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小规模复兴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导读:本文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自20世纪的8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界率先与国外接轨,对在美国流行的文学批评的各种新思潮、新理论和新方法作了全方位的引进和审视,从新批评、现象学批评到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从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到符号学、阐释学、叙述学——这里面当然又包含了神话原型的批评、女权/女性主义的批评、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后现代主义,然后又是热火朝天的“文化研究”,后者不仅把早先的女性主义、少数族裔批评包容其中,而且又增加了后殖民的文化批评。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战后美国文学所涉及的所有理论问题,几乎都被我们审视了一遍。
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引进,对于解放我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以意识形态划线为指归的简单化的文学认识,对于更新我们的批评观念,拓展和深化我们的文学视野,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从90年代末开始,尽管国外重要理论流派的翻译出版仍在继续,然而理论研究的总体势头却明显大不如前,国内一些研究学刊虽然仍不断在刊发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然而这些文章的大多数可以说只停留在对于七八十年代所关注的理论问题的转述上,很少看到对一些新的理论问题的开拓和深入的探讨。
这样一种几乎原地踏步或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其实已经延续了相当长一个时期,却没有引起我们理论界的足够重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从事国外思潮追踪研究的学者,往往只是盯着自己所熟悉的几位理论明星不放,而对那边的学术状况缺少一种整体的和递进的把握。
国内为数可观的理论研究论文的引述只局限于有数的几位理论家最经常被提及的几部(篇)论著,而很少有对他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引述即为明证。
其实,美国学界所谓的“理论鼎盛”时期应该说早已经过去,那里反对理论或对理论进行质疑的声音不仅早就存在,而且越来越响,现在甚至还带上了一种近乎是“清算”的味道——主要是对以“解构”为代表的“理论”和以“政治正确”(PC)为代表的政治化倾向的清算,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年理论的膨胀以及这些新潮理论所加深的一种怀疑主义的氛围,导致了文学的衰落和整个美国人文教育的滑坡。
文学理论教程 第四章 叙事性作品
–行动元,根据不同功能可分为主体/客体,发送 者/接受者,辅助者/反对者等范畴。
(四)场 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 境组合成为场景。
二、结构
• 结构,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 “托罗洛夫等结构主义者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与 语言的句法可以类比,……一个单一的句子和一个 完整的叙事文本在句法结构上可能是大致相同的, 因为人们往往依赖相同的结构方式来组织他们的经 验,一篇叙事文本的结构不过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句 子结构。”(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 社,1994,113)
• 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较为简略,可参阅叙事学的 有关著作。
1.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7 3.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4.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二)深层结构
•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 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 之间的关系
• 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C. Lévi-
Strauss,1908~2009)
•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 构主义理论家
➢ X和Y,是行动者,相当于专有名词;它们 充当语句的主语。
➢ 谓语项,是一个动词,如违犯、处罚、避免。 ➢ 在上述叙事结构中,有两个基本单位,陈述
和序列,陈述由专有名词和动词构成,如 “X违犯戒律”;序列由构成一个完整故事 的各种陈述组成,如“X违犯戒律→Y必须 处罚X→X设法免受处罚→Y相信X没有违犯 戒律”就是一个序列。
叙事法
一、相关概念1叙事“叙事”就是讲述、叙述事件。
叙事是超越文学具体体裁而存在的现象,是叙事者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给他人的一种方式。
因而人们可以用它来“报告过去发生的事件,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或预报将来发生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是实际发生的,也可以是只在叙述者的想象中发生的,亦即是虚构的。
”叙事是我们生存中最普遍的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不同的叙事之中。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叙事现象无处不在,从襁褓之中的摇篮曲,到孩提时代的童话歌谣,再到电影、广告甚至日记,叙事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表达方式。
法国文论家罗兰·巴尔特说过: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可胜数。
种类繁多,题材各异。
叙事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小说、史诗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里。
而伯格的观点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叙事之中,我们都是作家和剧作家,我们的生活亦即重演,这就是文本。
不过,这文本并非无可质疑的。
他告诫说:我们曾以为读、听和看故事不过是用来“消遣”,其实这些叙事绝不这样简单!2叙事研究叙事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成为了一门研究的学科,那就是叙事学。
现代叙事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其诞生的标志为在巴黎出版的《交际》杂志(1966年第8期),该期是以“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主题”的专刊,它通过一系列文章将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公诸于众。
这时的叙事学还只是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叙事作品的学科。
而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它所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时间中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是如何思考、筹划、应对、感受、理解这些故事的。
人们通常运用叙事的方式寻求实践的具体联系,关注事件展开的具体情节,而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压抑生活中的情节和情趣。
如洛朗·理查森写道: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申 丹 内容提要 当代是西方有史以来“叙事”最受重视的时期,也是叙事理论最为发达的时期。
尽管流派纷呈、百家争鸣,但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构成了当代叙事理论的主流。
国内学界一直聚焦于经典叙事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后经典叙事学。
后经典叙事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叙事理论的新发展,出现了多种跨学科的研究派别。
本文重点评析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性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揭示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诗学之间的多层次对话,并简要评介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其他一些特征和发展趋势。
主题词 后经典叙事学 跨学科 新发展 多层次对话 叙事理论(尤其是叙事学、叙述学)①已发展成国内的一门显学,但迄今为止,国内的研究存在一个问题:有关论著往往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西方经典叙事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90年代以来的西方后经典叙事学。
②正是因为这一忽略,国内的研究偏重法国,对北美较少涉足,而实际上90年代以来,北美取代法国成了国际叙事理论研究的中心,起到了引领国际潮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不少西方学者面对叙事学在解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夹攻之下的日渐衰微,预言叙事学濒临死亡。
就法国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叙事学研究确实走向了衰落。
但在北美,叙事学研究却被“曲线相救”,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复兴,并在21世纪初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③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究竟是什么力量拯救了北美的叙事学研究?笔者认为这一拯救的功劳首先得归功于“女性主义叙事学”。
④顾名思义,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
两者几乎同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但也许是因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属于形式主义范畴,而女性主义文评属于政治批评范畴的缘故,两者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各行其道,几乎没有发生什么联系。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人是美国学者苏珊・兰瑟。
她是搞形式主义研究出身的,同时深受女性主义文评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使她摆脱了传统叙事学批评的桎梏,大胆探讨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意义。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一节 叙事界定 第二节 叙述内容 第三节 叙述话语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叙事学的起源 叙事学的发展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 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 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
叙事学(narratologie /narratology)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 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结构
深层结构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 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C. Lé vi-Strauss)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 构主义理论家 结构主义神话学 《结构人类学》
《柳毅传》的深层结构
行为
A:循常规行事
应举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夫的行为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顺从锁禁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丰子恺绘)
第二节 叙述内容
故
事 结 构 行 动
故事
事 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 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西 厢 记
情 节
故事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 王死了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 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 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 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 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 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叙事界定
学”。
叙事的含义和特征
“讲故事”即叙事,构成了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文学叙事的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后果。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即所指对象仅仅存在于这个故事的叙述话语之 中(我们不能也不必验证其真假)。
优秀的叙事文学既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又能够பைடு நூலகம்话语 重构世界来达到审美效果。
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体现(复杂)
叙事
制约、影响 叙事内容 任何叙事都是 神话、史诗、英雄传奇———对当 对现实世界的 时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 某种解释(它 《旧约》中的史诗——对以色列人 解释的不是概 历史的解释——希伯来民族意识形 念,而是对历 态; 史事件发生过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叙事观念主张 程的体验和情 叙事内容要合乎“理性”和“自 感态度);一 然”——君主专制时代的意识形态; 定的叙事方式 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教化作用 形成一定的写 …… 作风格,审美 意识形态便是 制约其风格的 要素之一。
法国结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 列维· 斯特劳斯接受普洛普的观点。 格雷马斯:神话分析。 布雷蒙德:民间故事分析。 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小说研究。
“叙事学”(Narratologie/narratology)
忽略文学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片面性。
20世纪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意义。 20世纪90年代,“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叙事研究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精神 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理论和方法,形成“新叙事
叙事的构成
法国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提出“叙述”一词包含三个不同 的概念: 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 叙述行为。 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 讲述的故事,包括时间、人物、场景等。 ●叙述话语,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言。 ●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文学理论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形 象,故事总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我”
1、叙述方式 1.a.叙述方式指叙事者展开叙述的方式。
当代著名的捷克作家米兰· 昆德拉指出:
“小说家有三个基本的可能:讲述一个 故事(菲尔丁);描写一个故事(福楼 拜);思考一个故事(穆齐尔)。”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 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神话和史诗,是早期的叙 事性文学。图为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插图——悉 多被劫。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抒 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 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 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二、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
传统的全知叙述:《三国演义》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为主人公:余华《活着》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孤独者》
第二人称叙述
叙事角度
a.叙事角度又称叙事观点、叙述角或聚
焦型,是指叙事者叙述小说所采取的角 度或视点。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叙述一 件事情,会构成不同的故事。 b.一般来说,叙述角度可以分为全聚焦 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种。
在海藻和蚌壳上发出的吱吱声。不管怎 么说你正在走过它。是的,我正在走过 它,有时候还是迈着大步。一个非常短 的时间的空间通过一个非常短的空间的 时间。五,六;一步接一步。……
二、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本身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 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 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申丹等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炎秋) ( 责任编辑: 《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读申丹等著
申丹先生的 《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是国内叙事学界公认的一部 “ 经典” 著作。最 近, 她与人合作, 又撰写了专著 《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 北京: 北京 大 学 出 版 社, !""# 年) , 将国内西方叙事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世纪 $" 年代以来, 小说叙事学成为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 年代以后, 国 内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并在 &" 年代得到较为深入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 国内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 有关论著往往局限于 !" 世纪 &" 年代之前的西方经典叙事 理论, 基本忽略了 &" 年代以来的后经典叙事理论。正是因为这一忽略, 国内的研究偏重法 国, 对北美很少涉足, 而实际上 &" 年代以来, 北美取代法国成了国际叙事理论研究的中心。 其次, 相关论著往往聚焦于 !" 世纪 ’" 至 %" 年代的经典叙事学, 缺乏历史发展的视角。针 对这两个问题, 该书一方面用几乎一半的篇幅, 集中论述北美 &" 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 展, 填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向国内读者展示了西方叙事理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侧面。 另一方面在研究中引入历史视角, 史的线索清晰可见。历史视角的引入, 不仅增加了该书的 纵深感, 也使该书对于英美叙事理论的论述更加清晰、 深入。 一般来说, 研究别人理论的专著有容易产生三大缺陷: 一是没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人 云亦云; 二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眼光集中在某一部分或方面, 不能圆通观照; 三是满足于 表层现象的整理与归纳, 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阅读了这部专著之后, 我感到, 申丹先生 等人成功地避免了这些缺陷。 先看第一个方面。申丹先生在叙事理论方面有自己的观点与体系, 因此, 在该书的研究 中, 能够形成自己的选择与判断。这不仅能从该书选择的研究对象中看出来, 而且能从对研 究对象的分析中看出来。比如下篇第十四章对于故事与话语之分的探讨, 作者在分析西方 学者的相关论述之后, 明确指出, 故事与话语的区分是难以颠覆的, 但两者在有些范畴会发 生重合。 “ 就叙述话语的五个范畴 ( 顺序、 时距、 频率、 语式、 语态) 而言, 这一区分在前三个 范畴是较为清晰的” ( ($# ) 。 “ 倘若话语层次上的选择导致了故事事实的改变, 或一个因素 同时既属于故事层又属于话语层, 那么故事与话语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 情形倾向于在 ‘ 语式’ 和 ‘ 语态’ 这两个范畴出现, 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人物话语的 叙述化; (!) 当人物感知被用作叙述视角时; (() 同故事叙述中的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相 重合时” ( ($’ ) 。接着, 作者令人信服地分析了这几种情况。应当说, 没有相当的理论功底, 这样精辟的见解是难以产生的。 再看第二个方面。 《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分为三篇。上篇分为四章, 第一章讨论 )% 世纪小说家对小说叙事的论述, 主要关注小说与传奇的区别和不同小说家在叙事手法方面 的探索。第二章探讨司各特和奥斯丁关于小说叙事的论述。第三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书 信体、 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等三大小说叙事规范的变迁的探讨。第四章探讨美国
浅析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浅析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西方叙事学是指一种通过叙述形式来传达故事和思想的学术体系。
它起源于古希腊,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化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文艺创作形式之一。
在中国,西方叙事学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首先,西方叙事学在中国最早是通过翻译作品而传播的。
20世纪初期,爱默生的《代表作选》、希尔德的《怪诞传》等作品开始被翻译成中文,从而将西方的叙事理论介绍给中国学者和读者。
这种传播方式,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认识西方叙事学的机会。
其次,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一些思想、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这导致了一些学者对西方叙事学的接受存在一些局限性。
此外,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使得一些西方叙事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或难以被理解。
再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西方叙事学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中国的新媒体时代,西方叙事理论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现象。
例如,《故事的力量》等西方精品的书籍被热情的读者追捧,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上热卖。
同时,伴随着电影、电视剧、演讲、广告以及各类新媒体应用的兴起,西方叙事理论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领域中。
总的来说,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由了解、借鉴到发展、应用的过程。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文化多元化的追求,西方叙事学在中国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虽然在其中存在一些困惑与挑战,但中国学者和文化从业者会在这个领域里继续努力实践和探索。
叙述者聚焦、双重聚焦与伦理取位
叙述者聚焦、双重聚焦与伦理取位作为当今北美最有影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越来越受到中外论者的关注和推崇。
本文试图从叙述者聚焦、双重聚焦、伦理取位等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费伦的修辞性叙事聚焦观。
在叙事聚焦这一论题上,费伦挣脱了故事与话语之分的教条式羁绊,在驳斥西蒙·查特曼、杰拉德·普林斯等人关于叙述者无法感知,不能充当聚焦者这一论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叙述者充当聚焦者的可能性与效果,并分析了由此而产生的双重聚焦现象及双重聚焦对伦理取位的影响,为叙事聚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如前所述,在伦理取位的理论建构上,费伦特别强调四种伦理情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遗憾的是,在论述双重聚焦对伦理取位所产生的影响时,费伦似乎将四种情境关系分了家,采用平行法的方式来对它们加以论述,没有阐明四种伦理情境之间在何种意义上存在互动关系。
笔者认为,就双重聚焦对伦理取位所产生的影响而言,这四种伦理情境之间既互为因果关系,又互为时序关系。
一方面,叙述者的伦理情境的变化导致了人物伦理情境的变化,而叙述者伦理情境的变化与人物伦理情境的变化又引起了读者(作者的读者)伦理情景的变化,而读者会因为自己伦理情境的变化,去有意识地推断隐含作者(真实作者)的伦理情境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按照修辞叙事学家的观点,发生在叙述者的伦理情境、人物的伦理情境、读者(作者的读者)的伦理情境的变化,都是隐含作者(真实作者)的有意安排。
笔者以为,在《洛丽塔》中,当叙述者亨伯特作为聚焦者时,他的伦理情境发生了变化,他产生了伦理斗争;叙述者亨伯特的伦理情境的变化使人物的伦理情境也产生了变化,人物亨伯特从对洛丽塔哭泣的无视开始转向自责与悔悟,进而使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叙述者亨伯特与人物亨伯特的伦理情境的变化又使得读者(作者的读者)的伦理情境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读者因为亨伯特的悔悟与真诚而开始同情他,而且还会推断出作者(隐含作者)纳博科夫的伦理情境的变化;这三种伦理情境的变化都又可能是作者纳博科夫的刻意安排,也就是说,由于纳博科夫的有意通过双重聚焦使叙述者亨伯特的伦理情境、人物亨伯特的伦理情境、读者(作者的读者)的伦理情境发生了变化。
第四讲 文学作品(11-13)
二、叙事的含义与特征 1、叙事(narrative)含义:用话语 叙述社会生活事件与过程。 2、文学叙事:用话语叙述虚构的社会 生活事件与过程。 3、文学叙事的特征:
A、叙事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B、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影响和制约着叙事的形态和 内容。 1、叙事活动是建构意识形态的重要活动。例:上古神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 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此相对的是叙事 性作品。但是,抒情性作品中也可能有叙事因素, 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分类总是相对的, 分类概念只是突出某类事物的主要特征,却 不能 概括它们的全貌。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抒情诗有颂诗、 哀诗、情诗、田诗、山水诗、讽刺诗等等,中国古 代有诗、赋、词、曲等类型。
叙事作品结构的两个向度:共时向度与历时向度 历时向度:指的是事件与事件的先后结构关系。
共时向度:指的是叙事内容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 性。前者又称为表层结构,后者又称为深层结构。
(一)表层结构
叙事学表层结构分析的基本理念是:从句法分析角度讲, 叙事作品最小的叙述单位是句子,可以将一篇叙事作品看成是 几个放大了的句子,将几个句子看成是浓缩了的叙事作品,从 而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对应性的结构关系。在每一个句子中, 主语对应叙事作品的人物,谓语对应叙事作品的行动,状语或 表语对应叙事作品的人物状态和环本事件和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指讲故事的时间,故事时间指故事内容本身展开的时间, 后者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前者是故事在叙述文本中呈现 出来的时间状态。 (一)时序 1、顺时序:讲述事件的顺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同一的。
“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背景与动因
“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背景与动因2007年第4期(总第46期)湖南行政学院(双月刊) JOURNALOFHUN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4.2007C,eneralNo.46文章编号:1009-3605(2O07)04--0OO5—02"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背景与动因肖生福(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摘要:"公共领域"研究是近2O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西方"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是以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英文版的出版为导火线而引发的,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背景与动因,那就是西方各国自由与民主等价值的沉浮流转及市民社会理论的兴旺.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除了受国际上影响外,也有着深刻的本土社会现实背景做支撑.关键词:公共领域;市民社会;背景;动因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当我们考察近2o年来国际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时,作为持续了近2O年的学术研究热点——"公共领域"研究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公共领域研究的兴旺是有其深刻的背景与动因的.下面,我们尝试对其国际国内两个向度的背景和动因做个初步分析.一,国外"公共领域"研究兴盛的背景与动因作为一种介于官方与私人之间的社会公共空间,"公共领域"是伴随着近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分离而兴起的,但以其为核心范畴的理论被用来准确地描述近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状态,则是较晚的事.1958年汉娜?阿伦特的专着<人的条件》问世,在这本书中她探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社会的来临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影响,并明确提出了"公共领域"这一理论概念.虽然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概念不同于今天学术界流行的"公共领域"概念,但阿伦特的研究启发了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进一步研究.1962年,哈贝马斯出版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部论着中,哈贝马斯赋予"公共领域"这个概念以新的涵义,并在综合运用各个不同学科大量难以驾驭的资料的基础上以其高超的论辩能力探讨了一种"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即自由主义模式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社会结构,政治功能,组织原则,运作机制及其功能与结构的转型等问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公共领域"在西方的生态图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沉寂,1989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被译成英文,随即在英国引发了一场"公共领域"研究热潮,几乎波及了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领域.同年九月,英国举行了颇具规模的"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主题研讨会,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就<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会上哈贝马斯第一次公开声明他对<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重视,指出该书乃是其思想体系的"人口",舍此别无其他进路.-l勿庸置疑,尽管"公共领域"的概念并非由哈贝马斯最早提出,亦非由他最早加以论述,但对公共领域的论述最具原创性贡献的非他莫属,也正是缘于他对"公共领域"理论的重视,尤其是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英译本的面世为"导火索",才在国外引发了对"公共领域"的广泛讨论和研究热潮.然而,在这股研究热潮的背后却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更深层的社会与理论背景,那就是2o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2O世纪8O年代国外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名义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治国家日益扩张,对市民社会的干预和渗透过多使得市民的民主权利受到损害,市民社会日益萎缩,引发社会普遍不满.为表达对民主政治的畸变,"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国家的困境现实的不满,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就这样,市民社会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在2o世纪7O年代得以复活.进入8O年代后,市民社会理论在世界的市场化和民主化浪潮中得以再度流行起来.1989年苏东剧变后,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在西方,苏东学术界形成空前的热潮.9O年代后,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热潮迅速波及全世界,在国际上形成了一种"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正是在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的历史牵引下,学者们惊喜地发现,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这本着作中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市民社会考察向度,即将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结合起来,把对市民社会的考察纳入到对公共领域的考察之中.-2于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重大价值也就由此凸现出来,成为众多市民收稿日期:2007—05—21作者简介:肖生福,男,江西信丰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制度分析.5社会论者的理论资源和他们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最终使得关于"公共领域"的讨论成为国际知识界的重要知识流向.伴随着国外对"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讨论的广泛展开,学者们把视线聚焦到中国"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问题上来.国外学者围绕中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 和"公共领域"及"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问题上的适用性等问题展开了剧烈的观点交锋.[331991年4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亚洲学年会期间,组织了题为"市民社会在人民中国"的专题研讨会.同年11月,在华盛顿的威尔逊又有一次小规模会议专门讨论"中国是否有过市民社会".几个月后,这一问题又成为伯克利加州大学与中国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有关中国现代化问题研讨会上热烈讨论的主题. 1992年1O月由"欧美合作研究东亚问题联席委员会"主持的学术研讨会,更是以全部精力用于研讨中国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特别是与这个问题有关的集会和讨论的场所问题,有利于思想交流的媒体问题和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等等.[4国外学者在中国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问题上表现出的浓郁的兴趣,就连我国学者也不得不钦佩. 二,我国"公共领域"研究兴盛的背景与动因在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除了受国际上的研究热潮的带动和影响外,也是有着我国的本土社会现实背景做支撑的.和国外一样,我国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也是和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新发现和引进差不多同时进行的.市民社会理念的引入最早是在2o世纪8O年代末期开始的.在1990年以后,国外"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研究热潮更是犹如裹胁一切的全球化浪潮向中国席卷而来,尤其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中译本在1999年的出版更是使中国学术界迅速掀起一股研究"公共领域"问题的热潮.一时间"公共领域"研究在中国取得了跨学科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在对它进行讨论,其中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对它的探讨尤其热烈.总体来看,各种研究力量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有:"公共领域"究竟是什么?怎么理解"公共领域"概念?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能否适用中国问题的分析?中国历史与现实中是否存在"公共领域"?中国的"公共领域"表现形式是什么?中国"公共领域"的现状如何?如何在中国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公共领域"?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莫过于:(1)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以拿来分析中国问题吗?(2)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过哈贝马斯所论说的"公共领域"?……学者们围绕诸如此类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公共领域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虽然当下"公共领域"研究热度有所减轻,但仍然时有相关论着发表,2007年1到3月份公开出版的专着,就有何珊君着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和方平着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等两部专着.由此可见,"公共领域"研究热的影响及至当下仍然存在.那么,"公共领域"问题为什么会引起我国众多学者的理论兴趣?在20世纪8O年代以前,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可以描述为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状态,然而8O年代以后, 6随着国家公共权力开始归位,加之市场经济兴起和人们的自由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逐渐从国家脱离开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主的社会生活空间,在社会中开始出现一些具有自主性程度不一的领域.正在发生的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与社会自主化进程都是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的,但是这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主的社会生活空间是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呢?置身于这正在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我国的学者开始形成一种强烈的本土的现实关怀,推动他们去思考中国的社会现实处境及其变化.于是,学者们开始探讨中国"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诸问题,探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普适性和特殊性,"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生发机制及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被提上日程,学者们对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的实现问题显示出极大热情,自然会对承载自由民主价值的"公共领域"予以重视,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现实语境形成了一种契合,在自由民主价值的追求上相遇,公共领域研究热的爆发也就在情理之中.如此看来,我国学者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兴趣决不是像某些学者批评的仅仅是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吁求;相反,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繁盛是植根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是有中国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客观存在这一事实做支撑的.总之,正是在上述西方"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及经验的示范下,在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现实境遇下,以及我国学者的理论触觉与兴趣转向驱动下,我国学者引入了"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概念与理论并以此为分析工具来解释和研究本土问题,从而导致了"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研究的热潮.综上所述,"公共领域"问题成为近2o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有其深刻的理论与现实背景的.归纳起来,"公共领域"研究之所以成为当今国际国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大致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2O世纪8O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兴旺的带动.由于"公共领域"是个与"市民社会"密切相关的概念,"市民社会"研究热必定会辐射与影响到"公共领域"的研究,促发"公共领域"研究的兴盛;二是学术明星的效应集合.由于哈贝马斯在当今西方知识界堪称最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其地位可以比喻为学术界不落的明星,他对公共领域高度关注,自然会由此产生明星的示范效应,从而带来大量的追随者和后续研究;三是学术研究的旨趣使然.人类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只是解决实际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阐扬人类的价值依归."公共领域"概念承载着人类追求的许多价值,其中最为基本的是人权,自由与民主,而这些价值即便在西方也多有沉浮流转,自然引起学者的担忧与关注,由此引发学者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热烈研讨. 参考文献:[1]曹卫东.权力的他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7.[2]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4]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责任鳊辑:谭枯华。
叙事学
“功能”的四大原则
• ①功能是故事中恒定不变的因素,不管这 些功能是由谁或以何种方式来完成的,它 们都是构成故事的基本成份。
• ②民间故事里的“功能单位”的总数是有 限的。
• 对此,普罗普采取了对情节抽象简化的方 法。他通过抽象简化,从丰富复杂的民间 故事中抽取出有代表性的“叙事功能”, 并加以归纳整理,用拉丁字母符号化。普 洛普一共找出31种有代表性的叙事功能:
• 3、他将故事中出现的动作简化为一种顺序 组合,超出了表层的经验描述,使叙事体 的研究更趋科学化。
• 普洛普对叙事学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抹杀的。 他的研究为叙事体结构和要素分析开掘了 一条新路,结构主义叙事学正是以此为起 点,并沿着这条路线发展的。
• 后来的结构主义理论家都致力于叙事规则 具体化的探讨,如托多洛夫、格雷马斯、 罗兰·巴特等等。
叙事学的起源
• 叙事学的起源受惠于20世纪20年代弗拉基米尔·普 洛普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 普洛普于1928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民间 故事形态学》,书中他首次提出“叙事功
能”的概念,即对故事发展产生意义和作 用的人物行动。
•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艾享鲍姆 等人为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提出 “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 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 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 个层面。
• 不但施动者是行动元,受动者、帮助者、 反对者等等也都是行动元。
• 普洛普曾经把俄国民间故事中的所有的角 色概括为七种,格雷马斯显然从中受到了 很大的启发。
• 他根据行动元之间的接合原理,将原来只 有三种类型的行动元改造为三对互相对立 的“行动元范畴”:主体/客体、发信人/收 信人、辅助者/反对者。
叙事时间论1
affected by modern linguistics.Narratology had its glorious time in 60s and 70s and then it became down in history.There was not another of 20th century.There
This idea is supported in this thesis.Frequency is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G.Genette and he fi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ility of story repetition and of discourse repetit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rm in narrative time iS
only through the
and Chinese
western dialogues,the effectiveness in expatiation
be improved.
Key
Words:Narrative
time
Narratology
Western
litera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ime model in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has its uniqu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narratology,the
expression.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narrative time theory has developed greatly.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rrative theories.the difie:rent cultural contex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narrative literature
[计划]民族学流派
最近20年来﹐美国又兴起了小规模的心理人类学的复兴运动。
复兴者在弗洛伊德关於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新心理学派﹐其表现一是所谓“认识人类学”的出现﹐一是在人类学中进一步应用以心理动态为著眼点的研究方法。
目前﹐这个学派在美国有较大势力﹐有两个定期刊物和成百的人类学者和心理学者在从事这项研究。
(一)传播学派最初出现的是传播学派,又分成德、奥文化圈学派和英国传播学派。
前者以德国的R•F•格雷布纳、奥地利天主教神甫W•施密特等人为代表。
他们认为人类的创造力极其有限,每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中心地区一次产生,然后传播开来。
后者以英国G•埃利奥特—史密斯及其学生W•J•佩里为代表。
他们宣称各种高级文化因素都是从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尼罗河传播出去的,宣传泛埃及主义。
由于这种理论缺乏事实根据,后来没有被人继续下来。
(二)历史学派继传播学派而起的是美国的历史学派,创始人为F•博厄斯(旧译鲍亚士),其他代表人物都是他的学生,如A•L•克罗伯、R•H•罗维、E•萨皮尔、C•威斯勒、A•A•哥登卫塞等人。
博厄斯主张单纯地描写具体的文化和传播过程,不作理论概括。
他的门徒公开打出反对进化论的旗帜。
罗维写的《原始社会》(1920)全面否定和攻击摩尔根的进化论学说;他的《国家的起源》(1929)直接反对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
该学派虽然对传播学派也采取批评态度,但基本上接受传播理论,因此,学术界一般把传播学派和历史学派合称为文化历史学派。
(三)社会学年刊学派产生于法国的社会学年刊学派,与传播学派差不多同时出现。
主要代表人物有E•迪尔凯姆和M•英斯。
迪尔凯姆于1896年在巴黎创办《社会学年刊》,因此被称为社会学年刊学派。
尽管该学派不象文化历史学派那样激烈地反对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但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家A•孔德的实证主义,因而还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抗衡的。
(四)功能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现了影响颇大的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B•K•马利诺夫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
对FDI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探析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2-07-02作者简介:胡峰(1972 ),河南商城人,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投资法。
对FDI 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探析与评述胡 峰(华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金融学系,上海 200062)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东道国摘 要:国际直接投资(FDI)的发展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以此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阐明境外直接投资动因及其条件的理论和模型,已经形成了数十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流派。
中图分类号:F830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53(2003)01-0015-04一、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二战后的初期由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还没有深入,经济学家便将国际贸易理论直接运用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利润差异论,利润差异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所涉及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实质上讲反映了各国间收益的差异。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 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中首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并经金德尔伯格以及约翰逊和凯夫士等学者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这个理论被称为垄断优势理论。
由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的巨大贡献,垄断优势理论有时又被称为 海默 金德尔伯格传统 (H-K Tradition)。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于1966年5月在 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的 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来经过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企业从事跨国直接投资活动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步骤,该理论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有效的解释(由于准确地描述了战后跨国公司的一般成长过程,弗农的模型在理论界风行了相当的一段时期);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和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的经营行为,该理论也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简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的叙事视角
简述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的叙事视角摘要: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开始形成,表达了一批不再迷恋后现代主义语言文字实验的美国小说家们回归现实主义的倾向,也同时在国内外文学评论领域掀起一股研究热潮。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叙事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方兴未艾,本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在研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以扩宽文学研究的多样性。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小说,后经典主义叙事研究,跨文类,跨媒介一、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国外的研究现状20世纪美国文学艺术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向:一次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向一战之后的现代主义转向,第二次是从现代主义向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因此学者们大致把20世纪的美国文学艺术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但英国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Malolm Bradbury, 1932-2000)在《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指出:“这是把人引入歧途的历史,而且过分简略,因为在这个世纪的整个过程中,在小说领域内,现实主义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十分强大,与此同时还不断地引起了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种种争论。
”[1]其实,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都是重要的文学潮流,并没有因为一战后现代主义的繁荣和二战后后现代主义的崛起而从美国文学的历史舞台消失。
相反,进入70年代,随着整个国际社会历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有一批作家不再迷恋于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语言文字实验,或执着在自我世界的探寻,而开始直面现实,书写发生在真实世界的人与事。
美国小说的创作逐渐回归现实主义,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逐渐开始形成。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得益于许多新现实主义小说作家及其作品频频在多个主流文学奖项中拔得头筹。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中有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 1922-2007),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 1973- ) 等人。
4.7小规模技术理论的简介
4.7.1小规模技术理论的简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J.Wells)于1977年在题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
1983年威尔士在其专著《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中,对小规模技术理论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
威尔士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
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2、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
根据威尔士的研究,以民族为纽带的对外投资在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投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
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
小规模技术理论的评价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
威尔士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有启发的。
但从本质上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技术被动论。
威尔士显然继承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生产在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产品。
再有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4.7.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大学线上考试导学材料 文学概论
一、填空题1、文学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
2、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
3、形式创造是一种(审美)价值追求。
4、文学是审美文化和(功用文化)的复合体。
5、(贺拉斯)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寓教于乐”。
(错误:狄德罗)6、文学中的艺术想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象性、主观性和(创造性)。
7、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8、(结构主义)用抽象的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作品。
9、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巫术说)。
(错误:模仿说)10、亚里士多德是(摹仿说)的代表之一。
11、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12、“表述或暗示人的心理体验状态”指文学言语的(心理蕴涵性)。
13、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14、十字架属于(符号式)意象。
15、“普遍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指文学意蕴的(哲学意味)层。
16、叙事性作品中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作用的人物是(行动元)。
17、同一叙事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被称为(复调)叙述。
18、(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
19、中国诗歌的格律体现了语言的(音乐性)。
20、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
21、(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22、叙事学中用来说明文本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的概念是(叙事频率)。
23、所谓内指性,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内在自足性)。
24、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反常特性)。
25、从刘邦想到项羽是(接近联想)。
26、(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27、(文本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28、(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29、(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
30、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生活)。
31、作为一种复杂而细微的艺术生产活动,文学创作的目的是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
“后解构主义”叙事图式的绘制
“后解构主义”叙事图式的绘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兴起之时,丹尼尔?潘代提出了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掀起了一轮学界风波。
对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固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存在理论评述不够深入、根本概念的表述不严谨等缺陷。
关键词:丹尼尔?潘代;叙事学;后经典;后解构主义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出现了对叙事研究兴趣的回归。
作为对经典叙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后经典叙事学大兴其道、势头猛进。
以至于美国著名叙事学家戴卫?赫尔曼在其主编的《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叙事分析新视野》一书中,开篇惊呼:“叙事研究领域里的活动出现了小规模但确凿无疑的爆炸性局面”[1]1,揭穿了“叙事学已死”的谎言。
横向多元、纵向深入式的发展使得叙事学勃发无限生机,迎来可喜的二次繁荣。
认知叙事学、后现代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后殖民主义叙事学在互补共存中极力彰显后经典叙事学的活力与表征。
马克?柯里曾用“多样化”、“解构化”、“化”来形容当前叙事理论的发展态势[2]。
叙事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结构,而是多种批评之维的混成品。
而且,“叙事学”一词的使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越来越为“叙事性”或“叙事”所取代。
目前,解构主义的叙事研究虽兴盛异常,但无数学者欲以超前思维,试论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丹尼尔?潘代便是其中翘楚。
潘代被誉为“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旗手”,在《新史》、《性别》、《大学》和《叙事》等国际著名期刊上连续撰文阐述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
2003年更是潘氏的多产之年,在力推《叙事躯体:走向身体叙事学》之后,他又出版《解构主义之后的叙事》(以下简称《解》)一书,竭力推陈他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
本文以潘代的新著《解》一书为中心旨趣,由此来解探潘氏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构建及其运作体系。
我们认为,在以J?H?米勒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依然为解构主义与叙事学的相融发展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之际,若对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加以考察,既可加深对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理解,亦可解答解构之后叙事学走向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势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小规模复兴申丹1999年秋美国俄亥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题为5叙事学6(N arr atologies)的论文集,该书主编戴维#赫尔曼采用了/叙事学的小规模复兴0(small narratological re2 naissance)这一短语,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文学界,尤其是美国文学界对叙事理论研究兴趣的回归。
叙事学于60年代中期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的法国,但很快就扩展到了其它国家,成了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
与传统小说批评理论形成对照,结构主义叙事学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文本的内部,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
众多叙事学家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征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
诚然,作为以文本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批评派别,叙事学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它在不同程度上隔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关联。
这种狭隘的批评立场无疑是不可取的,但其研究叙事作品的建构规律、形式技巧的模式和方法却大有值得借鉴之处。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批评界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70年代起开始盛行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聚焦于意义的非确定性,对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采取了完全排斥的态度。
80年代初以来,不少研究小说的西方学者将注意力完全转向了文化意识形态分析,转向了文本外的社会历史环境,将作品视为一种政治现象,将文学批评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他们反对小说的形式研究或审美研究,认为这样的研究是为维护和加强统治意识服务的。
在这种/激进0的氛围下,叙事学研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美国,这种冲击尤为明显。
美国叙事文学研究协会的会刊原名为5叙事技巧杂志6,集中关注形式技巧的研究。
该会刊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于1993年更名为5叙事6,并改换了主办单位,将注意力逐渐转向了文本与社会或意识形态之关系的探讨,以及绘画、电影等非文字媒介的叙事。
美国另一有影响的杂志5文体6虽然没有更名,也于同期呈现了# 144 #同样性质的转向。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一味进行政治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局限性,这种完全忽略作品艺术规律和特征的做法必将给文学研究带来灾难性后果。
他们又开始重新重视对叙事形式和结构的研究,认为小说的形式审美研究与小说与社会历史环境之关系的研究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互为补充,从而出现了对叙事理论研究兴趣的回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近出版的5文体6第34卷的第2期(2000年夏季刊)是以/叙事概念0为主题的专刊。
该期由布赖恩#理查森担任特邀主编,他撰写了题为5新近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理论之叙事6的一篇文章作为导论。
对于近年来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较好的概括总结。
文中指出, 80年代末之后几乎销声匿迹的结构主义叙事语法,近年来又重新受到重视,可以说是暂停了几年之后,又以略为改变了的形式再度复活。
该专刊包括以下两组论文:一、重新建构叙事理论:霍纳#华莱士的5愿望与女主角: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6;杰西#马兹的5/莫里斯0中的叙事时间6;艾尔#阿米兰的5在动态叙事学之后6;丹尼尔#潘戴的5人体叙事学?6¹。
二、叙事的理论化:菲利普#卡哈德的5叙事与史料编纂:描写占领时期的法国6;波特#阿博特的5我们所说的/叙事文学0指称为何?在学科界限之外找答案6;莫尼卡#弗吕德尼克的5文类,文本种类,或话语方式?叙述语态与文类划分6;戴维#赫尔曼的5同一层次上的故事变异:释义的层次、版本和逻辑6;多里特#科恩的5不和谐的叙述6。
还有后记:杰拉尔德#普林斯的5有关叙事的41个问题6。
同样,上文提到的5叙事6也将在第9卷第2期(2001年5月)以/当代叙事学0为主题,发表今年4月于亚特兰大举行的/当代叙事学专题研讨会0上宣读的四组论文:一、叙述者与叙述:梅尔#斯特恩伯格的5叙事性如何带来差异6;艾莉森#凯斯的5通俗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的性别政治,布丽奇特#琼斯的/日记0和/艺妓自传06;詹姆斯#费伦的5多余的讲述与人物叙述者之作用6;彼得#拉宾诺维兹的5一次就多余:作为摹仿技巧的省略6。
二、叙事视角:尤雷#马戈林的5叙事中的时间置换6;威廉#内尔斯的5超越鸟瞰:非人类视角6;西摩#查特曼的5洒向/雨中猫0的阳光?6;罗彬#沃霍尔的5叙述如何产生性别:作为感受和效果的女子气6。
三、叙事性:布赖恩#理查森的5消除故事:论虚构作品中被否定的叙事成分6;布赖恩#麦克黑尔的5轻度叙事性:先锋派叙事诗6;埃玛#卡法莱诺斯的5阅读视觉艺术品,建构故事6。
四、叙述与认识论:申丹的5作品、现实与虚构的叙述者:对于热奈特/叙述过程0的思考6;卢伯米尔#多尔泽尔的5在虚构性和历史性叙事之间6;苏珊#兰瑟的5虚构权威6;塔玛#亚卡碧的5虚构叙事中的一揽子买卖:叙述者的(非)可靠性6。
这个/当代叙事学专题研讨会0是今年美国叙事文学研究协会年会的一部分。
它由四个分会场有机组成,每个分会场宣读上面的一组论文。
开会时,场场听众爆满,反响热烈,构成了该年会一个突出的高潮。
看到这一情况,致力于叙事理论研究的人感到非常振奋,作为被称作这个研讨会的/催化剂0的笔者,尤其感到欣喜。
笔者1999年在美国参加叙事文学研究协会的年会时,在/叙事形式诗学0这一重点专场上宣读了一篇题为5相似后面的差异:论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中的视角6的论文,引起了热烈讨论,因时间有限,讨论被迫中断。
当时在场的该协会前主席詹姆#145#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小规模复兴斯#费伦、著名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以及埃玛#卡法莱诺斯认为应该创造机会,继续这种讨论,因此共同发起组织了这个/当代叙事学专题研讨会0。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普林斯因夫人动手术未能与会,但他欣然同意为上文提到的这一期5叙事6杂志撰写后记。
我国读者较为熟悉的5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6一书的作者施洛米丝#雷蒙-凯南也收到了参加该专题研讨会的邀请,但他因为眼疾严重,未能与会,也难以撰稿。
但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两位有影响的美国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和玛丽-洛尔#赖恩将为这一期5叙事6杂志撰写文稿。
预计该期5叙事6杂志明年5月出版后,将对已经出现的叙事学研究的复兴起到较强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5对于叙事视角的新看法6一书。
这种集中关注叙事技巧的著作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恐怕根本无法在美国找到市场。
笔者对于美国叙事学研究十多年来衰极而又盛的历史感受甚深。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笔者在5叙事技巧杂志6和5文体6等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的欧洲学者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美国怎么还会接受这种形式审美研究的文章?1993年5叙事技巧杂志6的作用被5叙事6所替代,并迅速转换方向,其它杂志也出现了同样的转向。
笔者则不再向美国投稿º,而改为在国内发表论著。
1995年笔者参加了由荷兰文学院主办的/叙事视角:认知与情感0的研讨会,到会的约有一半为美国学者,当时他们很有感慨地说,由于当时美国的文化学术氛围,已很难在美国举办叙事视角的研讨会,只能到欧洲来开。
次年,笔者到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参加一个美国文学方面的研讨会,冒昧地宣读了一篇有关美国小说中叙事视角越界的论文。
一位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学校长在对主办单位的赞助表示感谢时说,/我是惟一从海外赶来开会的代表0。
听到这话,坐在听众席上的笔者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这位学者立即予以补充,提到了笔者的存在,但说笔者的论文/是这次会议上惟一的非政治性论文0。
当时好几位美国学者对这种明显的排他性表示了不满,但他们并不是说形式审美研究同样重要,而是说/非政治性就是政治性0。
笔者自己则着重介绍了中国十年动乱期间的极左思潮。
那时,文学作品被视为代表资产阶级思想的毒草,对文学的美学研究则被视为落后反动的行为,被一概排斥。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极左思潮方得以纠正,我国学术研究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
笔者说,政治批评对于西方学者来说也许是一种时髦,但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却并不新鲜。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政治批评之后,小说的形式、审美研究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恰恰意味着思想上的解放。
这引起了不少与会学者的莫大兴趣,有的学者明确表示小说的形式审美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近年来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复兴,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目前叙事学家们在分析文本时,一般较为注重读者和语境的作用。
»其二,重新审视经典叙事学的一些概念,例如/故事与话语的区分0、/叙事性0、/叙事者的非可靠性0、/情节0、/叙事时间的本质0、/叙述声音0、/叙述过程0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叙事学家们不仅在论著中展开讨论,而且利用国际互联网这种更直接的方式展开对话。
1999年2月和10月,叙事学理论家们分别就小说和电影叙事的非可靠性问题,在网上展开了对话。
2000年6月,叙事学理论家们又在网上就/隐含作者0这一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这些探讨有利于澄清一些已经被接受的概念,拓展和深化理论研究。
其三是,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的叙事理论家有意识地从其它派别吸取有益的理论概念、批评视角和分#146#外国文学评论No.4,2000析模式,以求扩展研究范畴,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譬如有的叙事学家针对叙事学忽略文本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社会历史语境的弱点,将自己的叙事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
同样,有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也针对自己的分析过于印象化的弱点,从叙事学领域借用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模式。
这样构成的/女性主义叙事学0将形式分析与意识形态分析有机融合为一体,打破了2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
此外,不少叙事学家从后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哲学、电影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等各领域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成分,组成了各种跨学科的研究派别。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以前不可数的/narratology0(叙事学)这一名词,如今已经有了复数形式/narratologies0,以指称各种跨学科的叙事学研究。
笔者感到十分幸运的是,中国学术界在经历了多年政治批评之后,改革开放以来,欢迎客观性和科学性,重视形式审美研究,为新批评、文体学、叙事学等各种形式批评派别提供了理想的发展土壤。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美国叙事学研究处于低谷之时,国内的叙事学研究却形成了一个高潮。
一方面国内学者叙事学方面的论著不断问世,另一方面西方叙事学家著于70和80年代的作品也不断以译著的形式在中国出现,其中包括热拉尔#热奈特的5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华莱士#马丁的5当代叙事学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施洛米丝#雷蒙-凯南的5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6(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米克#巴尔的5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