比 分 析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徐海嘉;何玮;过伟锋;杨姗;都业弘;陆海锋【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24(31)2【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构建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

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稳定性CAD患者90例,包括狭窄程度在30%~90%的目标血管135支。

所有患者2周内均接受了CCTA、侵入性冠脉造影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

根据有无血流动力学显著性狭窄,分为心肌缺血人群(FFR≤0.80,n=30)和非缺血人群(FFR>0.8,n=60),将135支目标血管分为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36)和非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99)。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的回归模型。

采用ROC曲线分析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

结果心肌缺血人群与非缺血人群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非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的斑块长度、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百分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血管体积、脂质斑块体积水平较高,点状钙化、正性重塑、餐巾环征的比例较高,而最小管腔面积较小(均P<0.05)。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小管腔面积(OR=0.303,95%CI 0.178~0.517,P<0.001)和总动脉粥样硬化体积(OR=1.006,95%CI 1.002~1.010,P=0.003)为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

冠心病病例分析范文

冠心病病例分析范文

冠心病病例分析范文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冠脉狭窄和堵塞。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本文将以一例冠心病患者为例进行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4岁,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于心血管科。

患者平时有抽烟的习惯,经询问得知每天吸烟量约为20支,并存在高血压病史。

在进行一般检查中,患者面色苍白,唇色稍发绀。

心率为90次/分钟,血压为160/100mmHg。

听诊心脏区可闻及S4杂音,并有轻度心音遥远。

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ST-T改变。

经进一步检查,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

结果显示左主干近段严重狭窄,左前降支狭窄,右冠状动脉轻度狭窄。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导致冠脉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一类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吸烟、饮酒、肥胖等生活习惯。

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以及心电图和CAG结果都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

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和预后。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可以采用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助于减少血小板聚集和避免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对于患者的冠脉狭窄,可以考虑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

对于左主干狭窄、三支血管病变或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CABG是治疗的首选。

手术通过搭桥方式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在术后的随访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

患者在出院后需要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定期复诊以及接受心血管康复训练来提高心肺功能,恢复体力活动能力。

CTA无异常就不会得冠心病吗

CTA无异常就不会得冠心病吗

CTA无异常就不会得冠心病吗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很多人身体出现不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就医明确自己是否冠心病,甚至直接做冠脉造影来确定。

那么,通过CTA检查,冠脉造影无异常是否不会得冠心病吗?1.什么是冠心病我们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了解冠心病。

我们把心脏比喻成地球上的土壤,冠状动脉比喻成浇灌土壤的河流,冠心病就如浇灌土壤的河流被堵塞,河流无法正常流动,土壤得不到浇灌,导致心脏这篇土壤枯萎死。

冠心病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因为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脏病,被称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范围较广,包括栓塞、炎症等导致的管腔闭塞或狭窄。

冠心病通常分为五类,分别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5种类型。

临床中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2.什么是CTACT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手段,检查之前会向身体注射阴影剂,通过CT检查形成血管成像,并在电脑上观察成像效果。

多用于CTA检查项目有脑血管及心血管等。

CTA血管成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三维方式显示血管系统,可以取代部分DSA检查。

CTA检查对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检查依据。

可提前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伴随着放射学的发展,血管造影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诊断方法。

CTA在介入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血管造影在心脏部位、头部、及肿瘤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CTA在紧急情况下,可为急诊提供评估。

CTA在专用计算机工作下对心脏进行断层扫描,扫描结果呈三维影像。

CTA在静脉内注入特殊的燃料,代替导管导入血管,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扫描仪与心电图仪进行同步工作,对心脏进行静止拍摄。

扫描仪在几秒内进行快速拍摄并合并影像,生成心脏动脉视图。

3.CTA检查无异常就不会得冠心病了吗?在临床接诊一位60多岁的患者,近期做过冠状动脉的64层CTA的检查,检查结果冠状动脉没有发现钙化症状或狭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31T16:03:19.9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郭丽
[导读] 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

(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要】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非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对部分患者进行认真分析,提高有创冠脉造影检测的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52-01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中10%~30%冠脉造影正常[1],我们试对其病因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贵州省水矿总医院所有怀疑冠心病或为排除冠心病而进行诊断性冠脉造影检查的680例患者。

其中男410例,女270例,年龄28~75岁。

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共有310例,其中男200例(65%),女110例(35%)平均年龄51.8岁。

4年的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比例在45.6%~46.7%,逐年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成功后分别送入左右造影导管至左右冠脉口多角度进行造影,有经验医生进行结果分析,血管内径狭窄>50%定位冠脉病变。

2.结果
2.1 在31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中,220例(71%)主要因为不典型胸痛而接受造影。

100%的患者接受了12导心电图检查及24H动态心电图。

将T波低平、T波倒置、ST段下移、各种心律失常及各种束支阻滞列为心电图异常,那么260例心电图异常(8
3.9%)。

其中,单纯T波改变(31%),T波合并ST段变化(47),心律失常(12%),束支阻滞(10%)。

2.2 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出院诊断
310例中高血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分别占42.5%和33.8%,且这两个诊断的逐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反流性食管炎等。

呼吸系统包括:肺炎,胸膜炎,肺心病等。

其他包括:瓣膜疾病,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病毒性心肌炎等。

3.讨论
冠脉造影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及狭窄程度的最可靠方法,并称之为金标准。

高血压病人可出现胸痛及心电图缺血改变。

其机制在于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管壁增厚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心肌肥厚引起冠状小动脉舒张功能受阻以及冠脉储备功能异常。

瓣膜疾病患者有心绞痛病史和/或心电图示ST-T改变不一定是合并冠心病的重要临床依据。

考虑与其瓣膜病变造成体循环供血不足,致使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合并心律失常有关[2]。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有较多的主诉症状,若合并有心电图的异常,都容易被怀疑为冠心病。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3.8%)和呼吸系统疾病(2.1%)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心中一定要对这些病因有清楚的认识,充分理解冠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胸痛的特点,才能免于误诊。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均应行冠脉造影以确诊。

但冠脉造影亦有一定局限性,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无创心电检查等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吴永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胸痛研究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14(3);129.
[2]凌坚.成年人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伴发情况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1997,25(5);337-3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